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走近真实的杨振宁》接近真实了吗? wormhole 笔者一直十分推重鲁伊女士的科技报道文章。今日拜读《走近真实的杨振宁》一文,觉 得有些说法似乎不如其以往科技报道文章确切。遂考据病发作,借《新语丝》宝地,提 出一些个人观点,与原文作者商榷。行文匆忙,权作引玉之砖。语出谬误之处,请鲁伊 女士和广大网友海涵,并请诸位方家批评指正。谢谢! ******************************************************** 原文:李远哲之父李泽藩是著名水彩画家,台湾新美术运动先锋之一。 商榷:与其他五位曾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原文误作“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比,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似乎不是“科学世家”出身,以此为论据论证“这种世 家的力量”,恐影响后文论点。 原文:学术上,35岁就得了诺贝尔奖,自此成为一代宗师……辗转反复,杨振宁才最终 找到战时因为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行踪被保密起来的物理学大师费米…… 商榷:如果“宗师”是指开宗立派的人。那么杨振宁不像创立过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 创立费米学派的费米,他没有建立以学术思想或研究机构为凝聚核心的学派。“宗师” 的称谓用在上文的费米身上可能更准确,而杨振宁具有“大师”应当之无愧。如果按词 典的解释,“宗师”是指“在思想或学术上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那么杨振宁 也可以被称为“宗师”。 原文:只有李政道和崔琦,出身贫寒,但他们的成功,也多赖吴大猷、吴健雄等名人之 后的提携。 商榷:上文的转折可能是为了说明“名人之后”、“世家子弟”的对平民“成功”(原 文当指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贡献,进而论证一些关乎学术政治和学术生态的观点。 只是需要澄清,吴大猷、吴健雄等人是以掌握资源的科学家身份“提携”贫寒之士,还 是以“名人之后”的身份“提携”贫寒之士。否则容易造成误读。 中国现代科学史中可能有平民出身的科学家不经“名人之后”提携而取得成就的例子, 待考。 原文:这种世家的力量,在生于20世纪早期的科学家群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举国烽 火,中原板荡,只有世家子弟,才可以奢侈地躲进学术世界自成一统。 商榷:其实当时不只“世家子弟”才可以“奢侈地躲进学术世界”。以诺贝尔物理学奖 得主崔琦为例,他1939年出身于中原农民家庭,十二岁时只身远赴香港,投靠两位姐姐 ,后获得奖学金赴美留学。奖学金认学不认人。 而根据葛庭燧的回忆(http://tech.qianlong.com/28/2003-5-19/223@838202.htm), 他于1913年生于山东省一个农民家庭里,母亲是贫农的女儿,家庭很贫苦;父亲年幼时 在北京一个面粉厂里当学徒。这个出身肯定不是世家子弟。1941年8月,葛庭燧赴美国 深造,两年后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43年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参加与 曼哈顿工程有关的工作以及远程雷达的工作。 当然,个案不能说明问题,或许可以进行一番统计分析,得出“世家子弟”与平民在当 时进入学术世界的比例。在这个基础上下结论可能要好一些。 原文:对于是谁最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杨、李二人各执一词。作为外人,没有探知真 相的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必要。 商榷:如果为了研究科学思想史,是否也没有探知真相必要?当然,“真实的历史”是 一个永不可及的“绝对概念”,任何探索与追寻都只能逼近历史真实,而误差将永远存 在。虽然信息不够透明,“真相”可能永远无法澄清,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外人”探究 的可能性。 就算不是出于研究学术史的目的,这样的必要也是有的,而且也有人尝试过。2003年登 陆中国的话剧《哥本哈根》就是通过海森堡、玻尔及其夫人玛格丽特三个灵魂的对话, 引出了科学史上的1941年哥本哈根会见之谜。那次没有“外人”见证的对话对于原子弹 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产生了一定影响。其科学意义可能不及“宇称不守恒理论”,但社会 影响十分巨大。这部为杨振宁“大加赞赏”,曾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的话剧通过虚 构的场景与对白向观众表现了一种“可能的历史”。 (http://www.ntcc.com.cn/News/news_detail.asp?id=228 《精品戏剧进校园》) 原文:杨振宁对李政道的帮助甚多,以至于后来回忆道“在芝加哥的岁月里,事实上我 倒成了他(李政道)的老师”。 商榷:凭此可能也无法证明谁的贡献更大。科学史上有许多案例显示学生在求学期间就 超过了老师,或者师生合作某项研究而学生贡献更大。这里我们暂不讨论“回忆”的客 观性问题。 原文:杨、李后来都有多次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杨振宁三大成就中另外两项——杨-米 尔斯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也是与人分享,但却没有蹈杨、李之争的覆辙。 商榷:作者行文至此,戛然而止,没有提李政道后来与别人合作的结果如何。容易误导 读者。 其实,从这两个例子并不能推论出“杨、李之争”的始作俑者是谁。 这两个例子与另一个学术公案是有具有可比性?也许应该分析另外两项与人分享的成就 与“宇称不守恒理论”在学术史各处于何种位置,另两位合作者与李政道是否具有可比 性等。 原文:关于他的笨手笨脚有个笑话:杨振宁小时候曾用泥捏了一只鸡,拿给父母看,杨 武之夫妇为了鼓励他,夸奖说:“这支藕做得真不错哦!” 偶感: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与爱因斯坦手工课小凳子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文:第6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在罗切斯特大学召开。杨已是第5次参加这个会议,在最 后一天的讨论会上应邀做该问题的介绍报告。第一次参加该会议的李政道也参与了讨论 ,物理学家费曼和布洛克还同他交流了一些看法。一个月后,杨、李二人就提出了宇称 不守恒的假说。 商榷:虽然杨接触这个问题早于李,但恐怕这不是认定哪位先想出来的当然证据。科学 史上刚接触新课题就有迸发重要思想的例子比比皆是。 原文:其实,这种不和,或许可以从更久远的过去中找到解释。无论是世家还是贵族, 它们的力量和魅力,都在于可以超脱于凡世,维持一个自我的外人无法轻易进入的小圈 子。 商榷:“更久远的过去”是否可以理解出身的不同?这种因出身而导致的社会阶层的微 妙差异与社会流动的天然阻力,能否担当“解释”“这种不和”的重任? 原文:身为圈外人的华罗庚、李政道,不可能不与圈子中的人发生接触,但却又无法越 过那道看不见的障碍。那种发自内心的沮丧与失落,同今日网络上因杨、翁订婚而引发 的俗世百相,大约并无本质的区别。 商榷:说华、李二人因难为“圈子中的人”接纳,而在“内心”产生“沮丧与失落”恐 怕也证据不足。毕竟论及别人的内心活动,除了当事人自己的叙述或进行心理学分析, 旁人的论断只能是猜测。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普及性文章列出会倒读者胃口的参考文 献。 (XYS200501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