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2006-06-02科学时报 本报记者 王丹红 洪蔚 今年是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辞世10周年,也是“1+2”成果发表40周年,在中国 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不久前召开的纪念陈景润的座谈会上,与会的院士 和专家学者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依然站在 最高峰,尚无人超过”。 然而,让大家感到焦急忧虑的是,当年曾经“感动中国”的陈景润精神,却 在当代缺失了。贡献与精神——这几乎是4个小时不间断的座谈会上最为集中的 主题。因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说:“座谈会的意 义已经超越研究院、数学界,涉及整个中国学术界。” 作为数学家,他代表一种成就 1966年5月,陈景润在《科学记录》上宣布他证明了“1+2”,该成果得到国 内外数学界的公认,被称为陈氏定理。1978年,徐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使陈景润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式人物。 在“1+2”发表40周年、陈景润逝世1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启铿作 出了这样的评价:“陈景润的工作无疑是出色的,比我们这一代的数学家都好得 多。他的‘1+2’工作至今是一个世界纪录,保持了几十年,没有被打破。那是 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位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说过,费马大定理是人类思维的极限,是人类的思维 能力不能解决的。但是怀尔斯把它解决了。然而,哥德巴赫猜想却仍然没有解决。 陆启铿说:“我个人认为,似乎哥德巴赫猜想比费马大定理更加艰难。陈景润的 工作距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解决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这一步比登天还难。自那 时起,哥德巴赫猜想仍然停留在陈景润的地方。” 那天的座谈会共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到场,他们是王元、吴文俊、陆启铿、 杨乐、陆汝钤、丁夏畦、马志明、严加安、林群、崔俊芝、郭雷。 在场的专家认为,陈景润的工作不仅代表中国数学界的高峰成就,也代表了 一种优良的传统。根据吴文俊的回忆和王元在一些文章和著作中的讲述,解决哥 德巴赫猜想的意向最初由华罗庚提出,华罗庚曾说:“哥德巴赫猜想真是美极了, 现在还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它。”在华老的工作基础上,1955年和1957年王元 先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3+4”、“2+3”;1962年,山东大学的潘承洞与 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分别独立证明了“1+5”; 1963年,王元与潘承洞等合作证 明了“1+4”。 华罗庚曾对王元与潘承洞的突破感到由衷的喜悦,但他说过:“最使我感动 的是‘1+2’。” 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小山说:“这是团队工作的结果,是一场接力 赛。”吴文俊说:“我们在数学方面有这样一种共同攻关的传统,国内应该对这 一传统加以重视、学习和发扬。” “我还记得,1996年3月18日晚上,王元和我到北京医院看望陈景润院士。” 杨乐说,“那就是我们在他生前见到他的最后一面。虽然陈景润离开我们已经整 整10年了,但我觉得他在数学上、解析数论上曾经达到的高度,对中国数学来说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国际数学界的同行们长时间地认为,陈景润的这项工作 是非常艰难的,难得简直不可思议,至今对这项成果的评价都非常高。” 作为科学家,他代表一种精神 除了他卓越的贡献外,陈景润最让人怀念与感动的是他的精神。崔俊芝说: “他是张劲夫老院长所说的‘安钻迷’的典型。”读过《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都 熟悉这样一种场景:在一个6平方米的小屋中,陈景润坐在小板凳上,把床当做 书桌,完成了中国数学界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文革”后,当他的事迹发表出 来,几代人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立志向数学、向科学的高峰进军。杨乐说: “这样的例子,我自己就能轻松地数出20个左右,他们都是改革后涌现出的科学 家,在学术上有重要的贡献。他们见到我时曾说,是陈景润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他 们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马志明说:“陈景润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非常之大,我们当时对他的崇拜 比现在的追星族还深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学家王友德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 不知道哪个大学的数学好,只知道陈景润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我就报了厦门大 学。” 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周向宇到数学所做研究生时,陈景润已经生病了,当时考 托福出国的风气影响很大,他看到陈景润在盛名之下,依然带病工作、继续努力, 明白做数学还有许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报考托福。 杨乐说,“我觉得陈景润的成功并不在于他有特别的天赋或他比别人更加聪 明,而在于他长期的勤奋与努力、坚持和刻苦。今天,在陈景润逝世 10周年之 际,我们纪念他、学习他,不仅因为他对中国数学所作的贡献,还因为他长期坚 持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今天的新形势下,要发扬这种精神。” 纪念,为了继承 在陈景润身后10年,我国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科研环境产生了变化。然而, 他的那种精神是否被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了呢? 严加安说:“陈景润一辈子只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而现在有的博士在毕业后 没几年就发表了80多篇论文,可以想见,现在的学风问题有多么严重。”在谈到 学术界存在的浮躁、浮浅、浮夸这“三浮”现象时,严加安提出了警告:“这种 风气是非常危险的,如不及时重视并加以纠正,老师浮躁,学生跟着浮躁,学生 成为老师后,又将浮躁传给学生,这样传下去,毁的不只一代人。”他说,问题 的根源在于管理评价体制和政策导向,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马志明说:“我刚读研究生时,华老(华罗庚)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 ‘早发表、晚评价’。我觉得现在没有人提了,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像陈景润 早在1966年就发表了‘1+2’的工作,直到现在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评价还是最高 的。而现在很多工作还没有发表就开始评价了,这真是违背了科学的规律。” 在丁夏畦看来,“重在坚持,不受干扰”是陈景润在数学上作出重要贡献的 原因。他说,回忆一下陈景润的科研历程,在那样强烈的外界干扰下,取得这么 大的成绩,简直是个奇迹。我们现在的研究工作也受到许多干扰,但这种干扰与 陈景润受到的干扰不同,现在是个人评奖、评基金的干扰等。但不管怎样,我希 望今天的研究人员,以陈景润为榜样,集中精力、不受干扰。 “太急是出不了大成果的。”崔俊芝说,“出成果靠‘急’是急不出来的, 要老老实实地干活。管理部门要努力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那些有‘安钻迷’ 精神的人能够坚持下来。” 正如马志明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乐认为,虽然现在的大环境 比较急功近利,但研究院的风气还是很好的。这种好风气就是得益于从老一辈的 数学家华罗庚、吴文俊、冯康、关肇直到陈景润、张广厚等数学家传承下来的优 良传统。 杨乐希望年轻科学家学习陈景润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长期坚持必定会在 某个方面有所成就。纪念陈景润先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很好地发扬这种精神, 最终使得我们成为国际上的数学强国”。 继承,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 中科院数学院副院长陈敏说:“我们面临一个非常矛盾的环境,像既要营造 宽松的环境,又要高标准地达到评估要求的矛盾;还有出精品与出大众化产品的 矛盾,现在的评估以论文数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而精品则是我们更需要的。没有 精品,在世界舞台上就没有话语权,也得不到尊重。” 然而,对于未来他却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优良的传统,同时有一批青年 科学家已经站到国际学术界的舞台上。在研究院,无论是院士还是年轻学者,大 家都非常踏实、低调,专心学问。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了,整个研究院的 风气是学问第一。”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王跃飞说,在以陈景润为代表的老一 辈数学家的精神鼓舞下,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不断前行。从2000 年开始,研 究院晋升研究员采取国际评审的办法,请数位国外在相关领域内较有名望的教授 进行评审。而国内在晋升研究员或教授方面,采取国际评审的单位目前还很少。 我们的一些优秀科研人员在相关领域已成为国际上的领军人物,并有一批科研人 员在国际重要学术机构担任重要职位。例如,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主席、国际数 学联盟执委、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国际知识与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主席、 国际逻辑学会理事等。 王跃飞说,“我们现在的学科布局更加全面、研究方向更加前沿。以前,我 院仅在一些点达到很高的位置,现在逐渐在面上整体提高,不断攀升。” 高小山补充说:“比如,在控制理论方面,我们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创 新群体;在数学机械化方面,吴文俊先生建立的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 ‘使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得到复兴’,将其‘从自动推理一个不太成功的领域变为 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在运筹管理的研究方向上,陈锡康先生20多年来坚持做粮 食产量预测,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实际效果上做得非常好,平均误差 只有2%,远高于美国、法国农业部的预报准确度。” 在基础数学方面,周向宇举例说,在数论方面,算术几何是一个主流方向, 按海外同行的评价,研究院在这个方向上已经凝聚了一批一流华人数学家,已经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外,在动力系统方面,已经解决了国际上一些非常重要的 问题。在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方面,还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做出了很好的工作。 因此,王跃飞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XYS200606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