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电脑通讯(日本)·★·★·★·           DONG BEI FENG              东  北  风            ·==·第8号·==·    1995年7月31日发行  1994年12月27日创刊   COM(China Online Magazines)编辑部出版 ======================================================================== 目  录●com/c1995/07a.txt 新闻摘要●····························陈黎明 回国追踪●“黑户口”回到上海以后·················蒋 丰 留日学人●十年耕耘结硕果百年之际展英姿··············段耀中 留学生活●日本留学一千天(选载)·················小 草 神州学府●清华大学招聘启事····················钱 飞 学术报导●世界华文报刊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十月举行·········段耀中 在日华人●北海道华人科学技术协会在札幌成立············催 晓 网络介绍●留学人才技术供需信息网络系统(STNMIS)简介(2)·李扩建 谜语园地●上期谜底························杨克俭 开心一刻●笑话六则························陈黎明 ======================================================================== 【新闻摘要】                                  陈黎明 ★ 在11日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理事会上,中国被一致通过成为理事 会列席成员国。 ★ 中国今年遇到40年以来最大的洪水灾害。据报导,湖南省的农作物受害严重 ,今年的水稻生产将减少200万吨。5日止已有378人死亡。另外,江西省农 田受灾面积达16万亩,其他如浙江,安徽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水灾,安徽省10 万军民投入了抗洪斗争。 ★ 据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预测,2000年东南亚将成为汽车移动电话的世界最 大市场。调查表明,2000年全世界的总需求为7723万台,其中东南亚为3 124万台。 ★ 一直被邮电部垄断的中国通信市场将进入竞争时代。19日中国联合通信公司 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挂牌,开始了移动电话的服务。 ★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将开设北京到大阪,每周2班,青岛到大阪 ,每周1班的新航线。 ★ 自从中国政府严禁用公款吃喝玩乐的规定出台后,百货店的高级烟酒的销量急 剧下降。北京崇文门菜市场4月-5月的烟酒销量减为1月-3月的一半。 ★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消息,今年上半年的全国零售物价比去年同期上涨18。5 %,消费物价上涨21。1%。 ★ 香港中国通信报导,希望申请中国会计师考试的香港人剧增。9月准备参加深 圳考试的报名者达1000人,是去年141人的7倍。 ★ 上月台湾李登辉访美以来、中美关系一直恶化。美籍华人人权活动家吴弘达以 非法活动为理由在中国被捕。美国国会为此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采取强硬立场 。一个多月中、此问题一直没有进展。中国政府的态度被认为与美国政府允许李登 辉访美有关。 ★ 8月1日、中国外长将与美国国务卿举行会谈。这是台湾李登辉访美以来的第 一次中美高级会谈、但是否能打开目前的局面依然是一个问号。中国政府要求美国 政府保证不再允许李登辉访美、但美国政府不愿作这承诺、只表示坚持一个中国的 原则。 ★ 7月下旬、中国在离台湾不远的公海上进行导弹发射演习。这被看成是对台湾 的独立倾向的警告。此间、台湾的股票价格大降、演习结束后又大幅回升。中国还 暴露李登辉原是共产党员。但李登辉依然表示继续原来的外交政策、加强军事力量 。 ======================================================================== 【回国追踪】            “黑户口”回到上海以后             --在日中国人备考录·篇外篇                      日本《留学生新闻》编辑 蒋 丰   “在日中国人备考录”这个沉重得令人心绪感到压抑的系列报导,已经写了十 几篇了。其中,大多数人物是与初衷相违最后沦为超期滞在的“黑户口”。好在的 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东瀛,返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上海。   数载的留日生活,到底给他们留下了些什么,恐怕一时半会儿是说不清的。这 种生活的痕迹,不似婴儿臀部上的青记,随着岁月年轮的变化会消失;很有可能影 响着他们的一生,乃至他们周边的亲朋好友,以至他们后代的身上。这种日渐镶嵌 到社会内部构造中的“留洋”影响,我眼下无力也无时去追寻。   但是,每当要写这个系列的新的一篇报导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已经 描述过的人物的千姿百态。特别,是那些回国的人物。不知有多少次,我想去追踪 他们回国后的足迹。6月中旬,我终于成行了。   遗憾,我要先告诉读者,这又不是一篇令人欣慰的报导。 --------------------   “在日中国人备考录之”中,他出现在我的笔下。直到今天,我还记着,他准 备回国之前,接受了我的采访,讲述了自己不屈不挠地绕道第3国、第4国、第5 国……到日本的经历。现在,他疲倦了,儿子又要到瑞典去读书了,所以他想回国 了。   作为“黑户口”,吃尽苦头,特别是吃尽日日担心被抓被捕的精神紧张的苦头 ,一旦他们想回国,就应该尽量地让他们安心地安全地回国,这是我的一贯想法。 所以,我与东京入国管理局有关方面事先联系。   谁料,这边刚刚联系好,一天深夜3点钟,他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被 警察抓起来了,原因是他“拣”了一个书包,而失主正在旁边的黑暗处和恋人亲吻 呢。   无疑,他触犯了日本的刑法。那么,我也就无能为力了。几天后,他被转送到 东京入国管理局第2厅舍,他的朋友托我给他送行李,并且去看看他。在一个鸡笼 般的会见室里,我见到了他。尽管是隔着玻璃,隔着铁栅栏,我仍然可以看见他突 然消瘦的面庞,看见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唉……   这次回国之前,我事先给他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他风尘仆仆地来接我,而且是 通过关系到机舱门口来接我。看见他,我想:中国人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呵!虎落平 川时就是没有办法!   后来,他告诉我:被警察抓起来以后,警察迅速地盘问一番后,就把他送法院 了。很快,不知通过什么关系,警察又找到他,和颜悦色地说:“我们合作一下好 吗?”警察拿出几张照片,告诉他照片上的人物都还在日本,而且就居住在他家附 近,他们都有枪,都在贩卖毒品,“能不能帮助我们调查一下呢?”   警察还说如果他同意的话,每个月可以支付他10万日圆生活费,签证的事情 尽管放心好了。   最后,他还是摇头拒绝了。他说:“我要回家。”   回国进入海关的时候,他被边防武警叫了出来。这时,他才发现,国内这边早 已把他们的情况搞清楚了。   所有被强制送还的人被分别叫到一间房屋内谈话。属于偷渡性质的,要交纳罚 金人民币5000元;属于超期滞在性质的,要交纳罚金人民币3000元。   也有装傻的“黑户口”,说自己没有钱。这时,武警就会叫他先站在一边“反 省”半个小时,让他自己考虑是交钱还是关押15天。   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被强制送还的人员的情况,通过公安系统,都通知到此 人所居住的管片派出所了。最近,上海方面破获的一起在张姓嫌疑犯在日本杀人案 件,就是当地派出所立的功劳。   工作,还没有着落。这是他目前最大的苦恼。 -------------------   我想,本报的读者大概不会忘记去年11月在东京入国管理局第2厅舍发生的 暴力事件,一位中国女性被入管局的警备官殴打了。12月,她被强制送还了。   她,人被强制送还了,却留下了一场官司,诉讼的对象一个是暴力施行者-- 刑事诉讼,要求惩办;一个是东京入国管理局--民事诉讼,要求600万日圆赔 偿。   今年春节前夕,准确地讲是除夕之夜,欧打她的东京入国管理局警备官大冢一 夫自杀身亡。那么,这场刑事诉讼也就自然取消了。当然,民事诉讼仍然在继续。   大冢一夫身亡后,我曾经去参加他的葬仪。至今,我仍然记着,灵堂内摆放着 日本法务省大臣、日本众议院法务委员会委员长、东京入国管理局局长、大阪入国 管理局局长等显要敬献的花篮;记着数百名入管职员陆续向大冢一夫遗像鞠躬的情 景;记着大冢一夫的父亲和母亲伤心哭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境。这就是日本, 这就是日本人。我当时心里反复咀嚼着这几句话,好不是滋味。   事后,我往上海给她打电话,她也表示出宽大的胸怀,说:“如果他当时向我 道歉,我会原谅他的。”那以后,我们又通过几次电话。   这次去上海之前,我从官方得到一个消息:她已经悄悄地回到日本了。自然, 手段是非正当的。   我不信!我要核实这个消息。   到上海后,我立即给她家播电话。开始,是她母亲接的。可惜,我听不懂上海 话,她不会说普通话。她父亲接电话后,说她到外地去了。   真的到外地去了吗?我不相信,约他们第2天来我住宿的国际饭店谈谈。   第2天下午5点,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来了。她父亲讲:“她从日本回来以后, 身体不好,情绪也不安定。《上海法制报》也刊登了她在日本挨打的事情,还登了 照片。我特意到报社去问,谁让你们登这样文章的?他们说是东京一家中文周报送 来的稿子,说是要维护中国人的人权,说是要扩大影响。我说不过他们,但我讨厌 那家中文周报。他们在日本搞这样的文章,可以说是维护中国人的人权;搞回上海 ,不是要我们家难看吗?我女儿怎么在上海生活呢?这不是打着维护人权的名义侵 犯人权吗?所以,他们派人到上海来采访,我们坚决不接待;我女儿见到他们,也 不承认自己的身分,只说受害者是自己的妹妹,现在不在家。”   看着她父亲气愤得发红的面庞,我惭愧,作为日本华文报刊同行的惭愧!   她母亲满脸愁容,不停地说:“这小囡真让我操心,真让我操心。”   老两口,都已经退休了,每个月的退休费合起来不足900元人民币。还要给 女儿带一个孩子。其艰难可知。   临走前,她父亲口气坚定地说:“我的女儿仍然在国内。以后,我会让她打电 话找你的。”   我内心喃喃自语:“可怜天下父母心呵!”我还想,她一定会打电话来的。因 为,“黑”着总不是长久之计。   果然,6月23日晚上,一个电话打到我的家中,一听就是她的声音。不过, 她说:“我现在正在广州。”   我说:“你在哪里都无所谓。但我知道你喜欢日本,我知道你不想从此一辈子 做一个不能使用自己姓名的人,做一个永远担心被识破真面目的人。”   她的话语似乎没有开始那样流畅了。最后,她说:“不管我在哪里,我都会感 谢你,感谢《留学生新闻》。” -------------------  “在日中国人备考录”系列报导的第一篇里面,我写了一对来日本探亲并且“黑 ”下来的老夫妇带着刚刚出生孙女回国的事情。他们的儿子和儿媳妇目前还在日本 打“持久战”。   那次在横滨码头送行时,我们曾相约:在上海再见。因此。我到上海后,自然 想去看看两位老人,看看那个即将迎来一周岁的孩子。   阿姨知道我要去,非常欢迎,早早准备了一桌子菜肴,知道我是北方人,还准 备了一瓶白酒。另外,派叔叔到里弄口来接我。他们不知道我这个“阿乡”还不能 完全听懂上海话,事先竟然把“36弄”听成“36楼”了,寻找起来着实费了一 番劲。   孩子,我没有能够看到,因为正在她外公外婆家中。在家中的孩子,是阿姨女 儿的孩子。阿姨的女儿和日本人结婚了,现把第2个孩子寄养在妈妈身边,也算是 给老人的晚年增添一分怡孙之乐。   回忆起在日本的生活,阿姨说:“我去日本两次了,这次回来心里特别不痛快 ,常常想起为了躲避日本警察的慌张,最紧张的时候,我不敢到阳台上去晾衣服, 不敢一直住在女儿家,要在儿子和女儿家打仗一样地来回跑。”   听她这样讲着,我也不想多问了。中国人,过去不重视精神心理卫生。其实, 人的心灵一旦受到伤害,不是用物质可以弥补的。   阿姨的亲家恰好在家里做客。他给我介绍了一些上海的情况:现在的干部们与 以往已经有很大不同了,“上午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 ;企业干部非常喜欢职工管自己叫“老板”,俨然把企业的财产作为自己手中的资 本,在给车间发放奖金的时候,还暗示车间主任要从中送还“提成”。碰到不听话 的职工,就叫他每个月拿着200元人民币“下岗”,实际上就是失业。这是上海 市职工目前最担心的“一招”。   他还告诉我:不久前,上海市一对夫妇同时“下岗”了。一天,他们正在上中 学的孩子要吃肉,孩子的妈妈说“家里没有钱买肉。妈妈给你一块钱,你自己去买 点肉吃吧”。孩子拿着一块钱去买肉,肉摊上的主人说:一块钱的肉,没有办法割 。孩子把家里的情况诉说了一遍以后,买肉的说:“我送给你家里点肉吧。”说完 ,切下一大块肉送给了这个孩子。孩子回家后,把情形讲给妈妈爸爸听,全家都流 了眼泪。结果,全家在吃了这顿肉饭后,一起自杀了。   我不敢再听下去了。我但愿这是生活中个别的并且是永远不再发生的事情!按 :本文由《留学生新闻》编辑部提供,已于7月15日刊登在该报第96号上。 ======================================================================== 【留日学人】          十年耕耘结硕果 百年之际展英姿            --写给「留日中国人的新闻出版活动成果展示」                             新泻大学 段跃中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人留日的历史始于1896年。如此的话,这段不平 常的历史正迎来100周年。   我们以什么样的形式去纪念它呢?报告会,讨论会都是很好的。回顾历史,着 眼现实,展望未来,认清留日中国学子的重任,奋发我们的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   现在,在日本留学的外国人超过5万多,这其中40%以上来自神州大地中国 。   近年,在日中国人的活跃程度越来越显著,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 我们没有很好地将这些成果集中展现,包括我们的同胞在内,对中国人的活跃并不 十分了解。借此纪念中国人留日100周年的机会,以现代留日中国人的新闻出版 ,日语著书活动为中心,再现我们中国留学生的奋斗足迹,高扬我们中国留学生的 顽强精神,不是很好吗?   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来日中国人的新闻出版活动,始自十年前,一 年比一年活跃。10年来,由我们中国人发行的华文报刊,总数超过50种。现在 继续发行的报刊大约有15种,每期累计发行数高达10万部以上。留日中国人直 接用日语写的著作,已经突破100册大关,并且留日中国人的日语著书活动正迎 来高潮,这都是中国人留日史上曾未有过的。   这些华文报刊,日语著作,有没有可能集中展示,让更多的读者一睹它们的风 彩?在新泻大学法学部教授多贺秀敏先生的亲切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筹备了这 次「首届在日中国人的新闻出版活动成果展示」。   本回展示内容分为两大种类。一是在日中国人发行的纯中国语报刊,日中两国 语报刊,日中英三国语报纸和日本语报刊。包括停刊的在内约50种类300点。 二是中国人的日语著书,包括在日中国人直接用日语写的,翻译的,以及留日中国 人用中文写的被译成日语出版的,大约150本。   关于展示时间和场所,第一回在日本的新泻市,时间是8月11日~12日, 作为“战后50年新泻和平论坛”的一个节目参加。新泻大学教授多贺秀敏先生是 这个论坛的实行委员会代表,不仅对我们这次「首届在日中国人的新闻出版活动成 果展示」在各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援,还邀请了中国黑龙江省的教师,学生代表前来 参加。第二回是在中国的武汉市,借10月12日~17日在那里举行的1995 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向海内外学者和中国读者展 示在日中国人的风彩。第三回计画在日本的东京,时间初步定在1996年4月。   报纸杂志,是时代的见证人,历史的记录者。作为现代中国人留日成果之一, 就是那看得见,摸得着的约50种报刊。这些在多数人看来并不起眼的东西,在历 史学家,政治学家,文化人类学家,新闻学家的眼里,它们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 料。有人已经断言,30年或50年以后,将出现研究80年代至20世纪末在日 中国人的学术活动高潮。追寻10万留日大军在日本留下的足迹,最理想,最管用 的就是去故纸堆里查阅当年的华文报刊与各种著作。   其实,日本的学者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扎扎实实地作了许多资料收集工作。从 时代的紧迫感,历史的责任感出发,我--一介贫苦书生,在自费留学的同时,开 始了收集,整理,研究在日中国人办的华文报刊,日语著书的工作。这次展示活动 ,算是我献给中国人留日100周年的一点思考,也算是我交给现代留日中国人的 第一篇作业,还算是我对自己这几年燕子砌窝式的辛劳的一次回顾。如果通过这次 展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今后的在日中国人研究留下口那怕是小小的成果, 再结交上更多的有此共同爱好的学友,就非常满足了。   因此,希望在日本的报人,作者,不论我们是否相识,看了本文或光临展场以 后,欢迎各位提出批评与高见,提供线索和资料。如果能得到阁下的赐教与寄赠资 料的话,请参照本文最后的住所电话。   那么,在向各位报人与作者表示衷心敬意和祝贺的同时,把到6月15日为止 收集到的华文报刊和日语著书,向广大读者作一次综合性的汇报。这么多的报刊和 著书集中亮相,世界上尚无先例,遗漏与差错之处在所难免,还请诸位多多指教与 包涵。   有三点向各位说明,一是限于篇幅,报刊仅列出名称,著书的副题和部份出版 社名,出版年都删去了。部份报刊和图书的实物尚未到手,所列名称题目系根据各 种报导资料,创刊时间等难免有误,均请见谅。二是书名使用日本语,没作翻译的 原因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检索的方便。三是出自留日中国人之手的中国语教学用单行 本多的难已统计,据说至少有上百种,这次暂时割爱,敬请理解。   情报提供与寄赠作品,请直接与新泻大学段跃中联系。   日本国950-21新泻县新泻市2-8050新泻大学大学院现代社会文化 研究科   TEL+86-25-262-7608   FAX+86-25-263-8864 ======================================================================== 【留学生活】              日本留学一千天                                  小 草              十五 东京交通一瞥   现代化。究竟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一到日本,最先感觉到的就是交通事业的高度发达。密如蛛网的高速公路,处 处林立着的各种结构的立交桥,来往穿梭的各类车辆,一切交通工具的高速度运, 转无以数计的交通线路……而更重要的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你完全无需为寻找某 种交通工具而犯愁,或为长时间的等待而心焦。   历史,如今已进入到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时间的价值被提到了空前未有的高 度。一分钟,哪怕一秒钟都意昧着“无价”的财富。平白无故地让时间白白流失已 成了最不可容忍的事。都说:“要与时间赛跑。”怎么赛?拿什么跑?腿儿?马? 牛?车三轮车?自行车?“嘣嘣车”?还是那不紧不慢,停停走走,迈四方步的公 共汽?车都不行。唯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交通服务。   东京的交通堪称现代化。想要搞清在这片面积不过2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上究竟密布着多少条交通运输线路,颇需花费一番功夫。仅仅拿东京的电车线路来 说(其中包括十条地铁线路),据我个人粗略的统计,大约至少有四十八条(国营 电车线路约十二条,都营电车线路约四条,私营即大财团经营线路约三十二条)。   说起电车,或许有人脑海里会出现无轨电车或50年代“挡挡”响着敲钟声的 小型电车的形像来。而实际上,现在日本的电车98%都如同电气火车一样,从头 到尾长长地拖着十至十二节车厢,每节车厢都是长二十米宽二米八。正常情况下, 每节车厢的乘车人数为一百六十人,也就是说一列电车一次至少能拉一千六百至二 千名乘客。而在最拥挤的情况下,据说一节车厢往往要装进三百九十人左右(地铁 比一般电车略小一些)。   另外,东京还有无以计数的公共汽车,“挡挡”响着的小电车,旅游观光车, 大中小型运输车(帮助搬家或运送大件物品),出租汽车……总而言之,出门就有 车坐。甭管深夜还是黎明,想到哪里就能到了哪里。不用说旅游,搬家随时可以叫 到车,哪怕是一时得了急病,只需一个电话,救护车几分钟之内就会风风火火地开 到你家门口,而且不收你一分钱(日本的救护车不属于任何医院,而是单独的车队 )。   据说日本半数以上的家庭都拥有小汽车。尽管如此,除了出去玩以外,人们每 天早晨上班所利用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电车。这是因为什么车都比不上电车之快速 和准时。公共汽车和小汽车都躲不开狭窄马路上的一个个十字路口,频繁的红绿, 灯绵延不断的车队……而电车的两条铁轨则被那变幻多端,纷繁复杂的各种立体交 叉结构巧妙地一会儿牵入地下,一会儿引向半空,将一切“拦路虎”化为乌有。电 车如同飞龙一般钻天入地,在畅通无阻的铁道上风驰电掣。那种乘坐在电车上的痛 快感是不言而喻的。   更可贵的是电车那高度准确的行车时刻。隔几分钟一趟车,每班车是几点几分 发出,从这一站到那一站所用的时间是多少(一站也好,五站八站也好)……全都 象钉死在铁板上的钉子,钉是钉,铆是铆,纹丝不变,一分不差。10分钟就是1 0分,钟而绝不是9分钟或11分钟。一分一秒不容含糊。极端严肃,精确的时间 观念在这里得到了最高限度的体现。   在集中着全日本人口十分之一的东京都,人们每天的一切社会活动都与四通八 达的电车运行和电车运行的精密时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几乎每人兜里都揣着 袖珍东京电车路线图和各路电车精密行车时刻表。时间--这抽象而又客观的东西 ,由此变得能动起来。它仿佛就揣在人们的兜里,捏在人们的手里,听从着人们意 志的调遣与支配。   东京的公共汽车站是在大马路边上。而电车站则如同火车站一样,或是在某幢 庞大的建筑物中,或是在地下。它宏大宽敞,多层。特别是一些主要大站(如银座 ,新宿,上野,池袋),纵横交织的各路电车线路与连接着几十个出口的人行通路 主体交叉,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曲折迂回,一走进去既象是进了前门闹市(里面 挤满商店),又象是闯入了一座迷宫。   电车票全是在自动售票机购买。车站入口处有着大排自动售票机,并悬挂着详 细的电车路线图,行车时刻表和车票价格表,令人一目了然。穿过检票口进入候车 月台,触目可见的各种指示牌上详细地向上车的乘客指示着这班车是快车还是慢, 车发车时间,运行方向,前方车站……,并向下车来的乘客指示着换什么车该朝什 么方向走,去什么单位该由几号出口出去等等。而长龙般的电车上,除了车头一位 司机和车尾一位负责开关车门并报站的乘务员外,再没有其他服务人员。车厢里只 是沿着两侧的车窗有一溜儿座席,空间很大,车厢上方有类似火车的行李架供客人 放东西。   东京的交通服务如同它的商业服务一样,细致,周到而又热情。车站里四处悬 挂着鲜明的路标,方向指示牌,地图,各个车站入口处都放着一打打印成小卡片的 袖珍电车路线图,时刻表等供乘客随意取用。每节车厢里也都张贴着详细的行车路 线和换车路线图。如果你不是个文盲(实际上日本早已扫除了文盲),单凭这一切 ,你就可以顺顺当当地到达任何陌生的地方。即使你是个文盲也不要紧,候车月台 上以及车厢里那清晰悦耳的广播会一遍又一遍,明明白白地向你说明一切。我初到 日本,由于日语不行,地图看不懂,广播又听不懂,常常免不了向检票口的工作人 员进行各种询问。不论这种解释对他们来说多么吃力,一遍两遍甚至三遍,但你绝 不会从他们脸上看到一丁点儿不耐烦的情绪。   电车就要发车了。一声长达四五秒钟的鸣笛响起,告诉人们马上要关门了,小 心。鸣笛停止,车尾乘务员一声嘹亮的哨声,于是车门关闭,电车启动。车开后, 传到乘客们耳中的第一句广播便是:“谢谢您们乘坐我们的电车,让您们久等了! ”接下去,便是一连串具体,详细,清楚而缓慢的报导。而乘客们下车前听到的最 后一句广播一定是:“您辛苦了,欢迎您再来乘我们的电车,谢谢!”   记得我住在世田谷区的时候,每天晚上打完工回家都是乘坐井头线的末班电。 车每当下车走出明大前车站检票口时,总能听到收票的工作人员依次向每位出站乘 客连声道别:“祝您晚安!祝您晚安……”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川崎去伊豆半岛她父母家度假,乘的是长途电车“小田急 线”。由于是长途,车内供应各式各样的食品饮料,杂志和地方土产。车内的女服 务员一个个穿着剪裁精致的漂亮制服,微笑着细声细气地为乘客进行各种服务。   两个小时的行程之后到了终点。大约是下午4点多钟,天下着蒙蒙细雨。我从 车门往外走时惊奇地看见,那些漂亮的女服务员在一个个车门之外排成一长列整齐 的队伍,冒着雨向一位位下车的乘客频频弯腰鞠躬,并一声接一声地:“您辛苦了 !谢谢您!……”我不知道这列车总共乘坐了多少客人(总有上千吧),所以也就 不知道她们一共要鞠多少次躬,道多少个谢。只知道,她们的头发全被雨水淋得湿 漉漉的了。   来到日本后,经常听人家对我说:“我们日本是个法治国家,什么事情都有一 套法。干什么事情都得遵法,而不能违法。”这一点,通过东京交通,我是看到了 。   日本的交通秩序非常好,因为它的交通规则既具体又严格,比如说:在车辆众 多的大马路上(小胡同,小街巷除外),行人过马路要从有红灯的人行横道穿过, 不能想打哪儿过就打哪儿过。而且过马路也要等到允许行人穿行的绿灯亮了才可以 通过。日本人过马路是很守规矩的,再着急也要等绿灯亮。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了 方便盲人过马路,东京很多十字路口还设有一种音乐设备。当允许行人穿行的绿灯 亮起的同时,那种特定的音乐便也响了起来,于是盲人便知道可以通过马路了。   东京马路上车流滚滚,但所有车辆都严格按所照规定的车道,速度行驶,一旦 违反了规则就免不了遭到严厉罚款。   初到东京时,我看到街上全是电气自动化的交通指挥,而见不到一个交通警, 还以为不遵守交通规则也没人管。结果后来遇到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是我从川崎家搬出来的时候。搬家那天一位好心的日本朋友开着他自己的小 汽车来帮我运送行李。东西多,路程又较远,运了一趟没运完又跑第二趟。那时天 色已晚,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了,再加上这位朋友从城里返回乡下他家还要走相 当远的路,心里恐怕着起急来,车速也不自觉地加快了。车正飞跑着,突见前方路 当中窜出来一个穿制服带袖标的人,朝我们吹着哨子摇手。汽车嘎然而住。我还没 明白怎么回事,只见开车的日本朋友说了声:“坏了!”便打开车门跳了下去。前 面那个带袖标的人走过来跟他说了句什么,我的朋友又开门上了车,不往前开而是 往后倒。   “干嘛不走了?”我奇怪地问。   “唉,我违反了交通规则了。真麻烦!”   违反了交通规则又要怎么样呢?我不明白,却也不好再问。车往后倒了几米停 到路边,他又下去了。这时,前边不知何时又多出来四五个带袖标的,一律大沿帽 ,大皮靴,宽皮带,脖子上挂着报话器,腰里别着红头警棍,手枪,手上翻着厚厚 的大本子。我坐在车里听不见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只见我那位朋友被全副武装的他 们包围着,显得好不狼狈!纠缠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算被他们放了。他跳上车,发 动了马达。在汽车缓缓的起动之中,那几位警察居然整齐的排成一行,向我们举手 行,礼乾脆而又利落地一声:“对不起,失礼了!”我以为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但 紧接着便听到这位朋友重重地一声长叹叹,“罚了我五千块!五千块呀!”   “真的?”我震惊了,“为什么?”   “超速行驶。”他哭丧着脸,懒懒地说。   嗬,好厉害!后来,我又从其他一些朋友那里听到不少有关罚款的事。什么超 过行车线停车啦,在不该拐弯的地方拐弯啦,骑摩托车没带球形帽啦……这下,我 算领教“法治”的无情了。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东京的电车每天早晨上班时间非常拥, 挤甚至于挤得关不上车门。为此竟然产生了这么一种工作--把在车门口,专管把 那些想上车而挤不进去的人推进去。当时听来,这话象是个笑话。世界上难道还有 比中国更拥挤的电车,汽车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来到东京,虽说没瞧见过干 那种往车里推人工作的学生,却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挤车的滋味。甚至觉得,说东京 的电车比北京的更挤并不算过份。   东京的交通尽管十分发达,可架不住在二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挤着一千 一百六十多万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五千三百多人),而人们上班所使用的 交通工具又主要是电车,你想想,能不挤吗!   每天大清早,上班的,上学的,老老少少倾巢出动,滚滚人流涌向车站。于是 乎,那宽畅的车站大厅和长长的候车月台立刻便被汹涌澎湃的人流和踏地有声的脚 步轰鸣所吞没。人,除了人还是人。摩肩擦肘,竞走般地穿过车站大厅,前胸紧贴 着后背簇拥着通过检票口,大糖葫芦串儿般地在一个个月台上排成三四十列严整有 序的三路纵队,等候上车(一辆电车有三四十个车门,一个车门前是三路纵队)。   那时候,我正住在川崎家。从她家到我所就读的日本语学校不很近,坐电车需 要一个多小时,中途转换三次车。我不知道是不是东京每条电车线路都很挤,但至 少我乘的这一路电车都非常挤。尤其是井头线,说挤得“要死”,一点儿都不夸张 。   记得还是在北京的时候,有一次上班挤公共汽车。车下的人不顾一切地猛往上 挤,这时车里一个小伙子怪声怪气地大叫起来:“别挤啦!再挤我就要弯成相片啦 !”惹得一片哗然。可到了日本一对比,却觉得北京的公共汽车往往并不是真正的 挤,而是带有某种人为因素的“挤”。车上的人不愿意车下的人多上;站在门口的 不愿意往中间移动;占据了某种优势地位(如可以倚个什么靠个什么的位置)的人 又拒不愿意将这种优势让给他人……诸如此类的顶牛不免形成了“拥挤”。其实, 那些所谓挤得开不开车门的车,中间难道不常常是挺空的吗?   而日本的情况则不然,那挤是不折不扣的。按说,谁不知道站在车门口下车方 便呢?谁又不知道有个靠着的地儿比干挺着舒服呢?可是,因此而挡着,堵着,横 ,着死定在一个地方不动弹的人,这里没有。车门一旦打开,不管车里还有多少剩 余空间,门外那长列的纵队便只是向着车厢里长驱直入,往里,往里,再往里。而 里面的人也就所向披靡一般贴紧,贴紧,再贴紧。仿佛车厢里装的并不是一个个有 骨头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是棉花,布,泡沫塑料,任凭你怎么撑怎么塞都没事儿 。你绝听不到半句牢骚甚至哼哼。   要知道,这种挤实在是很可怕的。强大而持久的压力常使呼吸几乎窒息,支撑 着胸腔的肋骨架常常象顷刻就要被压扁。万一要是遇上面前是一根铁柱玻璃窗或门 什么的,你还不得不忍受那被挤压着脑袋,硌着骨头的疼痛。夏天,还要加上个。 热尽管冷气吹着,可架不住人墙密不透风。一个个大汗淋漓的躯体愣被贴饼子似地 贴在一起,死活动弹不得。特别可怜的是那些一本正经地穿着西装的男人(在日本 ,除干体力劳动的人之外,男人上班一年四季都必须穿西装),在这种高温和挤压 之,下一个个紧箍着领带的硬挺挺的白衬衣领几乎没有不被汗水浸得透湿透湿的。   如果说东京的电车之挤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更使我惊异的还是日本人面对这 种拥挤所表现出来的忍耐力。不管车里挤到何种程度,也不管自己被挤得多么难以 忍受,大家全都一声不吭。被上千人塞到了爆满程度的电车里,除了偶尔传出粗重 的喘息之外,完全鸦雀无声。没人说风凉话,没人发牢骚,甚至连最一般的交谈都 没有,当然也就更谈不到吵嘴打架了。   不知多少次,我被挤得受不了,嗓子眼儿痒痒着直想叫唤:“别往里挤啦,这 儿都快断气儿啦!”“哎哟妈呀,肋骨要折了!”……可面对着同样被挤得龇牙咧 嘴却不出一声的诸位先生女士们,我便喊不出口了。   是啊,谁不觉得挤呢?谁又觉得挨挤好受呢?可问题是,大家不都急着上班? 吗时间对每个人来说不都同样宝贵吗?既然如此,除了互相理解点儿,彼此容忍些 ,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尽管东京早晨的电车拥挤不堪,但可以说,由于等车,挤车,抢坐……而发生 冲突惹一肚子气的事完全没有。车来了,你不用担心上不去。到站了,你也不用担 心下不来。不论车里多挤,绝没有下不去一说。既不会有谁成心挡着你有意刁难, 也不会有谁冲你恶声恶气:“早干什么来着?到这会儿才想起动弹!”日复一日乘 坐拥挤的电车,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要下车的人一边挤着一边对旁边的人连声 道着:“对不起,我要下车。对不起!”而人们也就立刻尽量闪开身。门外正要上 车的人一看有人还没不来,也马上会自觉地让开,等人家下来了自己再上。   或许有人会问:在日本,人们坐车有抢座和让座的现象吗?   据我观察,抡座的现象几乎没有。其实,谁不愿意坐着呢?尤其在劳累困倦的 情况下。可这里的人一般不把这种想法赤裸裸的表现出来。遇上有了空座,很少有 人会饿狼扑食似地去抢。相反,人人都表现得比较矜持。   至于说到让座,虽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宣传,但出于纯粹的自觉自愿,给别人 让座的现象还是常能见到的。特别是对那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你不必担心他 们上了车会从头一直站着。不是有人主动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们,就是人们在原有 的座位上互相挪一挪,靠一靠,给他们腾出个座儿来。   总而言之,互谦互让,彬彬有礼,是大家在乘车时不约而同遵守着的一条公共 道德。   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逼迫着人们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一上电车你就看吧:除了老人和带着孩子的妇女,差不多的人手里不是捧着书 就是拿着报纸或杂志。坐着的在埋头阅读,站着的也在埋头阅读,甚至就是在相当 拥挤的情况下也照读不误。确实,社会的高速度发展带来了信息的瞬息万变,一步 跟不上就可能落伍,甚至一败涂地。必须争分夺秒地去捕捉信息和知识,从当天的 报纸,到最新杂志,书刊。   东京所有车站上都有报刊亭,那里出售当日乃至当时的最新报刊书籍。人们常 常是在上车前买一份报纸或杂志,坐一路车读完,到下车出站时,顺手扔进车站废 报箱。如果还要倒车,那就再买另一份报刊在下一段车上读。还有很多人利用乘车 时间工作--老师判作业,编辑看稿件,音乐家读谱子……除了上学,放学的中小 学生外,在电车上聊天的人一般很少。甚至就连干站着的人也很少。要是不读什么 ,就索性打盹儿,睡它一觉。   在我的印象中,北京除了长途汽车的乘客,一般都不太在坐车的时候睡觉。即 使有人打打盹儿,也只不过是在夏天。而东京则不然,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你总 能在电车上看到不少睡得身子歪来倒去的人。记得有一次我问一位日本朋友:   “你每天平均能睡几个小时?”   “也就是5个小时。”   “白天不觉得困吗?”   “困。所以一上电车我就睡觉。”   “要是没有座儿呢?”   “站着也照样打盹儿。”   这倒是。我常见日本人在电车上站着打盹儿,尤其在深夜电车上(东京一般电 车的末班车都是夜里12点,主要线路更晚)。他们把双手套在吊环式的圈圈里, 脑袋垂在胳膊上,身体松垮着,随着电车的颠动晃过来晃过去。我时常担心他们会 一屁股坐到地上摔一交。可他们却仿佛早已练就某种硬功夫似的,怎么歪来倒去都 不会摔倒。   由于激烈残酷的自由竞争逼迫着每个人从早到晚地玩命干,日本人每天的睡眠 时间确实是很少的。下了班后不加班加点的公司和企业几乎没有。而加班,往往一 加就要到10点以后。有几个人能在夜里12点钟之前躺下呢?在东京,夜里1点 钟能躺下的人就算是睡得早的。正因如此,人们在电车上呼呼大睡也就不足为怪了 。   东京的交通确实很便利。可是,交通费也是高昂的。   在北京,一个月只要花五块钱买张通用月票,你每天就是围着北京绕十圈也没 关系。交通费在人们生活费的比例当中可以说微乎其微。   在日本却没有这种美事儿。月票倒是有,但它跟普通车票一样是桉里程计价。 的三公里和五公里的电车票价不一样,月票票价也就不一样。虽说买月票比买车票 要便宜一点,但还是相当贵。所以在日本,人们买月票都是只买自己每天不得不往 返的一段路程的月票。   那时,从我家到学校中途要转换三次车,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最要命的是买 一次月票就要花三万多块钱。这笔钱几乎占去我一个月生活费的三分之一。东京的 交通费高昂,连日本人都吃不消,更甭说像我这样的穷学生。自费留学,处处要为 钱而发愁。不光要考虑学费,房租,伙食费,书本费……还不能不考虑交通费用。   东京各路电车,汽车的票价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坐公共汽车要比坐电车贵, 而坐国营电车要比坐私营电车贵。坐公共汽车,三公里之内票价是一百五十元,国 营电车是一百四十元,私营地铁是一百二十元,而私营电车则是九十元或一百元。 究竟为什么国营电车会比私营的贵,问了许多人,谁也说不清。只是告诉我,国营 电车线路的赤字正逐年上升,私营的却很少有赤字。(待续) 张舒植字〈zhang@oscar。elec。waseda。ac。jp〉 ======================================================================== 【神州学府】              清华大学招聘启事   清华大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创建于1911年,座落在北 京西北郊风景区,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体兼有理科、经管和人文学科的大学。校园风 景怡人,工作和生活条件良好。   为实现把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 建设,学校拟招聘下列人员来校任教或进行科研工作: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50岁左右博士生导师(个别学科可放宽到55岁);   3。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个别学科可到45岁 )。   同时诚聘:会计系系主任、教育研究所所长、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       (应聘条件面议)。   热忱欢迎有志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前来应聘。学校将根据应聘 者情况择优录用,根据被录用者情况将分别安排一室一厅、二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 住房;受聘后,根据本人的学术水平聘任相应技术职务并协助申请一定的科研启动 费(留学回国人员),办理家属随迁调动手续,并协助在校内外安排工作。   拟重点招聘的学科如下:  *1。建筑经济与管理    3    44。流体力学       2   2。岩土工程       3    45。一般力学       2   3。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3    46。化学工程       2   4。水力发电工程     1    47。无机非金属材料    3   5。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  2    48。核材料        1   6。环境工程       4    49。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 6   7。核环境工程      1    50。应用数学       3  *8。金属塑性加工     3    51。材料物理       4   9。铸造         3    52。反应堆物理      1  10。焊接         2    53。理论物理       3  1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2    54。凝聚态物理      2  12。无损检测       2    55。核物理        2  13。光学仪器       1    56。原子分子物理     2  14。精密仪器及机械    2   *57。光学         2  15。机械制造       1    58。有机化学       1  16。机械学        2    59。无机化学       1  17。机电控制及自动化   2    60。分析化学       1  18。测试技术及仪器    2    61。物理化学       1  19。工程热物理      2    62。分子生物学      2  *20。热能工程      7    63。神经生物学      1  21。热工测量与控制    3    64。结构生物学      1  *22。汽车设计与制造   1    65。生物化学       1  23。内燃机        1    66。生物物理       1  24。电机         4   *67。企业管理       1  25。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4   *68。国际金融与财务    2  26。理论电工       1   *69。国际商法       2  27。通信与电子系统    3   *70。国际经济法      2  28。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 4   *71。法学基础理论     2  29。信号与信息处理    6   *72。民商法        2  30。电路与系统      3   *73。会计学        2  3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3   *74。宏观与微观经济学   2  32。计算机科学理论    2   *75。比较经济学      2  33。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 1   *76。当代中国经济     2  34。计算机应用      4   *77。世界经济       2  35。自动化仪表及装置   4    78。科学技术哲学     2  36。系统工程       2   *79。高等教育学      1  37。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  4    80。计算语言学      1  38。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2    81。科技文化传播学    1  39。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 1    82。文艺评论       2  40。加速器物理与技术   2   *83。教育管理学      1  41。辐射技术与应用    2   *84。科学技术与社会    2  42。同位素分离      3    85。英语语言学      2  43。固体力学       2 注:带*学科招聘学术带头人;学科名称后数字为拟招聘人数;   其它理工科专业、人文社科及经济管理类专业也欢迎前来应聘。   应聘者需提供下述材料:  1。本人简历(附配偶、子女情况);  2。科研成果简介、主要论文著作目录、获奖情况;  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健康证明;  4。受聘后拟从事工作设想;  5。国内外专家推荐信二份。 联系人:裴兆宏 宗俊峰   通信地址:清华大学人事处人才引进办公室  Postcode:100084       Tel:86-10-2594869  Fax:86-10-2568116  E-mail:opapzh@tsinghua。edu。cn (原载iic-l@cernet。edu。cn)                                钱 飞提供 ======================================================================== 【学术报导】          世界华文报刊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十月举行                             新泻大学 段跃中   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华中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南洋 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华中理工大学承办的19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 际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10月在中国武汉举行。这是通过国际电话采访本次大会 秘书长,华中理工大学副教授吴廷俊先生时获得的独家新闻。   吴廷俊先生说,举办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大 陆尚属首次,这对于推动世界华文报刊,华语广播电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 大会执行主席,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先生对这次研讨会 高度评价,称其是“开拓性工作”,“前景很好的工作”。   吴廷俊先生还说,研讨会尚在筹备中就在海内外引起积极反响,到5月30日 为止,已有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法国,香港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大陆各大学,研究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表示将出席 本次研讨会。大陆的学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郑 州大学,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等。可以说,这次研讨会将是世界华文报刊研究者和海外中华文 化研究者的一次盛大聚会。   关于会议议程,吴先生说,会期为5天,10月12日在华中理工大学学术交 流中心举行开幕式,学术分科会及闭幕式将在武汉至重庆的游轮上进行。根据一些 与会代表的建议,研讨会还将举办“海外华文报刊展览”,向与会学者及中国社会 各界一展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和现状。   吴廷俊先生还向记者介绍了本次研讨会3位执行主席的简历,方汉奇先生,中 国著名新闻学家,广东人,1950年卒业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19 53年8月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1958年随新闻专业转入中国人 民大学新闻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 定委员会委员,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 组成员,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先生的主要著作 有《中国古代的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史》,《报史与报人》等。《中国近代报 刊史》是继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之后出版的又一部有关中国新闻史的重要学术 著作,曾获得1987年度吴玉章奖金一等奖。近年方汉奇先生又主编出版了18 0万字的多卷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为读者勾勒出了一部有关中国新闻事业发 展的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其他俩位执行主席是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新闻 系主任程世寿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郭振羽教授,他们俩位同样 是著作多数,海内外知名的学者,华文报刊研究家。   吴廷俊先生最后说,日本的华文报刊近年来发展很快,是日本华人史上少有的 旺盛时期。有关日本华文报刊的绍介,我们将邀请有关人士向大会作学术报告,非 常高兴能与日本的华文报刊研究家们进行学术交流。 ======================================================================== 【在日华人】          北海道华人科学技术协会在札幌成立                                  催 晓   “北海道华人科学技术协会”,7月23日在北海道札幌市内中国驻札幌总领 事馆成立。   该协会是由活跃在北海道地区各大学、研究机关与企业第一线的华人科技人员 和部份博士、硕士留学生组成。现在北海道大学任教的吴南健博士担任会长。   协会成立的目的一是加强华人科技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二是增进华人科技人 员与国内外各有关团体及个人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中日两国间包括科学技术、文 化、经济、贸易在内的各项友好交流事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协会的成立,得到了我国驻札幌总领事馆全体人员的大力协助与支持。在协会 成立的庆贺会上,吴治安总领事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他说:“中国与北海道之间还 潜在着很大的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希望该协会的成立能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北海道 之间的广泛交流。希望会员们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 还恳请前来祝贺的北海道各界知名人士和各日中友好团体以及华侨总会负责人今后 多多指导并支持年轻的北海道华人科学技术协会。张文友教育领事在庆贺会闭幕词 中也充份表达了对协会成立的喜悦心情,他说:该协会的会员们大都留日时间较长 ,比较了解日本的情况,相信他们一定能够为中日两国间的友好交流做出宝贵贡献 。   中国驻日大使馆教育处、日中友好会馆中国代表常任理事前中国驻札幌总领事 馆总领事赵钟鑫发来了贺电。国内得知了协会成立消息的不少部门和单位也都发来 了贺电,并表示愿与该协会建立联系,共同促进中日交流。   协会联络地址暂设在札幌市西区八轩3条西4丁目3-9-11,电话及传真 号码为011-643-7784。协会今后除了将发行会刊、组织召开学术交流 会以外,还将寻机组团回国考察。有意与该协会建立联系者可向上述地址去信去电 。 ======================================================================== 【网络介绍】       留学人才技术供需信息网络系统(STNMIS)简介(2) 7。系统运行环境   从“留学人才、技术、项目供需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功能和兼容 性考虑。   (1)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留学人才、技术、项目信息网”中心站的网络硬、 软件运行环境如下:   1)硬件环境:由一台高档专用网络服务器及若干台386微机工作站、激光 打印机、针式打印机、不间断电源(UPS)、数据流磁带机等构成一个先进的局 部网络硬件系统和由外置MODEM、直拨长途电话和传真机等通讯设备构成远程 数据交换网络平台。   2)软件环境:由NovellNetware3。12网络操作系统、支持 直接写屏的网络汉字系统(Techway2。2)、FOXPRO2。5数据库 管理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软件以及其它支撑工具软件构成功能完善的中西文系统软 件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留学人才、技术、项目供需信息网络”数据库应用软 件系统。   (2)网络会员单位的硬、软件运行环境如下:   1)硬件环境:   80286以上IBMPC及其兼容机系列;要求内存1MB以上;硬盘40 MB以上;EGA以上高分辨率彩显;至少一个高密软驱(3"或5")。   推荐标准运行环境:80386DX处理器微机,4MB内存,120MB硬 盘,VGA彩显。支持LQ1600系列,CR3200系列,NECP系列针式 打印机以及HP系列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等各类打印机。   2)软件环境:   MS-DOS3。3以上操作系统;支持直接写屏的字符式汉字系统(天汇T echway2。0以上、希望UCDOS3。0以上、中国龙3。0以上、超想 DOS4。0以上版等);FOXPRO2。5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只运行本应 用系统的用户,因本应用系统已编译为可执行版,故也可以不用该软件);远程数 据通讯软件。从而构成功能完善的中西文系统软件环境。8。系统安装   STNMIS系统配有一本用户手册和一套3。5"或5。25"软盘(3张 ),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硬、软件支撑环境。   (1)本系统要求在安装之前计算机内已有DOS3。1以上(最好DOS5 。0以上)操作系统,支持直接写屏汉字系统(Teehway2。2标准版), 如没有,请先安装之。其安装方法请参照有关操作说明书。   (2)本系统安装过程请参照以下各步骤进行:将装有子系统安装程序的1号 软盘放入A或B驱动器内(现以放入A驱动器内为例)。   C:\〉A:↓   A:\〉INSTALLA:C:↓   然后按照屏幕上提示依盘号顺序装入,这一过程结束后,系统即安装完毕。9 。系统启动   首先启动汉字支撑系统(如天汇汉字系统),即键入   C:\〉TWAY↓   其次,在DOS根目录下执行STNMIS系统批处理命令文件,即键入   C:\〉STN↓   或者   C:\〉CD\STN↓   C:\〉STN↓   即可启动STNMIS系统。   按屏幕提示输入用户名字和用户口令,如果回答正确,就可以使用本系统了, 如果口令回答不正确,则要求重输,如超过三遍还没有输对或超过三分钟不响应, 则系统自动退出。   有关操作的详细内容,请参照其使用说明书。10。结束语   海外留学人才是我国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为了有效地回收和开发海外留学人 才、技术、智力资源,加强海外留学人才、技术、智力与国内需求的信息往来,在 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留学人才、技术、项 目供需信息网络(简称STNMIS系统)。   STNMIS系统由“海外留学人才供需信息”、“海外留学人员项目供需信 息”、“已回国留学人员信息”3个子系统组成。STNMIS系统的建成将为海 外留学人员和国内有关单位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双向动态信息,形成具有权威 性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技术、项目双向信息服务系统。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计划在 较短的时间内,使本系统成为拥有数万海外留学人员和相当数量的国内单位供需信 息的留学人才、技术、项目信息资源中心。   STNMIS系统为非盈利性开放式信息服务系统,面向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和 国内用户(机关、企事业、教学、科研单位等)。本信息系统采用网络会员制。   网络热忱欢迎广大留学人员和国内单位积极加入到STNMIS网络中来,供 需双方将从中各得其所。通过此“桥梁”,留学人员将找到理想的用武之地,国内 单位也将得到急需的人才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日本,目前这套系统正由NIFTY的中国论坛在日文DOS的微机环境下 进行实验,不久就可向广大用户公开了。                                 (完)                                李扩建提供 ======================================================================== 【谜语园地】         上期谜底 ★倾盆大雨(打中国西部一城市名)------------〉天水 ★玻璃缸捣蒜(打中国东部一城市名)-----------〉青岛(轻捣) ★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打一字)-------------〉蒜 ★地下水(打一字)-------------------〉泵                               杨克俭 提供 ======================================================================== 【开心一刻】                笑话六则 《1》4岁的儿子正在吃煮鸡蛋,两口下去仍然没咬到蛋黄,他便大声叫了起来: 不好了,妈妈,你买的鸡蛋是假冒伪劣产品。 《2》爸爸对儿子说:我小时候要是不听话,我爸就揍我。你看,我现在可没揍 你。儿子:你当然不应该揍我。你爸揍了你,你应该找你爸爸报仇才对。 《3》女儿:妈妈,你的肚脐是不是我在你的肚子里的时候观看外边的窗户啊? 《4》3岁的小儿子从对门新婚不久的小唐家跑回来,对爸爸说:爸爸,你为什 么不结婚?如果你结婚,我们就可以换又新又漂亮的家具! 《5》冬天,航航的脸被风吹得红通通的,我忍不住凑上去咬了一口。他捧拿着 脸,皱着眉说:妈,这是冬苹果,小心你的牙齿。 《6》女儿第一次去乡下奶奶家,一路上小嘴没停。女儿:妈妈,大黑牛,小白 兔它们在干什么?妈妈:它们在吃青草。女儿:为什么它们吃那么多青草?因为 吃了长得快。女儿:妈妈为什么不给我吃青草? 摘自《家庭》1995年4月号                                陈黎明提供 ========================================================================   本刊正在筹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专刊,敬请大家踊跃投稿。   来稿和意见请寄:com@mercury。c。hiroshima-di t。ac。jp   《东北风》所刊载的文稿主要来自读者投稿和摘自海内外中文刊物。本刊所载 的任何稿件均不代表编辑或COM编辑部的观点。 ======================================================================== 《东北风》第8期责任编辑:李扩建         校  对:陈黎明         网络维护:钱 飞     COM编辑部总编:吴南健 ========================================================================  编辑部地址: com@mercury.c.hiroshima-dit.ac.jp  订阅(或停订)本刊请寄:GB码         comc-gb-request@mercury.c.hiroshima-dit.ac.jp         并请注明:Subject: subscribe(unsubscribe)         或  寄:JIS码         comc-jis-request@mercury.c.hiroshima-dit.ac.jp         并请注明:Subject: subscribe(unsubscribe)  本刊ftp地址:    日本 ftp://ftp.c.hiroshima-dit.ac.jp/pub/dbf(202.25.201.70)    美国(CND) ftp://cnd.org/pub/e-pubs/dbf(132.249.229.100)    万维天罗地网(WWW)地址:    http://www.c.hiroshima-dit.ac.jp/dbf/j-index.html(202.25.20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