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 第2期) 中国院士制的沿革史* 张素亮 (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曲阜,273165)   摘 要 院士,是科学金字塔尖的一颗明珠,她诞生于法国。该文记述了中 国院士制发展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院士,学部委员,历史过程   中图法分类号 N09 1 院士的由来   公元前6世纪,希腊一些城邦中的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建 立起奴隶民主政治。由于经济和政治的进步,带来科学文化的繁荣。当时学术空 气活跃,学派林立,其中著名者如爱奥尼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学派 等,在人类文化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   雅典城的西北郊有一幽静的园林,称为阿卡德米,这是为纪念传说中的英雄 阿卡德莫斯而命名的[2]。阿卡德莫斯为了挽救雅典免于毁灭,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公元前387年左右,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a,公元前427—前347年)走 进了这片园林。智慧勇敢的阿卡德莫斯的事迹感动了他,为此,他留在那里,建 立了柏拉图学派[1]。柏拉图出身名门,既有才干又非常富有,曾游历过埃及, 并在意大利南部交游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之间,吸取了该学派的精华。柏拉 图讲学的阿卡德米类似于现代的大学,有场地、房屋、学生,并有柏拉图、 Menaechmus、 Dinostratus等名人在此讲授正式课程,其中数学和哲学是当时学 生们喜爱的课程。公元前4世纪的重要数学工作,几乎都是柏拉图学派成员完成 的。为了表明数学在柏拉图学园中的地位,学园的门口挂着一块字牌:“不懂几 何者,不得入内”。柏拉图学派活动时间长达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 帝国的皇帝贾斯蒂尼安(Justinian)以取缔异教为名,查封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 家学园——阿卡德米[1]。   16世纪前后,欧洲发生了一场“文艺复兴”的深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文 艺复兴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喊出了“还我毕达哥拉 斯”,“让柏拉图回来”的口号,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当时学术团体纷起, 许多团体自称“阿卡德米”,后来形成的各研究机构,也叫阿卡德米[2]。 1626年,在巴黎的法兰西修道士马林·梅森(Marin Mersenne, 1588—1648)把自 己的修道室办成了科学家聚会场所和交流信息中心,称为梅森学院。以后集会转 到哈巴特*德*蒙特摩(Habert de Montmor,1600—1679)家中,改称自由学院。蒙 特摩是当时国务会议的参事,在他积极活动下,1666年在自由学院的基础上成立 了法兰西科学院[3]。由国王路易十四亲自招聘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到这里从事 科学研究工作。对这些科学家应当怎样称呼呢?大家又想起了阿卡德米。这样, 在法国诞生了世界上的第一批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它的西文是:Member of Academy,直译成中文是:阿卡德米的成员[2]。 2 中国院士的产生   早在1924年,正值北伐时期,孙中山就有召集国民大会、建立中央学术院的 设想[4]。迟至1928年4月,由蔡元培(1868—1940年)任院长的中央研究院在南 京成立。蔡元培第一次把阿卡德米(Academy)译为“学院”,把科学的阿卡德米 (Academy of Science)译为科学院[2]。1929年,由李石曾(1881—1973年)任 院长的北平研究院在北平成立。这两个研究院都是全国性、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在中央研究院的“组织法”中,就有设会员(Member)的规 定。但是Academy(阿卡德米),很难用一个中文名词来匹配。将Member of Academy译成“会员”似乎太俗,“学侣”或“院侣”没有科学气息,“院员” 更不好听。几经周折,傅斯年(一说是萨本栋)倡议称为“院士”,这样得到了大 家的认可。1948年,通过对全国科学家的层层选拔,最后有81人当选为第一届中 国院士(名单见附录A),其中数理组28人,生物组25人,人文组28人[2]。  3 新中国院士的变迁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迁到北平,着手组织新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拟定共 同纲领,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9月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拟定的共同纲领第 43条是:“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发现 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并提出新中国将要建立中国科学院[4]。1949年10 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郭沫若(1829—1978年)为中国 科学院院长。1949年10月31日,毛泽东颁发中国科学院印信予郭沫若。1949年11 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18条,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归政务院领导, 它标志着中国科学事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   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曾召集郭沫若等高级知识分子座谈,讨论新中国是否 需要院士制。会上,有相当多的科学家希望实行院士制,但郭沫若采取了慎重的 态度,提出用“翰林”来代替院士,未获通过,这一问题暂时被搁置下来。   1953年2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有26人参加的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钱三 强为团长,张稼夫为党支部书记,历时3个月。访苏目的是为了解和学习苏联如 何组织和领导科学研究工作。后来代表团了解到苏联科学院由8个学部来分别领 导所有下属的研究所,并且拥有200多名很有威望的院士和通讯院士,这对中国 科学院有很大的影响。   在建院初的1950年,通过调查全国人才情况,中国科学院就聘请了院内外 212位专门委员,在召开院务扩大会议时,他们都被邀请参加。专门委员按专业 分为20个组,这为建立学部打下了基础。1954年1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批准了郭沫若院长所做的“关于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年工作任务的报告”, 同意中国科学院建立4个学部[4]。   但是,是否像苏联科学院一样实行院士制,却引起了争论。经过反复研究, 认为传统的院士制有一个特点叫“院士自治”,这样,就发生一个承认不承认党 和国家对科学院的领导问题。既然成立了学部,就叫“学部委员”吧。7月间, 以院长郭沫若的名义发出454封信,给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以及产业部门有代 表性的自然科学家,请他们就自己的专业学科内,在国内推荐学部委员。最后选 定了233名学部委员,其中数理化学部48人,生物学地学部84人,技术科学部40 人,哲学社会科学部61人(名单见附录B)。1955年6月1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举 行学部委员成立大会[5],学部委员到会199人(有34人请假)。   中国的学部委员是中国最高的学术职称,实际上相当于苏联、法国的院士, 或英国的皇家学会会员。名称不同,但他们在学术水平上是完全一样的。   1957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为了加强 学术领导,又加聘了18位学部委员(名单见附录B),其中数理学部6人,化学部2 人,生物学部5人,地学部3人,技术学部2人,他们大多是1956年后从国外回来 的科学家。   1960年4月,针对基础研究工作受到的冲击,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召开了第三 次学部委员大会。聂荣臻明确提出:“基础科学的理论研究能否领先,是攀登现 代科学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4]这次代表大会,未增加学部委员。   十年动乱期间,学部活动完全停止。1979年春,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 国科学院恢复了学部活动。1981年5月11日,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前(1980年),采用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新的学部委员283人(名单 见附录B),其中数理学部51人,化学部51人,生物学部53人,地学部64人,技术 科学部64人。新增委员的平均年龄为62.8岁,比原有学部委员年龄73.3岁小了 10.5岁,55岁以下的学部委员有40名。这次大会明确了学部委员大会是中国科学 院最高决策机构,它决定中国科学院发展方向、审定全院科学规划、决定重大问 题、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主席团,主席团是学部委员大会闭幕期间的决策机构。   1984年1月,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在北京召开。该会主要明确了 学部委员大会的职能:由中国科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改为咨询机构。规定了学部 委员的主要任务是:(1)对国家重大科技问题提供咨询;(2)对中国科学院的重大 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这次大会未增选学部委员[4]。   1992年,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前(1991年)增选学 部委员210人(名单见附录B),其中数理学部38人,化学部35人,生物学部34人, 地学部35人,技术科学部68人。   1994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第七次学部委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前(1993年) 增选学部委员59名(名单见附录B),其中数理学部10人,化学部10人,生物学部 11人,地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8人。同时选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4名 (名单见附录B)。国务院规定,将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大会通过了《中国科学 院院士章程》,规定院士大会两年召开一次,大会召开的前一年选举新院士,每 届增选不超过60名。   1996年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前(1995年) 增选新院士59名(名单见附录B),其中数理学部10人,化学部9人,生物学部12人, 地学部10人,技术科学部18人;外籍院士10名(名单见附录B)。   1997年,58名科学家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见附录二)[6]。   1994年,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选聘工程院院士96名(包 括30名科学院院士,称为“双院士”)。大会通过《中国工程院章程》。   1995年,中国工程院第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前(1995前)增选新院士 216名(名单见附录C)。   1996年,中国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选出首批工程院外籍 院士7名(名单见附录C)。以后,工程院院士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召开的前 一年选举新院士,每届增选不超过120名[2]。   1997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116名(名单见附录C),其中香港大学电机电子 工程系的陈清泉教授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次当选的院士[6]。   到1997年止,中国科学院共选院士(学部委员)920人,外籍院士24人。中国 工程院共选院士428人(其中有30名为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7人[2,6]。   附录A 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 1948年 81人 数理组(含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技术科学) 28人 姜立夫 许宝騄 陈省身 华罗庚 苏步青 吴大猷 吴有训 李书华 叶企孙  赵忠尧 严济慈 饶毓泰 吴 宪 吴学周 庄长恭 曾昭抡 朱家骅 李四光 翁文灏  黄汲清 杨钟健 谢家荣 竺可桢 周 仁 侯德榜 茅以升 凌鸿勋 萨本栋 生物组(含生物学、农学、医学、药学、人类学、心理学) 25人 王家楫 伍献文 贝时璋 秉 志 陈 桢 童第周 胡先骕 殷宏章 张景钺  钱崇澍 戴芳澜 罗宗洛 李宗恩 袁贻瑾 张孝骞 陈克恢 吴定良 汪敬熙 林可胜  汤佩松 冯德培 蔡 翘 李先闻 俞大绂 邓叔群 人文组(社会科学) 28人 吴敬恒 金岳霖 汤用彤 冯友兰 余嘉锡 胡 适 张元济 杨树达 柳诒徵  陈 垣 陈寅恪 傅斯年 顾颉刚 李方桂 赵元任 李 济 梁思永 郭沫若 董作宾  梁思成 王世杰 王宠惠 周鲠生 钱端升 肖公权 马寅初 陈 达 陶孟和   附录B 历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名单 1955年 233人 数学物理学部 (30人) 马大猷 王竹溪 王淦昌 王湘浩 叶企孙 华罗庚 江泽涵 许宝騄 苏步青  李国平 严济慈 吴有训 余瑞璜 张钰哲 陆学善 陈建功 周同庆 周培源 柯 召  胡 宁 赵忠尧 段学复 饶毓泰 施汝为 钱三强 钱伟长 钱临照 黄 昆 彭桓武  葛庭燧 化学部 (22人) 卢嘉锡 庄长恭 纪育沣 杨石先 李方训 吴学周 汪 猷 张大煜 张青莲  柳大纲 赵承嘏 侯祥麟 恽子强 袁翰青 钱志道 唐敖庆 黄子卿 黄鸣龙 梁树权  傅 鹰 曾昭抡 虞宏正 生物学部 (60人) 丁 颖 马文昭 王应睐 王家楫 贝时璋 邓叔群 叶桔泉 冯泽芳 冯德培  朱 洗 伍献文 刘承钊 刘崇乐 汤佩松 杨惟义 李庆逵 李连捷 李继侗 肖龙友  吴英恺 吴征镒 沈其震 张孝骞 张景钺 张锡钧 张肇骞 陈 桢 陈凤桐 陈文贵  陈世骧 陈焕镛 林 鎔 林巧稚(女)   罗宗洛 秉 志 金善宝 周泽昭 郑万钧  承淡安 胡经甫 赵洪璋 钟惠澜 侯光炯 俞大绂 秦仁昌 钱崇澍 殷宏章 涂 治  诸福棠 黄家驷 盛彤笙 梁 希 梁伯强 童第周 蔡 翘 蔡邦华 潘 菽 戴芳澜  戴松恩 魏 曦 地学部 (24人) 尹赞勋 田奇 乐森 许 杰 孙云铸 杨钟健 李四光 何作霖 张文佑 武  衡 竺可桢 孟宪民 赵九章 侯德封 俞建章 顾功叙 夏坚白 涂长望 黄汲清  黄秉维 斯行健 程裕淇 谢家荣 裴文中  技术科学部 (36人) 王大珩 王之玺 石志仁 叶渚沛 朱物华 刘仙洲 刘敦桢 孙德和 杨廷宝  李 强 李 薰 李文采 李国豪 严 恺 吴学蔺 汪胡桢 张 维 张光斗 张德庆  邵象华 茅以升 周 仁 周志宏 孟昭英 赵飞克 侯德榜 钱令希 陶亨咸 黄文熙  章名涛 梁思成 程孝刚 靳树梁 雷天觉 褚应璜 蔡方荫 哲学社会科学部 (61人)[5] 丁声树 千家驹 于光远 尹 达 王 力 王亚南 王学文 向 达 艾思奇  何其芳 吴玉章 吴 晗 吕叔湘 吕振羽 李亚农 李 达 李 俨 杜国 沈志远  狄超白 周 扬 季羡林 金岳霖 侯外庐 胡乔木 胡 绳 范文澜 茅 盾 夏 鼐  马寅初 马叙伦 张如心 张稼夫 许浟新 郭大力 郭沫若 陈伯达 陈 垣 陈寅格  陈望道 陈翰笙 陶孟和 汤用彤 冯友兰 冯 至 冯 定 黄松龄 杨树达 杨献珍  刘大年 潘梓年 翦伯赞 邓 拓 郑振锋 黎锦熙 钱俊瑞 骆耕漠 鲍尔汉 薛暮桥  魏建功 罗常培 1957年增选 18人 数学物理学部 (6人) 吴文俊 汪德昭 张文裕 张宗燧 钱学森 郭永怀 化学部 (2人) 赵宗燠 蔡镏生 生物学部 (5人) 王善源 冯兰洲 刘思职 汤飞凡 张香桐 地学部 (3人) 王竹泉 冯景兰 傅承义 技术科学部 (2人) 吴仲华 汪菊潜 1980年增选 283人 数学物理学部(51人)* 于 敏 王 元 王承书(女)   王绶 邓稼先 叶叔华(女)   卢鹤绂  冯 康 冯 端 曲钦岳 朱光亚 朱洪元 庄逢甘 关肇直 杨 乐 杨澄中 李 林 (女)  李正武 李荫远 肖 健 吴式枢 何泽慧(女)   何祚庥 谷超豪 沈 元  陆启铿 陈 彪 陈景润 林同骥 周光召 金建中 郝柏林 胡世华 胡济民 洪朝生  姜伯驹 夏道行 徐叙 唐孝威 谈镐生 黄祖洽 章 综 程开甲 程民德 谢希德(女)    谢家麟 管惟炎 戴元本 戴传曾 魏荣爵  *另有方励之当选为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于1989年被撤消学部委员资格。 化学部 (51人) 王 序 王葆仁 卢佩章 申泮文 田昭武 冯新德 邢其毅 朱亚杰 刘有成  苏元复 严东生 肖 伦 时 钧 吴征铠 吴浩青 何炳林 闵恩泽 汪家鼎 汪德熙  沈天慧(女) 张存浩 陈茹玉(女)   陈荣悌 陈冠荣 陈家镛 武 迟 查全性 顾翼东  钱人元 钱保功 倪嘉缵 徐光宪 郭慕孙 郭燮贤 高 鸿 高小霞(女)   高怡生  高济宇 高振衡 唐有祺 黄 量(女)   黄维垣 黄耀曾 曹本熹 梁晓天 彭少逸  蒋丽金(女) 蒋明谦 嵇汝运 蔡启瑞 戴安邦 生物学部 (53人) 马世骏 王世真 王伏雄 王志均 王德宝 方心芳 朱壬葆 朱祖祥 朱既明  刘建康 庄孝 杨 简 李竞雄 吴 旻 吴中伦 吴阶平 邱式邦 邹 冈 邹承鲁  汪堃仁 沈允钢 沈善炯 张致一 陆宝麟 陈中伟 陈华癸 周廷冲 郑作新 郑国錩  赵善欢 钮经义 侯学煜 俞德浚 施履吉 娄成后 姚  徐冠仁 高尚荫 唐仲璋  谈家桢 黄祯祥 曹天钦 阎逊初 梁栋材 梁植权 曾呈奎 谢少文 蒲蛰龙 裘维蕃  鲍文奎 蔡 旭 熊 毅 黎尚豪 地学部 (64人) 丁国瑜 马杏垣 王 仁 王 钰 王之卓 王曰伦 王恒升 王鸿祯 毛汉礼  方 俊 叶连俊 叶笃正 卢衍豪 业治铮 朱 夏 任美锷 刘东生 刘光鼎 池际尚 (女)  关士聪 孙殿卿 杨遵仪 李春昱 李星学 吴汝康 谷德振 宋叔和 张伯声  张宗祜 张炳熹 陈永龄 陈述彭 陈国达 岳希新 周立三 周廷儒 周明镇 郝诒纯 (女)  赵金科 侯仁之 施雅风 秦馨菱 袁见齐 贾兰坡 贾福海 顾知微 徐 仁  徐克勤 翁文波 郭文魁 郭承基 高由禧 高振西 涂光炽 陶诗言 黄绍显 董申保  程纯枢 曾庆存 曾融生 谢义炳 谢学锦 谭其骧 穆恩之 技术科学部 (64人) 丁舜年 干福熹 王守武 王守觉 王补宣 支秉彝 毛鹤年 叶培大 史绍熙  毕德显 师昌绪 吕保维 任新民 刘恢先 刘盛纲 庄育智 杨 槱 杨嘉墀 李敏华 (女)  肖纪美 吴自良 吴良镛 邹元曦 汪闻韶 沈 鸿 张 煦 张作梅 张沛霖  张钟俊 张恩虬 陆元九 陈芳允 陈宗基 陈学俊 陈能宽 陈新民 林为干 林兰英 (女)  罗沛霖 周惠久 郑哲敏 孟少农 柯 俊 胡海昌 钱 宁 钱钟韩 徐士高  徐芝纶 徐采栋 郭可信 高庆狮 高景德 黄宏嘉 曹建猷 龚祖同 常  梁守槃  慈云桂 蔡其巩 蔡昌年 蔡金涛 潘际銮 潘家铮 魏寿昆 1991年增选 210人 数学物理学部 (38人) 丁大钊 丁夏畦 万哲先 王业宁(女)   王梓坤 方守贤 石钟慈 甘子钊  白以龙 吕 敏 汤定元 杨立铭 杨福家 苏定强 苏肇冰 李家明 李德平 闵乃本  张仁和 张恭庆 张淑仪(女)   张涵信 陈建生 范海福 周毓麟 冼鼎昌 经福谦  胡仁宇 胡和生(女)   赵忠贤 徐至展 郭仲衡 席泽宗 黄胜年 蒲富恪 廖山涛  熊大闰 潘承洞 化学部 (35人) 王 夔 王方定 王佛松 朱清时 刘元方 江元生 孙家钟 何国钟 余国琮  汪尔康 沈家骢 张 滂 张乾二 陆婉珍(女)   陆熙炎 陈俊武 陈敏恒 陈耀祖  周同惠 周维善 赵玉芬(女)   俞汝勤 姜圣阶 袁 权 徐 僖 徐如人 郭景坤  黄志镗 黄葆同 蒋锡夔 程鎔时 游效曾 谢毓元 楼南泉 黎乐民 生物学部 (34人) 毛江森 尹文英(女)   石元春 田 波 刘新垣 庄巧生 许根俊 阳含熙  孙曼霁 杨弘远 杨雄里 杨福愉 李振声 吴建屏 吴孟超 张广学 张树政(女)    张新时 陈子元 陈可冀 陈宜瑜 钦俊德 施立明 施教耐 洪孟民 洪德元 姚开泰  唐崇惕(女) 阎隆飞 谢联辉 强伯勤 翟中和 薛社普 鞠 躬 地学部 (35人) 马在田 马宗晋 叶大年 朱显谟 刘宝珺 安芷生 许厚泽 孙 枢 孙大中  孙鸿烈 杨 起 苏纪兰 李 钧 李吉均 李德仁 李德生 肖序常 吴传钧 汪品先  沈其韩 张弥曼(女)   陈庆宣 陈运泰 陈俊勇 陈梦熊 欧阳自远    周秀骥  赵其国 赵伯林 袁道先 徐冠华 黄荣辉 盛金章 常印佛 傅家谟 技术科学部 (68人) 王 选 王 越 王之江 王启明 王淀佐 王景唐 叶恒强 卢 强 卢肇钧  母国光 匡定波 刘广均 刘永坦 孙 钧 孙钟秀 孙家栋 杨芙清(女)   杨叔子  李志坚 李衍达 严陆光 吴全德 吴承康 吴德馨(女)   邱大洪 邹世昌 闵桂荣  汪 耕 沈志云 宋 健 宋振骐 张兴钤 张效祥 陈俊亮 林秉南 苗永瑞 欧阳予  周干峙 周尧和 周炳琨 胡聿贤 赵仁恺 钟香崇 保 铮 侯 洵 俞鸿儒 闻邦椿  姚 熹 顾诵芬 夏培肃(女)   高为炳 高镇同 唐九华 唐稚松 黄克智 黄纬禄  曹楚南 屠守锷 蒋民华 童宪章 谢光选 路甬祥 阙端麟 窦国仁 蔡睿贤 颜鸣皋  戴汝为 戴念慈 1993年增选 59人 数学物理学部 (10人) 王乃彦 艾国祥 严志达 李方华(女)   吴杭生 应崇福 陈佳洱 林 群  周 恒 霍裕平 化学部 (10人) 邓从豪 陈庆云 陈鉴远 林励吾 林尚安 胡 英 殷之文 黄本立 梁敬魁  戴立信 生物学部 (11人) 王文采 卢永根 朱兆良 孙儒泳 李 博 吴祖泽 郝 水 龚岳亭 韩济生  曾 毅 裘法祖 地学部 (10人) 王 水 文圣常 丑纪范 李廷栋 陈  赵鹏大 殷鸿福 郭令智 章 申  程国栋 技术科学部 (18人) 王大中 王希季 王崇愚 邓锡铭 石青云(女)   齐 康 许学彦 李依依 (女)  宋家树 陈翰馥 周兴铭 周孝信 周巢尘 钟万勰 徐性初 梁思礼 董韫美  程庆国 1994年外籍院士 14人* 巴顿勋爵(D.H.Barton)     张立纲(L.L.Chang)      陈省身 (S.S.Chern) 冯元桢(Y.C.Fung)       李政道(T.D.Lee)       林家翘 (C.C.Lin) 李约瑟勋爵(J.Needham)     雷 文(P.H.Raven)      司马贺 (H.A.Simon) 田长霖(C.L.Tien)       丁肇中(S.C.C.Ting)      吴健雄 (C.S.Wu)(女) 杨振宁(C.N.Yang)丘成桐(S.T.Yau)  *其中,巴顿、李政道、司马贺、丁肇中、杨振宁5位曾获得诺贝尔奖 1995年增选 59人 数学物理学部 (10人) 马志明 方 成 刘应明 李大潜 沈学础 郑厚植 贺贤土 郭尚平 蔡诗东  魏宝文 化学部 (9人) 支志明 邓景发 朱起鹤 苏 锵 何鸣元 沈之荃(女)   张礼和 胡宏纹  徐晓白(女) 生物学部 (12人) 于天仁 印象初 匡廷云(女)   李季伦 吴常信 陈 竺 陈宜张 陈慰峰  沈韫芬(女) 张春霆 徐国钧 唐守正 地学部 (10人) 许志琴(女)   刘昌明 刘振兴 汪集 周志炎 於崇文 席承藩 秦蕴珊  巢纪平 戴金星 技术科学部 (18人) 王占国 王立鼎 王阳元 冯纯伯 朱 静(女)   朱森元 沈珠江 张 钹  张景中 侯朝焕 周国治 胡文瑞 简水生 徐建中 徐祖耀 彭一刚 程耿东 熊有伦 1996年增选外籍院士 10人 康(R.W.Cahn)     卓以和(A.Y.Cho)    克里斯琴森 (W.N.Christiansen) 朱经武(C.W.Chu)    简悦威(Y.W.Kan)    高 锟(C.K.Kao) 林同炎(T.Y.Lin)    毛河光(H.K.Mao)    沈元壤(Y.R.Shen) 威利(P.J.Wyllie) 1997年增选 58人[6] 数学物理学部 (9人) 丁伟岳 孙义燧 李惕碚 杨应昌 张焕乔 陈希孺 陈难先 欧阳钟灿 童秉 纲 化学部 (10人) 万惠霖 方肇伦 白春礼 朱道本 沙国河 卓仁禧 侯虞钧 袁承业 钱逸泰  高世扬 生物学部 (12人) 王志新 朱作言 刘瑞玉 许智宏 沈自尹 陆士新 庞雄飞 洪国藩 施蕴渝 (女)  曹文宣 韩启德 魏江春 地学部 (10人) 马 瑾(女) 王德滋 冯士筰 田在艺 任纪舜 戎嘉余 吴国雄 张彭熹 林 学钰(女) 童庆禧 技术科学部 (17人) 王 圩 王育竹 伍小平(女) 过增元 李 未 李启虎 李济生 宋玉泉 沈 绪榜 张嗣瀛 林 皋 周本濂   周锡元 姚建铨 党鸿辛 曹春晓 雷啸霖   附录C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1994年 96人 丁德文 丁衡高 马福邦 王 选 王 涛(女)   王 越 王大珩 王永志  王光远 王明庥 王淀佐 王德民 韦 钰(女)   文伏波 石元春 卢良恕 师昌绪  朱光亚 朱高峰 刘天泉 刘永坦 刘先林 刘更另 刘鸿亮 关 桥 阮雪榆 严东生  苏君红 李大东 李同保 李国豪 李恒德 李鸿志 李德仁 杨奇逊 吴中伟 吴有生  何继善 何德全 邹 竞(女)   闵桂荣 闵恩泽 汪成为 汪槱生 沈志云 宋 健  张 维 张光斗 张直中 张宗祜 张锦秋(女)   陆元九 陈力为 陈俊亮 范维唐  林 华 罗沛霖 季国标 金国藩 金怡濂 周 镜 周 廉 周干峙 周仲义 郑哲敏  赵仁恺 胡启恒(女)   胡海涛 段镇基 侯祥麟 姚福生 顾诵芬 钱 易(女)    钱七虎 钱学森 钱皋韵 倪光南 徐更光 徐承恩 殷瑞钰 郭孔辉 黄旭华 黄培云  戚元靖 常印佛 章基嘉 梁应辰 屠善澄 彭士禄 蒋新松 傅熹年 谢友柏 谢礼立  路甬祥 管 德 潘家铮 1995年 216人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30人) 王兴治 乐嘉陵 朱英浩 朱能鸿 刘大响 刘兴洲 孙敬良 李 明 何友声  汪顺亭 张立同(女)   张启先 张贵田 张炳炎 张福泽 陆孝彭 陈先霖 陈秉聪  林尚扬 林宗虎 杨士莪 周勤之 饶芳权 郭重庆 涂铭旌 顾懋祥 徐滨士 黄文虎  屠基达 潘镜芙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36人) 王小谟 毛二可 叶尚福 叶铭汉 庄松林 许国志 许居衍 孙 玉 孙优贤  孙俊人 李三立 李国杰 吴 澄 吴佑寿 吴祖恺 沈昌祥 张钟华 张履谦 陆建勋  陈敬熊 陈德仁 范滇元 林永年 周炯槃 赵梓森 侯德原 俞大光 姜文汉 徐元森  高鼎三 郭桂蓉 黄尚廉 龚惠兴 梁春广 薛鸣球 魏子卿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31人) 丁传贤 王震西 毛炳权 左铁镛 朱永 关兴亚 李正名 李东英 李俊贤  时铭显 邱竹贤 余永富 汪旭光 汪燮卿 沈德忠 张寿荣 张国成 陈清如 邵象华  周光耀 胡壮麒 钟 掘(女)   侯芙生 袁晴棠(女)   袁渭康 徐匡迪 徐端夫  殷国茂 高从堦 唐明述 傅恒志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9人) 王思敬 毛用泽 古德生 朱建士 刘广志 汤中立 汤德全 阮可强 李庆忠  杨裕生 岑可法 何多慧 罗平亚 周永茂 周邦新 郑健超 郑绵平 胡思得 顾心怿  钱绍钧 钱鸣高 徐旭常 翁史烈 戚颖敏 梁维燕 韩英铎 韩德馨 翟光明 薛禹胜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8人) 王梦恕 龙驭球 叶可明 冯叔瑜 宁津生 朱伯芳 刘建航 刘济舟 江欢成  郑肇邺 严 恺 李圭白 李鹗鼎 杨秀敏 陈 新 陈明致 陈厚群 吴良镛 汪菊渊  沙庆林 周君亮 项海帆 容柏生 莫伯治 黄熙龄 崔俊芝 谢鉴衡 葛修润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 (32人) 山 仑 马建章 方智远 石玉林 刘 筠 郑君蔚 汤鸿霄 伦世仪 任阵海  任继周 向仲怀 旭日干 李光博 李泽椿 辛德惠 汪懋华 沈国舫 沈荣显 郁铭芳  周 翔(女) 赵法箴 袁业立 袁隆平 顾夏声 殷 震 唐孝炎(女)   梅自强 黄耀祥  曾士迈 曾德超 傅廷栋 管华诗 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遴选的首批院士 (30人) 王正国 王忠诚 王振义 巴德年 刘玉清 刘耕陶 江绍基 汤钊猷 许文思  肖培根 肖碧莲(女)   吴阶平 吴德昌 何凤生(女)   宋鸿钊 周后元 胡之璧 (女)  胡亚美(女)   侯云德 姜泗长 秦伯益 顾玉东 顾健人 高守一 董建华  程莘农 曾溢滔 楼之岑 黎 鳌 黎磊石 1996年外籍院士 7人 比施根斯(G.C.Busngens)    厉鼎义(Li Tingye)     不破(Tasuku Fuwa) 哈尔布特(M.T.Halbouty)    克劳夫(R.W.Clough)     贝聿铭(Pei Leoh Ming) 勃劳格(N.E.Borlaug) 1997年增选 116人[6]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16人) 关 杰 杜庆华 李椿萱 李鹤林 沈闻孙 陈士橹 林华宝 胡正寰 姚绍福  顾国彪 钱清泉 徐秉汉 高伯龙 黄崇祺 梁晋才 温俊峰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19人) 王任享 牛憨笨 刘 玠 李乐民 杨士中 张光义 陈太一 陈火旺 林祥棣  赵伊君 胡光镇 顾冠群 凌永顺 梁骏吾 童 铠 童志鹏 蔡吉人 蔡鹤皋 潘云鹤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5人) 刘业翔 刘伯里 李龙土 杨启业 沈寅初 陆钟武 陈 景 金 涌 胡永康  柯 伟 顾真安 崔 昆 雷廷权 薛群基 魏可镁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16人) 王仲奇 乔登江 刘宝琛 杜祥琬 张勇传 陈清泉 陈毓川 金庆焕 胡见义  洪伯潜 徐大懋 唐西生 黄其励 曾恒一 潘 垣 潘自强 建筑与水利工程学部 (16人) 马国馨 方秦汉 卢耀如 吕志涛 吴中如 佘畯南 张 杰 张蔚榛 陈肇元  郑守仁 赵国藩 钟训正 钱正英(女)   董石麟 廖振鹏 谭靖夷 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 (17人) 朱尊权 许健民 孙晋良 李文华 李振岐 余松烈 张子仪 张齐生 张高勇  陈俊愉 范云六(女)   林浩然 金翔龙 金鉴明 黄宗道 蒋亦元 魏复盛 医药卫生工程学部 (17人) 于维汉 王永炎 王琳芳(女)   王澍寰 池志强 安静娴(女)   杨胜利  沈倍奋(女) 沈渔邨(女)   张金哲 陈灏珠 阮长耿 赵 铠 钟世镇 翁心植 黄志强  甄永苏 【补充】 一九九九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共55人) 数学物理学部 10人 姓名 年龄 专业与专长 工作单位 于 渌 6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文 兰 53 数学、微分动力系统 北京大学 王 讯 65 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 复旦大学 王世绩 66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严加安 57 数学、概率论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张宗烨(女) 64 核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杨国桢 61 光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沈文庆 53 实验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崔尔杰 63 空气动力学 北京空气动力学研究所 黄润乾 65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化学部 8人 姓名 年龄 专业与专长 工作单位 刘若庄 73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佟振合 61 有机化学、有机光化学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吴新涛 60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李静海 42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陈凯先 53 药物化学和药物设计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周其凤 51 高分子化学 北京大学 姚守拙 63 分析化学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 黄乃正 48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生物学部 11人 姓名 年龄 专业与专长 工作单位 孔祥复 56 分子生物学 香港大学 刘以训 62 生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宋大祥 64 蛛形学、无脊椎动物学 河北大学 张启发 45 植物遗传、分子生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 李朝义 64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苏国辉 51 人体解剖学、视觉系的发育再生 香港大学 戚正武 67 生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周 俊 67 植物资源、植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郑儒永(女) 68 系统真菌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蒋有绪 66 森林生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裴 钢 45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 地学部 10人 姓名 年龄 专业与专长 工作单位 伍荣生 66 大气科学、天气动力学 南京大学 吴新智 70 古人类学、化石人类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本仁 6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国伟 60 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 西北大学 郑 度 62 自然地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姚振兴 60 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高 俊 6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解放军测绘学院 翟裕生 69 矿床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腾吉文 65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薛禹群 67 水文地质 南京大学 技术科学部 16人 姓名 年龄 专业与专长 工作单位 刘颂豪 68 光学与激光 华南师范大学 刘高联 66 工程热物理 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朱中梁 63 电信 西南电子电讯技术研究所 余梦伦 62 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张佑启 64 计算力学、土木工程 香港大学 张汝钤 65 计算机软件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陈星旦 72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陈星弼 68 半导体器件及微电子学 电子科技大学 林惠民 51 计算机科学理论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郑耀宗 60 电子工程、微电子学 香港大学 姜中宏 68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陶宝祺 64 智能材料结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顾秉林 53 材料物理与化学、计算材料科学 清华大学 温诗铸 66 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学) 清华大学 韩祯祥 69 电工、电力系统 浙江大学 薛永祺 62 红外和遥感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收到文稿日期:1997年7月25日;收到修改稿日期:1997年8月22日   本文于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访问期间完成。作者对李文林教授 和席泽宗院士提供的帮助谨表谢忱。 参考文献 1 [美]M.克莱因著.张理京等译.古今数学思想(1).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30—63 2 张建伟,邓琮琮.中国院士.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2—8,18—21, 423—424,431—443 3 袁小明.世界著名数学家评传.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83—85 4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发展史(预印本).当代中国丛书,1989,2—5,41— 44,90—93 5 新华月报,1955,7,240—247 6 1997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科技日报,1997年12月5 日 7 历届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名单.中国科学报,1994年6月3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