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0/02(第三一三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2.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石头                  § 何军雄:石头           §    ·何军雄·                  § 【网讯】             § 走在高处,便成为一条风景                  § 走在底处,便成为一条道路 【牛肆】             §                  § 如果害羞 随州读者:有病的,不只是湖北人! § 你不会将自己的酮体 qtl :瘟疫笔记          § 向人类裸露 船夫:“小丑”从哪里来      § 绝望之谷:我们的自信       § 如果梦想                  § 你不会底下头颅 【丝露集】            § 而高傲的飞翔                  § 始终为他人谋幸福 董剑华:岂是一个“躲”字能了   § 黄镇坤:认识松          § 坎坷与你为敌 劳柯:我的小学          § 平坦是你的座右铭 陕西农夫:知了猴         §                  § 躺下去 【网里乾坤】           § 才是生命的再生                  § 刘振墉:无政府年代记事      § 一生的奋斗,只落个 Goodhelper:通俗科普一下俄罗斯的 § 阶下囚的骂名         历史       §                  § 【网萃】             §                  § 程鹗: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五~六)§                  § 【网讯】∽∽∽∽∽∽∽∽∽∽∽∽∽∽∽∽∽∽∽∽∽∽∽∽∽∽∽∽∽∽∽ ◆     第六届“PSI-新语丝”网络科普奖获奖名单   截止2019年10月31日,第六届“PSI-新语丝”网络科普奖活动 共收到来稿36篇。经《新语丝》编辑部投票表决,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奖金一千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江一平《万里长征夫不还》 二等奖(奖金五百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水杉《沃森事件:“政治正确”迫害了科学家吗?》   丁玖《怎样学数学》 三等奖(奖金二百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张天蓉《量子力学与哲学》   商周《从阴阳五行到望闻问切》   夏沙《批判性思维的觉醒》   长胡子的太监《循证,彻底敲响了中医的丧钟》   不必关注《简明科学大历史》   任舒展《数值天气预报的先驱——刘易斯·福瑞·理查德森》   王冠明《阿Q恶变的故事》   李长青《没有内分泌失调这个病》   pardox《由一段相声垫话所想到的》   老圃《金属可不可以放入微波炉?》 【牛肆】∽∽∽∽∽∽∽∽∽∽∽∽∽∽∽∽∽∽∽∽∽∽∽∽∽∽∽∽∽∽∽ ◆     有病的,不只是湖北人!   ·随州读者·   自从武汉及其他湖北地市宣布了“封城”,全国人民的神经立马紧张起来了。 全民戴口罩,少数不戴的,轻则被群众按在地上,重则被警察抓去法办。在我的 家乡,“患者”及家庭成员的信息在网上流传。在外地的湖北人,当做瘟神被谩 骂毒打,被强制隔离,门口贴上“此屋有湖北人”,“不招湖北人”的工厂告示。 全国人民一边喊着“武汉加油”,一边把湖北人当成过街老鼠。   媒体也是热闹非凡。医生们开誓师大会,写请愿书。百姓们也不闲着。病毒 一会是美国人造出来投放的,一会又说是武汉病毒研究所是罪魁祸首,一会又关 心起来美国流感每年死多少人来。专家院士们也忙起来,刚把“双黄连”搞脱销, 又倒腾出别的新药来。有的像股评样,侃侃而谈“高峰”和“拐点”。   社区干部也没闲着。除了实时掌握“湖北/武汉”返乡人员的动态,还要堵 上门,四处查聚众活动的。砸麻将摊,呵斥串门的,警告摆宴席的,连无人机都 用上了。就连远在美国的华人也是人心惶惶,取消了当地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 停办中文学校。   这一出由全民参加的“剧”,我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荒唐!   首先是官员的蛮干造成了恐慌。怎么应对传染疾病的流行,应该遵循权威科 学机构的建议。我不具备专业知识,但也看得懂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中 心的报告。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致死率介于季节性流感和非典之间,传染性也不 高。跟感冒和流感一样,大部分可以靠免疫能力“自愈”。但是因为它是新型病 毒,政府史无前例地封了超过一千万人口的武汉市,湖北其他地市也纷纷效仿。   隔离感染病人确实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但“封城”造成的恐慌,恰恰 不利于病情的防疫。武汉这么大,每天患普通感冒和流感的人数,应该是数以万 计。要是在平时,这些人可能就是吃几片药扛扛就好了。但在恐慌之下,凡是头 疼脑热的人,通通拥向那几个医院,要求确诊是否患有新冠病毒。后果是医院人 满为患,真正的患者得不到迅速的诊断治疗。好多病人在等待中死亡,造成了人 道危机。真正患者和普通感冒的混在一块,造成了交叉感染。   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口罩确实可以阻挡飞沫,降低病毒传染的概率。但号召 全民戴口罩,有两大问题。一是口罩不是民众的日常使用物品,产量只够医务工 作者使用。全民戴口罩只会造成医务工作者没有口罩戴。二是咳嗽造成的飞沫飞 行距离只有一米多,不在人员集中的地方被感染的几率很小,没有必要戴口罩。 再者普通群众很难把口罩带严实,起不到防护作用。所以世界权威卫生机构都明 确说普通民众没有必要戴口罩,要把口罩留给医务人员和患者。   造成恐慌的第二个原因,是媒体的煽情和群众缺乏科学知识。媒体为了营造 政府积极救援的氛围,开足宣传机器。誓师大会,医生写请愿书,把抗病毒当成 战斗打,虽说可以团结人心,但同时也造成在群众中形成对病毒过于严重的认识, 造成恐慌心态。百姓们经历了过去四十年的持续经济繁荣,但科学素质始终没有 提高,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基本上是处于听信政府及各种专家的摆布。我认识 的绝大部分人,虽然抱怨“封城”造成的不便,但都是支持这一举措,认为在这 种情况下只有“封城”和“戴口罩”才能行。   某些专家院士的不专业和无耻,可以说到了令人羞愧的程度。萨斯病毒从 2003年开始到现在,都没发现特效药。可某个院士团队把“双黄连”加到感染病 毒的细胞里,没有对照试验,没有临床试验,就敢宣布“双黄连”可以有效抑制 病毒的研究“成果”。一时间吓得不敢出门的百姓,又连夜排队抢购“双黄连” 口服液。我一个没有生物医学背景的人,也知道这种试验靠不住:你往感染病毒 的细胞培养皿里加点酒精、醋、白糖或是盐,照样可以把细胞和病毒连锅端掉。 “双黄连”卖脱销了,又有院士眼红,开始宣布发现其他抑制病毒的新药了。这 些院士,不顾全国人民的健康,要么是这个时候刷存在感,要么当成一门绝妙的 生意。   我上面所说的都是老调重弹,官员、专家、媒体和百姓的问题,只是在这一 公共事件中重新体现出来。但这次体现出来的普通人的“恶”,似乎是“文化大 革命”重现。所以我说,不光湖北人,你们都有病!   湖北那么大一个省,感染率现在算来是万分之几,也就是说99.9%的湖北人 都不携带这个病毒。可是各位也看到了,全国人民对湖北人甚至外地人的围追堵 截,邻里间互相监督举报,散布病患的信息,挖路封门。各级成立巡逻队伍,不 戴口罩成了犯罪,聚会成了叛国。这活生生的丑态,是不是“文化大革命”的重 现?文化大革命是最高领导人发动的,但搞批斗戴高帽,到处贴标语,打死打伤 人,不都是老百姓执行的?作恶者不都是你的邻居和同事吗?   官员为了日后被扣上“防治不力”的帽子,采取了破釜沉舟的极端方式,新 闻媒体跟着煽风点火。个别专家院士,毫无职业底线,消费这次疫情。广大老百 姓缺乏科学素养,人云亦云,失去独立思考辨别能力,把防病毒搞成了“抓阶级 敌人”的运动。这一切,荒唐! ◆         瘟疫笔记   ·qtl·   之一   有一道智力题说有两个fortune tellers, 一个有60%的概率算对,另外一个 算对的可能性只有10%。问你应该问哪一个?   这种题大概智商够80就可以做对。因此,当你看到病毒所泄漏病毒的消息基 本来自《大妓院》,正常人应该会有判断。   普通人上街卖个报纸都拉不下脸,更何况忽然被千百万人同时戳脊梁骨。被 指控者失态显然在情理之中,而不应该作为理屈词穷的证据。泄漏病毒,以及改 造病毒等等这种严肃的指控,没有证据,只有脑子和直肠直通的人才会随便说出 来。不太古的时候有拳匪说教堂剖心挖眼呢。即使有证据也是司法部门的事情, 尽管中国司法是个笑话。   看今天这幅田地,疫病、癔症和匪气综合征一同发作,这疫情看来越来越严 重,不太好治了。   之二   在民智不开化的国家,“实验”或“试验”几乎是个贬义词,尤其是生物试 验。我认识的一位此间堂堂工科博士曾经当我面贬损本地医生,说他治过敏的药 换来换去,跟“做试验”似的。仿佛患者已经做了医生的小白鼠。这个话信息量 太大,需要一层一层剥开来看。   一是过敏本来就是一个不治之症。就像季节性的花粉过敏,今年用药缓解了 症状,明年这个时候还会发作。实际上科学家们对过敏有什么生物学意义还不是 很清楚。   二是被“做试验”并不总是坏事。而且今天的医学不就是建立在生理生化统 计等一系列试验科学的基础上的么。而且生物现象与理化有一点显著不同,即观 测值包含的因素众多,而且其中的噪音往往非常大。按统计的理论,我们需要加 大样本才能比较确定地剖析原因,给出结论。也就是说不仅要做试验,而且要大 量地做。医生们需要做很多试验才能证明一个药或者疫苗有效。而对个人来说, 同一个名称的疾病可以细化出许多类型,每一种类型可能有特定的对症疗法。医 生们不是神仙,不会见到人就知道型。   三是中国历来缺乏科学和实证精神。而没见过的东西人们往往很自然地心理 上害怕。加上传统上的避讳传统,被做过试验仿佛就成了秽物。当然讳也有诸多 其它原因,比如我们心胸狭窄的那位连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都能禁了。   四,没有科学理论和试验科学,那么行动便如盲人骑瞎马,殆矣。就像中医, 他们认为越古老的理论越对。他们显然是不对的。所有的中医理论不过是最初人 们的主观臆测。它既没有系统理论,也经不起实证的考验。比如,只有没文化的 大领导才会在瘟疫之前说出“中医主导,西医辅助”这种乡巴佬的话。现代科学 中,很少会去引用一百年前的文献,甚至几十年前的都罕见。   五,很多人觉得自己是个生物,所以觉得凭自己做生物的经验就懂生物,这 是不对的。否则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人便都是生物学家了。   六,也有人觉得自己很聪明,能够学数学,能够学物理,于是就觉得生物学 他眼睛一转就搞通了。比如前几天我见到我国顶尖学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位 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大物理学家,教授,说病毒怕热,建议将空气加热杀死病毒。 我建议他直接把自己扔锅里面煮煮算了。实际上流感多发在冬春季节的一个主要 原因是空气干燥,含有病毒的飞沫可以在空气中停留很长时间,漂得更远。如果 增加空气的湿度,则可以很快把飞沫降下来。   开头说的这位工学博士最终选择了不做试验、手拿把捏的中医中药。祝他好 运。   之三   刚才有同学给我发来一篇属名刁博的文章,说全国上下估计这次流行病毒的 死亡率2%左右都错了。说分母中不能算刚确诊的,因为他们当中有人会死掉的。 死亡率应该还要高如何如何。明显这是书呆子的言论,以及仿佛自觉说对了等老 师摸下脑袋的口气。   算错了这话其实也不算错。因为统计中的数值估计从来都是一个范围或是一 个分布。一个连续分布中任何一个点发生的概率都等于0。因此说2.01%是错,因 为真值可能是 2.01001...%,也可能在一个百分点之外。   另外一面,借用George Box的一句话,所有的模型都错,但是有一些有用的 模型。估计一个统计量的模型通常包含很多假设,这些假设本身就是模型的一部 分。比如说,刚开始生病人们不知道怎么对付。后来病人入住时手段多了,比如 有了抗病毒血清,比如有了我们战无不胜善于摘桃子的大中医,后来入住的病人 不死了。这些通通可以进入到模型假设中。   所以刁博这次的等摸头只能给他个自作聪明的评语。   另外这位刁博在这篇文章中竟然说中国每年因流感的死亡率是六万分之一。 这样的功课不仅不能摸头,还要打手板。 ◆        “小丑”从哪里来   ·船夫·   儿子四年级时,一天一位他的同班同学来家做客,不知怎么无意中聊到“小 丑鱼”,他来了兴致,脱口而出一堆小丑鱼的知识。现在的小学生真厉害,感叹 之余,我也不甘落后,送走他后立即用百度来恶补。百度百科里果然有“小丑鱼” 的词条,而且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写的。词条开头写道“小丑鱼是对雀 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俗称,因为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 丑角而得名……”,看到这里我就发觉有点不对劲。   “小丑鱼”在英文中是clownfish, clown的意思就是“小丑”,难不成英语 “小丑鱼”里的“小丑”是来自京剧?英美人看了京剧后给小丑鱼命名,又或者 是翻译了中文“小丑鱼”?我拿这个问题去问一个六年级的小朋友,他立即说不 可能,国外马戏里也有小丑的,也是脸上涂着各种鲜艳的颜料,小丑鱼里的那个 “小丑”应该从英文翻译来的。   我问:“这个错误很明显,连你都能看出来,那你觉得这个简单的错误是怎 么犯的呢?”   “因为不懂英语?”小朋友回答。   “可是,即使不懂英语,这个说法最开始是怎么出现的呢?”   “一定是编的。”   “那写词条的那个副教授,要不就是无中生有编的,要不就是想当然地照搬 了别人编的,以讹传讹?”   “是的。”   “为什么有人会编呢?为什么专家会照搬连小学生都能看出的破绽?”   小朋友沉默了。   一条小丑鱼,无意中给孩子上了这一课:科学需要有怀疑精神。 ◆         我们的自信   ·绝望之谷·   今天在公司看到一篇有关故障排查的文章,作者还原了排查的关键过程:先 是通过现象提出猜想,然后调查系统相关日志,最后找到问题的根源,发现是一 行将时间格式化为字符串的代码写错了,于是作者得出一系列总结,以下是文章 作者总结的原文:   1. 规范很重要,对日期格式化使用pattern应该定义为常量,而不是写字符 串。   2. 监控很重要,对每个业务字段都应存疑,广告的xxx监控都基于系统日志 时间,监控曲线很正常,所以没有报警。后续会增加对各字段的校验。   3. 日志很重要,xxx.log 作为重要的一个日志排查资源,排查切入点比较 准确。   4. 变更、发布与异常不吻合的时候,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引起的(如跨年、 服务器变更、docker等)。   5. 必须解释所有现象。   第五条颇有些“假说-论证”的科学方法,因为科学的新结论要求能够解释 以往的所有结论和现象,要求在逻辑上是自洽的。但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只是 作者不自觉的一点感慨。   文章后面的很多评论都提到“监控”,包括上面总结的第二条就是强调“监 控”,但在我看来,这跟小孩子打架失利后赖自己家长不够厉害一样没有道理。 不同层面的问题应该强调使用不同层面的应对方案。我理解文章中的问题显然是 代码构建阶段的问题, 本来就应该强调在构建阶段尽可能解决掉,不能期望软 件发布后让“监控”这种兜底武器去发现。如果这种思路被推崇,软件质量就会 从构建思路上滑坡,最终沦落到对“每个字段、方法”(引自原文评论)都怀疑。 就好比一个国家,处理任何大小争端都准备启用导弹、核武器一样,这是不自信 的表现。   从这个事情上我不禁联想到了的其他方面,我们的自信心是如何沦丧的?我 们各行各业引进了几乎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我们已经成为名列前茅的经济体, 然而我们至今仍在绝大多数的重大科研成果中缺席。我们建立了信息长城,企图 换回一些掩耳式的自信,这甚至是奏效的,很多一线城市的人开始沾沾自喜,甚 至夜郎自大的开始讨论起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然而,我们看看我们的基础 教育,未曾教过任何评判性的思维以及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再看看我们的各行各 业,劣质和蒙骗文化盛行。   我们显然已经认识到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但大家是如此的“实用”,以至 于无人问津技术背后的思想、方法和理论;观察一个依仗技术而立的企业,却到 处弥漫伪科学以及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坏味道就知道了:工程师更像是技工和 商人;抄袭者甚至嘲笑真正做研究的人“低效”。技术让我们直接收益,但只有 背后的思想、方式和理论才能让我们能够真正的自觉的了解和掌握它们,从而才 不会催生各种怪象。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一并重视它们背后的思想、方法和理 论。那么会是另一番什么景象?夫妻可以自觉的遵循孕前准备;了解到孕期前三 月的自然现象,因此也就不会有各种“保胎”乱象。如果知道科学遵循最佳证据 的道理,就不会把权威指南当作一纸空文或无知无畏的“思辨”,那么孩子成长 期间会免受多少因为无知导致的侵害?如果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常规 的严谨的研究逐渐积累到如今这种高度,我们的学府、技术企业从此视好大喜功、 虚夸浪费、急功近利、夜郎自大为敌人,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总有一天会展露头角, 那时我们不再仅仅是像如今一样的抄袭和劣质的仿制。更具体的,当我们工程师 除了热衷与技术本身,还去探寻技术背后的正确的构建思想和方法,一定会构建 出更多正确的、稳健的、甚至优美的系统。   我想,到那时,我们一定会和真正的自信不期而遇。 【丝露集】∽∽∽∽∽∽∽∽∽∽∽∽∽∽∽∽∽∽∽∽∽∽∽∽∽∽∽∽∽∽ ◆  岂是一个“躲”字能了 ——写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猖獗之际 ·董剑华· 当疫情持续月余 众人好像失去了忍耐 方寸之地弹丸之所 怎容得下野心勃勃 小区院落空空荡荡 然则每扇玻璃窗后 一对对闪烁的眸子 正幽灵般尾随 哪怕是一只蜗牛爬过的湿痕 就是这所谓无聊的地方 却是一些人想回却回不去的家 他们日夜守护着防线 暴露在病魔前 护佑着一方安澜 这就是疫区的生活 在少数人打开的潘多拉盒前 大家绕着走躲着过 隔离着一道道屏幕 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疫情还在蔓延 又有鲜活的生命被感染 恐怖面前 太阳也不觉得温暖 耳畔忽然想起广播 注意啦 躲得了初一 忍一忍就躲得过十五 疫情改变的不只是 拜年不用上门 聊天保持距离 出门戴上口罩 不许瞎凑热闹 还再次声明 想要共命运 你只需同呼吸 你OK,我则不会被KO 这是一次人与自然的较量 人类中的少数 打破平衡破坏规则 无知无畏地狂言 尝尽天下鲜食尽山野味 终了却是让众人埋单 这场较量 人类注定不会是赢家 战胜疫情 只算得上一次疗伤 浩渺宇宙间 希望的光芒还在远方 只有与万物和谐共生 希望之光才会霍然登场 ◆  认识松  ·黄镇坤·   村边有山,山上有水,山上有树,山上有竹,山上有岩壁,岩壁间有瀑布, 岩壁间有松……对于一个村子来说,这无疑都是加分项了。   ——我说的是我老家的村子吗?   是也不是了。   说实在话,在我老家那个不大的村子上,加分项有,但不尽有。相较之下, 最突出的,要数村周围有山,山上有树、有竹、有水了,尤其是村周围有山,山 上有树二项。   就说山吧,除村头那座翘楚似的凤凰山外,小村周围其余三面的山都不高峻, 都只是缓缓的山岗。然而,站村子里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尽是一片片葱茏的 绿意。一年四季都是茂密无边、葱葱茏茏的绿意。   在这茂密无边、葱葱茏茏的绿意中,最突出的,又数松树了。   大家知道,松树的种类很多,观赏林木就有罗汉松、白皮松等;工业林木就 有赤松、白松、黄花松等;当然,常见的松还有雪松、黑松、马尾松等。可在我 老家,最常见的松是马尾松了。   是了,小村四围的山上,每一面山坡每一座山岗都能见马尾松的倩影。尽管 故乡四面的山大多为黄土瘠地,但山上是不缺绿色更不缺松树了。虽然山上的松 树并非都长得高大挺拔,长得密实——有些地方长得密密麻麻,成一片林子;有 的地方长得疏落、散漫,稀稀拉拉;有的地方甚至一棵或两棵站一处儿,茕茕孑 立、形单影只的。长在石多泥少的地方的松树甚至象一个个不愿长大的孩子,树 龄不短了,可仍长得矮小。有的虽然长到高达二三米了,可树干仍不盈握。尽管 如此,在我小村四围的山上,最常见的树仍是松树了。这些松树大多是没有专门 的人去栽种的,更不曾有专门的人去浇水、除草、施肥了,但也长得漫山遍野里 都是。不管是山坡、丘陵,甚至是石缝或崖壁间,只要有一点点泥土,只要水分 适宜,它们都会悄悄发芽、生长;也不论气候有多么寒冷,它们都能傲立风霜, 四季常绿,而且总是直直地往上长,长出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来。   山坡上有松,山岗上有松,有时,进山或下地的路的两边,每隔一段路程也 会见一棵两棵长得挺拔高大的松树了。说实在话,这些松树大多是乡人们经了几 代人经心保护下来的遮阳树——进山的人或下地的人经过树下,烈日当空时,可 坐树下纳纳凉;雨来了,可站树下避避雨;平时里,经过树下的人感觉累了,可 坐树下歇歇脚,抽上一袋烟继续上路。当然,雷雨天气时,松树容易走雷,因此, 遇这样的天气你最好别在松树下避雨,危险!   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进山放牧或拾柴草。小村四围山多树多,山上可 背回家的柴草不少,但干枯脱落的松枝要算是最好的柴草了,因为松的枝干会分 泌出松脂,带松脂的枝干作柴草最容易烧得旺。再者,松的枝干作柴草烧制的饭 菜也特别的香。还有,在山上,每每休息时,我都喜欢在松针铺满的地上美美地 躺上一会儿,闻松树的清香,听松涛阵阵,惬意无比。   因小村四围的山上松树多吧,那时候,村里有支耕山队,专门负责上山砍伐 整片整片的松树,再截取树干,用牛拖到山下,用板车运往河边,然后扎了木排, 从河流上放到远处卖去。听大人们说,运出去的松木有很大一部分是做了铁路上 的枕木的——打这之后,每每在铁路上行走,我都会倍感亲切。   渐渐长大,村上的耕山队解散了——此时,松树已不值钱,已沦落了——乡 人们更多的是把松树砍下来当了柴草烧。除了当柴草,村民们至多是把松木砍回 来搭个瓜架,扎个栅栏或打几样普通的家具而已。除此之外,松树是不见有其它 大用了。   住家山村,开门见山。见到山,自然也就见到松的倩影了——在好长的一段 时间里,在我眼中,松树就是这么平常又这么平凡。   读书和经历是可以改变或纠正一个人对人生和世界认识的偏颇的。   后来,上了学读了一些书,走了一些路见识了一些物事,便觉得司空见惯的 松并不平常也不平凡了。   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明代无 名氏在《渔樵闲话》第四折里写道:“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 花,岁寒三友。”伟人毛泽东在诗里写道:“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 容”;京剧《沙家浜》中有一段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呐——”;在 我国,民间里还有“寿比南山松”的比喻……   可见,自古以来,松树就一直被奉为不畏严寒、万古长青的精神典范,而且, 历朝历代里,松树的精神不知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仁人志士一个个正义凛然的 灵魂,并因此歌颂它,赞美它,把它当作崇高品质的象征。   当我渐渐认识了松树以后,我对松树也情有独钟了,每次回到家乡,无论面 对的是一棵瘦小或伟岸的松,一棵长在平地上或长在悬崖峭壁间的松,一棵静穆 沉思或在狂风中劲舞的松,我都看到了它们铮铮的风骨,从它们铮铮的风骨中, 我又似乎见着了我父母、我乡人们的影子。由此,内心里便会产生对它的敬意之 情,并驻足痴望,久久不愿离去。   哦,松树,一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树。 ◆  我的小学  ·劳柯·   我所读过的小学早就废弃了,不过除了我们家的老屋,那所小学却是我现在 最为怀念的地方。   小学不在我们村,在我们村北边一个叫朱集的村里,因为那所学校里同时有 初中和小学,当地人都称呼她为朱集联中,至于她的官方名字,我是不知道的, 她也许没有什么官方名字。   据说学校所在的地方解放前是座庙宇,后来解放了,政府把庙拆了,盖了教 室,就成了学校。我小学一年级并没有在那里读,而是在我们村,我们村的学校 只有一年级,到二年级的时候就要搬到朱集联中去读。   每次放学回家,看到姐姐们从大学校里过来,我就羡慕得要死,天天盼望小 学一年级快点过去。在我的无限期盼中,我终于也搬到朱集联中读小学二年级。   当我第一次走进学校的时候,感觉学校很大很大。校园占地面积真的很大, 学校的建筑物都在校园的正中,一共三排,都是典型的鲁西南的建筑。前两排是 教室,每排四座,座与座之间都有空隙。当时小学是五年,初中是三年,我们称 为六年级,七年级,和八年级,总共八个班,也就有八座教室。   最后一排是连房,用墙隔成小的房间,是老师的办公室。有的年轻老师把那 些小房间用布帘子隔成两间,外间办公,里间用来休息。连排房子的最西边是个 大房间,也是老师公共备课的地方。   教室的大门都朝南,南北墙上都有窗户,但是没有玻璃。没有玻璃,夏天很 好,不用出去就可以吹到清凉的夏风。等快到冬天的时候,老师就会组织我们把 窗户糊上塑料纸,那是我最喜欢干的事。冬天到了,塑料纸外雪花纷飞,教室内 虽然没有暖气,但仍然热气腾腾。   只要心暖和,啥都暖和。   刚开始的时候,课桌都是水泥的,板凳都是从自己家带的。后来等我们上初 中的时候,课桌都换成了木质的,不过当时也没有感觉木桌子有什么好,不过教 室里整洁了不少。   学校正中间有颗高大的银杏树,不过我从来没有见树上结过银杏果。银杏树 上挂了一个大铃铛,铃铛下坠着一个粗大的麻绳,麻绳的尽头离地面有一米多, 大人伸手可以够着麻绳,而孩子却够不到。   那个铃铛是我们学校的报时器。负责打铃铛的是我们赵校长,赵校长很瘦, 脖子很细,却长着个大脑袋,用我们那里的话说是聪明。上课前有预备玲,铃声 连着三次:当当当,当当当……上课铃声是连着两次:当当,当当,下课铃声只 有一次。   当我听到“当”的一声的时候,无论男生或者女生,都如脱缰的猴子一般跑 出教室。当然男生和女生是不在一起玩的,如果不幸和女生同桌,中间的三八线 绝对不可以逾越的。   我一直和男生同桌,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突然和女生同桌。那个女生叫赵庆 花,是五年级才转到我们学校来的,据说是菏泽市区转来,不知道为啥转到我们 学校。那时候我每年冬天手上都有冻疮,我娘就给我做了个棉手套。这棉手套有 两个作用:保暖和擦鼻涕。冬天,鼻涕在棉手套上会冻成鼻涕冰,油光油亮的。 我总是把满是鼻涕冰的手套放在三八线上,每次赵庆花都会捂着鼻子。   我就装作没有看到,还使劲地用手套擦鼻涕。现在想想真后悔,如果当时不 那样,没准现在也可以创作一首“同桌的你”。不过那时候大家都脏,估计我也 不是最脏的。   学校的东边是操场,不过很少用。操场上是硬泥地,也没有什么跑道。我刚 去读书的时候还有两个篮球架,后来风吹雨打,篮球架也倒了,那操场也就更没 有用处了。   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来了个新老师,姓王。王老师刚刚师范毕 业,会广播体操。赵校长就让他教所有的学生广播体操,没有广播,王老师就大 声地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因为这个操场 也就用过几次。后来领导来检查,我们做一遍广播体操,把领导惊得连连地夸我 们。   王老师后来调到镇中,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也师专毕业分配到镇中,和王老师 成了同事。我同学说王老师常常问我的情况,有好几次都想去看他,可惜最后也 没有成行。后来听说他去世了,对我,也就留下了终生遗憾。   现在对着镜子看自己脸上慢慢多起来的老年斑,才知道自己老了,我知道我 的小学同学也和我一样老了,岁月不可能饶过任何人,不过他们在我记忆里仍然 如孩童一般。 ◆  知了猴  ·陕西农夫·   吃虾的时候,我常常想起知了猴。小时候在农村,夏天最爱吃的就是知了猴。   小时候穷,家里很少吃肉。仲夏季节,知了出来了。傍晚时分,大人孩子都 会在树林里转悠,寻找刚爬出来的知了猴。怎么找呢?注意看树。知了猴会寻找 树干、灌木,或者其他向上物体,爬上去蜕壳。你看到了,摘下来就行。拿在手 里,它会用一对钳子狠狠地夹你。如果想要多抓,最好是随身携带一个容器装着。   知了猴是从土里爬出来的,所以也可以从土里抓。走在树下,你注意看,有 时地面会有指甲盖那么大的鼓皮,而且是有裂缝的。你只需轻轻扒开裂缝,就看 到一个指头粗的洞口,而知了猴就在洞口呆着,它在等待天黑时出来。你只需轻 轻捏住它,把它拿出来。如果你惊动了它,它会迅速下降到洞里。这时,你需要 将食指伸入洞里,让它的钳子夹住你的手指,便可以带出。有时候洞子比较深, 你需要用一根草棍伸进去,等知了猴钳住了草棍,你再轻轻地把它提出来。   抓到知了猴之后怎么办呢?晚上把知了猴泡在水里,溺死后当然不再蜕壳了。 第二天,把知了猴洗干净,在锅里倒上油,把知了猴放进去。煎的时候,撒点盐, 用铲子把知了猴压扁,挤出身体里的水分,等松开铲子的时候,身体会弹起一点, 就吸收进去了油和盐。尤其要注意的是,知了猴肚子里面水多,必须压扁,放出 水分,煎得脆脆的。装在盘子里,远远就能闻到香味。吃的时候,用筷子夹起一 只,放进口中,外皮脆脆的,油油的,有着浓重的咸香,里面的肉很香,很有嚼 头,尤其胸部的肉。由于带着壳,所以吃起来感觉像没有剥皮的炸虾。这是我小 时候很馋的美味。   知了猴虽然好吃,但那六条腿和皮有点扎。想要更好吃点,就要下点力气。 可以把抓来的知了猴扣在筛子下,让它蜕壳。筛子必须放在通风的地方,它才能 好好地蜕壳。等到天亮,筛子里已经是有了翅膀、能飞走的知了了。必须小心地 揭开筛子,抓住知了,撕掉翅膀,防止它飞走。这时候的知了外皮已经比较硬了, 吃起来时,腿仍然有点扎。如果半夜里打开筛子,就能得到刚刚蜕壳的知了,软 软的,不会飞,泡在水里,防止它变硬,第二天煎了,会非常好吃。   也可以半夜里去树林子找嫩知了。知了猴爬树一般不超过两米高,就停下来 蜕壳。你打着手电筒,逐个树检查,就会看到刚蜕出的知了。知了猴蜕壳时,先 鼓起背部,背部正中的旧壳开始出现一条裂缝。知了猴一颤一颤地鼓起背部,渐 渐地,背部出现一个肿包,白嫩的新背部就慢慢地从裂缝中出来了,这个时候, 它的六条腿也从原来的“腿壳”中拔出来了。知了猴继续颤动着鼓起背部,头部 就慢慢地拔出来了。它后仰身体,使六条纤腿从壳中露出,并渐渐硬化。待腿变 硬后,它向前俯身,抓住它的旧壳,蠕动着拔出它的腹部。它扒在壳上休息,等 待翅膀伸长、变硬。刚出来的知了白白嫩嫩的,黑眼睛圆润可爱,浅绿色的翅膀 慢慢伸开,身体渐渐硬化。它亭亭玉立,耐心地等待着微风的帮助。它不但复眼 黑亮亮的,额头上还有三只单眼,像镶嵌的红宝石一样可爱。单眼两侧,有一对 纤巧的睫毛。单眼下面是一个大“鼻子”,就像人的一样,再往下,是紧贴胸壁 的吸管。看着褐色的知了猴羽化成小仙女,你不仅感叹生命的神奇。   羽化过程不但神奇,也很危险。如果知了猴蜕壳太慢,身体会变硬并卡在壳 中,那它就只有被蚂蚁吃掉的厄运了。你看着这像小仙女一样可爱的小生灵,轻 松地摘下来,拿在手里。心里却想着第二天就要油炸吃了它,心里真的怪不忍的。   吃知了还有一种很土的方法。夜深人静的时候,寻找栖息着很多知了的大树, 在树下笼一堆火,再使劲摇晃树,知了受惊后,会飞入火中。待知了烧得差不多 了,就扒开火堆,拣出知了,吃胸部的肉。因为要使劲蹬树,我们叫“蹬知了”。 这种方法不但不好吃,也不雅,我没有兴趣。   更有乐趣的做法是套知了。找一根长长的竹竿,在头上绑一个铁丝环,环上 套上透明塑料做的袋子。孩子们扛着杆子,到树林里找树上的知了。看到之后, 从知了的后上方慢慢套下去,知了掉进套子后,就飞不出来。问题是,你还没靠 近知了,就常常把它吓飞了。这种方法效率比较低,抓到的知了也比较老,我印 象中不吃,只喂鸡。所以,套知了主要是为了乐趣。   知了除了吃之外,还有别的用处。蝉蜕是一种中药。小时候,镇上有个中药 铺,收购蝉蜕。蝉蜕很轻,很多只也没什么份量。有一年,我好不容易攒了一堆 蝉蜕,拿去卖,只得了几毛钱。此后,再不拣蝉蜕。   很少有人知道知了是怎么生长的。知了当然在树上交配。公的使劲叫“知— —了,知——了”,吸引母的飞来,找到后交配。公的腹部有两片半圆形的盖板, 下面是共振腔,尾部是一个小钩子。母的没有共振腔,不会叫,尾部是膨大的枣 核形,尖端有产卵针。母知了找到生长良好的嫩枝后,用产卵针扎破树枝表皮, 在里面产卵,树枝会慢慢枯萎,秋天时就掉下来。你掰开枯枝,可以看到表皮下 细小的知了卵。小知了孵出后,会钻入土里,如果找到树根,那它就幸运了。小 时候,家里挖树,树根上有时可以看到小知了猴。它的头、胸很小,腹部大大的, 身体灰白色,抱着树根,靠吸食汁液生长。   多少年的时光过去了。城市里的混凝土地面是不可能有知了猴的。现在夜市 倒经常卖知了猴,卖得挺贵。可是我从来不去夜市,所以也吃不到知了猴。有一 年夏季,单位同事去农家乐聚餐,席上有油炸知了猴。大部分同事敬而远之,个 别同事尝了一两个。看着剩下的多半盘知了猴,大家都指望我表演一番。我好想 大吃一顿,只可惜,这农家乐炸知了猴不知道压扁腹部。害得我总担心没炸好, 所以把很多的腹部扔掉了,并在心里哀叹,这厨师真的是暴殄天物啊。 【网里乾坤】∽∽∽∽∽∽∽∽∽∽∽∽∽∽∽∽∽∽∽∽∽∽∽∽∽∽∽∽∽ ◆            无政府年代记事   ·刘振墉·   一九三七年底,日寇很快就占领了家乡的县城(江苏如皋)和几个集镇,原 来的县政府、区公所不知去向,整个行政机构瘫痪了,社会秩序也就荡然无存。 这样的无政府状态,大约持续有四年时间。   一,盗匪横行的日子   我儿时最早的记忆,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记得我从睡梦中醒来时,被外婆抱 在怀中,外婆背靠在一条河坎上,周围昏暗,却看到天上的星星。这段记忆与土 匪有关。   外婆家所在的大腰庄,是个极其偏僻的农村,到最近的集镇还有二十里,全 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她家是地主,家里却只有表哥唯一的男丁,其余都是老 弱妇幼,并无社会势力,因而是盗匪理想的打劫对象。当时真是提心吊胆地过日 子,夜里如果听到外面狗吠声很紧,并且由远而近,全家人都从床上爬起来,穿 好衣服,随时应付紧急情况。在堂屋最东一间的山墙底部,挖开一个可容一人穿 过的洞。即使前后门被堵,还能钻洞出去到达隔壁人家。再东边是条南北向的河 道,我的最初记忆,大概就是外婆一家人钻洞出去在露天里隐蔽在河坎上的。   如果风声很紧,天黑以后,全家人就分散外出借宿,是预先跟几家佃户和穷 本家约定好的。有一次,在一家低矮的破草房里,我跟表哥睡在一张摇摇晃晃的 木板床上。这次印象特别深刻,是因为此时表哥身上长了疥疮,我跟他挤在一起 两三个晚上,幸亏没有被传染上。   在社会秩序崩塌的几年里,外婆家被土匪抢劫过几次,由于预防措施到位, 好像损失不算大。   我家在如皋靖江交界的西来镇,是个比较小的农村集镇。有私塾,但随着局 势的变化,有时开张有时关门。私塾开门了,我就从外婆家回到自已家里读书。 在自家睡觉特别安稳,因为我家是破落户,三餐不济的穷人家,就不在乎强盗土 匪了,但开店的邻居们却天天担惊受怕。   我家门前的街道只有两米来宽,中间铺了青石板,走过时脚步声就比较响。 临街的一面是排门,也就是一块块的木板拼起来的,木板间有间隙,所以街上的 一点点声响都听得很清晰。   一天半夜里,街上有人往来走动的声音,这是异乎寻常的情况,人们心中都 有数:“今夜土匪上街了!不知看上了那家”?过了半个或一个小时,听到妇女 嚎啕大哭声,由北向南过来。   第二天才知道,夜里是张家酱园被抢,老板八寿儿还中了一枪。张家酱园在 我家南面只相隔两户,生意做得兴旺发达,室内和天井里全是酱缸,他就在我家 北面租了房子居住。酱园的利润高,俗称“水典当”,被抢匪看中了。匪徒在逼 他交出财物时,对他的大腿开了一枪。直到抢匪离开后,他的女人才一路哭过来, 到南边店堂向员工求助。所幸子弹仅伤及皮肉,几个月后,又看到张老板挑水做 酱了。   自从日寇入侵后,各地成了无政府状态,于是各路英雄并起,什么游击大队、 挺进纵队、独立团等都冒出来了,设卡、收税,又相互内讧、兼并。到底是兵是 匪,或者是兵又是匪,人们也很难分得清楚。记得在外婆家时,来了一支十几人 的队伍,为首的名叫黄元勇,人称黄团长,酒肉招待十几天后,这群人转移到别 处去了。过了几个月,“黄团长”又来了,但此时身穿便衣,说是路过的,成了 光杆一人。   抗战中期来了新四军,共产党的名字是在后来听说的。先成立了县政府、区 公所,区公所还有一支武装小分队。春节后我正在外婆家。一天傍晚,天色己逐 渐昏暗下来,忽然从南边传来几声枪响,许多大人小孩走出家门,到庄前小河沿 上听动静,这时还看到东南方空旷处有电筒光一闪一闪的。听到大人们在讲,是 石庄区的杜文白区长正在抓土匪。直到沉寂了很久,人们仍不愿散去,叽叽喳喳 地议论着,有些人手上还捧着喝完粥的大碗。   也许是第二天早晨吧,听人说区公所昨晚住在本庄,在一户地主家大院里绑 着个土匪,我飞快地溜过去看热闹。门里门外己围了不少人,踏进大门就能看到 一个年轻人被捆绑在天井正中的天灯柱上,瘦长的脸,皮肤苍白,个子很高,看 样子还不到三十岁,毫无疑问这就是土匪了。   一天下午,在村东头枪毙土匪,我跟着去看热闹,但又很害怕,所以只是站 在人群的后头远远地看。见到新四军的小分队过来了,又看到队伍在站队、跑步, 过了好一会儿,看到大批人往回走,我也就回去了。   经过几个月的清剿,社会就回复了安定,新四军也获得了各阶层群众的赞誉, 因而在群众中站稳了脚跟。   二,吗啡泛滥时   在这无政府年代,人们享受的自由真是空前绝后。任何人都有言论自由,骂 天王老子都可以,但不能骂邻居,被听到要打架的;也有出版印刷自由,可惜我 只看到有人用木雕板印刷迷信品出售。而能充分利用这难得机遇的,却是吗啡, 俗称白面。   我们这个几百户人家的小镇上,卖白面的总有十几家吧! 一时成了兴旺的 朝阳行业,多数人家是羞答答、半遮半掩地卖。我就记得有一家却是公开经营, 批零兼售,人进人出,这是大户。我家北面相隔两户的邻居,本来半耕半商,开 磨坊又卖年糕,虽然辛劳,日子过得还算丰衣足食,却挡不住诱感,也偷偷地卖 起白面来。有邻居在背后议论,女主人知道后,干脆在门外街上发飙:“我这是 将本求利,有种的站出来说,不要在背后嚼舌头。”从此理直气壮地公开卖了。   一九四零年底,日寇在镇上驻札下来,私塾也关门了,我就长住在外婆家, 就是这样的穷乡僻壤,白面也成了时尚。   外婆家西边有条小河,河那边一家主人与我舅舅平辈,也就称呼其为舅舅。 这家经营毒品和赌博已具相当规模,大门敞开着,在几个房间里,打麻将、摸纸 牌、吸白面的各自享受乐趣。炉子上的茶壶呼呼响,厨房里烧的鱼肉香喷喷,当 地稍许体面有身分的人常聚集在那里。在国难当头的时期,在敌后,在这偏远的 乡村,竟有这样一群醉生梦死的人!   有几次,表嫂悄悄对我说:“到河西舅舅家,去看看你表哥在不在?”表哥 当年还不到三十岁,已经当家了,也抵挡不住诱惑,不时偷偷地去抽几口。一旦 表嫂知道,回家就跟他吵,总算被管住没有上瘾,我是被表嫂派去当了几回小侦 探。   大约在一九四一年初,传说来了新四军,大家也不当回事,抗战开始后,打 着抗日旗号的团长、司令多得是。过了些时,新四军的部队没见到,见到的是新 四军的区公所(江苏省如皋县石庄区),早期的两任区长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小伙 子。   河西的烟馆照常红火,他们自以为是见过世面的,根本不把新四军的区公所 看在眼里。过了些时,烟馆的主人被区公所抓走了,据说是多次警告他家不要卖 白面却不理睬,又过了半个月就被处决了。   令人想不通的是,过不多久,这家人又偷偷地卖起了白面,接着大儿子又被 抓去枪毙了。老二、老三倒没有前仆后继,从此规规矩矩地种田谋生。   从一九四二年起,白面竟然完全绝迹,再也听不到大人们提起它。 有人说 是新四军高压政策的结果,也有人说是由于战区范围的扩大,白面(吗啡)的来 路断绝了,也不知道是那种说法正确。   三,发行代金券   日本侵略军攻入上海南京后,迅速占领了江苏的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各地 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基本上陷于断绝。当然也有极少数跑单帮的小贩,“且将性命 赌明天”,他们闯关卡,穿越封锁线,那是提着脑袋干的事,我们小镇上就死了 好几个,家里人说是出去以后就不知下落了。   但是,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下去,要过日子就少不了物资交换。此时,中、 中、交、农四大银行发行的钞票已没有人使用,原始的物物交换盛行,同时,银 元,银、镍分币,铜板最受欢迎。   普通百姓买东西,动用到银元的机会甚少,多数是买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 只是些几角或几分、甚至几个铜板的买卖,然而,市面上的硬分币却奇缺,交易 找零时常常发生困难。开始时大概是写欠条,比如写一张“欠铜板二十枚”的条 子作为凭证,以做成这笔生意。这样一次次的写,不但麻烦,而且每次金额也各 不相同,容易出错,于是就有最机灵的生意人,想到发行定额的代金券。一家跟 一家学样,最多时,小镇上有一、二十家商铺这样做了。   我看到的这些“代金券”,大小不一,通常有纸币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大,纸 张也是五花八门,但多数用牛皮纸。上面用毛笔写上“代银毫一角”或“代铜板 三枚”等等,落款写有店号,老板的签名和盖章,角落上还有编号,金额大到一 两角银币,小到三五个铜板。   我家近邻有一家烧饼店和一家酱园。当时烧饼是三个铜板一块(一块银元可 兑换三百个铜板),所以烧饼店发行了很多面值是三个铜板的代金券。有几个沿 街叫卖的小贩(多是大男孩),腋下挟着竹匾,里面放着热烧饼,上面盖有保温 的棉絮,在街面上来来回回,大声喊:“烧饼,滚热的烧饼!”小贩回到店里, 我还见到他数出八张代金券,向老板换回十个烧饼,再到街上叫卖去,多出的两 个就是他得到的批零差值。   各店家发的券也可以相互通用。比如你拿买烧饼找回来的券到酱园去,酱园 老板会拿在手上审核一番,然后打三个铜板的酱油给你。同样,用酱园发行的券 也可以买烧饼。他们也可以不接受,无须解释,这完全是出于彼此的信任和友谊。   现在的人会奇怪,代金券制作得如此简单,坏人要仿制不是很容易吗?但当 时好象没有成为问题。会刻图章的只有一两人,镇上的人又相互熟识,附近村庄 来光顾的人也多是老顾客。   后来汪伪成立了“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纸币人们称之为“储备票”,新 四军东进到苏北地区后,发行了“江淮银行”及其后的“江海银行”的纸币,简 称为“抗币”,此后,各家店铺也就不再发行代金券了。 ◆          通俗科普一下俄罗斯的历史   ·Goodhelper·   先介绍一点理解欧洲历史必要的背景知识:   1. 在罗马帝国之前和早期的欧洲大陆,除了意大利和希腊以外的所有地区, 包括东欧中欧南欧西欧,都是野蛮人的不毛之地。就像是哥伦布之前的美洲印第 安人。他们没有文化没有文字,因此至今遗留下来的只有考古印记和传说,称不 上是“历史”。   2. 罗马帝国的几百年里征服了欧洲的许多地区,包括今天的德国,法国, 以及英伦,把他们规划为罗马行省。但是罗马势力一直没有延及北欧的斯堪的纳 维亚(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等)。也没有延及到大部分的东欧。因此罗马皇帝康士 坦丁在公元313年签署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为国教后,基督教并没有被传到北欧 和东欧------直到九世纪的维京“野人”乱欧洲。   3. 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大大地影响了欧洲各王国的王位传承。国王死后没 有儿子,甚至也没有女儿的事情层出不穷,因此给王位的争夺增添了许多变数。 等哥伦布发现美洲,把印第安人的梅毒病带进欧洲后,不育、绝后就变得更常态 啦。   4. 与东亚的儒教和后来的伊斯兰不同,欧洲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比较 小。女人继承王位经常发生。大家也理所当然地接受。   5. 与东亚的儒教和后来的伊斯兰不同,欧洲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比较 小。女儿是要继承父亲的产业的,很多情况下女人出嫁时带着她的封地。因此当 英国的公主嫁到西班牙国王时,她在英国的封地就归西班牙的下一代国王啦,变 成了西班牙的一块飞地。当苏格兰的女王与英格兰的国王结婚时,两个王国就合 并成了今天的大不列颠。   6. 由于各王国王位继承的规则和顺序不一样,因此有时就会出现纠结情况, 比如:甲国的规则是男姓后代继承制。老国王死后独生儿子继位。过了两天独生 子也死啦,没有留下后嗣。于是大家开始从老国王的兄弟家族找王位继承人。然 而,老国王早年有一个女儿嫁到了乙国。乙国的规则是儿子死了女儿继位。因此 外孙就说啦:我舅舅死了没有孩子,王位就应该是我妈啊!我妈死了,就应该是 我啊! 于是就出现王位之争。这种类似的纠结往往是欧洲各王国之间发生战争冲 突的原因。   7. 前面刚刚说过,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一直没有延及北欧和东欧。因此公元 九世纪前那里发生的事儿没有可靠的记载。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九世纪开始,北欧 突然出现了大量的矫勇善战精于航海的海盗,他们大肆肆虐欧洲各地,所到之处 烧杀抢掠势如破竹,一直骚扰到南欧地中海。今天的英国王室就是他们的后代。 这场浩劫持续了三百年,一直到十二世纪。欧洲人称这些海盗为“维京人 (Viking)”,称这一时期为“维京时代”。要注意的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海 盗们怎样称呼他们自己。“维京人”是基督教欧洲人对他们的称呼。其实维京人 内部也是很不一样的。他们到了东欧,当地野人称他们“瓦良格人”。这些维京 野人一旦与基督教的欧洲发生接触,并抢了基督教女人回去做妻生子,他们就慢 慢地感受到了“文化”的高尚优雅。于是慢慢地维京人的老家斯堪的纳维亚也就 变基督教啦。   话说九世纪时,一部分的维京人跨过波罗地海,沿着顿河第聂伯河伏尔加河 南下进入了野人的不毛之地(今天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东部)。然后就 在那里定居了下来。慢慢地也和当地的斯拉夫部落野人混杂。慢慢地就出现了一 个叫弗拉基米尔的国王(英文用prince),在今天的基辅建立了一个王国,叫基 辅罗斯。慢慢地把周边的部落都征服啦。国王就想到,必须有一个宗教才能让大 家像去了西欧的同伙那样统一思想。于是他派人远涉南下取经。取经人到了繁华 的康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见证了它的繁华。一打听当地人信 的是东正教,于是就放弃对伊斯兰教犹太教的选择,回到基辅罗斯。在国王的强 迫下很快人们都变成了东正教徒。然后就是一通儿子们的争权夺利,等等等等。 直到十三世纪蒙古人西征……   蒙古人到来之前,我们普及一下宗教常识。公元五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罗马时, 一部分的宗教领袖逃到了康士坦丁,在那里继续他们的宗教事业。慢慢地就与留 守罗马的教廷发生意见不同,于是分裂为基督教和东正教。一千年后德国人马丁 ·路德反教宗引发宗教革命,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在组织形式上,天主 教是集中领导。教皇是对教义解释的唯一权威。各教区的首领由梵蒂冈直接任命。 在天主教国家,国王权力与教主权力并行谁也不服谁。新教不讲权威,每个人按 照自己的理解与上帝沟通。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东正教介于中间,东正教的每 个教区彼此之间都是独立的。君士坦丁堡的东正大主教对其他教区没有任何权威。 而各东正教教区的主教服从当地国王的领导。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从贝加尔湖畔崛起,卷突厥人一路西进。于1240 年攻陷基辅,征服了当时的基辅罗斯全境。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次 被全境征服。之后的试图者,瑞典帝国的查尔斯,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 都试图模仿蒙古人而失败。   在过去冷兵器时代,军事才能天生具有。基本取决于一个或几个枭雄人物的 出现。如果你天天拿着自己的孙子兵法津津乐道,却一次又一次地被目不识丁的 蛮夷征服,你应该认识到那些所谓的兵法都是世人皆知的雕虫小技而已。这是题 外笑话儿。   蒙古人的铁骑弯弓征服了俄罗斯,但是他们并无意按照自己的模式去统治被 征服的人,也不在乎世界是不是按他们的意志行事。他们只关心把钱财敛上来。 蒙古人把俄罗斯人分成许许多多小的领地,继续由俄罗斯人的国王王子(英文为 prince,也有人译做“大公”。请读者自决)管理,并让他们之间相互制约。作 为交换,这些国王王子就要帮着蒙古大汗收粮收税。这种关系一下子就维系了一 百五十年。其间俄罗斯人分不清蒙古人还是突厥人。只是统称他们鞑靼人。   后来一个不起眼的小城莫斯科的王子伊凡一世因为缴税得力获得了蒙古大汗 的信任,充当了大汗的总税官,被授予“莫斯科大公”(Grand Prince of Moscow)。他不但帮大汗在自己直接管理的领地征税,还帮着在附近的其他领地 征税。于是这个莫斯科领地慢慢坐大。直到有一天,伊凡的孙子迪米特里王子继 位,聚集了足够的人力物力,感觉自己不含糊啦!又恰逢大汗那里因汗位争得一 塌糊涂之时,宣布摆脱大汗,不交税啦。于是在1380年,在顿河两岸展开了大规 模的战争。迪米特里险胜,从此摆脱蒙古人统治。但是,其它大部分的俄罗斯土 地仍然在鞑靼人的统治下。俄罗斯彻底摆脱奴役,又用了一百年。   1480年。莫斯科已经发展成了俄罗斯人心目中的中心。领主遗传到了伊凡三 世(姓:伊凡诺维奇),也就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伊凡大帝(Ivan the Great),终 于带领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彻底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这其间又赶上了另一件大事。 1453年,穆斯林的奥托曼帝国攻占康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灭亡 了东罗马帝国。伊凡大帝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巩固自己在东正教的地位。他娶了末 代东罗马帝国皇帝的侄女为妻,把莫斯科打造成了东正教的主要教区。而且他还 引经论典硬说自己有罗马帝国血统。于是把自己的称谓由“王” 或 “王子” 改为古罗马帝国的著名皇帝凯撒 (Caesar),俄罗斯语 “沙” (Tsar)。自己就 自封了沙皇。时光流逝。伊凡大帝的儿子是瓦西里。瓦西里在诅咒中生下来一个 儿子——伊凡四世,是个狠角色,人称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伊凡雷 帝在位37年,从1547年到1584年,既凶残狂妄又成绩斐然。他南征北战大大滴扩 大了俄罗斯的版图,使俄罗斯真正成为一个大帝国。他强化了君权,造就了俄罗 斯人的君权意识。他首次正式加冕“沙皇”。更有甚者,他击杀了自己唯一的儿 子。   伊凡雷帝死后,由于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俄罗斯进入了二十年的天灾 人祸的灾难。真假沙皇一个个登场,一个个又病死或被杀。1605年,波兰人趁虚 而入,攻陷莫斯科,波兰国王打算加冕俄罗斯沙皇。在俄罗斯作为国家和民族 即将亡国灭种之际,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向俄罗斯全境发出诏谕,召唤俄罗斯人 起义挽救民族和东正教。于是贵族和农民们不分高低贵贱蜂拥而至莫斯科。用了 两年的时间把波兰人驱逐。然后俄罗斯人相信,人民离开沙皇的领导是不行的。 俄罗斯人必须有自己的沙皇。可是伊凡诺维奇家族已经绝后啦,怎么办呢?于是 王公贵族们推举了少年迈克尔·罗曼诺夫为沙皇。至于罗曼诺夫有没有伊凡诺维 奇的血缘,不得而知。这就开创了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是1613年。直到 1917年被布尔什维克消灭。   迈克尔沙皇的一个重要遗产是在俄罗斯正式推行农奴制度(serfdom)。在他 之前,许多俄罗斯农民是自由民,他们自己虽然没有土地,但是有自己找雇主的 自由。谁待遇好就为谁家耕种。待遇不好了就离开。为了稳定农业,也为了贵族 们的利益,沙皇从此规定,农民终生世代不能离开主人的耕地。农奴没有人身自 由。主人可以买卖他们。这与后来的美国南方蓄黑奴的方式如出一辙。这种农奴 制度的确带来了俄罗斯农业的稳定。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1861年。这样一个俄 罗斯的儿子弗拉基米尔却坚信人类社会有所谓的规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 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第二个题外笑话儿。   迈克尔的继位是儿子阿历克塞。阿历克塞有两个老婆两个家。死后由儿子费 奥多尔继位。费奥多尔很快死啦。本应该另一个老婆的儿子彼得继位啦,可是同 父异母的姐姐索菲娅力主让自己的亲弟弟保罗和彼得一起继位。于是俄罗斯历史 上就出现了两个沙皇的时期。更奇葩的是,姐姐索菲娅要为两个弟弟垂帘听政。 后来兄弟俩合伙推翻姐姐,送她去了修女院。等保罗死后,彼得就变成了唯一的 沙皇。俄罗斯迎来了最伟大的沙皇——彼得大帝 (Peter the Great)。   直到这时,俄罗斯一直是与欧洲非常隔离的。俄罗斯人对西方不了解也没有 认同感。彼得大帝从1682到1725在位43年,用了一代的时间就把俄罗斯从一个落 后隔离的帝国发展成被欧洲承认的强国。他崇拜西欧的一切,从服饰到礼仪,更 到艺术和科学技术。把俄罗斯从文化认同上并入了欧洲。   彼得大帝为了打通经黑海与中东的交流,大建海军,击败奥斯曼帝国开通黑 海港口。为了与欧洲海上交流,他挑战当时不可一世的瑞典帝国皇帝查尔斯十二 世,并成功夺取波罗地海港口,从荒野上建立起新的城市——圣彼得堡。当查尔 斯率兵进军莫斯科时,彼得大帝用祖传秘方焦土政策,诱敌深入,最终击败查尔 斯,并导致瑞典帝国解体。然后迁都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做为了俄罗斯的首都一 直到苏维埃苏联成立。但是莫斯科一直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中心所在。   彼得曾在继位后的第十五年率几百群臣实地考察学习西欧国家。这是俄罗斯 帝王第一次踏上西欧的土地。这一年半的所见所闻让人大开眼界。他深深地迷恋 欣赏着欧洲文明的一切,艺术、医学、人体解剖、冶金、印刷、天文。回到圣彼 得堡后他就力排众议推动俄罗斯的欧洲化。他改变了俄罗斯人的穿戴礼仪,建立 了大学等文化设施。圣彼得堡很快就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欧洲城市。他还学会了像 欧洲帝王一样相互联姻。   伟大的人物都是有眼力的、能识人的。然而一个伟大的帝王最大的不幸是什 么呢?彼得大帝最大的不幸是他一眼就认识到自己唯一的接班人儿子是个傻瓜! 万般无奈他就娶了一个立陶宛女人,打算另生能子。在梦想成真后他就迫不及待 地弄死了傻瓜长子。然而应了三百年后中国人的名言:没有最大不幸只有更大的 不幸!小儿子竟然又死在了他的前面。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死后竟没能留下接班遗嘱。他倾其一生供生养了15个 孩子,最后只有两个女儿活到他死,姐姐安娜和妹妹伊丽莎白。安娜早年就嫁到 了普鲁士德国。妹妹没来得及出嫁老爹就死啦,阴差阳错一生没有结婚。   彼得大帝之后就照例是一番的争权夺位。十六年间大小沙皇换了六个,最后 竟是一个两岁的娃娃登基。伊丽莎白在闺中潜伏了十六年。在1741年32岁时,在 忠于父亲的老臣们的帮助下政变成功,废除娃娃,自己加冕成为俄罗斯女沙皇。   她大概是对娶夫生子没有了兴趣。但是不能像父亲那样死后没有指定继承人 啊!于是她想到了嫁到德国的姐姐的儿子。她把这个儿子指定为接班人接回圣彼 得堡。天啊!历史又重演啦!她发现外甥彼得三世也是一个傻瓜!而且这个傻瓜 喜爱德国的一切,憎恶俄罗斯的一切。没办法,伊丽莎白只得从德国给她娶来一 个公主,寄望于生个明朗点的后代。这个公主后来就成为俄罗斯历史上又一个伟 大的沙皇——凯特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她昄依东正教后的名字是叶 卡捷琳娜。   凯特琳是一个有许多欧洲王室血统的下级公主,婚前的少女名叫索菲亚。嫁 到俄罗斯后改名凯特琳以纪念姨娘伊丽莎白的生妈。与丈夫不同,她一到圣彼得 堡就深深地迷爱上了俄罗斯的一切,不管是地还是人。她在俄罗斯唯一不爱的就 是她的夫君彼得三世。两人何止谈不上爱,是几乎在别人把教下才勉强圆了房生 了个儿子保罗一世。然后她就被姨娘闲置一边啦。姨娘要精心培养保罗继位做沙 皇。在姨娘眼里她就是、而且仅仅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no more, no less。   伊丽莎白的晚年带领俄罗斯与普鲁士德国开战。俄国军队长驱直入马踏柏林, 眼看就把德国从地球上抹去啦。坚持一下我们今天的世界可能就没有德国啦。但 是伊丽莎白腿一伸,死啦。   傻儿子彼得三世匆匆继位。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能让愚蠢的俄罗斯人 灭我爷爷爸爸高贵的普鲁士啊!撤兵!引起俄罗斯军民上下一片哗然。在庆功宴 上,凯特琳拒绝举杯庆祝,他就放话要把凯特琳送进修女院。傻人啊,出来混总 是要赔的。凯特琳先下手为强,勾了情妇,很快就把彼得三世“被意外死亡”啦。   1762年,三十岁的寡妇凯特琳盛装隆重登基帝位,成为又一位女沙皇,而且 是没有罗曼诺夫血统的女人,更而且是没有俄罗斯血统的德国女人。   凯特琳在位34年,从1762年到1796年,跨越了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和路易十 六伏法。她再一次再造了俄罗斯,领俄罗斯进一步跟进欧洲,从学术到人文,甚 至到自由理念。她把俄罗斯缔造成巨无霸的世界第一大的帝国,彻底打败奥托曼 帝国取得黑海控制权,获取克里米亚。   凯特琳对俄罗斯的迷爱是毫无保留的。在一次医生为她施行放血疗法时(过 去欧洲流行的一种治疗疾病的迷信疗法),她不无认真地对医生说:我真希望你 能把我的每一滴德国血都抽掉。   凯特琳做的另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是用欧洲先进的思想教育俄罗斯儿童。她 认识到,俄罗斯人的观念是愚昧落后的。但是成年人的人格是不会改变的。强行 改变只能流血。因此她要从儿童着手,让俄罗斯孩子接受崭新的观念教育,让他 们摆脱旧思想旧习俗,长成“新人”。   凯特琳本人是自由的信奉者。受美国独立和欧洲人文觉醒的影响,她甚至一 度有解放农奴的想法。不幸,稍获自由的农奴就踩着鼻子上脸要翻天。于是镇压 下农奴起义后,解放农奴就搁置一边啦。她不能冒险自己的帝位。   诅咒又一次降临俄罗斯!凯特琳看出自己的儿子保罗是像丈夫一模一样的傻 瓜!尽管她开始着重培养孙子亚历山大一世,但还是在1796年死后由儿子保罗继 了位。保罗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出傻瓜老爹的遗骨,与老妈合葬。干的第 二件事就是逆转老妈的所有政策。干的第三件事就是规定以后女人不能继位做沙 皇啦。   幸运的是这时的亚历山大已经长大,而且像奶奶一样一眼就看出自己的老爹 是个傻瓜。于是在群臣的怂恿下发动政变一举送老爹去见列祖列宗去啦。这是 1801年。   亚历山大一直对法国革命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耿耿于怀。这件事在 欧洲各国也引起哗然大波。这是欧洲第一次暴民们杀了他们的国王。各个王室不 禁担忧这种行为会传到自己的国家。亚历山大更是不能忍受。他认为帝王是上帝 指定的,哪能被下贱的平民们屠杀。当拿破仑称帝时,亚历山大加入英国极力反 对,就与拿破仑接下来梁子。拿破仑决定用武力摆平。1812年,拿破仑集结五十 万大军进攻俄罗斯。亚历山大拿出俄罗斯祖宗家传秘方对应:焦土政策。撤退并 烧掉每一个撤离的城市。   拿破仑进攻圣彼得堡受挫,集中力量进攻莫斯科。打算拿下莫斯科摧毁俄罗 斯人的意志,逼迫投降。当法国军队最终进入莫斯科时,看到的是一个几乎烧为 灰烬的城市。几万大军在刺骨的寒冷中没吃没住,于是赶快撤出。这时俄国沙皇 向俄罗斯全境发出号召令,不惜一切不择手段扰杀每一个法国兵。可怜拿破仑退 到波兰边境时,军队已经损失了95%。亚历山大与英国瑞典普鲁士等结成反法联 盟进军巴黎,最终放逐了拿破仑。   好坏经常是并行的。俄罗斯军队马踏巴黎安抚了亚历山大为王位的担忧,给 了他称霸欧洲的荣耀。但是俄罗斯军队一路上在西欧感受的新思想也使他们更加 滋生了民主自由和宪法立国的理念。   这是俄罗斯民主宪政启蒙的时代,也是思想活跃,社会动荡的时代。亚历山 大最终没有答应俄罗斯人一个宪法。他于1825年12月1日去世,无后嗣。帝位本 应传给大弟,但是大弟拒绝接受,于是传给了二弟尼古拉斯一世。俄法这场战争 对俄罗斯社会的影响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比较好的描述。   尼克拉斯一世在保守的环境中长大,对革命,宪法立国和君主立宪有很深的 敌意。1825年12月14日,他要求军队效忠时,一些进步军人在圣彼得堡起义高呼 民主宪政,被尼克拉斯血腥镇压,史称十二月起义。进步主张在混乱中失败。尼 克拉斯大范围迫害杀戮革命者,保住了君权的绝对权威。俄罗斯继续做世界第一 军事强国。但是,一百年的俄罗斯革命才刚刚开始。   在尼克拉斯保守统治的压迫时期,有一个声音却敢于继续呼唤自由与共和。 这是亚历山大·普希金。   尼古拉斯坚信帝王领导下的官僚体制是最合天意的体制。他一方面实行政治 高压,一反面努力改善经济,尤其是农奴们的处境。他统治的后期引发克里米亚 战争。在与英法奥托曼联军的交战中,落后的管理和装备使俄罗斯处于劣势。 1855年2月,在克里米亚战争的焦灼中,尼古拉斯一世在圣彼得堡的冬宫死于肺 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继沙皇位。   亚历山大二世接受了父亲的教训,认识到了过去几十年,俄罗斯错过了工业 革命,又远远地落后于西欧啦。于是他开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首先认输撤 出克里米亚战争,然后减缓政治高压,开工厂办铁路。并于1861年,美国总统林 肯正式实行解放奴隶宣言(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的早两年,彻底 解放了俄罗斯农奴。他的其他作为包括出售阿拉斯加和逼迫满清政府割让土地。   但是这时俄罗斯极端的革命党人已经等不及了,他们要求废除帝制。几次努 力后终于在1881年成功地将他炸死。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继位。   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就替父报仇镇压了谋杀的策划者“民意党”人。被绞死 的其中一人是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的亲弟弟是弗拉基 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人称列宁。   亚历山大三世在位十三年。期间俄罗斯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建成仅次于英 法的世界第三强的海军。他于1894年病逝。儿子尼古拉二世继位。   尼古拉二世执政的二十二年里经历了两次重要战争。一次是日俄战争一次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自以为经过几十年经营俄罗斯又今非昔比啦,不含糊啦。于 是调动精锐波罗地海舰队三百多艘舰船,绕航几万里,远征日本。结果在日本海 被日本全歼。   当由美国成立而引发的民主、共和、自由、宪政的潮流从巴黎涌向布拉格时, 俄罗斯的沙皇们一直坚信绝对的君权才是治国之道,是天道。他们是那么的固执 那么的执着。而俄罗斯人在西方的诱惑下,先是仅仅要求宪政,遭到拒绝镇压后, 继而极化为推翻沙皇。   虽然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被迫逊位,但是已经晚了!极端和仇恨已经催生了 共产革命。一年后尼古拉和他的全家在西伯利亚的叶卡捷琳堡被枪决。三百年的 罗曼诺夫王朝结束。 【网萃】∽∽∽∽∽∽∽∽∽∽∽∽∽∽∽∽∽∽∽∽∽∽∽∽∽∽∽∽∽∽∽ ◆          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五~六)                ·程鹗·   五、挑战爱因斯坦的宇宙   1916年夏天,就在发表广义相对论一年后,爱因斯坦应邀到荷兰的莱顿市访 问三个星期,与老朋友洛伦兹(Henrik Lorentz)、埃伦菲斯特(Paul Ehrenfest)等切磋他的新理论。在那里,他还结识了比他大7岁的天文学家德西 特(Willem de Sitter)。德西特是研修数学出身,对广义相对论倒也不怎么发 怵。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激战正酣。夹在敌对的德国和英国之间的荷兰勉力保持 着中立,无意中成为科学交流的一个桥梁。德西特将爱因斯坦的论文转寄给英国 同行、剑桥天文台主任爱丁顿,才有了爱丁顿几年后证实敌方科学家理论的历史 佳话。   很可能也正是出于德西特的提醒,爱因斯坦意识到他的理论可以走出假想中 的电梯而面向整个宇宙,才有了1917年初的“爱因斯坦宇宙”。   德西特也没有闲着。因为战争的阻碍,加之广义相对论艰涩难懂,爱丁顿请 他为英国天文学会月刊撰稿,面向天文学家介绍这个新理论。于是,德西特在 1916和1917两年中接连在英国发表了三篇论文,题目都是《论爱因斯坦的引力理 论及其在天文学中的应用》(On Einstein's Theory of Gravitation and its Astronomical Consequences)。最后一篇发表于1917年10月。   那年年初,他看到了爱因斯坦发表的宇宙模型,觉得不甚满意。作为天文学 家,他最关心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星星、星云的光谱呈现红移,似乎都在急于 逃离我们的太阳系。爱因斯坦没有给出这个答案,甚至压根未置一词。德西特意 识到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对当时的天文学进展既不熟悉也不关心。因此, 他那个“有限无边”的宇宙不但令人无法理解,也无从与现实对应。于是他决定 自己试一试。   虽然爱因斯坦已经把宇宙简化成了“球形的奶牛”,德西特认为他还可以再 进一步:爱因斯坦假设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完全均匀,处处一样。德西特则觉得对 整个宇宙来说,物质的密度实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个质量密度完全 可以再简化为零:一个空空荡荡、没有物质的世界。   和爱因斯坦一样,他也是在寻求一个不随时间而变的恒定解。经过一番探索, 他还真找出了这样的一个解。或者说,至少是一个数学上可以存在的解。   虽然广义相对论是“质量告诉空间如何弯曲”,德西特这个没有质量的宇宙 却也有着与爱因斯坦宇宙类似的弯曲。神奇的是,在他这个时空中,光的频率会 越传播越低:离光源越远的光的波长越大。也就是说,光的传播本身是一个红移 的过程。   德西特因而大喜,将这个成果作为他的第三篇论文在英国发表。他提出,天 文学家观察到的星云光谱红移也许不是星云真的在运动,而只是相对论时空弯曲 造成的错觉。   自然,德西特在撰写论文之前就写信给爱因斯坦通报了他的发现。爱因斯坦 大惑不解,回信直言这实在莫名其妙(does not make sense to me):一个没 有物质存在的宇宙应该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爱因斯坦也不得不纠结。他认为广义相对论是一个全面、终极性的理 论,不需要再外加其它条件、参数就可以描述整个宇宙。因此,她所能给出的宇 宙解应该是单一的。所以他在引进那个宇宙常数,因而找到一个随时间恒定不变 的解之后便以为大功告成,没有再深究,以至于没有考虑过他的方程是否还会存 在着另外的解。   德西特的宇宙模型虽然比爱因斯坦的更为怪异、费解,但他好歹把广义相对 论框架下的宇宙与现实的光谱红移现象联系了起来,引起了更多天文学家的兴趣。 只是当时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天文学家都一筹莫展,既无法领悟理论的精髓,也 没能理解红移的来源。   而在欧洲,战争正在干扰着正常的科学研究。   × × × × ×   尽管战争阻碍了广义相对论在科学界的交流,这个理论最早的突破性进展却 出现在战场上,几乎就是战壕里。   施瓦西(Karl Schwarzschild)是一个在德国出生、长大的犹太天才儿童, 16岁以前就发表了两篇关于双星轨道的科学论文。20世纪初,他在哥廷根大学任 教授,是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这些研究相对论的数学 高手的同事。   当一战爆发时,施瓦西已经40出头,还是普鲁士科学院的院士。他却毅然投 笔从戎加入了德国陆军。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他正在俄国前线指 挥炮兵奋战,同时用他的数学知识设计弹道、命中率的计算和优化。   战斗间隙,他依然操起旧业,推导出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的第一个解(此前, 爱因斯坦一直是采用近似方法做数值演算)。1915年12月22日,他写信给爱因斯 坦汇报,不无得意地炫耀:“您看,战争对我足够好。让我在激烈的炮火下还能 逃逸到您的思想领域中徜徉。”   爱因斯坦收到信不禁叹为观止,回信曰:“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严格 解可以表述得如此简洁。”(I would not have expected that the exact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could be formulated so simply.)他立刻在普鲁士 科学院宣读了施瓦西的论文。   施瓦西相继担任过哥廷根天文台、波茨坦天体物理天文台的台长。他的兴趣 也已转往天文学,希望能通过广义相对论找到一个新的宇宙图像。不幸的是,他 感染了天疱疮,不久于1916年5月11日辞世。   施瓦西不可能知道的是,在他战场对面,也有一位渴望着理解宇宙奥秘的理 论物理学家。   × × × × ×   早在1907年,埃伦菲斯特曾经因为妻子的缘故搬家到俄国,在国立圣彼得堡 大学任教。他开了一个每周一次的即兴讲座,畅谈量子力学、统计物理以及相对 论的最新进展。这个讲座吸引了很多年轻学生,其中有弗里德曼(Alexander Friedmann)和塔马金(Jacob Tamarkin)。   弗里德曼的父亲是作曲家、芭蕾舞星,母亲是钢琴师。他们的后代钟情的却 不是音乐而是数学。弗里德曼小学时就结识了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塔马金,结 成形影不离的死党。两人高中时合写了一篇关于伯努利数(Bernoulli numbers) 的论文,不知天高地厚地寄给了希尔伯特,居然被他选中在《数学年鉴》 (Mathematische Annalen)上发表。   弗里德曼大学毕业后一边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一边在天文台上班,研究气象 学。一战爆发后,他志愿投身俄国空军,驾驶轰炸机战斗在奥地利、德国前线。 就在施瓦西为德军推算火炮瞄准表格时,弗里德曼也在用他的数学技能为俄军编 制飞机投弹指南。与施瓦西不同的是,弗里德曼没有在沙场捐躯。   俄国退出战争后,弗里德曼又陷入红军与白军拉锯内战的险境。等到他终于 辗转回家时,俄国已经变成了苏联,圣彼得堡变成了彼得格勒。为了生计,他在 那里四处兼职,一边教学一边重新开始科研。   虽然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很早便为俄国科学家所熟知,广义相对论却被战 争阻挡在境外,直到战后爱丁顿的日全食实验轰动全球才被知晓。一位当初被战 争隔绝在德国,结果阴错阳差地在哥廷根成为希尔伯特助手的俄国物理学家这时 也回国,为弗里德曼带来了最新的进展。他便一头扎进了广义相对论的宇宙模型。   他发现,在假定宇宙不随时间变化的前提下,爱因斯坦和德西特分别发现的 确实是场方程所能有的两个解,不会再有其它可能。但他更觉得这个假定本身很 迂腐,并不具备“理所当然”的合理性。他主张把场方程看作纯粹的数学方程来 求解,不但要看到这里面的宇宙长什么样,更可以看看它随时间如何演变。   这一来,他发现这个方程的解可以有很多很多——其实是无穷多。在这些解 中,有着几种奇怪的宇宙。与爱因斯坦刚开始就发现的那样,宇宙的大小会随时 间变化。   如果爱因斯坦引进的那个宇宙常数的数值与宇宙中质量密度相比足够大,宇 宙会“从零开始”慢慢变大,经过一个拐点(inflection point)之后便急剧膨 胀到无穷大。如果宇宙常数不够大,宇宙也会逐渐变大,但其起点却是已经有一 定大小。最有意思的是——至少对弗里德曼自己来说——如果宇宙常数是零(也 就是如果爱因斯坦压根没有引进过这个无中生有的项)或负数,宇宙会从零开始 逐渐长大,达到一定的最大值后又会反过来逐渐收缩,直到回归为零。或者说, 宇宙大小可以像弹簧似的来回振动。   后来,弗里德曼还发现这些解中宇宙的空间形状也会有不同,并不都是爱因 斯坦所描述的那种“有限无边”的球。他的宇宙可以是一个球(“正曲率”), 也可以是一个马鞍(“负曲率”),甚至还可以就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平坦欧几 里德(Euclid)空间(“零曲率”)。   × × × × ×   弗里德曼的论文陆续发表在德国的《物理学报》(Zeitschrift fur Physik) 上。爱因斯坦看到第一篇后就很不以为然。他已经在为德西特的宇宙头疼,更不 能容忍一下子又冒出这么多不同的宇宙来。1922年9月,他给《物理学报》投寄 了一封信,质疑弗里德曼的论文,认为那只是由一个数学推导错误所导致。   信寄出后,爱因斯坦便启程赴日本讲学。正是在途径中国上海的11月13日, 他得知自己因为“光电效应”荣获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里德曼看到爱因斯坦的批评后也丝毫不含糊。他在12月给爱因斯坦去信, 附上他详细的推导过程请爱因斯坦验证、指出具体错在哪里。“如果您发现这些 计算其实是正确的,”弗里德曼不客气地要求,“那就请好心的您向《物理学报》 编辑澄清,也许您应该发表一篇订正。”   爱因斯坦来年3月份回到柏林后一直没看到这封信,后来5月份再度访问荷兰 时在埃伦菲斯特家中遇到弗里德曼一位同事才经提醒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经过一 番研究,爱因斯坦发现的确是自己的不对。他果然立即给《物理学报》去信收回 他早先的评论,承认那是他自己推导中出了错而弗里德曼的解是正确的。   爱因斯坦手写的原稿最后还有一句话,指出弗里德曼的结果仍然不具备物理 意义(“to this a physical significance can hardly be ascribed”)。但 他随即删掉了这句话,把异议留在了自己的心底。   彼得格勒又变成了列宁格勒。弗里德曼成为那里地球物理天文台台长。1925 年7月,他亲自搭乘气球上升到史无前例的7400米高空进行气象测量,可能因此 感染了伤寒症(typhoid),于9月16日不治去世。   他年仅37岁。   × × × × ×   1919年11月6日,英国王家学会、王家天文学会联合举办盛大晚会,听取爱 丁顿汇报他的日全食测量结果。汤姆森爵士(Joseph John Thomson)宣布这是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成就之一。会后,将信将疑的西尔伯斯坦(Ludwig Silberstein)向爱丁顿求证:据说世界上只有三个人懂得广义相对论,而您就 是其中之一。爱丁顿沉思未语。西尔伯斯坦赶紧圆场:“您不必谦虚。”爱丁顿 说:“正相反,我是在想那第三个人会是谁。”   喜欢促狭的爱丁顿也并没有太离谱。广义相对论数学之复杂让即使是理论物 理学家——德西特、弗里德曼是显然的例外——都望而却步,更何况那些需要整 晚整晚埋头看星星的天文学家。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宇宙模型还只是爱因斯 坦他们几个人小圈子里面的纸上谈兵。天文学家虽然对德西特宇宙中存在的红移 好奇,却还没有精力、能力探究这些不同宇宙模型的孰是孰非。   他们有更迫切的问题需要操心。   尽管在一战前后,天文观测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几十年前的大问题却 依然如旧:我们看到的银河是宇宙的全部吗,还是天外有天?星云是在银河内部, 还是银河外自成一体的“岛屿宇宙”?银河——或宇宙——有多大?   多普勒、哈金斯的贡献既让天文学家兴奋,也让他们尴尬。因为多普勒效应 最大的特点是与距离无关。无论光源有多远,只要我们能接收到它发出的光,只 要有足够的光强可以辨识光谱,就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出光源的(径向)速度。 但这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缺点:我们因此无法知道光源的距离。   要想看到整个的宇宙,仅仅有一个测速仪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找到一把能 丈量宇宙的尺子。 六、在哈佛的后宫中丈量宇宙   从苏菲到马里乌斯、梅西耶到赫歇尔,近千年的天文学家曾为那看不清的星 云伤透了脑筋。直到罗斯伯爵从他的利维坦望远镜里看到了它们的涡旋形状而吓 了一大跳。   他们不知道的是,居住在南半球的人从来都在用肉眼观看璀璨的星云——虽 然苏菲在他的《恒星之书》曾提到有这样的传说——并感叹大自然的造化。   直到16世纪麦哲伦航海时,他和他的海员们才在赤道以南惊异地看到银河星 带之外有着两个显著的大星云。星云里既有无数灿烂的群星,也有白茫茫的光带。 它们后来就分别被称为大麦哲伦云(Large Magellanic Cloud)和小麦哲伦云 (Small Magellanic Cloud)。   19世纪末期,美国哈佛天文台的台长皮克林(Edward Pickering)准备用现 代的望远镜和摄影技术重新为所有星星建立档案。他当然不想重复坐井观天的局 限,便派人远征南半球,在秘鲁建立了一个观测站,常年拍摄北半球无缘相见的 那一半星空。两个麦哲仁星云更是他们搜寻各种星星的富矿。   皮克林是在1877年担任台长的,当时他才30岁。他接手的其实只是一个简陋 的作坊。40年前,哈佛给当地钟表匠、业余天文爱好者邦德一个不带工资的虚衔, 由他自筹资金建造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望远镜,于是有了哈佛天文台。邦德随后在 1850年成为第一个拍出星星照片的人。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皮克林使尽浑身解数四处筹款。幸运的是,他得到亨利 ·杜雷伯遗孀的大力支持。杜雷伯成功拍摄星云的谱线后,曾豪情万丈地准备以 一己之力拍摄所有星星,解开宇宙之谜,却不幸因病早逝。在皮克林耐心的劝说 诱导下,杜雷伯夫人陆续将他们的设备捐献给哈佛天文台,并每年捐赠巨款支持 皮克林的计划,编制命名为“亨利·杜雷伯星表”(Henry Draper Catalogue) 的恒星大全。   皮克林自己也是技术革新的能手。他设计了一个“双筒”望远镜,可以把北 极星和另一颗要观测的星同时聚焦在目镜上。对比着北极星可以方便地判断所测 星的亮度,大大地减低主观和随机因素。   最初的光谱观测都是把光谱仪连接在望远镜的目镜后面,一次只能看到、拍 摄一颗星的光谱。皮克林则直接把分光的棱镜安装在望远镜前端的物镜处,可以 同时分离视野所及的几百个星星的光谱。这些光谱在底片上成像,像是玻璃上爬 满了一条条的小蚂蚁。   每个天气好的晚上,皮克林在哈佛、秘鲁的天文学家埋头操作望远镜和照相 机,一幅接一幅地不间断拍摄着星空的照片。普天群星,尽入彀中。   这些日积月累的照片标志着天文观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皮克林需要计 算机帮忙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   他当然没有现代意义的计算机。只是在那个年代,“计算机”(computer) 这个词也不是今天的含义。它指的是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的底层工作人员。哈 佛天文台已经有几个这样的计算员。他们不需要很多天文知识,只要会辨识照片 图像或光谱、比较星星的亮度、测量距离角度,以及使用计算尺按照既定公式做 运算等技能。但要求最高的是必须具备非凡的耐心和细心。正因为如此,皮克林 对他的人手很不满意,却苦于找不着合适的人选。这时,他夫人提醒他留意一下 自己家里的保姆。   弗莱明(Williamina Fleming)是苏格兰人,21岁时随丈夫移民到美国,不 久却被遗弃。她当时有一个儿子又怀有身孕,不得不做保姆谋生。皮克林很快注 意到她做事井井有条的作风,安排她到天文台兼职帮忙。果然,她的表现很快就 超越了那些男性员工。   皮克林愈加认定女性比男人更适合这种“人肉计算机”的工作。她们听话、 热情,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比男性职员便宜得多。他很快招募了十来个 不同年龄背景教育程度的妇女,专职数据处理。老派的哈佛对这种惊世骇俗的做 法很不以为然,但因为天文台经济独立也无从干预。这些女工就成了“哈佛计算 机”(Havard computers),但更“通俗”地被叫做“皮克林的后宫” (Pickering's Harem)。   弗莱明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后宫的“大管家”。   后宫其实只是一间很小的房子。里面一般两人一组,一个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仔细观察玻璃底片,一边测量一边口授数字;另一人则在旁边做记录。(皮克林 经常鼓励她们说:“用放大镜在底片上能找到比用高倍望远镜看天空多得多的星 星。”)她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任务,每星期工作6天,每天7小时。她们的 工资是每小时25美分,比外面扛粗活的工人稍高,但比办公室里正式秘书低。   皮克林是一个老派的绅士。他对这些妇女与对天文学家同事一样地以礼相待, 永远以“小姐”、“太太”称呼,言语时还会微微地欠身以示尊重。他经常满怀 着歉意,倒不是因为所付薪水的微薄,而是他觉得让女人从事这样无聊、残酷的 工作很不合适,至少不忍于他那颗大男人的心。   他的宫女们并不以为意。她们积极、愉快地工作着,鲜有抱怨。她们有些就 是在这天文台长大的,比如邦德的女儿和皮克林前任台长的女儿。其余也大多是 天文爱好者。还有一些年轻女性干脆不要工资,志愿前来奉献。   弗莱明的二儿子诞生后,便被她以皮克林的名字取名。   × × × × ×   “天上的星星眨眼睛”。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童谣,在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 版本。其实,星星并不会对我们眨眼睛,那只是地球的大气层对星光随机扰动的 表现,也是天文学家测量时需要尽量避免、排除的干扰。   绝大多数的恒星所发的光非常稳定,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但也有 一小部分星的亮度确实是在时高时低地变化中。它们叫做“变星”(variable star)。   历史上,变星与突然出现、然后消失的新星、超新星爆发一样是违反亚里士 多德“恒星永恒”教条的怪物。它们有的纯属偶然。比如,皮克林在1881年就发 现历史悠久的“大陵五”(Algol)不是真的变星。它亮度的变化是因为另一颗 比较暗的星周期性地游荡于它与地球之间,产生了类似于日食、月食的遮光效果。   但还是有些的确是自身光亮在变化的星。那时候还没有人能知道星星的光是 如何产生的,变星自然成为职业天文学家和业余爱好者感兴趣的目标。但持续跟 踪测量每一颗变星的光亮变化状况、周期需要一定的人力。   皮克林便又祭出对付大数据的另一高招:“众包”(crowdsourcing)。他 发动波士顿甚至整个美国东北新英格兰地区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参与,在自家后院 中跟踪变星。他定期写信给每人分配指定的目标,并组织邻近的人互相帮助、核 对。他们观测的结果也通过信件回馈到天文台,由他审阅、甄别在天文台年鉴上 发表,并从中筛选出有意义的变星交给他的职业天文学家进行深度观测研究。   而在他自己的后宫中,那十多年积累的照片更是寻找变星、研究他们变化规 律的最强大武器。通过比较不同日子、不同时期拍摄的同一个区域的照片,可以 相当客观地找出新星和变星并测量亮度的变化。需要的还是细心和耐心,而这正 是她们的强项。   × × × × ×   1895年,哈佛邻近的拉德克利夫学院的两个学生相继作为不领工资的志愿人 员加入了皮克林的团队。勒维特(Henrietta Leavitt)和坎农(Annie Jump Cannon)有很多共同特点。她们都已经大学毕业,有过教书经历,在攻读研究生 学位。坎农在大学期间因为猩红热两耳失聪,而勒维特这时也因病在逐渐失去听 力。虽然这给她们交流带来困难,却也对她们的工作有帮助:在拥挤、嘈杂的房 间里她们更能不受干扰,专注于自己眼前的底片。   与众不同的是坎农在大学里学习过天文观测,有资格进入天文台操作望远镜 观测、拍摄天象。因此,她经常不知疲累地连轴转:晚上在天文台干着“男人的 工作”,白天又回到女性中间任职计算机。在那里,她主要的职责是处理从南半 球观测站寄来的越来越多的照片。她表现出特有的才华,能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快 速地辨认、归类星星照片。   有了光谱之后,皮克林就意识到过去根据星星亮度、颜色分类的做法可以大 大改进。他让弗莱明从光谱图片中寻找模式。弗莱明没有辜负期望,很快总结出 一套分类法,用英文字母标记:绝大多数星星的光谱有着非常强的氢元素谱线, 它们是A类;氢谱线稍弱的是B类……以此一直可以排到字母G。   坎农又很快意识到这个分类法不甚理想。她综合星星的颜色(出于基尔霍夫 的发现,颜色对应恒星的表面温度)、亮度和光谱特征,找到了更合理的归类。 为此,她不得不打乱弗莱明原有的字母顺序,重新排列为:O、B、A、F、G、K、 M。其中,O类星呈蓝色,表面温度最高;M则显红,表面温度最低。   弗莱明和坎农发明的这个体系一直延用到今天,是国际通用的“哈佛光谱分 类”。唯一的问题是这个新次序不便记忆。于是有机灵人编出一个上口的句子: “哦,做个好女孩,亲亲我。”(Oh, Be A Fine Girl, Kiss Me.)——相当长 时间里,天文学界每年还举办一个竞赛,用这个特定的字母顺序编写有趣的句子。   当然坎农的主要任务还是查寻变星。皮克林把整个天穹一分为三,由她和勒 维特以及另一位姑娘一人负责一份在照片中搜寻变星。在这场“竞赛”中,坎农 却不敌勒维特,后者在速度上一直遥遥领先。   勒维特曾一度离开哈佛,却又在恋恋不舍中于1903年回来。皮克林以每小时 30美分的“高工资”雇她做了正式职员。其实,哈佛天文台那时正陷入财务困境, 弗莱明不得不辞退了所有其他新手。但皮克林对勒维特青眼有加,特意挪用了别 的资金来付她的工钱。   皮克林先让勒维特专注于猎户座(Orion)大星云。哈佛天文台的前辈邦德 和德雷伯都曾费尽心机地研究、拍摄过这个星云。而这时他们已经有十多年分别 从北半球和南半球视角拍摄的这个星云的无数照片。比较不同时期的照片,勒维 特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便辨认出100多个变星,而此前只知道有16个。   然后,她又转向南半球的那大、小麦哲伦星云,一下子找出200多个变星。 到1905年时,她仅仅在小麦哲伦星云中就已经找出了900颗新变星——其他天文 学家惊呼已经不可能跟上她的节奏。   1908年底,勒维特一边继续发现新的变星,一边撰写题为《麦哲伦星云中的 1777颗变星》(1777 Variables in the Magellanic Clouds)的论文。这时她 开始注重于一种特别的“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s)。   这类变星光强变化的周期短的不到两天,长的可以达到127天。但无论周期 长短,其光变都有着同样的规律:先是很暗淡一段时间,然后突然明亮起来,但 最大光强时只是昙花一现,便又慢慢地暗淡下去。(现代天体物理学认为这是恒 星演变的一个特定过渡期:星星内部的氢原料消耗殆尽,转向其它元素的聚变反 应。这期间星体内部压力不稳定,其大气层像火山那样有积蓄、膨胀、爆发、冷 却的周期。便是地球上观察到的亮度变化。)   当勒维特为她收集的造父变星数据制备表格时,她觉察到一个有意思的趋势, 于是在论文中随手记下了一句:“值得注意,越亮的变星周期越长。”可惜还没 等能进一步探讨,她就病倒了,不得不请长假回家休养。   一直到1911年秋季勒维特才回到哈佛。这时弗莱明已经去世,坎农接替了她 的主管位置。勒维特再度研究她三年前那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当她把小麦哲 伦星云中的25颗造父变星的亮度和周期在对数坐标纸上标画出来时,惊讶地发现 它们排列成相当标准的直线。也就是这些变星的亮度与他们周期的对数成正比。   1912年,她的论文《小麦哲伦星云中25颗变星的周期》(Periods of 25 Variable Stars in the Small Magellanic Cloud)在哈佛天文台年鉴上发表。 皮克林立刻就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认为会有突破性的意义。   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一颗星,只能看到它的“视觉亮度”(apparent brightness),也就是它传进地球上望远镜的光亮。我们并不知道它自己有多亮, 即星的“内在亮度”(intrinsic brightness)。光在传播中随距离(平方)衰 减。我们看到一颗星比较暗,可能是因为它的内在亮度本来就低,是一颗暗星; 也可能它其实很明亮,只是距离我们非常地远。   当然如果不同的星在离我们同样的距离上,它们的光衰减程度相同,那么它 们的视觉亮度与内在亮度便会直接相关。   勒维特发现的是造父变星的视觉亮度与它的周期有一个直接、简单的关系。 而她选取的这些变星密集地处于同一个星云中,可以假设它们与地球距离相差不 大。这样便可以推断,造父变星的内在亮度与它的周期也有着同样的关系。   这就是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period luminosity relation),有时也 直接被称作“勒维特定律”。   这样,如果在宇宙任何地方发现有造父变星,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测量出它的 周期。将这个周期与一个已知距离的造父变星的周期比较,便可以推算出它的距 离。   勒维特发现了多少代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宝贝:一把可以用来丈量宇宙的尺 子。   × × × × ×   虽然莫里哀笔下的17世纪太太小姐们已经以拥有、使用天文望远镜为时尚, 但天文领域一直都还是男人的天下。只有极少数女性——比如赫歇尔的妹妹、哈 金斯的妻子——得以在为男人作助手时崭露头角。   1906年,弗莱明因为她在发现很多星云、新星、变星的贡献获得英国王家天 文学会荣誉会员称号,是继哈金斯妻子之后获得该荣誉的第二名妇女。   虽然皮克林对勒维特的“周光关系”甚为欣赏,他却没有给她提供进一步研 究的机会,而是继续把她淹没在编辑星表的繁琐“计算机”工作中。勒维特因此 没能用她的尺子去丈量宇宙。多病的她在53岁时去世。   坎农在弗莱明8年后也成为英国王家天文学会荣誉会员,并被牛津大学授予 荣誉博士学位。她后来借参加学术会议时游历欧洲,惊讶地发现大名鼎鼎的英国 格林威治天文台中没有一位女性职员、汉堡会议上没见到一个德国女人……她在 各种学术委员会中总是唯一的女性,地位却举足轻重。所幸的是她成绩显赫,男 性同行们均对她尊敬、仰慕有加。   × × × × ×   女子“人肉计算机”并不只是在哈佛天文台昙花一现。在那之后几十年里, 几代聪明、勤奋、细心的妇女在各行各业的类似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们更是后方从事弹道计算、密码破译等计算工作主力。当现 代电子计算机问世时,她们又成为负责接线、打孔乃至编程诸方面的先驱。   2016年美国电影《隐藏人物》(Hidden Figures)描述了几个1950年代在美 国航空航天局(NASA)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女性,展示了她们那不为人知的生 活和贡献。   也借此祝所有女性读者节日快乐。   (未完待续) ※※※※※※※※※※※※※※※※※※※※※※※※※※※※※※※※※※※ 本期编辑:方舟子 本期校对:古平 审 稿:程鹗、方舟子、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2.com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