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科学家,对此,我国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 “我们的研究曾早于美国” 新京报2004年10月7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04年度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戴 维· 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这三 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文告中称,他们是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 就才获此奖项的。夸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这三位科学家对夸克的研究 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   消息传出,我国两位当年曾致力于该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对美国同行表示祝贺 与敬佩的同时,又感觉“非常之遗憾”…… ■遗憾   我国研究曾非常接近最后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何祚庥直言, 昨天得知美国科学家凭借量子色动力学的“夸克渐近自由”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 物理学奖,感觉“非常之遗憾”。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我们的研究曾早于美 国,成果也非常接近最后的结果。   作为当年我国夸克模型课题组的主要研究人员,何祚庥说,在这个领域里我 们曾与美国等科学家一样在国际前沿工作,取得了非常有意义的成果,发展势头 非常好。我国在1965年率先提出了夸克模型(在我国也叫做“层子模型”)这一 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关键理论,而且,当时提出的关于颜色的概念已经很接近最后 的结果。“这个成果就算不一定是最原始、最根本的结果,但也已经是次原始的 了”。何祚庥说,1966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 专家的肯定。   按时间推算,这次获奖科学家的论文发表在1973年,主要的研究时间在1967 年 —1969年,而在该课题的研究中,中国所取得的重大阶段成果是在1965年, 在1965年—1966年期间,中国科学家还在继续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当时稍稍早 于美国等一些国家”。何祚庥说。但是,随之而来的“文革”使所有的科研工作 被迫停止,何祚庥被关进了牛棚。   领导“层子模型”这一工作的朱洪元院士(已故)等和所有的研究组成员, 全都被迫停顿下来,丢失了一次“冲刺”诺贝尔奖的机会。“这样一来,最重大 的发现已经让人家发现了”,何祚庥院士毫不掩饰自己的失落。   同样是当年夸克模型课题组的成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 导师张肇西当时还是一名研究生。   “我们当时的科研势头挺好,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也很多、很深入,但是‘文 革’让我们丢掉了很多机会”。张肇西说,如果当年的研究可以顺利进行,到现 在得不得奖不敢想,“但是至少,我们能够多做一些有分量的工作。”   关于夸克世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目前仍在进行研究。何祚庥院士介绍,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李小源研究员的研究成果较为领先。 ■钦佩   诺贝尔奖青睐美国人并不奇怪   这次美国科学家在诺贝尔物理学奖中胜出,何祚庥院士认为,这是美国科技 工作水准的体现和必然结果。   “今天美国人得到诺贝尔奖,我们都非常服气!”“遗憾”之余,何祚庥坦 陈自己的钦佩之情。   三位美国科学家从1973年论文发表,到2004年获得诺贝尔奖,期间30余年的 实验检验历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证明自己的研究结果正确之前, “冷板凳太长”,何祚庥说,数十年的科研,不是任何一个科研者都能够忍耐的, 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基金能够支持的。   “实验需要钱,大大的,多多的;实验需要人才,也是大大的,多多的”。 何祚庥说, 200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对宇宙中 微子等问题进行了40年的研究,这一研究是非常基础性的,不仅当时看不到对老 百姓生活的具体作用,即使是现在,依然没有很明显的应用成果。   但是,美国基金委仍然对雷蒙德·戴维斯给予了自始至终的经费支持。“40 年的研究,投入那么大,目前我们国家可以做得到吗?”   何祚庥还提出了他的另一个担忧:明年是我国提出夸克模型40周年,“明年 何祚庥 78岁了,做不动了,可是后来的人呢?”何祚庥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坐 不住,“喜欢弄钱”,能够忍受寂寞来搞研究又有研究能力的年轻人太少。所以, 从数量和质量上看,我们的科研能力与科研人才都与国外差的很多。   美籍华人、美国犹他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春晖高级 访问学者吴咏时说,在美国,年轻的科研人员有非常良好的科研环境。活跃、平 等、交流的科研气氛与灵活的科研机制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有利。这次获奖的3 位科学家,在 1973年发表论文时,年龄分别为32岁、24岁和22岁。   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张肇西说,在普林斯顿大学,一个普通的 年轻学生就有很多机会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同讨论问题、互相交流,甚至在校园 的路上,就可以与顶尖的科学家聊天。导师的点拨作用为学生的科研进步起到了 关键作用,“良好的氛围是那些早到者(前辈科学家、导师)创造的。”   ■回忆   吴咏时回忆与弗兰克·维尔切克共事岁月“他会毫无保留的把想法告诉你” 1982年—1984年,1989年—1990年,吴咏时曾经与这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弗兰克· 维尔切克进行过科研合作。当时,维尔切克已经是鼎鼎大名的物理学家了。   “他非常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吴咏时说,维尔切克经常与身边的 人讨论学术问题,很多深刻的科研想法,都会毫无保留的告诉给别人。而且,在 阐述一些艰涩的科研理论的时候,维尔切克往往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别人, “让人由衷的佩服他”。   吴咏时说,维尔切克讲话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一针见血”、 “举重若轻”。不仅是文章、演讲如此,就连平时讲话也是如此。所以,很多重 要会议都会邀请维尔切克去做演讲。   吴咏时说,他听说维尔切克在求学期间就已经显示出了极有天赋的物理才能, 在尖子生汇集的普林斯顿大学,维尔切克的名字是最响亮的一个。执教期间,维 尔切克从教授助理(类似于我国大学中的讲师)破格提拔为教授,在教授多从校 外聘请的普林斯顿大学,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维尔切克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期间,就住在爱因斯坦曾经居住的屋子。据说, 这是普林斯顿大学为了把维尔切克“留”住,而开出的条件之一。   吴咏时说,1983年,自己和张肇西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合作的一篇论文, 对传统看法提出了不同见解,很多人都对此持怀疑态度,就连审稿人也不同意论 文中的观点。反而是维尔切克本人在看过了论文之后,对两位中国科学家的研究 表示肯定,说“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物理意义”,作出了正 式在一流杂志欧洲《物理快报》上发表的决定。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王荟 (XYS200410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