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张阳德搞定了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国内要闻   http://www.stdaily.com/gb/stdaily/2007-11/23/content_744747.htm 我国内镜微创医学的拓荒者 记中南大学外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教授张阳德 本报记者 徐兰山 阮湘华 实习生 徐漱雪   内镜技术是一项借助内镜等器械插入人体腔内,医师在体外操作的微创医疗 新技术。由于它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受到患者的欢迎,很早就引起欧美等 先进国家的青睐。这一特殊的器械设备用于临床医学,在镜下开展微创手术,将 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术刀切开治疗方式,目前已广泛运用于泌尿科、妇科、消化科、 耳鼻喉科等手术中。随着其发展速度增快和应用领域变广,严格规范培训考核内 镜医师执证上岗,实施规范管理,成为这一医疗特种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和必然 选择。——— 记者题记   今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上,随着我国12个 临床内镜专科的首批《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 训基地主任聘书》等证书的颁发、保险公司介入对内镜医师执业保险理赔的启动,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迈出了行政执法和行业协会管理相结合的实质性步伐———卫 生行政管理部门将部分适合行业协会的行政工作转换到行业协会规范管理,此举 在业内引起高度瞩目。   多年来一直努力推动此项工作,成绩显著的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主任、中 南大学外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教授、博士导师张阳德,也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 和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   创新引发重大选择   张阳德从小对理工科方面就充满兴趣,中学时代,他曾用一小块矿石,制作 了简陋的矿石收音机。走上医学道路后,他的这种兴趣逐步转移到临床工作之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开展了“经皮经肝穿刺造瘘胆道镜下取石”“口服中药清 洁肠道和结肠镜下高频电切肠息肉”内镜下临床新技术。   1988年,经过两年多数百次的实验,张阳德突破人体禁区,在胆道镜下、胆 管内胆汁液体中,选用去甲基重氮酚作为具有爆炸人体肝内胆管大结石性能的炸 药,成功用于人体,完成了“经胆道内窥镜下微爆破碎肝胆管内结石”技术。这 一国际首创的临床研究,业内专家予以高度评价:“项目构思新颖,有独创性, 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为我国内镜医学的开拓发展,写下了重要一笔。   此后短短几年,张阳德在内镜技术的创新中,取得了“经结肠镜下激光激发 大肠早癌自体荧光诊断系统”等成果,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 项,获专利16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   张阳德的团队每年内镜手术达5200例次,仍有大量候诊的患者群。这使张阳 德在充分看好这项新技术,更增强了医疗技术创新的意识,也认识到新技术为广 大医生所掌握时,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张阳德将工作 重心转移到创新和推广并重方面来。   推广重在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难,新技术的推广更难。内镜下手术在我国推广之初,许多医生认 为腹腔镜下只能取活体组织检查、观察、局部止血,切除病变组织危险性大,因 此受到质疑;加上缺乏相关的教材书籍和我国医疗器械的落后现状,使张阳德在 宣传推广内镜医学的过程中,阻力重重。   工欲行事,先利其器。张阳德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器械的研究和撰写专 业教材。八十年代初期,美国人发明了聚合酶反应(PCR)专利,该技术可通过 微量样本实现快速诊断。 张阳德迅速编译了《PCR聚合酶链反应原理及应用》一书,最早将该项新技 术介绍到国内,并研制成功国产新一代“风冷灯热式PCR仪”“导爆击发器” “水射流手术刀”等,广泛用于临床。   1994年,张阳德创办《中国内镜杂志》,其影响因子已达0.992,在特种医 学期刊中排名第一。之后,他主编撰写120万字《内镜学》,历时二年后,完成 了我国第一部各专科内镜的综合性专著。2006年,他联合100多位各专科内镜专 家主编撰写320余万字的《内镜医学》,已列全国内镜医师培训和考核统编教材。 至今,张阳德编著的医学类教材,已超过900余万字,其中有的再版达12次。张 阳德因此被同行们钦佩地称为“拓荒者”。   在创新和推广内镜医学的过程中,张阳德尽管遇到某些不理解和非议,但也 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曾持不同意见的人也开始加入推广 内镜下微创诊治的医疗队伍。1991年,在卫生部同行专家的支持下,张阳德倡导 召开了多专科内镜医师参加的第一届全国内镜医学大会。1994年,国家卫生部肝 胆肠外科研究中心成立,他被任命为中心主任。国家的支持和同行专家的鼓励, 给了他极大鼓舞,他更加紧了多专科内镜应用的宣传推广工作,也使他极力倡导 的内镜医学步入了科学进步的新阶段。   规范只为造福万家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内镜医学发展很快。《2006年中国卫生人才报告》统计, 全国9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展了内镜下临床诊治工作,近100万医技人员使用内镜 器材。由于缺乏规范的基本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 行业管理规范,一些手术并发症、后遗症、医疗事故等常有发生。2002 年,张 阳德在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的支持下,开始创建中国内镜医师分会的全国调研 工作和研讨会议,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工作,2004年,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 分会成立后,身兼分会主席的张阳德和同事们开始了系统的调查摸底。他每天工 作长达16个小时,先后完成了内镜医学技术规范、培训要求、考核方案、培训基 地建设标准等,供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决策参考。扎实细致的工作使张阳德受到相 关部门和同行专家们的认可,卫生部先后将全国内镜培训基地的评估、内镜医生 资格评价等委托给分会,实现了责任制、行业管理的重大改革。   为了推动我国内镜医学与国际的同步发展,2004年张阳德联络欧美的相关机 构,创设了国际上首个内镜行业的国际内镜奖“恩德思奖”,该奖聘国外评委59 人,国内评委57人,曾先后授予裘法祖、钟南山等人和霍英东基金会等机构,在 业界引起重视和关注,推动了我国内镜医学的发展,并提高了在国际内镜医学领 域的地位。   在规范行业技术中,张阳德发现许多医患纠纷都源自医生无个人执业医疗保 险,因此导致对疑难病症处理的心理压力大,不能主动承担医疗风险。要解决这 一问题,关键在保险公司的参与,然而这恰巧是我国医疗行业的“软肋”。目前 我国仅有通过考试颁发的全科医师执照,而无经过规范培训考试的专科医师执照, 致使保险公司考虑理赔的风险太大,因此,我国保险公司基本不介入对我国现在 正在执业的医师个人保险理赔。   为了突破这一阻碍医学事业发展的瓶颈,张阳德和其他专家们细化规范指标, 强化培训和考核难度,提高了内镜医师的行医质量,使执业医生行医医疗水平明 显提高,保险公司的理赔率下降、风险减少。经过多次论证会,今年9月,获得 了相关保险公司的签约,使病人、医师、医院三方受益,开辟了我国医生执业保 险业务的先河。 (XYS200711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