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电脑通讯(双周刊·日本)·★·★·★·             DONG BEI FENG               东   北   风             ·==·第46期·==·      1997年7月16日发行  1994年12月27日创刊   COM(China Online Magazines)编辑部出版 ======================================================================== 本期目录(com/c1997/07b-gb.txt) ======================================================================== 新闻摘要● 焦点采访●许家屯香港大陆纵横谈 异域写生●京都三章………………………………………………………………冯林山 人物追踪●江青的最后十年…………………………………………………R.特里尔 他山之石●人们如此看日本人…………………………………………………今田高俊 旅游杂记●香港风情………………………………………………………………龙丽华 见仁见智●给保钓联盟的信……………………………………………………水本正晴 ======================================================================== 【新闻摘要】 ★广东省6月30日以来连降暴雨,导致各地遭受洪水侵害。至6日为止,己有2 1人死亡。 ★“卢沟桥事件”60周年的7月7日,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害者要求赔偿的 香港赔偿请求协会(吴溢兴会长)等4、5个团体,相继在香港的日本总领事馆前 举行了抗议活动,并向日本总领事馆员提交了“给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的信”。 ★明年将是1976年逝世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为迎接和记念这个重大 的日子,一部描写周总理一生的电视连续报导剧的制作正在进行。 ★藏有在敦煌发现的佛教教典等的“敦煌写本”约一万五千件的大英图书馆,最近 在伦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所藏的写本中,六百件左右为伪品”,引起了轰 动。 ★台湾“联合报”在香港回归后在台湾举行的电话世论调查中,对“独立还是和大 陆统一”的二选一问题的回答,支持独立的为43%,支持统一的为34%。从1 989年调查开始以来,支持独立的答复首次超过了支持统一的答复。到93年的 调查为止,支持统一者超过了半数。此后,两者的差距年々缩小。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表的主要国国际竞争力比较的调查报告中,香港仅排在 第21位,评价较低。 ★日本的居酒屋连锁店“养老的泷”(本社·东京)八月起,将以上海市为中心, 开设新连锁店铺。日本的饮食行业进入中国正在活跃,但居酒屋连锁店的展开还是 首次。 ★美国政府官员在香港回归中国的7月1日表明,三个负责东亚洲·太平洋的候补 副次官中的一人将担任中国·蒙古·香港·台湾业务。 ★外交部的唐国强副报导局长7月2日在与美、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四 者会谈中表明,“中国赞成朝鲜半岛的和平系统的构筑,并同意参加这个系统” 。 ★继福建厦门之后,南京的新国际机场也开始了部份运用。同国际机场在第一期工 程后,一年中可流通乘客860万人和货物11万9800吨。 ★1842年清朝把香港割让给英国的“南京条约”的原本,从6月28日起首次 在台湾台北市内的故宫博物馆公开。1949年国民党逃亡到台湾时被拿到这里。 此原本一直沈睡在台湾外交部资料馆里,乘香港回归的机会,以宣扬台湾是继清朝 后的正统政权为目的,台湾当局公开了此物。 ★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第一批509人于6月30日下午9点,乘座39两汽 车从深圳和香港交界的皇岗管理所进入香港。7月1日清晨0点开始实行任务。第 二批的4千余人,7月1日上午6点,乘座包括舰船十只,直升机16架,装甲车 21两的4百余的车两从陆海空进入香港。 ★6月27日成了香港的公共机关、银行、私营公司的“英国统治下的最后的工作 日”。到7月2日为止连续休憩五天。再开始工作时,香港己属于中国。中资企业 中有的发特别奖金,有的设宴会招待职工。新华社香港分社前有游行。 ★香港股票在临近回归前夕继续上升。据认为,这次股票的上升,是以亚洲、大陆 的资金为中心的投资所引起的。美国、日本的投资家虽然基本上没有买进,原来对 快速上升持有警戒感的人,也开始认为上升将会继续下去。 ★在7月1日香港回归前的6月27日,最近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里建成的“香港 厅”向报导机关公开了。 ★6月26日在卢森堡召开的欧州连合(EU)外长理事会中,对在香港回归中国 1年内,实行香港立法机关的选举要求达成了协议。 ★日本的池田行彦外相为出席香港回归仪式,于6月29日出发前往香港。出席6 月30日深夜开始的仪式的还有,原首相海部俊树和羽田孜,前首相村山富市,经 团连会长丰田章一郎,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的画家平山郁夫等约30人。 ★支持大陆民主化运动的香港的政治团体“四五行动”的发言人于6月25日表明 ,在回归仪式会场的会议展览中心新馆周围,从6月30日到7月1日,举行游行、 集会和抗议行动。届时,要喊“李鹏下台”,“打倒李鹏”等的口号。 ★为一览香港回归祖国的瞬间,上海市民48人的观光团出发去了香港。该观光团 是上海市中国旅行社发起的,6月28日也有同人数的团体出发。据有关人士透露 ,这是国内一般人组织的唯一的“香港回归团”。有8天日程和5天日程两种,价 格分别为1万5千至1万6千元(约23万至24万日元)。虽然价格还贵,参加 旅行团的66岁医生在受某上海报纸采访时回答说“能在现场体验香港归还祖国的 的瞬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外交部发言人在定期记者招待会上,就6月23、24日两天台湾举行的联合军 事演习指出,“台湾当局必须作出对两岸关系的改善和祖国统一有利的行动”。 ======================================================================== 【焦点采访】            许家屯香港大陆纵横谈 〔1997年6月7、8日,《苹果日报》编辑陈慧儿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对原新华 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进行了专访。这里选载《苹果日报》发表的部份内容。本刊 在整理时对一些词语作了补正,并重新设了小标题。〕        ---〔行政长官人选〕--- Q:董建华当了候任行政长官,你觉得他是不是合适的人选? A:香港人有很多评论,我不评论。 Q:我们都知道这个位置不好当。董做了半年候任首长,有些港人觉得他的性格不 适合,不懂香港人的要求,他看来正在学习,他是不是还有很多要学呢? A:不评论,不想也不应做这个教师。 Q:当香港行政长官,他应该把香港人还是中国的利益放在首要? A:你既然知道这件事情不好做,就把问题看得复杂一点。“一国两制”,“港人 治港”,是一个伟大工程,很少有这种事情:在一个强大的祖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社会主义祖国,搞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依靠香港人自己来管治,是“前无古人”的 一个巨大工程。要把这个工程做好,非常艰巨,非常复杂。做好了,也是很光荣的 事,但肯定会有挫折,不会一帆风顺,会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挫折,包括客观的, 主观的,这都没法完全避免。因此,要依靠香港人自己,共议、互助、容忍、团结 ,大家以香港利益为重、相互尊重,相互容忍、共同努力。无可避免,头上有个中 国,“一国”,香港社会则有各方面、各阶层;还有一个外在世界,首先是美国、 英国,还有其他国家、地区。矛盾重重,错综复杂,全世界都在看,香港的今后是 更好还是变坏,所以香港人担子很重,要做好这一工程,很不容易,很艰巨,能做 好了,是了不起的事,很光荣的事。 Q:你看北京会不会放手让他做。 A:北京要自觉,自觉按基本法办事,除国防外交外,不要干预,除非香港人自己 提出要中央政府支持什么,就支持一下。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不要干预。你把大 陆的、中央的、地方的,想到香港去发财的,都管好。虽然堵不住,还是要堵。他 们搞特权要马上制止,不要护短,到香港去做生意、发财可以,你要按香港的法律 办事,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不许搞特权,不能乱七八糟。勿将贪污“回馈”香港 ,香港人最怕大陆把贪污、腐化带过去。公平的说,贪污等东西,大都是从外面进 去的,但是大陆在这方面发展,你不能在这问题上“回馈”香港。 Q:董建华会不会是共产党员? A:这点我可以肯定,我在香港工作时候,不是。现在看来,他做党员的条件也不 具备。        ---〔英国人的功罪〕--- Q:如果要评英国人对香港的贡献和破坏,你怎样评? A:不好评分,有贡献,也有负面作为。公平的来说,从整个香港的一百多年发展 来说,英国对香港后一段,贡献比较大,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她占领香港是耻辱 的,她撤退的时候,还是光荣的。香港是个宝岛。世界上少有的大都市,它对中国 改革开放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中国改革开放没有香港这个条件,不会有现在这样 快,这样好。中国改革开放主要靠自己努力,但有两个外在条件,连东欧各国、苏 联即现在的俄国都没有,就是一个华侨,一个香港、澳门和台湾,澳门和台湾同香 港比较,还差很大一截。它做了很大贡献,也得到很大好处,今后还是如此。香港 是一个以服务性为本的都市,且是全球性服务性的都市,因为它的地理条件、综合 条件,所以中国采取“长期打算、充份利用”。实际上东南亚各国家和地区,全世 界很多国家都在利用香港。今后还会更充份利用。所以说香港会更好,因为它地理 条件和现在具有的本身软硬件条件好,最好的条件是人,香港人。香港人,融合东 西方文化于一炉,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无可代替的桥梁作用。香港这个 特色现在是独有的。 Q:英国人保留下来什么? A:软件硬件,英国保留很多东西,文官制度、法律、多种社会结构、跑马、六合 彩,都有英国影响,色彩。英国人留下的结构会起作用,譬如说文官体制,他是英 国式的建制,那些官员均由英国学校教育成才。有的人还经过英国政府的特殊训练 ,其影响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其中有用的东西都应该保留。 Q:你对最后三个港督的看法如何? A:他们都是忠于英国利益的,忠于国家的殖民地官僚。你说他们搞“叩头外交” 是不公平的,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想尽办法。尤德在任内逝世,用中国话来形容 ,是“心力交瘁为国而死”。 Q:他们把香港利益放在哪里? A:我认为他们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地方官,首要还是为英国服务,他们也尽量 维护香港人利益,我同两个人相处都不错,同卫奕信关系较好。 Q:彭定康完全不同了? A:彭定康不仅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不懂得同中国打交道,而且是政客的做法,往 往从个人利害出发来处理问题,他破坏两国协议,就没有从英国利益考虑。 Q:人们曾经以为最后五年是最敏感的,要小心处理,但是来了个彭定康? A:失控了。中方形容他是“千古罪人”,抬高了他。这样说他也不对,问题不在 他,在英国保守党政府,他只是负一部份的责任,两国外交,也不应该作个人攻击 ,这种语言不宜采取。 Q:港澳办和新华社是不是采取了错误的对策? A:其他不讲,风度上也不妥。不握手、不见面、骂街,作人身攻击,小家气,不 是大国外交风度。        ---〔回归后的共产党〕--- Q:香港特区将来会不会有党委书记。 A:香港工委会不会存在的问题,你要去问周南呀,我不知道。 Q:你自己做过香港工委的位置,你觉得应不应该有? A:存在是一个办法。存在有两样做法,一种就是党委公开,下面组织不公开,一 种全部公开。不管局部或全部公开,香港选举你参加不参加,你参政不参政?参加 你怎么说,不参加怎么说,总要做个公开交代。还有一个办法是变形,共产党宣布 撤销,用另外一个名字出现。为什么这样考虑呢,在大陆来讲,共产党是执政党, 香港实行“一个两制”,港人治港,共产党不是执政党,否则就变成共产党治港。 不是执政党,怎办呢?假如现在不公开,还用新华社名义,这是殖民地时的办法, 中国不承认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建议中国搞一个总领事馆,那么办殖民地 就合法化了,中国反对,就用新华社来作变通处理。今后如果香港工委还存在,还 活动,不公开,还是地下党,也不向特区政府登记,仍是个非法党,港英为何不取 缔,因为强大中国在旁边,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碰这个麻烦。今后回归 了,有了特区政府,你仍不公开,还是秘密党,地下党不登记,还是非法的,那你 叫特区政府怎办呢,你叫特区政府也睁只眼、闭只眼,中国共产党在特区犯法,特 区政府不执法,行吗?这个影响多坏呀!这是回避不了的,中共香港工委要守香港 法例,向香港政府登记。做执法的典范。登记了,公开化了,说明以后你参选或不 参选,说明要做些什么光明磊落可让香港人放心。否则,就撤退。 Q:北京一些官员说为什么要留新华社的香港工委,因为要九八年选举,要动员一 下。据说,他们曾考虑几个方案,一个是撤回广东,广东有八办。 A:总要有个办法,中共在香港不能再是地下党、非法党。 Q:中共在港有多少党员? A:我在的时候大约三千人,但不包括驻港中资机构的人。        ---〔香港特区展望〕--- Q:将来美国人在香港的影响会不会更大? A:可能愈来愈大。英国人希望美国人代替他。他现在不是一等强国,是二等国。 希望美国来代替他。这对香港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他们想将香港作为一张牌打。假 如他们担心香港会社会主义化,担心大陆违背基本法,经常给点警告和批评,我看 不一定是坏事。但假如变成牌打,和大陆对着干,对香港不是好事,这种情况香港 要警惕,不好搞进去。 Q:全世界都在看着,一个特区的诞生,香港人成为特区人。 A:好呀!空前的考验。不仅是考验中国共产党,考验北京政府,也考验香港,考 验香港特区政府,考验临时立法会,考验全体香港人。到底把香港搞好了,还是搞 坏了,遵守还是不遵守基本法? Q:中共从来就担心香港会成为反共基地? A:香港从来就是反共基地,新中国成立以后,西方世界,包括台湾,都把香港作 为它们的情报基地,而且是作为所谓和平演变大陆的跳板。这是它们的事情,不是 香港人,是外在势力利用香港。 Q:有什么例子呢? A:譬如说,台湾也好,英国也好,美国也好,对中国情报中心,基本上都在此。 Q:那不是香港人的事情,是他们反共呀,不是香港人反共呀?中共应当说清楚, 是外在势力利用香港,与香港人无干。 A:大陆在“六四”时,错误地把香港人和外在势力混在一起,至少没有说清楚, 得罪了香港人,加深了香港人同大陆的对立,不能尽怪香港人。我也曾经说了,有 些人利用外国势力批评大陆,制约大陆,这可以理解,但要防止变成外国人同中国 对着干的一张牌。这个很难区分,但是一定要区分。对香港而言,害大于利。 Q:北京调整了政策讲话比较小心,是因为七月一日快到,他们希望光荣地来香港 ,希望香港欢迎他们来? A:这也许是个原因,也许是他们认识到那样做不好。江泽民已多次表示,要遵守 执行基本法,除外交国防外,对香港事务不干预,这个很好。希望他们能够紧守。 Q:一位熟悉政治的人士曾指中国不应在香港设外交部办事处。又将来这几个机构 ,外交部、港澳办、新华社、特区政府这四个机构关系应怎样办? A:按基本法办事。中央管国防外交,其他事情香港人自己搞,港人自治,按这个 原则办。港澳办,以及其他的大陆机构,特区政府的事,不应该插手。 Q:同一批香港人,同一批官员,只换了一支旗。从中国共产党过去的历史看,人 们的信心不大,我们反而对香港人,对香港这块地方有信心,你还对共产党有点信 心。你觉得香港有没有机会? A:我说啦,对香港有信心,对中国有信心。        ---〔大陆局势问题〕--- Q:中国人会过来一块玩,玩得很高兴! A:因为他要来集资,遇到这种情况,你觉得他高兴,还是不高兴呀!集资单位可 能高兴,中央管理部门可能不高兴,朱熔基可能不高兴,可能同你一样担心。他也 没想到会炒到一两千倍。 Q:是不是你在的时候,已经管不住这些国内单位,怎么管不住? A:对,管不住。他公开的来还可以管。他不公开地半公开的来,秘密地来,你怎 么管。他同香港商人合作,私下来,你怎管。他与香港的商人合伙组个公司,就来 了。 Q:怎么管得了部队来的人,大部来的人,航天部来的人? A:这个相对来讲还可以管,他要经过批准呀。大部门,省里来的要经批准,可是 也是相对的,他来了做什么东西,你是不是知道那么具体呢,“天高皇帝远”,管 是相对的。 Q:他们这样出来,问题在哪里? A:他们出来做生意想赚钱,但受骗上当的不少。 Q:上亿啦!你怎样看香港经济? A:总的趋势比较乐观,大陆也希望香港经济好,香港不好对大陆没好处。 Q:香港估计只有两至五年稳定期。 A:大陆起变化是迟早的事,向好变化可能多一点,向坏变化可能少一点,我对大 陆前景也比较乐观。我相信大陆大乱的机会不大。邓小平去世了,要看七月之后发 展,十五大是个关键,看会不会起变化。中央有个班子问题,动不动,大动还是小 动。其次,中国共产党会采取什么路线?会否起“承前继后”的作用,承什么前, 继什么后?开十五大,对香港当然有影响,已同一国家,大陆好,香港好。 Q:所以你认为中共应趁此机会从事政治改革,以表示真正吸取“六四”的教训? A:对。吸收教训就应该搞政治改革,经济体系改革要深化,更要搞政治体系改革 ,十五大是最好时机。趁现在世界和平环境,好好发展一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时 机,对共产党而言,也是个自我改造的好时机。党内民主改革,步子可以大一点, 整个国家的民主体制改革,可以开步走,循序渐进,这样做才能救党救国,现在是 个最好时机。吸收“六四”教训,避免将来“六四”再来,看北京能不能抓住这个 时机。这样才能“一劳永逸,长治久安”,才能够做到长期稳定、繁荣,避免“六 四”再现。 Q:你刚才用“救国、救党”,那就是很危险啦? A:很危险,是到了要救的时候。 Q:他们不是说在中国没有共产主义,大陆走的不是共产主义? A:这是片面的说法,好像中国已经资本主义化了,这是不了解中国情况的看法。 现在中国的做法,是进行资本主义补课,但还是社会主义。 Q:他的危机在哪里呢? A:简单说,政治上腐化、贪污严重,社会风气败坏;社会阶层发生新的分化。政 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分配不平衡,不均。这都是新动乱的根源。不搞政治体系改 革,没办法得到根本的解决。        ---〔邓小平评价〕--- Q:如何评价邓的一生? A:邓小平是个伟大的战略家,但是他也犯有错误,他不是神,不是完人,为什么 现在的人不能超过邓小平。邓小平不肯做,不敢做的事情,为什么就没有人敢做, 应该有。 Q:邓犯了什么错误,最大错误是“六四”? A:是的,还有他讲要政治改革,但基本上没有进行,特别是把胡耀邦、赵紫阳拉 下来等。 Q:邓小平从来不是个民主的人? A:我是说,政治上改革他没有好好推行,基本上停顿,他原来要把党政分开,结 果十四大搞“江核心”体制,反而倒退了。本来是主张分权的,反而更集中,专权 了。 Q:是邓小平搞的吗? A:不是邓小平,谁搞的?江泽民自己有本事搞吗? Q:有人说,江搞个人崇拜。 A:那是后来。他自己称自己是“核心”。 Q:那个是倒退? A:没有前进,倒退了。 Q:如果十四大倒退了,你对十五大有什么期望呢? A:寄望于十五大,看看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问题看法提出来了,他们能不能抓 得住,不知道。 Q:你觉得赵紫阳在“六四”里面,要不要负责任? A:让将来写历史的人去评论吧! Q:他有没有走错了棋,是否太软弱? A:让历史去评论,我不评论。        ---〔客居美国〕--- Q:过去八年你的生活怎么样? A:这八年过得还可以。加州的阳光空气很好。过着隐居的生活,有些老朋友来看 看,也交了些新朋友。但基本上与外间隔绝、隐居,很少接受访问,今年接近九七 ,我得罪不少媒体朋友,他们要作访问,没有接受,现在则一发而不可收。等七月 一日过去,可以真休息了。 Q:你现在是拿什么护照,是否已做了美国人? A:我的中国护照已到期,为了方便外出,我取了一个绿卡,我不会入美国籍,做 美国人,我还是中国人。 Q:你是否错过了最少两次返国的机会? A:都是刚出来的时候,杨尚昆曾给我保证,回去不会算我的帐,但我却觉得谁也 保证不了。我会等中国政局清明的时候回去,以我目前的身体状况,应该可以等得 到。 ======================================================================== 【异域写生】            京都三章                                  冯林山 (一)雨中岚山   潇潇春霖给了岚山一幅雨意空的写意。   大堰川里,顺流而下的全是漂浮的落樱的散瓣,两岸的垂樱在雨幕里摇曳着, 如同飘拂的火焰───水中的火焰。在这个樱花最繁盛的季节,岚山的美呈现得淋 漓尽致,仿佛所有的景物都为这满山遍野的樱花打开着,针叶松也多了几分苍翠, 河水也多了几分妩媚,甚至雨也多了几分柔情。   也许雨给岚山平添了许多雅趣,堰川两岸,渡月桥上,熙熙攘攘到处是观樱赏 雨的人群,游人们多不打开雨伞,任雨浇淋着向季节打开的情绪。这雨仿佛是一种 催化剂,将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呼唤起来,舞动起来,草木,落叶,土地,都在雨 里散发着一种青翠的气味。那是岚山雨的气味,春天的气味。   远处的苍山,如同穿了镶着花边和服的女子,在花团锦簇中显露着她流畅的曲 线。仿佛整个京都的云都铺展在那里,它们层层叠叠把岚山缠裹得风情万种,但毕 竟有缠不住的流水奔涌出来,它裹挟着落红,浮动暗香,一路欢歌而来,又一路欢 歌而去。   雨是山的背景,山是樱的背景,樱是季节的背景,季节是心灵的背景,在所有 的背景上,都抒写着最动人的诗句。   龟山公园内周总理的诗碑上,深褐色的鞍马石被春雨冲洗得不染纤尘,不断有 飘散的花瓣滴落在诗碑上,于是那诗中的雨境与现实的雨境,便浓浓地交融在一起。   大堰川的水声充填着整个河谷,那是岚山最为雄浑磅礴的音乐,春雨滴落在花 瓣上的声音,加入了这一乐章,成为最生动的音符。 (二)薄暮桂离宫   绛色的晚霞,升起在桂山庄灰色的屋顶上。   桂离宫在紫红色天幕的背景下,展示着一片古典的静穆。   在现代化的京都,有这样一座古朴的皇家园林,该是多么难得。在高度发展的 工业社会里,这座都市里的山庄,还保留着明治时期的建筑风格。日本的庭园,从 古代开始,就喜欢将幻想具体化,被称为代表日本之美的桂离宫,便是一部自然与 幻想的手笔。   看过中国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精致玲珑的杰构所叹服,中国的园林艺术 ,更多体现着儒家文化的对称、平衡与和谐,而日本的庭园,却讲究自然景观与幻 想的结合,讲究在有限的空间内,体现那种溢满心间的优雅、美妙的感情,表现着 日本民族内心对山石草木的感知方式。   桂离宫是一首飞动的诗,它倚岚山之雄,借桂川之秀,以石头、草木为素材, 以松柏枫竹为颜色,以亭台楼阁为精神,把这幅立体的图画,描摹得气韵生动,精 美之至。从镰仓幕府到南北朝时代,京都曾有过为数不少的名园,只有这座桂离宫 更完美地体现着日本文化的精神。   这里没有皇家山庄的奢华和威严,看起来却颇像一座有山有水大和绘式的庭院。 那些亭轩堂楼,石岛木桥,那些砌着石边的土路和草棚式的门楼,都呈现着没有对 比的沉滞暗灰的中间色,这样更显得苍朴高雅而娴静。坐在心字池边,纵目高低错 落的充满诗意的建筑,仿佛在读一首首松尾芭蕉的俳句。   和歌的音乐荡漾在晚风里。漫步园中,你会感觉到这里每一块石头的放置,都 有它的动势,每座亭子的摆布,都有它独特的情趣,每一座小桥的设计,都有着精 心的布局,疏密与飞白,严整与间隔,喧啸与静寂,是那样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桂离宫不是一张褪色的照片,而是一支古歌的余韵,它是自然之心的一个清晰 的实相,是与人的心灵息息相关的逸地。   暮色渐浓,心字池旁的灯火一点点亮了起来,水波投射着灯光,如幻如梦,这 景象使人息虑忘缘,物我两契,仿佛你也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在暮色苍茫的桂离宫里,我看到了生命的早晨的景色。 (三)清水寺听泉   清水寺是水的建筑,水的诗篇,水的音乐。   水是这座奈良时代法相宗大寺院的精魂。清水寺的水,别有一种灵性,一种深 蕴。在这里,水成为大功德,大智慧。   置身在寺中音羽瀑布前,听水流淙淙,如数十架古琴,演奏着一曲水的十面埋 伏,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如钟如磬,如雷如鼓,如风如电,风虎云龙,气象万千。   在水的梵歌中,通往天竺的道路打开着,多少部佛家经典,被这水年复一年地 唱诵着。这水的音乐,最能洗涤灵魂的尘垢。   音羽瀑布真不愧为日本十大名水之首。那流韵仿佛一片水的羽毛,飘飘洒洒自 九天降落。   所有的景物都是为水而设计的,甚至每块石头,每株草木,都成为水的陪衬和 烘托。水在这里不仅仅是大风景,更是大手笔,汪洋恣肆地挥洒着时间与空间,为 每一个生命的季节涂抹着吒紫嫣红。   这是真正的水的宗教,无染无垢,妙高庄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耸立灵 动飘逸的水面前,有谁不虔诚地仰望?   在这里,水是心灵的图腾,双手合十吧,在这纯净的水里,心才能回归自然的 栖地。   在正殿旁的金水泉边,假如你豪饮这凛冽的清泉,肉身会为之一轻,心胸会为 之一阔,眼睛也会顿时明亮起来。日本朋友说,掬饮一口金泉的水,就能一切如愿。 我想,这也是一念回心便到家的承诺。   水的光芒朗照着这座千年古寺,穿越水的岁月,我倾听到一首生命的古歌自天 外而来。   这水的法幢,是一面尘世的宝鉴,走近它,你会通体透明起来。   让水的灯盏指引你,在这里,你会找到绵延千年的灵魂的焦渴。   从弱水三千中取饮一瓢吧,这水会在你的心上浇开千瓣莲花。                 原载《人民日报》〔1997年5月28日〕 ======================================================================== 【人物追踪】           江青的最后十年                                R.特里尔           作为一个人,一个自我至上的女人,           江青在生前和死后都引起了世人注目。           江青在死前一直对东山再起抱有希望,           一个自我意识极端强烈的女人,           一个从来没有向新政权认错的第一夫人,           江青在法庭上表情蛮横。                 选自《江青全传》R.特里尔著 ◇自杀之迷(1991年5月14日)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五日,江青在北京酒仙桥的住处高烧不退,因而被送进公安 医院。与其它病人一样,江青要填写住院单。这次,她写的名字是:“李润青”。 这再一次表明她对自己和毛泽东婚姻的怀念之情。“润”是毛泽东早年的使用的字 ,“李”是江青的姓,“青”则是江青的“青”。三月十八日江青高烧退了,体重 减了几磅。她被转到“一套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病房内有卧室、卫生间和起居室。 医生再次建议给她的咽喉施行手术,但她拒绝了,同时轻蔑地说:“我就不信你们 敢不小心翼翼地对待一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在她日趋虚弱的时候,江青更常常想到毛泽东。她在枕边保存着毛的手迹,衣 上别着毛的像章,床头柜上放着一张江青和毛泽东在中南海晨起散步的照片。每天 清晨,当新的一天开始时,她都要背诵毛的诗词或阅读毛的《选集》。清明节到来 的时候,她要求去天安门广场上的毛泽东纪念堂,同时要求允许李讷带一卷白纸到 公安医院来,她可以给毛做一个花圈。但她的这两项要求均遭到拒绝。   江青觉得,应该抓紧时间撰写她的回忆录。每天早上,读过毛的书后,她就坐 在摆有纸和笔的小桌旁。情绪高兴时,为了修正历史的记录,她还会就自己正在写 作的手稿题目争求护士的意见。“《毛主席的忠诚战士》怎么样?”她问护士,或 者:“《献给毛泽东思想的一生》!”她还会想到更富有挑战的题目:“《打倒修 正主义,建立新世界》。”   五月十日,江青当着众人的面撕碎了她的回忆录手稿,并要求到酒仙桥她的住 处去。这一举动使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但是没有允许她这样做。五月十二日,因为 听了江青的情况,李讷和她的丈夫来到医院看望江青,但江青拒绝见她们。五月十 三日,她在一张《人民日报》的头版一个位置上潦草地写着:“历史上值得纪念的 一天。”二十五年前的今天,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三日,政治局召开 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新的斗争路线,同时江青被任命为权力很大的文化大革命领 导小组的负责人。   五月十四日凌晨一点三十分,护士离开江青的卧室。将近三点的时候,虚弱的、 绝望的江青从卧室爬到卫生间。她用几个手帕结成了一个绳套,套在浴盆上方在铁 架上。她用被和枕头垫在下方,以便自己能够得到打结的手帕。她将头伸进绳套, 接着又踢开身下的被子等物.......   三点三十分,一名护士进来,发现她已吊在浴盆的上方。其他的护士和医生匆 忙赶来,但已经太晚了。这位曾经集演员、政治家、文艺女皇和毛泽东妻子于一身 的“白骨精”,在她七十七岁的时候死去了。她的尸体重一百零四点七磅,比三月 十五日进这家医院时轻了三点一八磅。   当天下午,李讷得到了消息,来到医院签署了死亡通知书。不知是出于李讷的 意思,还是因为中央办公厅官员的支持,李讷同意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葬礼。三天以 后的五月十八日,江青的遗体被火化了。李讷没有在场,江青或毛泽东的其他任何 亲属都没有到场。李讷要求把骨灰盒送给她。这时,全中国和全世界对江青的去世 是一无所知。一九九一年六月初《时代》周刊向全世界报导了这一消息。《时代》 周刊报导说,据六月一日没有透露姓名的“北京方面的消息”说,江青“上吊自杀 ”了。消息还说,咽喉癌是她自杀的原因。几天以后,六月四日晚十一时,中国政 府证实了《时代》周刊报导的主要内容,公告全文如下:   “新华社北京六月四日电:本社记者获悉,‘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江青,在保外就医期间于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四日凌晨,在北京她的居住地自杀身亡。 江青在一九八一年一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 治权利终身;一九八三年一月改判无期徒刑,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保外就医。”   公告没有概括江青的一生,没有提及她曾官居高位,也没有提到她曾是毛泽东 长达十八年(编者按:原文如此)的妻子。如果学校的孩子读到这则刊登在《人民 日报》第四版角落里消息,他们不会想到,这个女人曾是毛泽东的夫人。   如果西方记者没有受到《时代》周刑这一未被证实的报导的刺激,而反复再三 地向中国各官方机构提出江青命运的问题,这一消息可能永远也不会公诸于世。假 如中国政府曾经决定宣布江青死亡的消息,而拖了几周才这样做,那就是既有政治 方面的原因,也有实际需要方面的考虑。另一种拖的原因可能正如香港一家报纸后 来引用公安部来源的消息报导的那样,需要调查江青的死亡是自杀还是有其它原因。 这家报纸写到:“政府高级官员指示说,在调查结束之前,不要公诸于众。”   中国官方公布的消息称,江青自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一直是保外就医,事实上 ,在这个日期之后三个月,司法部一发言人还说,江青年初曾提出希望离开监狱改 为监外服刑的请求被驳回,一九八八年,官方新闻媒介几次提到江青仍在狱中服刑。 一九九一年一月,一份大陆报纸在报导江青的近况时还说:“她被关在一间二十平 米的小屋里,房间装上特制窗户,以便透进光线,同时,警卫也可以看到她,而她 是什么也看不到的。”无论江青从监狱到医院,还是到软禁,这中间是怎么来回转 换的,说她自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起一直就是“保外就医”,这是不确切的。   三十年代,因为与唐纳发生纠纷,江青谈到过自杀。一九七六年被捕后,绝望 使她再次产生自杀的念头。一九八四年九月,因拜谒毛泽东纪念堂的请求被拒绝, 江青曾把一根筷子插进喉咙,因为发现及时,被抢救了过来。一九八六年五月,因 为对处境不满,她曾用几只袜子结成一个绳套,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她这样做的 原因可能是感到了绝望,对自己的咽喉癌,以及对自己的处境和前途,对自己与女 儿的关系,等等,这种心情同时又受到负责她这一案件或看守她的人的刺激。除此 之外,为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江青已经在精神上做了准备,以结束自己的生 命,她认为邓小平已经放弃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绝望的心情加上她的“对毛 的忠诚”等个人的政治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她认为,中国已经没有希望,她自己也 已毫无前途,因而走上这条道路这并不奇怪。 ◇“住口,江青”(法庭审判--1980年末)   江青关在秦城监狱。一位曾在此服过刑的犯人说:“那里没有人,只有阎王和 幽灵”。在这里,犯人被单独关押,不给牙膏,以免吃牙膏皮自杀。但是,到了一 九七七年底,绝望的江青企图以另外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把脑袋往墙上撞。 但是,在她房间里安装的橡皮墙,再加上门外窥视口的不断监视,粉碎了江青的自 杀企图。江青爱吃包子,不管是甜的、菜的,还是肉馅的,她都喜欢。一天晚饭时 ,江青偷偷地把两个肉包子塞进袖子,准备留作夜宵吃,被看守发现,看守她的警 卫喊道:“把包子放回去!你只能拿你现在吃的。”江青羞愧万分,把偷拿的包子 放回原处。江青醒悟到,她将面临一场“三堂会审”,是一种京剧式的审判,其目 的是为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复仇。她向检察官指出:“我现在不是政治局委员了, 我只是毛泽东的夫人,我还有另一个角色是被告,仅此而已。”检查官们走后,江 青浏览她收到的材料,她注意到,“四人帮”的排名是:王洪文第一,张春桥第二 ,她第三。她对警卫喊道:“为什么我不是第一?”   在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一年,陈云接管了江青的案子,四十一年前,江青在延安 设法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时,陈云与她谈过话,接下来是彭真在一九八零年夏负责对 江青作审判前的讯问,彭真是江青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老对手,江青现在呆的地方就 是他当时的牢房。   “被告江青在一九七四年秋阴谋阻止邓小平当副总理”。这是十一月二十六日 ,特别法庭终于开庭。三十五位法官及六百名特邀代表正襟危坐,地点是坐落在北 京正义路的中国公安部礼堂。江青身穿素色套装,依然镇定自若,从笼子似的被告 席围栏里可以看见她的手,指头在从容地活动着,一张一合,帮助她放松下来。她 在控制自己。她的策略是保持“尊严和理智”;这第一条指控是容易推脱的--中 国人民肯定能理解政治斗争与刑事犯罪之间的区别。   一个证人出来作证。“谁指使你去长沙向毛主席汇报邓小平和周恩来的活动的 ?”这个人哭丧着脸答道:“江青下的指示。”这个证人就是王洪文!他比江青小 三十二岁,他要想着未来,所以背叛了江青,承认了一切指控。江青静心听了一会 儿年轻同夥的诉说,翻起白眼瞪着王洪文。王洪文作证时,她大喊要去厕所,审判 中断一会儿后,王洪文未在法庭上重新露面,这时,江青那种当王当主子的态度忽 然又闪现出来,她吼道:“他在哪儿?王洪文在哪儿?”作为江青反邓小平和周恩 来活动的证据,张玉凤写的证词在法庭上读了,当检查官宣读张玉凤写的“四人帮 ”极力要挟毛的证词时,江青坐得笔直,盯着前面、方正、白净的面孔像一座雕塑。 张玉凤没有到庭。   毛泽东晚年的两位年轻翻译唐闻生和王海容出庭作证。这时,江青开始对她表 现必须良好的许诺犹豫不决了,唐闻生说:“我们马上就看透了‘四人帮’的阴谋 诡计。”江青挤眉弄眼,嘴撅得老高,歪着脖子,盯着天花板。王海容也发言说: “毛主席对江青很生气。”江青喊道:“我要发言!”可是庭长没有让她说话。一 九八○年十二月三日上午,江青大步走进法庭。她抚平衣服,理理头发,弯腰坐椅 子上。每位公诉人和证人面前都放着一杯茶,而江青面前只有一排麦克风。公诉人 一再声明,江青要对刘少奇的“被迫害致死”和夫人被囚禁十二年负主要责任,每 个证人都带来一大批对江青不利的证据。   证人中包括刘少奇的厨师郝苗,他曾在狱中呆了六年。“我要发言!”江青刺 耳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住口,江青!”一位法官喝道。“住口,江青!”六 名法官异口同声地喊道。公诉人拿出有利的证据。江青曾指使搜查了刘少奇和王光 美的家,以寻找他们“犯罪”的材料。江青摘下眼镜放在右手中一挥,打断了江华 庭长的话,她向法庭反问:“抄他们家值得大惊小怪吗?告诉我,你们现在难道没 有抄过我的家?”她不顾一切地接着又说:“破四旧(中共中央一九六六年八月下 达的一项指示)必然导致抄家,这是革命行动。”   检察长黄火青说,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人大代表 未经全国人大或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不受逮捕或审讯。那么,你江青有什么理由剥夺 刘少奇和王光美的自由?江青仰头靠在椅子上,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当公诉人提到她三十年代的活动是“反革命活动”时,江青像只熊一样蜷缩着 ,盯着椅子。过后她又跳起来,“这些反革命活动是什么?”她对着法庭咆哮着。 法官没有说话。当然,空气中的火花不是政治问题,而是她作为“蓝苹”的私生活 点燃的。江青想保持“冷静”和“尊严”的打算落空了。五次开庭把她拖垮了。在 等待下次出庭时,江青决心把毛当作她的辩护的靠山。   “江华,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江青透过她的金属眼镜框盯着这位法庭庭 长。江华似乎吃了一惊,但一会儿之后又冷静下来。“可以,你问吧。”“法庭是 不是刑场?”江青说话就像律师开始盘问证人一样。“上次法警扭伤了我的胳膊肘 ,使我受了内伤,现在我的右手都抬不起来了。”她把她把左胳膊缓缓地放在右臂 上,法官们在椅子上坐立不安。“还有一件事,我们有约在先,江华你是知道的, 我尊重法庭,可你们不让我说话,你们想妨碍我时就马上在法庭上叫人喝彩,作为 对付我的武器。这就是你们对待我的方式,”江青说:“党内有许多事只是你们这 些人不知道罢了,你们清楚,在那个年代,共产党做了哪些让你们抱怨的事。你们 把什么都推到我身上。天啊,我好像是个创造奇迹、三头六臂的巨人。我只是党的 一个领导人。我是站在毛主席一边的!逮捕我,审判我,就是诋毁毛泽东主席!”   当她讲到毛,就有一位法官插进来阻止她。江青冷笑着说:“既然你们不让我 讲话,为什么不在我椅子上放尊泥菩萨来代替我呢?”江青投出一颗炸弹。“我要 告诉你们一件事。”她对静下来的法庭宣布:“那天晚上毛主席给华国锋写‘你办 事,我放心。’的话,”她环顾四周,她的眼镜成了法庭中照相机的焦点。“这不 是毛主席给华国锋写的全部内容,至少还写六个字:‘有问题,找江青’。”。结 果,法庭上又是大乱。江青在叫嚷中又吐出一个信条:“我无法无天。”阵阵铃声 中,江青再一次被拖出礼堂,这时听众们鼓起掌来。 ◇骚动的监狱生涯(1981-1990)   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日,十名罪犯并排站在特别法庭上,像你笼中的困兽一 般,聆听对他们的公开判决,张春桥和江青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对其他人 的判刑则较轻。   一周以后,彭真来到秦城监狱看望江青,她提出两个请求:一是要写回忆录; 二是要面见邓小平和华国锋。彭真回答说:国务院会考虑的。他并告诉江青,必须 干一些体力劳动。而江青则希望逃避通常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说自己很喜欢做布娃 娃。彭真回答说:国务院不反对。据监狱方面的人说:“她三天就能做一个布娃娃 ,样子很好看。她一边缝布娃娃,一边哼曲子。她喜欢听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吃 饭时还很有兴致地与女看守聊天。”   一九八一年底到一九八二年初,江青变得不太驯服。她拒绝写每月一次必须完 成的检查(王洪文在另一座监狱,他的检查总写的比要求的多),她开始在监狱的 墙壁上写抗议的标语。有一天,她写的是:“不怕杀头。”看守们洗去标语,并警 告她再不要这样做。第二天,她开始在自己制作的布娃娃上绣上她的名字,这样, 她制作的布娃娃也就不能再出售,而是被一个一个堆在仓库里。   一九八三年一月,江青的两年缓刑期已满。尽管胡耀邦和彭真都曾在一九八二 年对外界提过江青的强硬态度,中共还是宣布说(依据法律要求),对她认罪态度 作了调查。“她不再公然反对改革”。于是,北京没有处死毛的夫人。   事实上,江青一直是拒不服从,她对一名看守说:“我没有什么遗憾的,我认 为我已经完成了要做的事。”   如果说江青没有什么遗憾的话,她同样也没多少可以期待的东西。她时常对看 守发出抗议性批评,或者写信给她以前在政治局中的同僚。   一九八四年春,四十五岁的、离婚很长时间的李讷,来到秦城监狱看望她的母 亲,并和她谈了自己准备再次结婚的打算。江青问:“这个人知道你是谁吗?”李 讷回答说,她的男友王景清在军队工作,很清楚她的家庭背景。江青讪讪地:“你 现在是双重身份,既是伟大的革命导师的毛泽东的女儿,同时又是最大的反革命江 青的女儿。”   作为江青的女儿,李讷生活很不易,不过,在邓小平时期,李讷比她母亲的处 境要好一些。王景清曾在中央警卫团工作,李讷她们结婚时,收到杨尚昆送来的一 盒糖果和一条床单。   一九八四年,江青讲了一些关于邓小平及其他领导人的好话。自她被捕八年来 ,这还是第一次。谈到她的对手和这些八十年代中期的继承者,江青说:“邓小平、 胡耀邦是讲道理的人,我每次给他们写信,他们都有答复。”江青通过女儿李讷对 这些“讲道理的人”又提出新要求,而这个要求就不易答复了,她说:“我老了, 什么都不能做了。我想,最好能让我出去服刑。毛主席也不会把任何人关很长时间 的。”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请求。同时,她还说:“要是能出狱,我想住在中南海 的那一座老房子里。那里空气新鲜。”听这口气,似乎她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 一夫人。结果这一请示遭到拒绝。但是,可能是因为胡耀邦在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 五年作出的决定,整个八十年代后期,江青在监狱外边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一 九八四年五月起,江青可能就很少呆在秦城监狱。她总是定期到复兴医院、公安医 院和三零一医院治疗喉癌和其他疾病。还有可能一度被转移到另一个监狱,并有可 能曾在李讷家中住过一段时间。   在江青的一生中,八十年代后半期,可能是她读书最多的时期,绝大多数的书 都取自她自己拥有一万册书的图书馆,由李讷带给她,现在,这些书都堆在李讷的 家中。 ◇八十年代后期,江青的造反精神似乎有所复活。   母亲和女儿经常争吵,当两个女人因互不满意而吵个不休时,李讷的丈夫王景 清总是尴尬站在一旁。有一次江青要李讷给领导人写个便条,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 条件。当李讷说她不能这样做时,江青异常愤怒,咆哮着把李讷夫妇带给她的西瓜 摔了一地:“连你都不管我了,没有良心。”江青似乎更喜欢李讷的丈夫王景清, 特别让江青高兴的是,王与她一样,也是书法爱好者。她常常兴致勃勃地怀王景清 谈论书法,而李讷则僵直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一言不发。   江青的健康每况愈下,被捕已经十二个年头过去了。从前的支持者依然没有任 何令人鼓舞的消息,自己也依然没有任何可能重登宝座的迹象。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毛泽东诞辰九十五周年之际,江青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得到允许,组织全家聚会 来纪念纪这个日子。但是,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听到要求被拒的消息,江青一口 吞下五十多粒安眠药片。在毛泽东九十五周年诞辰这一天,他仍在世的亲属作了一 次为数极少的公开露面,李讷、李敏和毛岸青(三人同父异母)分别携带自己的配 偶和孩子,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里--唯独没有江青。   一九八九年三月底,江青结束了软禁生活,重又回到监狱。因为咽喉癌需要接 受治疗,江青时常乘坐一辆灰色的小货车往来于监狱和医院之间。医生建议她切除 部份咽喉,遭到江青的断然拒绝。她害怕自己因此再也不说话。   一九八九年六月以后,这一年绝大部份时间,江青都呆在监狱里。她织毛衣、 读书、看报、看电视。一篇带敌意的报导说:“监狱的看守发现她笑得很怪,便问 她感觉怎么样,她一脸莫名其妙的说:“这不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中央领导层决定,允许江青恢复软禁生活。听到这一消息 ,江青提出,要么回到中南海毛的故居,要么回到她七十年代的住处钓鱼台十七号 楼。当两项要求均遭拒绝时,江青绝望地用手在脖子上抹了一下,说明她有自杀的 想法,中共中央办公厅为她在酒仙桥附近找了一栋两层小楼,并有陪同护士一起居 住。这一安排,是为了江青每周一次到公安医院接受治疗。一九九零年初夏,《华 亚》(HYAYA)杂志报导了江青的言论,说明她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扮演的 角色并不感到后悔。《华亚》杂志还报导说,江青写东西的热情很高,当有人问她 写作主题时,她会“狡黠地一笑”,然后嘲讽地说:“等着瞧吧!”   一九九零年,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江青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加趋于冷淡, 李讷夫妇去看望江青的次数和同她呆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都少。   江青在根本的问题上仍无悔改迹象。一九九零年七月,一份限于《人民日报》 记者内部传达的秘密文件说,江青依然密切地注视着政治的动向和人物的更替。文 件说:“她野心不死。”                        原载《美洲文汇周刊》73期 ======================================================================== 【他山之石】           人们如此看日本人           ──海外日系企业职工一万人调查结果                                 今田高俊   近年来,日本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其生产基地扩展到亚洲各国,日本在 亚太各国的存在越来越引人注目。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亚洲各国国民的眼里同时 存在着两种日本形像,这就是“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和“作为经济上的成功者的日 本”。日本要想与亚洲各国保持安定的关系就需要综合地进行观察、摸索。也就是 说,不仅需要从经济条件的距离、而且还要从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区别所带来的摩擦、 以及社会氛围的不同的所造成的劳动观和工作态度的差异等各个方面来着手分析。   基于上述目的,我们实施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试图从各国国民心中的日本人 形像以及劳动意识等方面来进行剖析,从而来把握日本企业在亚洲各国展开业务时 是被当地国民如何看待的。我们在东南亚三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中国以及台湾的51家日本企业对当地的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这里着 重介绍其中有关日本人形像方面的内容。   通常,日本人被认为是勤劳、认真细致的民族。这次调查的结果实际上也表明 了这一点。东南亚三国有75%以上的调查对象对这一点作了肯定的回答。可是, 这一结果也不能囫囵地接收。日本人确实勤劳、认真细致,但如果深信这就是良风 美德,从而忽视所在国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去硬性地推行、灌输自己的做法,就难免 会给人留下“在枝节问题上太繁琐”的负面印象。   在采访调查中常可听到这样的意见:“日本人作为个人交往都不错,可一干起 活来就整个儿地变了,急不可待”、“被日本人责怪反应慢,心里很不愉快”等等。 日本人可能并非有意地在施加压力,可是对方却是很难接受。因此,在当地人看来 ,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文化摩擦还不如说是文化上的骚扰(harassment) 。除此以外的负面印象,如“老是在日本人的圈子里交往”、“自己的意见不明确 表示”等也很根深蒂固。这些都表明了日本人缺少和当地职工的交往方面的努力和能力。   在中国,对日本人“勤劳”、“认真细致”的评价也与东南亚三国有相通之处。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正面评价一般都与工作有关,常常把它看作是日本式经营的精神 支柱、看作是日本的国民性。中国人尤其认为正是这些素质使日本在经济上获得成 功,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   与此相对应,中国人对日本人的负面印象则是关于与人交往、处世态度等人品 方面的内容。“在枝节问题上太繁琐”、“容易发脾气”便是典型例子。他们虽然 也表示能够理解日本人的这些问题是出于对工作的热心,但事实上终究使人觉得不 懂礼节、态度不恭。尤其是中国职员对日本人抱有“会算计”、“狡猾”、等负面 的印象,他们觉得自己的劳动力是在被不正当地利用。这些都形成了日本人人品有 欠缺的形像。中国职员心目中的日本人形像可以概括为:工作上确实令人佩服,但 是狡猾和过于精明的处世态度却是人品上的某种缺陷。日本企业为追求廉价劳动力 如候鸟般地迁移生产地,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在整个程中仅仅注重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而不顾其他,就会招来预料不到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单纯地增加双方的交往恐怕最终也难以改善中国人心中 的日本人形像。其实,从目前得到的分析结果看,与中国人接触越多,在很多方面 在他们心中反而会留下对日本人更坏的印象。改变日本人形像的关键与其说是增加 交往,还不如说首先要改变对中国人的态度。目前,中国在和其他国家交往中,比 较强调“平等互利”,对此日本方面不能视而不见。   台湾在很多方面和日本有“相近”的关系。这一点带来了比较好的日本人形像 ,从而使得人们对日系企业的劳动条件有比较高的评价。此外,尤其是管理阶层人 员对日系企业有比较好的印象。   但是,对于这种关系“相近”的现状也不容完全乐观。例如,在对日本人的印 象中对是否“尊重当地的做法”一条的评价是所有国家中最低的。另外,在与欧美 企业的工作条件作比较,问到日系企业是否能“向当地职工移让职位”时,评价就 相对要比东南亚三国和中国大陆低。而且,由于台湾的经济水平与日本“接近”, 所以当地职工对收入的期待较高,结果就给他们带来了一种相对的剥夺感。   在台湾的调查中有一点给人留下印象较深。在问卷的自由记述栏中,相当一部 分年轻女性认为日本人“好色”。这在自由记述栏里写入意见的140份问卷中占 了27例。虽然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反映了一般日本人(男性)观光游客给人留下 的印象,但是这种印象如此普遍不能不说问题比较深刻。台湾是个拥有儒教传统的 社会,对性的问题非常敏感,对此切不可忘。今后在和台湾的交往中,不要过份依 仗关系“相近”。应虽亲近仍不失礼才是。                        原载《Φ》1997年4月号 【此文转载时有删节。有关该项调查的详细内容可参见《アジアからの视线》·今 田高俊等编·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 ======================================================================== 【旅游杂记】               香港风情                                  龙丽华   九七年的新年伊始,我们一家三口去香港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观光,所见所感几 次滑向我的笔端。只因出自名家高手的一篇篇与香港有关的散文、随笔等佳作不断 问世,自知拙笔写不出什么脍炙人口的大作,也就搁下了。随着七月一日的一天天 临近,作为中国人心中那份期盼巳久的激动和兴奋心情越来越浓烈。管中窥豹得来 的点点滴滴凑成了这篇小短文,借此来迎接这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这就是在挂历上、画报杂志上等看过无数次,为之魂牵梦绕的东方之珠--香 港。夜空下的香港是一片灯的海洋,象一条彩带缅延不断。机翼与高耸入云端的楼 群擦肩而过,因为离的实在太近,彷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其情景一点也不亚于电影 中的惊险镜头。早就听说启德机场是建在市区里的,此番身临其境,才深有体会。 飞机平缓落地之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从弦窗向外望去,阑珊灯火辉映下的维 多利亚海湾近在咫尺。香港的夜色真美,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茶楼吃早茶   “到了香港,早茶是一定要吃的。”好友吴老弟如是说。吴老弟在日本硕士毕 业后,现就职于香港的一家待遇不错的日资企业。他请我们去了一家档次较高的茶 楼。从踏上红地毯的那一时刻起,就犹如走进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之中。吃早茶的人不很多。吴老弟说,今天是星期天,没有多少人会这么早上茶楼 的。品一口香气宜人的铭茶,旅途的疲劳被荡涤得一干二净。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的各式各样的点心,令我眼花缭乱。虾饺、皮蛋瘦肉粥……,哪一样都是那么诱人 ,也不知吃了多少,只觉得能享受到这样的食文化,真是一种幸福。吴老弟说,因 尚未成家,他一个人也不开火,一日三餐均在外面吃,各种风味应有尽有,又好吃 又便宜,还节省了时间,且吃不重样。我心中暗暗羡慕香港人的好福气。周围的几 桌客人中,上了年纪的老者一边读报,一边慢慢地品尝,大陆人穿着打扮的三、四 个人则边吃边聊,左边的一家三口一看就知是典型的香港人,夫妇二人的举手投足 在香港电视剧里见的多了,身边的小男孩看去有六、七岁。不知不觉中,儿子就和 小男孩玩上了,有意思的是,两人的语言不通,小男孩不会说普通话,儿子不会说 广东话,小男孩讲英语,儿子说日语,两人连说带比划,最后只能由两人的妈妈充 当翻译了。“小男孩妈妈的普通话水平在香港人中是不多见的。”吴老弟称赞道。 听说我们是大陆人,小男孩的妈妈非常激动地说她去过北京,天安门广场好大好大 呵!还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从服务生那里要来了纸笔,儿子画了天安门,小男孩 画的是海洋公园,在男孩妈妈的提议下,写上自己的名字互相交换,两个孩子如获 至宝般地高兴极了。小男孩妈妈说,打算送他去学习普通话,为了将来不会讲普通 话不行的呀!儿子从小男孩那里学会了几句广东话,“多谢”是“刀宰”“你好” 是“雷好”,“水杯”是“水龟”,到现在还记得呢。 “菲佣码头”   吃过早茶后,吴老弟陪同我们到天星码头乘坐去海洋公园的双层巴士。海湾里 停着一排排渡海用的机动船,当地人称之为渡海小轮。船分为上下两层,楼上的票 价比楼下的贵一点,到对面的九龙几分钟一趟船,方便极了。一月可以说是香港最 美好的季节,气温在二十℃左右。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海面上波光磷磷,轻柔的 海风象仙女的一双玉手撩拂着我的面颊,久违了的带有咸味的空气环绕着我,深情 地吸一口,沁入心脾的陶醉感流遍全身。这一切,对在海滨城市大连长大的我来说 ,就象回到了故乡一样。举目望去,中银大厦和汇丰银行大厦直插云霄,耀眼夺目。 传说当初汇丰银行大厦建造时,中英关系不明朗,设计者们就把大厦设计成钢结构 ,便于拆装。一旦双方关系恶化,把大厦一层层拆卸下来,运到英国本土,就可以 重新组装成同样的汇丰银行大厦,也不知这话是真是假。人们都说,设计者们未雨 绸缪的匠心独运,为世界建筑史,更为繁荣的香港留下了精世之作。   天星码头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象是要举行什么集会似的。有的三五成群,有 的十几个人围成一圈,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吃东西的、有唱歌的、有听音乐的、 有玩扑克的,大约有近千人,且清一色的女性,皮肤颜色偏黑,服装也有些怪,有 的穿着类似印度妇女的“沙丽”样的民族服装,有的则是洋式打扮,迷你短裙。有 的讲英语,有的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刚才路过的皇后像广场上也有好多好多这样 的人,人数比这里的还要多好几倍。“她们都是些什么人呀?在这里干什么那?” 我好奇地问。经吴老弟的介绍后得知,她们是菲律宾人,在香港的富裕家庭里当佣 人,洗衣烧饭看小孩,吃住均在主人家里。收入不菲,工作又不累,与在菲律宾生 活相比,不知要强多少倍。因此菲律宾的女性特别喜欢这工作,港人又非常需要这 些廉价的劳动力。结果是亲戚帮亲戚,朋友托朋友,菲佣的人数象雪球一样,越滚 越大。香港的住房拥挤是众所皆知的事实。星期六、星期天主人们休息,菲佣们也 没有太多的事要干,呆在家里碍手碍脚的,主人们放她们的假,让她们到外面去。 菲佣们也乐得有这两天和朋友们开心地玩玩,交流交流信息,只是去处成了一个大 问题。收费的地方去不得,只有选择既不用花钱、交通又便利、景色又优美的地方。 不知纵何时起,天星码头就成了菲佣们聚会的许多据点中的一个。一到周末她们从 香港的各个角落里倾巢出动,聚集到几处,就象眼前的这般景象。雨天里,她们就 转移到大厦或是购物中心的长廊下,遮风避雨,反正香港的高楼大厦多的是。这是 平日里绝对欣赏不到的香港特色。   有香港人说:“长此下去,乾脆把天星码头改叫菲佣码头,皇后像广场也改成 菲佣广场得了。”我觉得天星码头这名字很美,但愿不改的好。望着菲佣们兴趣盎 然的脸,我从心里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不管有钱也好,无钱也罢,白领也好,蓝领 也罢,高官也好,平民也罢,欢乐属于每一个对生活充满希冀的人。 购物心得   香港是购物天堂,人人皆知。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老弟到 了香港,摇身一变成了购物专家,指这说那一副在行的样子。“香港人认名牌 , 从你着装的牌子上大致可以判断出你是属于什么收入阶层的。”仔细一瞧,吴老弟 浑身上下几乎全是“鳄鱼”牌的。我打趣地说:“你现在就差一个鳄鱼脑袋了。” 吴老弟笑著说:“你还是好好看看商标上的鳄鱼脑袋吧,它的嘴巴的开口方向可是 有学问的呢。有嘴朝外的也有嘴朝里的。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点小小的差别。冲著 你脖子张嘴的是香港的名牌,冲著你胳膊张嘴的是法国的名牌,当然法国的牌子档 次高些了。”铜锣湾是购物的好去处,大大小小的服装店、鞋店、金饰店、体育用 品店、小吃店等林立在街道的两侧。当然也少不了无孔不入的日本商店,印象中的 有“SOGO”、“三越”,“松坂屋”。香港的女孩子们很喜欢日本的商品,但 上述几家商店里却充斥着不少法国和意大利商品,大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乍 一听说时代广场这个名字时,还以为是象天安门广场一样的大广场呢,实际上它是 一个大的购物中心大楼的名字。新年初香港还沈浸在圣诞节的袅袅余音里,时代广 场也不例外。彩灯高悬,到处是大甩卖、大减价的广告,店铺按商品的牌子一间间 分开,便于客人们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商品。有一点与日本不同的是,商店里摆放 着的各式服装,是供客人试身用的,如果要买的话,小姐会给你取一件崭新的,包 装后送到你的手里。象“G2000”、“Bossini”、“Fornari ”等牌子的商品不仅物美而且价格也适中。如果有机会去香港的话,你不妨去这些 店转一转,相信会让你满载而归的。“连卡佛”牌服装的品位高,价格自然也就高 了,是港人公认的名牌。“玛莎”里的商品全部是英国货,弥漫着浓浓的绅士淑女 味,经过“玛莎”的包装后,男士们更加风度翩翩、潇洒倜傥,女士们更加楚楚动 人、落落大方。    谢瑞鳞金店前,出出进进的人很多。走进去,立即有人迎上前来,搬来椅子 请你落座,然后送上一杯香茶,一切显得那么自然亲切。根据你的需要,向你介绍 首饰的成色、式样,在你眼花缭乱,举棋不定时,也不见店员的浮燥,和善的笑容 始终挂在脸上。如果想在首饰上刻名字或是有纪念意义的时间、日期等,也就是三 两分钟的事,小小的刻刀在刻字师傅的手下游刃自如。“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千真万确。师傅还热心地告诉我,繁体字刻上去漂亮,笔画再多的字也难不倒他。 临走时,店员还送给我几幅印有“恭喜发财”字样的九七年历。香港人和气生财的 水平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使口袋里的钱都被他掏光了,恐怕还心甘情愿 呢。香港让我激动、让我留恋忘返,但也有让我失望的一面。乘坐索道车去太平山 顶公园观香港夜景。等车的人比较多,但不见有人认真排队。车进站,人们乱而无 序地上车,在日本排队都习以为常了,见了此番光景,还真有些不适应。香港的厕 所实在是不敢恭维。飞彩流金的金钟廊里厕所却不到位,好像材料不够似的,厕所 门没有直通到底,以致门里门外的人都能看对方的脚,没有任何美感的洗手池及缺 少光泽的镜子,使你失去了描眉涂唇的兴致。   吴老弟读出了我眼里的疑惑,说了一句名言:“香港就是香港,不能拿她和别 的国家、别的城市进行比较。”是啊,香港是镶嵌在世界东方一颗璀灿的明珠,她 有时会落上灰尘,珍爱她的人们只要轻轻地一拭,她就会晶莹剔透,更具魅力和风 彩的。                           1997年6月于东京 ======================================================================== 【见仁见智】           给保钓联盟的信                                 水本正晴                              香港大学研究生   我并不是日本的狂热爱国主义者,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支持民主精神的。所以 ,我写这封信并不是为了对抗,而是拥护中国发展民主。基于以上的共通点,我跟 你们一样,都同意日本右翼分子去年和今年在钓鱼台的所作所为是幼稚和愚蠢的, 只为了向中国人民摆出挑衅的姿态。因此,我建议你们根本不必对这些挑衅行动作 出任何回应,只须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就可以了。   自从日本右翼分子在去年九月登上钓鱼台后,我不断从传媒得知你们活动的消 息,知道你们抗议日本的政府和当权者,理由是这是“军国主义”的复辟。可我认 为这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甚至是危险的说法。   首先,即使日本真的有向右转的及日趋保守的倾向,但称之为“军国主义的复 兴”则未免过于夸张。抗议日本的这种趋向是好的,因这可防患于未然。不过,至 少到目前为止,在钓鱼台上挂上日本国旗只是一小撮日本右翼分子所为,与日本的 国策无关,因此把这行动称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兴并不是理智的说法。   至于日本是否真的有意复兴军国主义并不是我这里要关心的问题,真正要关心 的在于你们所采取的对策。你们不单夸大了所发生的事情的严重性,更把全日本及 所有日本人都化成了恶魔。或许在你们的眼中,所有日本人都是恶毒的、邪恶的、 狂妄的,终日只在盘算如何赚钱(而以上的图画必然缺少了日本的妇孺)。其实不 是每个日本人都持有这种想法的,大部份的日本人都不大关心这小小的钓鱼台岛主 权谁属,况且有些有良心的日本人更致力揭露日本军队在二次大战时所作的种种恶 行。你们只著眼于日本的某一方面及某些日本人的行为,而忽略了另一些日本人, 这未免是把情况过于简化了。再者,你们亦需顾及你们的行动对日本年青一代的负 面影响。很多日本年青人对二次大战及日本侵略其他亚洲国家的历史认识有限,但 你们的行动在日本是受到广泛报导的,日本年青人很容易就会觉得你们认为凡日本 所做的都是错的,觉得你们的行动毫不理性,这就使他们更加认同右翼分子的观点。   我促请你们不要理会右翼分子的行动,并不表示我赞同日本政府所说的一切是 事实的全部,我只想表明钓鱼台事件与爱国是扯不上任何关系的。这是政府与政府 之间的外交层面的问题,应予以技术性的及理性的处理,而不应诉诸情感,或藉此 煽动不理性的“爱国”情绪。你们的行动最令我不满的地方,就是企图煽动人们的 情绪,特别是“恨”的情绪。咱们实在没必要因此事件而互相仇恨。恨只会产生更 多的恨,不能促进和平,更遑论对民主发展有任何帮助了。   我强烈质疑你们的“爱国行动”是否可以带动民主进程,因为历史告诉我们, “爱国”之为物,常是被用作压制民主的工具,对促进民主毫无帮助。芸芸众多的 例子之一便是美国的麦卡锡主义者在五十年代所煽动的肃清左派运动。当时任何人 只要同情共产党或与共产党有任何联系,便被控以“不爱国”的罪名,被判监或失 掉工作。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亦是因为鼓吹爱国主义而得以控制全国。你们的行动 看来也好像是走这条路的,若然,那就未免太可怕了。                     原载《明报》1997年6月12日 ======================================================================== 东北风 责任编辑:项元整  新闻编辑:森伟明  校 对:卢存伟、吴 健     主  编:袁 方     订阅请寄:comc-gb-request@come.or.jp (GB版)          comc-jis-request@come.or.jp (JIS版)          并请在Subject栏注明:subscribe          (停订地址同/Subject栏:unsubscribe) ======================================================================== ◎华声和语 :COM日语周刊 ◎网络技术文摘:COM中文电脑技术讨论组、不定期刊 ======================================================================== COM编辑部总编:关 阳     网络维护:钱 飞、吴南健、横山隆志 电子信箱com@come.or.jp WWW http://www.come.or.jp/ FTP ftp://ftp.come.or.jp/pub/com(日本)     ftp://cnd.org/pub/e-pubs/dbf(美国) BBS NIFTY-Serve 中国论坛(GO CHINA) MES8, LIB2 ======================================================================== ★诚至感谢阅读本刊★衷心欢迎来稿来函★--COM编辑部(com@come.or.jp) ======================================================================== 《东北风》是由志愿者团体COM编辑部非营利编辑发行的综合性杂志。本刊的稿 件主要来自读者投稿和摘自海内外中文刊物。本刊的任何稿件均不代表编辑或编辑 部的观点。除了用于营利目的,本刊的内容可以转载、印刷及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