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有关我原博士生张建革和林国强院士BMCL文章弄虚作假一事   各位同事:   你们好!   近来,不少同事对我课题组发生的复旦大学注册的 2005 届药物化学脱产硕 - 博士生张建革(女,2000-2005 年就读于本院 ) 及其导师小组成员林国强院 士在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简称BMCL )文章上弄虚作 假一事有所听闻,并为维护科学道德而发表了意见,有些同事对此事还不甚了解, 向我问及此事。为此,我本人作为原张建革的硕-博士生导师,有责任向大家通 报以下事实:   2007 年 6 月 29 日我们在查阅文献时偶然发现张建革和林国强在 2007年 7 月的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杂志上发表了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R)-N- (diarylmethylthio/sulfinyl) ethyl/propyl-piperidine-3- carboxylic acid hydrochlorides as novel GABA uptake inhibitors" (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7,17(13): 3769–3773 ))( 见附件1 ), 并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第一和通讯作者是郑州大学张建革,另一通 讯作者是 上海有机所林国强 ,其余3人署名为郑州大学张建革和有机所林国强 的学生。此稿在 2007年 1 月 23日 BMCL收到, 4 月 2日 修回,4 月 5 日被 接收。   使我十分惊讶的是,此文内容完全出自 2005 年复旦大学张建革博士学位论 文,而且和张建革在 2005年毕业离校前投到《药学学报》的稿子内容相同(除 "三个碳的脂链衍生物 "外,因该类化合物数据不完整,当时我要求她不写这部 分内容的)。此稿是张建革以第一作者、我作为通讯联系人(均为复旦大学药学 院)名义投出的,后因张建革离校后借故不和我联系讨论修改,最后被不知情地 长时间拖延而被不了了之(见附件 2 : 2005年 6-7月《药学学报》回修稿、编 辑部出具的收稿单和修改意见)。从张建革论文、药学学报投稿和 BMCL 三者内 容仔细比较,可充分证明张建革、林国强的BMCL内容就是 2005年张建革论文中 的和投到《药学学报》稿子中含哌啶环的有机硫化合物的内容,再没有新的化合 物结构和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见附件 3: 2005 年 6月 张建革博士学位论文 和其 2005 年 6月投稿《药学学报》和 2007年 7 月张建革林国强发表在 BMCL 文章中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及活性( IC50, μM)对比表 )。 显然,BMCL文章并 非张建革2006年申请、2007 年实施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容(2007-01至 2007-12)(据了解,此项目为林国强担任自然科学基金会化学部主任期间由主 任批的"一年资助,以后可滚动支持"的项目)。   本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在出事前本人和林国强之间毫无矛盾或不愉快事情 发生,十多年来对他如对校外其他同行一样尊重, "君子之交淡如水" 。直到 2006 年我还介绍外宾与他增进交流合作,在今年年初我还给他寄了新年贺卡。 而张建革在校期间与我的师生关系一直正常良好,在她学习期间和毕业前后,除 了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外,我也处处关心帮助、支持她,主动给她提供或创造机会, 包括让她参加各种校外学术活动、作为编委而参加全国教材的编写、毕业后为她 联系博士后等,期望她能成为郑州大学骨干教师。按学校规定,研究生发表文章 应以注册培养的学校署名,我课题组所有人都很清楚,张建革也不例外。以前张 建革和其他学生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或参加全国学术会议论文,均由她(他们) 写初稿、经讨论、我修改和定稿后由她(他们)向外(寄出)投稿;自我指导研 究生 20 余年来以来,始终让她(他们)以复旦大学药学院(研究生)为第一作 者、而我作为本校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文章,从未有例外发生( 见附件 4: 张建 革 2005-2006年发表三篇文章和做同一课题的郑剑斌在 2005 年 BMCL文章)。   由于此事也涉及到和我院关系密切的复旦大学双聘院士林国强,我立即向朱 依谆院长和院党委书记陆伟跃汇报此事。实际情况是,多年从事药物化学专业的 张建革,现已被朱依谆院长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 Yale 大学科研合作名义、作为 朱依谆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人员推荐到Yale 大学药理实验室作二年博士后, 预定回国在复旦大学任职。更出乎我意料和想象的是,朱依谆院长在此事前完全 不知张建革在复旦大学读研具体情况,也不知她曾是闻韧的研究生,只知张建革 是林国强的学生,她曾在2005-2006 年林国强推荐下去韩国作博士后,后林又极 力推荐张建革到朱依谆处、再推荐到Yale 大学作药理博士后的。   药学院领导在审阅了我提交的相关材料(包括 2005 年张建革提交的复旦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PPT 电子版光盘和上述附件1-4 等)后,均觉得这是涉及 张建革 2007 年 BMCL 弄虚作假的严重问题。朱依谆院长曾设法打电话问张建革 此事,张回答说,这(2007 年BMCL )是她(研究生工作)的 "延续" 。我在7 月 6 日向张建革发了 email,请她回答三个问题,同时希望她主动改正错误 (见附件 5 )。一星期后她来电时语气有点内疚但不敢正面回答,连从哪里打 电话也不敢公开,她请我原谅:她忘了在BMCL 文章上写上我的名字;提出加我 名字来解决此事;当我问文章已发表、如何解决和其他不符事实的重要问题( 她 的基金项目和无辜的学生等) 时,她支支吾吾回答不上,后强调她以前发表的文 章对她无用,因为不是以郑州大学名义的……第二天她回我的 email 更是180 度大转弯,全是强词夺理。从张建革的电话和email 两者的文字和语气来看, 完 全如同二个人所为。有的院领导看后也认为,她没有(承认错误的)诚意,是狡 辩。   无论如何,事实胜于雄辩,张建革的 2007 年BMCL 文章没有比她2005 年论 文有更新的内容,绝不是她论文工作的延续;即使 BMCL 工作是她以前工作的重 复(合成及生物活性),因化合物结构的知识产权已属于复旦大学了(况且她自 己在 2005 年已以复旦大学名义投稿到药学学报),故也不能以郑州大学的第一 作者和通讯作者名义发表。   可见, 张建革透露出来的想法就是这么 " 简单" :她十分" 需要" 这篇用 郑州大学名义、以该校张建革的 2007 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她作为第一 和通讯作者的 2007 年 BMCL 文章,即使这篇文章完全来自于她 2005 年复旦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和2005 年她以复旦大学药学院名义投到《药学学报》 稿子。   我本人原来希望,林国强作为大家尊重的院士能面对事实而正确处理此事; 我也向张建革发了信,希望她尽快改正错误,在 7 月15 日email 中坦诚地指出: " 我还是重复在电话中奉劝你的话:你还年轻,前途无量, BMCL 文章一事错误 毕竟在你的一生中是非常非常小的浪花,你主动改正,还来得及!否则,你会一 辈子为此事及其后果感到内疚,你也不能平静地面对你的儿子、学生。况且我不 会因为权势而退却,现在只是想到你曾是我学生,还要等待…" 。   为此,在继续等待张建革能主动改正错误的同时,考虑到论文和文章归属是 学校的,复旦大学及其药学院是实质上的受害者,以及如何处理已毕业研究生的 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我有责任将事实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我也坦诚地面对所 有研究生导师同事们,让你们来评论这个学术问题,相信在当今世界上正义最终 会胜利的。另外,在研究生培养以及对外合作关系处理方面,我遇到的事情是非 常意外的,也是一个特别的借鉴,希望在任何人身上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此致   敬礼   闻韧 2007-7-28   * 限于篇幅,如有不清楚或异议之处,请各位来信问询或质询,我将提供进 一步解释或材料,谢谢!   * 附件:   附件 1 :张建革、林国强的2007 年BMCL 文章   附件 2 :2005 年6-7 月《药学学报》回修稿、编辑部出具的收稿单和审稿 人意见原件   附件 3 :2005 年6 月张建革博士学位论文和其 2005 年6 月投稿《药学学 报》和2007 年张建革和林国强发表在 BMCL 文章中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及活性 (IC50, μM )对比表   附件4: 博士生张建革 2005-2006 年发表文章和同课题博士生郑剑斌的2005 年BMCL 文章   附件5 : 闻韧7月6日向张建革发的email (XYS2007073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