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   现在如何做新药?   gochinabio   首先明确如何得到新药:临床数据证明(统计学意义)比老药好。具体的方 法是临床中的新药组(也可以是新药加老药)有统计学意义的证明比对照组(老 药组)好。这个好可以是疗效好,也可以是疗效不变、副作用减少。这一概念应 该适合任何新药,如果你定义他为新药的话。   理论上讲,一个已经被任何国家批准为新药的化合物,如果你证明你得到的 化合物与批准的化合物一致,应该不需要做临床证明(如果不考虑人种差异的 话)。相反,如果成分不明(如中药),或者组分难以完全控制(如生物技术药 物),应该通过临床来证明疗效,从而获得新药名义。从道理上讲,新药概念如 同专利,不存在美国批了,中国再走一次临床,批一次新药概念。美欧之间,一 次临床数据可以申报两个地方。中美之间,没有如此,可能标准不同,同时,数 据的真实性也是个问题。总之,中美之间,本应该如同欧美之间,保持新药概念 和程序的统一性,但结果不是这样。   中国国家药监局(SFDA)将新药定义复杂化甚至歧义化。新药的定义从来就 是临床证明有效的新的化合物(实体)。本人经常对SFDA 的新药分类犯迷糊, 到底归哪类、该做什么?我个人认为SFDA将新药定义复杂化甚至歧义化,是造成 国内新药研发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大量不需要做临床的药,被迫占着 紧张的临床资源。另一方面,需要严格临床标准(方案)、严格执行方案的新药, 却未必真实。   按照国际标准,定义新药,是本人的建议。尽管我的理论基础尚未论述清楚, 但事实会说明SFDA的新药概念有错误。   说清楚新化合物和临床数据新药概念的基本点后,回到题目,如何做新药?   过去做新药,通过细胞模型到动物模型,筛选出化合物,最后上人。这个办 法产生了目前绝大多数药物(过去的新药,多为化学药),也让大PHARM从小 PHARM长大。目前的问题是现有药物的疗效在大多数药物治疗领域取得太大的成 绩,许多50-60%以上的有效率。如果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出新药,从60%提高到 70%,95%的数据可信度,你需要大的临床样本(病人)量,这就意味着太长的时 间和太多的金钱。这还是在你的副作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这样做新药的过程就 自然非常痛苦。   这就形成目前采用分子模型,研究药物分子代谢来筛选药物的方式。可以说 是科技发展的办法,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生物技术也就热起来。生 物技术在新药研发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为筛选、评价药物提供手段;一是大分 子药物。   化学药物造就了大PHARM,如果能够走化学药物,大PHARM毫不犹豫。化学药 物可以吃、可以到达胞内、制造简单等等,想想就知道蛋白药物不可救药。但是, 化学药物或者小分子药物到处结合、特异性低,毒性风险大了许多。多出几个副 作用病人,就让你5-10% 进步的期待全完蛋。辉瑞近期花了8亿美元失败的药: 两个已知功能的化合物(老药)结合,副作用要了命。   蛋白或大分子药物疗效不显著、制造复杂、困难分析、控制、只能注射、不 能进入胞内等罪恶,让人厌烦。但蛋白药物靶向明确、特异性高,毒性低。   这就产生了一种模式:现有药物(一般化药)+ 蛋白。这就是目前火热的生 物技术药物,这就是生物技术药物兴起的原因——无奈之举。   再说效果,如AVASTIN,延长肿瘤病人寿命平均2个多月(有临床统计学意 义)。前进了一点点。这就是人类的智力,这就是现状。人类顺着科学这条路, 一点点爬。这就是新药研发。   目前新药研发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分子标志物。一方面看分子水平动物/人 对药物的反应,来控制药物。另一方面,将病人根据分子的差异进一步分类,期 待提高临床有效率。   看现象,离期望有距离。看手段,用一些生物技术。看结果,沿着新药定义 一点点往前爬。   新药现在就这样做。 (XYS200709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freedns.us)(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