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科学神话”的神话——评《“科学神话”的终结》 ·桔梗· 王晓渔在世纪沙龙发表了一篇《“科学神话”的终结——兼为吴国盛教授 一辨》,声称我的文章在“各网站掀起轰轰烈烈的‘割尾巴’运动”。这种说法 莫名其妙,我只把那篇文章寄给了新语丝,并且迄今为止恐怕只有新语丝网站刊 登了出来,何谈各网站都“运动”了起来?我说《科学的历程》有一个反科学的 尾巴,是指着本书的最后一章的实质是反科学的。我指出了一个事实:《科学的 历程》有一个反科学的尾巴。但是我并没有强迫出版社回收此书,或者强迫吴国 盛教授从此不得说话——我没有这个权力,事实上也不想这样做。只要不让大家 误以为他的那些反科学言论是主流,吴国盛教授怎么说都可以——宪法保障言论 自由。 通读全文,王晓渔的文章说是“兼为吴国盛教授一辨”,然而却与我对吴 国盛的批评相去甚远。既然王晓渔“辨”的不是我驳斥的,我也就无法做出回应。 不过,王晓渔的这篇文章的某些观点倒是与反科学文化人的某些观点相通的,加 以驳斥也很有必要。 后现代是一个时髦的字眼。当人文学者谈论后现代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 优点,那就是别人很难听懂他说了什么——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你不必听懂,因为 “它们除了诱人上当之外没有任何意义”(道金斯,《解析彩虹》,p50)。比 如“神话”这个词,经常听到后现代主义者把它挂在嘴边,时间长了未免让人觉 得回到了《封神演义》或者《西游记》的时代。神话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虚构 的故事,上帝是人类“创造”的,这些毫无疑问。然而后现代主义者的“神话” 却是自己为了某种目的而“建构”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反科学文化人倒与后 现代主义者有共同之处:他们自己创造了“科学神话”这种神话。 反科学文化人认为世上有那么一种“科学神话”,比如王晓渔说: 另外一种“科学神话”,却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呼吸中。 “科学万能”的口号仿佛“难言之隐,一抹了之”的灵丹妙药,通过不同变体反 复出现。五四运动中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摇身一变为 著名学者张灏先生所说的“德菩萨”和“赛菩萨”。我们都知道“电脑算命”的 可笑,但一不小心又会陷入类似的思维圈套。“电脑”属于科学,具有某种必然 性,“命”则属于偶然性的骰子。“电脑算命”无疑是科学对其他领域的僭越。 其实,科学不是万能的,虽然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才生用硫 酸浇动物园的狗熊,这并不奇怪。因为不管科学的疆域如何拓展,它始终无法代 替心理学、哲学乃至生命伦理学。种种“伪科学”正是利用“唯科学”的心理, 偷偷入驻人们的信仰世界。 在王晓渔的这段话里,“科学神话”就是“科学万能”论。我以前的文章 里面早已说过,科学不万能,但是科学很能。任何声称“科学万能”的人可以尝 试一下这个检验标准:在1秒钟之内给我生产出一百万只烤鸭。谁都可以立刻明 白,今天的科学肯定不是万能的。所以,王晓渔的这个“科学神话”其实是梦话, 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目标,是在张灏脑子里的“赛菩萨”。 反科学文化人喜欢提到这种“科学万能”的“科学神话”的理由也很简单, 那就是要贬低科学的价值。我曾用“正义的邻居”来形容:每天早晨你出门的时 候都有一位正义感颇强的邻居拉住你,对你说:“你可千万不要做什么伤天害理 的事情呀!”声音之大,整栋宿舍楼全能听见。就算这位邻居声称确实是好心, 天长日久,如此反复,不知道你作何感想?反科学文化恰恰是这样一位“正义的” 邻居,要拉住科学,让大家都听见:“你可千万不要十恶不赦呀!”除非认为这 位反科学文化的邻居精神失常,否则只能说这是别有用心。反科学文化人声称的 这种“科学神话”就是为了特定目的虚构出来的“狼来了”的故事。 王晓渔认为“‘电脑算命’无疑是科学对其他领域的僭越”,这也是一种 奇怪的说法。“电脑算命”是伪科学,要说“僭越”也应该说“伪科学对其他领 域的僭越”。我们觉得“电脑算命”是可笑的,并不是因为我们认为那是科学管 了非科学的问题,而是因为一个冒充科学的伪科学理论想把别人当成傻瓜。“电 脑算命”的程序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出生时间和一些所谓的“预言”建立了一个 映射关系。你输入什么时间,它就告诉你相对应的“命”。说白了,这不过是把 以前算命先生的某某相法换了个版本,与科学何干? “种种‘伪科学’正是利用‘唯科学’的心理,偷偷入驻人们的信仰世界” 的说法,是反科学文化人惯用的陈词滥调。这话翻译过来是这样:既然有那么多 眼花缭乱的伪科学,我们干脆什么都不信,这样也就不会上伪科学的当。伪科学 泛滥确实借用了人们对于科学的信任,然而反伪科学却不能用把科学也骂个狗血 喷头的方法。什么都不信,自然也就避免了上当的可能性,然而这样的做法未必 在生活中可行:市场上有很多假药,避免假药的最好办法显然不是什么药也不吃; 大米可能有毒,避免吃到毒大米的方法是什么米都不吃,这些方法只能导致一个 结果:性命堪忧。 把科学与伪科学一同拒之门外(按照反科学文化人的说法,叫做给科学 “去神话”)固然避免了上当的可能,但是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保障。马丁· 加德纳说过,“要反对伪科学的传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公众有知识,能够把有 声誉的科学家的著作与自欺欺人的无识之徒的作品区别开来。”(加德纳,《西 方伪科学种种》)要鉴别伪科学,并没有反科学文化人想象的那么曲折。我建议 王晓渔读一读《魔鬼出没的世界》第12章——《鉴别谎言的艺术》。 “科学神话”确实是一个神话——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神话,而是反科 学文化人为了妖魔化科学而“建构”出的“神话”,其实就是要通过反那个虚幻 的稻草人“科学主义”来为科学糊上些烂泥巴。科学不是虚妄的,也没有神话, 反科学文化人的“反‘科学神话’”真的可以终结了。 附注:顺便告诉王晓渔,认为科学之于伪科学只不过是一种神话代替另外 一种神话的说法一点也不新鲜。利奥塔这样的后现代主义者推崇这种说法。然而, 这种说法是荒谬的。例如,巫医和现代医学为什么不是“具有同等地位的神话”? 因为只要进行双盲实验,巫医的“疗效”与现代医学的疗效简直是天壤之别。 “部落科学家”眼里的月亮是在枝头上的,然而你如果真的爬上枝头,真的能登 月吗? 王晓渔的原文   “科学神话”的终结——兼为吴国盛教授一辩   作者:王晓渔   按:最近拜读“新语丝”网站桔梗先生一文,称北京大学吴国盛《科学的历 程》一书有“反科学的尾巴”。于是,各网站掀起轰轰烈烈的“割尾巴”运动。 笔者恰巧在五六年前即拜读了该书第一版,最近恰逢机会拜读了第二版,下文即 为稻粱谋撰写的一篇书评。鉴于本人专业与科学史无关,按照惯例,这种文章属 于越界,本应尽快销毁匿迹。只是无法苟同于“反科学”一说,虽无法避免隔靴 搔痒之嫌,亦斗胆旧文重刊,提出“反科学神话”一说。如能蒙诸大方之家耻笑, 亦不胜荣幸。   2002年即将成为历史中一个普通的年份。如果几百年后的历史学家拿起望远 镜追忆似水年华,他们将会发现世纪初的中国仿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2002 年夏天,物理学大师霍金和天才数学家纳什,几乎同时访华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 科学风暴。《时间简史》(霍金著)和《美丽心灵——纳什传》等科普图书,也 借机挺进实用书籍一统天下的畅销书排行榜。事实上,人们对“科学家”的兴趣 要远远大于对“科学”的热爱。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那一天恰好是伽利略逝 世300周年纪念日。传奇的生日,使得这位轮椅上的科学家倍增神秘色彩。纳什 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明星,他和妻子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获 多项奥斯卡奖。两位科学家的经历在中国成为当代神话:他们在机场受到记者们 的围追堵截;他们的科普报告使得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数千个位置座无虚席,免 费入场券在私下交易中高达千元一张。   与疯狂的门票泡沫相对应,打瞌睡和提前退场的听众应有尽有。其实,在 “疯狂”和“打瞌睡”之间,后者固然有违礼节却在情理之中。据《北京晨报》 报道,一位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和另一位美国生物学家,都承认他们对霍金的 讲座只是一知半解。在文化工业的经济学中,“听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 还是文化资本的转移过程。对于声望较低的学者来说,“讲座”有利于主讲人的 文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意味着听众对主讲人的公众认同。对于久经沙场的大师 来说,“讲座”则是听众对主讲人文化资本的临时租借。在这种情况下,“是否 听讲座”就比“怎样听讲座”重要得多,“在讲座上打瞌睡”就比“认真阅读科 学著作”重要得多。门票之所以能卖到千元一张,正因为它象征着与大师的“亲 密接触”——无价的文化资本。“膜的新世界”(霍金)和“博弈论”(纳什) 都成为化妆品,听众们仿佛因此具有了高雅、深刻的面容。   “科学家的神话”往往有两类:一类是神童和天才式的,比如美国物理学家 费曼的故事;一类是大智若愚式的,比如牛顿煮鸡蛋结果把手表煮进去。这两类 神话并非截然对立,它们有时会融合在同一位科学家身上。纳什曾是麻省理工学 院最年轻的教员,但他又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坚信自己是“具有伟大而神秘 意义的救世主式的人物”。在《科学的历程》中,吴国盛先生对后一类“科学家 的神话”持批判态度。他认为,这将导致年轻人“甘于做一个对世事不闻不问、 对人类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只在某一狭窄领域当熟练工匠的人”。在我看来, 前一类“科学家的神话”同样会引向歧途。人们热衷于向天才取经,但天才的经 验往往并不适用于智力平平的大多数人。暂且不说那些科学大师们,即使“哈佛 女孩”“高考状元”的学习宝典,也不可能“一抓就灵”。武林高手的武功秘笈, 到了武学爱好者手里,常常意味着走火入魔的悲惨结局。   当然,“科学家的神话”并非一无是处。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有可能唤起 无数少年对科学最初的憧憬。另外一种“科学神话”,却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存在 于日常生活的呼吸中。“科学万能”的口号仿佛“难言之隐,一抹了之”的灵丹 妙药,通过不同变体反复出现。五四运动中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 (科学),摇身一变为著名学者张灏先生所说的“德菩萨”和“赛菩萨”。我们 都知道“电脑算命”的可笑,但一不小心又会陷入类似的思维圈套。“电脑”属 于科学,具有某种必然性,“命”则属于偶然性的骰子。“电脑算命”无疑是科 学对其他领域的僭越。其实,科学不是万能的,虽然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一个 清华大学的高才生用硫酸浇动物园的狗熊,这并不奇怪。因为不管科学的疆域如 何拓展,它始终无法代替心理学、哲学乃至生命伦理学。种种“伪科学”正是利 用“唯科学”的心理,偷偷入驻人们的信仰世界。   《科学的历程》讲述了“科学家”的诞生历程。在1833年剑桥召开的英国科 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 家”(artist)创造出“科学家”(scientist)。在此之前的科学家们,往往 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一个新词的诞生,恰恰说明“艺术家”和“自然哲学家”的 封号都不再适用于“科学家”。如果说科学与神话曾经有过“亲密接触”,独立 的科学传统则需要与“神话思维”保持一段距离。“科学家”的诞生,绝不意味 着“科学家的神话”和“科学神话”理所当然。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霍金神话” “纳什神话”时,他们本人却远离这种言过其实的喧嚣。纳什谢绝参加青岛啤酒 节开幕式,却非常认真地参与同一个城市的学术交流会议。大概在他看来,即使 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也无法“越轨”介入到啤酒行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同样参加会议的国内学者却频频缺席,趁机游览青岛。   我有一个奇特的座右铭:“听君一席话,不如去读十年书”。与其以上千元 的代价获得大师们的“惊鸿一瞥”,不如以百十元的成本购买一些值得反复阅读 的科学史书籍。书店里静静地放着经典名著《科学史》(丹皮尔)、“剑桥科学 史丛书”,还有刚刚再版的科普读物《科学的历程》。它们很难提供炫耀性的文 化资本——这或许是它们的缺点,但也正是它们的优点。 (XYS200301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