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虚假医药:以“科学”的名义忽悠你 本报记者 林飞 实习生 李君 2007-03-15 南方都市报   胡适先生曾说过,“这三十年,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 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 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科学成了现代人深信不疑的 “上帝”,“科学无条件是个好东西”。然而全民科学观大大提升的同时却滋生 “盲信”的基因,轻易地落入了商业利益驱逐的“陷阱”。   在物质生活日益绚烂多彩的时代,人们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消费者庞大的心 理需求和支付许可给了投机者“造伪”的宽大空间。在医药行业,打着“科学” 旗号的伪科学产品、伪科学广告泛滥成灾,伪概念钻着“科学”的空子,无孔不 入。      慧眼识伪 医药行业四大怪现状        “新药”变脸换身份   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医药企业遍地开花,随之产生的各式各样的药品、保健 品“乱花渐欲迷人眼”。可是,真的有那么多的拥有“神奇功效”的“仙丹”吗? 我国的医药研发能力已经走到世界前沿了吗?   □ 案例直击   根据我国现有法规,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 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于是很多 医药企业趁机大钻空子。同一个药品有几百个厂家生产,不少企业只是更换剂型 包装,新瓶装旧酒,或稍微改变成分,就换了个新名称,并且成倍、甚至十几倍 地抬高药价。   据悉,去年我国新注册的6500多种新药中,真正属于我国自主创新的只有19 种,有16种是中药,3种是生物制药,而注册的西药中没有一种是自主创新的。 与此对应的另一组数字是:2003年至2005年审批下来的化学药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仅有212个,其中真正的化学实体却仅有17 个,加上中药22个,这个比例只有总 药品数量的0.39%。剩下99.6%的药都是换汤不换“药”。   □ 点评   药店琳琅满目的药品,以钟南山院士都识别不全的“更新换代”速度蓬勃发 展。除了造成对患者的不便,这种“新药”的伪概念也极大地挫伤了国内企业的 发展动力。由于自主创新水平较低,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 严重,国内医药企业不但在国际上竞争力低下,价格战打得极其惨烈,而且在一 次次政府降价前陷于被动。   国家药监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重新修订法规,重新定义新药概念。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介绍,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即将公布, 新规实施后,还将对专家和审批人实施公示制度,进行责任追究制。      保健品市场“伪”机四伏   “有病治病,没病防身”,“无效也没毒”,“不吃不知道,吃了总不坏”, 人们陈旧的养生观念正中商家下怀,而且投机者更是耍出“高科技”的帽子,保 健品市场因此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 案例直击   方舟子的《科学成就健康》中提到,某种神奇保健品“天X”,称治疗老年 人心血管疾病有奇效,每天吃4片,连续吃一年,价格要4000元人民币。这种保 健品的最大卖点,是声称它采用了“航天生物技术”,把其主要成分冠以“太空 射线诱变的生物活性物质”。而事实上,它是用富硒红曲米和淀粉做成的保健品, 功效成分是洛伐他丁和硒。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额外补充硒并不能用于 防治心血管疾病,摄入过量甚至会引起中毒。洛伐他丁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调节血 脂及抗动脉硬化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天X”是把一种常见药物降低 了剂量,贴上“太空”的招牌后,以六七倍的高价销售(硒要比洛伐他丁便宜得 多,忽略不计)。   □ 点评   保健品市场庞大,涉及减肥美容、补肾、延缓衰老等,名目林林总总,无奇 不有。在人们的观念里,吃药怕有副作用,所以多来点概念里没坏处的保健品, 是最省事的办法。而厂家管它有效无效,只要开出的不是毒药,便不怕担“医死 人”的大风险。于是乎,借“科学”之威力,挂“科技”之羊头,招摇撞骗的现 象层出不穷。干细胞美容、纳米水、脚底抽脂、核酸基因等,用科技术语包装得 冠冕堂皇。对此,消费者应多个怀疑精神,克制“心动”,认真求证。      虚假广告漫天吹嘘   在虚假广告中最令百姓防不胜防的便是借着“科学”的衣服,包装产品。来 自广告监督管理部门的统计显示,包含有伪科学、不科学信息的广告在各种媒体、 户外张贴的广告中几乎都存在,保健品是重灾区。   □ 案例直击   某护肤品广告称,在生物学家、皮肤科专家、化妆品权威的主导下,利用生 化科技,从山羊胚胎三个月的胎儿及胎盘中提炼出高精度的羊胎素高活性抗老因 子,并制造出羊胎素系列护肤品,称能为肌肤深层注入新的生命力,再生青春健 康的新细胞,增加胶原蛋白的合成,重建肌肤组织,能补充DNA,矫正变异,使 蛋白质的合成组织细胞的生长恢复正常。   中科院专家指出,DNA是生物遗传物质,人体皮肤如果补充的是山羊的DNA, 那么人岂不是要长羊毛了。 DNA是生物活性物质,其生物活性不可能如其保质期 那么长。此外,皮肤并不能轻易吸收营养,其宣称的效力夸张不实。广告中还故 意偷换模糊了一些概念,比如 “补充DNA,矫正变异,使蛋白质的合成组织细胞 的生长恢复正常”,它里面并没有讲清楚是补充给谁。   □ 点评   违法违规的医疗广告是一种不正确的医疗信息,它的主要危害就是误导了社 会公众对医学科学的认识。正确的防病治病知识应该说是一种科学,而被误导以 后,就成为一种伪科学,通过一些媒体发布出来后,对社会产生很大危害,其中 最严重的就是误导患者。      打科学概念“擦边球”   有一种“伪”极具隐蔽性,它并不是假冒伪劣产品,甚至质量很好,疗效不 错,但是用的广告词却很圆滑,混淆了健康人与患者的概念之分,希望将所有潜 在消费群“一网打尽”。这就在无意中违反了科学。   □ 案例直击   某企业的“妇X洁”,广告称“洗洗更健康”,实际上,对于所有女性而言, 真的是洗洗更健康吗?   据了解,在正常状态下,女性的阴道呈弱酸性,而且阴道有自净功能,使得 阴道生态平衡不生病。然而,有些女性,生殖系统原本健康,却误认为阴部每天 洗得越勤越好,并想以此来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专家指出,其实,频繁使用各 种外洗剂、高锰酸钾溶液等消毒剂来冲洗阴道及外阴,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另 外,频繁使用洗剂,还可使外阴皮肤的抗病能力下降。经常使用高锰酸钾还可使 皮肤油脂减少,皮肤过干,引起外阴瘙痒症。   □ 点评   正如只有患了阴道炎的女性,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而健康女性,只要 用温水清洗、注意个人卫生即可,并不是所有女性都“洗洗更健康”,在没有医 学常识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忽略掉。因此消费者用药一定要看使用说明书, 不要被广告误导。   防伪治伪 把握三大关键词   □规范   对于医药界的治伪,政府有关部门首先应该加强药品保健品的生产监管和广 告管理。因为医药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行业,多数老百姓对于医药知识还是一知半 解,这就需要职能部门认真实施手中的执法权,提高行业门槛,加大监管力度。      □打假   科学打假在各行各业都开展,医药行业的科学打假尤其要重视,因为医药关 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目前保健品市场已经比几年前肃清不少,但还是需要进一 步整治。发现一个,严打一个,看它还能猖狂到几时。   □辨别   另外,消费者要多学习保健常识,选用药品和保健品,定要小心谨慎,失钱 事小,因误食伤了身体就事大了。      ■ 备忘录   2006中国十大科技骗局        念力医学包治百病   2006年5月14日,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中播出了“念力医学”讲座。讲 座人何斌辉声称:只要通过念力,也就是自己的意念,就能治好所有的疾病,包 括晚期癌症等目前医学界还无能为力的疾病。该理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遭受专 家多方质疑,《北京科技报》深入调查,揭穿何斌辉本人及其理论的欺骗本质。      排毒基能排身体毒素   排毒基是一种名叫“排毒基强离子排毒仪”的仪器,2006在市场上热销。该 仪器宣称其运作是根据科学原理,能有效从脚底排出体内毒素。其宣传册还称, 该产品由美国奥姆尼康集团生化实验室研制。后经多方验证,实为造假。      “金能量”是基因高科技   “金能量”称该产品中所含的核酶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项中老年 疾病有治疗功效。并且宣传资料明确提出,该产品是中国华能集团与清华大学联 合研制开发的基因高科技产品。后证实“金能量”系核酶产品,广告虚假。在成 都、广州、合肥等地都被查处。      打着解放军牌子的“假军医”   2006年各大门户网站都在登载一家号称专治牛皮癣、鱼鳞病、白癜风的“全 国最大的皮肤病研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生物基因研究院” 的广告,网站推销的两种药,后经多方求证,发现其纯属捏造,子虚乌有。   (《北京科技报》,节选)   ■ 相关法规   违法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情节严重的情形包括:   (一)夸大产品疗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的承诺,严重欺骗、误导消费者 的;   (二)扩大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范围进行宣传,给消费者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安 全带来威胁的;   (三)保健食品宣称具有治疗作用,编造治疗机理,严重欺骗、误导消费者的;   (四)利用消费者、专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等为 产品的功效作证明的;   (五)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实后,在规定期限内不改正的,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将向社会公众发布安全警示,并将加大新闻曝光力度。各省(区、市)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把所警示的产品列为重点抽验对象,并加大对该产品生产、 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SFDA《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警示制度(暂行)》   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 进行审查,对审查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负责,并向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告审查监督办公室负责对各省 (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广告审查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出现违规的要 复审。   ——SFDA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复审制度(暂行)   自2006年6月1日起,属于下列情形的药品才可以申请使用商品名称:(一)新 化学结构、新活性成份且在保护期、过渡期或者监测期内的药品;(二)在我国具 有化合物专利,且该专利在有效期内的药品。其他不得申请商品名。   ——SFDA《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   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必须经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广告进行成品审查。 医疗广告经过审查以后,不许再改动,要按审查后的样本来发布。   广告中能出现的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类别、接诊时间、联系电 话等等。不能出现的情形比如说诊疗方法、疾病名称等等。   禁止以报告文学、新闻故事等新闻形式发布医疗广告。不得以医疗咨询类栏 目或者节目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医疗广告。   对违法广告的发布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取消它的广告经营资格。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发布严重违法医疗广告的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罚。   ——工商总局和卫生部联合修订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 专家说法       虚假医药医疗广告为何频起?      李从选(人民大学医药行业EMBA,国家药监局培训中心客座专家,中山大学 EMBA班特约讲师,人民大学培训中心讲师,十多年从事OTC产品营销策划和销售 管理工作经验。)   医药保健品界出现这样的乱象,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政府监管不力   我国保健品市场缺少正常的竞争规则。相应法律的缺失,我国的保健品市场 出生并成长于无序状态,同时由于法律环境的滞后建立,医药保健品广告分布也 有一个规范的过程。   2、部分企业目光短浅   很多企业开始在保健品行业起步时,就拿定主意要以对产品的夸大宣传作为 突破口,但这一招数乍看有效,其实伤害的是企业的内力。众多保健品几年甚至 几个月一衰落的周期,就明明白白地显示了消费者对保健品从信任到摒弃的心理 过程;部分保健品企业目光短浅,对保健品的研发投入不足,不去调整自己企业 的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而是以赌博心理赢得市场,并超常规扩大, 结果造成后劲不足,红极一时后自生自灭。   3、媒体广告社会效益缺失   许多媒体在巨大的广告投入面前,失去了应该有的作用。一旦刊登了虚假广 告造成的传播后果应该怎样处罚?如何审查识别其广告传播信息的科学与否?都 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另外媒体在教育消费者识别伪科学广告方面作用不够,宣传 力度和虚假曝光力度不足。   4、消费者分辨能力不高   只有当消费者自身掌握了真科学后,伪科学才无立足之地。作为消费者也要 擦亮双眼,提高自己的真伪识别能力。对待以“伪科学”当招牌的保健品,消费 者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不买,不吃。      ■ TIPS   方舟子《科学成就健康》质疑保健品名单      一、核酸营养品   二、脑白金   三、“诺丽”果汁保健饮料   四、螺旋藻   五、天曲   六、隆胸手术、丰胸产品   七、减肥产品   八、增高产品(美国筑本筑高助长系统、哈佛代高乐)   九、排毒基   十、美容化妆品   十一、水(离子水或碱性水、频谱水、磁化水、能量水、纳米水)   十二、干细胞美容 (XYS200703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