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中国科技期刊出路何在 周午纵 中国科技期刊近4700种,但在国际上流行的寥寥无几。这样的现状与科技的 高速度发展是不相称的。据报道, 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已经 下决心用几年时间来整顿中国科技期刊,期望重点支持几个国内一流期刊走向世 界,这是很令人鼓舞的消息。 主编是期刊的核心人物 有人以为,我国期刊的质量上不去,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他们希望国家 出资把期刊扶持上一个台阶。我认为启动资金固然很重要。但是,一个期刊的长 期发展最重要的是主编。主编可以决定办刊的方向,组织得力的编辑人员,扩大 稿源,开拓市场。因此,国际上许多重要的期刊主编不是活跃在科技前沿的著名 科学家,而是全职办刊人,比如Nature,Science,化学领域的Angew. Chem., 材料领域的Adv. Mater.等等期刊的主编。也有大量专业期刊的主编由科学家兼 任。但是兼任并不是挂名,他们同样必须花大量的精力来把握办刊方向,扩大稿 源,保证和提高所刊登论文的质量。英国剑桥大学著名表面化学家David King教 授原来是Chem. Phys. Lett.的主编。去年他出任英国首相的首席科学顾问后不 再有时间做该期刊主编应该做的事务了,唯一的选择是马上辞去主编职务。中国 有许多期刊的主编由名人挂名。他们很少参与具体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能力强 的实际主编处理日常工作,这样的期刊是缺乏生命力的。一个期刊按专业或地区 的分布任命多个主编,一个国家的期刊任命外国科学家做主编,在国际上也是常 有的事。 考虑到文字和国情的特殊性,中国期刊的主编由外国人担任似乎不合适。但 是,编委会,稿源和审稿专家的国际化则是必须的。当今世界哪一种高水平的学 术期刊不是国际化的呢?我们所推崇的Nature和Science各自在全世界有强大的 顾问团和审稿人网,而且在好几个国家设有办事处。中国期刊要上一个台阶,稿 源必须国际化。而编委和审稿都局限在国内,怎样争取境外稿源呢?我听到一种 反对意见说,中国人的事情为什么要外国人来管?难道我国科学家连审稿的能力 都没有?如果这种意见出自政府官员倒可以理解,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有其特殊 性。但出自一些资深科学家之口,就令人费解了。中国足球为什么要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为什么中国的体育健儿非得到国际赛场上让外国人评头论足呢?美国、 英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科技论文,甚至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材料,送到国外 去审,这并不意味对本国科学家不信任,而是要习惯那些国际游戏的规则。我们 一方面对SCI索引、影响因子等等重视到近乎崇拜的程度,另一方面又说中国人 的事情不要外国人管,显得很滑稽。 按国际化规则办刊 编审工作和稿源的国际化,可以从一批和中国科技界已经有了良好关系的国 外科学家(包括华裔科学家),和有成就并在国外学术单位取得稳定职位的部分留 学生中做起。这个条件我认为现在已经成熟。 也许有的人认为在国外高水准的国际期刊已经很多了,有好文章寄去发表就 是了,没有必要发展我国科技期刊。当然,写论文和办期刊没有直接的关系,这 就像培养运动员和拥有本国籍国际裁判一样。对一个体育项目而言,有国际裁判 不见得就有世界冠军,但拥有国际裁判对一个国家在该项目上的整体水平提高和 持续发展是有相当重要作用的。对于办期刊和做文章的关系来说,办期刊的重要 性可能还会更大一些。何况,一旦我们有了一些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期刊, 我国科学家的优秀科研成果不一定都要寄到国外去。在特殊情况下,变通一下也 方便。 国内科学家不愿意向中国期刊投稿,除了中国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太小外, 另一个原因是期刊的出版周期太长。出版周期是当前国际学术期刊之间竞争的主 要参数之一。一般是快报3个月,全文6个月。电子版的出现,则将出版周期缩得 更短。在我国,出版期刊受到的社会限制因素太多,例如管理部门的官僚主义, 期刊篇幅的不必要限制,审稿和通讯时间过长,排版和印刷的低效率等等。有一 种说法是,向国内期刊投稿,等你忘了的时候,大概就快印出来了。所以,要缩 短出版周期,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逐个解决问题。最近听说,国家基金委的 《自然科学进展》经过努力已经将出版周期缩短到6个月。这是难能可贵的。但 总体来说,出版周期长是中国期刊一个普遍的现象。要和国际期刊市场接轨,这 个问题是一定要首先解决的。 重点扶持少数主要期刊 中国期刊数量多而质量差,进行宏观整顿是必须的。据说中国期刊之多在世 界上可以算名列前茅的。不但各个学会办,各研究所、各大学也办。多办期刊, 多发文章并不是坏事。但期望所有期刊都走向世界,在近期是不可能的。一个比 较现实的策略就是重点扶持一个或几个主要期刊,让它们先走向世界。以后逐步 带动其他期刊。对于同类期刊,办刊条件不好,期刊质量差又没有效益的期刊应 该停刊或者合并,以便集中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办一批至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 的期刊。 世界期刊市场有一个现象,即期刊知名度存在很强的惯性。换言之,好的期 刊不容易坏下来,低档次的期刊很难提高知名度。这和科学家们的投稿意向有关。 但是,也不是说新期刊就没有机会了。Chemistry—European Journal是1995年 由德国化学学会创办的月刊。当年只出了9期,共666页,以后逐年递增,1996年 1662页,1997年2114页,1998年2632页。1996年,ISI第1次为其计算的影响因子 就高达4.814,在化学类期刊中仅次于J. Am. Chem. Soc.(5.948)。该期刊的编 辑部虽然在德国,但编委会主席在法国,37名成员来自19个国家,包括非欧洲国 家的日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我想,为提高中国期刊质量,我们不仅要 向Nature、Science等老牌高水平期刊求教,也应该向异军突起的期刊新秀取经。 总而言之,办科技期刊国外已经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只要我们立志于改革, 认真研究中国的国情,吸收国外好的经验,在不太远的将来使一批中国期刊走向 世界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为英国圣安德罗斯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本文系作者从发表在《中国科 学基金》1999年第3期的杂文第4部分修改而成)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