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作者注:原文正式发表于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31卷3期 (http://www.plant-ecology.com/cn/dqml.asp)。因受学报篇幅限制,原本已 写成的一小部分内容在文章发表时被删除了。现在我将这部分内容补上,并将全 文交由新语丝权作交流之用。   从环境危机到民族危机   顾连宏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ivision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Oak Ridge, TN 37830   USA   lianhong-gu@ornl.gov   2006年12月13日,中国环境的又一噩耗传来:长江女神白暨豚处于功能性灭 绝状态。这是参加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的世界顶尖的豚类研究专家们得出的结论。 所谓功能性灭绝是指即使现在还有白暨豚生活在长江中,其数量已经太少,恢复 白暨豚种群已无可能。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队的成员来自多个国家。他们动用了 现代化的水面与水中搜寻设备,航行了数千公里的长江江面,历时六周,但未发 现任何白暨豚活动的踪迹。   白暨豚功能性灭绝的消息虽然令人悲哀却也属于意料之中。中国人对于江河 中的生命向来是巧夺豪取、无所不用的。过去浑水摸鱼、一网打尽等取鱼术自然 是不在话下,而现今则有药迷鱼、筑坝抽水穷尽鱼、电触鱼、炸药震鱼等抓鱼招 数在全国泛滥。另外,重大致命化学品污染中国江河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不要 说像白暨豚这样与人争美味儿的大型水生动物,再过几年中国江河中能否有虾米 偷生都会成问题。   白暨豚功能性灭绝是中国水生生态系统处于危机状态中的表征。然而,处于 危机中的又何止是中国的水生生态系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本人居于国外, 每次回国都感觉到中国的环境一日不如一日。2006年夏天我回国讲学,有机会从 南到北看了大部分中国。到行途的最后,我用下列12个字来概括中国的环境: “山秃水浊、天灰地黄、气污云暗”。也许有人会怪我用如此字句来形容神州大 地,但这是我心中真实的感受,真言刺耳让人警醒,假话顺心令人遭殃。我每次 乘飞机都喜欢坐在靠窗户的座位上从舷窗里鸟瞰天下。每一次观看都令我心痛: 华夏大地就像一个浑身溃疡的大汉赤裸裸地横卧在滚滚的污气之下。   我到过世界不少国家。在我所到过的大部分地区,河流在茂密的森林带护卫 下蜿蜒,绿篱环抱农田,白云点缀着蓝天。在这些国家,污染也存在,而且有的 很严重,但它们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在中国,污染遍及城市乡村。中国的 河流两岸都是光的,农田与黄沙地交错在一起。中国的云也很特别。云不成团, 呈弥散状,色显暗。我猜想这是由于空中充满了以黑碳为主的气溶胶吸收光能阻 碍积云形成。空气中大量的污染物质也使得明月失泽,月亮看上去总是毛毛糙糙 的。更令人担忧的是,有证据表明这些人为排放的空中污染物可能是中国近来干 旱少雨的重要因素(参见D. Rosenfeld 等人在Science 315:1396-1398,2007上 发表的《空气污染量与地形性降水之间的逆关系》的文章以及其中的参考文献)。 中国的环境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中国的环境处在危机之中。   如果任凭环境危机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人类文明与环 境密不可分,先进的文明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孕育起来的。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地 区(即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平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 河流域为世界文明的三大发源地。在早先,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肥沃 的土壤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适宜的环境为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提 供了基础,文明古国应运而生。可悲的是,在文明发展得越早的地区,人类对环 境的破坏也越早越彻底。无节制、大规模的毁林开荒不但造成土壤流失,肥力丧 失,更引起区域性干燥气候(破坏植被导致气候干燥的现象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的新发现)。而人口膨胀与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更加剧了对资源的争夺,终招致兵 荒马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人类文明的三大发源地如今都已成为穷乡僻壤。 今天我们到那里去欣赏那些星罗棋布、令人叹为观止的残垣古迹的时候,我们不 得不敬佩古人的创造力,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现在环境条件的恶劣表示震惊,对 那里人民生活的艰苦表示同情。然而很少有人会去思索昔日的辉煌是如何演变成 今日的衰败的。   的确,环境危机往往是社会与民族危机的先导。Jared Diamond 博士在其著 作《崩溃——不同社会是怎样选择失败或者成功的》(Collapse—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中对此有过深入的研究。他特别对复 活节岛文明与玛雅文明的崩溃以及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格陵兰岛的灭亡作了详 细的分析。他发现这些社会的没落与消亡都起因于人为造成的或人为与天然因素 交互造成的环境危机。   文明与环境之间密切的相互关系也为一个令中国以至于世界科学界长期困惑 的问题的答案提供了线索:为什么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如此落后?有人把中国的落 后归罪于孔老夫子、孟大先生,认为孔孟之道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其实这真是 冤枉了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明朝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为发达的 国家。如果真是孔孟之道作祟,炎黄子孙怎么会有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大家 从我前面讲到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的兴衰可能已经看出我对于这一问题的观点。 我在此再加以进一步的说明。图一显示黄土高原沙尘沉积率在过去五千年的变化。 在图中我也标明了四大发明、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和郑和下西洋的发生时间以及唐 朝与明朝这两个中国科学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的建立时间。沙尘沉积率可以作为 一个大范围区域植被覆盖度的指标。沙尘沉积率越高则表明植被覆盖度越低,环 境越恶劣。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大约在两千五百年之前黄土高原沙尘沉积率 开始小幅上升。这个时期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正是华夏文明进入快速发展之时。 到了六百多年之前,也就是说在明朝中期,黄土高原沙尘沉积率发生巨幅跳跃。 中国最辉煌的时代发生在黄土高原沙尘沉积率从小幅上升到巨幅跳跃之间。这一 时期出现了四大发明、祖冲之计算圆周率、郑和七次下西洋等代表中国古代科技 顶峰的成就。当然唐朝和明朝前期也处于这一中国的黄金阶段。在沙尘沉积率发 生巨幅跳跃之后,华夏大地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了。   环境危机也对中国社会的动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历代王朝频繁更替 是世界大国发展史上特殊的现象。史学家们往往把这一现象归咎于官府腐败、朝 廷昏庸以至于国家或毁于内乱或败于外强。皇帝无能、官员贪赃确实是中国朝代 动荡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最直接的推手。如果有丰厚的自然资源、良好的自然环 境,一个再烂的政权也能稳坐钓鱼台。环境危机以及它的孪生兄弟资源危机才是 中国朝代经常更换的最直接的原因。当然,例外也是有的,比如皇亲国戚、朝廷 要臣篡位。但这类地瓜换白薯式的政权易手大都不导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大变动,因而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改朝换代。真正意义上的改朝换代通常是通过 战争手段实现的。事实上,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被简化为一部和平→人口繁 衍→经济发展→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衰落→战争的循环史。战争是这一循环的 强大的更新发动机:战争过后,人口骤减并重新分布,资源重新分配,劳累过度 的土地得到暂时的休生养息。因此,战争虽残酷却是解决环境与资源危机的最简 单、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政府在中国从和平到战争的循环中起了什么作用呢?政府的良莠决定 这一循环周期的长短。当国家在一个昏庸腐败的政府治理下,人口、经济与环境、 资源之间的矛盾不仅来得快,其烈度也大。而当这一矛盾处在激化状态下,整个 社会如巨石栖山尖,具极端不稳定性;一经扰动,巨石就会滚下山坡。不幸的是, 中国历史上昏腐的政府多,‘扰动’也不少:外寇入侵,内匪鼠起,干旱来袭等, 华夏少有安宁之日。于是,相互纠缠的天灾人祸、人灾天祸终成就了中国历史以 环境与资源危机为特征的快速循环。我们能从很多写于各朝代衰落期的诗词里得 到启示,例如吕温写于后唐(唐德宗李适年间)题为《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 芍药》的诗就很典型: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吕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表面的繁荣之后看到了危机。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 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高楼拔地,汽车穿梭,飞机横空。中 国速度举世无双,举史无对。然而,我们只要到美国的Walmart 和 Kmart 等超 级市场里一转就知道中国速度从何而来:它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而换来的。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用完了就没了。经济发展得越快,资源耗竭之日就来得越早, 而资源耗竭之日就是经济土崩瓦解之时。世界经济的很多先例告诉我们:经济发 展的速度快,崩溃的速度更快!我认识一位中国有色金属矿的负责人,曾问他他 的矿产资源还够开采多久。他说十年左右。我又问他十年之后怎么办呢?他说十 年之后再说吧。   然而,十年之后可能就没有再说的机会了。中国今天的环境危机是史无前例 的,全方位的,水、陆、空均处于危机状态。华夏文明之所以至今衰而未倒乃得 益于中华大地的辽阔。在过去,当人们破坏了一个地方的环境而无法生存下去, 他们可以转移到其它地方。而如今,中国的人口已经到了饱和状态,全国能住人 的地方都住满了人。炎黄子孙再也不能指望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躲 避环境的报复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性气候变暖将会导致灾难性天气条件 出现的频率增加,中国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将会受到压制,全国对突发性事件的应 变能力将会被削弱。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中国的环境危机 将会演变成深刻的民族危机。到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可作去挽救华夏文明免于毁灭 了。每一个人都应当问问自己:为了几个响铛铛、光溜溜的铜板而摧毁维系华夏 文明的根基,值得吗?   白暨豚已经在中国的长江中生活了至少二千万年。她是一个独特的物种,长 江是她唯-的家园。她代表了整个白暨豚科,是世界上仅有的四种淡水豚之一。 白暨豚的灭绝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的永远无可弥补的损失。但是,如果白暨豚 的灭绝能唤醒中国人对环境和生命的珍爱,使得炎黄子孙看到昙花一现财富背后 永恒的深渊,避免华夏文明的灭绝,白暨豚可看作是完成了一个二千万年的自然 使命,长江女神也算是没白活、没白死。   致谢:感谢缪世利博士提议我写作此文。承蒙付晓明女士、吴业钢博士、王 丁博士及刘建国博士阅读和提供意见与建议、李树勇博士打字校对。然作者对文 章内容负全责。谨以本文献给那些为保护环境、维护自然权益而奋斗的人们。   插图   http://新语丝网址/xys/ebooks/others/science/misc/huanjing.gif   图一.中国最伟大的发明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发生在黄土高原沙尘沉积率发 生巨幅跳跃之前。沙尘沉积率数据来自 Roberts, H. M., White, A.G., Maher, B. A., and Hu, M., 2001。   Holocene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in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China and a 2500 year record of agricultural activity revealed by OSL dating. The Holocene 11(4): 477-483. (XYS2007062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