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一份奇怪的宣言 陶世龙 五柳村网站   一个被称为“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的“学术宣言”(以下简称《宣 言》),近日引起了一番议论,找来读了一下,发现确实颇有些令人费解之处, 譬如:   “近年来,科学文化领域主要的矛盾表现形式,已经从保守势力与改革开放 的对立,开始向单纯的科学立场与新兴的人文立场之间的张力转变。”   这个“科学文化领域”具体内容是什么?广而言之,科学研究、教育、新闻 媒介乃至其他许多工作均可囊括在内,因为如《宣言》所说,“科学的技术已经 渗入到人类生存的所有方面”。其“主要矛盾表现形式”的转变,则应是针对社 会实体的行为而言,从宣言的口气来看,所指当是中国大陆社会,(其他论断也 是如此)不知这个研讨会对中国大陆社会的有关情况作了哪些调查研究,而能作 出如此高度概括的结论?   像“单纯的科学立场”,“新兴的人文立场”,“张力转变”这类用语, 《宣言》作者心里应该是明白的,但没有明白的表达出来,使人不知所云,从而 各人可以各有自己的理解。《宣言》中类似的用语颇多,怪不得别人议论。   “科学的技术已经带来了不可逆的社会后果,继续坚持僵硬的科学主义立场 不利于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从上下文来看,这里的“后果”只能理解为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科学的技术 本身(不是科学主义)出了问题,而何为“僵硬的科学主义立场”,《宣言》的 制定者也无界定,平常对大家已有共同标准的事物,理解尚可有不同,何况《宣 言》中不少用语的涵义,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有人认为《宣言》在反科学 也不足怪,重要的是需要用自己的言与行来证明自己真的是出于对科学的维护。   现在各种主义甚多,对什么“科学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我都缺乏 了解,更没什么研究,现在已有不少专家对《宣言》中这方面的问题发表文章讨 论,无庸置喙,我只是注意到《宣言》中不仅有些语言费解,还有些事情扑朔迷 离,使人感到奇怪,谨略拾一二,以就教于《宣言》的制定者和供广大网友探究。   是学术研讨会还是什么代表大会或什么代表会议?因为《宣言》的附记明确 记录“参加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有:江晓原(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吴国 盛(北京大学)、刘兵(清华大学)、刘华杰(北京大学)、田松(北京大学)、 吴家睿(中国科学院)、方在庆(中国科学院)、王一方(华夏出版社)、潘涛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吕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韩建民(河北大学出 版社)、王洪波(中华读书报)。”(据2002年12月25日中华读书报网络版)他 们是“代表”,而且是“正式代表”。这就有了下面的问题:   十二位正式代表代表谁?是他们所在的单位吗?   研讨会的《宣言》何以又成了柯文慧个人署名的文章?且在代表中查无此人, 究竟是谁应对如此郑重发出的《宣言》负责?   还有:   “把科学传播进行到底!”?按普通人的理解,科学传播不过是一种手段或 形式,即如《宣言》所解释,也不过是“一个超越传统科普的概念”,现在却提 出要进行到底,而且向一些人发出号召,不可思议。也许是“文化大革命”给我 的印象太深,一看到这种口号,就联想到“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把文化大 革命进行到底!”的味道。我估计是《宣言》的作者太年轻,没有经历过那些岁 月,不知道这口号不是可以随便提出的,当然现在已不同于过去,无论被指为 “科学主义”或“反科学主义”大家都可不必担心,都应能还有说话的地方。在 一个社会中有不同的声音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凡事还是实在一些好,以 一个参加的单位并不多的代表会议(是否就可以代表他们所在单位,存疑)还是 把自己的位置找准为好。说“进行到底”,我倒是真希望《宣言》的制定者亮出 你们的底来,谈点实在的东西,譬如,《美梦与噩梦》究竟是不是好书,“风 水”、“扶乩”之类是不是科学这样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在抽象的含混不清的概 念中兜圈子。   陶世龙,2002/12/27,于北京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