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1/11(第三三四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6.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     躺平 离家民:躺平           §                  §     ·离家民· 【牛肆】             §                  §  寂静的午夜里 王庆民:毛泽东感谢日本侵华    §  我把时间拨停     黑色幽默还是真情流露?  §  把身体躺平 陈捷夫: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墨子   §  让旅途负重的脊柱                  §  得到片刻的修整 【丝露集】            §                  §  我让目光穿过天花板 陆思良:交错           §  投向不远的比邻星 Yiren :我所热爱的原创音乐    §  顺便看看哪里的生命      之the Beatles篇    §  是否还和谐安宁 椿 楸:达喀尔的风        §                  §  然后,我把目光投向仙女星座 【网里乾坤】           §  ——我们的近邻                  §  和哪里的人们 丁 玖:五十年前的辉煌      §  说一声“你好”    ——布尔巴基的兴起与衰退  §  道一句“平安” 江一平:细胞的倍体与减数分裂   §                  §  明天 【网萃】             §  我还会起身                  §  沿着布朗运动的轨迹 程 鹗: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    §  继续我的旅程     (十七~十八)      §                  § 【网讯】∽∽∽∽∽∽∽∽∽∽∽∽∽∽∽∽∽∽∽∽∽∽∽∽∽∽∽∽∽∽∽ 【牛肆】∽∽∽∽∽∽∽∽∽∽∽∽∽∽∽∽∽∽∽∽∽∽∽∽∽∽∽∽∽∽∽ ◆ 毛泽东感谢日本侵华:黑色幽默还是真情流露?               ·王庆民·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关于“毛泽东感谢日本侵华”的争议就时常在网络舆论 中出现。有人认为那些感谢言辞只是毛泽东的反讽、黑色幽默,还有的人则认为 这是毛的真情流露、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首先需要将有关毛感谢日本侵华的原话摘录,然后据 此进行点评。根据人们收集的来自包括中共官方信源在内的各种正式记录,涉及 毛泽东感谢日本侵华的言论,共有七次,列举如下(摘录自维基百科):   第一次:1956年毛泽东与访华的前日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道:“你们也 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感谢你们。真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 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   第二次:1960年毛泽东对日本文学代表团谈话时提到:“我同很多日本朋友 讲过这段事情,其中一部分人说日本侵略中国不好。我说侵略当然不好,但不能 单看这坏的一面,另一面日本帮了我们中国的大忙。假如日本不占领大半个中国, 中国人民不会觉醒起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日本‘皇军’。”“现在 谁在教育你们日本人民?是美帝国主义做你们的反面教员,同时它也做我们的反 面教员。”“……我们中日两大民族有合作的可能性,也有此必要,因为都受美 帝国主义压迫,有共同立场。”   第三次:1961年,毛泽东对日本社会党顾问黑田寿男说:“……过去占领了 大半个中国,因此中国人民接受了教育。如果没有中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既不 能觉悟、也不会团结起来,这样一来我们现在还在山里,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剧了。 正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人民来说已没有其它出路了,所以 才觉悟起来开始武装斗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创造了胜 利的条件。日本垄断资本和军阀给我们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谢的话,我 倒想感谢日本军阀。”在谈话中,毛泽东还表示了“要区别对待与人民的关系和 与政府的关系”“日本的垄断资本政府和军国主义分子应该负责任,日本人民不 应该负责任”等意思。   第四次:1964年7月9日,毛泽东与参加第二次亚洲经济讨论会的亚洲、非洲、 大洋洲访华代表谈话,谈及南乡三郎:“我们解放后,有一位日本资本家叫南乡 三郎,和我谈过一次话,他说:‘很对不起你们,日本侵略了你们。’我说: ‘不,如果没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略,霸占了大半个中国,全中国人民 就不可能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可能胜利。’事实上,日本 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第一,它削弱了蒋介石;第二,我们发展了共产党 领导的根据地和军队。在抗战前,我们的军队曾达到过三十万,由于我们自己犯 了错误,减少到两万多。在八年抗战中间,我们军队发展到了一百二十万人。你 看,日本不是帮了我们的大忙?这个忙不是日本共产党帮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帮 的。因为日本共产党没有侵略我们,而是日本垄断资本和它的军国主义政府侵略 我们。”   第五次:1964年7月10日,毛泽东接见再度访华的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 更三、黑田寿男、细迫兼光等的谈话:1.毛泽东:“我曾经跟日本朋友谈过。他 们说,很对不起,日本皇军侵略了中国。我说:不!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 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你们,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 本皇军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教员,也是你们的教员。……”佐佐木:“今天听到 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讲话。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 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非常抱歉。” 2.毛泽东:“没有什么抱歉。日本军国 主义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 可能夺取政权。这一点,我和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两个人有矛盾。”(众笑, 会场活跃)佐佐木:“谢谢。”3.毛泽东:“……。蒋介石是第一位教会我打仗 的人,就是指这一次。一打就打了十年。我们从没有军队,发展到三十万人的军 队,结果我自己犯错,这不能怪蒋介石。把南方根据地统统失掉,只好进行二万 五千里长征。在座的,有我,还有廖承志同志。剩下的军队有多少呢?从三十万 减至二万五千人。我们为甚么要感谢日本皇军呢?就是日本皇军来了,我们和日 本皇军打,才又和蒋介石合作。二万五千军队,打了八年,我们又发展到一百二 十万军队,有一亿人口的根据地。你们说要不要感谢啊?”   第六次: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与《西行漫记》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 诺的谈话:“……那些日本人实在好,中国革命没有日本人帮忙是不行的。这个 话我跟一个日本人讲过,此人是个资本家,叫作南乡三郎。他总是说:‘对不起, 侵略你们了。’我说:不,你们帮了大忙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日本天皇。你们 占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全都起来跟你们作斗争,我们搞了一百万军队,占领 了一亿人口的地方,这不都是你们帮的忙吗?”   第七次: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会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等来访日 本客人时的谈话摘要:毛泽东说:“……我们要感谢日本,没有日本侵略中国, 我们就不可能取得国共合作,我们就不能得到发展,最后取得政权。……我们是 有你们的帮助,今天才能在北京见你们。”当田中角荣就“日本侵华给中国人们 添了很大麻烦”的说法进行解释的时候,毛泽东说:“那就好了,你们那个增添 麻烦的说法就这样解决了?”田中角荣说:“我们打算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 改(通过姬鹏飞和大平正芳的进一步会谈,在最后的公报中改成‘痛感日本过去 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严重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毛泽东说: “如果没有日本侵华,也就没有共产党的胜利,更不会有今天的会谈。……这就 是历史的辩证法嘛。”   这七次感谢中的毛表达的核心意思可以归类为两点,一是日本侵华促进了中 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团结、觉醒;二是日本侵华促成了中共的崛起,让中共从得 以走出困境发展壮大,并最终夺取政权。   对于第一点,争议不算很大。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无论是现在中共官 方的史学还是自由派反对派对历史的评价,主流都认为抗日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 华民族的团结、民族认同的强化。共同的抗战经历、共同的受难史、共同的历史 记忆,都对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这并不代表要因此感谢日本的侵华、对中华儿女的残酷虐杀。就像一 个人自己或者家人遭受巨大灾祸,但是坚强地走出来,并且痛定思痛取得某种巨 大成就,灾难确实起到某种激励作用,但是并不能归功于灾难、感谢灾难的制造 者。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创痛太深了,中华民族付出了极为沉痛的代价(不仅 包括当时的付出,还有后来一系列的连带影响)。对汉族、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 聚力的某种激励,根本无法抵消付出的沉痛代价和一系列连带影响。就像全球犹 太人也是在纳粹制造的大屠杀后才空前团结起来,并且实现复国,成为二战后国 际上不可小觑的一个民族和势力。但是没有哪个犹太人会因此说“感谢纳粹”、 “感谢奥斯维辛”。   何况,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国民政府的一系列建设,都已经 在促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塑造、强化。民国时的中国虽 然没有实现实质上的统一(只有名义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但是无疑已经是一 个民族国家。尤其汉族包括海外华侨,普遍已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和共同体 意识。所以,没有日本侵华,汉族、中华民族、中国,仍然会有足够的团结和凝 聚力、共同的认同和记忆,而且是一种更加正常的而不是被伤害后变得带有屈辱 性质的民族共同记忆。   因此,中国没有必要感谢日本侵华对中国、中华民族的某种客观上的正面作 用(何况这种正面作用被其他更多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抵消,这个后面再说)。毛 泽东在这一点上表达感谢,并不是正确的行为,或者起码说是不妥当的。至少, 他应该同时指出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对中华儿女造成的巨大伤害。 但是他并没有说,而且他也并不在乎这些。关于毛对日本侵华造成的伤害的态度, 后面还会再说。   第二点意思也就是毛最强调的感谢原因,就非常有争议性,涉及到中共与日 本、日本右翼、日本侵华的复杂关系,进一步联系还涉及到中共、国民政府、日 本的三角关系,中共、国民政府、日本、美国(以及欧美诸国)的多角关系,关 系到中共对中国、中华民族来说究竟是功臣还是罪人等历史定位和是非评价,乃 至中共执政合法性等重大问题。而毛泽东相关感谢言论的动机如何,就成为评价 这些问题的重要参考。因此毛的感谢言论才变得如此敏感和具争议性。   那么,毛究竟是出于什么动机,才说出这些感谢日本侵华的话呢?尤其,那 些非常露骨,如果换成其他人说那一定被认为是汉奸、“精日”的话,到底是一 种反讽和调侃,还是真情流露呢?   对此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网民,都有不同见解。在前些年毛泽东被批得很臭 的时候,人们多认为是真情流露,并以此贬斥毛。而最近几年则几乎一边倒地认 为这只是一种反话、一种站在胜利者立场上对日本侵华举动的讽刺。后者给出的 理由大抵包括“要根据说话的语境判断意思”、“不要断章取义”、“按常理推 断毛泽东不可能真心的公开赞扬日本侵华这么大的罪恶”等,并通过污名化认为 毛相关言论是真情流露的人(打成“果粉(国民党的粉丝)”)来为毛开脱。   我认为,毛的话完全是真情流露,并不带有任何反讽、调侃性质。而且,不 仅是直言一种历史事实,还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倾向性,真心实意地对日本 侵华这一行为表示感谢(就像子女感谢生养自己的父母那样的真心,或者说就像 每个人平常在得到别人帮助之后那种真诚的感谢一样)。   先说历史事实。对中共来说,确实是没有日本侵华,就没有他们此后的崛起 和执政。我们来看看日本侵华及侵华前后中国的历史事实,并分析中共与日本、 日本侵华的各种联系和相互作用。   中共在成立之初,与日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正向利益关联,相反对日本持相 对敌对态度。由于中共当时作为激进主义政党的立场,中共还经常发起反对包括 日本在内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与侵略行径的活动,例如抵制日货、抗议日本对中国 的武装干涉,并批判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软弱”。在北伐战争中,中 共及中共支持的一些力量还在南京、济南与日方发生冲突。国共决裂至抗战爆发 这段时间,中共也不断批判国民党方面消极抵抗日本侵华的行为,强调武装抗日。 中共也经常以“抗日”为名进行各种反国民政府的活动,如在大城市进行的学生 运动、工人运动,以及派遣军队以抗日为名挺进国统区(例如方志敏的“抗日先 遣队”)和日占区(东北抗联)以扩大势力。但这一切行为对抗日本身并没有多 大帮助,抗日的绝对主力仍然是国民政府、国军(包括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领导 都地方政府和地方军队)。中共的一系列以反日为名的活动,更多是为了扩张自 己的势力。不过,这期间日本侵华对中共的兴衰还没太大影响。   但是后来,中共的命运与日本侵华发生了莫大的关联。准确说,是日本侵华 拯救了中共,并让中共在起死回生后进一步击败了国军、国民政府,最终成为中 国大陆的主人。而且,此后的中共政权继续与日本保持着紧密的利益关系,有着 很强的共生性质,直到如今。   后面的利益与共生暂且不表,先说说日本侵华如何让中共起死回生并成为国 家主人。1927年国共决裂后,中共成为了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叛乱分子”, 遭遇严酷镇压。而经过五次围剿,中共于1934年丧失了在江西等南方地方建立的 “苏区”,开始进行“长征”,成为“流寇”。中共将长征神化为伟大的行动, 认为是“播种机、宣传队”,客观上的确有这些作用(哪怕被夸大了),但是实 际上就是狼狈的逃亡。在逃亡中红军不断减员,还发生了各种内讧甚至分裂。   1935-1936年,红军陆续在陕甘宁一带站稳脚跟,停止了长征。但是这并不 是中共后来所说的“取得了伟大胜利”,仅仅是得到了喘息。在蒋介石的调度下, 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以及青海甘肃等地的回族军阀部队“马家 军”,都参与到围剿红军的战争中。虽然张学良等人围剿红军并不积极,但是如 果在蒋介石催促或者中央军来援的情况下,中共完全可能覆灭。即便不覆灭,最 多也只会逃亡到苏联、蒙古,或者当时亲苏的盛世才统治的新疆。而1936-1937 年红军西路军的惨败,也证明了红军当时的战力已很虚弱,连在当时中国各军阀 中实力不算很强的马家军都不能战胜。   就在中共处于困境、前途未卜之时,一场西安事变让中共转危为安,起码得 到了喘息的机会。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 石,并向中共抛出橄榄枝。而西安事变虽最终以和平解决告终,但是和平解决的 条件之一就是放弃“剿共”,承认中共存在的合法性,并建立国共合作的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于是,中共不再是“流寇”或者“叛逆”,而是国民政府统治下一 个独立的地方军政势力。   而西安事变及诱发的一系列事件,让日本受到很大刺激。如国共合作、中国 内部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暴露出的国军战备(蒋介石为表示抗日意志,只得公 开与纳粹德国等国的军事合作情况),都刺激了日本决定提前侵华,试图在中国 完成实质统一和军力提升前击败中国。   1937年,北京和上海分别爆发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如果 说西安事变后的中共还并没有问鼎中国的希望(顶多只是像其他军阀那样一个割 据政权),那么日本全面侵华,则让中共有了壮大力量、与国民政府竞争天下的 机遇。   关于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壮大,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下 与未来》一文中有详细阐述和分析,现摘录于此:   如果说西安事变让中共得以喘息,那么抗日战争的爆发则成就了中共的恢复 和崛起。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毛泽东就念出“卢沟晓月”来暗喻中共的命运将 柳暗花明。事实果然如此。国军只能集中力量应对日军,再也无力压制中共。面 对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舆论压力,蒋介石只好允许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自此,中 共政权可以合法的存在于中国领土,不再是“匪”,不用再遭受颠沛流离、到处 被围剿追击的命运。   毛和中共并不满足于割据一方的状态。一旦获得喘息,他们就想着增强实力、 扩张势力,为夺取政权做准备。八路军很快在日军、中央军、晋绥军犬牙交错的 山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此后,长江以北各省(不包括东北和青海新疆)都出现 了八路军和中共游击队,抗日根据地四面开花。在南方,残留的红军也改编为新 四军,同样在四处扩张。南方的新四军由于处于日军和国军重兵之侧,扩军较慢。 而北方的八路军则迅速扩军,在根据地和国统区日占区都招兵买马,很快超过了 作为一个集团军应有的编制人数。到1940年,八路军人数竟增至40万人,是建军 时的10倍。1945年,八路军人数突破100万人。   扩军的同时,中共也在扩张地盘。在国军与日军浴血奋战之时,中共抓住机 会在乡村地区建立根据地,培植自己的势力。其中在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扩 张最为迅猛。凡是日军因兵力不足等因素无法有效控制的地带,八路军皆见缝插 针,成立抗日根据地或游击区。八路军虽也进行过对日作战,但无论从战役规模、 歼敌人数上都无法与国军比拟。中共所引以为豪的几场战役,也很有水分。如被 中共吹捧至今的平型关战役,其实仅歼灭日军300-500人。而声势浩大的“百团 大战”,主要是破坏日军交通线,但对日军有生力量杀伤有限。如果说1940年及 之前八路军还与日军有不少交战,那么1940年“百团大战”后则很少再与日军爆 发激烈战斗。南方新四军对日军打击更少。在反扫荡战斗中,八路军游而不击、 利用平民当肉盾和掩护,让平民百姓成为日军的出气筒,导致更多平民遭到日军 报复性杀戮、强奸,村庄被烧成瓦砾。这样的抗战得不偿失。八路军、新四军还 在抗战中时常与国军及其他抗日武装发生摩擦甚至大规模冲突。当然这不是中共 一方的责任,但同样也不是国军单方面的问题。例如中共总是提及国军“同室操 戈”的皖南事变,却故意忽略此前发生的新四军歼灭国军的黄桥战役。   八年抗战,让中共从只有不到5万军队、地盘仅有陕北及其他零星根据地的 割据小诸侯,变成了拥有120万正规军和90万民兵、控制和影响着超过一亿人口 的庞大政权。中共在1927年后遭遇惨重破坏的党组织也在抗战期间得以恢复,党 员人数从谷底回升并超越了1927年时的数字。抗战爆发前奄奄一息的中共,在抗 战结束时已可以自信的与国民政府分庭抗礼。   除了我那篇文章中提到的这些,还需要做一些补充。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对 待国军和中共的态度是不同的。虽然表面看来,日本更加敌视共产党,例如侵华 的理由就是阻止共产主义在中国及亚洲的扩散、扶持汪精卫政权的最主要借口也 是“防共”(汪精卫政权的“国家格言”就是“和平反共建国”),日本还与德 意等国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但实际上,日军集中优势力量对国军及国府 控制地区残酷打击,但是对中共力量则时常“轻拿轻放”(但这种“轻拿轻放” 不包括中共统治根据地的普通军人、民兵、平民。八路军、新四军一旦被俘,往 往必死无疑。而中共领导人也并不因此就痛恨日本,他们眼里普通党员和士兵都 是棋子。他们在各种整肃中对自己人从不手软,如何会顾惜这些被日军杀害的党 员和士兵)。这固然和国民政府及国军是日本主要敌人、中国主要抵抗力量的客 观现实有关,也有日本方面有意“区别对待”的成分。   非常典型的如日军对重庆和延安轰炸强度的巨大区别。重庆在抗战中遭遇轰 炸200余次,死伤两万多人。延安则仅被日军轰炸17次,伤亡近400人。而且,重 庆有一定的防空力量和人防设施,延安却没有任何防空力量,也不像重庆那样有 大山作为天然的防空洞(只有一些土坯造的窑洞供躲避)。中共作为中国第二大 抗日力量,如果真的对日军有重大伤害,那日军一定会想方设法铲草除根,从源 头上摧毁中共的统治中枢(日本就多次试图刺杀蒋介石)。但是日本显然在有能 力这样做的情况下并没有这样做。日本方面显然在利用国共矛盾,通过默许中共 的发展壮大来挤压、削弱国民政府和国军,分化中国的抗日力量。   中共与日本在抗战中的某种默契并不只是猜测。根据日本学者一些研究(如 筑波大学教授远藤誉所著《毛泽东:与日军共谋的男人》一书),中共方面与日 本特务机关有密切接触并进行合作,如将所知的国民党方面的情报告知日军,并 与日军达成默契消极抗日,以换取日军默许中共扩大地盘,形成国、共、日三足 鼎立。   总之,中共正是借着日本侵华,而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在抗日战争中, 中共出力少、损失少,而得利多,地盘由小变大、实力由弱变强。国军则是抗日 的主力军,国军歼灭日军人数占中国战场歼敌数的绝大部分。但相比于1937年, 1945年的国军并没有明显变强,至少其发展壮大的幅度远小于中共军队。更重要 的是,日本侵华让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几乎毁于一旦,包括南京大屠 杀在内的暴行也让许多民国精英遇害,走向民主宪政的进程也被打断,极大的削 弱了国民政府的实力和威望。这就为中共取代国民政府提供了条件。   日本侵华对中共的帮助还不止于此。以上那些“帮助”更多是通过对国民政 府的破坏,让中共取得相对的提升优势。而事实上,还有日本侵略者对中共的直 接帮助。1945年日本投降,国共都在争抢接收日军留下的武器装备及其他遗留物 资。虽然从客观结果看,国民政府接收了更多日军物资,但这些接收对提高国军 实力作用并不大(因为那时国军中的中央军装备已经不亚于日军)。还有,除蒋 介石一度聘请冈村宁次为国共内战的顾问、阎锡山收留万余日军训练本部军队和 进行守备工作外,其他日军及日本技术人员悉数被国府遣送回国。而且蒋介石收 留冈村宁次、阎锡山收留日军,对后来国共内战胜负影响十分有限。   而中共则情况则相反。中共在抗战接收中虽处于相对不利境地,但有限的接 收也让中共实力大为增强。对于装备落后的中共来说,接收的日军装备如同雪中 送炭。最关键的,是中共在中国东北的相关接收。在驻东北的苏军支持下,中共 直接或间接(从苏军手中)获得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遗留的大批武器装备,包括 数十万枝步枪、2000门大炮及大量弹药。此外,中共对除被遣返外的日军及日本 技术人员都采取了“留用”的政策。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有12000-33000 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被“留用”,以卫生、军工、军需方面的人员为主。这些人 不仅为中共在国共内战中战胜国军(尤其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重大功劳,还成 为中共建政后军事经济文化(例如由满映改造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就有日本技术 人员)建设的重要力量。   纵观抗战及抗战前后的历史,可以得到明确的结论:没有日本侵华,就没有 中共的新生,也不可能有中共后来对中国大陆全域的独裁统治。而且,这样的影 响,并不纯粹是一种客观的后果(即日本侵华意外造成了中共的崛起和胜利), 其中还有明显的日本和中共方面主观的勾兑、合作。   这样的历史事实下,毛泽东感谢日本侵华,也就顺理成章,完全符合事实了。 毛所说的“事实上,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第一,它削弱了蒋介石; 第二,我们发展了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和军队”、“日本垄断资本和军阀给我们 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谢的话,我倒想感谢日本军阀”等,都是大实话。 那些辩解说“要了解毛泽东感谢日本的历史背景”的,这些就是背景,这样的背 景证明了毛感谢日本是顺理成章的。   即便列出这样的历史事实,为毛泽东感谢日本侵华言论辩解的人仍然有其他 辩解理由。例如,他们认为毛泽东不可能这么直白露骨地说这样自揭其短、违反 常理、非常“政治不正确”的话,因而又找出各种理由为之辩解。这也是许多初 次看到相关言论者的疑惑。人们对毛泽东说的这些出乎意料的坦诚、直白、不顾 日本侵华灾难受害者感情的言论,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所以以为很可能是反话 之类。   持这样观点的人,要么是对毛泽东不了解,要么是故意洗地。如果了解毛泽 东的性格,尤其建国后他的一系列言行,就明白毛这样说话一点不奇怪。毛泽东 是一个极富个性的领导人,不是循规蹈矩的官僚,更不像现在世界上许多接受系 统教育和规训、非常重视“政治正确”而生恐失言的领导人。毛泽东本来就个性 鲜明,不受各种政治规矩、伦理道德的约束。而在他成为统治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并拥有绝对的权力后,变得更为肆无忌惮。无论他说什么,其他人都不可能对他 的权力、地位、威望造成挑战。这样的情况下,他可以毫无顾忌的发表最真实的 个人想法。   毛泽东不仅在日本侵华问题上发表如此惊人之语,在其他许多问题上也会发 表令人错愕的言论。在此摘录几条:   1.“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 镇反,还没有杀掉一些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吗?我与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秦 始皇,不对,我们超过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贯承 认;可惜的是,你们说得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   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中国的习惯,男孩叫有后,女孩 不算;我一个儿子打死了,一个儿子疯了,我看是没有后的。”(毛在1959年 “大跃进”失败、“人民公社化”也显露失败迹象时说的话)   3.“我喜欢右派。你们共和党是右派。”“我比较高兴这些右派当政。” (在对欧美的外交中,毛的确更喜欢与强硬反共但务实的右派政党(如美国共和 党)、政治人物(尼克松、戴高乐)交往,不喜欢重视人权和各种普世价值的左 派。然而毛泽东在建国后一直在“反右”,尤其1957年后至1976年毛泽东死前, 国内真假右派都被整死整疯,没人敢以右派为荣,谁也不敢说右比左好)   以上这些言论,根据其现实中的行为,都是在真情流露,哪怕这些言论是在 自承罪恶、自曝其丑、自承双重标准。这些话是在反讽吗?是一种调侃或者说幽 默吗?并不是。毛泽东说这些话,一是因为他毫无顾忌(不需要像民主国家那样 担心被民众和反对党批判),也没人敢因此指责、纠正他,所以有恃无恐、越发 放纵。二是因为他想以此来展示一种坦诚、直率(或者也不是完全为了展示,而 就是想把自己真实想法说出来,哪怕说出来会令人惊讶错愕),并且愿意为表现 这种坦诚、直率,不惜暴露自己一些正常来说不宜明说的主张、想法。   同理,在日本侵华问题上,毛也是这样的心理和动机。当然,并不排除毛希 望通过这样真挚、亲日的言论争取日本对中共政权支持的目的。但是,他说这些 话主要目的并不是寻求日本支持,而就是在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辩解者说要 “了解毛泽东的语言特点”,而根据毛的语言特点及个性,恰恰可以反映他是真 心实意感谢日本侵华。 ◆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墨子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               ·陈捷夫·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与世长辞之后,由蔡元培、宋庆龄等社会著名人 士主持了治丧委员会。10月21日出殡当天,鲁迅的棺木上,盖着白色绸幛,上面 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当队伍抵达上海虹桥万国公墓时,已有约2万上海各 界人士和民众先期到达,参与送殡。尽管鲁迅先生逝世没有受到南京政府给予 “国葬”的待遇,但如此规模和规格,似乎是不逊于国葬。在鲁迅先生逝世85周 年之际,写篇小文,以示纪念。   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文化暨五四运动(下称“新五”运动)发生和发展的 时代,是新思想与旧思想之间激烈碰撞的时代,也是催生出现代中国的时代。新 五运动,正是春秋百国时期以来,以墨子为代表的法家,与以孔子为代表的礼家 之间的斗争的延续。在这场运动中,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空前而深刻的变化,也 造就了大批的人才。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等新文化人,是其典型代表。 辛亥革命只是一场民族革命,不是社会政治革命。当局方面试图延续满清的尊孔 崇礼制度,如袁世凯和蒋介石等,是其明证。那些坚持批判孔子,反对礼教的新 文化人,不受当局所待见,正是鲁迅逝世之所以未能受到“国葬”待遇的原因。   鲁迅自1912年至1936年计20余年,不论是在教育部或高校任职,还是回到民 间,是一直坚持批孔、反礼的新五运动方向。其作品是以批判孔子、反对礼教为 主题.以及揭露由此而产生的种种丑恶和黑暗。作品既有如“匕首和投枪”,让 那些卫礼者不舒适,又不断地唤醒着民众。由此他受到来自当局的言论压制,如 查禁稿件,又不断遭到卫礼者们的“攻击”和“围剿”,如创造社的郭沫若,最 高的罪名攻击鲁迅为所谓“法西斯蒂”等。鲁迅两面受敌,只得“横着站”,格 外费力。“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 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 序》1932)“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 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同前) 鲁迅一方面致 力于“呐喊”,一方面又因不同的当局持续尊孔崇礼的行径,以及新五阵营的同 人遭到分化和瓦解,而感到失望、颓唐与“彷徨”……   陈独秀的思想。1915年在《新青年》杂志的创刊号《敬告青年》一文中,提 出“新陈代谢”的社会改革纲领,称只有新陈代谢,去除“陈腐朽败”,社会才 能进步。并把“陈腐朽败”定义为:“周礼”、“孝经”、“忠孝节义”等,是 “奴隶之道德也”,是“残民害理之妖言”,是“毒菌”,要“实施脱胎换骨” 的改变。提倡青年学习墨子,“愿青年之为杨墨”。1916年底,陈独秀在《袁世 凯复活》一文中,以蔡元培的意见为依据,指出:“袁氏之为人,盖棺论定,似 可无事苛求。虽然,袁氏之罪恶,非特个人之罪恶也。彼实代表吾国三种之旧社 会:曰官僚,曰学究,曰方士。畏强抑弱,假公济私,口蜜腹剑,穷奢极欲,所 以表官僚之黑暗也。天坛祀帝,小学读经,复冕旒之饰,行跪拜之礼,所以表学 究之顽旧也。孔庙宣誓,教会祈祷,相士献谀,神方治疾,所以表方士之迂怪也。 今袁氏去矣。而此三种社会之流毒,果随之以俱去乎?”而陈独秀认为,要把这 一滋生帝制的“根本恶因,铲除净尽。”(载《新青年》2卷4号) 1916年10月, 陈独秀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称:“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 缘。”1919年初,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为《新青年》 杂志做辩护,并把批孔、反礼的目标,细化为“九破”,把“人权与科学”,改 作“民主与科学”,成了“二拥”。(载《新青年》6卷1号1919.1)“九破”即 “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 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 治)”。“二拥”即“拥护德莫克拉西(Democracy中译“民主”)和“拥护赛 因斯”(Science中译“科学”)。同时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 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蔡元培 的意见和陈独秀的阐述,直接揭示了周礼孔学对于人类社会的负面本质,概念明 确,渊源清楚,即承继了墨子关于“非儒”即批孔、反礼的基本思想;又为新五 运动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而胡适关于“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新思潮的意义》 1919)的主张,与蔡、陈的思想基本上相通。“国故”的原意,是指过去遗传下 来的各种历史典籍,既有以孔子礼教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也有以墨子法学为 主导的诸子百家等史传文化。胡适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称誉墨子为“救世家”、 “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逻辑学家”、“伟大的哲学家” 等,并明确指出:从墨子那里,“可望找到移植西方哲学和科学最佳成果的土 壤。”(胡适《先秦名学史》1917)这是对“整理国故”的一个最好脚注,即“国 故”一词,并不单指孔子礼教等传统文化。而以周礼孔教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与 “西方哲学”和“科学”,是完全不相通的,是互相排斥的,是不可能作为“移 植”的“土壤”的。   新五运动时期,墨子的法家学说几乎主导了整个中国思想领域,如同回到了 春秋百国中后期。北大教授王桐龄说:“就目下形势而论,墨子学说之传播力, 乃正如日出东方,光焰万丈,有普照全世界之观矣。”(王桐龄《儒墨的异同》 1922)胡适说:“大家喜欢谈墨子,墨学几乎成了一种时髦风尚。”(胡适《中国 哲学史大纲》1925) 当时就连毛润之先生也不例外,也读起《新青年》来了。 “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文化特色,是尊崇墨学、打压儒学,由五四新文化哺育出 来的新青年,往往尊墨非孔。蔡和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杨昌济订阅了几份 《新青年》,分送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蔡和森对每一期都反复阅读,还经常和 毛泽东、邓中夏等讨论《新青年》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赞同《新青年》对孔子思 想的抨击,而对墨子的学说产生了强烈兴趣。”(郑林华《中共早期领导人对墨 家思想的继承和弘扬》,原载《党史博览》2018第1期)前面对墨学在新五运动前 后的广为传播的描述,完全符合历史实际。   新文化人为什么要批判孔子反对礼教?因为孔子是“周礼”的承继者和传播 者。(按:这里的“周礼”,不是指被后儒改名为“周礼”的秦人伪作“周官”一 书 )据传,周国初期,周公姬旦创制了以礼治国的政治制度,后儒称为“礼制” 或“王制”,是用以与南方楚国的法治自由制相抗衡的一种礼治奴隶制度。基于 中原商国纣王治国无道,楚国国君鬻熊曾经助力于周族姬昌、姬发父子的“灭殷” 事业,但其继任者却恩当仇报,几届周王多次试图发动战争侵占楚国,其原因就 与政治制度相抗衡有着很大关系。礼制的核心,是尊王者为奴隶主,而民众则被 视同牲畜,任其摆布,苦不堪言。公元前770年,残暴的周国被民众推翻,随之 “礼崩乐坏”,礼制也遭到中原若干诸侯国所唾弃,几乎一蹶不振。公元前5世 纪中后期,生活于鲁国的孔子,立志复活周公的礼制,先后提出了“克己复礼为 仁”(《论语.颜渊》)的礼教政治纲领。“仁”的本义为核,引申为核心,也是礼 教的核心,被用来表示中央集权政制。同时,制定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等繁杂的礼教条规,改周国的“天令”为 “天命”等,扩展并完善了周礼的内容,并致力于谋求复辟周礼的实践。公元前 500年之间,孔子借任鲁国摄政的机会,试图以礼治鲁,但终告失败。被鲁国人 赶下台之后,却不知道反省过错,反而变本加厉,流窜到列国累计14年,向各国 推销和贩卖礼教,并谋求获得重用,但到处碰壁,为南北方七十二国所抵制。其 时郑国执政子产,试图复辟周礼,但以礼代法,诈称“变法”,以掩人耳目,混 淆过关,最终也是失败了。孔子临终前,发出了“兴灭国,继绝世”(《论语.尧 日》)即“存亡继绝”的哀嚎,号召后学继续挣扎,以图东山再起。礼教之所以为 世人所不齿,即在于它是一套近乎完整的奴隶制度。孔子死后,其高徒卜子夏到 西河传授礼教,并成了魏国文侯魏斯的“王者师”,以魏国为孔子之后的礼家大 本营,同时通过学生魏国相李克(即李悝),效法郑国子产的所谓“变法”,把礼 制稍加改造和掩饰,充当魏国的所谓“法律”,但效果不彰。子夏的学生魏武侯 魏擊时的国相公叔痤,也承袭了李克“变法”的治国方略,继续以礼假法。其入 室弟子、中庶子(相国的侍从官)商鞅,耳闻目睹,学得所谓“变法”的套路。公 元前362年,商鞅入秦,以“变法”为借口,以礼假法,复辟周国的礼治奴隶制, 终于实现了孔子“复礼为仁”的礼教目标,并孵生出残暴的秦王朝来。秦王朝名 为“法治”,实为礼治。后世礼教派以所谓“法家”的名号,刻意扣到秦始皇、 李斯头上,其实是一种偷梁换柱的苦肉计。由此可见,孔子及其礼教,是多么虚 伪和狡诈。   墨子批判孔子和反对礼教的思想,从流行的《墨子.非儒(下)》中可窥见一 斑。如把孔子称作”田鼠”和“野猪”,即不是人类,而是兽类。揭露了其人品 和人格,为“污、邪、诈、伪”,使之暴露出丑恶面目。接着指出:礼教中的 “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亲疏尊卑”的阶级论,是“伪亦大矣”,也就是极 端的弄虚作假;而所谓“守奉祭祀”等谬论,是“大奸也哉”,也即极其虚妄、 阴险。这表明,墨子不仅反对孔子的丑恶人格,而且反对其所宣扬的“尊卑等差” 论,反对“尊鬼神”、“奉祭祀”等封建迷信论调。在现存《墨子》一书53章里, 除了开头几章和最后近10章之外,其余40章包括《大取》6章在内,内容则是多 见于涉及批孔、反礼的,如《非儒》、《非命》、《非攻》、《非乐》、《节葬》 等,均是例子。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由此可见,在春秋百国时期的 诸子百家中,能够全方位地、深层次地批判孔子及其礼教的,当首推墨子。值得 指出的是,齐国相晏子为批孔反礼,提出了“十二不”的政治主张,如“夫儒浩 居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 职。宗(崇)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 弦歌鼓舞而聚徒,繁登(升)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使议世, 劳思不可以补民,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 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 (《墨子.非儒(下)》)从字面理解,“十二不”的政治主张,近乎全面废弃孔子 礼教。晏子是春秋百国诸子百家中批孔反礼最为激烈的典型。   有人认为鲁迅作品是一种“遵命文学”。鲁迅不仅爽快地承认,而且做出了 解释:“这些也可以说,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 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 的指挥刀。”(《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1932)同时申明,“是必须与前 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同前)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鲁迅的“遵 命文学”,是“遵奉”了新五运动“前驱者的命令”;另一方面,“前驱者的命 令”,也是鲁迅自觉地“愿意遵奉的命令”。其实,早在新五运动之前,鲁迅已 经是一个批孔、反礼的革命者了。例如,鲁迅在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这篇文 言式论文中,就倡导“个性”与“人格”,认为“个性之尊严,人类之价值” (1908载《河南》月刊第7号,年26岁)。“而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 也。”(同前)“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 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同前) 并指出:“而仁义之途,是非之端, 樊然淆乱......”(同前) 自觉的个性与张大的人格,直接关于到“人国”的建 立。而所谓仁义道德,浑杂错乱,则是滋生是非与争斗的源头,是与培养个性、 人格和建立人国,格格不入的。这是鲁迅批孔、反礼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抱负的初 步流露。值得一提的是“人国”这个新词,可能是对古代的法家先驱鬻熊,在 《三文》(俗称“《三坟》”)一文中所倡导的“人化”一词的转换,其时楚国 正是一个以“人化”立国的古代大国。许寿棠说:鲁迅是“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 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许寿棠《鲁迅先生年谱》1937) 可以 说是准确地总括了鲁迅的一生。   鲁迅的作品,是充满着显著的批孔、反礼的基调,它同情社会底层的民众, 支持白话文、批评汉字、支持妇女解放运动、倡导新木刻运动等,基本上体现了 蔡、陈的新文化思想。支配着鲁迅作品的,也是以批孔、反礼为主调。反过来, 鲁迅作品作为一种正面的、影响力强大的社会舆论,又助力了蔡元培早期民国教 育总长、北大校长与陈独秀早期共产党书记的现实存在。前述蔡、陈、胡等“前 驱”关于新五运动的方向的阐述,不仅证明了新五运动,是历史上墨子法家与孔 子礼家之间的斗争在现代中国的延伸,而且证明了前驱们的思想,均渊源于墨子。 由此可见,鲁迅是以实践个人的革命抱负,与新五运动“前驱”的“命令”相结 合为出发点的。“前驱”的“命令”,是以批孔、反礼和弘扬墨学为基调;鲁迅 个人的革命抱负,也是以批孔、反礼和弘扬墨学为基调的。前驱承继了墨子的事 业,鲁迅也是承继了墨子的事业,并坚定不移地一如既往,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就是现代中国的墨子。   还原真实的鲁迅,是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鲁迅先生千古!   鲁迅精神永垂! 【丝露集】∽∽∽∽∽∽∽∽∽∽∽∽∽∽∽∽∽∽∽∽∽∽∽∽∽∽∽∽∽∽ ◆              交 错                ·陆思良·   一. 问   几年前有个星期天,东鑫和她丈夫文烈在家忙家务,她忽然歇下暂停,对他 说,我想写一篇小说,一直以来,我想写一篇好的小说。说完她又继续忙活。   文烈答,嗯,那就动手写呗。那会儿他正站在厨房的方桌边,低着头用一把 日本产的陶瓷刀切一大块五香牛肉,他没有抬头看她。   东鑫来回在厨房窗台前,将洗好的衣服从洗衣机里一件件拿出来,晾到竹竿 上,用塑料夹子夹好,再把晾满衣服的竹竿伸到窗外去。她看了看天气,转回头 又犹豫着说,可是我还没有设想好这篇小说的结构框架,具体来说,有两个方向, 要么是写身边人∕家里头的平凡小事,要么是写这个时代里男男女女的爱恨情仇。   文烈笑了,把切好的牛肉在餐盘里码放整齐,随口道,男男女女的爱恨情仇 么,哪个时代都一样,多是虚构的。至于家庭里的纠葛和心病嘛,我记得以前读 过王小波的某篇文章,你知道的,那个死后很出名的作家,他谈论小说里的“幽 闭、压抑的情调”,说到,家庭里或单位里的那些事,是噩梦,是囚笼,写来写 去,当媳妇,被人烦,当婆婆,去烦人,自怨自艾,都是些破事烂事……   他的手指刚才差点被陶瓷刀割破,奇怪,手指没有被割破,他反而倍感陶瓷 刀的锋利。   东鑫赶忙打断他的话头,行了行了,别往下说了,我知道你的见解了。   她看见对面房子的住家也有人在晾衣服,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   她内心哼,你懂什么,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绝非虚构!   第二天晚上,东鑫又在家里挑起话题:“我曾经跟你说过,我当初读那本著 名的长篇小说《铁皮鼓》,觉得它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是创作一部小说, 也能写到那样。”   文烈哼哼:“你现在觉得它了不起了?或者你现在没有资格那么牛了?”   东鑫思索了一下,诚恳道:“前几天我又把《铁皮鼓》翻了翻,就有了新的 体会。特别是那一节写一本‘照相簿’的,五六千字的描述,真是‘下笔如有 神’。作者把它总结成一句话:‘这是一座露天家庭坟墓,它使一切往事变得一 目了然。’真是大师手笔,绝了!”   “怎么了,那本照相簿?”文烈假惺惺问。   “什么怎么了?哦,对了,你没读过《铁皮鼓》?至少没把它读完?潦潦草 草地‘过目不忘’?”东鑫抓住了对方的遇事不够长气的弱点。   “读过吧。不过我不记得‘照相簿’了……”   第三天早上,各自要出门去上班前,文烈主动向妻子示好,要是你真的打算 写“破事烂事”的话,要不要我帮助你回忆一些细节和热点,我们总是“一家人” 嘛?   东鑫断然拒绝,不,男人的回忆,如果那回忆还是有点意思的话,多半也是 阴性的。   两人一起出了门,下了电梯(电梯可是阳性的),分道扬镳。   二. 来   东城和焦真今早差点赶不上登机,他们是自作自受。怪了,你想要责备这对 年轻夫妻,即使作为家人,却也感到力不从心。现在的人流行这一套:把自己的 事完全不当回事,又把自己太当回事。   想到底,赶不上登机顶多算个鸡皮蒜毛,反正大家都赶上了人生。   昨天晚餐后,文烈在自家客厅替东城打包行李,东城焦真结束了新加坡的游 玩,坐明天上午十点的飞机回上海。   天气热,力气活,文烈干得满头大汗,他抬起头,边拿毛巾擦脸上的汗水, 边问小舅子──东城正赤膊窝在椅子上,目不转睛玩手机,脸颊上开心滑闪着两 坨油肉,焦真则在衣橱镜子前轻盈地跳舞转圈,试穿新买的湖绿色衣衫──你们 明天登机是哪个搭客大厦?   新加坡有三个搭客大厦,第四个也将要竣工,坐出租车去机场,司机都会问 这个问题,乘客若答不上来,司机就可能“一怒之下”把人载去动物园。   文烈这一问,东城没搭腔,旁边两人异口同声给出两个答案:东鑫说第三搭 客大厦,焦真说第一。东鑫下午上网查过,国航G552的“离境”一栏标着“第三 搭客大厦”;东城他们来回机票是在上海通过焦真旅行社的熟人买的,打印机票 没注明回程航班是哪个搭客大厦,不过熟人曾经用电邮通知焦真,回程登机在 “第一搭客大厦”。好么,对于“第一”和“第三”究竟谁是谁非,一直到天黑 一位男性整理完行李,两位女性仍然针锋相对。除了网上信息,东鑫进一步说明, 自从第三搭客大厦前几年建成使用后,来去上海的所有国航飞机一向都停靠那儿, 包括东城他们来时乘坐的那趟航班也是。焦真有一副好模样好声音,这是她的不 可动摇的优势,她并不去有力反驳老公的姐姐,只软绵绵粘糊糊地一再强调她的 不证自明的信条:我那个旅行社朋友是不会弄错的。文烈听得烦,便打电话去国 航的热线,太晚了无人接听。一时辩明不了谁是谁非,使得焦真愈发表现出自己 是“胜方”的高姿态,瘦长身体在湖绿色衣衫里几乎摆动得像一条鱼,东城也顺 应情理,撂下手机,跟着他老婆一个劲瞎得瑟。看着这对小夫妻的超萌表演,文 烈突然感到累了,便叫东鑫赶快闭嘴,就寝休息。   今天一大早,文烈发话了:干脆兵分两路,乘出租车各奔自认的“正确搭客 大厦”。说好了,各自到达后,马上认证正确与否,发现错误的一方随后由机场 内部的免费轻轨转去正确的搭客大厦。听完文烈的号令,东城提着嗓子问道,机 场内转轻轨方便吗?文烈答,方便快捷。焦真狠狠瞪了东城一眼,长肉不长脑袋, 争做污点证人!   这儿,有个简单的共识,两方中总有错误的一方──这本身就是个错误,世 上没有所谓“简单的”共识,只有达成的共识。没有达成的呢,那不叫共识,叫 抬杠。   文烈东鑫到了第三搭客大厦后,从大屏幕上确认网上信息正确。两人相视一 笑,摇头叹气,然后并排坐在大厅的椅子上,等候东城他们认错后从第一搭客大 厦赶来汇合。   第三搭客大厦的采光系统设计得十分卓越,阳光柔和充足,绿化清爽优美, 宽敞舒适的空间让等待变得具有抒情意味。另外嘛,这样的场合也很适合平日里 絮絮叨叨的老夫老妻互相原谅和好如初。   左等右等,不见东城他俩人影。形势愈来愈明显:鸡同鸭讲才皆大欢喜,否 则就违背了抒情原则。   东鑫几次打东城手机(焦真的手机号码保密,无从知道),打不通。眼看时 间紧迫,两人急忙坐轻轨去到第一搭客大厦,却看到小夫妻俩谈笑风生排在一长 溜领回消费税回扣的旅客队伍里,他们的一大堆行李乱七八糟扔在几米开外无人 照看,什么时候被人当作再循环垃圾收走也说不定。显然他们到了后,并未验证 那份“上海电邮”的真伪,而是我行我素──这几天他们在新加坡疯狂购物,消 费税回扣是大餐后的甜点,有助于提高他们追求时尚的血糖指标,决不能亏了。   看到这一幕,文烈哭笑不得。某些人真是血糖超高的白痴!他跑到他俩面前, 开口骂了句粗话,他妈的,这事闹的!东城搔搔肥胖脸蛋,不解地问,怎么了, 姐夫?文烈吼道,你们这是在浪费时间!要知道,在错误的搭客大厦是不能领取 消费税回扣的。现在,你们的登机手续以及消费税回扣都必须赶快去第三搭客大 厦一揽子解决,所剩时间怕是来不及了!你们真是一对活宝!   只听焦真顽固地嚷嚷:“不是吧!我那个旅行社朋友很靠谱的,不会错的!” 她拒绝放弃排队,并坚决不让东城移动半步。婚姻的力量不是促进融合,而是防 止拆散。   文烈当场气得七窍冒烟,一下子气醒过来,原来是做了个梦。   窗外天色蒙亮,文烈听到厨房里传来轻微响声,东鑫在准备早餐,整夜她没 怎么睡。   文烈起床,出门去附近小贩中心打包了云吞面和菜头粿回来,昨晚睡前,好 吃懒做的东城对他表示,很想再品尝这两样当地美食。太阳照得窗前明晃,东鑫 竖起指头放嘴唇,示意他必须轻手轻脚,客人还在熟睡。   他俩坐下耐心等待,厨房重地比机场大厅少了梦幻,更具制约。   东城终于从房间出来,和姐姐姐夫会合吃早餐,看到云吞面和菜头粿,他肉 泡眼一亮,却也没道谢。东鑫问他,焦真起床了吗,他答,比我早起,在梳妆打 扮,别等她,她可是能把牢底坐穿的。东鑫说,我去叫她,吃了再打扮不迟,否 则豆浆凉了,喝了冒胃酸。东鑫去了房里,很快一个人回来了,脸色不悦说,我 们先吃吧。文烈朝她挤眼弄眉,你何必去自讨没趣!   等焦真姗姗来迟吃完早餐,八点过了。这位大小姐不怎么吃东西却精力充沛, 转而又为上飞机穿哪件衣服合适而破费斟酌地磨蹭,东城在旁热心帮着拿主意, 文烈不禁催了句,要抓紧。焦真用双手拢了拢直直的短发,不以为然道,还有两 个小时才起飞呢,着什么急呀?文烈立刻对她做了个“两个小时”强烈程度的鬼 脸,这次他知道,不是在梦里。   人跟人不一般见识,不如没有见识。   四人坐出租车去机场的路上,前面交通事故造成严重堵车。车后座的焦真偏 还故作姿态问,我们是先去第一,还是第三搭客大厦?文烈闷声闷气道,我告诉 过司机了,去尚未建好的第四搭客大厦。   后来,当小夫妻俩在机场内忙完所有手续,“拖儿带女”上气不接下气到达 飞机登机口时,离起飞时间剩十分钟不到,空姐和乘客纷纷对他们投来诧异的眼 光,若晚半分钟,登机门就关了,就泡汤。   做人的碎碎念念就是生存的分分秒秒。   不过,年轻小夫妻心态好,不在乎泡汤不泡汤。“要是没赶上,我们就明天 离开,还能在这儿多玩一天。”焦真气喘吁吁在座位上刚坐下,把身上崭新的粉 红连衣裙划拉服帖,再把直发上下一甩,轻描淡写对东城说。她并不是在开玩笑, 而是直率讲真心话。或许,在天气热的地方能把日子过得更松垮更随意些吧。   要不,紧绷的“不泡汤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更糟糕的弄虚作假?   送别贵客走出机场,文烈问东鑫,早上你去房间叫小妮子吃早餐,怎么了? 东鑫叹道,焦真说起来是大学生,一点不懂事。原来早上东鑫进了房间,亲切地 叫焦真一起吃早餐,却碰了一鼻子灰。文烈和东鑫是把自己卧室让给小夫妻俩睡 的,焦真觉得房间里那张有椭圆镜子的梳妆台别致,得好好用一用,便从手袋里 拿了一系列高级化妆品,在之前清理干净的台面上排排放齐,坐那儿对着镜子擦 呀抹呀,打量顾盼——你们先吃吧,我不饿——在脸上涂了厚厚白粉,慢慢用手 掌转圈搓匀,转过半边脸,凑近椭圆镜子,看爽,转过另外半边脸,凑近,看爽。 嗯,脸蛋也变成好看的椭圆了——什么,豆浆凉了,凉就凉了,天气热,喝凉的 才舒服呢——拿眉笔勾勒眉毛,不小心勾坏了,生气地用眉笔敲打梳妆台桌面, 使劲扭转嘴角——说啦,你们吃吧,不用等我,等来等去干嘛,又不是幼稚园小 朋友,要遵守纪律。   文烈劝慰,你就当她是幼稚园小朋友,撒娇是正常的。又说,谁叫你弟弟管 不住她,管不住还虚荣心十足,娶个空洞美貌的,找罪受。东鑫伸手敲了文烈额 角一记,叫你贫嘴!   文烈额角受痛,心头激灵:婚姻的力量,仿似在梦中。   接力赛,东鑫的弟弟弟媳前脚离开,文烈的哥哥嫂嫂后脚来到。   文烈的哥嫂从北京来,他们倒不是来新加坡随兴游玩,而是重点“考察”。   文烈的哥哥文泰是一家排名100强公司的总裁,这回是偕夫人去马来西亚会 见一个重要客户,商谈签订项目。哥嫂顺路先到新加坡,评估评估这个弟弟(文 泰只有一个弟弟)定居海外“小地方”的家,到底是啥模样。爸妈早年去世了, 哥嫂就是长辈。   哥嫂到家那天,“大地方”来的贵人呀,外面下大雨。天气不争气没办法, 厨房里晾着两三竹竿衣服。嫂嫂星桃眼尖,一进门就注意到竹竿上文烈的一件洗 旧的贴身背心,便随口问东鑫,声调透着轻微责备:“东鑫,那白色背心怎么发 黄了?”东鑫一时没反应过来,支吾说:“哦,大概是一路来洗衣机洗的关系 吧……”听了东鑫的回答,星桃眉梢斜挑,鼻息轻哼。星桃头上盘了不太招摇的 发型,插一枚精致发簪,整个人显得气派稳健,轻易压住了窗外烟雨。她郑重其 事从旅行袋里把带来的物品一件一件拿给东鑫过目,嘴巴没闲着,循循善诱: “内衣内裤放进洗衣机前,用肥皂打一打,然后浸在温水中泡半小时,再洗就不 会发黄了。或者呢,手工洗不就得了,又省事又干净。我从来不用洗衣机洗小件 和质料上乘的衣服。我家的名牌洗衣机功能齐全,可我当它粗家伙,用它洗得最 多的是床罩被单等大件。”顿一顿,“其实每个家庭都一样,洗洗弄弄的‘小事 情’可马虎不得,家才像个家──我们做女人么。”东鑫唯唯诺诺,没吱声。   天地间骤雨乍歇,只听得见屋檐的滴水落下,敲砖震瓦。   听了他嫂嫂这番因势利导的高论,文烈如鲠在喉。小丈夫总在小事情上反应 过于激烈。   本地常年闷热,每人内外衣勤换勤洗,家家户户用洗衣机洗衣服,再合理不 过的事情,被一下子挑出了,……电视里有档节目,叫做什么来的,对啦,“小 毛病大问题”──嫂嫂借题发挥,挑出了“小毛病大问题”!那句振振有词的 “我们做女人么”,什么陈词滥调,“女人半边天”的口号翻了新花样?   文烈不便出声,总裁哥哥在旁罩着呢。他转眼向他哥哥望去,文泰正埋首打 理那只刚打开的大件行李箱。“北方人”受不了南洋气候──雨天稍许凉快,客 厅开着风力强度打到极限的风扇,文泰依然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壮硕身材上那 件新的T恤软了湿了,耷拉下来,从领子到袖口到下摆,全方位走样。文烈灵机 一动,故意找刺:“哥,看你这件衣服,怎么像大象犀牛皮,尽是皱褶,出门前 嫂嫂没给熨烫?”哥哥未及回答,嫂嫂不但眼尖,耳朵也好使,嘴更快,女高音 毫不含糊飙过来:“他的衣服高级,能‘自动定型’,不需要熨烫。真要熨烫, 你哥他自己没有手啊!”文泰站直身,用力拉了拉T恤,更用力使了个眼色递送 给弟弟,文烈把后面的话语咽了下去。   文泰从大箱子里摸出一包东西递给文烈:“喏,你嫂嫂有‘特异功能’,隔 着千山万水都知道你的内衣已经由白变黄了,临出发前特意去商场买了半打棉布 白背心,捎带来送你。高支棉,质量上乘。尺寸大小是照我的买的,我俩身材差 不多,应该没问题吧。”──文烈心说,你如今身材可比我胖多了(东城年纪轻 轻的更胖,国内的男人普遍乐于超重),不过我可以“内衣外穿”,把背心套在 夹克外,没问题。   眼看文烈拿了那包背心和东鑫面面相觑,星桃在那边作出庄严抿嘴笑的模样。 今天她整装远征,参加了在外地举行的高难度射击项目,利索打了满环,值得心 气大顺。   文烈心里纠结,他嫂嫂这样的女人,不但眼尖、耳朵好使、嘴快,最重要的, 心思还准──与其说在“做女人”的“做”字上面下足了功夫,不如说发乎于一 种强大的内心动力。如果他嫂嫂立志做一个精益求精的射击运动员,或者她本人 成为一支高性能枪支,他哥哥这个大目标男一号会成为“终身名誉活靶子”吗?   文烈想起,以前有次同一大帮男女朋友坐船去韩国济州岛,半途遇到七级风 浪,同行的女性全部晕船呕吐,翻天覆地,男的却一个个不动如山,安然无事。 都说男人的心灵和感官均已麻木,那是个铁证──文烈因此并不为他哥哥担忧。   当然,更重要的,他哥哥之所以能够成功发迹,最初依靠的是丈人家的背景 和人脉。饮水思源,小不忍则乱大谋,总裁应该明白事理。   令文烈担忧的倒是,自己和东鑫有一天也会老,老到也做了“长辈”,情形 会怎样?   人越活越活不明白,人活得老糊涂了,那可是两个大不相同的概念。   哥嫂在新加坡待了大半天,匆匆完成“考察”,转机去了马来西亚。他们预 定在马来西亚也只待一天,谈完项目赶回北京,另有一单大生意即刻等着。   文烈和东鑫又来到樟宜机场送别客人,前天上午在此送别东城焦真“赶场突 击”的场面还历历在目。东城这臭小子,回去两天了,连个“报平安”的电话都 没给他姐姐打来。   他们刚从机场回到家,就接到东鑫的老母亲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关切询问, 她弟弟东城几时从新加坡回去?东鑫傻眼,他俩前天上午坐飞机回,怎么到现在 还没到家?   赶快打电话去航空公司追问,得知东城他们乘坐的G552航班的飞机半途出了 机械故障,前天上午先转去厦门降落了。飞机在厦门进行了抢修,耽搁一天半, 现已搞定,今天晚上会飞回上海。   东鑫心里着实埋怨弟弟,情况变化,既没给上海的母亲也没给新加坡的姐姐 知会一声。打了东城的手机,想数落他一通,照例不接。这人,有心玩失联!   祸不单行,接下来一天,文烈东鑫听说了马航MH370出事的消息。文烈哥嫂 预定从吉隆坡飞回北京的航班正是MH370!   正在两人惶恐慌张,打探各种讯息不得要领(或是最坏结果的似是而非的肯 定)之际,文烈的手机响了,显示外地来电,他边接听电话边对身边的东鑫咕哝, 怎么你弟弟打到我的手机上来了?他真会挑时间凑热闹!可一听电话,吓他一大 跳,文泰的嗓音。文泰刚“喂”了一声,文烈就浑身哆嗦,是哥哥你吗?你,你 这是从哪儿打来的?电话那头哈哈大笑,你以为我是从地狱打给你?放心,我和 你嫂嫂还在马来西亚,梳邦机场候机室。昨天我们跟客户谈项目没有马上谈妥, 拖到今天才签字画押,延迟到今晚回。不想那么凑巧,命大,逃掉一劫!怕你们 听闻航班出事焦急,赶紧打个电话“报平安”。   文烈和东鑫同时松了口气,身心软瘫。骨肉亲情,即便表面上被锤炼得理智 冷冰,一旦“出事”涣散,竟也会溶化到热泪盈眶。   平静下来,东鑫又打电话去上海,想痛骂她弟弟几句,打个电话到新加坡手 会废了?   不料还是她老母亲接的电话,忧虑告知,弟弟弟媳仍然没有回到上海。东鑫 觉得不可思议,再打东城手机,仍然关机。   接着几天,情况依旧,就是说,东城焦真他们俩失联加失踪了。   过了不久,国航向作为家人的东鑫通报确认,G552航班的飞机在厦门修复了 故障,通知乘客重新登机,全体就位,只有东城和焦真两人缺席,机场反复广播 呼叫,飞机还多等了半小时,他俩还是没有出现,飞机只得起飞返航上海。   后来,有关各方陆续寻找了几个月乃至几年,特别是厦门警方将事件立案, 根据各种线索顺藤摸瓜调查搜证,却始终没有得出东城焦真下落的确切结论。   一桩悬案。   三. 去   一声呼啸,飞机像一枚地对空导弹,一下子窜上云端。   坐在机舱内的他,恍惚觉得,飞机脱离了人为控制,自行其是跳过在几十米 长的跑道上本应按部就班的加速和起飞过程,直接“发射成功”了。   接踵而来的是惯性限制──离奇飞快的“发射”速度,使得他的身子被安全 带紧紧束缚加倍压迫着。他多么想迅即自我解体,既可摆脱速度,也可摆脱限制。   飞机上升到了几万英尺高空,转入平稳的自动飞行模式。   他从座位旁的窗口心不在焉地望着机舱外厚薄不等的云层那静默庄严的凝聚 或飘散,头脑有些发胀。   她安静地坐在他身边,嘴里含一粒话梅。安静了一会儿,没预兆的,她突然 捅了捅他,转头朝他妩媚一笑。他吃了一惊,条件反射地回报一笑。他听见∕预 见那粒话梅在她嘴里被玩弄得支离破碎。他惶恐她对他妩媚,猜不出她那笑的意 思,更体会不了她和他之间经常需要修饰甚至经常需要掩饰的性别逻辑。奇怪的 是,若细想,结婚数年,对他来说,实际上她好像还没有表现出鲜明的性别特征。   她把话梅核吐出来,包在一张餐巾纸里,包妥当了,提神捏着,然后问他: “这次来,你和你姐姐姐夫讲过你前不久失业的事了吗?”   他小心翼翼地答:“时间紧,我忘了说。”   她仍然娇笑,费劲地不让它转变成筋疲力尽的恼恨:“怎么会忘了呢?你这 次来,不是说好了,要寻求你姐夫的帮助,或者在新加坡给你找份工,或是托他 哥哥在100强企业里为你弄个位置?”说着把包了话梅核的餐巾纸赌气扔在他脚 边。   他下意识地把那包东西踢到座位下:“我看我姐夫不是个愿意倾听的人,他 决不会帮我的。他仗着是名牌大学毕业,又在海外公司专业工作上有所成就,心 底里瞧不起人。我一旦跟他提起我失业了,他更笑话我。”   “你好歹也是大学毕业呀。”吐出了话梅核的口腔,更加伶牙俐齿。   “那不一样,我那个大学不怎么样。”他低声下气的。   话题不欢而散。   机舱里突然响起机长的广播,飞机发生了严重机械故障,为安全起见,过二 十分钟在厦门做紧急降落。   乘客们议论纷纷,气氛慌乱。   她的情绪完全没有受到广播的影响,说到另一件事:“你姐夫心底傲慢,你 姐姐也是一副假面具。我看她不怎么保养皮肤,眼圈显黑。早晨临走时,我好心 要把我的全套化妆品留给她使用,想不到她一口回绝,还说了难听的话。”   他提不起兴致再谈他姐姐姐夫,没有追问他姐姐对她说了什么难听的话。   他转换语调轻声建议:“等会儿在厦门降落,不如,我们索性‘跳飞机’, 不回上海去了?”   她马上热烈响应,脑子转得飞快,推论再简单不过:“好耶好耶,我们在厦 门报名参加旅行团,去金门一游。然后在金门找机会就地溜走,再由金门坐船去 台湾本岛,在台湾玩透透,之后决定要否回到大陆。大不了是逾期逗留被当地部 门遣送回去。”   三言两语定下了行动计划,两个年轻人很兴奋急切。   十分钟后,机上又响起了机长的广播,告知乘客们,是次机械故障已经被顺 利排除,飞机将继续原先航向,直接飞回上海,不在厦门降落了。   大家发出一阵欢呼,唯有他和她感到非常沮丧失落。后来行程中,两人谁也 不再说话。   他们的心,早前迫降在了一大片寸草不生的荒原上。   飞机上升到了几万英尺高空,转入平稳的自动飞行模式。   她和他并排坐在座位上,飞机起飞一个小时了,两人一直没有交谈。   靠窗的她睡着了,做起了梦,梦见他们还待在新加坡他弟弟家里,她和他还 有他弟弟三人坐在厨房的桌子边吃早餐。她问他弟弟,你老婆怎么不来吃,她起 床了吗?他弟弟吞吞吐吐说不出个所以然。她做了个不快的手势,站起来走去卧 室,看见弟媳坐在那张有椭圆镜子的梳妆台前细心化妆。她亲切地对弟媳说,快 来吃早餐,吃了再打扮不迟,否则豆浆凉了,喝了冒胃酸。不料弟媳呛回她,你 们先吃吧,我这儿没弄完呢,豆浆凉了就凉了,天气热,喝凉的才舒服呢。她听 了,生气地回转身……   她忽然敏感到这是在做梦,但眼前的事情好像又在真实的日子里发生过。况 且,在更多真实的日子里,发生过更多令她生气的事情,家庭里的,近在咫尺 的,……更严重更无可救药的是,他铁了心对她阳奉阴违,甚至引起她对他的日 常家暴。   她不愿醒来。生气在梦里,伤心在梦外……   他想睡,睡不着,睁大眼睛想心事。这次来新加坡,欲说服弟弟回国加入他 的企业,帮助他拓展业务,但是弟弟不为所动。哼,书呆子,自以为是海外专业 人士,不愿和他这个海内的商人哥哥同流合污。说起来,兄弟俩分别在不同国度 和环境里生活了多年,彼此早已成了陌生人。再者,与马来西亚客户的项目谈判 不顺利,虽然最终双方签了字,可是合约内容作了实质修改,预计利润减幅高达 七成以上。最令他头疼的,他急着赶回去并非有一笔生意等待处理,而是进驻企 业的中央纪委的检查组约了他谈话,人们对纪检组的约谈总是谈虎色变。哦,他 弟弟不愿跟他“趟浑水”是对的,他的风光舒坦的日子也许要走到头了。想到这 儿,他竟产生心念,恨不能找个捷径去痛痛快快自杀……   他的视线越过她的肩膀头颅,向窗外望去,星光稀淡虚渺,天空银黑幽深。   这时,他听见广播里传来空姐那轻柔温婉的声音:“本次MH370航班的机长 代表全体机务人员,祝乘客们晚安!”   她打起了呼噜,声气神态都在命运深处。   他瞄一眼座位小屏幕上显示的航线示意图,飞机正飞行在马来西亚和越南两 国海域的交界处。他的心情忽然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轻松。   四. 写   航班交错,时空交错,人生交错。   几年前有个星期天,文烈闲坐在家忽发奇想,要说也真是,航班很像“现代 人”的短促人生──轰轰烈烈起飞,迅疾爬升到理想高度,开足马力向目标推进, 企望一步登天实现梦想……   然而,也可能突然发生故障,失去方向,或者更悲惨,不知不觉去到了哪里, 变成无法破解的谜。   他于是问东鑫,唉,我说,如果有一天,因为什么突如其来的灾难,我是说 那种统一巨大的、星球级别的灾难,它一下子覆盖了全人类每个个人每个家庭的 小小命运,让全世界所有的航班都停飞了,那么,所有人的人生,几十亿人的、 被大范围相互隔离了的人生,是否也就因此都停滞不前了?“痛不欲生”可否是 这种情形的写照?   东鑫正在研究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听了丈夫的发问,便见笑:你呀,一大老 套的,逻辑有问题。你就是喜欢走极端!依我看,任何航班都是暂定的,最终都 要降落的。而脚踏实地的日子,才是生命的普遍延续。那些地面上无可无不可的 日常遭遇和经历,不管多么琐碎鸡狗,多么负面无聊──我知道你耿耿于怀,是 你的性格使然──反映的才是人生的凡相和真髓。   她在文具产品的广告上做了个标记。   真的吗?文烈大声疾呼地沉默。   后来又有一天,文具齐备了,东鑫开始写起了她的小说,开头颇具哲理: “总结起来,又回到了我对他讲述过的那个陈旧观点,那就是,平常日子里的无 数趣闻轶事,磕磕碰碰,纷纷扬扬,堆积发酵,分化变质,你能看见,你能剖析, 你能醒悟,……那才是真实的甚至是‘有意义’的生活,或者把它叫做‘生存’ 也行──小说家再异想天开,再浪迹天涯,最终还是得有头有脸地回到‘自己的 家’。”   她有她的逻辑:家庭生活∕婚姻生活,演变的结果经常是,女的越来越不耐 烦坏脾气,男的越来越逆来顺受,其实不如说是,经过长期的同床异梦,女人越 来越看透了男人。   她苦闷地自忖,是否也看透了写作,不再信任它了? ◆       我所热爱的原创音乐之the Beatles篇                ·Yiren·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网络,最让我痛苦煎熬的可能是无法再无限欣赏我所热爱 的原创音乐及其Video。当工作辛苦劳累时,不时地会让我烦躁沉闷甚至悲观失 望。然而,是音乐,让我能够从这种不快中很快地缓解过来,并给我继续努力向 前的动力和勇气;是音乐,让我更深刻地去感悟艺术的魅力,进而获得更多的灵 感和启发。这里,我想写下我所聆听并激励我的音乐艺术家及其他们的原创音乐, 与共志者共享之。   首先介绍一下我最热爱的摇滚乐队 - the Beatles。   来自英国利物浦的John Lennon, Paul McCartney, George Harrison和 Ringo Starr (原名Richard Starkey) 从20岁左右的Debute到征服世界,再到耕 耘不到十年的乐队的解散,再到Lennon 40岁、Harrison 58岁的英年离世,再到 现在只剩下近八十高龄的McCartney和Starr,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the Beatles 迷,我内心更充满的是缕缕忧伤,只有在Video看到他们依然欢蹦演唱的时候, 才感觉到the Beatles永远都在且青春永驻的活在我的心里。   作为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乐队,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对其只是字面上的听说, 很少去聆听、感悟和深刻了解the Beatles的歌曲。The Beatles原创的歌曲共有 188首 [1],大部分由乐队核心Lennon和McCartney单独或一起合作所创作 (这里 我所说的创作指作词并作曲),但公开的贡献均标注Lennon-McCartney。此外, 主音吉他手Harrison创作了25首,鼓手Starr创作了2首 。我最喜欢听且收录的 the Beatles的歌曲有78首,每当步行去超市并排长队时、每当夜深人静思考时、 每当情绪低落时,我就会把这78首歌曲连续循环播放忘我地聆听下去。下面我主 要介绍下the Beatles的代表性歌曲、the Beatles及其成员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 及the Beatles解散后各成员的发展。   一、The Beatles的代表性歌曲   1. 早期情歌   The Beatles 的情歌,唤醒的是人们的青春荷尔蒙,是人们的激情和狂热。 正如The New York Times记者Jeannette Catsoulis在她2015年发表在该报刊的 一篇文章 “The Beatles Awaken a New Sensation” 中这么描述她在1964年参 加the Beatles演唱会时的亲身感受的: “我想我是在一个the Beatles的演唱会 上,第一次有了我的性高潮的,那时候在青春前期的我怎么知道呢? 在那个性解 放运动之前和互联网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我无知的认为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好像就是爱欲的最高境界” [2]。   (1)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这是一首由Lennon和McCartney在1963年一起创作并一起演唱的燃爆青春荷 尔蒙的情歌。听上去节奏紧凑、欢快明朗、激情而又愉悦,也是Harrison和 Lennon的吉他、McCartney的贝斯及Starr的击鼓一起和谐演奏出来的完美曲调, 成为了the Beatles全球最畅销的单曲 [3]。在Rolling Stones 2004/2010评出 的500 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歌曲榜单中排名第16 [4]。   (2) She loves you   这首歌由Lennon和McCartney在1963年一起创作并一起主唱,并由Harrison 伴唱的一首很不寻常的歌曲。作为一首相思情歌,旋律听上欢快悦耳但又略带一 点思念和牵挂。另外,这首歌曲不寻常的地方是歌词叙述的并不是书写者为他所 喜欢的人的爱,而是作为一个中间人去描述一种不可能在一起的爱情,如歌词所 述:   “You think you lost your love,   Well, I saw her yesterday.   It's you she's thinking of –   And she told me what to say.   She says she loves you ...   You hurt her   She didn't know why   It wasn't your fault   And didn't turn around   Oh yes she loves you   Because with you alone she can only be happy...”   此歌曲是the Beatles在英国本土销量最高的单曲,也是在60年代所有艺术 家中销量最高的单曲 [5]。Rolling Stones 2004/2010评出的500 首自始至今最 伟大的歌曲榜单中,此曲排名第64 [4]。   (3) I should have known better   这是一首由Lennon在1964年单独创作并和McCartney一起演唱的情歌。听上 去非常的欢快愉悦,而Harrison高超的吉他和弦让这首歌的曲调更加升华。在我 最喜欢看的the Beatles的一个现场Video中,四个人都及其欢快的表演着, Lennon中间还穿插演奏口琴,McCartney不时地去斜瞄一下Lennon以便跟上大哥 的节奏,Harrison也欢快无比的一边跳一边弹他的吉他。这是我所看到过的the Beatles成员在一起最开心现场表演的一个Video。有趣的是,在该Video的末尾 出来了一个歌迷,忘我地欣赏着the Beatles的表演,最后把手举起来欢呼的时 候,发现自己和另外一个欢呼的人一起带上了手铐。这就是the Beatles迷忘我 的境界。   (4) And I love her   这是一首由McCartney在1964年单独创作并主唱的一首情歌。McCartney优美 的歌声加缓慢的吉他和轻柔的击鼓伴奏听起来及其赏心悦耳。McCartney称其为 第一首打动他自己的抒情歌曲 [6]。   (5) When I am sixty-four   这是一首由McCartney在1956年14岁时作曲,后来又填词在1967年公开发布 的歌曲 [7]。其描述的是年轻的小伙子但愿能和他喜爱的人走在一起并变老。歌 曲由McCartney主唱,旋律听上去舒缓悦耳,加上Starr和谐有力的击鼓声又带一 丝忧伤和牵挂。我很喜欢听这首歌,但是我也会想到the Beatles的两位成员都 没有活到64岁,不仅又有一丝伤心和感叹。   (6) Yesterday   这是由McCartney在1965年单独创作并单独弹奏吉他演唱的一首略带伤感的 情歌,也是the Beatles的第一首Solo表演的歌曲。旋律听起来简洁优美而又感 伤动人,至今依然流行,有超过2200个翻唱版本,被认为是所记录的音乐历史上 被翻唱最多的歌曲 [8]。1999年BBC radio民调测试中被投票为20世纪最佳歌曲 [8]。在Rolling Stones 2004/2010评出的500 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歌曲榜单中, 此曲排名第13 [4]。据McCartney和the Beatle传记作家描述,这首歌曲是由 McCartney在做梦的时候构思了整个旋律,他醒来后马上在钢琴前演奏出来以免 忘记 [8]。我写文章时也是如此,睡觉时经常会梦到新的想法,醒来后会马上笔 记下来。   2. Harrison在乐队时创作并主唱的代表作   Harrison是乐队中最年轻的一个 (比Lennon和Starr小3岁,比McCartney小1 岁),他在the Beatles时期的音乐创作和歌唱才华大部分时候被Lennon和 McCartney两位天才所掩盖,故他说自己是乐队中 “看不见” 的歌手。这里我 介绍下他在乐队时所创作的两首最有名的歌曲 –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与 “Something”。这两首歌曲均进入了Rolling Stones 2004/2010评 出的500 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歌曲榜单,分别列第136和第278 [4],同时也均进 入了Rolling Stones 2010年评出的the Beatles自始至终Top 10歌曲 [9]。   (1)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这首歌曲是由Harrison在1968年单独创作并主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的 《易经》。当Harrison到他父母家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并他阅读完后,发现他所感 悟到的东方文化和西方介绍的却是相反的 [10],正如歌词中描述的:   “...I look at the floor and I see it needs sweeping   Still my guitar gently weeps.   I don't know why nobody told you   How to unfold your love   I don't know how someone controlled you   They bought and sold you...   With every mistake we must surely be learning   Still my guitar gently weeps   I don't know how you were diverted   You were perverted too   I don't know how you were inverted.”   这首歌传送了他对这个世界并没有现实博爱的灰心失望,正如他所说的 "The love there that's sleeping"。歌曲旋律听上去无比的优美悦耳同时又带 一丝失望和感伤,是我最喜欢的the Beatles歌曲之一。另外,这首歌在Rolling Stones 2008年评出的100 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吉它曲中排名第7 [11]。   (2) Something   这是一首由Harrison在1969年单独创作并主唱的情歌,有音乐历史学家们认 为这首歌曲反映了Harrison的音乐创作水平能够赶上Lennon和McCartney [12]。 而此曲创作时候的Harrison和Pattie,Lennon和Yoko, McCartney和Linda, Starr和Maureen均在二人世界的欢热中。歌曲旋律听上去舒缓优雅而又自在,非 常适合恋爱时期的男女。这首歌曲被150多个艺术家翻唱,是the Beatles继 “Yesterday” 之后的第二首被翻唱最多的歌曲。在Broadcast Music Incorporated列出的20世纪被最多翻唱的歌曲中排名第17。同时该曲被Ivor Novello Award评为1969年度最佳作词和作曲的歌曲 [12]。   3. Starr在乐队时创作并主唱的代表作:Octopus’s Garden   这是一首由Starr在1968年创作并主唱的一首歌曲,听起来舒雅优美而又休 闲平静。帮助Starr完成这首歌的Harrison这样评论这首歌曲: “This cosmic song is lovely and so peaceful” [13],正如歌词提到的:   “I'd like to be   Under the sea   In an octopus' garden   In the shade...   Oh what joy   For every girl and boy   Knowing they're happy   And they're safe...”   另外,因词曲的押韵平和欢快,有时被认为可以作为一首儿童歌曲 [13]。   4. 后期伤感歌曲   The Beatles后期,McCartney成为了乐队的实际领导者,大部分歌曲由他创 作并主唱。因为后期乐队面临解散,许多歌曲听起来很伤感。这里我列举最有代 表性的3首:   (1) Hey Jude   这是一首由McCartney在1968年单独创作并演唱的一首the Beatles的几乎家 喻户晓的歌曲。创作灵感源于乐队后期将要解散所引起的激变,而Lennon为了 Yoko离开了他的妻子Cynthia 和他5岁的儿子Julian。在此期间,McCartney驱车 看望了Cynthia 和Julian,回来的路上便写下了这首歌,原名为“Hey Jules”, 后来改为了“Hey Jude”,用来安慰Julian免于父母分开的压力 [14]。正如歌 词的描述: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Hey Jude, don't be afraid.   You were made to go out and get her.   The minute you let her under your skin,   Then you begin to make it better.   And anytime you feel the pain, hey Jude, refrain,   Don't carry the world upon your shoulders.   For well you know that it's a fool who plays it cool   By making his world a little colder...”   此歌曲听上去舒缓伤感、悦耳动听,简单优美的旋律充分地体现了 McCartney盖世的音乐创作天赋。这首歌曲在Rolling Stones 2004/2010评出的 500 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歌曲榜单中,为the Beatles排名最高的单曲,名列第8 [4]。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70岁的McCartney依然激情洋溢地做在钢琴前 弹唱表演这首歌曲,期间还走到大舞台上挥手和观众互动,并和在场所有人一起 高唱这首歌,让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2)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这是一首由McCartney在1968年单独创作并在1970年公开发布的一首很伤感 的歌曲,创作的意图来自乐队成员日益升高的紧张关系。歌曲旋律听起来忧伤动 人,让人流泪。在一个the Beatles后期的工作室现场Video中,McCartney坐在 钢琴前弹唱练习这首歌,留着长胡须看上去有点颓废,而Lennon和Yoko一起坐在 地毯上吸着烟、调着情,这便是the Beatles后期的情景。   (3) Let it be   这首歌曲是由McCartney在1968年单独创作并在1970年公开发布的一首伤感 歌曲。创作的意图同前面的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McCartney面对 乐队将来可能的解散,他非常的伤心失望。这个时候,他经常想起他在14岁时就 离他而去的母亲。有一次在做梦的时候,他的妈妈Mary告诉他: “It will be all right, just let it be”,故这首歌曲被他命名为 “Let it be” [15], 正如歌词所描述的:   “When I find myself in times of trouble, Mother Mary comes to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And in my hour of darkness she is standing right in front of me   Speaking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let it be   Whisper words of wisdom, let it be   And when the broken hearted people living in the world agree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For though they may be parted, there is still a chance that they will see   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   这首歌曲中,McCartney忧伤动听的歌声及其优美的钢琴演奏、Harrison和 Lennon悦耳和谐的吉他合奏、Starr铿锵有力的击鼓伴奏让整个旋律达到了完美。 这首歌是McCartney宣布离开乐队前the Beatles的最后一首单曲,也是the Beatles的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歌曲之一。Rolling Stones 2004/2010评出的500 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歌曲榜单中,排名第20 [4]。   除以上歌曲外,我再推荐一些鲜为人知的the Beatles好听的歌曲:   节奏欢快的如 “Thank you girl” (为Lennon和Paul McCartney一起创作 并献给众多女歌迷的礼物,而以击鼓为主的演奏把Starr的打击乐智慧也发挥到 了极致), “Hold me tight”, “Ob-La-Di, Ob-La-Da”, “Drive my car”, “Birthday”;   舒缓悦耳的如 “Golden slumber”, “Carry that weigh”, “We can work out”, “Black bird”, “Two of us“, “Do you want a secret”, “Wait”, “Free as birds” (为乐队解散后Lennon在1977创作并和the Beatles成员再聚首一起录制的),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Yes it is”;   优美和谐动人的如 “This boy” (Lennon, McCarney, Harrison三人同时 合唱的完美和谐曲调);   忧郁动人的如 “Girl”, “Don’t let me down” (这首歌曲由Lennon为 Yoko创作的一首伤感情歌);   思念牵挂动人的如 “Things we said today”,”Ask my why”;   略带忧思且旋律优美的如 “Nowhere man” (the Beatles 第一首非情爱类 歌曲)。   可能有人会嘲笑我: “新时代了居然还给我们介绍爷爷辈听的老掉牙歌曲”。 首先,我们爷爷那辈在他们年轻的时代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什么是摇滚乐,也没有 机会听和了解the Beatles的歌曲;其次,为何Mozart的音乐到现在两百多年了 不仅没有人说其老掉牙,反而被誉为经典的高雅艺术并演奏在奢靡的音乐大厅供 非普通百姓去欣赏呢?相比而言,the Beatles的流行音乐就较Mozart的古典音 乐低俗了吗?就艺术本身而言,同为伤感音乐,Mozart的第40交响乐要更客观性 的优于the Beatles的 “Let it be” 了吗?非也!美国哲学家Gary Gutting 2013年发表在The New York Time的一篇题为 “Mozart vs the Beatles” 的文 章就评论到: “高雅艺术只不过是通常用来支持贵族阶层的虚荣做作和特权罢 了...,而the Beatles用他们优美悦耳的旋律、调侃的歌词、我行我素的做派、 音乐冒险的理念...吸引了人们,同样的符合高雅艺术” [16]。有趣的是, Gutting的文章还配了一副讽刺卡通画,描述的是一位钢琴师走上舞台拿起 Mozart的乐谱陶醉地演奏了起来,而台下特写的一男和一女听众却抓耳挠腮地不 能理解音乐所云。钢琴师奏闭后,拿着鲜花回到了自己的车里,然后播放了 Britney Spears的CD戴着耳机驾车而去。我想,在当今已消灭了世袭贵族的社会, 就算亿万富翁的创业家也不会天天去听低调沉闷的古典音乐,而是在闲暇的每时 每刻都会去享受自由个性的流行音乐。再次,Rolling Stones 2010年评出的500 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歌曲榜单中,60年代的歌曲占39.2%,70年代的占26.2%,80 年代的占11%,90年代的占4.4%,2000年代占5.4% [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现代 流行音乐其欣赏价值和艺术水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我个人认为智能时代的人 类其艺术智慧和创造力可能也下降了。   二、The Beatles及其成员的成就和荣誉   1. The Beatles的崛起结束了美国非原创性歌手Elvis Presley的时代,成 就了英国音乐入侵摇滚乐发源地美国及征服世界的the Beatles时代;   2. The Beatles是至今音乐销量最高的音乐艺术家 [17]。除此之外,上世 纪60年代,英国经济走到了美元耗尽的危机之中,不能维持把汇率固定在每磅兑 2.8美元的承诺,而这一危机的救世主就是the Beatles,正是该乐队到美国和其 他国家的巡回演出所赚的钱做到了力挽狂澜 [18],有媒体统计1964到1966年the Beatles每秒钟能赚650美元 [18]。而就在the Beatles解散后的近半个世纪,四 个成员在2013年的收入为7千1百万美元 [19],每秒钟赚2.25美元。   3. Rolling Stones 2004/2010年列出的500首自始至今最伟大的歌曲中,入 选歌曲最多的艺术家就是the Beatles,贡献23首,其中进入前100的有10首 [4];   4. The Beatles的历史性评价:   (1) Rolling Stones 2004/2005/2011年评出的100 位自始至今最伟大的艺 术家中,the Beatle均名列首位 [20];   (2) Billboard 2008年列出的最成功的100位艺术家中,the Beatles名列首 位 [21];   (3) Times 收集的20世纪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中,the Beatles被列其中 [22]。   5. The Beatles成员的历史性评价:   (1) BBC 2002年评出的英国历史上100 位最伟大的英国人中,Lennon和 McChartney分别名列第8和19,而排名超过他们的科学家只有Charles Darwin和 Isaac Newton两位。Harrison名列第62,排名超过蒸汽机发明者James Watt和喜 剧演员Charlie Chaplin [23]。   (2) Rolling Stones 2015年评出的100 位自始至今最伟大的Songwriter 中, McChartney名列第2,Lennon名列第 3,Harrison名列第65 [24];   (3) Rolling Stones 2010年评出的100 位自始至今最伟大的Singer中, Lennon名列第 5,McChartney名列19 [25]。   (4) Rolling Stones 2015年评出的100位最伟大的吉他手中,Harrison名列 第11,Lennon名列第55 [26]。Lennon不仅是音乐创作和歌唱的天才,鲜为人知 的是他也是一位很出色的吉他手,故Lennon说他是乐队中“看不见”的吉他手。   (5) Rolling Stones 2016年评出的100位自始至今最伟大的鼓手中,Starr 名列第14 [27]。Starr虽然不是各摇滚乐队中打击技术最好的鼓手,但是他能配 合乐队其他成员演奏出最完美的摇滚乐,有人称他为摇滚打击乐的教父,因为他 用自己的感觉和智慧去演奏打击乐的艺术给其他技术更胜一筹的鼓手生动地上了 一课 – 击鼓不仅是用手去狂敲猛打,更得用脑。   三、The Beatles解散后各成员的发展   The Beatles 解散后,四位成员各自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作为和平活动家 和富有哲学思想的Lennon 创作了旷世杰作Imaging,Rolling Stones描述这首歌 为献给世界的Lennon的最伟大的音乐作品 [28]。这首歌平静清澈的旋律,柔软 的和弦进度堪称完美,被Rolling Stones 2004/2010年列出的500首最伟大的歌 曲榜单名列第3 [4]。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巨屏播放Lennon做在钢琴前 弹唱这首歌曲的Video,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No hell below us   Above us, only sky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 for today   Ah...”, 仿佛Lennon “Get back” (the Beatles后期由McCartney创作的 一首著名歌曲) 到了我们身边。   McCartney在乐队刚解散后的一段时间一直很消沉悲伤,于是创作了著名歌 曲 "Maybe I'm Amazed" 表达那时候的心境,歌词中这么描述的:   “Maybe I'm amazed at what's going on ...   Maybe I'm a man and maybe you're the only woman who could ever help me;   Baby won't you help me understand ...   Maybe I'm amazed at the way you pulled me out of time, hung me on the line,   Maybe I'm amazed at the way I really need you."。后来,McCartney和 他的妻子Linda及其他成员组建了Wing乐队,其成为了70年代最成功的乐队之一 [29]。另外,McCartney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音乐家之一,截至2020年其估计财 富为8亿英镑 [30]。2020年疫情大爆发时,世界各地的歌星们参与了一场在线直 播的主题为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的环球音乐会,以感谢和鼓励 奋战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78岁的McCartney应邀参加了表演,他精神矍铄,一 边弹钢琴一边演唱了他在the Beatles时期创作的著名歌曲 “Lady Madonna”。   Harrison在乐队解散后独立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 作了许多一流的歌曲,最著名的如 “My sweet lord” 成为了1970年底和1971 年上旬国际排名第一的单曲 [31]。Harrison也是很富有的音乐家,生前财富为1 亿英镑 [32]。   Starr在乐队解散后自己的音乐事业也发展地蒸蒸日上,成为了是世界上最 富有的鼓手,截至2020年其估计财富为3.5亿英镑 [33]。   概略地介绍完了the Beatles,但是听the Beatles的音乐却永无止尽。   谨以此文献给我所挚爱的the Beatles!   2021年10月于纽约曼哈顿   (待续其他原创性歌手及其音乐的介绍)   参考资料   [1] Wikipedia: List of songs recorded by the Beatl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ongs_recorded_by_the_Beatles   [2] Jeannette Catsouli, The Beatles Awaken a New Sensat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15.   https://www.nytimes.com/2015/08/18/arts/music/the-beatles-awaken-a-new -sensation.html?referrer=masthead   [3] Wikipedia: 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_Want_to_Hold_Your_Hand   [4] RollingStone: 500 Greatest Songs of All Time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lists/500-greatest-songs-of-a ll-time-151127/jackson-browne-running-on-empty-151104/   [5] Wikipedia: She Loves You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_Loves_You   [6] Wikipedia: And I Love H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_I_Love_Her   [7] Wikipedia: When I am Sixty-Fou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hen_I%27m_Sixty-Four   [8] Wikipedia: Yesterday (Beatles so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esterday_(Beatles_song)   [9] RollingStone: The Top Ten Beatles Songs of All Time    https://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culture-lists/the-top-ten-beatles -songs-of-all-time-10664/   [10] Wikipedia: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hile_My_Guitar_Gently_Weeps#Personnel   [11] Rolling Stone‘s 100 Greatest Guitar Songs Of All Time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531030023/http://www.rollingstone.com /news/story/20947527/the_100_greatest_guitar_songs_of_all_time/print   [12] Wikipedia: Something (Beatles so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mething_(Beatles_song)#Personnel   [13] Wikipedia: Octopus’s Garde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ctopus%27s_Garden   [14] Wikipedia: Hey Jud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y_Jude   [15] Wikipedia: Let It Be (Beatles so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t_It_Be_(Beatles_song)   [16] Gary Gutting: Mozart vs. the Beatles, The New York Times, 2013   https://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2013/07/14/mozart-vs-the-beatles /?searchResultPosition=1   [17] Wikipedia: List of best-selling music artis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best-selling_music_artists   [18] Kristin Forbes: Financial “deglobalization”?: capital flows, banks, and the Beatles   https://www.bankofengland.co.uk/-/media/boe/files/speech/2014/financia l-deglobalization-capital-flows-banks-and-the-beatles.pdf?la=en&hash=6 42B6511169CFC797A661157B03BE5035E780339   [19] Forbes: How The Beatles Earned $71 Million This Year, Sort Of   https://www.forbes.com/sites/zackomalleygreenburg/2013/10/23/how-the-b eatles-earned-71-million-this-year-sort-of/?sh=3fc1549011cb   [20] RollingStone: 100 Greatest Artists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lists/100-greatest-artists-14 7446/   [21] The Billboard: Hot 100 All-Time Top Artists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913150551/https://www.billboard.com/b bcom/specials/hot100/charts/top100-artists-20.shtml   [22] Times: the Beatles- Irrepressible and irresistible, they were — and remain — the world's most astonishing rock-'n'-roll band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822101414/http://www.time.com/time/ti me100/artists/profile/beatles.html   [23] Wikipedia: 100 Greatest Briton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100_Greatest_Britons   [24] RollingStone: 100 Greatest Songwriters of All Time   https://www.rollingstone.com/interactive/lists-100-greatest-songwriters/   [25] 100 Greatest Singers of All Time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lists/100-greatest-singers-of -all-time-147019/   [26] RollingStone: 100 Greatest Guitarists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lists/100-greatest-guitarists -153675/lindsey-buckingham-39147/   [27] RollingStone: 100 Greatest Drummers of All Time   https://www.rollingstone.com/music/music-lists/100-greatest-drummers-o f-all-time-77933/cozy-powell-30367/   [28] Wikipedia: Imagine (John Lennon son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magine_(John_Lennon_song)   [29] Wikipedia: Paul McCartney and Wing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McCartney_and_Wings   [30] Wikipedia: Paul McCartne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McCartney   [31] Wikipedia: My Sweet Lor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y_Sweet_Lord   [32] Wikipedia: George Harris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Harrison   [33] Wikipedia: Ringo Star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ngo_Starr ◆             达喀尔的风               ·椿 楸·   下班后,天色已晚,我从13路公交车的终点站下车,遂即前往附近的大学站 换乘有轨电车。我刚刚走上站台,就看见一位盲人在一位老太太的搀扶下横穿马 路,随后也走进车站,并最终我面前不远处停下了来。老太太对着等车的众人说 她还要赶路,并不乘车,问谁能接着帮助一下这位先生,说着说着,她把眼光投 在了我的脸上。   我自然是乐意做的,之前我曾经多次在路上帮助盲人。我说,我可以帮助他, 您放心走吧。   她转身对盲人说,您旁边的这位年轻小伙子会帮您上车。说完,她谢过我就 走了。我听得清楚,刚刚她居然说我年轻,看来是我口罩盖得很严,遮住了发黑 的眼圈。   眼前的盲人是一位黑人小伙儿,人很年轻,上身白色宽松的外套,下身是颇 紧的黑裤,他手杖上有一截红色最为醒目。天色已暗,他没有面向我,我看不到 他的眼睛,也有些不敢看。   我见车还没来,为避免尴尬,便想与他攀谈。我问他哪站下车。   圣·埃洛瓦站,他说。   哦,那就是下一站,我说。   我问,您是在这里读书吗?   他说是,他是M城第三大学的学生,在读本科。   我说我就住在圣·夏尔勒站附近,那里有个三大的分校区呢。   他哦了一声。   之后是一片寂静。他似乎看着远方的风景,我也朝他看的方向看去。我看到 了他的侧脸,他一动不动,像一张剪影,为我展示了标致的额头、鼻子和嘴唇, 他那极短而卷曲的发,也在远方乌云的幕布上层次清晰、边界分明。   我揣测着他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让我忽然想起“盲文“这个法语单 词。该词是以盲文的发明者路易?布莱叶的名字命名的。说来也巧,但也惭愧, 这个词是我在前几天刚刚学到的,仅仅是因为我在电话里把一位同事的姓氏“布 拉耶”错读成了“布莱叶”,认真的秘书专门为我纠正,并教会我“盲文”这个 单词。   我想把这个单词用在一句法语里面——当我用到它的时候,我就算是把这个 词汇彻底掌握了。于是我问,您在课堂上是用盲文吧?   他说,当然,随即又说,很好,你居然知道“盲文”这个词。   是呀,我说,我知道。我很开心,但也立刻察觉:他虽看不见我的样子,但 或许是因为我有口音,他似乎早已听出我并非法国人,于是才这么说了一句—— 否则,他大抵不必称赞一个母语是法语的人居然知道“盲文”一词怎么说。   他接着也提到了,由于这种文字是布莱叶先生发明的,后人干脆就以他的名 字代指“盲文”一词。   我说是呀,多亏了他,我们才能共同读懂同一本著作。   您读什么专业,我问,是文学吗?   不,社会学,他说。   我说,我是科研工作者,从事的工作很多是跟农学相关的。   他惊讶到,啊,原来你工作了都。   听他惊讶的语气,我想,他大概轻信了刚才那位老太太的话,真以为我是一 位和他一样年轻的小伙子。   是的,我说,我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十年以上了,我喜欢这里。   他说,我也喜欢这里,虽然学业完成后我就要离开。   我先前就觉得他的法语有非洲口音,但并没有上来就问人家来自哪里——有 时候这样问问题会有些冒昧,但听他这么一说,我趁机问道,那您来自哪里?   塞内加尔,他答道。   听到这个国名,我心中一阵欢喜。   我说,我特别喜欢塞内加尔的亚撒鸡,这是我最喜欢的非洲菜之一。   他很开心,问我有没有在塞内加尔吃过。   可惜没有,我说,那次我是在法国吃的,在一个小城的车站附近。   其实,我挺想为他讲述那次我吃亚撒鸡的经历的,那是我与这道菜的第一次 邂逅。记得那天是个周日,法国鲜有餐馆开门,饥肠辘辘的我在一座南法小城下 了火车,瞥见有家非洲餐馆尚未打烊,便走了过去。老板娘是一位非洲大妈,她 本想以关门为由将我拒之门外,但我说我吃饭快,之后还要赶车呢,于是她就把 我带到厨房,把锅内剩下的最后一根鸡腿连汤带水地刮进了一个饭盒,又把满满 一勺米饭倒进了另一个饭盒,让我坐下吃。我坐在关了门的店面里,把饭菜吃了 个精光,仍意犹未尽。大妈看到我嘴馋的样子,告诉我说,这道菜叫“亚撒鸡”, 是她们塞内加尔的国菜之一……   只是这个故事实在太长,所以我并没有向他讲述。何况,一个陌生人跟另一 个陌生人还没上聊几句,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他猴年马月的一次在一个毫不相干 的车站吃饭的事情,这种剧情只能出现在最荒诞的戏剧里面,不会发生在现实当 中。   接着,我问他是不是来自首都达喀尔?   他说,不,但离达喀尔不远。   我说,我有个中国朋友曾在达喀尔呆过很久,每次都呆好几个月;她是一名 法语翻译,酷爱摄影;她对我说,她喜欢达喀尔的人,还有,达喀尔的风;她还 说,达喀尔的风很大很大。   是的,那边靠海,风的确很大,他说,像是在回应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然后,他问,你朋友现在在哪里?   她已经回到中国,我说,因为疫情,她曾滞留在达喀尔很长一段时间。说出 “滞留”一词时,我忽然觉着自己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于是又连忙解释说, 她很喜欢那里的,拍了很多很好看的照片,哦,对了,她的法文名字叫克莱尔。   克莱尔,他重复了一遍她的名字。   霎那间,身边的我真的感受到了一束光的存在,它穿过密布的乌云,落在他 的白衣之上,构成了这个晚上唯一的晴朗,而“克莱尔”在法语中正是“光明” 的意思。   终于,车来了,横亘我们面前。   我说,我扶你进去。这是我第一次用“你”跟他称呼——之前,我一直跟他 用“您”,而他一直跟我用“你”,于是这次我就趁机主动改了过来,让我们的 对话变得更加亲和。   说完,我用双手扶着他的右臂,把他的身躯转到了车门的方向。扶他时,我 的手能够感受到他发达的肱三头肌所呈现的健美。这是一只多么年轻的手臂啊, 我内心叹道,并揣测着他的年龄。他估计也就二十出头吧。我想。而就在这时, 他也终于面对了我一次,似乎正在看我。我望见他深陷的眼睛,那双眸子向上翻 着,几乎逃逸了整个眼眶,只露出一丝边际。我赶紧移开双眼,躲开这毫无意义 的“对视”。   请大家让一下,我对其它上车的乘客喊到。众人留出了一条通道,让我们两 个率先上车。我扶着他,走进了车里。   我们上车了,听到车门关上时,他忽然有点窘迫,急忙问我,咦,你怎么还 不下车?   说完,他赶紧尝试去推刚刚关闭的车门,但车门已经锁死,电车旋即启动。   我这时才明白过来,他一直以为我并不坐车,只是扶他上车,现在车开了, 我却没来及出去。   他开始连连对我说对不起,显然,他觉得我因为帮助他受到了连累。   我说,不是的,不是的,我也要乘车的,我们正好顺路。我刚刚给你提过, 你在下一站圣·埃洛瓦站就下车,而我要去圣·夏尔勒站,这不,还有好几站呢……   说到这,我忽然打住了,因为我意识到,他可能并不知道我说的圣·夏尔勒 站在哪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面,但他的世界会比我的世界窄小很多。   车内,他自然是一直站着,但听到我一直就在他身边,于是又对我说,您快 找个座位坐吧,不用管我。此时,他居然开始改用“您”对我讲话。   我知道他又在感到愧疚,于是回他说,车里的座位都坐满了,而且站着也挺 好的。   他没再回复,只是将身子转向了车门有光的一侧,之后也一直没有说话。   从大学站到圣·埃洛瓦站也就是一分钟左右的光景。眼见电车缓缓进站,我 在他背后说,下车后,你知道路吗?   他说,您放心,我知道。   随后,门开了,他出去了。   我说再见。   他也说再见,但没有回头。   我有些不习惯这种不回头的告别方式,但又马上想到,他回头又有什么用呢?   我把身子挪到靠窗的位置,关注着他的背影。他出去后,用小棍在站台上反 复触碰,似乎正在寻找盲道。不一会儿,他似乎找到了,开始绕着站台小心移动。 在这个昏暗的晚上,他那白色的上衣特别醒目,像一盏明亮的灯,但他忽然一个 转身,那灯就在我的眼前彻底熄灭了。   我失去了光明。   我想起,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不知道我的。   车继续前进了,而我忽然想哭……   我有点后悔,后悔刚才为什么没再好好问他达喀尔的风是什么感觉的。   只有在风面前,我们才是平等的——他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他能感受得到, 我想我也能,在有朝一日,我也站在那片海滩上的时候。 【网里乾坤】∽∽∽∽∽∽∽∽∽∽∽∽∽∽∽∽∽∽∽∽∽∽∽∽∽∽∽∽∽ ◆           五十年前的辉煌                ——布尔巴基的兴起与衰退               ·丁 玖·   几百年来,法兰西民族给近、现代世界的文明昌盛和科技发展起到了引领大 潮的火车头作用,并为此贡献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才人物。十七世纪从科学哲人笛 卡儿、帕斯卡,到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十八世纪从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 卢梭,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十九世纪从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雨果及现实主 义雕塑大师罗丹,到流芳百世的数理全才庞加莱和造福人类的生物巨人巴斯德, 他们所代表的各行各业杰出法国学者为人类的荣耀增添了光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布尔巴基”的数学团体,它 的成员均为那时还未成名的法兰西年轻数学家。然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团体 以它的数学观和它的著作,像一颗耀眼的明珠迅速升腾在世界数学的天空,在六、 七十年代达到辉煌,其对国际数学界甚至中小学数学教育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也在 那时臻于极大。   到了新世纪,虽然布尔巴基不再光辉如初,它的著作也少有出版,但它依然 存在,依然定期举办讨论班,依然召开数学会议,依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数学。 我国当前的数学氛围和前景,与当年布尔巴基诞生之初的环境有类似之处,数学 界的思维状态也和法国那时的情景有可比之点。因此重温一下布尔巴基这个在上 世纪影响国际数学几十年的数学家团体的兴衰史,分析一下它的数学世界观,或 许能给予我们关于“数学到底是什么”的一丝线索。   布尔巴基的诞生   布尔巴基是如何“横空出世”的?这要从当时法国的数学界状况谈起。上世 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敌对国德国的政府聪明地设法保护自己的年轻才俊免上 前线当炮灰而保存了一批未来的优质科学家,大概他们从一百年前的法国统帅拿 破仑那句名言“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中学到了什么。然而法国政府 却好像忘记了历史伟人的这句忠告,让年轻人聚集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一视同 仁地奔赴前线战场,连拿破仑时期1794年创办的精英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简 称巴黎高师或高师)的学子们也不例外。结果是,从1911年到1914年进校的高师 数学系学生,几乎半数在大战中丧生;从1900年到1918年进入高师的331名学生 中,四分之一没能从战场上归来。   到了二十年代,一批法国数学界未来的精英考取了巴黎高师。他们当中有五 位十年后布尔巴基诞生的“助产士”:嘉当(Henri Cartan,1904-2008)、谢瓦 莱(Claude Chevalley,1909-1984)、德尔萨特(Jean Delsarte,1903-1968)、 迪厄多内(Jean Dieudonne,1906-1992)和韦伊(Andre Weil,1906-1998)。这五 个布尔巴基的最初成员中,德尔萨特和韦伊、嘉当、迪厄多内及谢瓦莱分别于 1922、1923、1924及1926年进校。所以巴黎高师是培育出布尔巴基的摇篮。   在他们大学求知的岁月,巴黎高师的数学家群体以及更广泛的法国数学界因 为世界大战而落到青黄不接的地步。虽然皮卡(Charles Picard,1856-1941)、 阿达马(Jacques Hadamard,1865-1963)、波莱尔(Felix Borel,1871-1956)、 勒贝格(Henri Lebesgue,1875-1941)等名闻天下的一流数学家依然健在,但都 已垂垂老也,早已超出富于创造力的年岁。比他们年轻二十来岁的新一代数学家, 或已经战死疆场,或还未羽毛丰满。祖父级年龄教授的沉闷课堂、使用了多年未 变的成旧教材,都让他们深感失望。   1982年,在一篇采访记中,嘉当回忆了导致布尔巴基诞生的最初想法和直接 起因:   “1934年,韦伊和我都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教书。我常和他谈到我所教的微积 分课。因为所用的教科书不令人满意,尤其关于多重积分和斯托克斯定理,我一 直在想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教这门课。我和韦伊就我的担心讨论了几次。某一天风 和日丽,他对我说‘我们需要永久性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写一本关于分析 的好教科书。这样你就不再埋怨了。’”   布尔巴基的主要肇始者韦伊在他出版于1991年的自传《一位数学家的学徒日 子》(The Apprenticeship of a Mathematician)中,证实了前一个肇始者回忆 的正确性:   “1934年的一个冬日,我想出一招以停止我朋友不停的疑问。我告诉他(嘉 当),‘我们五六个人在不同的大学教同样的课。让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然 后我将终于听不到你的问题了。’我没有想到布尔巴基就在此刻诞生了。”   除了上述的五人外,库伦(Jean Coulomb,1904-1999)、埃雷斯曼(Charles Ehresmann,1905-1979)、芒德布罗伊(Szolem Mandelbrojt,1899-1983;分形 之父芒德布罗(Benoit Mandelbrodt,1924-2010)的叔父)及波塞尔(Rene de Possel,1905-1974) 等四人也参与了这个数学团体的创建。在这九个创始人中, 仅仅出生于波兰、年龄最长的芒德布罗伊不是高师出身,而波塞尔本质上不是数 学家,而是地球物理学家,早在1937年就“脱党”了。   1934年12月10日是礼拜一,这九人中的六位——嘉当、谢瓦莱、德尔萨特、 迪厄多内、波塞尔和韦伊——趁着参加庞加莱研究所的朱利亚讨论班之机,在巴 黎拉丁区的一个名叫A. Capoulada的餐厅地下室,围着餐桌一边吃午饭一边举行 了第一次 “工作会议”。他们都不到30岁,年纪最小的谢瓦莱才25岁,尚未正 式任教,其余的五人都不在巴黎的大学教书:嘉当和韦伊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德 尔萨特在南锡大学,迪厄多内在雷恩大学,而波塞尔在克莱蒙特-费朗大学。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很直接:为法国高等教育撰写一部新的分析教材以取代目 前不令人满意的教课书——比如用了多年的古尔萨(Edouard Goursat,1858-1936) 那本《分析学》。按照韦伊的想法,有必要“通过写出一本覆盖广泛材料的分析 教程,为未来的25年建立微积分学的内容,”而且此书应“尽可能现代化”。为 了完成这一使命,德尔萨特强力支持集体写作的想法,并且希望第一卷要在六个 月后出版(事实上第一卷到了1939年才问世),嘉当则提议整套书的篇幅最多在 1000到1200页之间(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完成日期“不可预测”的这套书问世的 三十多卷总页数已超过了六千页),而韦伊提出建议成立确认各个章节内容的几 个子委员会。   1935年7月,这群年轻数学家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7月16日可以被称为 “集体笔名”布尔巴基的诞生日。那天,忙着开会但讨论问题未果的他们决定休 息一会儿,便跑到三英里外的Pavin湖边。一个有根据的说法是:   “他们中的几人有足够的勇气跳进水中,一边随波逐流地裸体畅游,一边叫 喊‘巴尔巴基’上百遍。”   “布尔巴基”就这样降落人间!   布尔巴基的传奇   “布尔巴基”仅仅是我年轻时读报纸常常看到的像“梁效”、“丁学雷”这 样的写作班子的笔名吗?不,它是十九世纪一个具有希腊血统的法国将军的姓, 全名叫查理 布尔巴基(Charles Bourbaki,1816-1897)。   布尔巴基将军毕业于法国的“西点军校”——I’Ecole Speciale Militaire,有过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从非洲到意大利打了无数次的仗。在 1870-1871的普法战争中,他先赢后输,折射出当时的法国情景。   为何这位或许懂不了多少微积分的昔日军人与这帮今日数学才俊有缘?事实 上,这同来自巴黎高师的一出恶作剧有关。1923年,一个数学系三年级的大学生 雨松(Raoul Husson)决定对一年级新生来个恶作剧,他贴了一张海报,说 Holmgren教授要做一个讲演,所有新生都要参加。结果如韦伊在其自传中所述:   “戴着假胡子,发着怪音,他向学生们介绍自己后开始讲经典函数论,然后 小小地上升到一个故弄玄虚的高度,最后以‘布尔巴基定理’结束。这个故事成 了传奇,但更传奇的是一个学生声称他听懂了整个的讲座。”   始作俑者雨松从法国军事史中看到布尔巴基的名字,普法战争也刚过去55年, 加上布尔巴基将军的麾下有高师的学生,他的名字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故雨松 把他的名字借来张冠李戴地用在了数学上!   三十年代再次成为“布尔巴基”麾下的数学家们,干脆假戏真做地搞起了幽 默勾当。首先他们决定用他的姓作为所建团体的名称。为了展示它作为一个人物 个体的“真实存在性”,他们决定在法国科学院发表以之署名的一篇数学文章, 但这还需要一个名。韦伊未来的太太伊夫兰(Eveline) 则为布尔巴基起了一个与 末代沙皇一样的名“尼古拉”,这样Nicolas Bourbaki就成了这个数学组织的正 式全名。韦伊自告奋勇地杜撰了布尔巴基的简历,开了一次嘉当之父、陈省身的 老师老嘉当(Elie Cartan,1869-1951)的后门,送到科学院秘书皮卡手上,因为 在科学院发表文章需要一位院士的推荐。   这位无中生有的尼古拉·布尔巴基,在热爱语言和文学的韦伊(须知他的妹妹 西蒙娜(Simone Weils,1909-1943)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国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绘声绘色的生花妙笔下,是个颇有成就的数学家,生于1886年,在祖国的哈尔科 夫大学毕业后,获得奖学金,去了巴黎,然后是哥廷根大学,分别师从庞加莱 (Henri Poincare,1854-1912)及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1910 年在母校成功答辩学位论文。后来他的学术生涯丰富多彩,合作者无数,名誉扶 摇直上。为了避免被查询,韦伊故意申明布尔巴基的博士论文在1941年德寇入侵 后被摧毁,真是描绘、掩饰得天衣无缝。   布尔巴基出名后,各国数学界人士却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目睹其尊容,他也 像隐士一样地不露峥嵘,成了数学界一个迷。如果他的确是个真实人物,则比去 世前的法国数学大师格罗腾迪克 (Alexandre Grothendieck,1928-2014)或证明 庞加莱猜想的俄国人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1966-)更是“隐士”。直到 多年后,布尔巴基在《美国数学月刊》上发表一文,在作者简介中,还是煞有介 事地这样称自己:   “尼古拉·布尔巴基教授,前在Poldavia皇家学院,现定居法国南锡,写了 一套《数学原本》,内容是关于现代数学的综合性丛书(自1939年起由Hermann 出版),现已出版十卷。”   布尔巴基的雄心   布尔巴基建立之初的意图仅仅是写一本新的分析学教材,但他们很快就开始 “雄心勃勃”起来,因为他们要为“分析学”的写作提供集合论等基础学科的 “预备知识”甚至“相关知识”,但这样一来,书的覆盖面就像滚雪球一般地越 滚越大。谁也没有料到,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出版了三十多卷。为什么他们的事业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越做越大?   理由是这批现已在数学史上留下盛名的青年人一开始就有鸿鹄之志。两千年 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集前人几何成就之大成,一举写出《几何原本》(The Elements),用几乎处处无懈可击的公理体系,严密推理出几百个几何和算术定 理,吹响了导致西方现代文明理性思维的号角之声,成为印刷版次数目仅次于 《圣经》的不朽作品。到了上世纪的三十年代,经过布尔巴基人一次次会议的来 回争执和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现代数学的教科书跟不上现代数学前进的步 伐,尤其在饱受世界大战重创的法国,缺少统一的数学观,即他们所认定的“数 学取决于结构”的哲学理念。他们要把该信条作为写作原则,把数学看成有机整 体,而非各个分支的碎片组合,重新构建数学的大厦。因此,他们撇开只写出一 本基于微积分思路的现代分析教科书的最初想法,决定集体写出一部与众不同、 体现当代数学“结构主义”思想、充满法国文学风格的恢弘大作。   于是,他们模仿欧几里得,将书名取为《数学原本》(Elements of Mathematics)。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成为二十世纪的欧几里得, 引领国际现代数学教育之潮流。65年后,上世纪结束,他们的目标实现得很不错。 据2006年美国数学会翻译出版的Bourbaki: A Secret Society of Mathematicians(布尔巴基:数学家的一个秘密团体)一书中的记载,在法文原 著推出之时,已出版的书是:1.《集合论》,2. 《代数》,3. 《一般拓扑学》, 4. 《单实变量函数》,5. 《拓扑向量空间》,6. 《积分学》,7. 《交换代 数》,8. 《微分和解析簇》,9. 《李群和李代数》,10. 《谱理论》。其中几 乎每种书都有好几卷。   这些书的写作过程有点像中国半个世纪前革命现代京剧的创作:精益求精, 百炼成钢。它们都是“革新”的产物,一个属于艺术,一个属于科学,但异途同 归于同样的哲学思辨。在布尔巴基集体看来,范·德·瓦尔登的《代数学》是数 学写作的典范,于是决定每个章节写出像它那样的风格。但是范·德·瓦尔登写 书的依据是他的伟大老师诺特(Emmy Noether,1882-1935)和阿廷(Emil Artin, 1898-1962)的授课讲义,不必受到别人七嘴八舌的干扰,而以一己之力独自完成 了那本杰作。布尔巴基就不同了,他们是“写作班子”,每本书动笔之前,大家 在会上讨论怎么写,写哪些,以及材料布局的先后次序,等等,都要由众人各抒 己见,出谋划策,任何成员都像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那样拥有否决权,只有一致同 意后才能决定开写。这时一位志愿者接下任务,由他无拘无束地按照大家定下的 模糊计划写出初稿。一两年后,初稿在布尔巴基会议上宣读。在“审稿”会上, 他们如同美国杰出数学家费德勒(Herbert Federer,1920-2010)关于修改自己数 学作品的一句忠告“好像你是作者最凶恶的敌人”似的,对初稿百般挑剔,无情 批判,结果是一部稿子体无完肤地落荒而去,于是第二稿,甚至第三稿第四稿, 乃至第六、第七、第八稿。读者最后看到的出版物,就是这种千锤百炼后的出炉 产品。   前已所述,布尔巴基人信奉“结构主义”思想。他们认为数学研究的是结构: 代数结构、拓扑结构和序结构。代数结构关心的是代数运算,拓扑结构与“连续” 的概念有关,是分析学研究的对象,而序结构就像实数那样考虑的是大小关系。 布尔巴基所写的几十卷书全是遵循结构主义思想的结晶,这些精心打造的著作, 注重理论概念的结构分析,对不同结构分门别类,全书材料经过整理归纳,各就 各位,论题所在位置恰到好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对同时代及后世的数学家及 学生影响极大。从欧洲到亚洲,从北美洲到南美洲,许多数学家长大成人所吸收 的养分就是一部接着一部的布尔巴基大书!   布尔巴基的活动   作为一个数学团体,虽然是“半秘密”性的,布尔巴基有自己公开的数学活 动。自从1935年7月历时一周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始,直到1939年,这样的会每 年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会员无法聚会,但零星联系依然存在,大战结 束后恢复了所有活动。一直到1948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提供资助前,布尔 巴基的成员都是自掏腰包参加活动,充分说明他们对数学的无比热爱。   不像正式的数学团体,布尔巴基也没有什么“学会章程”之类的繁文褥节。 它的正式成员制度,体现了“数学是年轻人的事业”这一信条。“到了50岁必须 退出”是不成文的一项规定。年轻的数学人想参加活动,悉听尊便,但要想成为 新成员,必须有经得起布尔巴基讨论数学时燃起的熊熊烈火炙烤的心理准备,而 且要有添加燃料让火烧得更旺的激情才行。那些坐在那里洗耳恭听沉默不语的胆 小人物或对数学不太活跃的落后分子,多半不会再被邀请参加活动。多年来,布 尔巴基的正式成员一般维持在一打左右。   法国和苏联数学界都有讨论班的传统,法国有阿达马的讨论班和朱利亚 (Gaston M. Julia,1893-1978)的讨论班,苏联有柯尔莫哥洛夫(Andrey Kolmogorov,1903-1987)的讨论班和盖尔范德(Israil Gelfand,1913-2009)的 讨论班。1948年,布尔巴基开始举办讨论班,每年2、6、11月共三次在周末举行, 每次五个邀请报告,约有200人参加。报告的内容都是数学各方面的最新结果, 最后结集出版。2019年最后的一次布尔巴基讨论班,报告的内容有我大学同学田 刚的学生、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士后韦东奕与合作者的成果。   布尔巴基的影响   通过几十卷数学著作的出版,布尔巴基成了上世纪影响力最大的数学学派之 一,其声誉在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   韦伊一开始就锁定了巴黎的出版社Hermann同他们携手同进。编辑Enrique Freymann(1876-1935)早先就出版过谢瓦莱和韦伊为纪念英年早逝的一位杰出逻 辑学家而编辑的一本论文集,后来为布尔巴基丛书的大卖立下汗马之功。事实上, 谢瓦莱甚至宣称这位出版人很早就鼓励他们两人写出分析教程以取代古尔萨的那 本旧书。尽管有冒险的可能,Freymann一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布尔巴基的事 业。对他至死不渝的全力相助,布尔巴基深受感动,将1954年出版的《集合论》 第一卷献给了校对清样时不幸去世的他。   布尔巴基的数学观与现代数学三大学派之一的形式主义学派相一致,他们是 德国人希尔伯特的门徒,而不是法国人庞加莱的接棒者。公理体系与抽象的结构 主义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挥舞的两面旗帜。他们信奉的是:数学的统一性,公理 方法,以及结构的研究。这在他们于1947年以尼古拉·布尔巴基署名的文章《数 学的结构》中有进一步的阐述。他们所撰的数学书,将现代纯粹数学大厦的中央 大厅、砖瓦结构、门窗走廊、天花板面、悬梁屋檐等建筑要素一一展示,有机结 合,极富数学建筑之美。精工细作的写作态度使得几乎每本都是登峰造极之作, 再加上出版商的通力合作,在数学家与出版社直到七十年代为止的蜜月期间, 《数学原本》各卷出版后的销售蒸蒸日上,不仅众多的数学工作者购买,而且全 世界的图书馆也要馆藏一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了出版社的主要利润来源。   然而,如果以为布尔巴基的主要成就仅仅只是那十来种30多卷的大书,那就 大错特错了。布尔巴基的那些成员,无论是奠基者还是中生代,甚至年轻的一辈, 许多都是顶级的数学家,其中名气最大的大概就是韦伊了,他是上个世纪全世界 那几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代数数论和代数几何领域的深刻工作影响深远。 同是奠基者的迪厄多内,是这个数学圈子的主要写手,一生在多个领域勤奋耕作, 著作等身,晚年还写出泛函分析等学科的数学史。他自己的一本书《现代分析基 础》(Foundations of Modern Analysis),七十年代末被南京大学数学系选为研 究生的教材,而那时我班两位醉心纯粹数学的同学——田刚和王宏玉——则旁听 了这门课,按照授课老师之一的苏维宜教授所述,他们两人的考试成绩全班最高。 可见布尔巴基及其成员对远在东方的年轻学子也影响了一生。   几乎所有的法国菲尔兹奖获得者都是布尔巴基的后来成员,如施瓦尔兹 (Laurent Schwartz,1915-2002)、塞尔(Jean-Pierre Serre,1926-)、格罗腾 迪克以及英年早逝的动力系统大家约科兹(Jean-Cristophe Yaccoz,1957-2016)。 在分形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德奥迪(Adrien Douady,1925-2006) ,也在其中。 早期的成员中,唯一的外国人艾伦伯格(Samuel Eilenberg,1913-1998)来自波 兰,后来长期在美国。他和美国数学家麦克莱恩(Saunders Mac Lane,1909-2005) 创造的范畴论,目前是理论物理学界炙手可热的数学工具。   布尔巴基不仅以它的数学与写作影响了全世界,风行了几十年,而且创造了 一些数学概念和符号,许多“一夜成名”,比如原创法文的filtre和英文翻译 filter。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空集的符号,由韦伊所独创。现已广泛使用的三个 函数术语“单射”(injection)、“满射”(surjection)及“双射”(bijection), 也是布尔巴基的发明。   作为数学家群体的布尔巴基,其影响力也进入了艺术界,对结构主义的艺术 流派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对初等数学教育的影响却导致了七十年代轰轰烈烈 “新数学”运动的诞生。“新数学”要打倒欧几里得,要把“集合论”请进中小 学的课堂。这个影响却基本上是负面的,因为“新数学”的实践结果几乎是一场 灾难。曾经旅居美国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书的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 (1915-1997)目睹自己的女儿成了这场试验的牺牲品,在他晚年所作的《惰者集》 一书中对“新数学”大加鞭挞!   从历史的角度看,布尔巴基对整个数学的贡献巨大,影响了几代数学家。但 是,它的数学观和哲学思想也一直饱受批评。其中最激烈的讨伐者大概非俄罗斯 数学家阿诺德(Vladimir Arnold,1937-2010)莫属。就数学哲学而言,阿诺德是 庞加莱的信徒,而不是希尔伯特的粉丝,当然这不妨碍他解决了后者的“23个世 纪数学问题”中的一个。这位柯尔莫哥洛夫的杰出弟子,个性独特,言语锋利, 批评起来不留情面。我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读到,他面试一位求职的法国数学家, 专业是线性代数,但答不出“二次型xy的符号差为几”的简单问题。这名法国教 授也许读了太多的布尔巴基著作,过分重视“一般性”而忽略了“具体性”,而 这正是阿诺德所最反对的。阿诺德大概最欣赏一句名言“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 生活”。他认为数学是现实世界的反映,而不是先有数学结构再将之套用到现实 世界中去。他自己的一句名言是:“数学是物理的一部分。”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布尔巴基的缺陷:太注重纯粹数学而忽视应用数学, 比如现在特别热门的统计学就不在他们撰著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也是导致许多数 学家批评的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布尔巴基最年长的创始人芒德布罗伊 的侄子芒德布罗,却是反对布尔巴基的急先锋。30岁不到时,他甚至逃离了祖国 而去了美国,六十年代在那里开创了大概布尔巴基不甚欣赏的分形学。   今天,距离布尔巴基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的日子已经87年了。它的成长史和兴 衰史,它对世界数学的不朽功勋和消极影响,都对中国数学界有启示作用。现代 数学的发展和应用,应该是牛顿-庞加莱与哈代-希尔伯特的对立统一,应该是具 体与抽象的相辅相成,应该是应用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或许是中国数学努力赶 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条可行之路吧。 ◆         细胞的倍体与减数分裂            ——兼对“第一/二次减数分裂”提法的辨误               ·江一平·   一   前些日子,我的专业同仁群“组胚之家”里,有年轻教师提问:“单倍体细 胞的‘单倍’是指染色体单倍还是DNA单倍?具体来说,次级精母细胞算单倍体 吗?”稍后又补问:“我查那本大部头高参《现代组织学》,上面提到初级精母 细胞染色体为二倍体,DNA为四倍体(46,XY),是否可以理解为,染色体二倍 体和DNA二倍体是两个平行的概念?”   立即有同仁回复:“是指染色体”,还有人明确指出“次级精母细胞是单倍 体”。   但也有同仁有异议——   异议之一,甲教授曰:“严格意义的单倍体即染色体的条数和DNA的量都是 单倍的,应该是精子细胞(从“次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的子细胞”)。因为它们 完成了两次减数分裂,而次级精母细胞只完成了第一次减数分裂,它们的细胞内 还有两套同样的染色单体,此时它们细胞内的DNA的量还是二倍体细胞的量。” 显然,甲教授的潜台词是把DNA量之翻倍也视为二倍体。在此基础上,他虽未明 说但实际认为,次级精母细胞不是“严格意义的单倍体”。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二倍体”和“单倍体”都是概念,概念可以不严格 吗?此外,说次级精母细胞之“DNA的量还是二倍体细胞的量”其实也不妥当, 因为“二倍体细胞的DNA量”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在DNA复制之前是46条DNA分子, 复制之后就翻了一番,都是二倍体细胞的量。你说次级精母细胞的DNA量是二倍 体细胞的量,是指哪个时期的量?   异议之二,乙教授曰:“一个染色单体就是一个DNA分子。单倍体是生物体 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个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携带着控制生 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称二倍体…… 按此概念,次级精母细胞肯定不是二倍体,称单倍体则与概念不符,因为它有两 个相同的染色体组。由初级精母细胞的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组成的四分体 一分为二的次级精母细胞,称二分体更合适……展开了讲,次级精(卵)母细胞 就是一个‘怪胎’,是细胞分裂‘错误’的结果。正常细胞内是不会有两个一样 的染色体组的。所以,就不能用单倍体或二倍体的概念来套用这个‘怪胎’。” 也显然,乙教授的意见直接否定次级精母细胞是单倍体,认为“称单倍体与概念 不符”。   然而,此意见的内部存在着若干固有矛盾。   首先,乙教授关于二倍体的“概念”是“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体细胞称二倍 体”,却说“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之“次级精母细胞肯定不是二倍体”。须 知,“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也属于“两个染色体组”呀,为何就排除在外了呢? 岂非概念自身就模糊不清,违背了逻辑学的“同一律”?   继而,乙教授又认为“肯定不是二倍体”的次级精母细胞“称单倍体则与概 念不符”。那么,从二倍体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来的次级精母细胞,其染色体组已 经减半,不是单倍体是什么?难道还有既不是“二倍体”又不是“单倍体”的细 胞吗?这岂不是又违背了逻辑学的“排中律”?那么,这里要求相符的概念又是 什么?   最后,乙教授说把“次级精母细胞称二分体更合适”,这就更成问题了。首 先,“二分体”是对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描述,细胞怎么能与染色体混为一谈? 其次,即便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次级精母细胞称为二分体细胞,这样在语言逻辑上 说得过去,但语义却没有特异性,因为不仅次级精母细胞,连初级精母细胞和所 有细胞分裂中期的体细胞,其细胞内的每一条染色体都是二分体,岂不是所有这 些细胞都是二分体细胞?!可见,“二分体”的概念也不适用于次级精母细胞。   这一来,就引出了不少“概念”问题。不论年轻教师、资深教授还是被学人 视为经典的教科书,在细胞的倍体方面,都存在着逻辑不清概念含糊的问题。   概念很重要!   从很大程度上说,科学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学问,所以科学表述务必 符合逻辑学。逻辑学(这里指形式逻辑)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概念要明确, 自然也要严格。有关“倍体”的讨论,也势必先明确一些概念,才能理清问题, 解除困惑。   明确概念的有效方法是查阅权威典籍,了解科学共同体是如何定义并运用某 个概念的。   公认的权威典籍是各种百科全书(Encyclopedia),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 英百科全书》。但该书太过庞大昂贵,往往需要到大图书馆才能查阅。况且,现 代科学日新月异,纸版图书难免更新有期而有些不便。现在有被普遍认可且及时 更新又十分便捷的新型百科全书,是互联网上可以随时免费查阅的英文版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维基自由百科》,以下简称“英维 百科”。注意——并非中文的《维基百科》)。“英维百科”是个由全世界相关 专业专家撰稿,开放性地由各个领域内不同专家不断审阅修订更新的知识性数据 库,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普遍视为可与《大英百科全书》媲美的网上百科全书。   下面,我们就借助这个工具来明确几个概念——与本次讨论直接相关的几个 相互关联的重要概念:倍体、染色体、减数分裂。   二   首先来了解“倍体”这个概念。   我们有很多的“倍体”,诸如单倍体(monoploid或haploid)、二倍体 (diploid)、三倍体(triploid)、四倍体(tetraploid)……多倍体 (polyploid)等等。所有这些,不论英文原词还是翻译的中文词,都是在倍体 (Ploid)前加上数目前缀,例如“mono-”(一)、“di-”(二)、“tri-” (三)、“tetra-”(四)……“poly-”(多)等等。显然Ploid是词根。   在英维百科系统输入作为词根的“Ploid”,或者其它各个含有不同前缀之 “-Ploid”(如monoploid、diploid……),都会自动转到另一个词条—— “Ploidy”。查阅多本英汉词典,Ploidy一词的中译文是“倍性”,顾名思义即 “倍”的属性。换言之,Ploidy就是指“倍/倍数”。   该词条说:“Ploidy is the number of complete sets of chromosomes in a cell”   显然,这是Ploidy的定义。其中,染色体“chromosomes”为复数单词,是 多条之意,多条在一起自然是成群成组,故宜理解为“染色体组”。全句翻译成 中文是——   倍性(倍数)是一个细胞里染色体组的完整套数。   这个定义明确界定了“倍”所衡量的对象是“染色体组的完整套数”。这里 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 “染色体”,另一是“套数”而且是“完整”的套数。   具体而言,单倍体(或曰一倍体)就是含有一套染色体组(简称一套染色 体)、二倍体即含有两套染色体……以此类推。请注意,这里说的只是染色体的 套数而非DNA的量!   于是,根据一个细胞个体里含有染色体组的套数,我们在生物界里可见各种 各样的倍体(-Ploid),例如,单倍体(英文词为monoploid或haploid,含有1 套染色体,以下简称套)、二倍体(diploid,2套)、三倍体(triploid,3 套)、四倍体(tetraploid,4套)……。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生命单位。生物体内有无数细胞,在有性生殖的生物(如 人和哺乳动物),这些细胞大致分为二类:其一是“生殖细胞”,包括雄性的精 子和雌性的卵子,负责传宗接代,此类细胞数量较少;其二是“体细胞”,例如 上皮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肌细胞……多种多样,它们负责构造身体的各种 组织器官并维持其生理机能。此类细胞不论种类还是数量都占了绝大多数。因此, 科学家将体细胞的染色体倍数视为生物体倍数的代表,当我们说某种生物为几倍 体的时候,指得就是其体细胞的倍数。科学研究业已证明人是二倍体生物,指的 就是人体内的所有“体细胞”,即除了生殖细胞之外的各种器官、组织里的细胞, 也包括胚胎时期从受精卵开始直至诞生时期的各种器官、组织里的细胞,都是二 倍体细胞。   具体地说,作为二倍体之人的体细胞,每个细胞内含有2套染色体组。每套 染色体组包括23条染色体。其中,22条称为“常染色体”,另一条叫“性染色 体”。两套染色体组的构成基本一样,故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是46条,其中两条 性染色体根据人的性别而异,女的是两条都呈“X”形,男的则一条“X”形另一 条“Y”形。上述染色体组的表现形式,在学术上称为“染色体组型”,为了简 单醒目,常常用字符表示为“46,XX”或“46,XY”,前者代表女性个体或女性 的体细胞,后者代表男性个体或男性的体细胞。   人的生殖细胞,不论精子还是卵子,都是单倍体,只含一套染色体组。卵子 的染色体组型是“23,X”;精子的染色体组型是“23,X/Y”,X和Y之间的斜杠 代表“或”,表示精子可以携带1条不同的姓染色体,或者是X形的,或者是Y形 的。   上述就是“倍体”概念及其外延的相关知识。   总之,“倍体”直接涉及的是——染色体。   三   接着来探讨“染色体”及其相关的概念。   我们在中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本科多学科课程中学到的,有关染色体的常 识是——DNA在细胞核里与一些蛋白质形成复合体,相对松散卷曲地分布在细胞 核里,它们可被碱性染料染成形状不定的“染色质”;这些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 间会逐步缠绕缩合,形成一条条细丝状的“染色丝”,继而进一步缩紧成为“染 色体”;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呈现为大致的“X”形,由两个姐妹“染色单 体”借“着丝粒”连在一起;在细胞分裂后期,两个染色单体分裂,并继而进入 随后分裂的两个子细胞,成为它们的染色体,很快又松散开来成为染色质。我们 还知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前就进行了DNA复制,故此推测,分裂中期的染色 体,其实就是一条染色质DNA复制成双份后所形成的临时的“双股体”。那么, 这里涉及了好几个相关联的概念——染色质、染色丝、染色体、染色单体。   来看看英维百科怎么说。   分别用染色质(chromatin)、染色丝(chromonema)、染色体 (chromosome)和染色单体(chromatid)等词,查询英维百科相应词条,撷取 相关知识点综合摘要如下——   染色质是真核细胞中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将长长的DNA分子 包装成更紧凑更致密的结构;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前期,染色质被高度浓缩 成纤维状结构的染色丝,这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性形状;一个染色体, 在复制之前是由一个DNA分子组成的,复制(S期)之后,每个染色体都由两个 DNA分子组成;换言之,DNA复制本身增加了DNA的数量,但(还)没有增加染色 体的数量。这两个完全相同的复制体称为姐妹染色单体,每一个单体组成了被复 制的染色体的一半。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将一对姐妹染 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连在一起,也称为“二分体”(dyad);在细胞分 裂后期(或有性生殖中的减数分裂Ⅱ后期),成对的姐妹染色单体纵向分离成为 单独的染色单体,它们又被称为染色体。   英维百科中各相关词条的阐述彼此呼应相互印证,也与我们原有的认知相吻 合。   值得注意的是,英维百科的染色体词条中,还自成一段说明了染色体一词有 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用法。抄录如下:“Some use the term chromosome in a wider sense, to refer to the individualized portions of chromatin in cells, either visible or not under light microscopy. Others use the concept in a narrower sense, to refer to the individualized portions of chromatin during cell division, visible under light microscopy due to high condensation.”   这段话的要点,用中文表述就是——广义上的“染色体”是指细胞中的染色 质个体,不论其在光镜下可见(在分裂期)或不可见(在非分裂期)都可以叫染 色体;狭义上的“染色体”则是指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质个体,由于其高度紧 缩而在光镜下可见。   综上所述,“染色体”其实是一个有弹性有动态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下,可 以分别代表“染色质”、“染色丝”、“中期染色体”、“二分体”(或双股体) 和“染色单体”。而且,组成染色体之DNA的量,可以是一份(单股)也可以是 双份(双股),视细胞周期的不同而异。   例如,我们总是说,人的体细胞是二倍体,有46条染色体。众说周知,人的 体细胞总是绝大多数处于非分裂状态,只有一小部分准备分裂、正在分裂或刚刚 完成分裂,那么当我们说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的时候,这里的“染色体”一词当 然是既代表了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也代表了刚刚分裂完的细胞内的染色单体,以 及绝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细胞里的“染色质”。显然,更多时候它代表了染色质 和染色单体。   换言之,一条长链状的DNA分子(为了简化姑且不提结合蛋白),不论其松 散而不定形地散布在细胞核里(此时形态学上称为染色质),还是复制成双条分 子并缠成一条细丝状(此时称为染色丝),抑或缩成粗条状(在细胞分裂的细线 期和粗线期)还是逐渐微分成油条状(双线期)以及貌似X形(中期),都是一 条染色体。哪怕这个类X形的染色体,我们说他由两条单体构成,甚至称之为 “二分体”,只要着丝点还未裂开,它还只是“一条”染色体。这个时候染色单 体似乎只是“半条染色体”,但一旦着丝点裂开,每条染色单体立即改名为染色 体。这条改名的染色体,到了子细胞很快又松开成了不定形的“染色质”。这是 染色体的动态生活史。   以上就是染色体概念的内涵,虽然有弹性有动态,但涵义是明确的——   由一条DNA分子,或者这条DNA分子及其所复制的另一条DNA分子共同与蛋白 质构成的一个复合体,称为染色体。无论其呈现何种形态拥有什么别名,都可以 叫做染色体。   这就好比隔壁老王的家,原来老王一人一个家,我们叫“老王家”。后来他 娶了个也姓王的太太,男女老王共组一个家分别各占半个家,我们还叫“老王 家”。再后来,老王离婚了,两个老王又是一人一个家,我们依然叫“老王家”。 男老王的家是老王家,女老王的家也是老王家;一个人的老王家(单体)是老王 家,两个人的老王家(二分体,双股体)也是老王家。所以,“老王家”这个概 念,也是有弹性有动态的,与“染色体”异曲同工。   还有,“油条”更如是。相传当年南宋临安(现杭州)的油条铺子炸油条, 据说本来只是拿单根面条炸的。由于秦桧夫妻合谋撺掇皇帝害死岳飞,百姓视夫 妇俩为误国奸人,为了发泄愤恨才把两根面条拧在一起,象征秦桧夫妇下锅油炸, 名曰“油炸桧”。实质上,不论单根还是双根面条下锅油炸,油锅里捞起来的都 是一根“油条”。我老家闽南迄今还管油条叫做油炸桧。小时候跟着父亲在街上 买来吃,他嘴大咬双股,我嘴小撕开成两个单股轮流吃。不论单股双股,迎面人 都说:“呵,父子俩都吃油炸桧呢”!   染色体的形状不就像那油条或油炸桧么,不论是单股DNA形成的(如染色单 体和染色质),还是双股DNA形成的(分裂中期染色体,二分体),都是染色体。   四   “倍体”和“染色体”的概念明确之后,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次级精 母细胞算不算单倍体,同时看看减数分裂。   这要从次级精母细胞的长辈——初级精母细胞说起。   初级精母细胞又是从它的长辈——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来的。   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是——长辈细胞的每一条原本单股DNA组成的染色 质,经过DNA复制而形成双股的染色体,这个双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时“着 丝粒”纵向裂开,变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亦即两个单股的染色体),并分到了 两个新生的子代细胞里去。在此我们看到,染色体先完成分裂,而后才有细胞的 分裂。这样,长辈细胞的染色体组里有多少条染色体,子辈细胞的染色体组里也 同样有多少条染色体。因此,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条数不变,套数(倍数)也不 变。   人的体细胞是二倍体,即含有两套“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套是在生命之初 形成受精卵时由精子带来的,即“父源染色体”;另一套由卵子提供,即“母源 染色体”。这样说来,这两套染色体的直接来源并不相同,为何称为“同源染色 体”?   同源染色体是英文homologous chromosomes的翻译。查阅词典,Homologous 这个形容词源于名词homologue,其前缀homo-表示相同、一致之意,构成名词 homologue的意思是“同族体、相当或相同的事物、同系物、同源物”等。具体 而言,一套染色体组可以包含很多条形状、大小不一的染色体,例如人的一套染 色体就含有23条,根据形态特征(主要根据长度和着丝点位置)来排序分为1号、 2号、3号……等。不论父源还是母源的同一号染色体,其形态特征是相同的,可 以配成一对。所以,这两条染色体叫 “homologous chromosomes”,字面上是 “相同的染色体”的意思。不仅长度和着丝点的位置相同,连它们所含有的各种 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也相同。那么为何会如此相同?那是因为在漫长 的生物演化史上,这两条染色体的来源是相同的。故而,早期科学家在将 homologous chromosomes翻译成汉语时译成“同源染色体”。那么,人的体细胞 有两套染色体,一套23条,两套则46条即23对“同源染色体”,每对2条。   言归正题,回头来看有丝分裂。   如前所述,有丝分裂是把长辈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复制出一份一模一样的副本, 然后正副本裂开,分别进入两个子辈细胞。于是,长辈细胞有46条即23对“同源 染色体”,子辈细胞也完全相同。换言之,长辈细胞是二倍体,子辈细胞亦然, 染色体的套数即倍数没有减少,染色体的条数当然也没有减少。这就是在所有体 细胞中所发生的染色体“等数”传递行为。   然而,到了初级精母细胞,情况忽然发生了变化——染色体行为上的重大变 化!   初级精母细胞起初也像体细胞那样进行了DNA复制,染色体从单股变成双股。 但是,在某种分子调控机制的指挥下,双股染色体的“着丝粒”还来不及裂开的 时候,原先成双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就闹别扭而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的子辈细 胞——次级精母细胞。也就是说,在这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 体自身并不分裂,而是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离婚分了家。于是,新分裂出来的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别获得了长辈细胞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每个 细胞都不再有同源染色体,而是各自只有23条染色体构成一套染色体组了。可见, 此番细胞分裂是一种染色体“减数”传递行为,由此,次级精母细胞成了“染色 体组完整套数”即“倍数”被减半的细胞,从二倍体变成了单倍体。   只不过,次级精母细胞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有两条一模一样 的DNA,其上所携带的基因拷贝数也翻了一倍。从整个细胞来说,次级精母细胞 是有两套基因组的,但由于23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尚未裂开,故还只能算一套染 色体组。你可以简称其为“一套染色体”,也可以又名“一套二分体”,哪怕啰 嗦点说成“一套含有两个基因组,或双份DNA,或双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却不 能像甲教授那样说成“两套同样的染色单体”(因单体未分开而无法各自配套), 更不能像乙教授那样说成“两个一样的染色体组”(倒是可以说“两个一样的基 因组”)。   诚然,事情还没有完。甲乙教授分别说的那种 “两套同样的染色单体”或 “两个一样的染色体组”很快就会出现,但那就不再是一般的次级精母细胞,而 是从次级精母细胞准备变身为精子细胞的分裂相了。   由于次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中的“着丝粒”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既定任务,所 以紧接着就启动了下一轮新战役。这一回,次级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与前面描述 过的体细胞分裂几乎相同的有丝分裂。略有差别的是无需再进行DNA复制,因为 此时的23条染色体是早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就已经复制好的双股体(二分体), 它只需将“着丝粒”纵向劈开。现在,处在分裂中的细胞里,出现了甲教授说的 “两套同样的染色单体”(而且马上应改称“两套同样的染色体”),也就是乙 教授说的“两个一样的染色体组”。但这只是短暂一瞬,很快,这“两个一样的 染色体组”就随着细胞体的一分为二而分别进入两个子辈细胞——精子细胞 (spermatid,精子的前身)。其结果,与体细胞有丝分裂结局相同——双股的 染色体分裂成两份单股的染色体,分别进入子辈细胞。染色体的条数没有改变, 23条依然是23条,染色体的套数(倍数)也同样没有改变,还是那一套。   如果你说这种含有23条染色体的精子细胞是严格意义上的单倍体,那么,同 样含有23条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也理所当然是严格意义上的单倍体!因为, “倍体”这个概念所依据的只是染色体的套数,而不管其DNA是双股还是单股。   值得指出的是,初级/次级精母细胞这两次细胞分裂,是有机耦合持续进行 之不可分割的同一事件中的两个阶段,所以被集结起来进行命名。基于染色体数 量减半是此事件的本质特征而总体命名为“减数分裂”(meiosis)。从一个初 级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这次分裂,被视为减数分裂第一阶段,简称“减数分裂 Ⅰ”(meiosisⅠ);从次级精母细胞裂为两个精子细胞的下一次细胞分裂,即 为减数分裂第二阶段,简称“减数分裂Ⅱ”(meiosisⅡ)。   五   答案似乎是有了,困惑却依然未消——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人,从中学、大 学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多次学到有关倍体、染色体、减数分裂的知识,为什么到 了在医学院校从教甚至成了资深教师的阶段,还会有那么多混淆和争议?除了前 述关于倍体和染色体的概念不明确、思索不严谨的问题之外,窃以为,还与“第 一/二次减数分裂”的说法颇有关系。   生命科学和医学范围内不少学科(如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 组织胚胎学等)的教科书、百科全书都有减数分裂的具体介绍,甚至连大众化的 语文工具书——词典都有明确的减数分裂概念及其定义。例如,权威的《牛津高 级学习词典》中,meiosis的定义是:“以有性生殖为目的的一种分两个阶段进 行的特殊类型的细胞分裂,产生了4个细胞,每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数是原细胞的 一半”(a special type of cell division that happens in two stages and produces four cells, each with half the number of chromosomes of the original cell, for the purpose of sexual reproduction.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10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现在普遍应用的网络词典《有道词典》也收入了牛津词典的如此定义。也就是说, 连词典都明确界定——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这两次细胞分裂,合起来 被视为一次减数分裂。   然而,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许多大学教科书在具体阐述减数分裂过程时,往 往将“减数分裂Ⅰ/Ⅱ”称为“第一/二次减数分裂”,进而有了“(初级精母细 胞)经过两次减数分裂……”之说。不仅中文如此,英文著作亦然。例如,迄今 已经反复出版了十几版而享有国际盛誉的经典组织学教材《Junqueira’s 基础 组织学》,在阐述精子发生时也称“the first/second meiotic divisions” (Junqueira’s Basic Histology,Text and atlas,13th edition,2013. p432.)。   显然,这是一种逻辑错误。   初级精母细胞的确经历了两次细胞分裂才形成精子细胞(进而形变为精子), 但这两次细胞分裂合起来才组成一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Ⅰ/Ⅱ”分别只是一 次减数分裂的两个不同阶段,你可以改说成“第一/二阶段的减数分裂”,却不 能说成“第一/二次减数分裂”。因为,“第一/二次减数分裂”的说法,在字面 上就有了两次减数分裂的暗示,那岂不是要有4次细胞分裂?!用“第一/二次减 数分裂”来替代“减数分裂Ⅰ/Ⅱ”的说法,显然违反了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犯 了概念不明确的错误。   遗憾的是,大量教材上的确白字黑字写着“第一/二次减数分裂”、“the first/second meiotic divisions”和“经过两次减数分裂……”、“after two rounds of meiosis”这样不严格的概念。   可能正是这种不严格及其隐含的逻辑错误,造成了初学者的困惑与误解。因 为,一次减数分裂便会使染色体数目减半,46条变成23条。那么,两次减数分裂 会有两次的减半,23再减半是11.5!染色体不会以半条的形式存在,体内显然也 没有这样的细胞,读者便可能转而去考虑DNA量的减半。如此,便有了本文开头 年轻教师的困惑——单倍体究竟是指染色体还是指DNA?如此,也可以理解甲、 乙两位教授所持的观点——次级精母细胞不是严格意义的单倍体,甚至难以明确 其归类。   在概念不严格,逻辑不严谨的情况下,任何困惑与糊涂都可以产生。   从此,让我们老老实实地说“减数分裂Ⅰ/Ⅱ”,不要再说“第一/二次减数 分裂”了!   概念,一定要严格。   逻辑,真的很重要。 【网萃】∽∽∽∽∽∽∽∽∽∽∽∽∽∽∽∽∽∽∽∽∽∽∽∽∽∽∽∽∽∽∽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十七~十八)               ·程 鹗·   (十七) 海森堡的矩阵   海森堡万万没想到他会在毕业时栽一个大跟斗。   索末菲从美国讲学回来后,海森堡也从哥廷根回到慕尼黑。虽然他在哥廷根 的时间并不长,也已经足以让那里的玻恩给爱因斯坦写信报告:“海森堡绝对是 与泡利同等的天才。”索末菲当然深有同感。他安排只上了三年大学的海森堡直 接提交博士论文——正与泡利一样。   海森堡最突出的科研成果是在反常塞曼效应的解释中引进半量子数,曾引起 广泛争议。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索末菲建议海森堡另起炉灶,做一项流体力学 的湍流研究作为学位项目。   湍流属于已经成熟的经典物理,只是繁复的数学计算使其成为难题。这对海 森堡来说自然不是问题,他很快完成了论文。那是1923年7月,他也只有21岁。   四年前,曾在柏林大学与普朗克一起研究黑体辐射的维恩来到了慕尼黑。他 理所当然地是海森堡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已经年届花甲的维恩对他在这里次 于索末菲的地位颇为不满,也对物理学越来越倾向于索末菲式的理论研究、忽视 他所钟情的实验牢骚满腹。偏偏那年海森堡还选修了维恩的实验课却屡屡旷课, 丝毫没当回事。维恩一直在等待机会,给索末菲和他的得意门生一点好看。   海森堡的答辩在下午五点举行。他信心十足,有条不紊地对答如流。突然, 维恩问起一个与湍流不相干的实验设计问题。海森堡没有准备,不禁张口结舌, 说不出个所以然。老练的维恩随即连续发问,逐步降低问题的难度,试探学生的 知识底线。海森堡疲于应付,漏洞百出。旁边的索末菲屡次插话,问一些理论问 题试图缓解局面,但无法扭转维恩的一意孤行。   不久,维恩以戏剧性的口吻问道:“难道你连一个普通显微镜的原理都解释 不了吗?”年轻的海森堡已经丢盔卸甲,无以为答。   在随后的评议中,维恩坚持海森堡的物理基础知识欠缺,打出罕见的零分。 索末菲针锋相对地给了个满分。陷入夹缝的另外两位教授只好明哲保身,给了及 格分数。平均下来,海森堡还是以勉强及格的成绩赢得博士学位。   从教室里狼狈逃出后,海森堡当晚就离开了慕尼黑,跑到哥廷根去找玻恩诉 苦。厚道的玻恩安慰海森堡,并保证不会因此撤回已经给了他的助手职位。   经此突然打击,曾经在阿尔卑斯山中劳筋骨苦心志的海森堡万念俱灰。他给 父亲写信,悲愤地宣告他的物理生涯已然终结。然后,他与早年的童子军伙伴们 再度聚集,远赴芬兰远足,在大自然中又重新寻回勇气和信心。   1924年3月,在哥廷根给玻恩当助手的海森堡利用假期第一次来到哥本哈根。 他渴望再一次当面请教玻尔,理清他越来越强烈的疑惑。时间治愈了他论文答辩 的心理伤痕,却还无法消除他对量子理论的迷茫。   1924年,海森堡在哥廷根讲学。   玻尔的原子模型已经问世十年了,在氢原子、氦离子的光谱上成功之后裹足 不前,似乎已经穷途末路。泡利的氢分子离子只是那些年无数失败中的一例。即 使在那少有的成功背后,这个模型也只能给出光谱线的频率,无法计算谱线的强 度。更糟糕地,它预测的谱线也并不完全与实验相符:在准确预测观察到的谱线 同时,也经常会预测出一些不存在的“多余”谱线。   这说明玻尔的原子模型其实存在重大的缺陷。海森堡不得不怀疑那些少有的 成功不过是瞎猫撞上了死老鼠,并不是真实的物理。   他在波尔研究所的客房里住了几天,一直没能见到玻尔。终于,玻尔突然出 现在他的门口,二话不说告诉他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出远门。   接下来,这两个身体强壮、酷爱野外生活的师徒长途背包远足,在三天里徒 步了大约160公里。玻尔带着海森堡领略了丹麦北部的山野风光,包括传说中 哈姆雷特王子(Prince Hamlet)的宫殿。   玻尔解释道,这个才开张不久的研究所已经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来访者。他 已经买下旁边的地皮,正在筹建新楼以扩展。这些繁忙的事物占据了他太多的时 间精力,只有这样逃出来才可能有时间思考。   在那几个难得的日子里,他们没有怎么谈论量子、物理,而是老朋友似地交 流各自的成长经历,尤其是战争对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这对海森堡又是一次出乎 意料的人生体验。他感受到玻尔与他熟悉的那些传统德国教授迥然不同,是一个 真真切切的性情中人。   他决定接受邀请,半年后来哥本哈根接替泡利的职位。   回到哥廷根,海森堡终于第一次见到了他心目中的偶像爱因斯坦。   两年前,海森堡曾经在莱比锡的科学院年会上扑空,没能见到这位世界著名 的物理学家。这一次,已经恢复正常活动的爱因斯坦来到哥廷根讲学。年轻的海 森堡又一次得以单独与大师在街头漫步。   那正是玻尔的BKS论文问世不久的日子。刚从哥本哈根访问回来而对玻尔无 限崇拜的海森堡迫切地想知道爱因斯坦的看法。虽然早已有了思想准备,他还是 为爱因斯坦所表达的反对态度而震惊。他第一次切身领略,即使是最顶级的物理 大师,他们之间也会有着尖锐的原则性分歧。   那年秋季,玻恩跟随着索末菲的脚步去美国讲学。落空的助手海森堡在玻尔 的协助下争取到一笔资助,前往哥本哈根任职。   玻尔研究所的年轻人也正处于与海森堡相似的彷徨迷茫之中。BKS论文遭到 了物理学界几乎一致的反对。德布罗意把电子看作波动的新思想同样地引起非议。 虽然他的驻波模式为玻尔原子模型中的允许轨道提供了依据,玻尔等人却无法理 解、接受电子的轨道运动如何能与虚无缥缈的波联系起来。   在一片思想混乱中,玻尔迫切期望能有新的突破。在他的指导下,克莱默正 在尝试一个新的途径,他邀请海森堡协助。   在那篇BKS论文里,玻尔和克莱默——以及旁观的斯莱特——不仅放弃了传 统的能量、动量守恒,还舍弃了玻尔模型的精髓:电子的轨道跃迁。十年前,玻 尔做出他最精彩的突破:电子发出、吸收辐射的频率与其自身运动的频率无关, 只取决于跃迁前后轨道的能量差。那是爱因斯坦不曾想象出的神来之笔。但也正 因为这一“无关”,他的模型只能计算辐射的频率,无从推导谱线的强度。   他们于是重新想象原子内部是一系列谐振子。它们的频率与发射、吸收的辐 射相同而共振,由此计算康普顿效应中辐射与电子的相互作用。这样,十年后的 玻尔又回到了整整四分之一世纪以前普朗克计算黑体辐射的老路。   那BKS论文没有一个方程式,只是洋洋洒洒地论辩。为这个框架填补数学内 涵便是克莱默的任务。按照玻尔的对应原理,电子如果是在非常高能量的轨道上 运行,其行为会等同于经典物理。在那里,电子轨道自身的频率与其作为谐振子 吸收、发射辐射的频率趋于一致。   玻尔原始模型中的电子轨道是圆形,只有单一的周期和频率。经过索末菲推 广后,轨道变成椭圆,频率不再单一。这个问题在数学上很容易处理,可以应用 所谓的“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克莱默和海森堡如此这般,将 高能量轨道上电子的位置、动量随时间的变化处理成不同频率组成部分的叠加, 试图从中找到不同频率的相对强度来对应于光谱线的强度。   他们获得了成功。不过那成功依然于事无补。这个变换只适用于能量非常高 的轨道,无法相应地用于低能量的轨道。而那才是真正需要解释的量子世界。   那年年底,海森堡收到泡利来信,通告他刚刚作出的重大突破。他看到这位 向来偏爱严谨数学推导、厌恶形而上学式夸夸其谈的师兄居然捡起了他丢下的第 四个量子数,并无中生有地提出不相容原理不禁莞尔,立即回信调侃了一番。也 许量子世界如此诡异,连泡利也无法洁身自好。   与师兄相比,海森堡对他在哥本哈根的进展很不满意。他没能找到消除量子 理论疑惑的灵丹妙药,只能带着依然的满腹狐疑在1925年5月返回哥廷根。   倒是玻尔不知如何看到了一线曙光。他宣布:“现在一切都在海森堡的手里 了,他得为我们找出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   回到哥廷根后,海森堡患上严重的季节性花粉过敏。他的整个脑袋红肿得不 成人形,眼睛也睁不开。于是他不得不向玻恩请了两个星期假,自己带上几本书 和一大叠演算纸乘火车到德国的最北端,然后搭船上了北海中的一座小岛。   那是一个面积不过2.6平方公里的荒岛,上面只有几间简陋营房供度假者 使用。对海森堡来说,这个岛的优势正在于它的光秃:没有花粉。   在海风的吹拂下,他的症状逐渐消退,脑袋开始清醒。他整天在岛上徒步攀 爬,阅读、背诵歌德(Johann von Goethe)的经典诗篇,间或也思考他的物理。   从牛顿开始,物理学家对物体运动的描述集中于位置和速度。只要知道物体 在某一个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牛顿定律就可以通过其受力环境准确地计算它在将 来任何时刻的位置和速度。玻尔的原子模型也是一样:电子在某一时刻会出现在 特定轨道上的某一位置,有着某个特定的速度。   然而,与牛顿所熟悉的物体不同,从来没有人真正看到过电子,甚至原子。 泡利的教父马赫曾经因此断然否决原子的存在,因为这个存在无法实证。如果原 子的存在尚且存疑,何况其内部的电子轨道?   泡利在那篇被爱因斯坦赞誉“对科学思想心领神会”的相对论综述中,曾为 相对论的思想起源赋于逻辑实证的阐述。他以比爱因斯坦更为熟稔的笔触回顾了 爱因斯坦如何通过一系列“假想试验”论证了牛顿绝对空间、绝对时间之不可能 存在、引力与加速的无法区分,从而建立相对论的新理念。泡利在文中总结道: “在物理上,对实验中无法观测的物理量的讨论是毫无意义的……那些只会是假 想概念,没有物理意义。”   从小就对哲学深感兴趣的海森堡对师兄的逻辑实证描述并不陌生。在这个小 岛上,他突然领悟电子的轨道,以及它的位置和速度其实都是“实验中无法观测 的物理量”。对于原子来说,实验中可以观测的物理量只有光谱:那一条条光谱 线的频率和强度。除此之外,一切有关原子的描述都只是“假想概念”。   于是,他意识到必须整个地颠倒玻尔的原子模型:不能从假想的电子轨道出 发计算光谱线,而应该是通过光谱的物理变量来推算电子的运动。其实,克莱默 已经无意识地走上了这条路。在他们针对高能量状态的计算中,电子“轨道”经 过傅立叶变换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那正是用光谱变量来描述电子的位置和速 度。其结果是电子的位置和速度分别是两个数学多项式:各个频率成分的叠加。   在具备量子特性的低能量状态中,电子的轨道运动本身不再对应于辐射的频 率。因此同样的做法无法适用。海森堡明白了那只是他们拘泥于轨道这个假想概 念的结果。如果电子的轨道并不存在,电子的运动依然可以通过光谱变量推算。 在低能量状态中,电子既不会像玻尔想象的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转,也不会在两个 轨道之间“跃迁”。电子只是按照所有可能存在的谱线变量所决定的模式运动。   为了找出所有可能辐射频率的组合,海森堡发现他不再能用傅立叶变换后出 现的简单多项式,而必须制作出一个表格。那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表格。有些 地图上会看到有大城市之间的距离表;在体育新闻中,循环赛各队之间比赛的比 分也常常以这样的表格来展示。表格中的行和列分别是城市或球队,表中则列出 它们之间的距离、比分等各种数值。   海森堡制作的表格类似于城市的距离表。不同的是每一个“城市”代表原子 的一个能级,城市之间的距离就是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也就是辐射的频率。这个 列表可以非常大,因为电子的能级可以有无穷多个。他同时也可以另外做一个相 同的列表,其中的数值不再是辐射的频率而是强度,也就是爱因斯坦辐射理论中 的那个吸收或发射的可能性。   然后,海森堡仿造傅立叶变换的多项式以这些列表构造出电子位置、速度的 表达方式,以及相应的物理规律。这时他需要用这些列表做代数运算,于是他不 得不摸索出一套如何将两个表相加、相乘的法则。他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理清了这 些头绪,发现这个新体系居然既有着逻辑上的自洽,也符合着物理的能量守恒。   这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他无法入睡,干脆跑到室外的海边,在黑暗中攀登上 一块高高的、延伸到海面上的巨石,坐着等待日出。他并不明白自己刚刚发现了 什么,但他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something has happened)”。   十来天后,海森堡终于下了岛。他在回程中特意先去了一趟汉堡,征求师兄 的意见。泡利听了他一番语无伦次的描述,罕见地未能当机立断地指出其中谬误, 只催促他赶紧写出论文发表。这给了海森堡莫大的信心。   又费了一番功夫,海森堡写出了论文初稿。虽然他对玻尔无比尊敬,他一时 没敢向玻尔透露这一进展。在哥本哈根与克莱默合作的那几个月里,他已经领教 过玻尔对论文大刀阔斧、反复无常的修改套路。为避免那样的命运,海森堡将论 文就近交给了玻恩。然后,他自己启程前往英国剑桥履行早就计划好的学术访问, 顺便又与童子军小伙伴们相聚,在英吉利海峡沿岸远足。   玻恩果然不假思索地就把论文转交给《物理学杂志》发表。但他放心不下海 森堡的那个列表,尤其是他为列表发明的运算法则。熟谙数学的玻恩总觉得那一 套似曾相识。直到他七月中去参加德国物理学会的年会时,他才想起来那是多年 前还在学数学时见到过的“矩阵(matrix)”。   海森堡式的列表在古代就有过雏形。半个世纪前,剑桥的著名数学家凯利 (Arthur Cayley)为其赋予严格数学定义,称之为矩阵并发展了相应的代数。 海森堡自己琢磨出来的那些运算规则正是凯利矩阵代数的一部分。在那之前,矩 阵代数只是数学的一个隐晦的分支,还从来没有过任何实际意义,故也不为人所 知。   玻恩在会上找到泡利,提出一起将海森堡的新理论用泡利的数学规范化。不 料泡利竟一口回绝。酷爱数学严谨的泡利这次居然声称他师弟的工作是一幅精彩 的物理图像,容不得玻恩用某个纯数学体系糟蹋。   玻恩回家后只好向他的新助手约旦(Pascual Jordan)求教。约旦刚刚得到 博士学位,却也是一位精通数学的鬼才。他们恶补了一番矩阵代数,将海森堡在 小岛上的粗糙思想以完整的数学方式表达出来。海森堡度假回来后立刻也加入了 这一行列。   1925年9月,海森堡自己的论文率先问世。两个月后,玻恩和约旦发表了他 们充实海森堡数学基础的论文。1926年2月,玻恩、约旦和海森堡联名发表“三 人论文”,一举奠定所谓的“矩阵力学”。   也在那同一时期,玻恩和海森堡相继开始使用一个新名词:“量子力学”。 它标志着一个有别于牛顿力学的新力学体系的诞生。   (十八) 薛定谔的方程   爱因斯坦意外地收到玻色寄来的论文时即刻回了一张明信片,表示赞赏和祝 贺。这张明信片在遥远的印度引起轰动,一夜之间改变了玻色的地位。他不仅得 到大学永久教职,还获得一份政府奖学金去欧洲进修两年。   当他到德国领事馆申请签证时,官员只看了一眼爱因斯坦签名的明信片就盖 了章。   然而,他却没有直接去柏林。   玻色完全没有意识到那篇论文中的重大突破。他自己更倾心的是随后不久又 寄出的第二篇论文。这篇新论文试图纠正爱因斯坦的辐射理论,将原子所有辐射 都归于自发辐射,摈弃“不必要”的受激辐射。   爱因斯坦照样好心肠地为他翻译、投递了这篇论文。但在译者按中,他言简 意赅地指出了其中论点荒谬之处。玻色随后收到爱因斯坦更详细的私信,即刻心 凉了半截,不敢贸然去面见大师。他逗留在巴黎,声称需要能在那里学一点实用 的X射线技术。他曾经申请去居里夫人的实验室,但因为法语不过关而未被她接 受。   等他一年后再度鼓足勇气来到柏林时,爱因斯坦早已独自完成了有关玻色- 爱因斯坦统计、凝聚的三篇系列论文。他指示玻色研究海森堡新发表的矩阵力学, 看看如何在这个新理论中运用他们的新统计方法。玻色尽了努力,但一无所获。 回到印度后,他成为当地知名教授,但余生不再有科研成果问世。   虽然冠有爱因斯坦的大名,他们的量子统计理论没有引起物理学界的注意。 一个例外是爱因斯坦收到他曾经短暂任职过的苏黎士大学的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教授来信,提醒他犯了一个低级的统计错误。   薛定谔第一次见到爱因斯坦时还是在1913年。那年爱因斯坦来到在薛定谔的 出生地维也纳,在学术会议上做了关于引力的主题演讲(就是在那次会议上,他 第一次得知玻尔的原子模型)。薛定谔当时26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三年,在为 一名教授担任助手。   他父亲是大学毕业生,为生计放弃自己的科学梦而承继了家庭的小企业。薛 定谔小时候在母亲和大姨、小姨的呵护、教导中长大。还没有识字时他就开始每 天记日记:由他口授,母亲或阿姨忠实地记录。   他上的是维也纳历史最悠久的中学,那里最著名的毕业生便是声名远扬的玻 尔兹曼。当薛定谔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维也纳大学时,他一心向往的是跟随玻尔 兹曼学物理。然而,玻尔兹曼恰恰就在他入学前自杀了。不到19岁的薛定谔为之 心碎。   在大学里,他出类拔萃,成为校园内人人皆知的“那个薛定谔”。临时请来 接替玻尔兹曼的是哈森诺尔(Friedrich Hasenohrl),玻尔兹曼当年的学生。 他只比大学新生年长十来岁,正是朝气蓬勃。哈森诺尔上课时从来不备课也不靠 记忆,总是现场推演,以此解释物理学中的逻辑关系。他还经常邀请学生到家里 聚餐或去野外滑雪,很快成为薛定谔心目中的偶像。   在大学期间和毕业之后,薛定谔喜欢的是做物理实验。1910年,他在哈森诺 尔指导下以绝缘体在潮湿空气中导电性能的测量获得博士学位。   当他还在大学里争取职位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薛定谔和哈森诺尔都应 征入伍,开赴意大利前线。薛定谔担任炮兵中尉。他的部队在战争初期与意大利 人有过一次激烈的遭遇战。薛定谔因为“面对敌方猛烈炮火时表现出无畏、沉着 的指挥能力”赢得嘉奖。   在那之后,他随奥匈帝国的军队四处驻防,没有再经历真正的战事。后来, 他更被抽调到后方的军事学院,为防空部队讲授气候科学。   他钟爱的导师哈森诺尔没有那么幸运。他在战场上负伤痊愈后又坚持重上前 线,在冲锋中被手榴弹炸死,享年40岁。   为期四年的战争对薛定谔的最大威胁却还是无聊。在战场和驻地无穷无尽的 空暇中,他只能一个人冥思苦想物理和哲学问题。战争结束后,他将那时记下的 大量笔记陆续整理成论文发表。   漂泊多年后,薛定谔终于在苏黎士大学赢得教授席位,那正是当初为爱因斯 坦设立的位置。在1913年远距离聆听爱因斯坦的演讲后,薛定谔1924年9月在奥 地利小镇因斯布鲁克的一次会议上再次见到爱因斯坦。这一次,他们有了单独的 接触和交谈,开始朋友情谊。1925年2月,薛定谔在看到爱因斯坦运用玻色统计 于理想气体的论文时,写信提醒文中的计数方式有问题。   爱因斯坦很快回了信,好脾气地回应:“你的非难不是没有道理,但我在论 文中并没有犯错。”他特意在信中列出表格,细致地解释量子统计与经典统计的 区别。   如果我们同时投掷两枚硬币,会有四种可能结果:两个正面、两个反面、硬 币甲正面硬币乙反面、甲反面乙正面。它们以同样的机会出现。所以,两枚硬币 都是正面或反面的几率各是1/4,而一正一反的几率会是2/4,或者1/2。   爱因斯坦在信中解释,如果那不是经典世界的硬币,而是量子世界的粒子— —比如用电子自旋方向的上下作为正反面——那么根据玻色的洞见,这两个粒子 互相不可分辨,不存在甲乙之分。这样,前面那甲正乙反与甲反乙正也无法区别, 是同一个状态。于是,两枚硬币的结果便只有三种可能:都是正面、反面或一正 一反。它们出现的几率分别是1/3。   这是量子世界与经典世界截然不同的一个表现。在经典世界里,无论我们把 两枚硬币做得多么没有差别,它们依然会是两个不同的硬币。量子世界的粒子却 天生没有自己的身份、彼此不可分辨而导致统计结果完全不同。   薛定谔看信后如醍醐灌顶,心悦诚服。他回信感激爱因斯坦的指导,坦承自 己阅读玻色论文时没能看出其中新意,只是在爱因斯坦这个新统计理论中才意识 到暗藏的颠覆性创新。   薛定谔比爱因斯坦小八岁,比玻恩小五岁,比玻尔则只小两岁。在萌芽中的 量子领域,他属于这“上一代”。虽然在年龄上都已经过了创新的黄金年代,薛 定谔在成就上显然还无法与他们为伍。   与他们以及更大一点的索末菲相比,薛定谔其实与爱因斯坦最为相像。自听 了爱因斯坦的演讲之后,薛定谔的科研紧跟着爱因斯坦的足迹,涵盖了相对论、 统计、辐射以及量子理论等诸多方面。也正因为如此,他是极个别仔细研究了爱 因斯坦量子统计论文的物理学家之一。   而他的科研风格也与爱因斯坦相近:他习惯于单枪匹马,几乎没有学生、助 手或合作者。   在十多年的努力中,薛定谔发表了相当多的论文,逐渐在学术界建立不大不 小的声誉,赢得教授席位。但他的成果一直局限于在已有的理论框架上添砖加瓦, 没有自己的创见、突破。这正是他与爱因斯坦等大师级教授的差距所在。   早在1909年,爱因斯坦发现了光同时具备波和粒子的双重特性。那时,他对 遵从普朗克定律的电磁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它的压强来自两个组成部分:一个 是波一个是粒子。   这个现象在经典统计中从未出现过,因此他认为那是光的独特之处。   在玻色近乎无意地提出光的新量子统计后,爱因斯坦将其推广到所有遵从量 子规律的粒子。他又故伎重施,对量子理想气体按照新的统计方式进行分析,赫 然发现其压强也同样地来自两个成分:波和粒子。   于是,爱因斯坦宣布,不仅是光,所有的粒子其实都同时兼备着波和粒子的 特性。他号召实验物理学家立即寻找、验证这一现象:如果让粒子束通过一条窄 缝,应该能看到与光类似的衍射。   幸运女神正是在那一时刻眷顾了德布罗意:他的博士论文由郎之万转寄给因 为“鬼场”和玻色统计已经有着足够思想、心理准备的爱因斯坦。那篇另外没有 一个人能够读懂的论文在爱因斯坦眼里就只有一个精髓:所有粒子都伴随着某种 波动,其频率由粒子的能量、动量决定。   正是德布罗意揭示的这个简单关系让爱因斯坦恍然大悟,明白了他自己统计 分析背后的涵义。他因此称赞德布罗意“终于揭开了一个巨大面纱的一角”,并 同时告诉洛伦兹他也已经发现支持德布罗意设想的证据。   在实验物理学家能够做出反应之前,薛定谔又是第一个注意到爱因斯坦这篇 论文以及其脚注中提到的德布罗意。他好不容易才寻求到一份德布罗意的论文, 马上又陷入那以法语表述的一团乱麻不可自拔。不得已,他再次给爱因斯坦写信 求救。爱因斯坦诲人不倦,又一再回信帮助薛定谔理清德布罗意的思想。   也许就是出于对爱因斯坦的深信不疑,薛定谔与众不同地立即接受了波动概 念。他很快发表一篇论文,用波动的假设推导了量子气体的统计性质,证实爱因 斯坦已有的结论。那是他又一个锦上添花式的贡献。   爱因斯坦离开苏黎士已经11年了。苏黎士大学专门为他设置的那个副教授席 位已经升格为正教授,正由薛定谔占据。隔壁,爱因斯坦曾经学习、工作过的苏 黎士理工学院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展和提升,业已成为首屈一指的学府。那里有已 经成名的德拜,还有希尔伯特的学生、正与爱因斯坦一起研究统一场论的理论家 外尔(Hermann Weyl)。   两个学校关系紧密。物理学家每两星期举行一次共同讲座,交流探讨新进展。 因为涉猎广泛,薛定谔经常是主讲者。1925年11月底,他着重讲解了德布罗意的 波。   德拜听后觉得不可思议。他记起当初在索末菲手下学习时,导师曾谆谆教诲, 处理波动现象必须有一个波动方程。没有方程而像德布罗意那样空口白话地谈论 波,只是小孩子在玩游戏。   几个星期后,薛定谔在新年里又一次主讲。他开门见山地宣布,上次德拜提 议我们应该有波动方程。那好吧,我已经找到了一个方程。   那过去的几星期是传统的圣诞假期。薛定谔收拾了他的笔记、书籍,扛上器 械,到附近的高山滑雪胜地度假。与他相伴的不是他的妻子,而是听了他召唤专 程从维也纳赶来的一位红颜知己。   这是薛定谔与爱因斯坦的又一共同点:他们的身边永远簇拥着众多年轻的女 性朋友。   薛定谔从小英俊潇洒学业优秀,自青葱年代就很有女孩子缘分。大学毕业后, 他有了第一个谈婚论嫁的女友,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妹妹。他们两家是好朋 友,但有一点贵族血统的女方父母却看不起只是小企业主的薛定谔父亲。薛定谔 那时也只是贫匮的助教,前景渺茫,不具经济实力。为了能够养家糊口,薛定谔 计划放弃科学,到父亲的工场中打工,准备接班。   那正是他父亲当年所做的选择。饱经世态炎凉的老父不愿意看到儿子重蹈覆 辙,阻止了他的莽撞。在那场无疾而终的初恋之后,薛定谔从军、任教,日记中 长达八年没有再出现一个浪漫性质的女性。   1920年,32岁的薛定谔与23岁的安妮(Annemarie Bertel)结婚。安妮也出 身于中下层家庭,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她对风流倜傥学识渊博的薛定谔无限崇 拜,心甘情愿地做了贤妻。   那时战争已经结束,薛定谔为了前途离开奥地利,在德国几所大学中转战, 寻找职业提升的机会。直到1921年赢得苏黎士大学席位后,他们才有了一时的稳 定。那时,他也已经彻底放弃做实验,成为一个纯粹的理论学家。   他们的小家庭却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薛定谔发现他们俩相敬如宾,非常合得 来,却在性生活上不协调。安妮一直没能怀孕,也让渴望有个儿子的薛定谔非常 失望。他们几次临近离婚,又都理智地悬崖勒马。最后,他们采纳“开放婚姻”: 两人都自由、公开地拥有情人,同时友好地维系着婚姻和家庭。   在天主教盛行的维也纳、苏黎士,离婚是比婚外情更大得多的丑闻。尤其在 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婚外情甚至是前卫、浪漫的时尚。虽然并非主流,他们的选 择也不失为明智。   沿袭他从小养成的习惯,薛定谔一直写有详细的日记,包括他与每一位女性 的的浪漫经历和结局。他曾自豪地宣布,他所有的女朋友都是百分之百地愿意与 他共度终生的伴侣。   然而,偏偏他1925年年底的日记没能保存下来。那个圣诞节在滑雪场与他朝 夕共处的女友姓名身份于是成为科学史上不解之谜。   同样也无法知道他在山上那两个星期里究竟滑了几次雪,又有多少时间在春 宵良度。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他下山时,背包里的笔记本里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 方程式:描述德布罗意波的“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在苏黎士最好的朋友,也是他夫人安妮情人的外尔(外尔自己的夫人 那时正与他们圈子里的另一位物理学家有着浪漫关系)戏谑:薛定谔是在“人生 末期的一次色情爆发”中做出了他一辈子最重要的发现。那年,薛定谔已经38 岁。   (待续) ※※※※※※※※※※※※※※※※※※※※※※※※※※※※※※※※※※※ 本期编辑:自如 本期校对:笨狸 审 稿: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程鹗、方舟子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4.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加入xinyusi@google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