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一次笔记引发的“青龙奇迹”   青龙县比天津距离震中还远,烈度比天津还低,所谓“倒塌18万间房屋”完 全是“以讹传讹”   作者:孙滔   《科学新闻》双周刊2009年第9期   “人们基本上没怎么受伤,山墙都是往外倒的,倒在屋里的很少。”   50多岁的李少勤是河北省青龙县青龙镇逃军山村村民,他对《科学新闻》记 者这样描述自己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经历的情景。   1976唐山大地震中,青龙县提前进行人员疏散,“倒塌损坏房屋18万间而无 1人伤亡”的故事,被诸多媒体描述为“青龙奇迹”,而青龙县科委王春青的一 个小笔记本与这个奇迹直接相关。   但李少勤说:“没有人通知我们地震的事。”   王春青的笔记   2006年,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青龙奇迹”再次被人提及。多家媒体刊发 一篇题为《河北青龙原副县长刘志新:县委书记带头住防震棚》的报道。   根据这篇报道,唐山大地震前夕,国家地震局在唐山市召开全国地震工作会 议。会议期间,时任国家地震局华北组组长的汪成民在会议上发布了河北近期的 一些地震迹象,称可能有6级地震发生。   之后,参加会议的青龙县科委王春青回到县里后,马上作了汇报。   为了证明上述报道属实,从中国地震局退休的耿庆国给《科学新闻》记者展 示了当年王春青的笔记本原件,并向记者推荐王春青发表在1991年7月25日《中 国地震报》上的回忆文章。该文提到了这个笔记本:   汪成民同志讲了以下几个问题(根据我当时的记录整理):1.根据国际上发 生很多次7级以上地震,表明在世界上地震正处于高潮时期;2.根据我国地震活 动动向和发展趋势,以及应力、地电等7大手段的异常,对京、津、唐、渤、张 地区要引起极大重视,做好保卫工作,要切实地、扎扎实实地搞好群测群防,加 强党的领导;3.讲了几个专业地震队和群策群防点根据本身观测存在的异常现象 及提出的预报意见,并强调其中在京、津、唐、渤、张地区要引起注意,加强防 震抗震措施,建立组织,大力宣传地震知识。主要是大厂矿和农村,首先要做好 房屋检修,定出防震抗震措施。   据前述报道,当年的县委书记冉广歧在听了王春青的汇报后,“顶着摘乌纱 帽的风险拍了板,向全县预告灾情,并进行了防震部署”。   “青龙奇迹”就此产生。新华社在1996年4月11日刊发的一篇消息中称: “中国河北省青龙县的县城距唐山市仅115公里,但这个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 中无一人死亡。”   “青龙奇迹”还被认为与民间的地震预报有关。当年的青龙县龙山中学教师 兼地震测报小组组长高存恒,在1991年7月25日《中国地震报》上发表回忆说, 听到王春青介绍情况后,他于7月27日午后发现学校附近北庄户村黄鼠狼、老鼠 搬家,向学校负责人汇报后,学校决定通知全校师生,“晚上睡觉不准关门窗, 睡觉要警觉,安排人值班”。   “不宜公开宣传”   比较微妙的是,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原负责人梅世蓉 在其主编的《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一书中,闭口不谈“青龙奇迹”。   而就在唐山大地震20周年,诸多媒体报道“青龙奇迹”之际,中国地震局专 门下文,对“青龙奇迹”的报道表示反对。   耿庆国向《科学新闻》记者展示了这份文件:震发办【1996】218号文件 《关于河北青龙县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的有关情况及其宣传报道问题的报告》。   文件称,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一部分业余从事地震研究的人(也包括个别 地震部门的人以个人身份参与)对1976年唐山地震中青龙县情况进行了传播,实 际上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政治影响……如果对青龙县的某些做法不加分析地 盲目推广,只要有人提出预报意见(这种意见每天都有)就向社会发布,并让大 家都住到户外,整个中国将无宁日。”   因此文件建议,对青龙县的有关情况,“不宜作公开的宣传报道”。   时任国家地震局华北组组长汪成民   汪成民的“预报”   在接受《科学新闻》记者采访时,汪成民回忆起当年的往事。   汪成民说,1975年4月至6月,他曾多次向国务院领导汇报,海城地震之后的 华北地震形势更加严峻,地震活动沿燕山向西南方向迁移的可能性最大,最大的 危险区是唐山、滦县及冀辽交界地区。   不过,刚刚因为海城地震预报受到表彰的国家地震局,却对1976年中国东部 形势估计出现重大分歧。   据汪成民介绍,多数人认为从数千年华北历史地震记录看,从未出现过两次 7级以上强震相邻(300~500公里内)发生、相继(1~2年内)发生的先例。因此, 海城地震的发生意味着华北近期震情趋于缓和,对1974年的国务院69号文应该见 好就收,可逐步撤销。   汪成民说,也有少数人认为,不少地震前兆在海城地震后不仅没有平息,反 而出现更剧烈变化,京津唐一带还出现了新的异常,因此,海城地震的发生意味 着华北近期震情更加严峻,69号文不仅不能撤,而且要强化宣传,应对再次发生 强震作好准备。   “1976年7月20日至22日,由于情况紧急,我决定由国家地震局越级直接向 群测点散发地震短临突变异常调查表。”汪成民说,“7月23日,我在多次呼吁 地震局领导开会研究震情,而领导不予理睬的情况下,无奈在刘英勇局长门口贴 了生平第一张大字报,以引起领导重视。”   在王春青笔记上记载了更加详细的汪成民的发言。1976年7月15日至20日, 汪成民在唐山市召开的群策群防会议上的发言“明确指出,目前唐山、滦县一带 存在较突出的异常,近期(7月22日至8月5日)可能发生5~6级地震,下半年有发 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   “18万间”数据何来   在唐山地震中倒塌损坏18万间房屋而无人伤亡,显然是个奇迹。而《科学新 闻》记者采访青龙县娄仗子乡小鹿沟村、青龙镇逃军山村和祖山镇三间房村时发 现,一些年长的村民和逃军山村的李少勤一样,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并没有听 到预报的消息,而村子里甚至乡里倒塌的只有少数老墙,没有听说有什么伤亡。   “反正男人们女人们都是光着身子半夜跑出去的。”一位村民说。   而汪成民认为,一些人想抹平青龙县地震预报的功绩,这是不客观的。   不过他提到,青龙县严重损毁房屋18万间,是县里的统计数字。而这个数字 的出处是赈灾补贴统计,不排除县政府为了邀功或获得更多补助而虚报数字。   事实上,整个青龙县总人口现在才刚过50万。尽管没有1976年青龙县的人口 数据,但由于青龙县以满族人口为多,少数民族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 快,可以想见32年前的青龙人口将低于50万。因此有人认为,“18万间”很可能 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青龙县总的房屋数量。   对于一些村民没有接到预报通知的说法,汪成民表示,可能会有村子没有得 到通知。这是因为当时预报的是6级地震,而冉广歧也仅仅是建议大家预防地震, 并没有强行要求防震。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夏新宇在《新语丝》网站发表文章表示,由 于唐山地震没有前震,尽管有大范围的中长期预报,并且可能出现了大范围的异 常,但仍然无法确定震中和时间。而且,从唐山地震可以看出,此时对“群策群 防”和临震预报的迷信已经形成,在中期预报之后没有对危险地区的公众进行防 震知识普及。当然,这和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也有很大关系。   “其实青龙离震中比天津到震中还远,烈度比天津市区还低,所谓倒塌18万 间房屋是以讹传讹。”夏新宇称,“如果青龙都要疏散,这恰恰说明当时震中从 来没有报准。”   而村民李少勤直到今天也不认为地震可以成功预报,“四川‘5·12’地震 不是都没有预报出来吗?”   69号文件   1976年海城7.3级地震和1976 年唐山7.8级地震前,1974年6月29日国务院办 公厅下达的《国务院批转中国科学院“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 (国办发[1974]69 号文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文件,这是我国政 府首次针对一个地区的地震预测预防而下达的政令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京津 一带,渤海北部,晋、冀、豫交界的邯郸、安阳一带,山西临汾盆地,山东临沂 一带和黄海中部等地区,今明年内有可能发生五至六级地震。(自山东省防震减 灾信息网) (XYS20090512)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