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也谈中国科普图书的病症 陶世龙 2000年6月28日的中华读书报专版,以头条的位置发表了张秋秋(以下简称 作者)的大作《真正意义的科普经典》。 越看越失望,因为在洋洋洒洒的一万余言中,约有78%的篇幅是介绍《青少 年科普经典》这套书的内容、作者和原来编辑出版这些书的美国“时代-生活” 图书出版公司,而从这些介绍来看,并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地方,很可能没有把 原书的特色反映出来,像介绍原子结构那一段,中国的科学作家郭正谊和汪容早 先写的科普读物中就有这样的内容,表达得比作者这段文字还要生动些;对原书 作者们的介绍,就是这些人的履历,看起来有点乏味。想查原著,在“时代-生 活”的网站www.timelife.com上查不到,找到几套可以归入科普一类的丛书,仍 对不上号,大概人家的书并未标明是青少年科普经典;就单本来对号,也没有找 到。不过我倒是相信这套书质量不错,因为在中国编印它的是一家很有声誉的出 版社,那里有位知识渊博作风正派的老编辑叶至善先生,一向为人们所尊重,现 在他可能不管事了,但他的这种好作风大概还在吧。因此对这套书本身就不去谈 它了。而对作者提出的科普著作的标准,特别是作者在给中国科普图书“把脉” 以后提出的批评与意见,颇感兴趣,我住在加拿大,没有条件对中国的科普图书 全面“把脉”,但好歹从事科普创作(有时也做点编辑工作)已几十年,对这一行 的历史比较清楚,对现实情况也有所了解,似乎还有点发言权,看到张秋秋的观 点在中华读书报上发了又发(2000年7月12日,中华读书报又发了一篇文章),不 知是不是这就是所谓“舆论导向”。而我认为,这些意见虽看出了科普图书出版 中存在的不少问题,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对实际情况和科普创作规律不了解所产 生的误会,有些甚至是带有偏见、情绪化的意见: 国内科普书一锅夹生饭? 文章的开头说:一段时间来,国内科普出版呈现良好态势,出版社纷纷抢滩 这一市场。但是鉴于国内科普创作令人忧虑的状况,这一态势能够持续多久显然 是个问号。《阅读导刊》7月4日敏哲的文章《国内科普图书一锅夹生饭》,指出 目前国内科普图书的五大病症,看下去,只觉得这诊断结果和张秋秋找到的五大 病症完全一样,行文的用语和例子也是相同的,不知是英雄所见略同,还就是一 个人? 需要明确的概念 在讨论以前,我觉得,一些常用语词的概念得先明确,因为张秋秋的文章中 有些概念含混,或是前后矛盾,我得把对其用语的理解,以及我使用的词语的概 念,一一讲清楚,以免误会。 我们是谁? 《真正意义的科普经典》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为张秋秋,但在文中需要第 一人称表达时,都用的是我们,那就是说不是一个人,或者说作者是代表了什么 单位在说话,不能怪我有这样的联想,因为这些“我们”是出现在规定科普著作 的标准,给中国“科普”图书“把脉”这些地方,那口气也很大的。不过我现在 看到的反正就是作者一个人的名字,我是把这“我们”仍作为单数,即张秋秋来 对待的。 什么是科普? 什么是真正的科普图书?作者说“也许并没有标准答案”,于是提出了“我 们的‘科普’标准”,但下面这标准又变成了“真正的科普图书”的标准。按我 的理解,不是真正的科普图书,就不是科普图书,而科普和科普图书不能等同起 来的,这些概念都应当明确,含混不得。一本图书,只要它起了普及科学和技术 的作用,就是科普图书,可以有质量好坏之分,而不是还有什么真假之别,假科 普是有的,那是另一性质的问题。 我使用的科普这一概念,还包括普及技术在内,不同于作者把普及技术排除 在科普之外。我也认为技术不等于科学,过去有过看重普及技术而忽视普及科学 的问题。但技术与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普及技术是社会的迫切需要, 现在不能又走向另一极端,不把技术的普及包括在科普之内。 我还认为,科学这一概念是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特别是要提倡科学精神, 更必须引入人文科学的内容,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因此我将科普一词用来表示对 自然科学的普及,同时对那些普及自然科学,但人文含量较重的作品,如科学史 话、科学事件的报道、科学家传记、科学故事、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学诗歌、 科学小说等等都归入科普一类。 中国“科普”图书,这是囊括所有中国科普图书的概念,港澳台出的书也应 包括在内的,这些地方出版的科普图书,从图文并茂印制精美这方面来看,比发 达国家的科普图书也不逊色,不过大多是引进西方的。《真正意义的科普经典》 所说的中国“科普”图书,实仅限于中国大陆,现在是针对此文商榷,故间有袭 用“国内”、“中国”等词之时,亦系仅就中国大陆而言,特此说明。 说到头,其实你承不承认是科普图书,并不重要,严格的区分,也许有可供 分析情况制订政策的用处,而在市场经济中实无多大意义。在北美,我见到书店 里并没有给这本那本书贴上科普图书的标签,而实际上具有科普意义的书出了不 少,质量好的丛书也很多,并非仅此“时代-生活”一家。一套书就已使作者 “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要是多看几套,那该吓成什么样子呢?李元先生 在这方面很有研究,作者要有兴趣,不妨去找他了解一下。研究一下目前科普图 书中的问题,倒是很有意义的。 所谓病症 作者说提出:真正的科普图书,必须达到下面这五条标准: (1)是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展开的,不是杂凑的; (2)是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科学道理,不是编童话或写小说; (3)是各领域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专家所撰写,而不是不懂科普的专家所撰 写; (4)是图文并茂的,不是仅有大篇大篇的文字; (5)作者与读者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关系,而不是作者单方面的居高临下的 说教或“好为人师”式的单向灌输。 经过“我们为目前‘科普’图书把脉,发现目前‘科普’图书病症不少。” 主要有“五大病症”,下面是这些“病症”摘要: 病症一:把对于科学理论的简单通俗化,直接当成了“科普”。 病症二:无中心议题,杂乱拼凑出一部书,亦号称曰“科普”。 病症三:把“写科普”直接当成“讲童话”或“讲故事”。 病症四:把“科普”著作写成“辞条式”。 病症五:文字虽好,但图片不足,达不到图文并茂的标准。 几点不同的认识 我以为,作者确实作了一番研究,看出了一些毛病,对于作者提出科普作品 应当讲科学的道理,要有文采,不应偷工减料,我都是是赞成的,但对作者其他 许多观点,不能苟同,分述如下: 所谓真正的科普图书的五条标准,实为科普图书应当怎样写和什么样的人有 资格写的标准,很难据此判定一本科普图书质量的高低。 一本书好坏,关键在于看它的内容质量,而不在它采用什么表现形式和写书 人的身份。像作者规定科普图书应当是“各领域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专家所撰写, 而不是不懂科普的专家所撰写”,这一条就不好掌握,而且不合理。科普工作多 种多样,“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专家”,不一定都擅长写作;而仅作过短期科普 工作甚至在写科普书以前没有作过科普工作的专家,也不一定写不出好的科普作 品。我一直记得,北大有位潘文石先生,专门研究熊猫的,头一本科普读物《大 熊猫的故事》,就写得非常好,他有在野外长期观察研究熊猫的体验;还有南开 大学的王梓坤先生,写了一本《科学发现纵横谈》,普及科学方法的书,出来后 风靡一时,而他写这书是在文革期间,关着门写的。当然这《大熊猫的故事》插 图是不多,王先生那本书还没有插图,不能达到作者要求的图文并茂,但总不能 说它们不是科普书或不是真正的科普图书吧。如果不能作到图文并茂就不算,那 中国大陆搞了几十年,真是没出过几本科普图书了。 不管内容,仅以“无中心议题,杂乱拼凑出一部书”便否定其作为科普著作 的价值,不合逻辑。 我以为首先得看内容的性质。像作者举出的那本书,收集的那些文章,确实 是科普文章。不能因为“无中心议题”就说它是号称曰“科普”,视为冒牌货。 一本书中收有不同题材的文章,没有中心议题,这种情况很多,科普为什么不可 以杂拌一下?恰好手头有两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在岩石上漂浮》和《火星, 我的第二家园》,文学作家萧乾在序中称它为科普读物,那里面从光的颜色到病 毒都有,也没有中心议题,这些书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原来杂凑在外国也有, 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香油炒菜,各有所爱,看来这杂凑还会存在下去,像这 《在岩石上漂浮》和《火星,我的第二家园》就不过是《剑桥文丛》中的两本, 90年代才出的。 作者还把科普文章与科普著作割裂开来,文章不算著作,多篇文章编成一本, 也不是著作;认为科普文章不能满足“‘普及’的要求”。但著作与文章有这样 的界限吗?那么多伟人、名人的著作不也是短篇集印的吗?所谓不能满足“普及” 的要求,如是指文章写出来读者看不明白,不能起到普及的作用,是可以这样说 的,但这个弊病,“著作”也可以有。如果指的是短文章的知识容量小,这是文 章体裁的限制,不能诊断为什么病症;再厚再大的一部科普著作,所能普及的科 学知识仍是有限的。知也无涯,读者对普及科学的要求,不可能由哪一部书或哪 一套书给以满足,包括这《青少年科普经典》,所以这科普图书得不断出下去。 利用故事、童话、诗歌、小说这些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是 有益和有效的,尤其是在少年儿童中很受欢迎,不可轻视,更不应蔑视。 看来作者不喜欢用故事、童话、小说、诗歌等形式来普及科学。作者说“一 些不入流的‘科普’作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讲童话’或‘讲故事’的方式。” “‘科普佳作’的书名竟然叫‘小伞兵和小刺猬’,里面分设短篇科学童话、中 篇科学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等栏目,直接把‘童话’、‘小说’、就当成了‘科 普’。” 故事、童话、小说、诗歌,等等都是形式,用来传播科学,可以做得很好, 法布尔就喜欢讲科学的故事,鲁迅称赞过凡尔纳的科学小说。这些形式,特别受 小朋友的欢迎,人人都要经过童年,对自然的认识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从地球围 着太阳转这类基础知识开始;一本书只要它是在那里传播科学的知识和思想,叫 “小伞兵和小刺猬”有什么不可以呢,用讲故事编童话以及拟人化的手法来向小 孩子传播科学,西方也在使用,至少在北美,有个名为《魔术校车》(Magic School Bus)电视节目,同时也印成图书和制成光盘,就是用这些手法带出了从 天上到地下,从森林到人体内部许多科学知识,特别为孩子们所喜爱。顺便提一 下,就在作者这篇文章的篇末附图中,《青少年科普经典》中的《药》,也使用 了拟人化的词“外来的侵略者”。 作者在文的后面又讲道:“科普”是离不开“童话”,在撰写“科普”著作 的时候,免不了要“讲故事”。这未免又说得有点过分,但也说明作者其实也并 非完全反对采用这些形式,可能是看到一些这类作品不尊重科学,离开科学去讲 故事、编童话、写小说的愤激之言,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辞条式”的“科普”书自有其特点和社会需要,不可一概否定 作者对“辞条式”的“科普”书表现出极大的憎恶,但我认为,如果出书的 规划不是“辞条式”而把它写成了辞条,自然是创作上的一次失败,但仅因其是 “辞条堆砌而成”而说它们不是科普,不是作者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不足以服人。 我还以为“辞条式”的科普读物也不可一概否定,因为现在科学技术发展很 快,新事物层出不穷,各科之间交叉的情况也愈来愈多,需要彼此了解,这“辞 条式”的“科普”书就颇为有用。这类书开门见山,没那么多文彩,但是干货充 足,颇受欢迎。我认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或“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是最好的科 普书,没有围墙的大学,人人都可从这里得到他需要的知识。去年10月,大英百 科全书全部在网上开放,免费使用,http://www.britannica.com/(以往要交一 些费用才能看到全文),一下子访问的人数猛增,造成网路堵塞,只好暂停,扩 展了才又开张。这么多人去看,难到还不是普及?大人如此,青少年也需要,随 便翻翻,哪方面的知识都有,大英百科全书也出了儿童版,那是不折不扣的“辞 条式”“小儿科”。其他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辞条式”科普书还多得很。既然 社会有需要,出它几本有什么不好。也许作者的憎恶是因为看到有些这类书是抄 袭别人的还没抄好,据说这种现象也不止科普图书中有,辞海就被抄袭分编为多 种辞书。那这愤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罪过并不在这种体裁。也许这种体裁有便 于抄袭利用之处,但关键还在人。 图文并茂当然好。但必需适应国情,在当前,不能用一本书中图片的多少来 确定其是否是“真正的科普图书”。 图文不能并茂。我觉得不能作为一种病症来看待,而是现实的存在,在这个 问题上,作者说得也不多,只是慨叹了一下有些翻译过来的科普书,本是好书, “在西方很有影响,译成中文也俘虏了相当的读者群。可惜插图明显偏少,甚至 没有,大大降低了它们在‘科普’界的地位。”这是实情,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其实这种图文并茂的科普图书,早年也有人出过,科学普及出版社就出过《生活》 在没有和《时代》合并以前出版的自然文库,不过纸张和印刷质量都比外面差; 上海科技出版社在80年代出的《人类的黎明》,印制精良,完全符合作者的标准, 是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贾兰坡、甄朔南先生等编写的;据我所知,原来计划出版 30多册,但仅出两册就停下来了,因为出版社不堪赔累。现在这情况已大大改变, 前年回去,看到天津、河南、上海、北京、山西、贵州这些地方都出有不少图文 并茂的科普读物,肯定还有没见到的,那纸张和印刷质量和外面比也不逊色了, 李元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搜罗宏富,希望他能发表点权威性的意见。这些书使 我大为惊叹,但定价也使我吃惊,刚收到一本今年2月出版的《恐龙的时代》, 好纸胶印,全部彩色,符合作者的要求,可是39元一本,先富起来的人买得起, 更多的人呢?我估计,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图文并茂的科普图书仍不会很 多,大量的科普图书仍达不到作者要求的标准,如将这些科普图书都不视为真正 的科普图书,合理吗? 缺少文采以及其他写作技术上的缺点,无疑不能忽视,也应该解决,而作为 科普文章更应首先作到语言准确通俗,不是艰深难懂。这方面做得如何,作者没 有评估,看到有些文学作家被咬文嚼字咬出不少问题,科普图书中就没有?我怀 疑。 图文并茂,印制精良当然很好,而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起码应该作到文图 清楚无误,不要让书中的文字错讹百出,插图模糊不清,甚至摆错位置。这种 “病症”,也不可忽视。 (注:作者现居加拿大) (原载《科学时报》,转自“中华读书网”)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