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现代医学在中国:事情正在悄悄地起变化?   白衣咸饭   自98年以来,媒体开始了对现代医学的置疑,一轮又一轮,一次又一次,搞 得医生走在大街上灰头土脸,不敢说自己是医生;自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颁布以来,医生们真正开始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职业生涯,尽管小心翼 翼,但还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自02年“举证责任倒置”以来,司法以公正的名 义加入了对现代医学强奸的行列。其实,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百年老妇,何惧强 奸?因为即使法院判错了,还可以上诉,尽管这样的机会很渺茫;即使处理过重 了,大不了不再做医生。但当医闹成为一种职业,当绝大多数死于医院的人都认 为可以找医院赔钱的时候,当近6年20%的新医生改行的时候,当医学院校从03年 起不再是青年学子们的首选,连上海医学院招生都要到复旦的其他院系调剂的时 候,现代医学在中国出现的危机,就成了一切民生问题的首选。   但是一个偶然事件,一个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在盛世之都、奥运之前的悲剧, 开始将这些东西慢慢改变。这就是媒体爆炒的所谓“拒签事件”―――我认为叫 李丽云事件更好一点。李丽云和她孩子的生命,一定会被载入现代中国医学的史 册。因为,从李丽云悲剧开始,有关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命运,开始悄悄地发生改 变。   首先,李丽云事件中,无论是法学家,还是伦理学家,还是道学家和大众等 等,几乎任何人都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以往,一 旦在网络媒体上有了什么医疗纠纷,留言版中,如果有医生在那里说几句“公道” 话,会在5分钟之内被无情地删去,而这次没有。不仅没有,鄙人在新语丝发表 的帖子,国内有多家博客转载,也没有一个被封。这至少说明,当局对这类的讨 论,已经不再有什么恐惧和忌讳。对李丽云事件的公众参与程度之高,可以用 “前所未有”来形容。   其次,新上任的财政部长、前国税局长谢旭人先生对外发表谈话,说了07年 税收增长和使用的大致情况。卫生项目占到了同期教育经费的1/5,占到了国家 财政收入的2.7%,堂堂13亿人口的大国,国家卫生经费在财政经费预算中的比例, 连萨斯期间损失的零头都不够,从正面理解也好,从负面理解也罢,字体不大, 声音不响,但把问题着着实实告诉了人民。这对于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都 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我们不需要再为医疗卫生行业浪费了国家多少钱而进行一些 无谓的争论。人有这么多,钱又这么少,期望值还不小,矛盾怎么可能少?所以, 对医务人员而言,这应该是一个好事情。尽管还有很多真相不清楚,也不可能清 楚,但一丝清新的阳光终于穿透了密封的竹帘。   第三,在胡总的元旦新年献词中,第一次将民生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关注的事情中,第一是住房,第二是医疗。要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不可能在一 日之内完成,但最高当局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估计行动就应该会有所改变。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配合胡总的讲话,《人民日报》在元月3号发表了该报采访 卫生这条线的记者白剑峰先生的文章《人病逝,谁之过?》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8-01/03/content_36725645.htm ),就洛阳市中心医院的辱医事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此之前,有医生被打, 有医生被杀,还有医院医生被恐怖爆炸,类似洛阳中心医院辱医事件这类小事, 更是层出不穷,但都没有见到过主流媒体发出哪怕一丁点儿的声音。白衣们对这 样的事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媒体却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是 医生变了吗?不是,我们还是我们。是社会变了吗?不是,对医生骂声还是一片。 但我们要注意到,有些媒体正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当然,即使在现代医学在 中国经历最艰难的时刻,也还是一直有一些理性的声音。白衣在此发表奇谈怪论 已久,也被个别媒体所注意,想听听医生们的声音。   其实,在李丽云事件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先兆:17大的总书记报告,第一 次没有将中西医结合写进去;更之前的温家宝总理的吉林大学之行,更是突出表 达了对医务人员的慰问和同情。只是尚未脱离母体的喉舌,还没有长出自己独立 的感觉和嗅觉细胞,似乎还没有感受到这变化的时刻。有些人还沉浸在强奸现代 医学的快感之中。寻正兄发现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危机,但他希望现代医学在中国 能够出现一个“叛徒”,带我们走出泥塘,或者将美国的法律,引入中国。昨天 寻兄说了一句真话:这几年很少看国内的媒体。去国已久,不可苛求。或许是我 们理解能力有限,或许是现代医学在中国与外国又产生了新的隔阂,总之,寻兄 的这个建议在我等白衣嫌犯和罪犯看来,暂时没有什么用。   解铃还得系铃人。就医难、就医贵的根本问题,既不是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医 生天生道德低下,更不是中国的医生水平太差。根本问题是国家没有保障人民最 低生活的底线,也没有保障人民生病时该就医的最低资金。收税收费时它笑了, 该出钱时它耐了。现在事情虽然起了变化,但我们还得观其行:3月两会对08年 预算如何批准,将会看到当局对民生的关注是真是假;一年一度的“3.15”打假, 会不会还有类似茶代尿的闹剧,拷问着媒体道德、良知和责任。   由于刁民的思维已经被固化,由于媒体已经半独立,由于公众的胃口被吊高, 由于我们早已没有了宗教信仰,期待现代医学在中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天中 就能得到解决,绝对不可能!作为一个医生,我们的要求实在不高,只要没有侮 辱,没有威胁,没有貌似公正的司法,没有外行手指脚画拍脑瓜,我们在这个职 业里还会生存,还会为萨斯和鸟流感的幽灵而献身。即使这些都不会出现,我们 也终有一天会衰老,终有一天会被疾病所折磨。这是自然的规律,这是历史的必 然。所以我们至少还要为自己,为家人坚守我们的底线。   但人心可变,人才难求。文革十年的断档,使我们这一代人曾经青黄不接。 萨斯之后优秀学子不再报考医科,绝非一篇文章一个讲话就可以一蹴而就。萨斯 发生的03年,广东省的1100个医科学习名额,报考的只有500人作为第一志愿;5 年之后的07年,昔日上海滩上的医学院老大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也不得不从其 它院校(系)向医学院调剂接近一半的考生。其它名声更小的医学院校就更不用 说了罢。即便如此,医学院的考生成绩,也不再是理科生中的大哥大,多数都羞 羞答答,站在孙山之后。   即使中国人口保持零增长,还保持在13亿(本人文章中的基数均以13亿计 算),如果每个人的人均医疗保健费用设定在500元(相当于一个在职处级干部 年体检费的1 /3不到),也得6500亿。如果这样,这将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2.7%, 这将比07年增加近4倍。因此,我敢说这根本就不可能。既然这根本的问题没法 解决,我们就还得为贫穷的病人病情而绞尽脑汁,如何用药,如何选择术式。还 要继续接受全国人民的讥讽和辱骂。   至于公众的生物学和医学知识,更是急转直下。自从教育部在90年代初规定 生物学不再是高考的项目,实际上公众的生物学知识和医学知识上的盲点,就越 来越大。这些人现在都已经大学毕业,在各个行业里学有所成。但一旦到了网上, 就对医务人员喊打喊杀。所以,我对这静悄悄的转变,只能表示出冷血似的平静。 要培养一个医学界的顶尖高手,至少也得20年;要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素养, 恐怕30年也不行。所以,穿白衣吃咸饭的同类们啊,我们虽然感觉到了胡温对民 主的关注,但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XYS200801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