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纵情网络写地质   ——阅读地学科普作家陶世龙   作者:李晓明   国土资源网 (2005年3月2日 16:34)   冬日里,我终于见到了陶世龙先生。   我是循着网络认识陶老的。陶老以古稀之年自学自办的网站“五柳村”,近 年来在学人网站中崭露头角,人气积聚。偶尔通过一网站链接进入了“五柳村”, 见所藏甚富,遂饱读妙文而归。   从此,总爱上网浏览陶老的“五柳村”,读先生文章,心中仰慕之情日炽。 总想与先生联系,但先生侨居海外,且年事已高,未敢贸然相扰。初冬的一天, 无意间获知陶老回国参加中国科协2004学术年会,心头振奋,马上在网站留下了 电话,请求与陶老见面。   一日早晨,电话响起,传来一口朗朗的川音,竟是陶老的电话。对于我要采 访的请求,陶老满口答应。   打开房门的是一位鹤发童颜、神情安详的老先生,宽厚的手掌伸过来,透着 温暖。   备受推崇的“五柳村”网站   陶老喜欢写科学随笔,往往摇笔即来,短小精悍,读来发人深省。其科普文 章更加耐读,侧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娓娓而谈,厚积薄发,深入浅出, 令人受益匪浅。   问及网站为何名为“五柳村”,先生自述:中国四川安岳人也,慕五柳先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为人,此网上家园遂以名焉。   五柳先生即晋代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正似陶先 生写照:“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五柳村”网文丰富,包罗甚广,但主要还是以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传 播为主要内容,历史与文化、科学与自然、学校与教育、社会与人生、散文随笔 等兼而有之,无不以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为任。   “五柳村”建站五年来,先生笔耕不辍,网文时时更新,文泽广被,影响日 巨,网站的访问人数也逐年递增,目前仅五柳村网站海外版的访问量已达 36万 人次之巨。越来越多的科技界人士和科学爱好者喜爱陶先生的文章,仰慕陶先生 的为人,成为陶先生的忠实读者。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轻松融合   陶著科普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使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具有很强的 可读性,使人在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陶文笔调亦胜 出一般科普作品,轻松活泼,意趣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陶世龙在《孕育黄河 文化的地质环境》一文中,介绍黄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时即引诗入文,气势磅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豪放的诗篇写出了黄河的 气势,也反映了中国大陆西高东低而且相差悬殊的地形特征。”   熟悉的诗词一下子就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融科学史、文化史于科普 写作中,旁征博引,《周易》、《水经》、《十洲记》、《梦溪笔谈》等古代典 籍,随文引来,勾勒出古人对黄河的认识历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陶世龙充 满活力的笔下,从历史的深处一路走来,奔流到了现代;从神话传说中走来,走 向了科学昌明的今天;从美丽的诗词中走来,活现于人们的眼前,变得亲切而温 暖了。   但陶世龙又能从历史、神话与诗词中走出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揭示黄河流 域的地质环境。他从容不迫地谈起黄河流域构造的变动,地层的特征,河流的侵 蚀搬运,一切信手拈来。科学与历史的叙述,在陶文中不仅不冲突矛盾,反而相 得益彰,相映成趣,浑然构成了陶著科普作品的特色。   陶世龙在一篇谈科普的文章中说:“科普文章介绍的知识往往是艰深的,只 有被读者所喜爱,才得以存在和流传。”他认为,科普作品的创造性之一,就表 现在科学内容的文艺化。“为什么科学就必定得道貌岸然、枯燥古板呢?”   史学世家兼地质学人   陶世龙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陶元珍是著名历史学家,曾师从孟森、钱 穆致力于史学研究,青年时代即以发表《三国食货志》、《三国吴兵考》等著作 知名于世,随后研究明清史特别是清大内档案,亦卓有成效。   陶世龙“以髫年而攻经史,好读书复求甚解”,可见,其渊博的文史知识是 从小时候就积累起来的,在他以后的科普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出其深厚的功力。   随手从他的作品集里抽出的《火山辨》一文,即让人惊叹不已。他遍引群书, 常见之《山海经》、《水经注》,以及史志文献自不待言,就连《文选》等诗赋 笔记,也在其搜辑之列。近人的著作,如章鸿钊在 1924年发表的《火山》,列 别金斯基的《大同火山群》等,他尤其注意,概无遗漏。一篇三千余言的科普文 章,涉猎文献之广,材料之丰富,大概无出其右了。   而更为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囿于文献的记载,而能从现代地质科学的角度重 新审视辑录的材料,查讹补漏,考订错误,以深厚的历史感和严谨的科学性打开 了人们的视野。   这种考订史实的科学方法,探根寻底的治学精神,一方面渊源于清儒的考据 学传统,一方面应归功于陶世龙深厚的现代地质学素养。   陶世龙 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攻读地质学。 1951年 5月,他被调到北 京团市委工作,很快又参与了北京地质学院的创建,此后,就一直在地质学院 (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工作。因发表讲述太阳黑子的文章,“文革”中被定以 “影射攻击党”的罪名, 1979年恢复名誉。   50余载情系地质科普   在大学时代,陶世龙就开始了科普创作。意气风发的他经常给《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投稿, 1959年、 1960年和 1980 年,《人民 日报》三次专门为他开辟专栏。从那时起,陶世龙就从地质学科普文章入手,致 力于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的科普创作研究。之后,他还参与主编了 《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编辑出版了 《中华文化纵横谈》。   陶世龙现移居加拿大,逾古稀之年,老当益壮,不改少年之志,广泛收集国 内外地学资料,从事科普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用鼠标和键盘取代纸笔,在 互联网这个无限的舞台上,找到了更加广阔和自由发挥的天地,接续他与科学世 界的不解之缘。   陶世龙不无自豪地说:“赖此网络,使我客居天涯,独处斗室,仍能在瞬息 之间,沟通万国,泼墨长空,挥洒自如,无远弗届。”   陶世龙一生没有离开过地学教育和科普创作的岗位。回顾这段人生经历,陶 老深怀感情。在自述中,他说道:“回首往事,殆有帝乡不可期之感,但亦得感 悟,复归自然之性。因习地学,得窥天人古今之变,斯人也,确渺如沧海之一粟, 而在历史演变之长流中,长江亦须臾之存在,无足羡也。”   深情人语,轻描淡写,透出了宁静人生的感悟。在陶世龙年逾古稀之际,他 写下一段这样的文字:“纵观历史,人类的成长,终归是使自己成为一个人的追 求。”此时的陶世龙已经历了人世的沧桑,一语了然。 (XYS20090419)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