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科普观念之差别   作者:班门弄斧   从科普观说起   最近,笔者响应国家号召,写了一点节能减排方面的科普。告诉自己的亲人, 得到的反馈是,科普是很简单的,用浅显的语言介绍浅显的道理。笔者突然意识 到,国人对科普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国人对于科普的认识需要科普。   说起科普,不能不提国内人耳熟能详的高士其,叶永烈。笔者不清楚前者的 专业,后者是北大化学系毕业(笔者印象未详查,可能张冠李戴,见谅。),大 学一年级寒假不能回家,发现科普写作可以赚稿费,从此一发不可收,成为国内 科普界最有名的人物。不过他本身没有任何专业上的贡献,笔者甚至不能肯定他 受过正规的研究训练,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把别人的知识换一种写法,把大学知识 介绍给中学生,把中学生的知识介绍给小学和初识字者。这种笔法对于当时国内 举国大半是文盲的状况很有效果,以至于人们以为这就是科普,其实不然。很多 院士级的人物认为,不善科普笔法所以不写,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科普应当是 使用浅显的笔法介绍深刻的专业知识,如果不会写,那是你对你所写的东西理解 不深,或见识不广,而没有什么特殊的科普写法。凡是认为科普比较浅显的人, 就是在国内不正确的观念中成长起来的,以为科普就是对近乎文盲或白痴来写作, 这是一种观念的误区。   对于科普的正确认识应该是,科学家是创造知识、技术和方法的人,在研究 的过程中,基于某一领域的心得和认识,把某一领域的当前理论和进展用浅显的 语言记录下来,供非本专业的人士(Layman)理解他的工作,目的是交流、共享、 切磋、提高。所以科普是高尚的工作,理应由院士、教授、博士等工作在研究第 一线的人来写,只有创造知识的过程才能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只有深入理解 了已有的知识,才有可能让别人理解你的写作。国内发表的很多学术作品,笔者 看来都是常识,没有创新,当作科普可能更合适一点。但国内认识和政策的误区, 导致科普的冷落,这是很不正常的。   什么是科普   按照笔者的理解,科普作品是专业领域创作的非文艺类(Non-fiction)畅 销作品(Best-seller)。既然是非文艺类,内容就是真实,有所凭据的。既然 是畅销作品,就应当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满足读者一定需求的作品。在这一方面, 《金融战争》可以是一种科普,虽然对于其立论和证据,学术界有所争议。但它 成功了,说明科普也是有商机的,关键是满足了读者的需要。在普及金融常识方 面,它的作用要超过许多学术类作品。学术类作品分为教科书和专著两类,都是 为专业人员准备的,在内容的趣味性方面,不能如科普一般自由,所以不能成为 畅销书。   笔者认为,科普是不需要作出原创性工作的简单综述、历史回顾、学术界奇 闻轶事等,往往迎合时政的热门话题,由领域内知名人士撰写,理论基本正确、 内容丰富及时、联想丰富、充满挑战,趣味阅读的作品。行文浅显,内容不浅。   何人作科普   笔者没有拜读科普大家卡尔萨恩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Jared Diamond的作品《Gun, Germs and Steel (火器、病毒和钢铁)》。作者是生 物学家,基于对爪哇岛落后人类部落的观察,提出了地理条件是人类发展中的决 定性因素的观点,其核心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地理造就民族和文化。1994年发表, 获得该年度美国普利策非文艺类作品奖。专业上,很多人有与他相当的成就,但 在科普写作、学术成就和经济收获等方面,他作的科普更成功,更名利双收。今 天的巴诺书店,仍然可以找到该书的更新版。   说几句题外话,李约瑟是英国化学家,在38岁获得皇家科学院院士称号以后, 改行研究中国科技史。基于几位中国人对中国科技落后的思考,他提出了著名的 李约瑟问题和解答。关于近代史上中国科技为何落后,任鸿隽、竺可桢、冯友兰、 吴大猷等都老一辈科学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发表过对此的认识。其实,每一位受 过专业训练的国人,都会对中国科技落后的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其中,Diamond 的理论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自郑和以降的突然转变有深刻的论述,这是笔者对他理 论感兴趣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局面是中国的地理造成的,和美欧有本质性区别, 如此而已。笔者认为,中国科技思想落后的原因在于‘家天下’的观念,以后有 机会结合本专业再细述吧。   科普的写作   只要不是正式的公文、论文,其他文章都可以写得很浅显。例如市场调研报 告,前半段介绍技术形势时,用的就是浅显的语言。科研报告,前段让人了解形 势,也得浅显。任何文章如果希望阅读者众,都应当浅显。同时,科普作品还要 有趣来吸引读者,对此选题很重要。   国内科普作品,通常知识性有余,趣味性不足。笔者最有印象的,本土科普 作品最成功的要算《算得快》,介绍速算常识,非常实用有趣。笔者一直认为, 科普应当是专业人士业余时间创造的,体现个人趣味与爱好的,用于交流分享切 磋提高的作品。专业人士不过是费力创造常识的人罢了。如果不能向别人介绍自 己的研究,专业人员(所谓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能 够通过科普跨越脑力体力劳动者阶层的界限,就是成功。   杨格提出的科普教育三原则   (本段摘自《科学发展》张文亮所写的科普短文《博古通今的科学家─ ─ 杨格》,笔者前面的观点是其深受影响的。)   “有用知识推广协会”对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学童,有极为深远的影响,甚至 逐渐也为欧美其他国家所仿效。这个协会一直秉持着三个推动科普教育的原则:   第一,科普教育的理念。学生要选择一个狭小的领域去从事专精研究以前, 最好先有广泛的知识做基础。杨格认为:“科学研究不仅是知识的获得,且会成 为一个人生命的特质。在科学家的眼中,研究是无止境地在自然界探索,是一种 思考的淬链,使心志更坚强;是一种凡事回到基本点的思索,使头脑更能分别是 非。研究者经常是在一个很窄小的领域中去寻求突破,但是他要见前人所未见, 想前人所未想,则他必须站在一个更广大的知识尺度上,才能超越前者。”   第二,高等科学的研究成果是科普教育的好材料。杨格认为: “科学研究 不是追求研究者的不朽,也非研究成果的不朽,否则科学界会沦为变相的偶像崇 拜。科学研究不是只为自己,而是将结果公开,分享,给愿意阅读的人,提供更 深邃的眼光,用图,用表,用公式,用实验,指出这个宇宙的美在何处,大自然 的法则是多么具有逻辑性。科学的精确知识,是在教育里,能够传递的最佳内涵 中的一种素材。”只是科普教材的写法,与科学研究论文的写法不同。科学研究 的文章,是科学家深刻冷静的思索,是科学家互相切磋的管道。科普教材是为了 大众,文字的传递必须切身,活泼。杨格对科普教材的写作这么建议:“先引一 个大众所关切的问题,再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例如用大众所知道的毛细现象, 去解释原子的互相作用力;用大众所熟悉的船的形状,去解释物体结构对剪应力 的承受。”   第三,持续的热心。教育不是一时的,而是要长期持续地推动。杨格说明, 自己长期委身大众教育的原因是: “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时间与努力, 但很多事情并不值得。一生从事科学的研究是值得的付出吗?如果能认识人理性 的存在,最终有个神圣的目的,那就值得了。 ”就是这份神圣的负担,促使杨 格不断在“有用知识推广协会”撰写的“自然哲学与机械艺术之教材”系列,所 有的教材小册,每一本只卖一毛钱。经费由朋友筹措,当初“有用知识推广协会” 有句口号:“好书即使只卖一本,也是值得的。”   最后,笔者重述科普的特色应当是内容正确浅显、主题高尚趣味、历史想象 丰富、充满专业挑战。吸引门外读者对专业的兴趣,这科普的主要任务。   弄斧者曰:   常识深究有新意,   行文浅显具深识。   平实语言述新知,   科普水平在趣味。 (XYS200805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