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杨帆打假为什么会陷入迷局?   作者:羽戈 网易特约评论员   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教授今年颇有些流年不利。年初,因与一名在其授课期 间欲擅自离开教室的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深深陷入“杨帆门”而被舆论围攻。 随后数月又纠缠于一起学术打假事件。他的同事金仁淑教授涉嫌抄袭,尽管杨帆 一再声称,他并非揭发者,祸水后来却泼到他头上,金仁淑向中国政法大学科研 处举报杨帆一稿多投、剽窃研究生论文、学术专著剽窃等5个问题,9月中旬,法 大学术建设与学术规范委员会全票认定杨帆并未抄袭。但他却被迫接受与金仁淑 的“捆绑惩罚”,日前被校方要求停职检查。(见《北京晨报》10月13日相关报 道)   据报道,金仁淑抄袭,已经确认,她被停职可谓适得其所,快哉快哉;但未 抄袭的杨帆为什么要享受同等“优待”呢?学校开出的理由——“维护学校声誉 和教师的利益”——实在是含糊其辞,与外界传言正好对应:“因为两人的纠纷 影响政法大学的声誉,结果同等挨罚。”这不禁令人质疑,到底是学校声誉重要, 还是学术真相与学术公正重要?后者若得不到保障,前者纵然高耸入云,亦只是 沙滩上的房子,随时都可能被风暴一吹即塌。   又有说法称,杨帆确实为金仁淑抄袭的举报者,可他的举报动机大成问题 (《京华时报》10月14日相关报道)——其举报行为可能掺杂了个人利益,人事 关系之纠葛决定了学术德行、真伪之争,学术问题又反过来影响学校的日常人事 状态,遂引发了长达数月的拉锯战。水越搅越浑,校方只好各打五十大板。这里 依然存在可质疑之处,学术打假,出于一片冰清玉洁的公心自然是最佳,若因私 利——譬如说学术观念对立,学术宗派歧异,或者涉及到行政级别、学术职称的 你死我活的激烈争夺——而打假,检举某学者犯下学术腐败的罪行,这种行为, 值不值得发扬光大呢?如是,学者纷纷以杨帆为楷模,而今诸侯割据的学术界从 此不就硝烟弥散,鸡犬不宁?   我们不由想起一个老问题,当年的打假英雄们,为什么而打假?是为了市场 道义,还是“如假包赔十倍”的商业承诺?中国传统一向喜欢把凡人神化、英雄 化,仿佛一成神或英雄,就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总能少献祭一点供品。但打 假者仍是俗人,王海们仍要为生计奔波劳碌,为道义而打假自然精神可嘉,为那 一赔十、一赔百的索赔额而打假亦是人之本分,无可非议。维权律师周立太曾因 他所辛苦代理的某些农民工拖欠其律师费用,而大骂民工为“狗日的”,一时引 起轩然大波,后来人们却渐渐理解了他的粗口和愤怒。因为维权不是行侠,不是 慈善,不是将自己当作免费而残酷的祭品献上鲜血淋漓的十字架。打假亦然。为 公义打假也好,为私利打假也罢,只要其程序合法,即没有采取欺瞒、胁迫、恐 吓等非法的手段,那么它们的品质并无差别,它们理应得到一个公民社会同等的 尊重和敬意。   中国传统有一个老毛病,就是“惟动机论”。无论什么事,事先总要揣测人 家的动机如何,是好是坏,是否潜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心思,然后由此出发, 编排出一大堆沉重如山的罪名。这种对“诚心”的重视,也许是儒家教化的善果, 最后却不幸流变为政治诛心的恶行。不是讲动机不重要,刑法上还要区分“故意 犯罪”和“过失犯罪”;而是说,我们不能惟动机是举,让动机高于一切。不能 因为杨帆打假的动机纯为私利,就否定了他的努力。我们应该像尊重方舟子先生 一样,来尊重杨帆教授。   事实上,谁能证明,杨帆打假只是出于个人利益的斤斤计较?诚然,“杨帆 门”以后,杨帆如过街老鼠,名声一落千丈,但若因此把他的行为老是往坏处推 论,恐怕这个世界的天空会因为人类的不宽容而狭小许多,黯淡许多。   这一事件再度让我们见识了在中国打假之艰难。学术打假往往陷入无可名状 的迷局,有些干脆不了了之。就此事件而言,除了世人的诛心之论,作为裁决者 的中国政法大学校方亦是祸根所在。他们不敢把事情敞开,为学校声誉考计,反 倒压制、遮蔽了学术造假的真相,其左右开弓的善后处理正呈现了一种息事宁人 的捣糨糊态度。这种做法不仅让人感叹连学术公义都遥远如海市蜃楼,更让人疑 虑重生:中国政法大学是否有资格作为其属下教员涉嫌抄袭之争的仲裁者和判决 者,对其是否应适用法理上的回避原则?   但在中国,哪有一个机构有资格扮演这类学术纠纷的终结者角色?它将如何 保障其运行的公正性?……你难道没有看到,王天成诉周叶中抄袭案,连法院都 无法给出一个公正的答复。我们到哪里寻找那一根救命稻草:民间,还是官方? 说到底,学术打假的问题,仍然是一个制度问题。 (XYS20081016)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