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我看柴方之辩 作者:市隐   事实经过不再重述。我的看法和冯唐有点类似:裴雪涛不厚道。柴静和方舟 子各自的观点和立场都很清楚,没有辩难的必要。而做为事件起因的裴雪涛的思 想却反而最模糊:一个人不可能一边进行“沉痛反思”,一边又吹嘘“最高奖”, 这不合逻辑。脱开成就没有荣誉的可能,裴雪涛还没有达到去留随意、宠辱不惊 的境界。而做为专业研究员,也不太可能会犯常识性的专业错误。唯一可能的解 释就是荷尔蒙邂逅心仪对象后的昏话。而有人却当真了。   我感兴趣的倒是,一个比较精明(不精明不可能与那么多的采访对象打交道) 的人为什么这么容易被人侃晕。我想裴雪涛肯定是完全掌握了柴记者的思想、心 理、情绪。或者说一个“理科猛男”自认为可以把一个“文科傻妞”玩弄于股掌。 但这样讲好象也没说到点子上。问题是为什么会有“理科猛男”和“文科傻妞” 这种区别?   问题可能首先与媒体对科学家形象的刻画有关。媒体上的科学家一直是要么 满头乱发的爱因斯坦,要么木讷专注的陈景润,要么朴实厚道的袁隆平,总之是 足以引起母性爱心泛滥的形象,而完全忽视科学家群体狡烩的一面,好象科学家 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外,什么也不会思考,什么也没有思考。公众对科学家形象 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就容易先入为主,让对话基础失衡。   科学用血与火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且继续在从哲学中解放出来,光靠淳朴是 绝对不能解释的。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科学的人,其实可能在他们很年轻的时候 就思考过许许多多别人想或没想过的问题,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只在认真 权衡后才能认准科学这条道路,从事科学需要理性,也需要牺牲。也只在这种理 性的抉择决定之后,科学家也才能心无旁骛的从事他们的事业,把选择自觉为世 界观、价值观。   科学发展了几百年,无数最优秀的人才从事于她,她的职业哲学其实已经相 当完善与完备,她的目标和道路不会轻易的被外界质疑所动摇。这一点可能也是 公众对科学最认识不清的地方。所以在科学家看来早已解决不成问题的问题,在 公众看来却是最有问题的问题。与科学比较,其它职业比如记者,她的职业哲学 就仍然还在完善,比如在新闻事实和舆论导向上就一直有内部争论,当然也可能 是柴记者自己的职业修养不够。因此职业本身就可能影响到从业者的心理素质的 强弱,即“猛男”和“傻妞”现象。   当然那种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肯定会被同行谴责, 这是职业道德问题。也说明科学界始终是个自我扬弃的群体,就如反对伪科学, 也是科学的自我扬弃,自我发展。   科学是个自在自为地发展着的事物。要认清她,靠淳朴的感情是不够和肤浅 的。 (XYS200705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