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千万元作家”露出马脚 又一场闹剧悄然收场 盛材 2000年12月01日 中华读书网 今年9月初,不少权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刊载了这样一条消息:“我国出现千万 元作家”,还说他“是我国作家中身价最高的”,当时就有很多人觉得其中有炒 作之嫌。记者在深入采访中发现的种种迹象证明:这一事件只是一场无聊的闹剧 而已,现在,到了闹剧该收场的时候了。 这份合同能实现吗? 这一事件倒也并非空穴来风,千万元作家的出现源起于9月4日四川大学出版社 和纪一在北京签订的一份合同。记者设法从有关部门拿到了这份合同的传真件, 摘要如下: 合同的双方是甲方四川大学出版社和乙方纪一,从9月8日起生效。主要内容为: “甲方以人民币1000万元买断乙方2000万字的著作版权,合同期10年,即2000年 9月6日至2010年9月5日;乙方的著作版权,包括已经出版的1000万字的著作版权 和即将出版的1000万字的新作版权;甲方自2001年起,每年至少出版乙方100万 字的新作;甲方为乙方专门成立‘生命编辑室’,委派高级编辑负责编辑乙方著 作;甲方为宣扬乙方倡导的生命文学,招聘专人于2000年12月31日前设立‘生命 与文学网站’”。乙方纪一则同意“自2001年起,每年至少为甲方提供100万字 的新著”。 拿着这纸合同当支票,“千万元作家”就这样登场了。然而,这份合同真的能 兑现吗? 大多数出版界人士的回答是“不可能”。他们听到此消息后都表示怀疑: “会不会是一种炒作?”有人认为川大出版社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小社,是否有 出资千万元包作家的实力值得怀疑。还有人算了一笔帐:川大出版社要想收回1 000万元投资,必须保证今后10年内,平均每年收回100万元。简单地换算 一下就可以看到,每年印销纪一的书至少要达到10万册,而且每册得赚到10 块钱才行。近年只有极少数作家的作品才有10万册以上的印数,且不能保证每 本能赚10元连续10年不衰。他们均称:“这样的合同风险太大,换作我们社 绝对不敢这么干”。 纪一是谁? 看了我国出现千万元作家的消息后,很多读者的第一反应是:纪一是谁?这么 有名、身价奇高的作家,以前怎么没听说过呀? 从当时那些刊登在各媒体千篇一律的新闻稿上看,纪一似乎真的无愧于身价最 高的千万元作家的称号:“1957年生于河南农村,生命文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末 中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先后出版了《非权力影响力》、《家庭战争》、《世纪 末灵感》、报告文学《罪恶的生育》、《中国黑孩子》等数十部著作;创作了电 视连续剧《小镇总理》、《一方水土一方人》;90年代,因病研究传统文化,以 ‘传统养生文化’为主题,进行中国寺庙万里行采访,出版了《健康法门》、 《一通入门》等系列健康学著作。” 普通读者可能此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以上的这些畅销书、电视剧,也不知道纪 一是何许人。实际上,还是有人一直对以“生命文学”著称的这位作家非常“关 注”的,记者采访了他们,请他们谈谈自己所了解的纪一其人其书。 郭正谊(著名科普专家):“纪一的全部作品我没有看过,不好妄加评论。但 他的有些书是有问题的,他写过《大气功师出山》,力捧所谓的气功大师张宏堡; 他还写过《一通入门》、《一通答疑》,宣扬他自创的“一通健康法”,1999年 由某体育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包含了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现在已经被 新闻出版署明令查禁。不知道这些书算不算合同中所说的‘生命文学’?” 李力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双方合同中多次提到的 ‘生命文学’,概念含糊不清,所指也不明确,纪一写的东西中哪些能称得上是 ‘生命文学’呢?作家是否高价不在于签了多少约,最后还是要由读者说了算。 实际上,纪一并没有因为这次的炒作而身价百倍,相反是漏洞百出。四川大学出 版社此举实在是太不谨慎。” 一场闹剧悄然收场? 在隆重推出了一位千万元作家后,原本默默无闻的四川大学出版社制造出了轰 动效应。面对人们的一些疑问,当时川大出版社的社长曾经满怀信心地声称:这 是“前瞻性概念策划”,看好的是“生命文学”的热销前景和长线效益。纪一的 创作关注的是“生命健康”与“环境医学”等21世纪的人类所面临的大问题, 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纪一本身是一个有实力的作家,而且从他以往出书的情况 看,销售很不错,加上纪一马上就要开始为期5年的环球环境采访活动,必将引 起大的震动,这对纪一作品的销售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随着人们对“生命文学” 的关注度越来越强,“十几亿人有1千万人来关心生命主题也是不得了的啊”。 起初对似乎对纪一了如指掌并因此踌躇满志的川大出版社,现在却偃旗息鼓了。 记者多次给川大出版社打电话,然而却找不到该社的那位社长。记者通过其他渠 道在采访中了解到,实际上川大出版社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该出版社原来和纪 一并无联系,在今年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该社负责人经人介绍,才和纪一认识。 可是事隔不久,双方就草草完成了这次“前瞻性概念策划”,签订了合作合同书, 同时在多家媒体炒作此事,共同做了一场“秀”。 实际上,记者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上,只看到了四川大学出版社法人代表和纪一 的签名,并没有看到双方的印章,也就是说,这份合同还只是一份合作意向书, 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就是这样一份意向书,却被签字双方心照不宣地当成了“我 国产生千万元作家”的依据。 现在,川大出版社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川大出版社的一位领导告诉 记者:不久前已经彻底中止了和纪一的合同,不再和他合作。出版社从这件事中 吸取了教训,今后一定采取适当的宣传方式,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不再犯类似 的错误,力争多出书,出好书。 记者询问川大出版社纪一现在何处,想进一步证实合同中止的消息,他们告诉 记者:早就没有纪一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和他联系。于是,记者只好拨打了纪一 在那份合同上留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通元”公司的员工,她说,纪一是公司 的总经理,公司主要经营一通茶和其他保健食品。她告诉记者,不知道总经理纪 一在哪里,当记者数次询问能否设法和纪一联系上时,她的回答是:不能。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