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浙大等竟然如此拼凑环境学科一级学科评估材料   rockwomen   奥运前夕,受学校研究生院委托,我上网查看了学位中心公示的2008年一级 学科评估各学校上报的环境学科原始数据。由于我们学校环境学科建立时间不长, 我把这次的查看当成了学习我国环境学科先进院系的好机会,浙大、清华、同济、 北大、哈工大等在上一轮环境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的"大牛"自然成了我重点关注 的对象。   遗憾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浙大、哈工大等环境学科"大牛"上报 的学科评估材料令人愕然!当时特别冲动,非要揭示这些劣迹斑斑的丑行不可, 无奈领导说我们惹不起这些"牛校",甚至在异议书都不让提及,让我郁闷。   一周后迎来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我国体育健儿天天 摘金夺银,他们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深深地打动了我。碰巧又看了两位"海龟"的生物"大牛"饶毅和施一公在8月23日 《环球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中国科学地位为何不如体育",体育与科学的强烈反 差使我又想起几周前看到的环境学科评估数据,如果我们的学科评估都这样拼凑 数据,我们能在国际科学界摘金夺银吗?这些反复的心灵冲击,使我不顾一切, 决定一吐为快。   1. 这是环境学科的师资队伍吗?   在浙大环境学科的上报数据中,严建华和杨肖娥两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让我 这名多年的环境工作者有点陌生,上浙大主页一查,原来严建华是浙大机械与能 源学院的,特聘教授的岗位是热能工程,博士生招生专业是工程热物理;杨肖娥 倒是浙大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但她的特聘教授的岗位和博士生招生专业都是植物 营养学。难道是他们"挂羊头,卖狗肉",培养的研究生或许都是环境专业的,主 动为浙大环境学科做贡献?我又查询了学位论文的有关数据库,发现杨肖娥教授 在2005-2007年间培养的7名博士中,3名是植物营养学专业,2名是环境修复与 资源再生专业,1名是农业资源利用专业,1名是资源科学专业;而严建华教授在 2005-2007年间培养的15名博士中,有10名授予的是工程热物理或热能工程专业 学位。   与长江学者情况类似,浙大理学院招收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许宜铭、机械 与热能工程学院招收工程热物理专业研究生的骆仲泱也成了浙大环境学科的国家 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在另一"大牛"哈工大环境学科的上报材料中,也存在与浙大类似的拼凑行为: 以"市政工程专业"招生的张杰院士列在环境学科的院士名单中,理学院以"应用 化学专业"招生的孙克宁教授也被列在环境学科的特聘教授名单中,而生命科学 与工程系以"生物医学仪器与工程学科"招生的戴志飞教授被列在环境学科的教育 部新世纪人才名单中。   不少学校在院士的一栏中把兼职院士列上,堂而皇之地填上每年工作半年。 可笑的是,把某院士在国内大学的工作时间累计起来,他每年要工作20多个月, 而该院士的工作单位还不是大学?   我们能用这些非环境专业的"牛人"来构建环境学科的师资队伍吗?   2. 这是环境学科的研究基地吗?   在浙大环境学科的上报数据中,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 室,这也使我感到无知。上网一查,原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水煤浆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与浙大燃烧技术研究所连在一起,自称是专业研究水煤浆燃烧技术 的专门机构;而那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则是"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 材料中称"实验室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拥有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及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动 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我们能把这些以"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研究机构作为环境学科的一 个或几个研究基地吗?   3. 这是环境学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吗?   在浙大环境学科的上报数据中,竟把前校长潘云鹤院士2005年领衔获得的国 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列为1项环境学科的 国家级教学成果,上网一查,五名获奖人(潘云鹤、路甬祥、韩祯祥、吕维雪、 吴健)中没有1人是环境学科的!   在哈工大上报的环境学科材料中,竟滥竽充数地把1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项黑 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作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上报,还堂而皇之作为2项一等奖和1 项二等奖?   4. 我们能这样统计科研数据吗?   由于学术队伍和研究基地的鱼目混珠,这样上报的科技奖励、科研经费、论 文数、专利数自然水份更大,有的学校竟把负责的所有经费都列为本学科的经费, 劣迹斑斑……   学位中心关于学科评估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学科评估是为了推动学科建设,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浙大等学校竟然如此拼凑环境学科一级学 科评估材料,能推动环境学科的建设吗?能提高环境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吗?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急需高层次的环保人才和高水平的科 研成果来支持。希望学位中心等国家主管部门能本着"科学客观、严谨规范、公 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公平的竞争规则,制止这股"拿来主义"的歪风邪气,别让" 移花接木"的拼凑行为愈演愈烈;也希望浙大等环境学科的所谓"大牛"们,能"洁 身自好",主动脱掉那些从其它学科借来装扮自己的"华丽外衣"!你们犹如奥运 赛场上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如果执迷不悟,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将永远被钉在环境学科发展史的耻辱柱上,被国内同行和国际同行所唾弃!   一个多月来,对学科评估不正之风的忧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此时通过网 络媒体得以宣泄,也算我对得起天地良心,使我得以解脱,期待明天能用有一种 更好的心态去迎接新学期! (XYS20080904)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