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到底应该是“两星一弹”还是“两弹一星”? kelediguo 如果是“"两弹一星",那么是谁犯了这个错误?个人感觉,清华的领导,水平 也不能差到这样的程度吧。就算领导犯错在先,难道我们当时的博士候选人居然 也没注意到这么明显的错误?难道这一切都是幻觉,我自己搞错了? ================= 计划经济办不出一流大学 薛涌: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 2004-08-14南方都市报   最近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又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给炒热。在这一 大跃进中获益最多的清华大学,其领导们出语最为惊人。其中一位领导说,清华 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每年还缺10亿-20亿的经费。也就是说,现在国家三年给 清华18个亿,还只是个小头。应该再追加经费两三倍甚至更多。   理由是:哈佛大学每年经费有十几亿美元。另一位领导则强调另一面:钱少 不怕,要有个精神。清华大学要发扬“两星一弹”的精神,在经费不如人的情况 下,建设出一个“世界一流大学”。   头一位领导的话,当然是最有气魄的,要直接在钱上和哈佛大学比拼。可是, 撇开中美两国贫富之悬殊不说,你真要和哈佛大学比,就首先要把清华大学变成 一所私立大学,不靠皇粮吃饭。哈佛大学一年经费多少,笔者没有考证,但这钱 是哪里来的,却可以说说。   哈佛大学起家时,也是一所穷得丁当响的私立学校,据说因为有个叫哈佛的 人捐了自己的书给学校,就把“冠名权”给了人家。耶鲁大学也有同样的故事。 靠捐这么几本书就把自己的名字变成世界一流名校的校名,可见当时学校是多么 寒酸,化缘是多么迫不及待。可是,人家穷日子穷过,坚持自己的学术传统,培 养的学生成了社会精英,有了财富,于是回馈母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也就这 么富起来了。而且,你的教育质量越出色,培养的学生越成功,校友回馈也就越 多。想要钱吗?先把学校办好再说!哪里有没干事先要钱的道理?   另一位领导要有志气一些。说钱少不可怕,要发扬当年“两星一弹”的精神, 艰苦创业。不过,这位领导似乎有些天真。当年搞“两星一弹”,中国确实很穷, 但成功还是离不开钱。窍门是把一个一贫如洗的国家仅有的一点资源集中起来。 你可以说这是个成功。但这种用计划经济搞“攻关”的办法,只能在全社会付出 代价的基础上换来局部的“成功”。   笔者曾经拿冷战期间苏美的科技作过比较。前苏联有星有弹,似乎不比美国 差,但最后却在军备竞争中被对手拖垮了。美国的军事工业,则不仅没有拖垮国 民经济,反而用其科技上的突破,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为什么呢?   前苏联的军工,是把全国的资源集中在一起,与社会隔离,造就了庞大、昂 贵的军事机器。这个机器越先进,要的钱就越多,社会就越穷,所以几十年下来 土崩瓦解。美国则不然,军工由民间的企业经营、竞争,军工技术的每一个突破, 马上就能被这些私营企业用于民用生产,回馈社会。所以,军工越先进,社会受 益越多,经济越发达。最后美国在冷战后崛起为世界独霸,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 的了。   这些历史,对我们办大学并非没有意义。那位清华大学的领导说得不错:建 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像搞“两星一弹”。但问题是怎么个搞法。是像前苏联那样 集中全国的资源,一年向国家要二十几亿呢,还是像美国那样,让私人出来竞争, 谁在竞争中获胜,谁就赚钱,谁就发展呢?   笔者还要重复那句从来都没有人听的话。北大、清华大学,应该被分解为几 所学校。国家不应该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拨款。钱要直接分给那些通过一定分数 线的学生,让他们决定到哪所学校缴学费。如果这样,你就看吧,中国就不是学 生追学校,而是学校追学生。美国的一流名校,别管多神气,普通的中学生说要 来看看,学校马上提供免费导游,领着这些学生周游校园,旁听有关课程,介绍 各种信息,殷勤备至。等到了录取,一个学生手里拿着几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哈佛也好,耶鲁也好,也只有祷告上帝,希望学生选择来自己的学校。人家这么 谦卑,原因就是学校不靠皇粮,而靠学生吃饭。   我们这里呢?录取个博士,笔试第一,复试通知也不屑于发给人家。这副傲 慢劲儿,当然只有以计划经济的模式搞“两星一弹”、集中全国的资源不通过市 场竞争搞“世界一流大学”才培养得出来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校长,目前 大部分还是以计划经济的思路搞教育。据说清华大学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大 学。从现在的趋向看,这个目标比上世纪50年代“超英赶美”还不现实。 (XYS200704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