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64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 │  2000年1月18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编者按】 《桃红满天下》的以下域名已得到恢复:      http://www.csssm.org/ 。 读者们也可在下列网址阅读刊物: http://www.xys2.org/emag/taohong.html(简体字) http://bbs.szptt.net.cn/(深圳BBS一网情深/精华区/知性感性/ 同志论坛/桃红满天)    欢迎各方对《桃红满天下》中的文章进行非赢利性转载 (转载时请准确注明出处以及作者/译者姓名)。 来稿和意见请寄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csssm@hotmail.com(中英文兼容) 邮政信箱:P. O. Box 3191      Glenn Allen, VA 23058      U. S. A. ──────────────────────────────             本 期 目 录 ────────────────────────────── ① 【新闻摘要】中国官方首次就同性恋人口做出较大幅度估计         中国摄影展展出同性爱作品 ② 【说三道四】走进现实的艰难和弱敏感性         附:艾滋病控制更难了 ③ 【历史回顾】日本的第一次同性恋骄傲游行 ④ 【艺坛纵横】马特·戴蒙谈同性恋与《天才瑞普利》 ⑤ 【同人笔林】天才海斯密斯 ────────────────────────────── 【新闻摘要】 ◇ 据《北京青年报》报导,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戴志澄教授在最近的一 次艾滋病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同性恋者人口估计在三千万到四千万之间,即 占总人口的3%左右。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对国内的同性恋者人口做出较大幅度 的估计。 ◇ 据《广州同志》报导,第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于1999年12月7日至 11日在浙江省丽水市举行。在众多的摄影作品和题材中,卢广的一组以“同 性爱”为主题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注目,许多观众驻足观看。他的作品首先展 示的是这样一段文字:       “同性爱──不是病        同性爱──几千年来一直就有存在        同性爱──只不过是感觉不一样        同性爱──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活”  ◇ 比利时政府于1月4日正式签署了《法定同居合同》,该法令将允许同居 的未婚伴侣享受到一系列原本只赋予异性夫妻的经济权益。同居对象即可以是 同性,也可以是异性。支持者认为,该法令的颁布有助于让人们认识和理解不 同形式的家庭组合。 ◇ 立陶宛司法部最近向国会递交了新刑法草案,草案建议“任何如果试图阻 止人口中某一族群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活动,将被判处 三年监禁”,而这些族群可以由“国籍、种族、性别、性倾向、出身地、宗教 或者其它成份”来决定。   草案同时建议将同性恋行为的合法年龄从18岁降低到16岁,与异性恋 的合法年龄一致。 ◇ 英国的同性恋权益组织“石墙”的成员在1月上旬与英国足球协会和甲级 队联盟举行的会谈中,商谈了设立文明规章,以阻止发生在足球界的反同性恋 行为。该规章设立以后,足协将把它纳入青年球员的训练中。体育部长凯特· 霍伊说:“政府在过去的几年中采取了一定行动,再加上最近的新立法,已经 有效地遏制了带有种族歧视的行为,其中包括比赛中的粗暴喊叫。对同性恋的 恐惧同样令人不快,因此我们欢迎‘石墙’和足协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   前任体育部长托尼·班克斯于去年5月发出公开倡议,鼓励英国的同性恋 足球运动员公开亮相,以改变球员和球迷们对于同性恋的敌视态度,但他后来 又指出,虽然甲级队的一些同性恋球员在私下联名要求他做出了上述呼吁,但 他们中却没有一人敢于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唯一亮过相的的贾斯汀·法沙 努于1998年自杀。 ◇ 伦敦男同性恋者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庆贺千禧年演唱会,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菲利普王子和布莱尔首相及其他英国显要人物都观看了该演出。 ◇ 1月13日,天主教在罗马召开了由当地神职人员参加的地方会议,教皇 保罗二世在会上要求各级人员动用一切力量,维持传统的家庭模式,他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因素,应该得到保护。我要求那些执政者不要支持任何试 图将同居等同于婚姻的建议。”自九十年代初以来,天主教会认为同性恋性倾 向不是罪,但同性恋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在同一日,意大利的一些同性恋权益活动分子聚集在圣彼得广场附近,抗 议天主教会对同性恋的压制。抗议活动的带头人塞奇奥·罗·基迪斯呼吁“在 2000年,天主教会应该选一名妇女当教皇,因为女性不但心智细腻,而且 胸襟开阔”。该次集会同时纪念两年前因抗议教会对于同性恋的压制而在广场 上自焚身亡的西西里男子阿尔弗莱多·奥曼多。 ◇ 德国司法部于1月上旬政府公布了《生活伴侣法》草案。该草案建议允许 同性伴侣在财产继承、离异赡养和伴侣移民方面享受一些原先只有异性夫妻才 能享受到的权益,但同性恋团体指责该草案不仅姗姗来迟,而且同性伴侣所能 享受的权益远远不及异性配偶。 ◇ 美国电影艺术学会最近公布了各国送交的参加本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 片角逐的影片,其中至少有三部以同性恋为主题。西班牙选送的《我的母亲》 描述了一位变性人的经历,该片曾获1999年嘎那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德 国选送的《爱情与野豹》讲述了一对女同性恋伴侣在二战时的经历,该片是 199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后来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加拿大选送 的《给我自由》也是以同性恋为主题。此外,印度选送的影片《土地》的导演 迪巴·梅塔去年因导演女同性恋影片《火艳》而在印度引起轩然大波。 ◇ 据英国《格拉斯哥每日记录报》报导,伦敦经济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 表明,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更善于履行父亲指责。该研究对100名同性恋父 亲和相同数目的异性恋父亲作了比较,发现前者更具有爱心。研究还表明,即 使与孩子分离之后,同性恋父亲也更有可能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 布莱德福是英国最保守的城市之一,该城于1月份宣布,准备授予著名艺 术家大卫·郝克涅以最高荣誉,本世纪只有二十名人士获得过该项殊荣。来自 布莱德福的郝克涅向来毫不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他目前居住在美国加州, 但一直与故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布莱德福目前正在努力角逐2008年欧洲文化城的评选。 ◇ 1999年12月31日,美国性别教育与宣传组织成立。该组织旨在 “关注不符合传统性别的人的需求及有关议题”,并“通过自我教育和对公众 的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模糊性别者所受的各种压迫”。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 市的该组织与以往隶属于其它团体的类似组织不同,它是个独立的非盈利组织, 但将与同性恋权益组织展开互补性的合作。 ◇ 1月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家庭伴侣法正式生效。尽管此法令的目的 在于使同性伴侣享受一些政府规定的原本只赋予异性夫妻的经济权益,但在登 记的人中,却有不少是老年异性伴侣。   加州目前是全美第一个施行家庭伴侣法的州。法令规定只有年满18岁的 同性伴侣和年龄超过62岁的老年伴侣才能登记。许多老年伴侣不想结婚的原 因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以后能够避免烦琐的手续和官司,顺利地继承遗产。 ◇ 印度普拉德许邦的卡特尼市于1999年12月选举了希吉拉人卡姆拉· 贾恩为市长。希吉拉人包括阉人、举止女性化的男同性恋者、变性人、易装者 和两性人,在印度习俗中被认为是除了男女性别之外的第三性。   贾恩在竞选中指出,男性和女性政客都使卡特尼的居民感到失望,因此该 轮到希吉拉人来领导。 ◇ 肯尼亚西南部的基斯地区法院于1999年12月上旬批准了一对女性同 性婚姻的离异。虽然肯尼亚总统摩因曾经与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和乌干达总统 穆塞维尼一起,谴责同性恋“有违非洲传统和《圣经》的训导”,但肯尼亚的 某些地区向来允许无子的中年和老年寡妇迎娶年轻女子。在年轻女子生育儿子 后,该家庭才能继承亡夫的遗产。在这种同性婚姻中,年老妇女为一家之主, 她可以决定妻子应该与哪位男子交好,为自己生育子女。   80岁的昂高利一生只生育了几名女儿。丈夫去世后,她与年轻女子奥兰 戈结婚。在离异申请中,昂高利说奥兰戈“不仅在家里殴打我和我的女儿,而 且也没有给我家生出儿子”。村里的长老们无法对这场争执做出裁决,只能让 她们诉诸于法院。 ────────────────────────────── 【说三道四】 ◆        走进现实的艰难和弱敏感性               万延海   “人类任何一个群体都存在健康问题,我们研究所有责任来关心他们的健 康;而且,一部份人的健康问题会影响其他人的健康。艾滋病和同性恋人群的 关系就是这样。”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前任所长陈秉中于1992年11月 22日在“男人的世界”文化沙龙首次活动上的讲话。   1999年12月30日,《北京青年报》上的一篇题为“艾滋病控制更 难了”的报导,在海内外引起了一定反响。英文的《海峡时报》在第二天和中 文网站《E行为》在新年后的元月4日即转述了该报导。随后,凯塞家庭基金 会每日艾滋病信息简报(元月4日)和新加坡同性恋新闻也转载了英文报导的 内容。消息传到香港的同志(华人社会用来表示同性恋身份的一个词汇)社区, 出现了两种反应。   一种反应认为,这篇报导把同性恋和艾滋病联系起来,是丑化同性恋的阴 谋,“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向北京政府反映一种积极的意见。艾滋病是 任何性倾向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应该把这篇报导传达的信息看得太消极,“我们”要 考虑说话者的背景和媒体用词的问题。北京并不存在用艾滋病丑化同性恋的问 题,那里的问题是政府重视不够,同志们没有很多资源来挑战艾滋病。至于说, 男同性恋者特别容易感染(报导用“传染”一词)艾滋病的说法,这是事实, 只是可能用词不够敏感。   那么,这篇报导究竟说了些什么?背景又是什么?   这篇报导是采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戴志澄教授后写的。戴志澄长期 担任中国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现名为疾病控制司)司长,负责传染疾病和非传 染疾病的控制。从司长职务退位后,戴志澄担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 长兼秘书长。该协会成立于1993年,由卫生部和公安部共同发起筹建,是 一个介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机构,具有民间社团的身份, 却是一个准政府机构;协会过去在卫生部办公,现在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办 公。没有事实认为,戴志澄是一个反对同性恋的人;而且,有事实认为,戴志 澄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采取了越来越现实的态度。但是,戴志澄这样一个长期 坐在政府办公室的“教授”对现实究竟有多大的敏感性却是另一个问题。“越 来越现实”却仍然可能是极度缺乏现实的。   这个报导的标题和副标题首先就让人不舒服,当然,可能有人很舒服。标 题是《艾滋病控制更难了》,给人的感觉好像原来并不太难,现在怎么就难了。 这个认识应该是错误的。情况可能是,艾滋病本来控制就难,只是“我们”没 有认识其艰巨性,把问题看得简单了,并且采取的措施也比较简单;现在,经 过专家们的研究,当然主要还是艾滋病病毒广泛蔓延了,发现问题不那么简单, 于是产生了“恐慌”。觉得“更难”了,是有理由的,符合人的感觉知觉特点, 过去艾滋病流行不严重,现在严重了;但是,我认为戴志澄教授或者记者编辑 的感知觉是错觉。“预防医学”本来就是要解决未来的问题,要“治未病”, 而不是“治已病”,不能等到发病,才觉得原来维护健康“更难”了。当然, 承认“更难”,亡羊补牢,也是积极的。   副标题包括“静脉吸毒传播势头未得到遏制”、“同性恋者大约有三四千 万人”、“性病患者报告人数要超70万”和“阻断血液传播任务实在不轻 松”。这四句话几乎句句是真话,戴志澄先生或者中国政府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多么的不容易!多么的艰难!然而,这些话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或许会更加 准确,更少产生误解,比如,“静脉吸毒传播”是否可改成“共用注射器和针 头静脉注射毒品”,否则人们会误解,认为是“静脉吸毒”,而不知道其实是 “共用注射器和针头”传播了艾滋病病毒。相同的社会理解,产生了不同的社 会行动,比如,为了控制静脉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蔓延的局势,我国政府简 单地采取了严厉打击吸毒,却很少强调提供和使用清洁的注射器和针头控制艾 滋病病毒蔓延的问题,并且舆论会认为,提供清洁注射器和针头是一种对吸毒 行为的鼓励,而不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的有效途径;同时,吸毒者们也 没有得到关于的艾滋病病毒的全面信息,不知道即使在吸毒的情况下如何保护 自己不感染艾滋病病毒;最后,一旦“严打”失效,艾滋病就彻底蔓延,完全 失去控制。   另外,一句“同性恋者大约有三四千万人”,确实是十分令人担心的提法, 虽然这几乎是中国更加官方的人士第一次承认同性恋者的存在和需求。(七年 前,也是官方的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艾滋病求助热线的工作人员们也在这方面 做了大胆的行动,但是没有背景的书生们随后就被国家机器给镇压下去。)   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有什么关系吗?从艾滋病病毒传播行为角度,同性恋者 和异性恋者的肛门性交比阴道性交或口腔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效率更大一些, 只是男性之间发生这种行为的可能更大一点;多性伴侣的同性恋关系和异性恋 关系都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只是缺乏同性婚姻制度的同性恋者们时 常会更加浪漫一点;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没有使用安全套的插入性交容易感染 艾滋病病毒,但是在安全套被叫做避孕套的日子里,男同性恋者们只是和异性 配偶性交时才容易想到使用这个玩意,何况有那么多的宣传说那个东西不管用。 从艾滋病病毒流行形势看,大多数感染者是异性恋者或者是通过异性恋行为传 播,但是男同性恋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用“和男人发生性 关系的男人”这个词)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要高于异性恋人口相应的比例; 所以那种认为亚洲国家艾滋病流行是异性恋模式的看法其实是让同性恋者处于 “边缘状态”。我们的国家在艾滋病流行长达20年的时间内,同性恋者就是 处于这样的“被遗忘的角落”;截止目前,北京市一共发现444名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其中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是男性同性恋者或双性恋者,但是政府一直 没有正式披露这个统计数字,也没有积极地在同性恋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教育和 预防工作。   所以,同性恋和艾滋病的关系是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因为同性恋和艾 滋病并不相关,在全社会缺乏对同性恋了解的情况下,把艾滋病和同性恋一起 讨论,会让人产生同性恋等于艾滋病的联想,何况还有专业反对同性恋的人士 就是用艾滋病攻击同性恋者的。另一方面,同性恋者确实存在,艾滋病流行也 是现实,需要讨论同性恋者的存在和需求,需要有这样的公众意识,需要用专 门的词汇和社会网络开展工作,所以艾滋病工作必须面对同性恋者的事情。当 然,有同志事业热心人士认为,艾滋病教育和预防也可以是对同志运动的推动, 所以反过来,我国的新闻检查部门一方面禁止同性恋有关的文章和书籍出版, 一方面也告诫出版艾滋病类书籍要慎重,害怕讨论艾滋病引发讨论同性恋的事 情;这些卫道士们关心的是“清洗”社会(都是一种颜色,服从统一指挥), 而不是接纳并帮助不同身份的人们过上好日子。   这篇文章最有意义的一点在于,中国官方首次承认“政府”可能控制不住 艾滋病的蔓延形势。“他们怀疑因种种原因,《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 规划》的五个目标可能成为天方夜谭。”“这五个控制目标是,到2002年, 阻断艾滋病毒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遏制艾滋病毒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势 头;力争把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15%以内;到2010年,实现性病的 年发病率稳中有降;把我国艾滋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其实, 本来艾滋病病毒传播就是人民的行动,其控制也取决于人民,在一个人民和政 府合作性不良的社会中,政府是没有力量来决定艾滋病病毒传播形势的。但是, 政府有责任和人民采取合作行动,共同挑战艾滋病。   “尽管献血法实施一年多,但一些地方“血头”、“血霸”依然猖獗;静 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毒者占总人数的70%,其发展势头没有得到遏制”。看来, 简单“严打”,动用警察的力量,是不能解决艾滋病问题的。   比较起若干年前戴志澄在第二届亚太艾滋病大会上回答记者的提问,他今 天的意识进步不小。戴志澄当时认为,中国不会像其邻国那样蔓延艾滋病。 “中国之所以不会像邻国那样疫情直线上升,是因为中国在控制艾滋病方面有 诸多有利条件:第一,我国各级政府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众多部门正在通力 合作,防治工作已纳入法制的轨道。第二,我国有一个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 第三,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四,来自国际的帮助 很多。”在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社会,哪有什么“法制的轨道”?   其实,法制对艾滋病病毒传播也不太管用。我国的医疗保健网今天是特别 的令人恐怖,哪里谈得上“健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是什么呢?恐怕 中国意识形态官员们也说不清楚,否则,怎么出了一个“真、善、忍”?怎么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又全面投入“统一教会”的怀抱?戴志澄当年的乐观完 全是无知的和官僚主义的。   现在,“戴教授还透露了一个数字:同性恋者在我国居然有3000万到 4000万人,而男同性恋者特别容易传染艾滋病。”这个“居然”不是一个 让人产生积极联想的词汇。虽然问题是摆出来了,但是在中国卫生当局首次承 认自己可能打不过艾滋病病毒,并发出无奈的令人恐惧的警告的同时,提出同 性恋的议题,而且这么庞大,绝对会让人产生对同性恋者的恐惧和排斥的。所 以,应该说,这个议题的提出不是以敏感的方式提出的,就如过去不敏感地轻 视“被遗忘的男人们”一样。当然,在这个问题,可以被指责的不只是戴志澄 教授。   那么,戴教授们会如何对待这3000万到4000万的同性恋者呢?根 据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有下面几种可能的情况:   1.只说不练:认识了世界,却不去改造世界,许多办公室职员也不知道 如何才能和同性恋社区一起工作;相对于采取极端行动,这或许并不是坏事。 许多同性恋者也会表示,并不希望得到政府保护,只希望政府不来镇压。但是, 在艾滋病流行的严峻事实面前,可能性不大。沉默,轻视同性恋者的福利是要 付出代价的。   2.取缔镇压:至少现在看来不会,除非中国的“希特勒”上台,虽然类 似的态度和行动出现在吸毒、卖淫和卖血上。中国存在一些极端教派和政治运 动,未来中国政治的走向及其对同志们的态度还存在一定的未知数。   3.思想改造: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有,主要有医学、心理学、道德 和政治的,但是这种做法或许不会变成中国艾滋病工作者的主要方面,虽然中 国的艾滋病专家们闭门开会,讨论过如何改造同性恋的问题,据说受到与会香 港代表的批评。1994年,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艾滋病求助热线就跟天津的 一家心理热线合作过用心理学技术矫正同性恋,该合作关系早就中止。   4.积极行动:笔者理解的积极行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直接行动, 设立项目和基金,帮助同性恋者,帮助同性恋者挑战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二 是政府为同性恋者社区项目或者民间专业团体帮助同性恋者的行动提供经济和 政治保障,必要时甚至公开推动同性恋者们组织起来,开展社区自助互助行动。 希望如此,也有可能,但是不会太顺利,也不能太乐观。   或许,最终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将完全取决于今天广大同志的努力。只有 自尊、自爱和自强不息,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爱戴。如果这样,3000万 到4000万同性恋者将不只是中国的难题,更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不应该只是政府的责任,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私人和 志愿团体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非政府组织植根于社区,它们更加熟悉社区 的特定需要和文化特徵,因此它们在帮助人们改变行为以及对感染者提供关怀 和同情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同性恋者社区已经被证明无论是作为信使还是作为看护者都是特别有效的。 他们在发达国家早期是被视为艾滋病主要易感人群。就预防而言,同性恋者社 区已经显示出他们有能力做出良好的反应。我们已经看到同性恋者性传播疾病 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急剧下降。   期待著,我国的卫生官员和专家们能够采取积极的行动,而不是错误的行 动。 ◇附:        艾滋病控制更难了   岁末年初,又一次有关艾滋病的专门研讨会上,专家一番讲课让众多记者 心动过速:他们怀疑因种种原因,《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的五 个目标可能成为天方夜谭。      这五个控制目标是,到2002年,阻断艾滋病毒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 遏制艾滋病毒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势头;力争把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 制在15%以内;到2010年,实现性病的年发病率稳中有降;把我国艾滋 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0万人以内。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戴志澄教授列举了以下事实:尽管献血法实施一 年多,但一些地方“血头”、“血霸”依然猖獗;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毒者占 总人数的70%,其发展势头没有得到遏制;性病发病情况愈来愈严重,截至 今年9月,报告人数达57万人,年底肯定突破70万人,其发病平均年增长 率高达37%。戴教授还透露了一个数字:同性恋者在我国居然有3000万 到4000万人,而男同性恋者特别容易传染艾滋病。      专家分析说,艾滋病的传染在非洲呈直线上升,而亚洲则是弧形上升, 2005年后亚洲发病要超过非洲。更可怕的消息是,有人透露中国感染艾滋 病毒上升速度可能要居世界第四位。专家说,艾滋病目前在非洲已发展到顶峰, 成为与战争和饥饿并列的灾难。而中国从1985年的传入期已过渡到目前的 快速增长期,是否进入泛滥期而成为灾难,则要看措施是否得力。      戴教授认为,艾滋病防治目前还没有疫苗,而大众传媒的健康教育就是惟 一有用的疫苗。他还提出了政策法规、行政管理、大众传媒、心理咨询、行为 干预等五种干预理论,以应对艾滋病的威胁。 (原载于《北京青年报》1999年12月30日,记者郭小景) ────────────────────────────── 【历史回顾】 ◆       日本的第一次同性恋自豪游行   1994年4月28日,东京举行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同性恋自豪大游 行。组织这次游行的同性恋组织JILGA成立于1984日,他们将本次游 行看作是十年辛勤工作的高峰。   日本的社会观念并不开放,很多人害怕自己一旦出现在电视镜头前,同性 恋的身份就会受到暴露,因此组织者原先预料最多有300名人士参加。   然而,到新宿中央公园事先集合的人数几乎是原先预料的两倍。在三个半 小时的游行中,队伍经过了新宿公园车站,然后通过原宿到达了游行的终点涩 谷。队伍在游行中逐渐壮大,最后高达1200人。   在组织者看来,这么多人参加同性恋自豪游行恐怕当时在亚洲都是绝无仅 有的。在游行中,路人向游行队伍投来友好的微笑,并向他们挥手,很多人还 很乐意地收下了游行者分发的传单和小册子。一路上并没有看到任何反同性恋 的行为发生。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对这次活动也采取了合作态度。警方没有采 取丝毫干预,市政厅也一下子批准了组织者的申请。要知道,在几个月以前, 同性恋组织OCCUR正因为公共旅馆不允许同性伴侣进入而与政府打着官司 (OCCUR最后赢了官司)。*   游行组织委员会主席南定四郎即是JILGA和艾滋行动的负责人之一, 同时也是日本最大的同性恋杂志《阿冬》的出版者。他说这场游行让他等了二 十年,现在终于到时候了,虽然有些人认为为时仍然过早。   尽管天气炎热,但游行队伍到了明治大街时特别热闹。各种各样的人都加 入其中,其中包括骄傲的女同性恋者,还有皮带族男同性恋者,有不少外国人 也前来参加。   虽然游行取得了成功,但仍然有几个方面有待提高。首先,寻找赞助者非 常困难,只有TOWER唱片店和PARCO剧院做出了公开赞助。另一个问 题是,报社和电视台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身穿女装的男同性恋者身上,从而将 女同性恋者和其他男同性恋者视而不见。看来记者们还有待全面认识同性恋社 区。由于没有在游行结束时组织野餐或露天晚会等节目,参加者在到达终点站 以后马上就散开了,这也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然而,这次游行的最大意义在于,他们让日本公众看到,同性恋者无处不 在。同性恋兄弟姐妹看到这场游行后,也会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并不孤单。组 织者希望以后能够吸引日本其它地区的同性恋者参加类似的游行,也欢迎国外 的同性恋组织加入。在亚洲其它国家,如果同性恋者仍然处于自我封闭中,日 本的兄弟姐妹的这一行动希望能够促使他们加入这场走向自由和平等的长征。 *:OCCUR在英语中意为“发生”。 (原载于《愤怒的东京》1994年11月号) ────────────────────────────── 【艺坛纵横】 ◆      马特·戴蒙谈《天才瑞普利》与同性恋 【编者按:因导演《英国病人》而获得1997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安东尼·明 格拉(Anthony Minghella)于1999年圣诞节期间推出了悬念影片《天才瑞普 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又译为《夺命天才》),改编自女同性恋作家帕 特丽夏·海斯密斯的同名小说。当今好莱坞的当红小生马特·戴蒙应邀扮演主 角汤姆·瑞普利,其丝丝入扣的表现极为动人心弦,受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曾在《善恶花园的午夜》和《王尔德》中扮演双性恋和同性恋角色的祖德·劳 则摇身一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异性恋花花公子迪基·格林里夫。汤姆心仪迪基 的迷人风采,更觊觎他的社会地位,以至在悲哀、绝望与恐惧的驱使下,酿出 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去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格温内斯·帕尔特罗 和最佳女主角提名凯特·布兰切特也在片中扮演重要角色。   马特·戴蒙于1997年曾以《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又译为 《善意狩猎》)而与好友宾·艾弗列克(Ben Affleck)共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后来曾主演《击球者》(Rounders)、《造雨人》(The Rainmaker)和《教条》 (Dogma),并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扮演大兵瑞恩。他最近在接受美国同性 恋杂志《声音》的采访时,谈到了他对汤姆·瑞普利这个角色的理解,他与好 友艾弗列克之间的友谊,以及他对于同性恋的看法。以下是该采访的纪录。  小杨翻译】 记者:因《心灵捕手》赢得奥斯卡奖并且成为好莱坞新天王之后,许多人认为 你扮演像汤姆·瑞普利如此脆弱且令人不安的角色实属勇敢。 戴蒙:我不认为扮演自己瑞普利是出于勇敢。身为演员,我为自己能读到如此 好的剧本且被邀请扮演这个角色而感到荣幸。 访问者:瑞普利是个感伤的灵魂, 跟你本人给大家的印象完全不同,所以你 有没有一些个人的经验引领你去传达剧中角色的心态? 戴蒙:和一般人一样,我也有寂寞的时刻,也怕得不到爱或者付出爱之后得不 到应有的回馈,况且我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像迪基那样极具魅力但又 会随时离你而去的人物。 记者:瑞普利垂涎迪克的一切──他的生活方式,他迷人的外表和他的社会地 位。事实上,包含著阶层地位及个人品味双重函意的阶级问题以及对性倾向的 揭露,一直是本片发展的主轴。你是否曾经像瑞普利那样渴望上层社会? 戴蒙:只在某种程度上有过。当我在麻省的剑桥长大时,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看 不起不是来自剑桥的人,我们总认为自己比他们还酷。说到有关瑞普利被视为 局外人的经历,你我也许有相同的感受──比如没有被邀请跳舞或是没有被选 入球队。尽管瑞普利做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但我在塑造角色时,力图使 他得到观众的认同,因为如果你不同情瑞普利──如果你走进戏院时,只是把 他看作一个连续杀人的同性恋者,而不是一位倍受折磨且心灵感伤的人,那么 你还是待在家里吧,因为电影只会印证你对他的原有看法。 记者:在那些主要的情节中你传达出瑞普利的性倾向? 戴蒙:在浴室下棋的片段中,浴缸外穿着衣服的瑞普利看着浴缸内全身赤裸的 迪基。还有,他说自己为迪基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另外,在爵士俱乐部里, 瑞普利在音乐的掩盖下,大声地喊出:“这是最大的恋情。”这就是瑞普利在 电影中的亮像。 记者:浴室的一景在欲火焚身中带有一丝神秘,瑞普利想与迪基共浴,但遭到 了拒绝,这使他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欲望。尽管如此,稍后当迪基起身围上浴巾, 瑞普利看著他臀部时所流露出的渴望如同他看见了神一般。 戴蒙:瑞普利第一次到意大利时,如果迪基要他脱下衣服,并对他说脱光也没 关系,瑞普利肯定会退缩。我把瑞普利构想成一个处男,我这样说是因为他从 未在其他人面前脱光过衣服。你曾记得在大众前脱光衣服的感觉吗?那肯定恐 怖,但如果有人夸你很漂亮,你也就坦然置之了。然而,瑞普利从未有过这种 经验,他从未越过心里深处自我厌恶的栅栏。 记者:但在电影最后那一位甜美且心地细腻的音乐家彼得…… 戴蒙:他是位绝好的男人。 记者:如果要求瑞普利脱下衣服去发生亲密关系,他会仍然挣扎于他外在的自 我印象,为自己感到可悲。他无法与女性融入亲密关系,而又不能坦然地享受 男性的关爱,这促使他走向了暴力的表达。这持续而不减的道德感受让他成为 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系列杀人犯,因为他并不享受杀人的乐趣。 戴蒙:没错,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的结尾如此令人感伤。瑞普利仍然相信,如果 他表现出真实的本性,他将会受到人们的冷落或拒绝。 记者:这部电影巧妙地道出了这么一个现实,即同性恋者认为自己的全部生活 一旦被暴露,肯定会引起大家的恐惧。当人们很快地发现我们一直竭力隐藏的 真实本性时,他们会拒绝我们。 戴蒙:与其对一个爱自己的人进一步表白,瑞普利宁可选择最极端的方式去拒 绝彼得。 记者:瑞普利与彼得的关系是成人式的,而他与迪基是一种年少且天真的关系。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同性间的友谊之脆弱如同成熟同志间的爱一样严重。 戴蒙:当你年轻时,与同性间的友谊确实极其脆弱,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第一 次的经验里都会受到我们想成为朋友而非恋人之人的无情拒绝。 记者:当你在那青涩的年纪时,你的同辈曾经因为你想成为一位演员而看轻你 吗 ? 戴蒙:从来没有过。 记者:看来你相当幸运。 戴蒙:我知道有很多人对我提起过,他们对戏剧的热爱使他们被归类成戏剧疯 子,但在我们学校并不一样,我的父母及朋友都很支持我成为一位有创造力的 人。 记者:有那些早期的同志影响你 ? 戴蒙:我生长在一个社区的房子,与我父母、兄弟及其他大人与小孩同住,其 中有不少是同性恋者。我的戏剧老师并不是同性恋者,但在高中时代,我碰到 的同性恋老师超过异性恋老师,以至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受到这样的教 育:不要歧视异性恋者。在这方面,我确实有著与他人不同的成长过程。 记者:自从《心灵捕手》成功之后,你与好友宾·艾福列克一直受到媒体的追 踪,有些人甚至将你们描述成一对恋人,而且这种猜测在某些时候透露出负面 的意味。 戴蒙:对我而言,有关同性恋的假设似乎很可笑,对这件事穷加追究纯属浪费 时间,但我知道个中真相确实使人迷惑。 记者:一开始你与宾的友谊是基于工作关系,但现在你有你的事业,那是因为 对这种模式感到厌烦了吗 ? 戴蒙:决非如此。当你与朋友建立友谊时,已无人可取代。 记者:你相当明了媒体并不会摆脱对你周遭所有事务的追查,不论是有关宾或 你的女友的。媒体疲劳轰炸式地报导有关同性恋的传闻,很多时候还故意造成 一种欲盖弥障的效果,因此有些人读完这篇采访后,会更相信宾是你的恋人, 而且认为你有位女友只是为了对外界摆摆样子而已。 戴蒙:那是因为任何杂志一参入性爱的报导,销路就会好,也因为大众被训练 成去相信只要有人在某杂志的封面,那就表示此人又与某人有了性关系。肤浅 的性感包装及行销术是我们的文化特征之一,所以人们被哄进这些假设之中并 不出乎意料。 记者:这些不变的性感包装使人无法对真实的议题加以思考。 戴蒙:确实如此。 记者:回到你与宾的关系上,如果你们真是一对恋人的话,它将会伤害到你或 宾吗? 戴蒙:在许多方面不论我与宾是否是同性恋者,它将会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去回 答。如果过于断然地加以否定,那就会让人觉得好象同性关系是一种耻辱或者 应该受到避免;如果我们确实是一对恋人而又不加以承认,这就等于明显表示 同性恋是不对的,这样做会对与我一起成长的一些人有失尊敬。我并不想成为 那一种人,但我同时也不想去承认子无虚有的关系。宾曾在一次采访中,对这 种猜测轻描淡写地说道:“我相信在好莱坞中是有些不愿承认自己性倾向的同 性恋者,但我也相信他们并非象传媒所言,与某某睡过。” 记者:是的,它确实相当有趣,而一些有关同性恋的小道消息总是来源于被认 为某某的伙伴或某些人朋友的美发师。 戴蒙:对极了。 记者:对于你与宾的关系,最令人不解的是曾经被认为最高尚友谊已被媒体企 图去毁谤,通常女性比男人更有影响力地谈论有关同性恋的谣传,但现在亲密 同性间之关系不论男或女都已被成为箭靶。 记者:如果你与其他男人有性关系,在工作上你将会有相同地位么? 戴蒙:我想如果我是一名同性恋者,我就会对此承认。但我这么说实在太过轻 巧。我不是同性恋,因此无法充分了解作为一名同性恋者所面临的重大压力。 在没有深思熟虑的前题下,我简单的回答是:如果你承认,你的事业将不会被 看好,罗克·哈德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记者:对此我们将无从知道,除非某个和你一样的大明星承认自已是同性恋, 或者直到好莱坞允许票房而非自己内部的偏见来决定大众是否已经准备好去接 受这番表白。在有些例子中,我们也许可以脱离这种形式的讨论。这样说也许 太天真,然而我们的文化对公众人物的看法是如此地意乱情迷。 戴蒙:如同对公众人物的卧房私人生活。 记者:把这部电影想成我们的好色文化是相当奇怪的,因为这故事发生在五十 年代。当时对美国男人而言,去表白任何一种情感都是相当忌讳的,那也是为 什么男性间表明心迹的切盼让这部电影显得如此震撼。 戴蒙:如果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现在,就可能被描述成不同的版本。我跟很 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谈过,他们说当时谈论自己性倾向的人并不多。但在现 在,当你与人聊天不过十五分钟后,他会告诉你他与他男友间信不信任的问题。 如果这故事发生在今日,像瑞普利这样有品味之人去对像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 的迪基承认自己的同性恋之倾向,这并不出奇,就好像与我们年纪相当的某些 人,他们会在脱口秀节目中,公开表露自己有两种生殖器官而并不觉得这有什 么不妥。 记者:在某些方面,我们的文化并没有什么改变,例如海斯密斯的小说满纸显 出对同性恋的恐慌,这是瑞普利害怕他的生活被发现的部份原因,他想假装成 有身份地位而非一位默默无名的平凡人部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直至今天,仍 然有人会对暴露同性恋身份而感到不安。 戴蒙:这是当然,这让我像起在电影《美国心玫瑰情》中描述对同性恋邻居的 恐惧。中美洲国家的人如果知道隔壁邻家的人可能是同性恋者,他们无法对不 可能的事再假装下去,而且不幸地它会让某些人难过。人们应该认识到,同性 恋者生来就是如此,我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这一直是我的看法,因为我有一 些同性恋朋友,他们并不想当同性恋者,而且他们说自己一直在阴影下生活。 记者:你所说的阴影下的生活是指…… 戴蒙:身为同性恋者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记者:我不借此机会对那种自我隐藏的行为作任何评论,虽然我认为这种隐藏 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刻是必要的。你的同性恋朋友中有人是演员吗? 戴蒙:岂止是演员。事实上,演艺界并不象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开放。这确实 具有讽刺意味,因为电影界以至艺术界的同性恋者在总体上多于其它行业。 记者:我认为那是相当正确和公平的描述。 戴蒙:没错。 记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一直谈论著如何维持外在形像。让我提出与此关联 的一个问题,比如在服装上,汤姆沉醉于穿迪基的衣物,但迪基对此并不感热 衷,这反映出汤姆在所有形式上都挣扎于对迪基的认同,而并不只局限于性或 心理上。这有关衣物事件提醒我同志伴侣乐于彼此交换衣物穿带。 戴蒙:但这并不限于同志,它也发生在我和我那些住在纽约、波士顿或洛杉矶 的亲近朋友身上,某些人的衣橱总是有被搜刮的经验,搞不好某一天在一家餐 厅里你遇到室友时,他便会说:“你这个王八蛋竟敢穿我昨天才洗好的衬衫。” 记者:在拍摄这部电影时这些衣物的问题对你有何意义? 戴蒙:它是有关于身体象徵,在此电影中的服装设计师安·萝斯曾对祖德·劳 说:‘如果你不穿内衣,这些衣服在你身上看起来更好看。’祖德说:“对, 那我就不穿它。”然后她看著我,我便对她说汤姆当然穿内衣,不然的话,他 将暴露自己不想暴露的东西。 记者:在那一刻不需要太多的虚荣来证明。 戴蒙:那是绝对的。 记者:当你年纪越大,如何要外界认同自我感觉虽属虚荣,却是件相当有趣的 一件事, 说到这一点,在那一个成长阶段你开始感受到对你外表的证明? 戴蒙:当我在哈佛时,那时我一穿上皮夹克就以为自己是詹姆斯·迪恩。一位 来自英格兰与我住同层的朋友也这么看,我们不会害怕对彼此说此事。 记者:一些演员认为如果太沉迷自己的外表,就会失去男人的气概,你怎么看 呢? 戴蒙:我现在比以前更不在乎自己的外在形象。看著布莱·匹特,我便羡慕自 给如果有像他一样的外表,那该多么好,他的外表确实美得惊人。如果我是同 性恋者,我会把他的海报贴在房间里。宾和我对自己的外表都有现实的想法, 那并非我们对自己没信心,我知道什么是倾国倾城的外表,我也知道自己不属 于那一类。在摄影机前我并不想去思索自己长得如何,因为在那一刻我需要面 对更重要的事。 记者:然而你知道,身为电影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你的行情与你的外表非 常有关。 戴蒙:如果他们要找个英俊小生,他们是不会请我来担任这个角色的。他们会 去找布莱德·匹特或汤姆·克鲁斯。 记者:但我能想出一些制片家会把你归类成英俊小生。 戴蒙:谢谢,我想现在我感到自己被认可了。 记者:你曾说,瑞普利对你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会不会再去扮演像 他那样特质的角色──满怀压抑忿怒、阶级忌妒、凶手意图和同性恋倾向,但 同时是个极度敏感而又及易伤恸的美男子? 戴蒙:我愿意再度扮演像瑞普利这样具有创意的角色,但不幸的是,人们不愿 意经常花钱去拍在这样的电影。有人之所以对这部片子投资,部份原因是因为 《天才瑞普利》的编剧和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刚刚因《英国病人》而赢得奥斯 卡金像奖。 记者:如果你是在成名作《心灵捕手》之前与此片签下合约,再假设如果格温 内斯·帕尔特罗从未获得奥斯卡奖,这部影片是否会受到同样的重视呢? 戴蒙:我并不确定,但我希望电影能得到它应有的评价。有人认为票房因素无 法不受考虑,也有人纯粹以票房来判定电影的成败,我对此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在《英国病人》成功之后,制片厂会接受导演安东尼的各种看法与构想。虽然 他本来有很多的机会去拍其它的电影,,但他却选择了《天才瑞普利》,因此 真正勇敢的人是他,而不是我。 ────────────────────────────── 【同人笔林】 ◆          天才海斯密斯            ·二 言·     1951年,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将帕特丽夏·海斯密斯的《火车上的陌生 人》改编成同名电影,大获成功。时隔近半个世纪后,因编导《英国病人》而 名声大噪的安东尼·明格拉以千禧新片《天才瑞普利》再次将海斯密斯这位神 秘女作家从犯罪小说迷的角落,推向了大众的聚光灯。   海斯密斯(Patricia Highsmith,1921-1995)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 州的沃斯堡,但后来在纽约长大。她的孩童时代并不幸福,亲身父母在她尚未 出世时就已离异,以绘制时装插图谋生的母亲后来屡次提起,自己在怀孕五个 月之后,曾经数次服用松节油,试图将女儿流产掉。阴暗的家庭气氛并没有掩 盖海斯密斯的艺术追求,她在绘画和雕塑中寻求解脱,并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大学毕业后,她为一些漫画书设计故事情节,借此谋生。   1950年,海斯密斯发表了第一部小说《火车上的陌生人》,描写了一 位年轻的网球运动员盖伊在火车上巧遇一名风度翩翩的神秘男子布鲁诺。“有 些人活着不如死了好──比如你的老婆和我的父亲。”布鲁诺对盖伊说。盖伊 当时正试图与妻子离婚,以另攀高枝,借此挤身上流社会。布鲁诺则想除掉富 有的亲生父亲。为了使各自逃脱嫌疑,两人展开了“交叉谋杀”。   在小说中,布鲁诺从小与母亲关系密切,他不仅嫉妒母亲有过的所有情人, 而且想把父亲置于死地──这就是弗洛伊德所提的恋母情节的最强烈表示。小 说也暗示了盖伊与布鲁诺之间存在着同性相吸。“每人的所有都是对方的所缺。 他们自以为痛恨对方,但事实上却强烈爱着对方。”   1951年,希区柯克将《火车上的陌生人》搬上银幕时,只保留了布鲁 诺对盖伊之妻的谋杀,而且两位男主人公之间的同性恋情结也被削减得荡然无 存。   1955年,海斯密斯发表了《天才瑞普利》,成为她的最成功之作。该 书描写了出身卑微的汤姆·瑞普利觊觎富家弟子迪基·格林里夫的社会地位与 迷人风采。“他坐在这家著名的咖啡馆里,想着明天复明天,我就是迪基·格 林里夫,这种感觉真美妙。”这是瑞普利杀害了迪基之后陷入的遐想。他冒充 迪基过上了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的富有生活,但内心却一直处于紧张与恐慌。为 了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得不展开一系列谋杀,其中迪基的好友弗莱迪也 丧命在他的手下。   海斯密斯曾经说过:“我发现人们念念有词的所谓的正义感不仅枯燥无味, 而且矫揉造作,因为生活和自然界并不在乎正义是否得到了伸张。”在 1966年出版的《悬念小说的情节和写作》中,她这样写道:“艺术与道德、 习惯和道德化毫无关系。”她的作品的一大妙处就在于完全摒弃了道德说教, 将凶手的残忍和脆弱揉为一体,杀人变得有根有据,让读者陷入痛恨与怜爱的 不置可否的矛盾中;与此同时,受害者虽然无辜,却往往难以激起人们的同情 (比如《火车上的陌生人》中骄横粗俗的盖伊之妻以及《天才瑞普利》中居高 自傲的迪基与福莱迪),而凶手最后总是能够逍遥法外,恶无恶报──这与常 规的道德说教形成了鲜明对照,冲击着读者的固有观念。   这种否定传统道德的正统地位的态度与做法与当时兴起的存在主义思潮相 吻合,使海斯密斯的作品在欧洲(尤其是法国)倍受推崇。1957年,她获 得了法国犯罪文学大奖,并于1964年获得英国犯罪小说家学会授予的银匕 奖。   《天才瑞普利》获得了当年美国悬念小说家学会颁发的爱德加·艾伦·玻 大奖。1960年,法国将该书改编成电影《紫色之午》,由阿兰·德龙主演, 但影片将同性三角恋爱改成了异性恋。   海斯密斯在以后的将近四十年中。陆续发表了系列小说《瑞普利在地下》 (1970年)、《瑞普利的游戏》(1974年)、《跟踪瑞普利的男孩》 (1980年)和《水下的瑞普利》(1991年)。瑞普利虽然在各部小说 中横跨将近四十年,但海斯密斯却让他永葆青春。在《水下的瑞普利》中,瑞 普利设计让一位病入膏肓的男子卷入了谋杀黑手党头子的图谋中,因为这位男 子曾经对瑞普利出言不逊。但在最后险要关头,瑞普利又出其不意地现身来救 护这名男子。善与恶的界线再次变得模糊。   瑞普利掩盖自己真实身份的企图使同性恋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双面人 生活,但由于海斯密斯在人物塑造中,引用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法来诠释同性 恋的形成,并且将同性恋者写成了缺乏健全人格的杀人犯,因此海斯密斯被一 些读者斥为“恐同情绪最强烈的作家”。   海斯密斯本人是名女同性恋者,她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公开自己就是四十年 前风行一时的女同性恋小说《盐的代价》的作者。当时海斯密斯已因《火车上 的陌生人》的成功而小有名气,但在出版商的建议下,她以克莱尔·摩根的化 名发表了《盐的代价》。此书是美国第一部展示出圆满结局的同性恋小说。书 中的主人公特丝和卡罗尔之间的同性恋情完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她们面 临着亮相和孩子的抚养权等诸多为同性恋者所面临的难题。该书初版时受到一 定的好评,并且在未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在以后的几年中总共售出了一百多 万册,成为广受欢迎的同性恋流行小说。许多女同性恋者致信海斯密斯,感谢 她带来的安慰。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麦卡锡主义横行美国,同性恋和共产主义 招致同样的嫌疑与迫害,因此《盐的代价》的出版更具非凡意义。   1995年,海斯密斯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小G:夏天的田园诗》,书 中的同性恋、双性恋和异性恋人物往往爱无所得。   海斯密斯的一生主要在欧洲度过,并在中年以后过上了隐居独处的生活。 1995年2月日,她在瑞士和意大利交界的罗加诺的寓所中去世,享年75 岁。 ────────────────────────────── 《桃红满天下》编辑部成员: 总编:  二言(美国)   编辑:杨青(中国) 网络维护:蓝波(美国)      小涛(中国) 文字校对:有家(美国)      罗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