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创新那点儿事(一)——从海洋科研到Media Lab   作者:贾鹤鹏   十月初,来到了美国海洋科学中心之一(另一个中心应该是加州San Diego 的Scripps 海洋研究所)、距离波士顿2小时车程的Woods Hole。有很多心得, 尤其是琢磨美国科学家们无论是在基础科研,还是在技术开发上,是如何实现创 新(创新一词的广义用法)的。   而在Woods Hole的观察,只是我来到MIT并在哈佛参与发展中国家创新课程 和研究后,即便是走马观花也让人心生感触的诸多体验之一。从今天开始撰写的 系列博客“创新那点儿事”,虽然自己并没有实验室经历或科技政策和创新政策 的学术背景,但作为一个“老而成精”也算见多识广的科学记者,还是期待着这 些文字能启发愿意被启发的人。   惬意生存与科研空间   在Woods Hole,我们先是去了极富盛名的Woods Hole的海洋生物学实验室 (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 MBL)。始于1888年的实验室坐落在Woods Hole这个静静的避暑胜地小镇上,在一个港湾,不少传统的桅杆式帆船。天很蓝, 风把黄金叶吹得到处都是。美国科学家怎么就可在这么安详舒适的地方做研究呢!   在MBL来到这里,打出了科学与海洋相遇的口号后,这里逐渐成为了北美的 海洋科研中心。目前,Woods Hole共有几大海洋科学机构:海洋生物学实验室 (MBL)、Woods Hole Oceanograhpic Institution (WHOI)、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US Geological Survey的科学中心,以及Woods Hole Research Centre和几家海洋科学教育机构。   在Woods Hole三天走马观花,共去了MBL和WHOI两个地方。用最简单的一个 词来概括其研究,就是突破。   这些研究包括在基础研究领域发展新型模式动物,这个大家都知道,是基础 中的基础;其中MBL用私营基金会的钱建成了国家蛙类中心,希望充分发掘蛙类 作为科学实验的模式动物。而蛙类中心的另外一位研究员,则不停地在尝试如何 把海星、海参等动物,发展成模式动物。   一旦确立了这种模式动物的地位,那么其研究的高引用率自不待言。但有过 这方面经历的人都知道,圈子里面的人如果不认可你的实验动物,你的实验结果 就不被期刊编辑接受,文章都有被拒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冒险。   与MBL的国家蛙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Associate scientist)Marko Horb 交流这个问题,他傻呵呵地,“(能否接受发表)那要看编辑啊!”那么总被拒 稿怎么办?这个问题我没有好意思问,显得好像不认可人家的研究,但看着他们 兴高采烈地探索着各种Development Biology的问题,也有不少涉及到药品开发 的模式动物的转变,我想,最大的回答就是乐在其中吧。   反正,大不了可以去海里游游泳,赛一下帆船。   挑战的力量   MBL的科学官Joshua Hamilton研究的是砷污染,这是全球环境化学的显学, 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大家比样品,比处理方法呗。   且慢,粗粗的交流,发现他老人家在琢磨着拿EPA(美国环保署)开涮。EPA 最近才公布了饮用水含砷的安全标准是10 ppb,赶上了WHO和欧洲的标准,但他 似乎已经在多篇文章中指出这个标准可能有问题。   但Hamilton先生并非挑刺的极端环保主义者。他反复说那句,万物皆有毒, 就看量是什么。他关心的,是如何在方法论上来考察环境毒物的我们没有认识到 的潜在毒性。   而在WHOI,我看到了研究帝企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鱼群运动如何改变 大洋环流及水体力学特性,值得称道的是项目负责人是一名博后;此外还有海洋 微生物的天然产物化学的作用机理及新化合物甄别,以及利用普通的仪器成功地 甄别出BP漏油事件中产生的新型环境污染物。   研究帝企鹅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美女助理研究员Stephanie Jenouvrier法国口 音很重,但“挑刺”情结跃然纸上。她在反复强调,帝企鹅受到的气候变化威胁 没有得到重视,而联合国和美国环境机构发布的受气候变化威胁需要保护的物种, 也没有列入数量较大的帝企鹅。而Jenouvrier则用大量自己实际观测的数据表明, 帝企鹅也到了要被保护的边缘。   看起来,每一个团队都充满了活力,都满是想法,也都挺挑刺儿!不过住在 MBL的“招待所”里面条件不怎么样,可见科学需要怡人的条件,但不一定需要 物质上奢侈。   科研公共性   三天来还有几个感受。   首先是科研的公共性。每年夏天,这里会汇聚大量做summer research和夏 令营的科研人群,在MBL有上千人,其中得过诺贝尔奖的已经有七八十个了。   MBL自己只有250名研究人员,夏天突然有这么多的人群涌入,势必关系到极 多的管理问题,但看起来在过去上百年,MBL对此非常骄傲,把这些其实可能仅 仅来这里上过课的人也当做校友(alumni)。而杰出的校友们,不光自己获诺奖 或搞出大公司,他们来到MBL,也会与当地科学家进行很好的交流。一到那个时 候,各种reception一个连着一个,人们一杯杯喝酒聊天,可能很好的科研点子, 就在那啤酒沫子中涌现出来。   在我的微博上发布MBL风景不错时,几位网友说,国内几个涉海科研机构所 在地的风景也不错,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听到他们敞开自己的科研平台,让大 家蜂拥而入的。   另外一个感受,则是MBL和WHOI很长时间都不招博士生,更不要说博士以下 的学生了,MBL近年才刚刚与布朗大学有个合作博士招生项目,尽管他们的域名 都是edu,而不是ac。   起初我对这一点很奇怪,没有博士生,实验室里面谁干活?MBL的科学官 Hamilton说,招博士生做科研确实是便宜,但科研没有必要依靠性价比和团队规 模。   我也的确注意到这里的研究力量主要是博后和助研,每个团队都很小,看起 来重要而创新性的研究,并不需要集团作战,比如在WHOI,一个做海洋天然产物 化学的Associate Scientist,已经甄别出大量的海洋新生化合物,申请了不少 专利,其中还有一个转让给药厂,已经做到临床试验二期,但团队也很小,完全 没有规模化作战的架势。   本来么,你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东西,当然要首先在小样本甚至是单样本的情 况下把它琢磨透,人多有什么用?反过来说,你看到别人搞出新奇的东西来了, 比新奇已经比不过人家,那就比试验条件吧?比样本量吧?这就逐渐变成了劳动 力密集型的科研,特别是团队负责人要整天飞来飞去去申请课题,不放心手下怎 么办,多干活呗。何况,现在国内一个大腕同时有多个课题的多了去了,这种情 况人少怎么可以!   另一方面,MBL和WHOI都非常重视传播,两个机构的科研人员与传播部门人 员之比均达到了50:1,其中250名科研人员的MBL的传播部门有6名全职工作人员 (中科院最大的研究所负责传播的能有几个人呢?)。MBL和WHOI都提供媒体奖 学金,供全世界的记者申请在那里度过2周多时间,深入科学家们的工作。前者 是5月,后者是9月。而这两个私营科研机构也绝对尝到了传播的甜头,我粗略算 了一下,最近几年,不算各种科研经费,MBL平均每年都累计有上千万美元的捐 款。WHOI没有获得这个数据,但他们遇到重要的发现,会跑到波士顿甚至是华盛 顿来举行新闻发布会。有成本就必然有收益。   技术转移之辨   到Woods Hole之前,受一个投资界朋友所托,替他去找值得投资的技术。这 一去才发现,尽管是海洋科研中心,但谁在谈靠技术挣钱啊!   可能是因为我组织过低碳创业大赛的缘故。到MIT之前,也有投资界的朋友 说,去找点现成的技术,咱中国不差钱。   而包括在Woods Hole的这两个月,谈到技术开发,我却深感到国内的误区。   创新性的技术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为了开发技术而开发出来的,我们国内的 投资界守着科学界要现成技术,这即便对于MIT这种培养了无数包括张朝阳等亿 万富翁级的创业英雄的学校也几乎不可能。高校和基础科研机构的特点决定了技 术开发是为了支持科学界的,而应用科技界的特点(比如化工研究院)是为了解 决企业的问题来做技术的,这必然意味着他们做的技术通常不原创,而且具有依 据项目来设计的特异性(也就难以规模化生产来变现)。   大企业的研发机构才是真正的技术、并且是通用型技术导向的,可惜就算有 这样的技术,也不是投资者可以随便投的。   那么原创的、能创造巨大价值的技术在哪里?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除了大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外,这样的技术更多在 科学界为了解决科学问题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以及在于应用科技界碰到无法解决 的实践问题而对基础科学重新进行的探索。所有这两种原创技术的开发过程,其 实并非是利润导向的,至少不是就眼下这个技术立刻能生钱的利润导向。   但一个好的机制,能让这些衍生技术的转让得到很好的支持。比如在WHOI, 上面说的做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化学的Associate Scientist(相当于我们的副 研究员),已经甄别出大量的海洋新生化合物,申请了不少专利,其中还有一个 转让给药厂,已经做到临床试验二期,但技术转移的过程不需要他操心,他也不 会仅仅为了赚钱而开发那些化合物,研究所的技术转移部门做好了包括专利申请 在内的所有事情,然后大家根据收益分成,科学家三分之一,所在实验室三分之 一,研究所三分之一。   在MIT最富盛名的,诞生了无数互联网英雄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我 们与同样很有名的Petland教授进行了交流。在过去十几年来,Petland教授的实 验室(属于Media Lab下一级的实验室)培养出几十个创业团队,多个Nasdaq上市 公司,但Petland教授本人并不care挣钱这件事情(他钱体现在技术入股上应该 不少),他关心的是从人类认知的基本原理出发的数字化世界的人类认知。   他预言了一幅动人的图景。通过每个人各种在网行为,可以清楚勾勒出“我 是谁”,还超出我对自己的理解。用google地图可以让人知道家在哪(因为这个 人总会先输入家的地址),超市用信用卡可知消费习惯,网上查饭馆可知你饮食 习惯,电话清单可知你和什么样的人(不需要名字,也同样是行为习惯的组合) 交往,药店买什么药(只要是信用卡结账数据库中就会出现品种)就会知道这个 人的身体状况,甚至经常使用的搜索主题词就会知道这个人的旨趣。   Petland教授进一步探讨了信息控制的问题。比如,用这些信息,保险公司 可以设计合理的保费,军方可以锁定恐怖分子。而微博(twitter)就形式上而 言,是一种自我控制的信息流动,但同时又没有影响交流及让别人来识别我们。 谷歌为了避嫌,则主动声明不再存储任何个人信息。   从上面其实可以看到不少未来的能挣钱的互联网技术。但哪一个技术要想挣 钱,都要经过在某种意义上社会体系的重构。回到技术转移的话题上,一个拿着 钱等着投资的人,可能参与到这种重构中吗?如果不能参与进来,他可能因此获 得巨大的原始收益吗?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高技术的投资其实远远不只是投资。好的投资人(应该 属于天使投资人的类别)也不是等技术或者在报告会上找到技术,而是参与科学 界的科研和交流过程,从中找到被科学家们发现出来但没有想到产业化的技术。   在麻省剑桥,依托MIT和哈佛的生物制药行业高度发达,若干大药厂的研发 中心和中小药厂比邻MIT,我也参与了行业机构麻省生物技术理事会的工作。我 发现,若干生物技术投资人总是活跃在各种报告会、招待会、沙龙上,不干别的, 就是听人的想法,与人聊天。   麻省生物技术理事会好像也不干别的,就是参与聊天和组织人聊天,但交流、 技术的转让以及改进、对下一代技术的憧憬和勾画,恰恰是在这种场合迸发出火 花! (XYS20111011)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