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神经所:我们不想成为孤岛 □本报驻京记者李虎军 南方周末   2003-01-16   一个成立仅仅3年多的小型研究所,在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蒲慕明的率领下, 创下了一个令国内外同行惊讶不已的记录:自2001年底起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 文8篇,占同期中国生命科学界的1/3以上。蒲慕明及其同事想证明,在一种全 新的科研体制下,中国本土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临危受命   蒲慕明是中国科学院50多年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长。   3年前,当蒲慕明出任中科院神经所首任所长时,杜克大学的马克·卡伦对 美国《科学》杂志说:“他是科学界的超级巨星。”   “超级巨星”蒲慕明,称得上临危受命。   “我们当时正处于困境。”时任中科院脑所所长的吴建屏说。由于优秀的科 研人员纷纷出国,全所只剩下3个研究组在开展工作,吴建屏差不多成了“光杆 司令”。   其实,这样的困境,并非脑所一家所独有:中国陈旧的科研体制,捆住了科 学家的手脚。现为神经所研究组长的张旭,对此深有体会。   1994年,从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拿到博士学位后,张旭去了第四军医大学。 尽管张旭幸运地先后获得100万元经费资助,他还是感到自己的科研生涯在走下 坡路。   “传统的科研体制就像一只编织得很好的网,系统性地浪费你的时间和精 力,”他回忆说,“在那种环境下,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多少真正的科学研究 可以做,就经常下厨房。烧菜的时候,我总想大吼一声,那种心痛的感觉,真是 刻骨铭心。”   蒲慕明和神经所走在一起,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鲁白、维吉尼亚大学的 梅林、华盛顿大学的饶毅有很大关系。此前,这3位海外华人学者已经在脑所建 立了一个合作实验室。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之下,1998年,想为中国科学再做点事 情的蒲慕明,访问了脑所和中科院。   回到美国以后,蒲慕明与吴建屏、鲁白、梅林、饶毅联名上书,建议成立一 个具有现代化科研体制的研究所。“要推行改革,在一个已有的研究所会比较困 难,而在一个新的研究所要容易一点。”他说。   建议很快得到了正在推行“知识创新工程”的中科院的积极回应,科技部、 上海市等也表示支持,李岚清副总理承诺今后10年新的研究所将获得稳定的经费 支持,并由科学家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1999年11月,在原来脑所的基础上,隶属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神经所 成立。   游戏规则   尽管有高层的支持,神经所仍然出师不利,在招聘国内人才时困难重重。   “国有企业可以人才流动,科研单位人才流动却很困难,这种现象真是令人 费解。”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鲁白说。   各种各样的阻力很多。所幸的是,蒲慕明凭借其首位外籍所长的特殊身份, 化解了不少以前不可能化解的阻力。   一些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如所长和研究组长负责制、国际评估体系、 行政后勤对科研的绝对支持等,在神经所逐渐形成。   而这样的“游戏规则”,正是研究组长王以政最终决定放弃北美大学职位、 加盟神经所的主要原因。   2000年年底,王以政回国拜访时,神经所还没有发表什么论文,在国外并无 名气。不过,与国内一些研究所行政和后勤人员的骄横相比,神经所的秘书给他 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他们完全是以科学家为中心,在为科学家服务,这和北美大学的秘书一 样,”他说,“从这些秘书的身上,我感觉神经所的体制应该不错。”   与“牛人”过招   记者在神经所采访时,正好赶上一次招聘研究组长的面试。   这实际上是一场学术报告会,3位来自海外的年轻应聘者,报告了各自的研 究工作。报告会的气氛相当热烈,不断有人提出问题,台上台下甚至就权威杂志 英国《自然》上一篇论文是否有错展开了讨论。   “提问的大部分是学生,而他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看起来,蒲慕明很满意 研究生们的表现。   神经所的学生们,已经多次和国内外科学界的“牛人”过招。一位名叫熊春 柳的学生说,一开始向“牛人”发问还真是有些发怵,但习惯以后就好了。而在 神经所,让学生们习惯的机会很多:平均一周半就有一次学术报告。华盛顿大学 的饶毅等20多位海内外学者,还开设了被《自然》杂志称为“水平超过许多国外 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使学生们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研究”,“同时要求学生不 要崇拜时髦杂志,而要思考文章内容”。   2002年夏天,包括3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0位著名神经科学家访问神经所 后,给出了这样的评语:神经所正在形成可以做出国际一流研究工作的环境。   “中国其他的研究机构,可以从神经所的发展看到许多可以移植的经验。” 饶毅说。   经费问题   神经所成立之初,看好它的人并不多。研究组长张旭来神经所后,已经在国 际权威杂志发表3篇论文。但是,当初他心里也没底,甚至打算干不下去就再出 国,“因为失败的例子太多了”。   当然,神经所的故事并非十全十美。例如,蒲慕明打算根据工作绩效来调整 各研究组长的工资收入,但因为一些研究组长宁愿“吃大锅饭”而迟迟没有推行。   目前,神经所一共有9个研究组。蒲慕明原计划平均每年招募两位新的研究 组长,到2010年达到30个研究组的规模。不过,前两年,神经所只招募到了王以 政一个人,因为很多优秀的海外学者还处在观望状态。   随着“游戏规则”的制定,以及研究人员开始在《科学》、《自然神经科学》 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神经所的吸引力渐渐增加。   “这次来应聘的3位学者就都不错,其中一位还可能获得哈佛的工作职位。 当然,他要是能去哈佛,估计就不会来神经所。但我不着急,做事情要一步一步 来。”蒲慕明说。   而兼任神经所科研计划委员会主任的张旭有点着急:假如这3位学者都愿意 来,假如更多的学者想加盟,每人150万的科研启动经费却没有着落,神经所的6 层小楼也早就不够用了。张旭抱怨说,他们虽然工作出色,却没有获得更多的资 助。   蒲慕明的理想   “要造就一个优秀的科研机构,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充裕的科研经费,二 是具备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三是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良好的科研环境,”鲁白说, “而蒲慕明出任神经所所长,对落实这三个条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4岁的蒲慕明,1970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200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 士,目前是伯克利加州大学讲座教授和神经生物学科主任。多年来,蒲慕明积极 参与两岸三地的教育和科学事业。   “像蒲慕明这样水平屈指可数的华裔科学家,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花这样多的 时间和精力到中国工作,我还没见过别的例子。”饶毅评价说。   蒲慕明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基本上没有休假。3年多来, 蒲慕明平均每月来国内一周,人称“飞人所长”。他不在神经所拿工资,而是来 一天拿一天的津贴。   不拿津贴的日子里,他同样牵挂着神经所。据神经所秘书王燕介绍,蒲慕明 在美国,通常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处理所里发给他的电子邮件,有时甚至工作到凌 晨一两点。   面对发表优秀论文的喜人记录,蒲慕明并不满足。他希望,神经所的科学家 不仅能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还能实现开一个领域之先的重大突破,出现两 三个领袖人物。他说:“这些要求很高,不一定能做到,但取法乎上,才能得到 高水平的成果。”   “我们想证明,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国学者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工作。如果 神经科学能做到,其他领域应该也可以发展起来,”蒲慕明说,“我们不想成为 孤岛。” (XYS200301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