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一问杨叔子院士:您讲的人文是什么? 陶世龙 五柳村网站   凡辩论先要把辩论对象的内容确定:先公认甲是什么乙是什么,才能说到甲 和乙的关系何如。否则一定闹到“驴头不对马嘴”...   ----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 ,1923   2002年3月28日,杨叔子院士在北京工业大学作报告,题目为《科学人文, 相容则利》(北京工业大学网站:工大新闻);6月5日,又在天津大学讲演“科 学人文、和而不同”(天津大学新闻中心报道);6月14日在科学时报大学周刊 发表了《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6月28日又在光明日报科技周刊发表了《创新  首先要推动科学与人文交融》。讲演和文章内容的大体相同,“没有科学的人文 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 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和人文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和而创 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等等。在此以前杨院士的许多报告,文章 也是在宣传过这些观点,其欲以加强人文教育纠正我国教育积弊之精神,令人感 佩。   不过在感佩之余,对杨院士的文章反复咀嚼之后,便有点惶惑,因为对杨院 士强调的“人文”究竟是什么,杨院士讲的越多,越不知所云,究竟我们该怎样 去加强人文,也就不得要领。不知是不是按照杨院士在别的场合提出的,像基督 教世界读《圣经》,伊斯兰教世界读《古兰经》那样,普遍的中国人都去读《老 子》和《论语》(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四卷, 原文为“道法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的《老子》”),就是加强人文教育了? 如是这样,倒好办,由杨院士担任主任委员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 委员出来指导一下,规定《老子》和《论语》为大学生的必读书乃至必修课,也 算是一种落实。无奈杨院士在最近发表的文章和做的讲演中,没有把他说的“人 文”这样具体化,或许是讲了但记者没有报道?反正我是至今还不知道杨院士讲 的这“人文”是什么。仅以杨院士在在科学时报大学周刊发表的“科学人文 和 而不同”为例,这篇文章约三千字,“人文”及含有“人文”二字的词组出现了 42次,但没有一处对他讲的人文是什么做过解释。   我注意到赵南元先生以“科学人文,水火不容”为题,对杨院士这篇文章提 出了相反的意见。这个题目,乍一看,使人感到赵先生是否又走到另一极端,有 点偏颇。看下去,则发现可能是赵先生是针对他所理解的杨院士的“人文”而言, 恐怕不适用于整个人文学界,更不是针对也是理性产物的人文精神。赵先生有一 个误判,他说:“与一般人文学者的云山雾罩不同,杨院士按照科学的惯例,开 宗明义给出了科学与人文的界说”。但杨院士虽讲了科学与人文的区别,却并未 说明他讲的人文是什么。   什么是人文,手头有本1948年版《辞海》,查了一下,里面是这样解释的: “人类之文化也。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疏:「言圣人观察人文, 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而教化天下也。」”手头还有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的 《汉英辞典》,其中没有“人文”这一条,倒是有[人文科学:humanities]和 [人文主义:humanism],我想这不是辞典编者的水平低,而是西方并无可与中国 固有的人文一词对应的词语。现在流行的“人文”,是翻译时借用了中国原有的 人文两个字。反过来,在梁实秋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中去查humanism ,得 知也可译为“人本主义”,另外还有人性、人道、人文学均属此词义。 humanities 则被梁实秋译为“人文学科”而不是“人文科学”。   对不起了,在人文学科上,我是外行,就这查辞典的水平,好在现在有互联 网,查有关文章也很方便,输入“人文”二字搜索,得一百万余条,看了一部分 就发现,许多是就有这两个字,与学术无关。在学术文章中,一般都是与精神、 主义或学科连缀为一个词来使用,象杨院士这样把人文单独作为一个词使用的情 况少见。改为搜索“人文精神”得三万一千六百条,只见各路专家见仁见智,众 说纷纭,内涵更为广泛的“人文”其难以定义可知。   不过说来说去有一点总可以肯定,人文不会只有一家,杨院士的“人文”属 于那一家呢?杨院士要是说不明白,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可能就是人人都去读 《老子》和《论语》了。   不过看来也怪不得杨院士,那些研究人文学科的学者,也没有能说清楚,有 位网友作了这样一段颇为不敬的回应:   这个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我翻阅过许多这方面的文章都找不到 解答。当然这种学术界的命题本身就应该具开放品性,有了定于一尊的标准答案 反而是不正常的。但是,我这里想指出的是,命题与口号的区别。口号在我看来 是一种话语权威,它可能是政治权威的直接产物,就象在共和国历史上不同时期 提出的与该时期政策相适应以“为……而奋斗不息”为基本范式的口号系列;它 也可能是学术界的命题与政治权威相结合的产物,甚或是学术思想命题从政治权 威处借来“权威”品格而形成的。总之,它的开放性已经大打折扣。一个命题一 经提出,不是将它置于一个宽阔的学术平台上做探讨分析,以期使之获得更全面 的滋养从而促成其“自然发展”,而是急着将它与权威性挂钩,一时间闹腾得人 尽皆之,所有的人都以会使用该命题的词句为荣,然而深究下去,却又人人一头 雾水。没有深厚充实的根基,表面上再风光再时兴再“与国际接轨”都是竹篾撑 起的纸糊灯笼,经不得风。过去是“文化”热,茶、酒、食、色,样样都是文化, 并因之而身价大涨,良莠齐兴;现在是“人文精神”热,学者教授蜂拥至它的麾 下,为其摇旗呐喊助威,企业界、舆论界很快跟上,把个“人文精神”炒得热火 朝天。但究竟何为“人文精神”?是念几本名著还是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它与 “人本主义”是不是分支与本源的关系?抑或是它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 等不等同于爱国主义还是会激发爱国热情?“重建”的“重”本何而言?是五四 精神还是也需传统精神做必要补充?它们又该如何与现代工业化社会结合?这些 都是值得探讨值得推敲的问题。学者们要做的决不只是在自己的文章中用“人文 精神”四个字进行填空补缺,而是切切实实地在这四个字给出的意义空筐中填进 自己有独创性的见解或想法。否则,“人文精神”过早地由命题变成口号就象是 不成熟的果子,不但难以下咽,搞不好还会闹肚子。(新浪网友:蓝色天涯)   还是年轻人痛快,我想说的他几乎都说了,而且比我说得好。我只想再提一 点,杨院士反复强调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科学需要人文导向, 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这样说的意思显然是如无人文导向,科学就要为恶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 稍稍回顾历史,便不难发现,在中国,科学从来就是被“人文”导向的;而“人 文”未必就能保证其导向之正确,许多错误的发生正是因为没有按科学办事。抽 象地讲“人文”好说,具体的来说,杨院士究竟想用什么来导向呢?是《老子》 还是半部《论语》,还是新的人文学科?还是别的什么?总得有个东西吧。   赵南元先生我看其实比年轻人客气得多,还称赞杨院士与一般人文学者的云 山雾照不同。其实多看看,就会发现杨院士讲得天花乱坠的许多似乎颇为动人的 词语,只要再问一下,具体的是什么呢?就没有了。说来说去,杨院士对自己的 人文是什么要是说不清楚,那么再发多少文章,做多少报告也是无效的。   不过人文学者也有他们的苦衷,看看周一良先生的公子写的《一个人文学者的 悲哀》就能知一二 ,应该理解他们,许多问题的发生,并非他们自己愿意如此导 向。而要求学术的独立与自由,他们和自然科学是一样甚至是更为迫切需要的。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