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申请的评审 梅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于生物医学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拥有28个研究 所和中心(包括国立医学图书馆和科学评审中心)。除了自己进行科研之外,更重要的 是它还掌管着全美生物医学研究基金的评审和发放。几十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 直是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的最主要的“院外资助(extramural support)”的来源,也是世 界上生物医学研究基金发放最多的机构。它由联邦政府得到的经费在过去的五年 (1998-2002)里增加了一倍,去年达二百三十二亿美金。其中约3% 用于行政管理, 10%用于院内的科研, 绝大部分(80%)都用来支持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生物医学研 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繁多,支持面也很广,例如大学本科教育,博士生和 博士后包括医学博士后教育,培养少数民族科学家,以及鼓励开发研究(所谓的小公司 资助), 还有本文想重点介绍的生物医学研究。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以合同 (contracts)与合作协定(cooperative agreements)等形式发放资助,多用于某些特定 的技术或领域的开发,本文不详述。 一,自由择题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外发放的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资助主体是科学家自发课题的资 助,可以是单一申请者的项目(RO1),也可以是几个申请者联合的大课题(program project)。前者类似于中国自然基金委的面上项目或重点项目,资助强度为每年10-25 万美元,后者类似于863或973等国家重点课题,资助强度为每年50-100万美元左右,两 者均为期3-5年。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没有 “立项”的要求,完全是科学家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对前沿的把握自发地提出课题资助的申请。这一套资助政策和方法基于调动研 究者的积极性,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行政的干预,在科研方向上不容易出现偏差,有如下 几个特点:科学上的高标准,但对选题没有任何的要求,只要是促进科学的发展,增进 人类的健康的课题都予以支持;鼓励创新和冒险精神;力求严格,真正做到公平竞争。 美国之所以在生物医学的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政策。但在少数一些领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立项”,不 定期的发表征求申请的告示(RFA, request for applications)。 虽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申请的课题没有硬性的规定,对课题的意义和可行性却有非 常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求证假说的申请比较容易得到好评,如果是一个“表述性” 的申请,比如研究某蛋白质在某组织或某疾病的表达,就不大容易过关。申请正文必须 包括四个大部分:课题的预期目标,背景和意义,预实验的结果,和实验设计和方法。 如果是申请更新资助,必须要介绍前次申请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列出已发表的论文。 正文要求不超过单行打字25页,但由于信息量大,经常还不够用,因此申请者往往在纸 的边角上做文章,或用11号的小字,尽量多包容一些了内容。写一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院的课题申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截止期临近时教授们会闭 门谢客,甚至工作通宵达旦。这也难怪,如果能得到一个四年每年25万美元的资助的 话,这25页纸可谓是一纸万金。此外,科学家所在的学校或研究所还能另外从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得到课题经费的50-100%的行政管理费(overhead)(此款不从课题经费里扣 除,而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另外支出)。由于资助强度大,给出的行政管理费高, 美国的学校和研究所都把有没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当作评审教授晋升的一条重 要指标。 二,严格评审 课题资助申请的评审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科学评审中心负责,实行同行评议 (peer review) 的办法。这套同行评议体制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的研究所和中心徵别高 水平和值得资助的课题的主要办法,自建立五十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联邦政府支持生物 医学研究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评审中心在收到课题资助申请之后 根据课题的内容把申请分派到一个或者多个与申请主题相关的研究所或中心,日后基金 的发放和管理由该研究所或中心负责。同时科学评审中心把申请分发给其下属单位--不 同的综合评议组(integrated review group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现有综合评议组 20个,从分子到细胞,从物理到化学,从发育到行为,以及临床医学,毒理,护理学和 影像学等等无所不包。每一 综合评议组下属数个评审组(study sections),审评申请 的科学质量。评审组由专职的科学评审官员(SRA,scientific review administrators)负责,他们也是科学出身,有博士学位。他们职责是召集评审科学 家,组织评审会,以及维持评审的公正。评审组约有10-15位正式成员,都是某一领域 的专家,有一定的建树,同时本人必须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的获得者。评审会 议经常有非正式成员的专家参加,称为ad hoc评审员,负责评审特殊领域的申请。评审 组每年评审三次,每次大约有15-20个专家参加。一般每个正式成员每次要评审8-10个 申请,因为每一个申请平均要花8小时,包括写出2页纸的意见,工作量很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申请的评审工作是很认真的,一般每一个申请由两个或三个科学家 主评,写出书面意见,然后在评审组会议上讨论。以前,所有的申请都在评审组上讨 论,因为每次有80-100个申请,讨论的时间拖得很长,重点不突出。几年前美国国立卫 生研究院的基金申请评审改革,建立了所谓的“甄别”(triage)方法。Triage一字来 自于古代战场上的医生对待伤员的处理,因为伤员太多,医生不可能去救所有的人,有 希望救活的就去救,没有希望的,哪怕是还活着,就标上这个字,后面上来的医生也就 不去救了。基金申请评审的甄别没有那么残酷,只是根据申请的重要性和科学质量决定 一个轻重缓急的序列。一般而言,标上“无竞争力”的申请不再在评审会上讨论,这样 提交讨论的申请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讨论时间。为了保持公正,“无竞争力”的结论必 须是所有主评科学家的一致意见,而且参加讨论的所有专家(包括评审组非正式成员) 都不得有异议,一旦有的话,申请就必须提交讨论。申请者在递交申请时可以指出他/ 她与评审组的某一或几个成员可能有利益冲突,要求他们回避他/她的申请。在会议开 始时,评审组专家要在一张表上签字,申明将要讨论的申请里有或没有利益冲突,以及 是否有由来自于以前的导师,学生,现在的合作者或同一单位的同事的申请。在讨论这 些有利益冲突的申请前,这个评审员必须离开会议室,等到评分完后才能进来。 评审组开会时,大家围坐在一个大“口”字形的桌子边,口字的中央放满了空纸盒子。 相互介绍后,我们把自己认为 “无竞争力”的申请写在一张纸条上,由主席汇总,如 无异议,这些申请就被扔到桌前的纸盒里了。听到申请材料撞击纸盒发出的声音,想着 别人花几个月的心血准备好的申请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无竞争 力”的申请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不一定是糟糕的,只不过有些毛病需要修改,评审者 认为在这一轮得到资助(进入前20%)的可能性很小。这些“无竞争力”的申请虽然没 有讨论(因此也得不到分数,见下面),但它们都会得到评审者的意见,给申请者下次 修回申请时提供参考。处理完“无竞争力”的申请后,接下来是讨论最有可能得到资助 的申请,然后是中间的申请。讨论时先由各主审报出申请的评分,1为最高,5是最低, 一般2.5 分以上的申请不大可能得到资助,1.5的申请则很可能得到资助,因此分数一 出,大家就知道评审者对这个申请的态度。报完分数后,第一主审花5-10分钟介绍这个 申请,课题的背景,预期目标,有哪些预实验的结果证明课题的可行性,以及课题完成 后有什么意义等。如果第二主审的意见与第一主审的一致,讨论的时间会短些;不一致 的话,讨论的时间就会很长。这时候第三审和到会的其他的评审科学家的意见至为重 要,最后得分的变数会很大,往往会出现分数与评语意见脱钩的情况。低年资科学家的 申请在这时候会得到照顾,只要是主题假说好,细节上问题容易过关,分数越讨论越 好;高年资科学家的申请往往就不那么顺利,分数越讨论越低,一个开始还以为可以得 到资助的申请最后都可能给判个“无竞争力”。评审讨论时大家的发言只对申请不对 人,比较公平,即便是来自于“大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的申请也不例外。主审们 的分数经过讨论或者趋于一致,也可能因大家各执己见,仍然差别很大。接下来是所有 参加评审的人根据主审的意见打分,给出的分数应该在主审的指导分数内,如果你想在 指导分数范围之外打分必须在评审会上陈述理由,否则的话科学评审官员有可能对此分 不加以统计。评审者多半很忙,虽然在讨论时同意了别人的意见,在讨论完后一般不会 花太多的时间对已写好的评审意见作大修改,在这种情况下申请者拿到的评审意见与所 得的分数有可能出入很大。我也过这种经历,自问这么好的评语怎么才那么低的分呢, 是否分数算错了?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参加评审后才知道其中的缘故。 评审会结束,标志着申请的科学评审工作的告一段落。科学评审官员统计每一个评审专 家的分数,求得一个平均分,即所谓的score。这个分数是一个绝对分数,一个申请是 否得到资助当然与它有关,但它并不是比较申请优劣的标准。因为有的评审组可能习惯 上松一些,给的分数较低,有的紧一些,给的分数就偏高,如果按此绝对分数来决定资 助的发放显然不合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得到一个可以使申请相互比较的相对分 数。因此,科学评审官员根据绝对分数把申请按优劣次序排队,为了增加可比性,排队 的基数不仅包括本次的申请,还包括评审组前两次所有的申请,然后按以下的公式计算 出一个百分比得分(percentile):100 x (排名数 – 0.5)/三次申请总数。经过与前两 轮的申请比较,得出的标准化的百分比得分就消除了评审组之间的人为差异,因此以这 个百分比得分决定资助的发放比较科学。所以,一般的申请会得到两个分数,一个是绝 对分数,另一个是相对分数—即百分比得分。前面谈到的“无竞争力”的申请因为没有 讨论,所以不会得到任何分数。科学评审官员在评审组讨论后的几周内把分数和评语意 见交给相关的研究所或中心的项目管理主任(program director)。到此,科学评审中 心的工作就结束了。 三,择优资助 研究所或中心的项目管理主任的职责是确定申请是否符合研究所或中心的目标,向理事 会推荐申请,帮助所长或主任做资助的决定,同时他们还负责发展新的项目,召集会 议,发表前面谈到的征求申请的告示。他们还有权选择性地资助一些资助线外的申请。 项目管理主任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也可能曾经是教授,一般管理着50-100个现行 基金和100-200个未决基金。他们会旁听评审组会议,因此在把分数和评语意见寄给申 请者后,可以告诉后者一些会上的口头评语,帮助分析书面的意见,以便申请者修改基 金申请。有必要说明,每一个研究所或中心的资助发放的百分比分数线是不一样的,同 样的分数在不同的研究所,有的可以得到资助,有的就不能。国家眼研究所(NEI)的资 助线较高,因为他们愿意资助单一申请者的RO1,而不愿意资助几个申请者联合的大课 题(program project)。国家神经性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INDS)的资助线定得较死(现 为19%),所有在线内的申请理所当然的会得到资助;其他的研究所,如国家普通医学 科学研究所(NIGMS),资助线较模糊,在“线内”的申请不一定得到资助,相反,线 外的申请有时也会被选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各研究所和中心有自己的理事会,成 员包括资深科学家,多半是系主任或很有影响的科学家,也有一些非科学人士,像律师 和非政府的疾病组织的领导等。理事会对研究所的发展方向和运作提出建议,并审核评 审组的评审结果,听取申请者的上诉,他们有权提出与评审组不同的意见。最后,各研 究所和中心的所长或主任根据理事会的建议决定最后的资助的发放。多数情况下,理事 会对单一申请的批准是象征性的,一般在你得到百分比得分和资助线之后,心里就有数 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每年收到上万份申请,只有 20%左右有可能得到资助。即使是年景 不错的前几年,资助线也不过是20-25%,今年降到了16-18%, 这意味着至少80%的教授 得不到新的资助或者将要断顿儿。如果这次得不到资助,申请者可以根据评审意见修改 申请,送回再评审,这种申请叫A1申请,再修改一次的申请叫A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规定每个申请最多只能修改两次。从第一次送审到A1,如果一切顺利是八个月,很多申 请应要作实验补数据证明其可信性,还得等下一个期限,又是四个月。一个不顺利的申 请经这样的两次折腾,可能要花一年半到两年多的时间,所以申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的资助对于刚开始独立的助理教授来说,在精神和毅力上是一个考验。 四,其他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工作人员有十分明确的行为准则要求。比如说,50英里内的出 差,食宿一律自理。因为评审会多半在华盛顿开,因此他们得不到任何的补贴(评审科 学家每人每天有200美元的补贴)。不仅如此,申请者和评审专家还不能请他们吃饭。 评审会间隙,大家常常一起到餐馆吃午饭,聊天,饭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工作人员 必须付自己的饭钱,不能占便宜。我还在弗吉尼亚大学时邀请接待了当时任国家神经性 疾病和中风研究所所长贺尔(Zach Hall)先生,他是研究突触形成的专家,来作一个 学术报告。他的太太同行,来看看美丽的弗吉尼亚大学的校园。晚饭后,贺尔先生坚持 要我算算每一人的饭钱,他说,他太太只是来玩的,她的饭钱应该自己出。我听了很有 感触,只好让他交了他太太的那份饭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评审的保密工作做得 不错,虽然研评小组科学家的姓名是公开的,而且附在给申请者的评语里,但是谁主审 了某一申请是保密的。大家养成了习惯,明知道你可能评审了我的申请,我也不找你打 听。当然也有例外,有一次,一位外校教授来访问,门一关就开门见山地问我他的申请 在我参加的评审组讨论的情况。我一点准备也没有,尴尬了几秒钟,一想我有什么值得 尴尬的,便直言告诉他这个问题不便讨论,他很不好意思。我有个朋友参加国内的一次 课题评审,刚讨论完不久,得到资助的科学家便前来致谢,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本来同行就不多,如果还不保密,怎么让人讲真话? 当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评审不是十全十美的。它鼓励创新和冒险精神,但同 时又强调可行性。我的感觉是,评审人员对后者更偏爱些,想扼杀一个申请时,最好的 理由就是“内容太多,无法完成(over-ambitious)”;似乎没有人会在评审意见里提 出“内容太少”的问题。有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科学家,文章不少,但他们的创新性的课 题就是不容易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有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也受政 治的影响。有一个笑话,几年前美国前总统里根宣布他患有爱尔海默氏(Alzheimer’ s)病,那时只要你申请研究此病的机理,哪怕是申请写得再差,都会得到资助。 同行评议在中国国家科研基金发放上已逐渐受到重视,问题是中国的同行不多,难以判 断申请的申请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这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小,同行 不多。我就曾为加拿大,以色列,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评审过 科研基金的申请。在电子网络通讯发达的今天,申请材料可以经网络发送,国际性评审 已不是件难事。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许多海外的科研同行参加重点基金的评 审,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的科学水平更上一个台 阶。 (致谢:刘源,陈道奋和Carl Banner提供了信息和建议) (XYS200309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