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青、链霉素是怎么废掉的?从抗生素的耐药谈起并回Linchuang君   作者:白衣咸饭   这类题目本来不该由我来写,而应该由感染领域的专家比如Linchuang君来 写。一是因为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甚至连离使用抗生素的“平均水平”都差 距甚远,对新的抗生素比如什么第四代头饱什么的,连名字都说不上来一个两个, 前不久还闹过一次笑话(以后再说怎么个“笑法”)。二是自从与寻正争论以来, 我觉得没有意义的争辩很无聊,所以专心写点科普。但写下来的体会是,在妇产 科领域写东西,除了偶尔查查数据的多少外,基本上是一气呵成。质量比较高一 些不说,也不打什么草稿,想到哪写到哪,反正有写完的时候。但对妇产科以外 的行业,就明显地感到力不从心,真是“隔行如隔山”。现在既然Linchuang君 不愿意就这些小问题写科普,我就来抛砖引玉,希望Linchuang君或其他同仁写 出更好的东西来。这既是挑战,也是激励,否则,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把专家们 (如Linchuang君)的知识激励出来,放在肚子里长霉,对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 在谈正题之前,我也顺便回答Linchuang君两个问题:第一,你在前面评白衣兄 的错误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咸饭一直都没敢(也没有)忘记,会在这里慢慢消化 (回答)的。第二,感谢你抬举了我。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我给自己打的分数 大约是85分;但是如果叫我去做其它科室的医生,我估计是50分都不到,如果做 某些内科的科室主任,绝对不超过三个月就要被下级医生给哄下台。做农民或工 人的话,那就只能是负分,帮倒忙了。在抗生素这个问题上,我是“抱残守缺”, 还是坚持原则,先不做结论好不好?这次对那个洋小孩的经验用药,丝毫没有成 为我自豪的资本,相反,我感到很悲哀。在一家三甲医院里,明知道给一个小孩 子做药敏,却给了一个喹诺酮类药,是无意中的疏忽,还是压根儿就不懂得怎么 做药敏?我为这样的检验科可悲,也为这样的“三甲医院”感到可耻。   感谢斑竹前不久写了发现青霉素和链霉素的历史的文章,加上大家对这两种 抗生素都有一些认识,所以对青、链霉素的发现过程与作用就不说了,反正它俩 都快死了。链霉素的死因很清楚,不是没有效果,而是毒副作用太大,尤其是容 易损伤听神经,使千万个家庭的幸福蒙上了阴影。大家一定对“千手观音”有深 刻的印象,万人瞩目的奥运会上的三千哑女之舞,其实,应该是中国医疗界的耻 辱。原因很简单: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是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的受害者。从她们的年 龄看,应该是些20岁左右的少女。20年前,正是大家认识到链霉素对听力损害很 大,应该放弃使用链霉素而大规模改用庆大霉素的时候。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在 新生儿室待过一段时间。对于那些腹泻的孩子,老师的医嘱就是口服8000单位的 庆大霉素,效果很好。当时庆大霉素在中国使用不久,加上又非常便宜,所以使 用者众。又过了若干年,我们突然发现,庆大霉素并非当初上市时所言,对听力 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只是相对于链霉素而言要小一点。所以庆大霉素后来也慢慢 地在小儿科给“代谢”了。链霉素、庆大霉素、卡拉霉素、奈体米星等所谓的氨 基糖甙类抗生素,不断地被更新换代,除了耐药性方面的原因之外,如何使这些 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更小,应该是Linchuang君一文中所说的升级换代有其必然性 的部分正确的原因。当然,Linchuang君认为抗生素要不断地更新换代,而我只 认为部分需要更新换代,这是我们的分歧点之一,这里算回应了Linchuang君前 文中的另外一个问题。   与链霉素在临床上的消失不一样的是,青霉素主要是因为其广泛使用,导致 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在二战和50年代甚至60年代,使用青霉素10万单位、20万单 位,就可以对敏感菌株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到了70年代,已经有80万单位一 支的青霉素出现。到了80年代末期,青霉素的使用剂量达到800万-1200万单位/ 天,其疗效还不如50年代的10万单位。后来头饱类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国产头 饱类的生产,极大地降低了头饱类的价格,所以青霉素就基本上在临床上消失了, 我们总不能把青霉素的剂量使用到无穷大。   细菌的耐药性是抗生素使用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个 好东西,但别说大众,就是每天在临床上工作的医生,也没有几个人知道细菌的 耐药性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其实,细菌的耐药分为天然或突变耐药与获得性耐 药两类。前者是染色体介导的,DNA的天然突变率约为十万分之一,发生率较低, 其临床意义不大。而获得性耐药主要通过质粒介导。也就是说,具有耐药性的菌 株上的质粒,感染了那些没有耐药菌的菌株,将其携带的耐药基因传给了本来不 耐药的细菌,使之也获得了耐药性,成为耐药菌株,这是临床上耐药菌广泛传播 的主要原因。就耐药机理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如b内酰胺酶,氨基糖甙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红霉素酯化酶等;2) 细菌细胞膜或细胞壁的通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能渗透到细菌内,如革兰阳性菌对 多粘菌素的耐药就是由于细菌细胞壁增厚使药物渗透障碍所致,铜绿假单胞菌对 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是由于膜上存在特定的药物泵,把药物泵出膜外;3)抗生 素作用靶位改变,如细菌可改变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使该酶不易被磺胺药作用 而出现耐药;4)细菌生产药物的拮抗物,如耐磺胺药的金葡菌产生的对胺基苯 甲酸可达敏感菌的20倍。一种细菌也可能同时有几种机理共同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上面的这段话,不是我的专业,当然不是我的知识和观点,是抄来的,当然 我用我的语言改写了一下。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在医院住的时间越 久,身上的细菌的耐药性就越强。本来无需住院的,结果住了院,获得了耐药菌 株,自己还不一定知道。   抗生素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二重感染问题。所谓二重感染,是指在抗 生素使用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菌群发生了失调,引起了新的感染。人体内的许多器 官系统内都存在着一定的细菌,如口腔、肠道(尤其是结肠和直肠)和阴道,堪 称人体内的三个微生态体。这三个部位平时都是有很多细菌的,但它们平时并不 致病。但如果一个人病了,使用了某种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有时不仅杀 灭了我们需要消灭的致病菌,多数情况下是连体内的身体所需的对人体无害甚至 有益的细菌也一起杀灭了(如杀灭了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使这个生态系统发 生失衡。如果其中的某种原来被抑制的细菌对使用的药物不敏感,就会在“天敌” 被消灭的情况下大量繁殖,产生新的感染,这种感染叫做二重感染。多数发生在 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长、手术大、老年人、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糖尿病患者 等人身上。二重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有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和葡萄球菌等。由于二 重感染的病原菌基本上都是经过“选择”后的病原菌,所以往往对多种抗生素耐 药,这是二重感染的一大特点。加上患者抵抗力低下,一旦发生,常很难控制。 比如所谓的伪膜性肠炎,就是二重感染中的一个很好例子。病人在使用氨苄西林、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时发生率较高,病因就是肠道内的菌群发生了失调,导致艰 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大量繁殖。艰难梭菌产生外毒素,作用于下 段结肠,有时也累及全结肠。多于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或停药后2-3周内发生, 临床表现为大量腹泻,水样便,达10余次/日以上,常含有粘液或有血便,少数 可排出斑块状假膜,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 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巨结肠、腹水、低蛋白血症等,死亡率较高。其实,除了 万古霉素外,几乎所有的抗生素均可引起伪膜性肠炎,我这里仅仅是举个例子而 已。   如果合理使用抗菌素如Nanfangyi11网友所说,“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治 疗方案都是合理的,我前面的那篇文章岂不就是废话连篇?别忘记了,如果有两 种价格一样、同样对某种药物敏感和安全的药物,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是应该 选择抗菌谱宽的药物,还是应该选择抗菌谱窄的药物?在这里,答案看似简单, 其实,很多医生会“回答”正确,但使用“错误 ”。标准的做法应该是使用抗 菌谱窄的药物,以尽量减少药物对体内菌群的影响。但临床上绝大多数医生们往 往使用广谱抗生素。不为别的,就为一个问题:心理安慰和钱。前者是怕病人说 没有用好药(其实指贵药),后者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现在的中国还有几个医 生,有几个著书立说的专家,在提倡这一点?所以,“有效、安全和经济”仅仅 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之一,但绝对不是它的全部。   在本文结束之前,仅以一位曾经从事过药理研究后来从事内科工作的同事给 我的下属讲课时的一段话结束本文:细菌耐药性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合理使用抗生素:主要由临床医师完成,包括正确掌握抗生素预防与治疗的 适应证、剂量大小、疗程长短、联合用药等,同时开展耐药性监测,尽量在明确 病原菌和药敏试验结果后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联合药敏试验。对于细菌易于 产生耐药性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必需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2) 防止交叉感染:国内许多医院已成立感染科,负责本医院交叉感染的监控与指导 治疗,对交叉感染的防止将发挥积极作用。3)开发新的抗菌药物:这是药理工作 者的责任。这是他10年前的话,现在收入在这里,我觉得还是有其合理性。   对于所谓的超级耐药菌的问题,我还是期待我们的感染科专家给我上课。写 抗生素的耐药性,绝对不是我的专长,我也学不会狗狗点东西就来这里充专家。 我是真心希望Linchuang君多写点这方面的东西,免得咸饭在这里出了洋相还丢 人现眼。上面的一些东西,很多也许已经老化,希望指正。   致歉:本人在“表扬还是批评?——评GULFMOON君的《英国生小孩记》” (XYS20081123)一文中,没有注意到GULFMOON夫妇是周四入的院,以至于文中相 关内容错误,特此向GULFMOON夫妇和所有读者致歉。但该错误对该文的基本思想 没有造成误解,所以文章的观点我还是予以坚持。另外,正规的临产的宫缩应该 是每5-6分钟一次,每次持续30秒以上,视为临产。对于在我的博克中指出此错 误的网友Lunesia,表示衷心地感谢! (XYS20081126)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