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诺贝尔获得者中国演讲:听众为何沉默不语 本报记者刘恕 《科技日报》   今天,“2004生命科学论坛———诺贝尔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记者 注意到,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完报告后,全场均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是,当每一个演讲结束,主持人问现场听众“有没有问题”时,全场却都 是鸦雀无声:在持续了近4个小时的4个主题报告间隙,预留的总计40分钟的提问 时间里,千余名听众竟然没有提出一个问题!   布劳克博士第一个结束演讲。论坛主持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塞尔博士即刻 说道:可以提问了。此时台下一片寂静。为活跃气氛,布劳克只好简单地介绍了 自己的研究经历。他说:“我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与无数的老师、学生进行 过交流。”期待交流之意,不言而喻。然而,布劳克的声音并没有得到丝毫回应。   “这可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不然,要想再见到他们,恐怕得等到明年 了。”对主持人加的这把“火”,台下依旧沉默不语。布劳克走下了讲台。   第二位演讲者是米歇尔博士。他在作完讲演后也是在寂静中等待与听众交流。 主持人鼓励说:“有没有问题?不要害羞。”台下仍然缄默无言。   第三位演讲者穆拉德博士做完报告,台下还是一阵短暂的沉寂。   当第四位演讲者胡贝尔博士结束演讲后,主持人例行公事式地问了一句“有 没有问题”,依然没有回应,他便果断地宣布上午的论坛结束。   会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听众。一名生物学院的在读博士说,不提问反映 出我们与国外的差距:由于目前国内的研究手段和基础设备有限,还做不了这么 深入的研究。须知只有相当的水平和高度才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一位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坦率地说,这类研究侧重微观领域,像分子、原子 之类的东西涵盖了大量专业术语,听起来有些晦涩。如果演讲内容是一些大家普 遍关注的话题,可能就会有对话的氛围。   “生物学领域专业多如牛毛,如果不涉及这个方面,别说提问题,连听都听 不懂。”一位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博士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记者问她是否知道 这几位诺贝尔获奖者时,她摇了摇头。   据了解,此次论坛的听众,来自国内各部门、研究院所和大学。具体有多少 人熟悉诺贝尔获奖者的研究方向,我们无从知晓。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会 议安排的40分钟提问时间,在无声无息中被浪费掉了。   编后   在此次生命科学论坛上,有许多年轻的面孔。有人说,“从中看到了中国生 物技术的未来”。然而,从记者的这篇报道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沉默”。   与公开提问时的羞涩相比,大会结束后很多听众上前与诺贝尔获奖者交换名 片、合影拍照、请求签名。这些类似“到此一游”的行为,莫非只是为了证明自 己曾经与泰斗人物有过一面之缘?也有个别记了笔记的学生讨教演讲者一些细节 性问题,但他或她都表现不出拿起话筒公开提问的勇气。   在下午的三处分会场,面对同样艰深的学术报告,学生们变得踊跃多了,而 大一新生所表现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更是各路记者有目共睹的。是不是随着年 龄和年级的增长,羞涩和藏拙的念头反而与日俱增了?   论坛是一个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是中国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希望年 轻人在与诺贝尔获奖者的更多交流中,离诺贝尔领奖台更近一步。 (XYS200407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