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刘子华用八卦学理预测第十大行星的谜底   王先胜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留学法国的中国人刘子华用八卦学理预测了太阳系 第十大行星的存在,这件事在当时的西方学术界引起一定轰动,此后它又成为中 国的《易经》、八卦蕴含现代科学、未来科学以及我们不知道的一切深奥学问的 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一个案例。笔者对天文学知识懂得很少,不能完全懂得刘子华 先生的研究,但检查他对八卦的运用,发现他对八卦图、八卦原理都作了一些个 人的改造、拼凑和理解,因此认为“即使太阳系第10颗行星完全按照刘子华先生 的预测得到发现,它或者可以说明大自然和宇宙星空存在着某种和谐,但却并不 证明先天八卦或其他什么卦图反映了太阳系或者宇宙的根本规律”。最近传出美 国天文学家麦克·布朗发现了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此采访 了刘小华遗孀曾宇裳女士,其中说到法国汉学家马伯乐开初并不认同刘子华的论 文,但第二天马伯乐改变了看法,因为“他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论文把天文恒 数与卦理相互印证所得各项结果不可否认,因为这个结果可以脱离卦理,仅依据 天文恒数就可成立。若否认论文,无异于否认西方400年来自己的天文科学”。 这就是刘子华博士用八卦学理预测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谜底:不用八卦,仅用天 文恒数计算,刘子华可以得到同样的预测结果;不用西方科学和天文计算,仅用 《易经》、八卦,刘子华是否可以得到同样的预测结果呢?答案一目了解。   刘子华花了大量精力将其天文计算结果与中国古老的《易经》、八卦相附会, 大约与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后一样,需要找到一种另外角度的“理论”来支撑它、 辅翼它,心里才更加踏实。而中国的阴阳八卦、五行学说就是一堆可以让人任意 捏弄的泥团和“万能理论”,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的神奇就在这个地方。 附: 华西都市报 > 家居(2005年08月13日20版) 发现第十大行星成都人早了65年? 2005年7月29日,美国天文学家麦克·布朗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第十大 行星。布朗说,如果这一发现得到更多证明,那么关于太阳系的天文常识将改写。   就在全世界天文迷们为这一发现欢呼雀跃时,7月30日,本报热线突然接到 猛料:“早在65年前,第十大行星就被四川天文学家刘子华推测出来了。”消息 传出后,立即成为各大门户网站转载的热点,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响,很多人为中 国人感到自豪,但质疑之声也不少:刘的推测和实际特征数据相差太大,理论依 据严重不足,按照国际天文学的普遍原则,这只不过是一次稀松平常的“猜测”, 刘子华当年是怎样“发现”第十大行星的?   带着大家共同的疑问,近日,记者探访了刘子华先生的遗孀曾宇裳女士,揭 开了当年第十大行星的推测之谜———   A .   打开遗物   论文原稿述说“发现”经过   刘子华先生生前的居所位于成都市枣子巷一个普通的居民院里。屋内不大的 客厅里,摆放着几样简单的家具,正是这种处在深巷中的简单,让人感觉到主人 的一种超然境界。   刘子华先生的夫人曾宇裳女士已年逾八十,听说记者的来意后,她十分高兴: “子华为祖国争取了巨大荣誉,不应该被历史遗忘!”曾女士从里屋取出一个箱 子,里面全是刘子华先生的遗物,刘老当年“发现第十大行星”的经过就存放在 这里……   B .   出现恒数   大胆推论宇宙新行星   1919年,刘子华被公派到法国留学。留学期间,他对天文产生了浓厚兴趣, 并将精力转向天体宇宙的研究。他将西方现代天文考察得到的各行星平均轨道数 带入进行计算,结果出现了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的恒数。刘子华为之震惊,又 将行星密度带入计算,结果又出现了恒数!   1930年,西方天文学家用数学方法推定的冥王星被发现后,刘子华原先计算 一直显示的恒数被打破。他推论这平衡的打破是由于未知的行星在作怪。1933 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公布了冥王星的天文参数,刘子华据此推算出,这颗 未知行星平均轨道速度1.69公里,密度0.424(水=1),对日平均距离 74亿公里。 根据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命名规则,他为自己推定的新行星命名“木王星” (Prosee)。在希腊神话中,Prosee是农业女神的意思。   1939年秋,刘子华将其博士论文《八卦宇宙与现代天文———一颗新星的预 测———日月之胎时地位》完成并呈交巴黎大学。论文首先由论文审查委员会主 席、巴黎大学科学及技术院院长、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阿伯尔·海审读,阿伯 尔·海得出结论:关于科学方面,结果令人满意,而卦理方面,他转交当时西方 赫赫有名的法国汉学家马伯乐教授审查。   C .   柳暗花明   精确计算征服天文学泰斗   然而,马伯乐在复函论文审查委员会时表示,刘子华的论述太大胆,不同意 该论文。这对刘子华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难道10年的辛苦研究成果都白费了?   但第二天,刘子华收到了马伯乐寄出的一封快信,表示接受论文。原来,马 伯乐拒绝了论文后,他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论文把天文恒数与卦理相互印证所 得各项结果不可否认,因为这个结果可以脱离卦理,仅依据天文恒数就可成立。 若否认论文,无异于否认西方400年来自己的天文科学。刘子华随后请马伯乐给 论文作序。按规定,论文未获审查委员会通过前,其成员是不能给论文写序的, 但马伯乐却破例同意了刘子华的请求。   论文发表后,刘子华将其寄给了许多国家的天文台及大学,得到了天文学家 及哲学家的赞许。法国补尔日天文台台长摩尔说:“我从头至尾读完你的大作, 我诚恳地向你祝贺,你的论文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巴黎大学哲学系主任、论 文审查委员会主席爱米尔卜勒耶教授说:“我非常尊重刘子华先生在巴黎大学提 出的论文……他依靠精确计算的结果,是非常吸引人的。这一著作证明了人类思 想的一致,即使他们所循的途径有所不同……”1943年,在论文发表3年后,世 界学术界并没有对刘子华的这篇论文提出异议,巴黎大学遂正式授予刘子华巴黎 大学博士学位和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D .   艰辛研究   报纸取暖鞋底磨穿   虽然获得了许多专家的肯定,但没有多少人知道,成功的背后,刘子华曾遇 到过多少的困难。1937年,刘子华以对宇宙研究的杰出成绩就读巴黎大学博士论 文班。这期间,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反复进行精审计算。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极 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进行的。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和研究,他把做工挣钱的时间压缩到仅够维系生 存的地步。他租住巴黎贫民区廉价公寓的最高层,冬天房里本来有暖气,但他付 不起费,不敢使用,每天早晨用冷水擦洗全身,直到浑身发热。他还用报纸塞在 前胸后背,垫在鞋底取暖。他的全部炊具是一只酒精炉,还只能偷偷地烧,以免 被房东发现。长年累月只能吃牛奶、面包和土豆的他,最奢侈的享受不过喝咖啡 而已。   一次,《巴黎晨报》一位副刊记者去刘子华租住的公寓采访他,刘子华换上 了他唯一的一双已通了底的皮鞋,不得不用报纸垫在脚底再穿上皮鞋,这一幕被 该记者拍了下来。刘坚持拒绝刊登,“这会丢了我们中国人的脸!”该记者再三 保证会做技术处理,刘子华才同意。之后,该报用了7个整版对刘子华进行了专 题报道。   E .   盗版风波   法国出版商求“私了”   1985年,刘子华的学生、赴法博士留学生戴思杰,在法国发现麦迪西士出版 社1980年盗版的刘子华的著作,立即买下一本寄给老师。戴思杰穷追不舍,迫使 该出版社道出实情。原来,刘子华40年代初在法国讲学时,他的学生某伯爵夫人 设家宴招待他,刘子华送了一本著作给她以示答谢。夫人珍藏多年,1961年临终 前将书转赠麦迪西士出版社负责人伊里约。伊里约策划再版,根据法国有关版权 法规,他于1970年致书法国驻华大使馆,打听刘子华下落但无回音,不敢贸然出 版。1974年伊里约病故时,遗嘱女儿阿里克一定想办法再版刘子华的著作。阿里 克没像父亲那样“枉费心机”,抱着刘子华可能已去世的侥幸心理出版了此书, 并向世界各国发行。   当知道刘子华健在并已知道盗版之事后,该出版社给刘子华寄来一份合同以 求“私了”,但拒不承担盗版侵权的责任。该合同十分苛刻,刘子华对此十分愤 慨,致书巴黎称此行径“欺人太甚,有辱我中华民族气节”。该出版社于是派出 工作人员到成都与刘子华谈判。由于对方毫无诚意,谈判未能成功。刘子华一怒 之下,委托四川律师事务所涉外律师刘安颖向巴黎法院提起诉讼,但当时要诉讼 费6万多元,这对于靠工资生活的刘子华无异于天文数字,只好将其搁置至今。   □新闻题外话   现代文君慧眼“识古董”   说完刘老发现第十大行星的前前后后,曾女士陷入对刘老的回忆中。她说: “1955年我认识了子华,最初只知他是研究《易经》的,以为他是在做封建迷信 的事。结婚后我帮他抄写译成中文的论文著作,才发现他做的事原来是那么的科 学。”曾女士说,她从小就对有学问之人充满敬意,但在父母包办下,她被迫嫁 给了目不识丁的市井小民,因不甘心如此平庸地生活,她毅然与前夫离了婚。   回忆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曾女士一脸幸福:“认识子华的时侯,他已近 60了,我只有33岁,当初只是怀着对科学家的崇敬心情想跟他学习法文和天文学。 但越是和他接触,就越被他身上独特的学者气质所吸引。”于是曾女士主动出击, 向刘老吐露了爱意。岂料刘子华接信后手足无措,因为多年来他将全部精力投身 于事业,几乎打消了成家的念头。但曾女士的热情最终感动了他。曾女士说: “朋友们老问我图刘老什么,我就跟他们说,我慧眼识‘古董’!”   □数字发现   1978年刘子华先生又依据易学原理,预测出该行星将于1982年前后出现。 1981年美国海军天文台果然发现了这颗新星,且其一系列参数与刘当年的预测基 本一致。上世纪80年代当美联社不断发布关于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消息时,刘子 华以及他的博士论文被重新提及。1992年4月1日这位为中国人民争得过殊荣的老 人心脏停止了跳动,与世长辞。   文/图记者宋永坤实习生宋力 (XYS200508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