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原创性科学工作和模仿性科学工作的区别   王澄医生   长期以来,中国的专家们做错了一件事。就是一再混淆原创性科学工作和模 仿性科学工作的概念。比如中国专家们说,“我们中国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在某 个方面赶上了西方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这句话的文字没有错,可是这句话的 含义却误导了中国人民。西方国家在前面走过的几十年的路是原创性科学工作成 果,而我们中国在后面学人家用了几年就赶上的是模仿性科学工作成果。两者之 间的付出差得就太大了。   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原创性科学工作就像是A画家到了桃花园,面对 着一株桃树画画。而模仿性科学工作就像是B画家没有去过桃花园,只是照着A画 家画好的有桃花桃树的画,自己再画一张和原画很像的画。而B画家本人从未面 对桃树,从未闻过桃花香,也从未用手抚摸过树枝树干和桃花。更没有感受过在 桃花园里的阳光沐浴和春风拂面。这两个画家能一样吗?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看,原创性科学工作的努力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极大 地消耗国家人力物力的过程。这种成功需要极其优厚的条件。反过来说,即使有 了这种极其优厚的条件未必能够成功。这些条件包括1。充分的自由,(中国社 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自由亟待完善。);2。国民教育程度普遍较高;3。国家富有。 有庞大的科研经费,能养得起一批“有闲”知识分子阶层。这些有闲知识分子阶 层每天只管“胡思乱想”,但不愁吃穿;4。科技行业的领导人一定要有远见卓 识,有国际观,知道这个国家今天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天能做什么,不能 做什么。领导要能够识得天才和天才想法。5。一个先进的社会体制。这5条少了 一条都不行。   为什么原创性科学工作要成功这么难?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伟大的 经济学家哈耶克告诉我们,因为我们不知道谁能解决经济社会的问题,所以我们 把期望放在众多人士经过自由,独立的竞争的努力之中,从而促使那些我们见到 后就会说“就是它”的东西出现 。   哈耶克说,“当社会出现新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无从预测谁将在第一次调试 中获得成功。知识,技巧,个人态度,环境,传播,时间等等各种因素在那个时 候产生的特定的组合,如果能给某人提供恰当的解答,他就获得了成功。这个过 程是极其复杂的,事先几乎无法预测。只有当各种组合付诸实施以后,人们才能 看出哪个组合比较恰当一些,进而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个进步的过程决不是有意 识的创造出来的,而是无意间摸索出来的。”   哈耶克还说,“我们不可能计划知识之发展,因为我们在通向未知王国的探 索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天才的奇思异想和变化莫测的境况。这是由社会形 成的概念,个人的习惯,和环境等诸因素加以组合的结果。这种发展既是系统努 力的结果,也是幸运,偶然事件的产物。”   举个例子,专利就是原创性应用性科学的代表。美国每年大约只有1-2%的被 批准的专利能够获利。The truth is that approximately 2% of inventions are really valuable and make money. 从专利到产品需要四个环节,好主意 (专利),投资,生产,市场销售。也就是说,每年有98%的美国专利如果能够 花钱走过这四个环节,最后产品销售后是赔钱的。这说明原创性科学工作要想成 功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   下面说说模仿性科学工作。哈耶克认为,模仿性科学技术工作的成功是落后 国家给自己积累财富的最佳手段。因为模仿性科学技术成本低,财富积累快。中 国过去20多年走过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条路。和原创性科学工作的成功条件比,模 仿性科学工作的成功大约只用它的10%的条件就够了。因为路就在那儿,你就努 力往前走就是了。比如,别人发明了电视机,你也要生产电视机,你努力了,但 是没有成功,问题在哪儿啊?问题就在那儿。你什么时候把那个问题解决了,电 视机就生产出来了。可是,原创性科学工作就没有这个好运气,因为在创造过程 中,在成功之前,如果卡住了,往往谁也不知道错在哪儿。   搞模仿性技术生产,你不需要充分的自由,你不需要国民教育程度普遍的高, 你不需要庞大的科研经费,你也不需要养一批“有闲”知识阶层,因为你是直直 地对准那个问题去的。你只需要逼问下面做事的人,“别人能搞出来,你为什么 搞不出来?”你需要的是一小群“聪明人”。   中国人熟悉的专门给人唱喜歌的杨振宁先生就常常混淆这两个概念。大约在 十年以前,我在纽约市参加了旅美华人科技协会年会,会上请杨振宁先生演讲, 他断言说,“中国50年后将成为科技大国。”杨振宁先生当时就没有弄清楚,所 谓“科技大国”是指该国的原创性科学技术的成果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 这与中国建了多少高楼大厦没有关系,与有多少外汇储备没有关系。今天,50年 的10年过去了,中国的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已经占有一个“科技大国”的20%的 份额了吗?显然没有。所以,2007年10月,杨振宁先生改口了。他再次预言,20 年后中国能出一位科学技术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他说,很可能是数学方 面的。因为不需要实验室条件。他的意思是只要有笔和纸,住在厕所里也能工作 的那种专业。比如,陈景润做过的。   曾有人问过,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大师?他也是没有弄明白原创性科学 技术工作和模仿性科学技术工作的区别。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大师和原创性科学成 果产生的条件很相似,都是我上面说的那5个条件。没有那5个条件,就没有原创 性科学成果,也没有大师。   邓小平时代有人提出“大国要搞一些大的(原创性科学技术)项目”,这完 全是欺人之谈。结果是坑害中国人民。能不能开展原创性科学项目,只有富国和 穷国的区别,没有大国和小国的区别。也就是说只有富国并且普遍教育程度高的 社会才可以开展原创性科学项目,而穷国和教育水平低的社会不可以。   2007年12月2日吕敢在新语丝上发表的文章“医生晋升要求发表论文弊端甚 多”,也是在讨论中国医学的原创性科学工作和模仿性科学工作。他提的问题是, 医生晋升要求的论文只要“文献综述”行不行,一定要“创新”吗?   多年来,因为中国的错误政治路线引导着错误的医疗卫生路线,结果造成中 国的医疗卫生工作极为落后。中医就是其中一大公害。今天,中国的医疗卫生事 业的现代化所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大。因为两件事要一起做。一个是“补 课”,一个是“追赶”。我们再也不能犯以前的错误,把只有模仿性科学技术能 力的中国硬要说成能够“原创”。今后的医疗卫生工作中,要提倡模仿和学习, 要极其慎重地对待“原创”的建议。如果有人提出来一个100好的建议,我们一 定要问问他以前成功的50好,70好,90好在哪里?中医说要开展“治未病”,因 为那是“上工”水平。我们就要问问中医,你们过去50多年成功的“下工”和 “中工”实例在什么地方?   陈竺的名句,“科学家应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中西医学思 想于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医学。这种医学兼取两长,既高于现在的中医,也高于 现在的西医。”你听听这种话,比原创还要原创,完全是胡扯。   最近,有人说,“当前,人类健康仍然面临着诸多尚未彻底攻克的重大疾病 的挑战,为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科技进步日新月 异,为中医药继承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我一听有人说 “(想要)攻克人类重大疾病的挑战”的豪言壮语我就头晕。中医又开黄腔了, 搞不清自己几斤几两。 (XYS200712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