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中华读书报》的文章《是商业炒作,不是科学研究》是我一人 署名的。后来的公开信是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征集意见写成(方舟 子)) “冷水”泼醒了谁? 人民日报记者陶峰   查查“无法估量其价值”一说的来历   数周前,国内各主要媒体纷纷以显要位置报道了美籍华人科学 家陈晓宁携带“三大基因库”回国,并将三大基因库中最大的一 个———人类基因克隆库(人类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 BAC library)赠送给国家,并被聘请为国家基因组北方中心分子细 胞遗传实验室主任及教授的消息。有的甚至以“基因皇后”的称谓 来形容陈晓宁在生物科学界的“顶尖地位”,并称这些基因库“具 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见8月21日《南方都市报》)。 然而,9月13日的《中华读书报》发表题为“是商业炒作,不 是科学研究”的文章,却针锋相对地指出了国内媒体对这些基因库 的作用、陈晓宁的学术地位和贡献的报道,存在许多不实和夸大之 处。 这篇有几十位留美科研人士署名的文章指出,媒体对陈科研成 果的这些评价大多根据的是由陈的丈夫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某 公司提供的“详细的背景资料”。他们认为,三个基因文库对中国 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是有益的,但其价值和作用也是很有限的。 这类文库的建造和使用已是常规化的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分子生物 学实验室广泛应用,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花3000多美元买到,其价值 绝非“无法估量”,更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 文章还对陈“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人物”的说法提出怀疑, 认为陈在其个人简历中所列举的职称、荣誉大部分都不具有学术意 义,有的甚至有疑问。 一时间,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议论纷纷。有观点认为, 应该多肯定海外学子报效祖国的一腔热情,而不要求全责备地追究 细枝末节。但更多的声音认为,科学必须讲求实事求是,如果盲目 追捧某些名不符实者,只会伤害国内那些有真才实学、踏踏实实从 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人才,同时也有损于中国政府认真致力科技发 展的严肃形象,使很多受过良好训练、在相应学术领域有所成就的 留学生在回国问题上裹足不前。 争论还在持续,又有新的“冷水”当头泼来。 今日又见“克莱登大学”? 《中华读书报》9月27日刊登的署名方舟子的文章,继续毫不 留情地对媒体广泛报道的几个“科技精英”追根究底。这回除了陈 晓宁,还有两位“陪绑者”被穷追猛打。 一位是《钱江晚报》等报道的年仅25岁的留学生夏建统,据说 他21岁考入哈佛,24岁取得设计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最年 轻的教授”。方文指出,经向哈佛校方查询,此人其实是24岁开始 读博士学位,离获得学位还早着呢,教授更是八字还没一撇。 另一位是《天津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报道的“破解 疯牛病化学密码”、“挑战诺贝尔”的南开大学教授杨池明。方文 不仅对其研究的学术价值提出怀疑,还仔细探究了他被《科技日 报》报道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命与健康研究所主任”头 衔。经查,这家机构其实只是杨本人向圣地亚哥市政府登记的一个 商业化名而已。 方文毫不客气地把上引三人同《围城》时代的方鸿渐作了比 较,文章辛辣地说:“不论是记者还是公众,在见到留学人员戴着 ‘博士’、‘教授’、‘主任’的桂冠翩然归来时,要多留一个心 眼,记着:‘克莱登’以前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把科学信誉卷入了“商业炒作” 正当这场风波日趋激烈的时候,素以稳重著称的《文汇报》10 月11日在头版发表“给科学界过度炒作泼点冷水”的报道,摘登了 邹承鲁、饶毅、华中一等国内一批知名学者给文汇报发来的公开 信。学者们对近期国内学界出现的“三大基因库”、“纳米技术” 等几起过度炒作事件提出了公开的质疑和批评,他们大声疾呼:近 年来,不断有人出于商业目的或其他目的,精心策划,以科学的名 义宣扬伪科学、假科学,值得科学界、企业界和新闻界深思。 在新浪网对“陈晓宁携基因库回国”新闻的评论中,也早有网 民对盲目跟风的多家新闻媒体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一位网民说,尽 管明知大多数的说法都来自于陈的丈夫担任董事长的某公司,但为 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新闻单位轻信了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消息来 源,而并未向有关专家独立地求证其可靠程度?所谓的“新闻策 划”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陈的丈夫也坦陈很多事情是出于 “正常的商业炒作目的”,为什么还有媒体上当?这已经不是某几 个新闻记者科学技术知识素养深浅的问题,而是目前新闻界存在的 一股动辄追捧的流风所及。 这样的疑问如果同另一起闹剧联系起来,也许能带给人更多的 回味。前不久,武汉曾有人宣称发明了“酒变油”的配方,但综观 全国媒体,对此均持审慎态度,事后终于证明缺乏科学依据。那 么,对于几位头顶“博士方帽”、手持“重大成果”的留学归来人 员,媒体何以又失去了冷静客观的判断力呢?莫非真如那篇出言辛 辣的方文所言,留洋头衔上的眩目光环,竟也影响到新闻界衮衮诸 公对于新闻真伪的判断? 看来,面对泼来的这几盆冷水,该冷静反思的不单单是一个科 技界。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0年10月13日第二版)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