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从SCI看地学界一位海归大牛的院士之路   作者:凉风一缕   又到了两年一度新科院士出台之际,不由的要看看候选院士的名单,刘丛强 的大名仍然赫然列在其中,尽管听到不少风言风语,但那毕竟不能摆到桌面上来, 那就古狗一下,再SCI一下,相信没有人能不现出原形来的。   刘丛强现今已经是中国地学界的大牛一个,看看他的履历,1955年9月出生, 1982年南京大学毕业,1984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学硕士毕业。1986 年公派到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稀土元素研究学者增田教授,1991年获得 东京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5年先后在日本理化研究所和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 学化学系工作,1996年回国时已经是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的副教授。   1996年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担任研究员,199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学研究所担任所长,1998年起担任地化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 在还是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其他的衔头就不一一列举了。   刘大牛回国后从国家拿的钱虽然比不上陈进那样的骗子,但也至少有一个亿 了吧!这中间包括百人计划,杰青计划,国家攀登计划,973项目,科学院的重 要方向,基金委的重大研究计划,新近还得了基金委的创新群体项目资助。这里 还没有算上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中几千万的仪器设备费。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任 何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都是为领导买的。除了这些研究项目经费之外,国家重点 实验室的运行经费也理所当然的是由主任来用的。   看看刘大牛名下的SCI论文,就可以知道这样多的经费究竟换来了多少科学 垃圾!   在ISI Web of Science里输入名字Liu CQ 和单位Inst.Geochem.立刻显出刘 大牛名下的论文高达131篇,在地学界绝对是高产作者了。再查一下h指数和高引 用率论文,指数为10,论文最高被引用了53次,也不算坏,看来院士们应该投刘 大牛一票了。   且慢,再仔细看看恐怕就要露馅了。   在这131篇论文中有5篇是在1990-1994年间发表的,是在东京大学著名教授 增田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工作。1995-1998年的4年间没有发表过论文。从1997年担 任地化所所长和环境室主任后,开始发表论文大跃进。1999年,发表5篇,2000 年6篇,2001年7篇,2002年23篇,2003年16篇,2004年18篇,2005年14篇,2006 年26篇,2007年刚到8月已经有了11篇。但在这126篇SCI论文中,有16篇为国际 会议论文摘要,有51篇是在国内的SCI杂志上发表的。   再看看这些论文的引用情况。   刘大牛的15篇引用超过5次的文章中,有5篇是在日本学习和工作期间发表的, 到现在引用次数已达148次,另外的10篇是回国后的文章,但其中的7篇内容与刘 大牛的研究领域毫不相干,看来是别人有求于他,不得不在文章中署上了他的名 字。   刘大牛回国10年来第一署名的论文只有6篇,总计才被引用4次,其中有一篇 还是别人送给他的。指导研究生完成的100多篇SCI论文中,只有三篇的引用次数 超过5次,有62篇从来没有被人引用过,27篇只引用过1次,17篇只引用过2次。   而这126篇论文就是近一亿研究经费的成果。   从刘大牛的SCI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1.在明师指导之下,有安定的学术环境,刘大牛是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科学 研究人才的条件的。   2.在中国没有一官半职想认真做科学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刘大牛回国后没 有当上地化所所长之前,4年中一篇文章也没有,就说明了这一点。   3.刘大牛具有在中国政治环境下,把握时机出任科研单位领导的素质和才 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大大高于他的科研工作能力。从这 个意义上看,刘大牛是中国科研体系中的佼佼者。   4.在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所,谁掌握了行政资源,谁就是大科学家!谁就可 以当院士!基本的操作模式到处一样。   有权任命研究机构领导的上层领导当然要在一切方面支持他任命的研究机构 负责人,在开始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的时候,科学院的领导明确说,我们任命 了下面的基层领导,如果不在研究课题经费方面支持他们,他们在单位里就无法 开展工作。   担任了研究单位的领导,就可以使用研究机构的公共资源去进行申请课题的 公关活动,申请课题时以单位的名义,申请到的课题从名义到实际完全是个人的。 即使申请不到,个人也不损失什么。一般科研人员只能用自己艰苦努力获得的有 限经费甚至个人的收入去进行必不可少的公关活动,力度小,成功率低,完全无 法与担任行政领导的人员相竞争。   科技部、科学院、各部委的研究经费,名义上大家都可申请,实际上只有领 导能够得到。上面往往规定每个单位限报2项或3项,因为如果大家随便报,上面 根本无法作出选择。单位内部讨论报那些项目时,当然只有所长、研究室主任的 项目才能报上去。   国家支持的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只能购买领导需要使用的,领导有权安排自己 的人,自己的学生作为仪器的管理与操作人员,他们的经费由研究所公共经费支 付,但做的全是领导的课题。一般研究人员需要使用仪器,或者收费高昂,或者 安排不出时间。   只有领导才有可能拿到大的研究项目,也只有领导才有权利招大量的研究生, 有了经费,有了设备,有了干活的人,论文制造工厂就可以顺利运转了,大量的 SCI论文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有了大堆大堆的SCI论文,就可以申报各种奖项了, 有了论文,有了大奖,再加上利用权利搞些交换和公关,院士有何难哉?   5.好的体制,坏人无机可乘,坏的体制,好人也不得不坏。   数千万元制造了一堆垃圾论文,只要他任期届满离开地化所,他现在经营的 一切立刻土崩瓦解,一朝天子一朝臣,后面的领导如果还干你的事,那还能算是 “知识创新“吗?新的故事老的套路又会重新上演一遍。   想想如果同样的经费放在认真作些研究的人员手里,可以做出多少有意义的 成果,看看贫困山区失学的孩子,看看因为缺了几千块医疗费就不得不回家等死 的病人,刘大牛之流的所作所为,几乎国人皆曰可杀!   可是刘大牛毕竟是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的,也做出过科研成绩的,现行体制 下,他不这样干,别人也会这样干的。他又没有剽窃,没有一稿两投,没有贪污 受贿,没有被人抓住任何违法乱纪的问题,地化所在他的治理下为中国,为科学 院贡献了这样多的SCI文章,他为什么就不该当院士呢?   套用莎翁的一句名言吧,该不该选刘大牛当这个院士呢?刘大牛该不该当这 个院士呢?这是个问题。 (XYS200708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