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一个有机所毕业生对部分网友质疑的一些看法(一) 一个有机所毕业生   林老师的公开信激起千层浪是意料中的事情。内行看热闹,外行看门道,我 相信专业人士看了公开信后,在对黄霖林同学的疯狂造假行为深感震惊的同时, 肯定会为林老师这种认真证伪,自揭家丑以惩前毖后,从而净化国内学术风气的 做法深表敬佩。当然也有部分网友对公开信有很多质疑,但显而易见的是有些质 疑者并不了解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也不了解上海有机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 更有个别网友反复纠缠于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为避免类似言论混淆视听,作为 一个有机所的毕业生,特针对这些质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请看化学界两个类似的例子:一是去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 Dalibor Sames由于自己实验室不能重复以前的工作,撤销了2002-2005发表在顶 尖学术杂志上的七篇文章[1,2]。实验结果不能重复的原因正在调查中。JACS主 编Peter J. Stang教授却是这样评价:是Sames博士而不是其他人向期刊提出了 对论文的担心,“这是科学界自我纠错的一个完美例子”。   另一个是Bonn大学的Eberhard Breitmaier 教授,在多个研究小组不能重复 以及自己小组也未能重复后,撤销了1994年发表的相关文章。虽然最初不是怀疑 对象,但是文章的第一作者,也就是试验的主要实施者Guido Zadel, 被Bonn大 学数学与自然科学系经调查后最终认定伪造数据并篡改文章其合作者的数据,从 而被撤销博士学位。Guido Zadel不服并上诉,经过漫长的官司,仍然被撤销博 士学位。《德国应用化学会志》于2004年报道了相关资讯[3]。   从上述报道中,我尚未发现对导师的非难,当然欢迎知情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也请以星期五13为代表的“责任论者”仔细阅读这些报道后再回头审视你们的长 篇大论。下面我也对一些代表性的质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 林国强院士的行为同样是“科学界自我纠错的一个完美例子”   认真阅读过公开信的都可以对事件有个清楚认识:在黄凌琳同学的“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林老师小组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结果发现不能重复黄的试验结 果。在追究原因的过程中,发现黄有造假的嫌疑。随后请黄回国重复试验,并通 过一系列严格的实验,确认了黄造假的事实。相关试验论证严谨无懈,有机化学 专业的学生自然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林老师在自己小组确信不能重复试验结果后,立刻向JACS主编 通报情况,并通过严格的试验确定造假事实,随后撤销文章。这个行为坦坦荡荡, 也完全可以被评价为“科学界自我纠错的一个完美例子”。   我不知道LA_bear网友号称把公开信读了四遍,而且在别人提醒后,怎么还 依然武断地坚持说公开信是林老师被人揭露后用来推卸责任。   第二、林国强院士,徐明华博士不必为黄的造假行为负责任。   以星期五13为代表的“责任论者”反复强调因为他们是文章的共同作者,所 以“在这件事件中犯有重大错误,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因为他们自己不 清楚文章的通讯作者和其他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在化学领域,文章的通讯作者通常是导师,既是科研经费的组织者,项目的 负责人,也是课题的设计者。通常情况下并不亲自做实验,而是根据试验人员汇 报的实验结果提出建议或者要求,提供建议等智力支持。而非通讯作者的第一作 者,往往是文章具体试验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通常是学生或博士后),其责任就 是如实地向通讯作者汇报试验结果,并和通讯作者充分讨论,共同努力实现课题 预定目标。   显而易见,在这种方式下,诚信是导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首要条件,如果试 验人员伪造数据,而且这个伪造还有一定的技巧的话,确实是很难让课题设计者 在短时间内发现。   在有机化学领域,往往由于某些杂质以及操作失误带来试验结果的不能重复。 因此在得到一个优秀结果时,上海有机所的从事方法学的小组一般都会要求学生 自己重复,有的还要在小组内部安排其他人重复。目的就是要让结果经得起检验。 比如,我的博士导师就曾经安排过其他人重复我的工作,确信无误后才发表。当 然这种方式,并不能杜绝恶意作假。因为同在一个实验室,如果一开始就决心造 假的话,很容易利用别人没有丝毫防备的弱点,进行调包,从而达到瞒天过海的 目的。我想这一点谁都能理解。   有网友在MITBBS化学版上讨论时曾指出林老师在文章发表前曾经安排同实验 室的人重复黄的结果,但是黄利用林老师对他的信任,一错再错,终于走上一条 埋葬自己名声的不归路。   鉴于此,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我认为林国强院士,徐明华博士不必为黄 的造假行为负责任。同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JACS主编Peter J. Stang教授积 极评价Dalibor Sames主动撤销文章的行动,而不是非难。也可以理解为什么 Bonn大学没有追究除Guido Zadel外其他文章作者的责任。当然,如果星期五13 网友仍然不能理解,还要继续追究责任的话,我建议你先去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 静坐示威,因为这可是七篇顶尖文章啊,Dalibor Sames教授却是在超过四年的 时间内都没有发现!而林老师只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没有注意到黄的这一个造 假(黄2005年初才发表了一篇JOC,这项工作应该是JOC工作结束后才开展)。   导师不必为学生的造假行为负责任,并不意味着导师就不受影响。一个科研 小组在学术界的声誉,与其报道数据的真实可靠密切相关。这种造假行为必然会 影响到该科研小组的声誉。偶尔发生一次这样的造假行为,同行尚能同情并理解, 如果小组工作出现差错的情况多了,这个小组就会声名狼藉。所以,我个人认为 林老师写这封公开信的目的,既是告诫自己,也时提醒国内同行,要吸取教训, 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我很高兴地知道,从今年起,上海有机所对学生毕业论文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所有新化合物的一切图谱数据必须装订成册,作为论文的补充材料交付评审。这 种要求比我所知道的很多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更高。这对 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是更能防止造假行为的发生。   (待续) 1.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603/1_20060322_131681.html 2.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606/1_20060623_139531.html 3.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2194. 考虑到部分网友无法下载,现将 报道摘抄如下: Article Leads to Withdrawal of Doctorate In 1994, Guido Zadel et al. published an article in Angewandte Chemie entitled“Enantioselective Reactions in a Static Magnetic Field”.[1a] Because, in their own experiments, several external teams were unable to produce enantiomeric excess,[1b, c] and also because analogous control experim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remained negative, it became evident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had been falsified. C. Eisenbraun and F. Keller, both doctoral candidates, were the first to attract attention to the inconsistencies in the experiments. The article was withdrawn.[1d, e] Professor Dr. Tr0per, then Dean of the Faculty of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Sciences, set up a commission to examine the course of events. After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facts and after interviewing those concerned, the commission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ventor”of the method, (at the time, still Dr.) Guido Zadel had not only made up the results published in chapter 9 of his dissertation, but had also falsified the experiments of his colleagues. On February 7, 1996, as recommended by the commission, the committee of the Faculty of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Sciences decided to strip Guido Zadel of his doctorate because of grave deception during (and after) his doctoral studies. On February 3, 1997, Zadel instituted a suit before the first-instance administrative court in Cologne against the decision of the faculty and applied for cancellation of that decision. On February 3, 2002, after hearing the parties involved on August 14, 2000, the administrative court dismissed the complaint against the decision made by the faculty. On April 18, 2002, because the court had not allowed an appeal, Za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