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人文光环之下的马屁文章 鹏归 面对长文,我有个习惯是看开头,读结尾。看了“科学的形象与科学传播”的开头, 以为是要对科学正本清源;看了结尾,才知道是学习“3个代表”的心得体会。 刘华杰,虽然谦称只能做1.2阶科学传播研究,还是让我们领略了人文学者精湛的 马屁功夫。徐冠华那段标准的政治八股文,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了。只要把科普改 成非典型性肺炎的防治,就是一篇卫生部长的发言稿;如果把科普改成体育,就是 袁伟民的腔调了。 摆事实不难,讲道理也不难。难的是让大家明白,你摆的事实确实证明了你要讲的 道理。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里摆了很多科学事实,却在结尾添了个与事实无关 的“警惕科学”的道理。 看过开头和结尾,大体能够知道这篇文章想说些什么。刘华杰说,“科学什么都可以 是,但不应当是宗教,不应当是禁止思想自由的工具。”看来,中国的人文学者的 确是感受到了来自科学的迫害。科学在中国落下了一个严重的罪名,科学成为禁止 思想自由的工具。我知道,科学的确挑战了一些曾经令国人津津乐道的国学。比如 气功的衰落,科学是罪魁祸首。再比如祖传下来的玄妙中医,其之不景气正是因为 受到有“外在化知识”撑腰的西医的排挤。即便如此,充其量是科学不承认某些人 认为的真理,远远谈不上禁止吴国盛教授独家钻研据说是介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气 功真理,更别说打着中医旗号的江湖郎中的自由了。 引起人文学者们愤怒的缘由是,现实中,大多数人宁愿相信科学,也不愿相信他们 的一大套人文理论;而不相信科学的那一部分人则干脆选择了宗教,所以不敢跟宗 教结合的人文理论永远只能在文化人当中贩卖。如今,人文学者占领了传播科学的 阵地,借着公众对科学的信任,他们在科普的同时顺带搭配点所谓的人文精神。为 了生计,也是为人文研究开拓崭新的领地。 附: 科学的形象与科学传播 刘华杰     一个术语的意义(meaning)和指称(reference)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但 终究处于流动之中。“科学”这个术语也不例外。   几年前英国老牌科学家、科学社会学家齐曼(John Ziman)出版了厚厚的 《真实科学:是什么、意味着什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已出中译本,译作 《真科学》),与多年前他写的《元科学导论》判若两个不同阵营的作品。他是 搞自然科学出身的,后来名义上做了科学社会学的工作,也出版了一些有名的著 作。但是,用SSK(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点说,他早先的科学社会学只是科学 家的社会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然而变化是不可抗拒的,科学在变,齐 曼也在变,科学早就变了,齐曼后来才意识到。思想上的革命、范式的转换可能 是相当痛苦的,意味着否定自己先前坚定的默认信念,齐曼不大容易自发地觉悟 到革自己的命,虽然逻辑上有这个可能。事实上他深受他所激烈反对的英国同行 SSK学者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他虽然口头上依然不服输,却吸收了敌方的大部 分观点。齐曼是值得赞扬的,毕竟还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闭着 眼睛讲规范,虽然他没有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科尔(S.Cole)坦率。   科学是什么?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去阐释,如科学家的科学实践、科学 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修辞学、科学政治学、科学传播学等等。应当 说各有各的长处,但也各有各的盲点。通常人们对科学默认的理解主要来自科学 家的“主诉”、传统科学哲学或者舆论的宣传。这种理解是必要的,一定程度上 也是合理的,我称之为默认(default)理解或者默认设置。   但是这种理解是初始的、时间上滞后的。前者是说,人们不太需要学习和反 思,就容易接受默认理解;后者是说,默认理解一般落后于时代,更与未来发展 不符。人们需要在默认理解(设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 有时是很大的调整,涉及范式的转换。   在当前的中国,默认理解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说明我们大脑中的“软件” 没有及时更新,没有升级到一种新的默认理解或者设置。思想的进步、公众文化 程度的提高,根本上说是通过系统升级实现的。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不像IT软件 升级那样简单迅速。科学对于中国人是异域文化,西方科学进入中国并开始本土 化,也不过100多年,理论上与现实上都不难看到科学并没有在中国百姓中扎根, 还没有成为中国人自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许100年后会有大的变化。   我们太需要科学了,所以我们信奉科学,我们崇拜科学,我们构造理想的科 学,我们把科学家想象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继而,我们提倡科学,我们政治 上天天喊科学。但科学岂是单单让信奉和崇拜的?   科学真的是什么样?那就深入实验室看看科学是什么样吧,就到科学共同体 中实际体验一下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生活的吧,就看看科学家是如何申请资助并 撰写报告与论文的吧。SSK学者做了这些工作。他们起先被斥为对科学不敬,但 形势一点一点在变化,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面对现实、说真话,体会到除了“应 当”外还有“事实”上。科学应当是什么,这是过去讨论的主要内容;科学实际 上是什么,现在被多领域的研究者逐渐揭示着。   科学什么都可以是,但不应当是宗教,不应当是禁止思想自由的工具。但这 说的还是“应当”。当然,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虚构的科学形象,它应当是一 幅相对而言或者绝对而言非常好的形象。而实际的形象如何?这里没时间讲谈, 只推荐两种易读的读物,一是刚才提到的齐曼的书,它是折衷的产物,容易为人 们所理解。另一部是《怎样当一名科学家》,是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 学院三家编的一本小册子,应当说颇有权威性,这是给初入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和 研究人员准备的必读材料。   科学的形象确实发生了变化,以老眼光看问题对科学本身的发展不利,也不 利于科学普及或者科学传播。   我们早先的科普观念很明确,是单线条的至上而下的灌输,上面有科学技术 知识的科学共同体或者科普专家,下面是无知的百姓。这对应的是欠缺模型 (deficient model),系统基本上没有反馈。它的前提假定之一是,公众是无 知的,欠缺科学知识。但是现在这种模型已经逐步让位于与境进路(contextual approach)。这既与科学的变化、科学形象的变化有关,也与科学素养 (scientific literacy)的新提法有关。这些变化也可以从英国先后两个重要 报告中读出,一个是198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一个是15年 后2000年英国上议院发布的《科学与社会》报告。(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准备 译出这两个重要报告,现已购得翻译版权)   米勒(J.Miller)首先提出科学素养的三维描述,包括对科学概念与事实、 科学过程与方法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之后英国、OECD等都发展出自己的 科学素养概念,并用于多国的实际测度,这些概念有一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当年 的三维刻划。现在OECD的PISA顶目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最为明确,已经有十多个国 家采用他们统一标准在各国展开测试,并统一作对比分析。PISA项目定义的科学 素养模型可简称为PCC,指科学的过程(process)、内容(content)和与境 (context)。另外从美国2061计划的若干报告及英国皇家学物理学会出版的学术 杂志《公众理解科学》及Sage公司出版的《科学传播》杂志看,科学素养与科学 传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两者有相关性。   2002年12月18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徐冠华也讲:“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不仅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念,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新问题、 新趋势都是新时期科普工作需要重视的。这要求我们的科普事业要继往开来,不 断创新。要求科普工作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在继续做好科技界向受众单向传 授科技知识的同时,要推动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科学家从事科学 研究的社会责任。”   他还讲道:“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普及事业经历了一个广义化、全面化 和系统化的过程,从‘科学普及’阶段到‘公众理解科学’阶段再到现在的‘科 学传播’这一新的阶段。……我国的科普事业要积极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们 科普工作的理念、理论要跟上发展的潮流;要重新审视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下来 的科普工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科普 工作要求的,不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目标的,要敢于打破、革除。要在借鉴国 外理论和成功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揭开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走出一 条适合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科普事业发展新路子。”   这些提法无疑是站得住脚的,符合时代精神,更是“三个代表”所要求的。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的,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它要触动许多人对科学的默认理 解,需要相当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取得进展。但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也为科学 自身的发展,观念的变革是必要的。对科学形象、科学文化、科学传播的讨论, 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打棍子扣帽子,那样做首先受伤害的还是科学和科学家 的形象。“矫枉”有时需要“过正”或者已经有个别言辞略显过分,但凡事需要 看主流和语境,不宜断章取义。 (XYS200304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