◇◇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关于传统文化与伪科学的一点看法   老朽   首先表明我的立场,我基本站在反对伪科学的这一边,对当前伪科学方面甚 嚣尘上的鼓噪感到忧虑,在这场本来不该有的争论中,我们看到了“伪科学”在 我国仍有不小的市场,辩论中伪科学观点屡屡获得欢呼,让人痛心。故借宝地, 针对此次辩论谈一点肤浅的感想。在此说明,打击科学中的弄虚作假行为,这一 点任何人都毫无争议,故本文中的伪科学主要指当前涉及争议的,与中国传统文 化相关的“伪科学”。   我忝为科学院某研究所的一员,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这个一向沉寂在王府中的 小所最近颇吸引人的眼球,是因为那里有宋正海先生和他组织的天地生人讲座。 据我所知,如果说他代表了该所的话,那么他也仅代表了该所的宽容。天地生人 讲座周日举行,基本上是一些社会上退休人员的自娱自乐行为,很少有感兴趣的 研究人员或学生参与。但老先生们的精神让人敬佩,风雨无阻,足令我们后辈思 考。   一、文化的多元性问题   今天,科学只有一个,而文化是多元的,这个观点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但是, 那些60、70岁年龄段的人接受的教育,文化并不是多元的,而是一元的,伴随科 学的,是某个“科学”的主义,这个主义与科学紧密相关,并指导科学研究。何 院士不就现身说法讲过自己边学习自然辩证法边搞原子弹吗?那么,当一些人心 目中完成了从某个主义到传统文化的回归时,这种文化的一元论观点仍然得到坚 持,他们认为至少在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应优于世界其他所有文化,而且必须是 能够结合并指导科学研究的,从而出现了所谓结合传统文化的优于西方科学的 “东方的科学”。这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强的观点,为一部分人所坚持。 其根源与中国最近几十年形成的文化一元论思想不无关系,没有摆正文化的位置。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结合问题   应该明确,科学并不是与文化无关的东西,科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斯诺所 谓的两种文化的分裂,即指科学和人文。当我们提出“崇尚科学”的时候,科学 在这里也主要指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近代以来,一直存在与中国传 统文化的结合问题。许多引进西方科学的学者本身就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但1949年以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两种文化的对话停止了。当前,传统文化正 在逐步走向复苏,一部分人认为,科学在中国已经被泛化,要复兴传统文化,必 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内容,或借助科学的名义来宣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文 化需不需要借助科学?当然需要,而且是必须的。不仅要借助科学的工具、手段, 还要吸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一种文化如果不能吸收或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成果, 这种文化是不具备生命力的。当范良藻先生讲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与量子物理学关系的时候,引来一阵哄笑,我却认为他把当前最新科技成果 作为对一种文化的诠释并无不妥,恐怕很少会有人认为大爆炸理论是从《道德经》 中得来的。如果以后范先生写一本《量子物理学史》,加入这种带有中国传统文 化色彩的理解,我想对我们普及科学,并无害处。   然而,传统文化与科学的结合必须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传统文化决不能替代 或部分取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科学研究有自身严密的规范,传统文化要想 在科学方面做贡献,必须先入流。那怕是“东方科学”的重大成果,也要接受主 流科学规范的评判。我不太赞成当前科学界内部关于科学规范的争论延伸到科学 界之外,科学哲学中的反科学主义思潮不等于我们传统文化的福音,遭遇正统科 学压制的民间科学家也不要以为自己是爱因斯坦或普朗克。   三、反伪科学的界限问题   反伪一方一直强调,这是一个科学的划界问题,不涉及传统文化争论,而相 当一部分天地生人学者,恰恰试图通过其所谓科学成果来证明传统文化。因此, 当反伪一方批判另一方的科学观点,并试图通过从根本上否定传统文化的科学功 能来打击伪科学的时候,反伪科学已经不限于科学划界问题。当前反对伪科学主 要有两个层面:   第一是通过科学研究的规范来衡量。当前民间科学界实际上没有恰当的评价 体系,突出表现是不经过严密的论证和检验即宣称自己获得重大成果。拿天地生 人来讲,推出所谓三大冤案,恐怕自己连科学研究的必经程序也不明晰,“制造” 这种冤案,只能削弱自己在科学方面的说服力。而反伪科学一方不必阅读他们的 作品,从其是否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上即可以予以判定。打击科学界的失范 行为,并不需要特定的专家,方舟子等完全可以胜任。   第二是推翻伪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证明传统文化的非科学本质,从根本上 推翻建立在上面的科学理论,这对很多伪科学是釜底抽薪。但是,也是这种做法, 把打击伪科学的水给搅浑了,反而增加了打伪的难度和阻力。由于传统文化中的 模糊性和关联性,实际很难以科学来彻底否定其中的某一理论内容。而且,随着 传统文化与科学的日益结合,二者的区分将不再泾渭分明。   四、一点建议   对于打着传统文化旗号招摇撞骗的人,不管他是否宣称自己是科学,都应该 严惩不贷,因为他损害的不仅是科学,更是传统文化。科学共同体有义务揭露伪 科学,传统文化学者同样也有责任,抵制文化界的不正之风。当前争论的核心内 容,仍不过是维护正常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对传统文化复苏过程中的负面效 果进行净化。而进一步的建设工作,则应当是传统文化如何吸收现代科学成果, 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之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天地生 人的老学者们如果向这个方向努力,少致力科学上的创造,多从事文化上的反思, 坐而论道,不唯延年益寿,兴许对我们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有所裨益。而反对科学 诸君,仍盼继续努力,对文化层面,尤需慎重。反对伪科学,并不仅仅是一个科 学的划界问题,同样需要思考科学与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许多具 有相当科学素养的人,已经不倾向反伪一方,而替传统文化甚至“伪科学”呐喊, 恐怕反伪一方在一些理念和做法上仍值得商榷。 (XYS200701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