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谈谈中科院   作者:行者   看了一些反映中科院的一些文章,我也谈谈我了解的一些情况。   实际上,中科院上下都有危机感。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科技实力很弱,按 苏联模式办的中科院集中了全国的科技精英,为中国科技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两弹一星的成功,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转入国防科工委部门。在改革开放后, 中科院面临了定位的问题:一、在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科研实力与中科院没 法比;而改革开放后,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科院由于人力成本高的原因,已经没 有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体制改革是第一位的,大家在质疑整个苏联模式的 时候,也质疑苏联的科研体制。而放眼欧美,基础研究的重心在高校。二、改革 开放前,中科院的项目是国家军事需求战略拉动的,主要是两弹一星等国防项目 的拉动。但在其后,国防研究项目的重镇是国防科工委,它才是国家的嫡系部队。 因此,中科院在很长时间经费都存在问题。特别是2000年前,整个中国都不重视 国防建设的情况下。三、在改革开放初,中国整个转向经济建设的局面下,中科 院为了对付各方压力,提出“一院两制”,即稳住基础研究,但要大力发展产业 化项目,搞了一些公司。现在看来,这是行不通的。   大家知道,中国的体制是中央政府决定几乎全部全国性的公共资源分配的, 所以中国几十年来的所谓能吏是以向上级部门伸手拿钱为第一标准的。在科技资 源这一块也是如此。科技部的意见是,中国的科技资源分配是“五马分车”:教 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各工农业部、中科院。科技部曾经要一统江湖。但 目前还是谁拿钱多,谁就厉害。显然,中科院是弱势群体。加上教育、科技部的 高官都从中科院出身,对中科院的问题了解较多,几乎毫不顾忌挤中科院。因此, 在胡耀邦、李鹏当政时代,中央曾经讨论过中科院是否关门。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可以理解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了。实际上,中科院内 部都知道它是为了生存找国家拿钱的名目,也不是长远之计。教育部、科技部、 国防科工委拿钱要多得多,说法要好听得多。既然知识创新工程的本质是如此, 也不难理解中科院近3年来的许多所作所为了。一句话,都是应付光景的事情, 不能当真的:如百人计划、基地建设、科技将帅人才建设、诺贝尔工程、项目经 理制(取消职称)等等。   中科院的前途是需要探讨的,因为也许是过去的产物,目前,中科院定位是 困难的:论基础研究,潜力上搞不过高校;论军工,不是国防部门的嫡系部队; 论高科技,搞不过咄咄逼人的新型企业和扶植它们的部委。   中科院内部,对这些问题是困惑的。然而,中国是落后国家,科研上落后是 客观情况。中国是幼稚的新兴国家,在政策的出台上还不容过分讨论。   也想谈谈对路院长的印象。其人是学机械出身,专业背景是不符合中科院的。 然而其人是个厚道聪明之人。知识创新工程的成立,至少是短期内使若大中科院 松了一口气,院内人还是感谢他的。然而,各种举措毕竟是短期之策,大家议论 颇多。猛然想起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科院目前的局面是不是也到了 非个人、非一群人所能改变的局面?   呜呼!曾经光荣、骄傲的中科院。笔者也希望科研界有智之士能为中科院的 未来献计献策。 (XYS200410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