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   作者:toptip   (作者toptip注明:本文是基于个人理解来整理的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史, 因为知识时间有限,其中必有偏差和谬误的地方,关键之处还是以原始文献为主。 本人之所以赶这趟诺贝尔奖热,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文献阅读和整理,是因为它提 供了一次极好的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的机会。由于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一系列发 现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重现这 个思路对科学工作者是有启发意义的。本文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物当 尽其用,欢迎转载传播。)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Elizabeth Blackburn(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oward Medical School(哈佛大 学医学院)的Jack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揭示了 “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 (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样描述是非常专业的。当然更多的 公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用“Aging Research Wins Nobel Prize”(衰老研 究摘取诺贝尔奖)的标题,这颇有误导之嫌。搜狐的标题是“揭开衰老与癌症的 奥秘”,这更是耸人听闻,偏离这个诺贝尔奖的用意了。   不可否认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能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它跟衰老和癌症的潜 在关系获得了更多公众的关注。但是它只是衰老和癌症的correlator(相关者), 勉强算得上indicator(指示者),还远不是causer(引起者)。当年发现衰老 的细胞端粒变短之后,人们兴奋地以为找到了衰老的“时钟”,揭开了衰老的奥 秘。但是事实上端粒在生理条件下并不是细胞衰老的“瓶颈”,细胞或机体的衰 老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的老化。小鼠的端粒是比较长的,如果把小鼠的端粒酶 RNA亚基敲除,它能活得很自在,并不会早衰,生殖力也正常。那也就是说在当 代的小鼠中,端粒缩短并不是小鼠衰老的原因。这样的小鼠可以一直传6代。当 然越到后来,端粒越短,染色体也开始融合 [1]。癌细胞的增殖需要端粒的不断 复制,但是我们知道端粒酶激活只是癌细胞发生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但远不是唯 一的一环。端粒酶固然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潜在靶标,但是癌细胞也能通过 recombination(遗传重组)延长端粒,逃脱对端粒酶的依赖[2]。   所以,并不是“衰老或癌症”的研究得诺奖了,它跟cell cycle(细胞周期) 的研究得诺奖一样,更多的是对细胞基本功能的重要研究的肯定。而这个研究的 进程中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的思路,整 个过程就像相继解开一个个puzzle(智力谜团)一样有趣,充满了思想的光辉。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Awarded for Cracking DNA Puzzle”(诺贝尔医 学奖授予解开DNA谜团“的研究”),这样的标题最为精准。换个角度,我们不 妨说是解“puzzle”得了诺奖。   染色体DNA的两个难题以及端粒概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特性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染色体的复制 问题。DNA聚合酶在复制DNA的时候必须要有引物来起始,而且它的酶活性具有方 向性。染色体复制之初可以由小RNA作为引物起始合成,之后DNA聚合酶可以以反 链DNA为模板,以之前合成的DNA为引物,合成新的DNA取代染色体中间的RNA引物。 但是线性染色体最末端的RNA引物因为没有另外的引物起始,没有办法被DNA取代。 所以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RNA引物降解后末端都将缩短一个RNA引物的长 度。尽管这个引物不长,但是细胞千千万万代地不断复制,如果不进行补偿,染 色体不断缩短,最终就会消失。 James Watson(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获得诺 奖)最早就明确指出了这个“末端隐缩问题”,并猜想染色体也许可以通过在复 制前联体(染色体末端跟末端连起来)的方式来解决末端复制的问题[3]。   早在1939年,潜心玉米遗传性状研究的Barbara McClintock女士(因为发现 玉米的转座子获得诺奖)注意到,在减数分裂后期偶然产生的染色体断裂很容易 重新融合起来形成“桥”。在紧接着的有丝分裂中,这种染色体“断裂-融合- 桥-断裂”的循环不断继续[4]。既然染色体的断裂末端容易相互融合,那么染 色体的自然末端,为什么不容易相互融合呢?合理的推测是,染色体的自然末端 不同于非正常的DNA断裂末端,它应该有一个特殊的结构来避免染色体之间的相 互融合。   在逐渐明晰了染色体末端特殊结构的概念之后,给它一个专有名称-端粒 (telomere)。   端粒DNA序列的发现以及人工染色体   那么端粒为什么与众不同呢?简单地,首先是,它的DNA序列有没有特殊性?   提到端粒不能不提到一种特殊的模式生物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它对于发现端粒和端粒酶的贡献就像线虫之于发现细胞凋亡一 样(2002年的诺贝医学奖授予了细胞凋亡的研究)。四膜虫有两个细胞核。小核 很稳定,含5对染色体,用于生殖传代。而大核在接合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染色 体断裂成200-300个小染色体,rDNA从染色体上断裂后通过复制更是形成高达~ 10000个小染色体(http://www.ciliate.org)。   四膜虫的小染色体众多,也就说端粒可能非常丰富。这就为端粒研究提供了 得天独厚的材料。1978年,Liz女士利用这种特殊的模式生物纯化了rDNA,以 rDNA为模板通过体外合成参入dNTP的实验,推断四膜虫的端粒是由许多重复的5’ -CCCCAA-3’六个碱基序列组成的[5]。第一个谜底揭开了,哦,重复序列,端粒 DNA果然特殊,序列本身隐隐暗示着解决染色体末端的隐缩问题和保护问题的机 制。   1980年,当Liz女士在会议上报告她的这一发现的时候,引起了Jack Szostak的极大兴趣。他那时候试图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中建构人工线性染色体,让它能够在细胞中像自然染色体一样复制。但是当环状 质粒线性化转入酵母细胞后,它很快地被降解掉。它的降解是不是因为它的末端 没有端粒序列保护呢?端粒序列的发现让Jack Szostak有机会把质粒末端连接上 四膜虫的端粒DNA,然后再导入酵母细胞。奇迹发生了,线性质粒不再降解,它 可以在细胞内复制,人工染色体的想法实现了!([6] and http://nobelprize.org)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染色体的实现当初也许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异想天开,但 它实际上使DNA的大片段克隆成为可能,后来为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工作立下了汗 马功劳。这也是基本上不属于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Jack Szostak共同获得诺贝尔 奖的重要原因。   1984年,Liz实验室通过将酵母端粒克隆到线性人工染色体的方法,发现酵 母的端粒序列是由不太规则的TG1-3/C1-3A重复序列组成的[6, 7]。   端粒复制的两个假说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发现   在1984年报道酵母端粒序列的同一篇文章中,Liz实验室发现了一个有趣的 现象:带着四膜虫端粒DNA的人工染色体导入到酵母后,被加上了酵母的端粒而 不是四膜虫的端粒序列[7]。由于端粒是由重复序列组成的,当时人们普遍猜想 同源重组是延伸端粒补偿染色体末端隐缩的机制。但是同源重组只能复制出更多 本身的序列,为什么在四膜虫端粒上加的是酵母的端粒序列而不是四膜虫端粒本 身的序列呢?这个现象同源重组是无力解释的。也许,可能,酵母中存在专门的 “酶”来复制端粒DNA。   究竟是重组还是全新的酶?为了厘清这两个假说,Liz意识到最重要的是找 到这个“酶”。   如前所述,在四膜虫接合细胞的大核发育过程中,大核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小 染色体,每一个小染色体都被从头加上了端粒。可以推测,如果“酶”的假说成 立,此时细胞内的“酶”活性应该是非常高的。   1984年,Carol女士作为博士生加盟了Liz实验室。她们俩精心讨论设计实验, 用四膜虫的核抽提液与体外的端粒DNA进行温育,试图在体外检测到这个“酶” 活性,看到端粒的延伸。经过不断优化条件,尤其是把底物换成体外合成的高浓 度的端粒DNA后,同年的圣诞节,勤奋的Carol同学打开暗盒曝光x光片,终于清 楚地看到了“酶“活性。在测序胶的同位素曝光片上,端粒底物明显被从新加上 了DNA碱基,而且每六个碱基形成一条很深的带,与四膜虫端粒重复基本单位为 六个碱基正好吻合[8]。这种酶活性不依赖于模板,只对四膜虫和酵母的端粒DNA 进行延伸,而对随机序列的DNA底物不延伸;并且该活性不依赖于DNA聚合酶[8]。 由于同源重组对序列没有特异性的要求并且依赖于DNA聚合酶的活性,至此,她 们澄清了这两种假说,证明了有一种“酶”来延伸端粒DNA。这种酶后来被命名 为“端粒酶”(telomerase)。   端粒酶RNA亚基的发现   紧接着她们对端粒酶活性进一步定性。此时Tom Cech(因为发现RNA可以有 酶活性获得诺奖)正好访问Liz的实验室,她/他们一起做了个简单的实验,就是 用RNA酶处理样品,降解样品的RNA,看看端粒酶活性是否受到影响。结果是酶活 性竟然消失了,端粒酶活性依赖于RNA[9, 10] 。端粒酶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特殊 的RNA酶?想必从这个时候,Tom Cech 开始被端粒酶深深吸引,并介入了这个领 域。当然那时候也知道端粒酶是依赖于蛋白的:用蛋白酶消化后的样品也不具备 端粒酶活性[8]。1989年,Carol通过跟踪端粒酶活性,用柱子纯化并克隆了四膜 虫的端粒酶RNA亚基。另一个谜底揭开了:RNA亚基有一段RNA序列正好和四膜虫 的端粒DNA序列互补,端粒酶正是利用RNA亚基的这段序列作为模板重复复制出端 粒DNA[11]。   端粒和端粒酶领域的领军人物多数是女士。公平起见,不妨多介绍几位。 Virginia Zakian女士的实验室发现端粒区域具有TPE效应(Telomere Position Effect,端粒位置效应),也就是置入端粒区域的基因会被silenced(沉默), 不表达。我们来看看Daniel Gottschling实验室是如何利用TPE现象来设计实验, 筛选出酵母的RNA亚基基因的,同时也见识一下酵母这个非常强大的遗传学模式 生物。   首先把URA和ADE两个基因通过遗传重组的方法置入端粒区域。URA基因使酵 母能够自己合成uracil(尿嘧啶),但是该基因能够将化学物质FOA转化成有毒 的物质,从而使酵母不能够在含有FOA的平板上生长;缺少ADE基因则会让酵母累 积红色素,使酵母克隆变成红色。由于端粒的TPE效应,URA和ADE被silenced, 酵母只能在含有uracil的培养基中生长,能在FOA平板上生长,且克隆是红色,。 在这个遗传改造过的酵母中转入酵母的cDNA表达库,可以预计,某些调控端粒长 度的基因通过过表达可以改变端粒的长度。如果端粒长度变得足够短的话,TPE 效应就会消失,URA和ADE两个基因就会启动表达。那么这种短端粒的酵母就能够 在不含有uracil的培养基中生长,不能在FOA平板上生长,并且酵母克隆显示出 红色。   用这三个指标进行筛选,可以筛选到一系列影响端粒长度的基因。其中一个 基因比较特殊,任何阅读框都只能阅读一小段蛋白序列,看起来更象个RNA基因。 深入研究发现这个基因含有酵母端粒序列的互补序列,而且对这一序列进行突变, 酵母的端粒序列也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个基因正是编码酵母端粒酶RNA亚基的基因 [12]。这个发现有运气的成分,因为一般情况下,端粒酶正调控基因过表达,端 粒应该变长才对。但是恰恰相反,酵母RNA亚基的过表达,端粒反而变得很短。   此后的1995年,同样是Liz实验室报道了酵母端粒酶的活性[13]。   端粒酶催化亚基的发现   到RNA亚基被揭示为止,谜团就只剩下端粒酶的蛋白质亚基了。端粒酶既然 能够利用RNA模板亚基来复制DNA,那么很容易推测这个蛋白亚基可能具有R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活性(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活性),也就是逆转录 酶的活性。更进一步地说,它的蛋白序列里应该包含逆转录酶特有的结构域。尽 管没有实验证据,这个谜底已经猜到了一半,很多人都想彻底地揭开它,不同实 验室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   1989年,端粒与端粒酶领域的另外一位女杰,Jack Szostak实验室的Vicki Lundblad利用设计精巧的遗传学筛选方法,从酵母中筛选到了EST1基因(这个遗 传学方法描述起来比Daniel Gottschling的更为复杂,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有兴 趣的去读原始文献)。敲除EST1基因,端粒会随着酵母的传代逐渐缩短,最后缩 短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酵母就衰老死亡[14]。   Est1蛋白从酵母的表型看来很像是端粒酶的蛋白催化亚基。Vicki Lundbrad 和Liz在90年的Cell杂志上大胆猜测Est1蛋白含有逆转录酶的结构域[15]。 Virginia Zakian实验室在95年的cell上也报道Est1蛋白是酵母端粒酶的体外活 性所必需的[16]。不过发表在顶尖杂志的工作并不一定是好工作,科学也有谬误 的时候,尤其是在竞争激烈,人们已经感觉得接近于揭开谜底的时候容易急躁, 匆忙发表了一些不够solid(可靠)的数据。这一次运气不站在她们一边,谜底 猜错了。   那么端粒酶的催化亚基是什么呢?1996年,Tom Cech实验室用生化的手段纯 化了四膜虫端粒酶复合体,其中有一个蛋白根据分子量命名为p123 [17]。同一 时期,Vicki Lundblad实验室改进了她的遗传学筛选方法,筛选到了几个与酵母 端粒复制密切相关的基因,命名为EST2,EST3和EST4(也叫CDC13)[18]。这个 改进版的筛选方法非常厉害,它把酵母端粒酶全酶的亚基一网打尽。值得一提的 是尽管这个结果只发表在“影响因子”不太高的Genetics(遗传学)上,它的影 响却非常深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乃至到现在,酵母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都集中 在阐述这几个基因的功能上。   用生化方法纯化出来的四膜虫p123蛋白,以及用遗传学方法筛选出来的酵母 Est2蛋白后来都被Tom Cech实验室证明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它们含有逆转录酶 的结构域,如果对该结构域的关键氨基酸进行突变,则端粒酶活性消失[19]。同 年的1997年稍晚于 Tom Cech,第一个发现癌基因RAS的Robert Weinberg也参与 了这个工作,他们也报道了酵母和人的端粒酶催化亚基[20, 21]。此后,人们用 体外转录和翻译系统共表达了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和RNA亚基,在体外重建了端粒 酶活性,证明这两个核心亚基是端粒酶活性的必需且完备条件(sufficiency) [22]。   至此,有关染色体末端隐缩问题和保护问题的谜底终于全部揭开了。端粒与 端粒酶的一系列发现完美地解释了这两个问题:染色体末端的DNA由简单重复的 端粒序列构成,端粒(本文为了简洁称端粒DNA为端粒,其实端粒的准确定义是 端粒DNA和结合蛋白形成的复合体)保护着染色体末端,使之区别于一般的断裂 染色体末端,而不被各种酶降解,相互之间不能融合。端粒酶负责端粒的复制, 端粒酶的催化亚基利用端粒酶自己的RNA亚基作为模板来不断重复复制出端粒DNA, 从而补偿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全复制。   这的确是非常完美的发现旅程。然而生物体在展示内在的简单性的同时,还 会显示出它内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描述的只是端粒和端粒酶 领域发现的主线。实际上,细胞穿过亿万年的时光,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尝试了 各种可能性。端粒酶复制只是其中一种最为普遍的解决染色体末端隐缩问题的方 式。回到最初的猜想,当时人们猜测同源重组延伸端粒的假说也并没有错,细胞 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延伸端粒[23]。裂殖酵母可以通过染色体头尾 相联,环化的方式来避开染色体末端隐缩的问题,在缺乏端粒的情况下生存传代 [24]。这与James Watson提出的染色体联体的猜想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果蝇能通 过转座子的不断复制延伸端粒[25]。而病毒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它们能够利用蛋 白[26]或者tRNA[27]作为引物来起始基因组DNA的合成,从而使自己的染色体解 决复制的隐缩问题。   不得不赞叹,进化,或者生物体,真是天才啊!   Time will tell(时间将告诉一切)-端粒和端粒酶发现历程的启示   从本文的描述可以看出,端粒和端粒酶最重要的发现都是在四膜虫或者酿酒 酵母这两个低等的模式生物上获得的。一些低等生物,比如酿酒酵母在遗传学操 作上的相对优势,由于技术上的发展,尤其是RNAi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上的应用, 已经慢慢变小。但是这个案例仍然说明,模式生物在某种意义上没有优劣之分, 重要的是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选择最可能回答问题的模式生物作为材料。   随着越来越明显的竞争,现在中国的科学界里充满着浮躁的气息。很多导师 整天催逼着学生工作,快速地发文章,申请基金,而忘了科研人员需要静下心来 阅读文献和缜密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对课题进行精心讨论和设计。学生在 这种环境下承担着繁重的实验任务,也不能充分体验到追逐科学问题的乐趣,逐 渐散失了科研的主动性。本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科学问题推演的案例。它表明, 有思想的,原创性的成果才能真正为科学做出贡献,并最后胜出。   不得不说,这种浮躁的气息与科研基金的导向也密切相关。现在的项目资助 都要求科研与重大疾病、国计民生挂钩。的确,公众纳税人有投入就要产出的要 求,而科学界的研究模式也逐渐地从以纯好奇为动力的研究演化成以社会需求为 动力的研究。但是这一切都要以尊重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为前提。   科学发现的历史一再重复着一个事实,许多伟大的发现来自于对科学基本问 题的追寻,而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必然会有在当时不能估量的应用前景。譬如端 粒的发现使人工染色体得以发明,人工染色体的发明后来又为基因组测序做出重 要贡献。其次基于已有知识的应用研究固然值得大力支持,但是首先是当前对生 命基本活动的了解还很有限,一味地往应用研究导向效果不会很明显。中国作为 一个大国,以社会需求为动力的应用研究,和以解决在科学发展中出现的基本问 题为动力的基础研究,应该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最后以Liz和Carol在2004年回忆她们发现的一段话作为结尾。“Time will tell which connections between telomerase and health will endure... We did not set out to find a new approach to cancer therapy or study specific disease mechanisms. We were simply interested in how chromosomes are maintained...Yet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filled with examples of advances from improbable places。”(时间将告诉人们端 粒酶和人类健康的何种联系才能持久下去……我们最初并不是着手于想要找到一 个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或者研究某个疾病的机理……但是医学的历史充满了从不 可能的地方获得重大进展的例子。)[10]   附:本文提到的端粒和端粒酶发现大事记   1939年,Barbara McClintock发现玉米细胞的染色体断裂末端容易融合   1972年,James Watson提出染色体复制的末端隐缩问题   1978年,报道四膜虫的端粒序列   1982年,端粒的发现导致人工染色体的发明   1984年,报道酵母的端粒序列   1985年,报道四膜虫的端粒酶活性   1989年,报道四膜虫端粒酶的RNA亚基   1994年,报道酵母端粒酶的RNA亚基   1995年,报道酵母端粒酶活性   1996年,纯化了四膜虫端粒酶的催化亚基   遗传筛选到酵母端粒酶的催化亚基   1997年,证明了四膜虫和酵母端粒酶的催化亚基   参考文献   1. Blasco, M.A., Lee, H.W., Hande, M.P., Samper, E., Lansdorp, P.M., DePinho, R.A., and Greider, C.W. (1997). Telomere shortening and tumor formation by mouse cells lacking telomerase RNA. Cell 91, 25-34.   2. Neumann, A.A., and Reddel, R.R. (2002). Telomere maintenance and cancer -- look, no telomerase. Nature reviews 2, 879-884.   3. Watson, J.D. (1972). Origin of concatemeric T7 DNA. Nature: New biology 239, 197-201.   4. McClintock, B. (1939). The Behavior in Successive Nuclear Divisions of a Chromosome Broken at Meio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5, 405-416.   5. Blackburn, E.H., and Gall, J.G. (1978). A tandemly repeated sequence at the termini of the extrachromosomal ribosomal RNA genes in Tetrahymena. J Mol Biol 120, 33-53.   6. Szostak, J.W., and Blackburn, E.H. (1982). Cloning yeast telomeres on linear plasmid vectors. Cell 29, 245-255.   7. Shampay, J., Szostak, J.W., and Blackburn, E.H. (1984). DNA sequences of telomeres maintained in yeast. Nature 310, 154-157.   8. Greider, C.W., and Blackburn, E.H. (1985). Identification of a specific telomere termina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Tetrahymena extracts. Cell 43, 405-413.   9. Greider, C.W., and Blackburn, E.H. (1987). The telomere terminal transferase of Tetrahymena is a ribonucleoprotein enzyme with two kinds of primer specificity. Cell 51, 887-898.   10. Greider, C.W., and Blackburn, E.H. (2004). Tracking telomerase. Cell 116, S83-86, 81 p following S86.   11. Greider, C.W., and Blackburn, E.H. (1989). A telomeric sequence in the RNA of Tetrahymena telomerase required for telomere repeat synthesis. Nature 337, 331-337.   12. Singer, M.S., and Gottschling, D.E. (1994). TLC1: template RNA component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elomerase. Science 266, 404-409.   13. Cohn, M., and Blackburn, E.H. (1995). Telomerase in yeast. Science 269, 396-400.   14. Lundblad, V., and Szostak, J.W. (1989). A mutant with a defect in telomere elongation leads to senescence in yeast. Cell 57, 633-643.   15. Lundblad, V., and Blackburn, E.H. (1990). RNA-dependent polymerase motifs in EST1: ten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a protein component of an essential yeast telomerase. Cell 60, 529-530.   16. Lin, J.J., and Zakian, V.A. (1995). An in vitro assay for Saccharomyces telomerase requires EST1. Cell 81, 1127-1135.   17. Lingner, J., and Cech, T.R. (1996). Purification of telomerase from Euplotes aediculatus: requirement of a primer 3' overha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93, 10712-10717.   18. Lendvay, T.S., Morris, D.K., Sah, J., Balasubramanian, B., and Lundblad, V. (1996). Senescence mutants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ith a defect in telomere replication identify three additional EST genes. Genetics 144, 1399-1412.   19. Lingner, J., Hughes, T.R., Shevchenko, A., Mann, M., Lundblad, V., and Cech, T.R. (1997). Reverse transcriptase motifs in 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telomerase. Science 276, 561-567.   20. Counter, C.M., Meyerson, M., Eaton, E.N., and Weinberg, R.A. (1997). The catalytic subunit of yeast telomeras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94, 9202-9207.   21. Meyerson, M., Counter, C.M., Eaton, E.N., Ellisen, L.W., Steiner, P., Caddle, S.D., Ziaugra, L., Beijersbergen, R.L., Davidoff, M.J., Liu, Q., et al. (1997). hEST2, the putative 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 gene, is up-regulated in tumor cells and during immortalization. Cell 90, 785-795.   22. Weinrich, S.L., Pruzan, R., Ma, L., Ouellette, M., Tesmer, V.M., Holt, S.E., Bodnar, A.G., Lichtsteiner, S., Kim, N.W., Trager, J.B., et al. (1997). Reconstitution of human telomerase with the template RNA component hTR and the catalytic protein subunit hTRT. Nature genetics 17, 498-502.   23. Kass-Eisler, A., and Greider, C.W. (2000). Recombination in telomere-length maintenance.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25, 200-204.   24. Sadaie, M., Naito, T., and Ishikawa, F. (2003). Stable inheritance of telomere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absence of telomeric repeats. Genes & development 17, 2271-2282.   25. Biessmann, H., and Mason, J.M. (2003). Telomerase-independent mechanisms of telomere elongation. Cell Mol Life Sci 60, 2325-2333.   26. King, A.J., Teertstra, W.R., and van der Vliet, P.C. (1997). Dissociation of the protein primer and DNA polymerase after initiation of adenovirus DNA replication.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72, 24617-24623.   27. Litvak, S., Sarih-Cottin, L., Fournier, M., Andreola, M., and Tarrago-Litvak, L. (1994). Priming of HIV replication by tRNA(Lys3): role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19, 114-118. (XYS20091007)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