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既拙劣又无耻的谎言--评杨敬安教授的声明 ·方舟子· 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在“新语丝”读者留言和中国科大 BBS站张贴了一个声明,对Basri博士倒打一把,全文如下: “该文作者(Barsi)系杨敬安教授在1992-1993年期间在美国协助指导的一个博士生, 文章由双方合作完成,他在技术报告中没有署杨敬安教授的名字,本身就是错误的。 现在杨敬安教授正在与Barsi直接联系该事。 杨敬安” 声明后面杨敬安表示要与Basri(他一再误写为Barsi)直接联系。虽然他在声 明中自称“杨敬安教授”很奇怪,但可以肯定这是杨敬安本人的手笔,因为在同一 时间,从杨敬安的电子邮址发出了一封内容相同的英文信件: "I would like to know Basri' e-mail address. His supervisor asked me to supervise him. So he was a student and cooperator of mine when I was in USA during 1992-1993. I would like to contact with him directly." 这是极其拙劣又无耻的谎言。 第一,杨敬安是在1992年11月到1993年12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及卡 内基-梅隆(CMU)计算机学院及机器人研究所做访问教授(根据合工大网页的介绍: http://www.hfut.edu.cn/cn/department/jisuanji/newpage110.htm)。而Basri博士 的那篇论文的工作是199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做的,而且早在1992年9月就已发表 (查过那篇论文的读者都可以找到发表日期。文后注明1992年7月提交)。也就是 说,杨敬安不仅没和Basri博士同事过,而且在杨敬安到美国之前,Basri博士的工 作早已完成,论文都已经发表了。 第二,Basri博士早在1990年就从以色列Weizmann科学研究所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于1990年11月到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92年10月22日回到以色列Weizmann 研究所任教。杨敬安到美国的时候,Basri博士已回以色列,根本不可能接受杨敬安 的指导再拿一个博士。两人没有机会能在美国相遇。 Basri博士的合作者Ehud Rivlin博士在1992-1993年间倒是马里兰大学的博士生, 导师是Yiannis Aloimonos和Azriel Rosenfeld博士。杨敬安说不定还真跟Rivlin博士 同事过。但是可惜啊可惜,Rivlin博士在能够接受杨敬安“指导”之前的两个月,已 和Basri博士一起把论文发表了。 我们也算搞清楚杨敬安是怎么搞到这篇论文的了。Rivlin & Basri的这篇论 文曾经在马里兰大学的内部刊物上登载过(CAR-TR-631 and CS-TR-2926, July 1992)。 那是1992年7月,也远在杨敬安抵达美国之前。 杨敬安所能做的,只有制造一个时间旅行器,回到1992年改变历史。在杨敬安 改变历史之前,他所散布的谣言,他对Basri博士的诬蔑,事实上已构成了诽谤。 就算杨敬安有能耐改变历史,他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把别人的论文逐字逐句地 抄了两遍做为自己的论文发表。 2000.12.11. 附: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网页上杨敬安简介: 杨敬安教授,1943年生,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 Fellow Academy Member,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访问教授,安徽省计算机学会 副理事长。1982年11月~1985年11月,意大利罗马大学访问学者。1985-1986, 意大利科学院IESI所访问研究员。1985年夏,英国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系访 问科学家。990年9月~1991年6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视觉科学研究中心访问 教授。1992年11月~1993年12月,美国马里兰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及卡内基- 梅隆(CMU)计算机学院及机器人研究所访问教授。1996年9月~12月,意大 利科学院IESI所客座教授。多次作为客座教授访问”ICTP”并进行合作研 究。1998年5月~8月应邀出席巴黎召开的“Evolution of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th Century”重要的科学大会,作了“计算机是觉 得神经基础“的学术报告。曾对日本Osaca大学等进行过短期学术访问。 在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等领域有深入研究,特别是 在双目体视、拟人化主动定性视觉理论与关键技术上获得多项高水平的成 果,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高技术项目 8项,博士点专项基金2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国家“863”网点项目2项。 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 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篇,其中包括IEEE Trans和Automatica 3篇, 3篇重要的国际学术论文被美国著名的Colby科学与文化信息中心评为优秀 学术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36篇。出席24次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 特邀报告3次。在国外协助培养Ph.D 4人,在国内协助培养毕业博士生 2人,培养硕士生5人,现指导博士生7人,硕士生3人,在研国家级科研项 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现正与CMU机器人研究所、法国科学院LPTM所、 意大利科学院IESI所就“拟人化主动定性视觉导航”和“Vision Behaviour and Attention”等项目进行合作研究.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