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3/05(第三五二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8.com           ※ ※※※※※※※※※※※※※※※※※※※※※※※※※※※※※※※※※※※                  § 【卷首诗】            §       借鉴                  § 张雪昆:借鉴           §      ·张雪昆·                  § 【牛肆】             §    从一面镜子前走过                  §    有两个自己 寒 士:人口论          §    从两面镜子前走过 夏 沙:是谁制造了孔乙己?     §    有三个自己 静言思:枯燥的“轮回”      §    从碎了的鏡子前走過                  §    有很多自己 【丝露集】            §    从别人的碎镜子前走过                       §    有未来的自己 劳 柯:我的一天         § 文 远:那个叫金的黑人大哥    §  鲁 班:街头乐手印象       §                   §  【网里乾坤】           §                   § 王庆民:俄乌战争原因及后续行为  § 离家民:围棋与我的故事      §                  § 【网萃】             §                  § 程 鹗: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    §     (五十八~五十九)    §                  § 【网讯】∽∽∽∽∽∽∽∽∽∽∽∽∽∽∽∽∽∽∽∽∽∽∽∽∽∽∽∽∽∽∽ 【牛肆】∽∽∽∽∽∽∽∽∽∽∽∽∽∽∽∽∽∽∽∽∽∽∽∽∽∽∽∽∽∽∽ ◆               人口论                 ·寒士·   公元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初,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呈现负增 长趋势,一时间:“断崖式”下跌、“生育陷阱”、“死亡交叉”等言论不绝于 媒体、网络。各路专家、教授纷纷发表见解,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回想上一世纪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流产、坠胎,结 扎、罚款,能想出的办法都使出来了,可人口还是大幅度增长,那时候都是都偷 着生,抢着生,把政府搞得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而现在政府号召多生孩子,反 而都不生孩子了,耐人寻味。   既然不让生而大生特生,让生而不生,何不现在就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明确政策不许多生孩子,谁生了二孩从重罚款,这样国民就会象上一世纪一样偷 着抢着生孩子了,而政府则可以坐收罚款,增加财政收入,一石双鸟,何不乐而 为之哉?   这样的例子有呀,例如房价,百姓买不起房子,房价却直线上升,逼得人们 只能咬牙贷款买房子。   前车可鉴,这办法可行。   小子曰:民不就其道,则反其道而行之,可矣! ◆            是谁制造了孔乙己?                ·夏沙·   2023年3月28日,作家余华在澳门城市大学的讲座上被学生问到了一个本属 稀松平常,在当下的中国却无比尖锐的问题:“您如何看待有媒体认为孔乙己无 法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无法脱下长衫?”作为一个当代作家,余华磕磕绊绊地分 析了小说《孔乙己》的情节,当然这其实并不重要,在场师生也并不是来听他解 析这部小说的,余华之所以这么做,大概只是为了给自己能得体地回答问题争取 时间,他一边犹疑不决、欲言又止地反复斟酌自己的用词,一边战战兢兢、如履 薄冰地给出了一个答案:“就业困难”,大概是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足够安 全的立足点,他从容地举了一些自己身边的例子,最后提出了“让经济马上恢复” 的愿望,并坦言自己“只能回答到到此为止”。   平心而论,余华的回答已经是现阶段言论环境下的尽力而为,作为一个掌握 了一丝话语权的公众人物,他当然不能撇清自己为民发声、启蒙大众的社会责任。 如果他还认同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所担当,那他就无法置身事外、明哲保身,否 则,他又何必去大学里办讲座、谈社会,为广大青年们指点迷津,然而言论环境 的险恶,却又无比清晰地将连同余华在内的所有人进行了异化,使他们只能扭曲 地戴着脚镣在刀尖上跳舞,小心翼翼地描绘出残酷现状的冰山一角。   余华并没有从一个居高临下的角度去批判年轻人,而是对他们报以了足够的 同情,他并没有无视自己身边的现实,也不愿意昧着良心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官话。 只是身为一个作家,他本身不可能提出任何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即便他有真 实有效的建议,他也不可能把真话和盘托出。余华和鲁迅所处的时代也不一样, 他不能躲在上海的租界里安全地发表意见,他只能在红线允许的范围内,说几句 无伤大雅的有限的真话,他能做到这样其实已经颇为不易。   而青年学生问出这样的问题也本不足怪,因为他们正处在对权威、长辈、传 统产生叛逆心理,对标新立异、不随大流充满自信的阶段,这正是历代青年们应 有的独特气象,否则人类社会的进步、创新无从谈起,因此哪怕这个问题已经是 经过了足够的修饰,以一种不加冒犯的语气和态度轻轻抛出,其背后的诘问却依 然振聋发聩:为什么既要让他们以身穿长衫为傲,又要让他们不以脱下长衫为耻。 为什么他们就业困难的现状,要让他们这一代人自己来负起全责?   然而现实的吊诡之处在于:中国目前的可笑现状,恰恰是这一代的青年们、 学生们所梦寐以求的。历代的青年们都会通过反抗强权、对抗传统来实践他们追 求进步的理想,把挑战权威、标新立异作为他们个性张扬的旗帜,对新生事物的 接受能力让他们有更自由化的倾向,但是当前的中国青年、学生却恰恰成了强权、 传统的积极拥护者,把回归国内的官方价值观当成了一种新的标新立异,新的个 性张扬。他们讨厌境外势力,所以亡我之心不死的境外公司纷纷退出了中国市场; 他们讨厌资本家,要把资本家们全部挂路灯,因此噤若寒蝉的资本家们都缩减了 经营规模,在投资上变得更加保守;粉红们讨厌公知,最后公知们全都闭上了嘴 巴,再也没有人和政府唱反调,也没有人传播负能量,最后也再没有人为这些脱 不下长衫、找不到工作的青年学子们说话了。只有当铁拳砸在这些没有经历过社 会残酷的学生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中的一部分才会如梦方醒,意识到了自己不 过是随时可被收割的韭菜、随时可被开采的人矿、随时可被牺牲的代价,沉醉于 大国崛起的迷梦并不能给自己换来聊以糊口的工作,也不能在社会上备受欺凌的 时候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尊严,当他们用孔乙己的长衫自伤自嘲的时候,高高在上 的官老爷们还要在他们伤口上撒盐,批评他们不够吃苦耐劳,做不到逆来顺受; 而那些连铁拳都砸不醒,依然对强权顶礼膜拜的粉红们,则正是鲁迅笔下“万劫 不复的奴才”,他们不仅甘当任人宰割的奴隶,还会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   然而这些自甘奴仆的粉红们固然可恨,沉默的大多数也不值得称道,但他们 其实并不是来自于自我创造,他们这样一种狭隘民族主义、癫狂民粹主义、信奉 丛林法则的认知,是被媒体的虚假宣传、强力洗脑所合谋塑造的,他们被排外反 智、痛恨资本的劣质饲料所喂养,能得到的也必然是排外反智、仇恨资本的认知, 这个社会让他们恨什么,他们就恨什么,至于该不该恨,他们其实并没有认知能 力去分辨。他们会从接受普世价值退化到坚信丛林法则,归根到底是塑造他们的 人所犯下的罪行。   那些居高临下地唱道德高调的官媒写手们,其实也是权力机构们用纳税人的 钱所豢养的爪牙,他们在空调房里敲着键盘闭门造车出来的所谓正能量,不缺对 权力机构的谄媚,不缺对美好未来的空想,唯独缺的是对底层民间疾苦的真正体 察,字里行间除了高人一等的傲慢,便是何不食肉糜的无知。如果事实真是如余 华所说那样是因为经济下行导致了目前的就业困难,那么作为社会观察者的媒体 们,难道不正应该去探究经济下行的原因,探讨解决就业困难的方法吗?可惜, 我们知道中国的大部分媒体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媒体,而是宣传机器,他们不仅 不会对现状追根究底,反而还会对现状粉饰太平,目前这种经济下行和就业困难 的现状,这些官媒本身就是最大的帮凶,孔乙己们正是在他们的助纣为虐下被一 个个地制造出来的。   但是,这些助纣为虐的官媒帮凶们依然不是主谋,他们虽然协助制造了孔乙 己们,但他们并不是做决定的决策者,他们只是在权力机构的威压下仰人鼻息, 混口饭吃,自甘做一个肉喇叭,不在乎弄虚作假、颠倒黑白给自己的良心带来的 不安,甚至还要为自己成为帮凶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丛林法则的尔虞我诈将 自己的卑鄙行为合理化。真正制造孔乙己的并不是他们,而是权力无远弗届的决 策者。是决策者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立起来,阻隔了他们之间的友好交流, 人为制造他们之间的仇恨;是决策者煽动了对企业家的仇恨,把自己造成的一切 社会问题都归咎于资本,驱策着民众们像嗜血的野兽一样恨不得将资本家们生吞 活剥;是决策者编织着大国崛起的信息茧房,让民众们迷信自己的国家可以横行 世界、无人敢惹,最后却落得孤立无援、声名狼藉;是决策者制造了经济依然繁 荣的假象,让相信政府的民众们被残酷的就业现实所打击。   是专制制度制造了传统社会的孔乙己的悲剧,把本该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异化 成了工具,让他在看不到希望的赛道上耗尽青春,让他的自尊成了他脱不下去的 长衫,变成了专制制度满足统治需要的牺牲品;是权力无远弗届的独裁者,制造 了现代社会的孔乙己的悲剧,把本该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异化成了人矿,让他们在 虚幻的大国梦中自我催眠,让他们看不到现实的残酷无情,变成了独裁者的利用 对象。要让孔乙己真正从工具和人矿变回一个人,需要的并不仅是让经济马上恢 复,而是把无远弗届的、不受监督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民主决策、自由发 展和法治建设来主导这个国家的运行,否则即便是恢复了表面的经济繁荣,那也 不过是下一代孔乙己们悲剧的前奏。 ◆              枯燥的“轮回”                 ·静言思·     从《满江红》说起吧。在争论残害岳飞谁是主谋的时候,可不可以争一下 《满江红》到底是谁写的呢?“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这是一个什么 性格的人,才会说出的话?这是一个十分圆滑、十分会恭维的人,才会说的话。 说这话的,必须要有奴性,才会这么诚心愿意做皇帝的工具。岳飞是一个很“轴” 的人,不够圆滑,认“死理”。他要是会说“朝天阙”这么漂亮的大话,就不至 于是那样的悲剧。《满江红》是谁写的,并不重要。杀岳飞谁是主谋,公说公有 理,婆说婆有理,但杀岳飞不是赵构就是赵构的奴臣——秦桧“们”,这是没有 疑问的。   真正能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大才华的人,在封建社会、在有封建 思想的社会里,是很难善终的。谁也不能否认,岳飞一定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 的光芒影响到了皇帝的光芒,他的人性光芒一定程度上杀灭了封建社会赖以存续 的愚昧病菌。皇帝对他当然有意见,如果彻底的暴君,岳飞一定是最坏的下场。 但赵构很可能不是暴君,赵构未必一定要杀岳飞,那岳飞为什么还是那样的下场 呢?   那是因为皇帝的身边总是一些无耻小人,正如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权力总 是吸引来那些品质低劣的小人!”,皇帝有最大的权力,皇帝身边就有品质最卑 劣的小人,这些所谓的“臣子”品质最低劣。他们什么也不会,皇帝是他们唯一 的依靠,岳飞影响到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皇帝,岳飞影响到了这些“臣民”赖以生 存的迷信、愚昧的思想。这些“臣民”是不会放过岳飞的。这些“臣民”会怎么 做?一般人当然是无法想像的,因为这些人是最卑劣的,一般人又如何能想像!   封建社会、有封建思想的社会,靠什么存续?那些“皇帝”,那些“官老爷” 靠什么白吃白喝,靠的就是迷信、愚昧和盲目的崇拜。靠的就是不能置疑的权力, 置疑得对不对,根本不重要,置疑就是原罪!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当国家全被这些无耻、无 能、愚蠢的卑劣小人把持的时候,生灵涂炭就是必然、饿殍满地就是结果。那个 时候,就会有一个天真的人出来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阵腥风血 雨过后,一切似乎又平静下来,血泪已被暴雨冲刷得干干净净,社会又会回到那 个最初的状态。   青草逐渐掩埋了陈胜的荒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慢慢被淡忘,龙 椅上依然坐着皇帝,只是他不再姓“赵”。皇帝姓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只是皇帝 周围又开始出现嗜腥的蝇虫。它们又来吸食腐肉,仿佛昭示着一切又快要结束了。 【丝露集】∽∽∽∽∽∽∽∽∽∽∽∽∽∽∽∽∽∽∽∽∽∽∽∽∽∽∽∽∽∽ ◆              我的一天                ·劳柯·   今天中午孩子妈妈做的麻辣香锅,闻着特别香,吃着也应该特别好,可是我 不敢吃。麻辣味重的食物,一旦吃了就是爽了口,苦了胃,疼了直肠。依照过去 的经验,口爽几分钟,难受好几天。无论孩子妈妈怎么劝我,今天的麻辣香锅我 是一口没吃。孩子们虽然都很喜欢吃辣,但今天的似乎太辣了,大闺女勉强吃了 一小碗,二闺女先往自己碗里加了白开水,发现还是去不掉辣麻味,就重新拿了 个碗,然后加了一碗白开水,把麻辣香锅的菜洗着吃。   我吃着只是用开水烫了一下的菜,对孩子妈妈说:“不加任何味道的菜是最 好吃的。”孩子妈妈看着满满的一大碗的麻辣香锅,有点犯愁,说:“这么一大 碗,啥时候能吃完啊!”我说:“不可能把麻辣味洗掉了。到晚上的时候你加点 牛奶和水煮一下,然后再加点面条,改成麻辣烫,我估计孩子们肯定吃。”孩子 妈妈有点怀疑我的主意,但只要孩子们肯吃,做再多都没有吃不了的问题。   到吃晚饭的时候,孩子妈妈并没有按我的建议对麻辣香锅进行改进,我们四 个人各吃了自己的晚饭。二闺女煮了一包方便面,大闺女烤了一个自治披萨,孩 子妈妈用煮方便面的水煮了青菜还加了一点中午的麻辣香锅,我吃了昨天晚上剩 的鱼。四个人吃不同的饭,吃得不亦乐乎。   今天除了吃饭,还干了其他很有意义的事。   下个星期学校春假。虽然春假只是本科生的假期,虽然不是我们的假期,但 没有课,没有课,我就会感觉轻松很多,所以每年的春假我们都会打扫卫生,今 天下午我和孩子的妈妈把冰箱里里外外都擦洗干净。   我们两个都不记得上次清洗冰箱是啥时候,但今天把冰箱腾空以后发现并不 脏。既然决定要清洗,就把冷藏室的所有挡板都拆下来放到水池里清洗,清洗完 后再装回去,冰箱也就崭新如初。冷冻室的柜子我没有拆下来,只是用湿布擦了 一下。记得上次清洗冰箱的时候我把冷冻室的柜子也拆了下来,后来花了几个小 时才装回去,所以今天没敢贸然行动。   清洗完冰箱,孩子妈妈说:“生活不易啊!”我说:“这就生活不易了?我 们现在最起码不为钱发愁,我的父母在我们这个年纪一天到晚为钱发愁,那才叫 不易呢。”她说:“各有各的不易法,他们没有冰箱要擦吧。”这个是真的,我 小时候连冰箱是啥都不知道。   打扫完冰箱后孩子妈妈说要带孩子去校园里看樱花,顺便去湖边喂鸭子。二 闺女就问喂鸭子什么食物,孩子妈妈就说把那袋猫猫不吃的素食猫粮拿过去喂。 二闺女就大声地反对,说那是猫粮不能用来喂鸭子。她反对了几声,见妈妈没有 反应,她也就不再反对了,因为根据过去的经验,继续反对也是无效的。   太阳虽然很好,但到了湖边才发现天气其实还是很冷的。花儿还没有开,树 梢上只是些大大小小的花骨朵,有红有白有黄。看不成花,只有喂鸭子。闺女们 抓一把猫粮撒在湖边的水里,鸭子们就嘎嘎地来了。鸭子们只吃了几口,可能感 觉味道不对,就开始张望,这时有两个孩子在我们边上往岸边扔面包,鸭子们闻 到了面包的香味,就嘎嘎地到她们那儿去了,留下二闺女刚刚撒的猫粮孤独地漂 在水里。   二闺女的嘴立刻就翘了起来,大闺女扭头一看发现用面包喂鸭子的那两个孩 子是她的初中同学,她就给她们打招呼,于是大闺女就问可不可以一起喂鸭子, 那两个孩子欣然同意。四个小姑娘不一会儿就把整袋面包掰成小块撒向了岸边, 鸭子们吃得争先恐后。   看着鸭子们争抢着吃面包,二闺女对她妈妈说:“妈妈,全麦面包很好吃, 我们下个星期可以吃全麦面包吗?”孩子妈妈说:“好!明天就去买。”   面包用完了,鸭子们就游到别处去了。   湖边有个十几米粗两米多高的大树桩,树桩虽然没有枝干,也已经死了不知 道多少年,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年活着时的雄伟高大。每一次来两个姑娘都会爬这 个大树桩,今天也不例外。几年前她们爬树桩的时候我只要轻轻地推一下,她们 就可以上去,但今天我们费了好大劲她们才爬上去。   大闺女上去后一定要我也爬上去,我看看表面光滑无比的树桩,摇摇头说: “爸爸爬不上去。爸爸小时候也能爬上去,但现在不行了。”   在树桩上她们还发现了一个鸟窝,鸟窝里还有两个鸟蛋。孩子妈妈和我同时 说:“别碰鸟蛋,要不然鸟妈妈就不要她们了。”大闺女说:“知道,每一次你 们都这样说。”   她们从树桩上下来,我就建议拿猫粮去喂流浪猫,孩子们就问我去哪里喂, 我就说实验室旁边有个小树林,小树林里就有几只流浪猫,孩子们就催促着快点 去。   我的实验室在校外,要开车过去,在路上会路过一座小花园,孩子妈妈就建 议去小花园里看看花儿有没有开,孩子们就反对,但反对无效,车到小花园的时 候孩子妈妈还是把车停了下来,孩子们非常不情愿地跟着我们下车去了小花园。   小花园里的花们还是躲在花骨朵里,但花园里的小河已经在畅快地欢歌报道 着春天信息。小河里有很多供人观赏的鱼,这些鱼们个头都很大,而且个个肥嘟 嘟,非常可爱。几个孩子正在那里喂鱼,我们四个也驻足看了一会。河水淌过几 块高大的石头,形成一个小瀑布,大闺女还给瀑布拍了照片,说是回到家准备照 着样子画出来。   看了一会鱼儿戏水,我又一次提醒她们去喂流浪猫。   我们到小树林的时候发现流浪猫们不在。因为昨天下雨,它们平时吃饭的盆 里都积满了水。我把其中一个盆里的积水倒掉,然后往盆里倒了些猫粮。猫粮倒 在金属盆里发出清脆的声音,躲在近处的一只小猫可能听到了,就跑了过来,然 后孩子妈妈和孩子们就说:“猫猫来了,猫猫来了。”   猫猫停下了脚步,试探着看着我们,二闺女就想走过去给它示好,但猫猫惊 恐地跑了,消失在树林中。二闺女非常失望,去小树林里找了几圈,我们又远远 地等十几分钟,那只小黄猫再也没有出来。二闺女还想等下去,孩子妈妈说: “回家去玩我们家的猫猫去,随便你怎么抱,它都不会跑。”   虽然她妈妈这么说,二闺女依然恋恋不舍,不过到家之后就把和猫猫玩这事 给忘了。   我有点累,就躺在沙发上休息,猫猫就在我身上走来走去,不停地拿鼻子闻, 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突然感觉有人在摸我了脸,猫猫正爬 在我胸口,用一只爪子在摸我的脸,用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似乎再问: “你是不是去喂别的猫猫了?”我摸了一下它的头,说:“那是只野猫,我们只 是看着它可怜才去喂的。你不必担心。”   它“喵喵”两声表示回应。   等洗漱完毕,我对孩子妈妈说:“今天又结束了。”然后发现有点不对劲, 然后就发现二闺女今天没有要求在我们床上睡,这是开天辟地第一次,过去每个 星期六她都要求和妈妈一起睡。   孩子妈妈说二闺女忘了。她能够忘掉这么多年的习惯,说明她已经不在乎这 件事了,也许以后她再也不会提和妈妈一起睡这个要求了,就如大闺女一样。 ◆              那个叫金的黑人大哥                  ——《我在美国打工记》节选                  ·文远·                    1   金来了一段时间了,但我跟他怎么都热乎不起来。   翠西师傅比较忙,我跟金都协助翠西工作。我每天都要烤鸡,做很多与鸡肉 有关的工作,解冻鸡肉啦,用油和专用香料浸渍鸡肉啦,在烤炉上烤鸡块啦,在 烤箱里烤鸡块啦……   每天就“Chicken (鸡肉)”一词跟翠西有无数次的对话。   金就老是拿这跟我开玩笑。经过我身边时老是取笑我“Chicken,Chicken”。 惹得我很恼火但又拿他没办法。   金,人很高大。后来才知道他是打篮球的。金曾在巴尔的摩的什么篮球队打 过篮球。金会久不久将手中用过的纸团成一团,接着做了一个投篮动作然后将纸 团投入远处的垃圾桶里,百发百中。这时,金总会扭头冲我露出骄傲的一笑。   美国黑人善长运动,尤其篮球。很多黑人青年从小到大练习,做梦都想成为 一名篮球明星。   金有着高大的身材,估计在篮球场也没少花时间。   金喜欢串岗。每当他有空一小会就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不是跟这个聊 两句,就是跟那个聊两句。有时候翠西师傅急得大声呼唤找他,我也帮她找过两 次金。我感觉金是有意躲着翠西,因为翠西一找他肯定是叫他做事,不会让他闲 着。   金尤其有女人缘。有女人走过身旁,金总会有事没事地跟人家搭讪几句。一 来二去的,没几天金就跟厨房里大多女人都熟了。   有一天,金对我说,雪莉是他女朋友。说完,金还冲我肆无忌惮地笑一笑。 雪莉是前面餐厅的服务员,跟我们食物准备组联系密切,经常到我们后厨来催问 食物准备情况。   我不知金的话是真是假,权当左耳进,右耳出,一笑置之。不过有一两次我 看见金的一只手搭在雪莉的肩膀上说话却是真的,也很难说;厨房里各种嘈杂的 机器声不绝于耳,金就像在篮球球场上球赛暂停时与身边球友攀肩搭膀听教练训 话或布置战术没什么两样。   可能我想多了。                  2   金“Chicken,Chicken”的叫得多了,很烦。尤其是有时候你很忙,还要应 付金的“挑逗”,真的是不胜其烦。   我见老这样对他的“挑逗”置之不理被动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来而不往 非礼也”。我就想变被动为主动,跟金斗一下嘴。   我想到历史上那些美国篮球明星不光彩的绯闻,心里便有了一个主意。   我假装不知道地问金,你是不是篮球运动员?   他不知是计,答道,我是呀。   “篮球运动员”我一开始用的是“Are you a basketball player?”后来 他再用“Chicken ”来取笑我时,我就先用“Basketball player”来回击他, 再用“Playboy ”来取代“Player”,悄悄转换概念。学过一点英文的都知道, “Playboy ”就是“花花公子”的意思。美国之前有一本著名刊物就叫《花花公 子》(Playboy)。   以后每当金再用“Chicken”取笑我时,我就怼他“Playboy”。他当场傻眼。 一开始他极力否认,说他不是花花公子。他越否认,我就越这样叫他。因为他有 不少的“劣行”在前,很难否认我对他的“指控”。   经过几个来回,我已在斗嘴上占了上风,金最终放弃了抵抗,不得不繳械投 降。   我心里说道,玩文字游戏你还嫩着呢。   在紧张和繁忙的厨房工作中,金跟我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可以减缓压力的方法。   金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但他的篮球生涯黄金时期早巳过去。现在的金行动迟 缓,眼神游离,看起来很疲倦。我估计他的年纪可能比我还年轻几岁,但神态显 得比我还苍老。   有一次,我跟金你来我往地斗嘴正欢时,雪莉正好走过来。当我说到 “Playboy”时,金跟我同时一起哈哈大笑。雪莉望着我跟金,不明就里,嘴里 嘟嘟囔囔地从我们面前走过。   我们俩笑得更欢了。   有一天金没来上班。第二天他来时我一语双关地说,昨天没见你来上班(我 是用英文说的,I missed you yesterday.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昨天我 没见你。另一层意思是,昨天我很想你)。   金会意并开玩笑地说,不能天天上班,我昨天给女友送花去了。   我就也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问他,你有几个女友,送花给几个女友呀?   然后他自己就开怀地先笑了。笑完之后他脸色突然由晴转阴,把我轻轻拉到 一边,捞起他自己的上衣,让我看他肋下一道很长的刀痕。我看到那道刀痕从他 肋下一直到胸前。   他放下衬衣下摆后对我说,他昨天是请假看病去了,他伤得很厉害。我不由 得有点同情地问他是新伤还是旧伤,是否以前打篮球时受的伤?                   3   金把我拉到一边更远一点,躲开众人的目光。对我说了一句,他们(指管理层) 不喜欢你不干工作,站在一边说闲话。   金说不是旧伤。   那不是旧伤,就是新伤喽。但金又语焉不详,让人摸不着头脑。我猜,他可 能是内脏什么器官发生病变动过手术。这不由得让我同情起他的处境来。   我进一步审视他的所作所为,无聊地开别人的玩笑,瞎逛,偷懒,撩妹……, 无不是一种巨大压力下的释放。如果这样想,我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态和行为了。   我又不得不担心起他来。如果金真的犯有一种严重的疾病,此前已经开过刀。 看他严峻的神色和表情,有可能他的这种病痛还比较严重;甚至能不能挺下去, 还是一个问题。   金只不过是想让生活在疾病的重压下轻松一点。如果病情严重,没有未来。 今天不知道明天,那么快乐地活在当下就是一个人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我就能完全理解他了。   金曾经健壮的身体被疾病压垮了。在跟金平时斗嘴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 你以前打篮球的时候,是不是挣了很多钱。他一口否认,说没挣多少钱。我估计 即使挣了一些钱,可能也被他花光了。因为金就是这样一个时刻寻求快乐的性格, 而快乐是需要大量的金钱做基础的。   金现在跟我一样做着社会最低层的工作,实际上我们俩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一个人不管他此前有多辉煌,取得过何等的成就,曾经是腰缠万贯,你现在沦落 到如此地步,也只能以打工挣钱糊口。   有时候人的外表和言行并没有携带它所具有的所有身份信息;更多的信息却 隐藏在他的外表之下,言行之外,衣服之后和内心深处。金的快乐言行和高大身 驱的后面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痛苦。   想到这些,我为我之前的那些轻薄言语和行为羞愧起来。我不应该对金说那 些刻薄和冷血的话,我也不能帮助形形色色的翠西们(在某种程度上她们就像是 资本家的一个代理人)逼金干更多的活,更不能对金爱与女人开玩笑的那些小癖 好指手划脚。金就是贪玩一点,因为伤病或者伤痛,偷些懒,爱开玩笑而已,也 就是仅此而已,也不算是什么真正的花花公子。   资本主义社会过分追求效率,很多时候忽视对人的关怀。我觉得我不应该帮 助那些资本家来压榨像金一样许许多多的穷苦人。我在金的身上就好像看到了我 自己的影子,有时候不免落入生活的困境之中,不能自拔。   我们应该互相帮助才对。   金,对不起。我可能错怪了你。                   4   昨天周五上完最后一天班我就辞工了。周一我就提前告诉他们我要辞工了, 厨房总经理查尔斯度假去了,刚好行政总监招聘官瑞蒙在办公室,我就跟她说了。 过了一会组长托马斯也知道了,是瑞蒙通知他的。翠西师傅那天没来上班,但第 二天托马斯也告诉她了。他们共同的反应都很平静。既没有惊讶,也没有那种不 舍的表情在他们脸上显现,可能这种岗位属于流动性大,人来人往的,他们已经 司空见惯,毫不奇怪。   倒是我自己有一点淡淡的忧伤。在我告诉他们,我要辞工以后,一整天我的 心情都是闷闷不乐的,一句话也不愿多说。我很受不了那种刚认识不久,好不容 易才建立起比较熟悉甚至比较亲密的工作关系之后,马上又要离开,心里面总是 有一种不舍。特别是想到好不容易才得到这份工作,自己也能够适应。工作虽然 辛苦但还可受得了,自己一个多月做下来,没有请过一天病假。身体也吃得消, 很想长期做下去。也曾经问过工作单位。瑞蒙说,两个月以后,可以考虑是否可 以转为Full time工作。这是我希望的,这样薪水可以相应提高一些,另外还可 以享受正式员工的各种福利待遇,包括买医疗保险。   回国的时刻就要到了,还要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这份工作我就不得不就 此放弃。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我相信以后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再来应聘。因为我 在这里已经给他们留下很好的印象,也积累了一些人脉关系和工作经验,而这些 在找下一份工作时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托马斯把食物准备组的人员召集起来给我开了一个小型欢送会。托马斯简单 地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大家鼓了掌。最后托马斯半认真半开玩笑地把昨天为其他 部门party做剩下的两个杯状小蛋糕送给我,欢送会就散了。厨房工作很忙,大 家没有很多时间话别。这还是好的了,其他临时员工辞职走人,都是悄没声息的。 对我,也算是一个例外。   只有黑人金大哥是真正地关心我。欢送会后他急切地问我:“你真的辞职啦! 你真的要走吗?你去哪里?你什么时候再回来?”   “我真的辞职了。真的要走。我回中国去。我不确定我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哦,该死!” “我尽快地回来,再跟你一起斗嘴。”   金不愿相信我就此离职,因为做得好好的,他真的不愿相信。他知道我是他 真正的朋友。   有一天在厨房里,我正在包着“乡村汉堡”。每天都包12个,乘人不注意, 他把我的其中一个汉堡揣在怀中。我不知道他是没吃早餐,还是拿回去给什么人 吃?金知道我知道他拿了一个汉堡藏在怀中,但他也知道我知道了不会去告发他, 我们两个都是在底层打工的,从命运的角度来说,我们两人是同属于一个阶层的。   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不能没有你。   金给了我一个热烈地告别拥抱,像老朋友一样的拥抱。我看到他黝黑的脸庞 上,两只眼睛闪动着光芒和泪花。   这时,突然间我的脑海里像泉涌一样涌出了一首熟悉的歌曲,那激越的歌声 越来越大声,它翻过高山,越过海洋,像一股热浪冲击我的身体,直至溢满我的 全身——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   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   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   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因为我不在乎 别人怎么说   我从来没有忘记我   对自己的承诺 对爱的执着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 ◆              街头乐手印象                ·鲁班·   出于一点业余音乐爱好,碰到街头乐手的时候,经常会停下来欣赏一下他们 的演奏,若见到技艺出色的表演,免不了发一些感慨。有的时候即使是技艺平平 的乐手也很让我着迷,虽然小说和电影里经常出现流浪艺人的形象,可背景年代 多半是过去,如落魄的阿炳和他那个年代的江南小镇,很难想象现在仍然存在街 头卖艺这种古老的谋生方式。   九十年代在南京旅游的时候在鸡鸣寺附近头一次见到表演流行音乐的街头乐 手。古寺边的松柏林里,一个小伙子抱着一把电吉他在演唱一些流行歌曲,地上 摆着一对大音箱。那个时候城市街头很少有这种音乐表演,更少见这种设备,所 以吸引了不少观众。小伙子留一头长发,穿一件黑皮夹克,打扮有点像招贴画中 的齐秦,唱的也是齐秦的歌曲,嗓音沙哑,比齐秦尖锐的声音要动听,只是使用 的和弦比较简单。他旁边一个年轻女子席地而坐,显然是同伴,面前放着一个收 钱的盒子。两人看上去都风尘扑扑,不像当地的大学生。有点奇怪的是那位女子 始终双手抱膝盯着地面,对观众的掌声无动于衷。也许年轻浪漫的歌手不缺乏流 浪生活的勇气,但他的女伴在为生计担忧吧。   刚到美国读书时,学校所在的小城经常可见街头乐手,乐器风格五花八门。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在市中心见到过的一位艺人,远远听上去好像一个小乐队在 热热闹闹地演奏,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个人在同时演奏数样乐器。只见他两手弹 吉他,一只脚踩一副小鼓,一只口琴从鼓架上伸出来支在嘴边,一个风笛披在肩 上,气囊夹在腋下,还不时要腾出手来击一面挂在鼓架上的锣,动作快的时候好 像三头六臂。演唱中还穿插一些有节奏的叙述,抑扬顿挫,讲述一些故乡往事。 看他一部花白的长须,满脸风霜,闭着眼睛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的样子,让人联 想起古代的荷马,大约古代的行吟诗人就是这样的吧。   有一天在实验室干活到很晚,回家的路上经过校外的小商业街时见到一个黑 人乐手在吹奏萨克斯。这人身材高大,穿一件黑色长大衣,街灯的阴影之下看不 清面容,宛如一个巨人幽灵。他的曲调简朴沉着,节奏舒缓,没有常见的萨克斯 音乐的婉转花哨。那时已过午夜,行人稀少,我在一天的忙碌之后突然在这么近 的距离作为唯一的观众欣赏了一段音乐,顿时感到一阵平静。想给点钱,却发现 他面前竟然没有收钱的盒子。第二天早晨想起这个孤傲的午夜乐手,脑子里盘旋 着他的旋律,感觉自己好像也有些脱俗了。   有一年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春节晚会上来了个小伙子自弹自唱,表演了一首歌 叫《没有烟抽的日子》,听上去有些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思。据晚会主持人介绍, 小伙子以前也是留学生,后来放弃学业专门从事音乐。可惜这支歌除了一段炫技 的吉他前奏,词曲都平比较淡,后来知道原来是王丹作词,张雨生作曲。   偶尔也有机会和街头乐手交谈。有一次见到一个中年人在街边演奏一件奇特 的大型键盘乐器,像一架裸露的立式钢琴,一排排琴弦和弦柱都暴露在外面,声 音有些像中国的扬琴,大概是古代欧洲键琴的一种吧,不知道他每天要花多大力 气把这件庞然大物搬到街头。我趁他一曲结束称赞了一下,他马上高兴地和我聊 了起来,向我介绍乐器,可惜我没记住那个名称。他又给我看几份报道他的报纸 的剪报和他录制的光碟,还说他的光碟曾经卖到过中国。看那几块有些发黄的剪 报,想必他一定很珍惜那些难得的荣誉。不过很难想象他的光碟会卖到中国,估 计可能是亚裔模样的观众购买过吧。   有一年回国,带着孩子在家乡火车站边的小商品街上闲逛时忽然听到一阵铿 锵激越的二胡琴声,是著名的二胡曲《奔马》。我的父亲会一点二胡,生前很喜 欢演奏这只曲子。循声而去,只见一个小店门口一个盲人席地而坐在拉琴,看了 一会,发现他的左手指法灵活准确,右手的弓法也有很多技巧,孩子也连连称赞。 以我有限的二胡知识,觉得这位盲人的水平不同于寻常的街头艺人。看到他的左 手做颤音时快速地抖动好像疾风吹动下的一片树叶,想起以前父亲拉琴时也是这 样,一时悲从中来。正沉浸在乐声中,孩子在一边轻声提醒我给点钱。我手中没 有零钱,感慨间就在他面前的盒子里放了一张一百元。小店的老板娘在一边看到 了,过来把钱捡起来塞到盲艺人的怀里,大声对他说“有大老板给你一百元,感 快谢谢人家!”。盲艺人抬起头茫然地对着空中说了声谢谢,又继续他的演奏。 也许是对父亲的回忆,也许是盲艺人的凄凉,这个情景一直令我难忘。   一直好奇街头乐手能挣多少钱,怎样养活自己。有一阵子交了一个弹弗拉明 戈吉他的老友,他说他年轻时生活在法国,在酒吧演奏为生,后来移民美国,岁 数大了,偶尔上街演奏。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告诉我他周末在市中心的农产品市场 (就是那种只有周末和节日才开放的卖新鲜蔬菜水果的集市)挣了两百美元。看 他那么兴奋,估计这种好运气并不常有。尽管如此,在美国见到的街头乐手似乎 都有一种无忧无虑的乐天情绪,可能谋生还是比较容易吧。   有时也见到一些表演古典音乐的技艺超群的街头乐手,他们娴熟华丽的技巧 和整洁自信的外表和一般的流浪艺人明显不同,估计是专业人士或者音乐学院的 学生偶尔出来献艺吧。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里说著名的小提琴家约书华?贝尔在 华盛顿地铁站演奏被人认了出来。现在有了Youtube,看到不少职业演奏家在街 边表演的录像,观众们惊讶赞叹的反应尤其有趣。在Youtube上很有名的一个街 头职业乐队叫Tuba Skinny,是一群经过学院训练的年轻人,组成一个爵士乐队 常年在新奥尔良街头演奏。有一次我借出差的机会特地跑到他们的演出地点,终 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小号手Shaye Cohn。她是职业钢琴家,但是热衷于街头演奏, 是乐队的领衔。她表演时全神贯注,旁若无人,除了偶尔摇摆一下身体对伙伴们 示意节拍,似乎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在十九世纪的街道边,一群二十一世纪的 年轻人,演奏二十世纪早期的音乐,有路人经过时会停下来翩翩起舞,我一时觉 得自己作为一个时空的旅客,忽然在另一个美妙的世界里停留了片刻。   岁月蹉跎,拿起陪伴多年的乐器自娱自乐时会经常想起这些街头艺人。除了 Tuba Skinny这样的乐队,他们多数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仅凭天赋和热情在街市 表演一些简单朴素的音乐,即便一小段生动的旋律和几个多彩的和弦也能给路人 带来一份现场欣赏音乐的享受。这种淳朴的古风在现代社会依然保留,只能是因 为音乐的魅力吧。现在中文电视上有《好声音》这样的节目,觉得是一个善意的 创意(或模仿),虽然形式有些造作,但给众多的业余音乐爱好者一个在大众面 前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年轻热情的歌声传进千家万户,不至于在街头巷尾湮没无 闻。   南京古寺边松柏林里的那对勇敢的青年,过了这么多年还在为音乐执着么? 也许如狼似虎的城管已经泯灭了他们憧憬和生计。期望他们有幸能上《好声音》 表演,那会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西班牙诗人加西亚·洛迦有一首诗叫《吉他》,古典吉他大师朱立安?布里 姆主持过一部同名的纪录片也以这首诗开头:“当吉他开始哭泣,便无法令它沉 寂”。人的心灵也一样,一旦被音乐开启,便会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瘟疫、 愚昧和仇恨肆虐的2020年,看到朱利安·布里姆去世的消息,拿出这篇旧文,做 个纪念。 【网里乾坤】∽∽∽∽∽∽∽∽∽∽∽∽∽∽∽∽∽∽∽∽∽∽∽∽∽∽∽∽∽ ◆     从价值观和心理角度分析普京发动俄乌战争原因及后续行为                 ·王庆民·      去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南部军区司令部发表2023年新年致辞。 在致辞中,普京强调了捍卫俄罗斯国家主权、守护俄罗斯民族的道德和尊严的重 要性和决心。普京也明确宣称,将会继续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要求俄军和俄 罗斯公民为国而战。   这意味着,普京并未因俄乌战争中俄军的巨大挫败和严重损失而停止战争, 而是试图将战争持续下去,直到俄罗斯取得“胜利”。   在已持续了近一年的俄乌战争中,俄军已付出了超过10万人死亡和伤残的代 价,并丧失了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大部分乌克兰领土,俄方在战场上呈节节败退之 势。而战争中暴露出的俄军装备简陋、作战方式落后、军人战斗力差和腐败严重 等弊病,也意味着俄军很难战胜被北约充分武装起来的乌军。   但为什么普京仍然坚持要将战争继续下去?普京入侵和占领乌克兰的动机是 什么?普京未来的个人命运可能是怎样的结局?   对于普京发起对乌克兰的入侵,大多数观察家都将之当作俄罗斯基于现实利 益的帝国霸权和扩张主义行为,认为是其对抗美国、北约、欧盟的手段。这当然 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但普京侵乌的动机不止于此。无论是本次新年致辞,还是此前普京在其他场 合(如最近几年普京都会参与的“瓦尔代俱乐部”年会)的演讲,普京都不断提 及对俄罗斯民族的赞美、对东正教信仰的虔敬,以及强调对基于二者的传统价值 观的坚守、相关道德规范的尊奉。   同时,普京也强烈批判了西方进步主义势力乃至整个建制派的价值取向和相 关行为,如欧美各国进步主义者对民族、宗教、家庭的批判与解构,以及对多元 社会的构建、对女权主义、LGBT权利、环保主义的支持与拓展,都是普京所公开 鄙夷和批判的。   在普京及其支持者看来,西方各国尤其进步主义者,抛弃了基于民族、宗教、 家庭的传统价值观,乃至瓦解了相应的社会结构,导致国家民族崩坏、国民也变 得堕落,简直如《圣经》中索多玛之城发生的事那样。普京还认为,西方已经被 持这样“堕落”价值观、有着邪恶目的的势力(即一些阴谋论者所称的“深层政 府”)把持,并试图控制全世界。如“深层政府”得逞,会将包括俄罗斯人、乌 克兰人在内的全人类带入灾难。   普京及其支持者也认为,在西方普遍堕落的情形下,俄罗斯不仅应当抵御西 方“堕落文化”的侵蚀,还要通过包括战争在内的各种手段,击败西方掌握政治 权力和舆论话语权的势力,将欧洲乃至世界从“堕落”中拯救出来,让各国各民 族都回归基于传统价值观的社会结构,国际秩序也回到各帝国分割世界的传统格 局。   对于这些动机,各国人士鲜有关注。虽然有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 克鲁格曼在内的一些人士在《纽约时报》等媒体发表的文章中有所提及,但关注 和研究仍然远远不够。   普京及其支持者持有的这些思想,某种程度类似于亨廷顿所说的“文明冲突 论”。只是相较于亨廷顿认为的基于不同民族和宗教间并无根本优劣之分的“文 明冲突”,普京所认为和主张的,是俄罗斯民族坚守“道德”和“正义”的传统 价值观,与“堕落”的西方左翼/进步主义价值观及建制派“深层政府”进行的 “正邪”对决。   普京最近十多年来的内政外交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其所坚持的这些价值观念。 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普京放弃了曾经试图融入西方世界的尝试,转而强调 俄罗斯国家的独立、弘扬本民族和东正教的传统,并走上长期对抗西方的道路。   而入侵乌克兰,则是普京实现其“保卫俄罗斯”和“解救堕落西方”的其中 一个重要步骤。在普京及其支持者看来,乌克兰的独立及与西方的亲近,不仅威 胁到了俄罗斯的现实利益、有损俄地缘政治安全,乌政府还是西方建制派“深层 政府”的代理人,是颠覆普京政权的桥头堡,其奉行的西方价值观也会侵蚀俄罗 斯民族。于是,普京发起了这场从现实角度看并无必要的大规模战争,让乌克兰 陷入残酷的战祸,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也都蒙上阴影。   那么,在俄乌战争已进行近一年、俄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之下,普京为何 还坚持将难以打赢的战争进行下去呢?这可以通过对普京的言行方式和心理动机 进行猜测分析。   普京从进入俄罗斯政治中心至今,一直以强悍、坚毅、勇敢的形象示人。而 且,普京这样的“人设”,正是其得到广泛支持、问鼎总统大位和长期掌握权力 的重要依凭。   例如普京之所以从叶利钦众多亲信中脱颖而出、成为叶的继任者,正是因其 在担任总理期间发起第二次车臣战争,以铁腕手段(包括大量侵害人权的残暴行 为,如使用国际禁止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平民区、杀死战俘等)镇压了车 臣族穆斯林的反叛和独立,洗刷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战败的耻辱。普京在战 争中毫不留情打击车臣反抗者的表现,赢得了俄国军政各界的赞誉及广大民众的 支持。而普京当时针对车臣武装分子所说的话“我们会将恐怖分子淹死在马桶里” (虽然后来普京曾表示后悔,认为不应该这样讲),也成为流传甚广的名言,并 得到包括许多中国人在内的各国蔑视人权和慕强者们的赞叹。   而此后执政的二十多年里,普京也总是向外界展示其“硬汉”形象。无论是 在对外战略(尤其对美国和北约)上展示的对抗姿态、对国内寡头的无情打击, 还是经常通过狩猎、游泳、健身等活动打造的个人生活形象,普京都以“硬汉” 示人,时时刻刻表现出其攻击性和威慑力。   对于普京这样的“硬汉”而言,若要维持其形象,就不能在各种冲突中表现 出退缩和失败,而必须展示其攻击性并取得胜利。只有强硬到底、不断胜利(哪 怕只是故作强硬、虚构胜利),才能让畏惧他的政商军情等各界强人俯首帖耳, 让崇拜强人的民众保持拥戴。而如果其表现出退缩和承认失败,就会丧失权威, 被曾经敬畏他的部下和民众合力推翻。   因此,即便俄军在乌克兰节节败退,普京仍然拒绝真正的和谈,而是选择让 俄军作战到底。只有这样,俄国内那些因其铁腕政策而敬畏的精英和大众,才会 继续支持普京及普京政权的存续。相反,如果普京承认失败、和谈退兵,就会被 视为软弱无能并被抛弃。   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形,俄军已无望取得胜利,普京难道要继续打这场必败 战争、直到彻底战败吗?这同样可以通过推测普京的心理来解惑。   如前所述,对普京这样的“硬汉”而言,是不能退缩的,不仅其处于优势时 要强硬,处于劣势更需要表现强硬。对于普京这些依靠暴力和阴险手段执掌大权 的强人,是极为害怕妥协退让导致权威丧失的。因此,其越是虚弱,越要虚张声 势,乃至冒险做出许多实际的挑衅和攻击行为,来避免外界认识到其外强中干的 本质。   这样的人为展示自我强大、达成目标,往往会不顾忌后果的冒险行事,并不 择手段、不惜代价,以震慑对手和实现目的。在国际政治学中,一个很有名的 “胆小鬼游戏(Play Chicken)”理论。其大意为,冲突双方就像两辆在同一车 道上相向而驶的汽车,如果双方都为了显示自己不惧冲突的姿态而拒绝让路,结 局就是迎头相撞,两败俱伤;如果一方在最后关头选择退让,选择退让的一方会 被视为“胆小鬼”,声誉受损,不过却避免了惨烈的冲突和更大的利益损失。   普京就是极喜爱玩“胆小鬼游戏”的人物。他之所以发动乌克兰战争,即是 预料西方不会支援乌克兰(或起码不会大规模支援),他可以通过战争冒险取得 胜利。但他猜测错误,俄军付出惨重代价。一般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选择 退缩。但普京决定继续与乌克兰及西方作战。   普京的盘算是,俄军在他的控制下不怕伤亡(或者说即便面对巨大伤亡,俄 军也只能听从普京命令打下去),可以长久作战;而乌克兰和西方因为讲人权和 民主,在乎人命和民意,难以承受越来越多的伤亡、越来越大的代价,会先“认 怂”。这样,俄军就能取得胜利,或起码逼迫乌克兰和西方做出巨大让步换取体 面的停火。   在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名作《三体》中,有一个叫托马斯维德的人物,其 性格狠毒、手段阴险、言行极富攻击性,为达成目标不惜代价、不怕与敌人同归 于尽。而普京正是这样的人物。   普京不仅要继续将战争打下去,还多次扬言使用核武器。这同样是在玩“胆 小鬼游戏”,以逼迫西方让步。而且,如果普京政权的存亡、普京本人的生死受 到威胁,普京是会选择使用核武器的(当然是否能成功使用是另一回事,或许其 下令时就会被手下逮捕)。   其实,普京这种强悍且爱冒险的性格特质,从其年轻时就如此了。在东欧剧 变、柏林墙倒塌时,作为克格勃驻东德干员的普京,就曾持枪逼退试图冲入克格 勃大楼的东德民众。而其进入政坛后,也一再的在内政外交上强硬行事,并借助 其高超政治手段及时势和运气因素,不断取得成功。   这些成功激励了普京,让他认为强硬和冒险总能成功。而2014年俄罗斯成功 “收复”克里米亚、控制顿巴斯,更助长了其野心。于是,就有了今年对乌克兰 的全面入侵。   普京入侵乌克兰,也出乎一部分观察家的预料。起码在美国情报部门得到普 京将入侵乌克兰的消息并公开之前,大多数人不认为普京会发动全面入侵。因为 普京已经得到了克里米亚,也控制了乌克兰东部亲俄人士主导的顿巴斯地区,并 无必要侵占整个乌克兰。但普京就是入侵了。其入侵除了价值观因素,也有普京 “为他人不敢为”冒险心理的作用。普京敢于全面入侵乌克兰,本身就是在展示 “勇敢”、“强硬”、进攻性、“不怕牺牲”等个人品质。如果胜利,将进一步 巩固普京的“硬汉”形象,得到俄国内外更多的崇敬、俄罗斯各强力机构人员的 更高忠诚。   而这一年俄军在乌克兰的意外受挫,让普京深受打击。但是普京并不愿改弦 更张,而是决定死硬到底、继续加码,以图起死回生、重树其自信和权威。   普京这样做,从他的逻辑和利益角度,的确有其道理。因为他一旦退缩和承 认失败,不仅无法对俄国上下亿万民众交待,自己恐怕连善终都难。而继续将战 争打下去,寄望于乌克兰和西方受不了伤亡而妥协,普京还有体面收场的可能。   但普京死硬到底、继续作战的代价,却需要由包括俄罗斯军民在内的他人承 担。近一年来的战争中,已有数万俄罗斯军人丧生,更多人受伤和残疾。不同于 历史上抗击纳粹德国的卫国战争,本次战争是非正义的、毫无必要的,这些或死 或残的俄军,成了政治野心家的炮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名作之一为《锌皮娃娃兵》,书名中的 “锌皮娃娃兵”指的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时死亡的年轻苏军(因为装殓尸体的棺材 是锌制的)。如今俄乌战争中,许多被“海马斯”火箭弹击中的俄军尸骨无存或 只有断臂残肢,他们的母亲连孩子的最后一面都难以见到。1979-1989年苏联入 侵阿富汗的不义之战,造成1.5万苏军死亡和数万人受伤,而更无正义性、更加 缺乏必要性的普京侵乌战争,不到一年,死伤人数已超过十年苏阿战争中苏军伤 亡总和。这些悲剧全是普京为满足个人野心和展示其所谓“硬汉”形象所致。   而普京又在征召包括中年人在内更多俄罗斯人参军,只是送往前线更多炮灰。 随着战争持续,更多家庭破碎,战死者的母亲、妻子、孩子,只能以泪洗面,永 远失去他们的亲人。而这正是非常强调“家庭价值观”的普京所作所为导致,简 直是极大的讽刺。   而战争伤害的不止是军人,未参军的俄罗斯平民也因普京的战争而遭殃。自 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就遭受了严重的国际制裁,经济越发衰落。而今年 普京发起对乌全面入侵后,欧美就加大了制裁力度,俄罗斯与西方的经贸几乎完 全被切断。俄罗斯还被逐出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系统,如美国和欧盟 将俄罗斯金融机构踢出SWIFT系统。这不仅导致俄罗斯各大银行无法正常运营国 际业务,普通公民也无法正常取款。   连年的制裁尤其最近一年的各种强力制裁措施,以及战争导致的军费消耗, 让俄罗斯经济民生陷入极大困境。许多地区居民又要像苏联时代和叶利钦时期那 样,排队购买廉价食品以满足温饱。如今俄罗斯全国GDP仅相当于中国广东省一 省产值,可见其经济凋敝程度。虽说俄经济民生状况早已如此恶劣,主要是因为 专制和腐败,但战争显然加剧了困境。   当然,乌克兰也为抗击入侵付出了沉重代价,已有数万军人和平民死去或伤 残,许多城镇被炮火摧毁,人民丧失财产、流离失所。西方为支援乌克兰,也承 受了很大财政负担和政治压力。俄乌战争也让本已不安的国际局势更加动荡,欧 洲和世界都因本次战争蒙上沉重的阴影。   总之,普京的强硬和冒险,承担代价的是包括俄罗斯军民在内的各国人民。 普京为了个人的权位和利益,不惜让十多万俄乌军民死于战祸,且不肯罢手,可 谓无耻至极。   需要说明的是,普京乃至他领导的整个执政集团,并非真的是为国家民族不 怕牺牲、廉洁自律、勇于献身。相反,包括普京本人在内的俄罗斯整个执政集团 高度腐败,强取豪夺、骄奢淫逸。普京本人就有远超其收入可以买到的豪宅、名 表,在海外还有豪华游艇,他的两个女儿也有许多来源不明的财富。而忠于普京 的其他官员、军警、寡头,也普遍腐败至极。如此腐朽堕落的普京统治集团,能 够真心为人民大众而奋斗牺牲吗?   但在俄罗斯、中国、世界许多国家,却有很多人对普京这样的强人十分崇拜, 对其野蛮残暴行径颇为赞叹。这样的心理是丑陋的,但却是普遍存在的。中国思 想家鲁迅,在其杂文《拿破仑与隋那》中即有相关述评:   “我认识一个医生,忙的,但也常受病家的攻击,有一回,自解自叹道:要 得称赞,最好是杀人,你把拿破仑和隋那(注:隋那,现译为爱德华·詹纳,英 国医学家,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去比比看……我想,这是真的。拿破仑的战 绩,和我们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 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从现在的字眼睛看来,黄人已经是劣种了,我 们却还夸耀希特拉。   因为他们三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灾星。   但我们看看自己的臂膊,大抵总有几个疤,这就是种过牛痘的痕迹,是使我 们脱离了天花的危症的。自从有这种牛痘法以来,在世界上真不知救活了多少孩 子,——虽然有些人大起来也还是去给英雄们做炮灰,但我们有谁记得这发明者 隋那的名字呢?   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 者。   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   鲁迅在百年前对人们崇拜残忍暴君、却轻忽治病救人者的批判,如今读来仍 然发人深省。如果说这帝国争霸的20世纪初,人民崇拜希特勒、成吉思汗,还情 有可原;但到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倡导人权的21世纪,中俄两国还有如此多 的人崇拜普京这种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双手沾满鲜血的独裁者,就是十足的丑陋 和自贱了。   俄罗斯人有崇拜强人的悠久历史,也嗜好战争和扩张(哪怕大多数俄罗斯人 只是强人主导的内外战争中的炮灰)。普京能够成为俄罗斯领导人,并执政二十 多年至今未倒,也和俄罗斯人对强人的推崇分不开。独裁者与人民是相互造就的, 也是相互坑害的。俄罗斯在最近一百多年中陷入专制与动荡的循环,即和俄人崇 尚暴力、崇拜强人,以及对和平与契约的蔑视,有着密切关系。   如今俄罗斯陷入战争泥潭和国际制裁,某种程度也是自食其果。如果俄罗斯 人不能普遍认识到对强人和暴力崇拜的恶果,也不追求建立民主法治和多元包容 的社会,即便普京倒台,换上的新人大抵仍然是普京、斯大林式的残暴人物,历 史的悲剧还会不断循环上演。   而中国从精英到平民,同样有许多人对政治强人乃至专制暴君颇为崇拜。国 人不仅崇拜秦始皇、毛泽东等本国暴君,还对斯大林和普京等俄国独裁者大为推 崇。在中国,从包括中国社科院学者等顶级人文社科和国际关系领域人士,到农 民工等社会底层,其中都有许多人对普京啧啧称赞。   如果说赞誉本国独裁者往往还是政治高压下的不得已,对外国暴君的赞誉就 更能反映国人慕强的心态。那些体制内精英亲近普京可能是气味相投,而只有 “做炮灰资格”的平民尤其底层国人对普京的景仰,就纯粹是愚昧顽劣了。   最近十多年,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风潮颇为盛行。前述的《三体》某种程 度即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颂歌,书中人物托马斯维德即是最具社达色彩的角色。 《三体》在中国的风行、阴险毒辣强横的托马斯维德被许多国人赞叹,以及其对 立角色、真诚善良温和的程心,被国人称为“圣母”并大加鞭挞,就是国人社会 达尔文思想流行的表现。   而在现实中,普京最为符合托马斯维德这样的“人设”,国人追捧的动机当 然也是一致的。国人对普京敢于对抗西方尤其反美的举动大加称赞,对普京动辄 谈论俄罗斯核武能力赞叹有加,似乎不在乎成为普京这种战争狂人的炮灰、世界 核战下的被辐射物。至于普京镇压异见者和少数族裔、制造各种假新闻搅乱世界, 这些人或者不知道,或者当做“无伤大雅”的事,还有更多则反而明里暗里赞叹 这些行为,当成其有统治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影响国际局势能力的表现。   国人对普京等暴君强人的推崇,反映了中国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泛滥,国 人人心的败坏。他们将残暴和不择手段的成功者如普京和斯大林当成偶像,却对 如戈尔巴乔夫这样的提倡人道与民主、捍卫和平的政治家大加辱骂,反映了国人 普遍的认知错位和道德沦丧。   除了中俄,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也有不少人士支持普京。有些动机与中俄两 国类似,即出于对政治强人的崇拜;有些动机则是对普京主张坚守传统价值观的 认同。如欧美各国的右翼至极右翼势力,就是因为普京对民族、宗教、家庭的强 调,以及对世俗与多元、女权及LGBT权利的批判,而气味相投、成为其国外拥趸。 而在政界,美国的特朗普、法国“国民阵线”的玛丽·勒庞、匈牙利的欧尔班, 都是普京的“粉丝”。   普京和欧美右翼所鼓吹的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宗教保守主义,以及对 传统文化尤其家庭价值的坚守,虽然其中的部分思想也有一定道理和价值,但归 根结底是违背基于进步和平权的普世价值的,是具有强烈排他性和狭隘性的,严 重损害女性、LGBT群体、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权利与尊严。   何况,即便是普京鼓吹要捍卫的民族、宗教、家庭价值观和利益,在普京治 下的俄罗斯实际上也是败坏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本应让每一个国家公民都 享有权利自由、每一个民族同胞生活都富足安康。可俄罗斯在对内专制、对外敌 对的状态下,腐败和贫困严重,国民权利丧失、生计艰难。这是真正热爱国家和 同胞们的民族主义者所乐见的吗?   宗教方面,虽然普京不断强调东正教信仰的重要、提高东正教的地位,但俄 罗斯国民普遍精神贫乏,道德水准也并不高,国民崇尚暴力和金钱,并没有从宗 教中汲取多少有益成分。莫斯科东正教大牧首在内的俄罗斯东正教高层,也都成 了普京维护专制的走卒和工具。   至于对家庭的重视和守护,的确是必要的。可普京治下俄罗斯的社会动荡和 人心败坏,尤其猖獗的犯罪(如极高的谋杀率),不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 罗斯人普遍家庭并不和睦、家庭教育失败吗?普京执政二十多年,俄罗斯人并未 真正变得亲爱家人、和睦宗族,家庭暴力和其他涉及对家庭成员的犯罪比率(尤 其针对亲人的杀害和性侵害等恶性犯罪比率),却名列世界前茅(如妇女保护组 织的报告,俄罗斯家暴率达40%,且有许多是致伤致残的严重家暴;全球平均每 10名女性被杀,就包括一名俄罗斯女性。而俄罗斯仅占世界人口比例不足2%,即 女性被害比例是全球平均值的5倍以上)。普京政权控制的国会(国家杜马)已 超过40次否决了部分议员提交的反家暴法,还在2017年将家庭暴力行为“非刑事 化”,不再追究情节相对较轻的家暴者刑责。   相反,欧美等西方国家虽然反对极端民族主义,也相对不赞同宗教保守主义, 对家庭价值的解构也颇为盛行(其实完全解构和反对家庭价值观的在西方只是极 少数,绝大多数西方公众都承认家庭的重要和积极作用,推崇家庭价值观的保守 势力也经常执政),可本国国民/同民族侨胞在国内外的权利却普遍得到良好保 障,宗教信仰自由下不同宗教信仰者都能热诚的参与团契等活动、教会成员关系 相对平等融洽。欧美各国国民家庭美满的比例远高于俄罗斯,这从俄罗斯青少年 充满暴力的成长环境就可看出。欧美各国也都有严格的反家暴法律及对妇女儿童 的保护与救济机制。欧美许多家庭还有余力收养中国、俄罗斯、亚非拉等国的弃 婴、孤儿,让世上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些都是提倡民族主义、宗教 保守主义、维护家庭价值的普京政权治下的俄罗斯难以企及的。   而在处置国际纠纷的问题上,欧美国家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也提供了相对公 正与和平的解决方式。诚然,欧美国家在处理相关争议尤其涉及重大利益冲突的 问题上,并不完全公平和一视同仁,也时而使用暴力解决国际争端,但显然好于 俄罗斯、中国等其他拒绝遵守普世人权和国际秩序的国家政权。当今世界的国际 规则与秩序也不尽公平合理,未来也难完全公正,但总是好于无规则、蔑视契约、 只凭强权和阴暗手段决定输赢的丛林秩序。普京使用不必要的武力以及进行核讹 诈,让包括俄罗斯人民在内世界各国人民都直接间接受害。普京表现的“强硬”、 “勇气”所试图达成的目标,不是值得称赞的正当诉求,而是损人利己乃至既损 人也不利于俄罗斯本国人民的黑帮行径。   若其使用核武器,必将导致世界陷入毁灭的灾难。即便只在局部使用,也会 致使至少数十万计人命丧失、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普京动辄 威胁使用核武的行径,并不是值得赞扬的“勇敢”,而是反映了其属于大权在握 的流氓无赖。普京动辄耍弄“胆小鬼游戏”,很容易导致冲突参与各方的误判, 以及相互刺激和加码,酿成巨大灾祸,轻则造成数以万计死亡伤残、重则可能导 致世界毁灭。即便未发生战争,这种博弈方式也毒化了人际关系、恶化了国际关 系,导致更多仇恨、猜忌、冲突,既不利于人与人的互信、和谐,也不利于国际 友好、和平、合作。因此,世人不仅不应敬佩普京的强势、勇敢、“爷们”,反 而应共同唾弃之。   其实,普京虽以政治强人自诩、时刻展现其心理素质的强大,但内心是恐惧 和虚弱的。而且,因为普京总是使用各种暴力和阴险方式,与内外敌手与潜在威 胁者对抗,其心理已严重扭曲、精神受创,其对现实的感知力、对事物的驾驭力, 还不如正常民主国家的政治人物,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身心健康的一般平民。   如普京发动俄乌战争,就是严重误判了西方的立场、低估了西方援助乌克兰 的力度,也低估了泽连斯基为首的乌克兰军民的斗志,同时又高估了俄军的战力 和俄罗斯人的参与战争的热情。普京这一系列错误认知,成为其盲目发动战争并 导致俄军惨败的重要原因。   而普京在俄军节节败退后,其在接见下属、外访会见外国政要时的表现,也 更直观的让世人看到了他的虚弱。如他与下属开会时使用超长的会议桌、与下属 相隔数十米交谈,显然是其害怕被下属突袭暗算。   而在会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等外国政要时,因为俄军的败势,普京没了 曾经居高临下的气势,反而一副谦卑的模样聆听说教。普京曾经在得势时会见土 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故意迟到让埃尔多安等待。但今年7月普京对乌战争失败时, 埃尔多安如法炮制,让普京也局促不安的在聚光灯下等待了许久,才出来与其会 见。这些都反映了强人普京的“强”,仅在得势时能够表现,其处于弱势时比一 般人还要卑屈。这也反映了普京这类人物欺软怕硬的本质、得势时嚣张而失势时 丧气的小人特征。   普京是克格勃出身,长期混迹于尔虞我诈的情报领域,道德感弱而狡诈性强。 而其从政后,在本就腐败和肮脏的俄罗斯政坛如鱼得水,凭借的也是其暴力和阴 险。但其凭借暴力和阴险当权,当然是结仇甚多,其杀害的政权内部人士和外部 异见者不计其数。那些效忠普京的军政强人,也更多是畏惧普京而非真心诚意的 爱戴,一旦普京失势,完全可能落井下石。   普京在使用各种阴险毒辣手段对付他人时,也比常人更明白各种阴毒手段的 可怕,内心对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的恐惧之心也更强。例如普京明知德国前总理默 克尔幼时被狗咬过而怕狗,却在一次会见时故意放狗进入会议室,并让狗在默克 尔面前走动。默克尔努力保持镇定,才避免了当众失态。普京如此作为,只是其 阴险流氓手段的其中一例。普京在这样对待他人时,也害怕自己被如法炮制,俄 乌战争中隔着长桌会见下属,即是其恐惧被近身者暗算的明证。   总之,普京这位总统与黑社会里的帮派大佬颇为类似,在给他人造成恐惧和 伤害同时,也深深惧怕他人以同样甚至更阴毒的方式对待自己。   因为普京恐惧他人“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因此时时刻刻都在预防被害, 其精神心理必然扭曲。在其“硬汉”的面具背后,是其错乱的精神、彷徨无助的 心理。普京制造暗杀和战争等恐怖暴行后,看似坚毅无畏,其实惊恐难安,他自 己惶恐的心灵无法在重压下保持理智,必然导致其做出各种非理性行为。而其大 权在握、在俄罗斯说一不二,只会让他更加失控的为所欲为。   这些也反映了普京及类似的强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试图通过纯粹的暴力恐 怖手段、以暴制暴方式实现族群和国际间的和平(姑且认为他们是真心希望和平) 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连他们自己在暴力和高压下,都会失 控甚至崩溃,而不是他们自诩的那样坚毅勇敢、不动如山。即便没有失控和崩溃, 也会将太多精力耗费在互害和提防他人,而无力去建设和创造,更不可能实现经 济社会繁荣了。   当普京将各种精力集中于权力斗争、害人和预防被害,身心受到煎熬,也就 难以有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国内外实情,也不能静下心来思考正经的国家大事, 心理扭曲下行为也会随之扭曲,治国理政必然错误频出。而下属出于各种原因, 不敢公开提出异议(其实俄整个高层的心态都和普京类似,内斗激烈,互相坑害 和提防,以及腐败堕落,没有多少人有真才实学和为国家着想,也提不出多少建 设性的处置内政外交的方案)。于是俄国无论内政还是外交、军事还是经济,都 挫折不断、祸乱频发,俄乌战争中俄军的惨败仅是最突出的一例罢了。   普京发动俄乌战争,除了以为将轻松获胜的误判外,还可能有更加隐秘的内 心动向。对于普京这样已统治俄罗斯二十多年的独裁者,国内的一切乃至国外的 许多物质非物质享受,都能轻易得到。但这反而会让其更加感到孤独,陷入对人 生的迷惘,精神心理逐渐异化。   同时,随着其年事已高,也越发对死亡产生恐惧。独裁者即便天下无敌,可 以不惜代价实现各种理想追求,击败所有挑战他权力的对手,但却无法避免死亡 这一必然结局。而独裁者因为可以为所欲为、骄奢淫逸,所以非常眷恋生命,渴 望永远占有权力、金钱、美色及其他各种资源和利益。   因此,独裁者会比其他大多数人更加在乎和恐惧死亡,并因此陷入深深的焦 虑,引发其一系列反常的举动。中国古代的秦始皇、汉武帝统一华夏、实现灿烂 的文治武功后,就将避免死亡作为重要目标,如在晚年千方百计求取必然不可能 存在的长生药。汉武帝还在长生尝试失败后,做出滥杀臣属等乖张悖谬举动。被 认为是贤明君主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也变得脾气暴躁,对待大臣由礼敬变成刻 薄。而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晚年制造的一系列导致国家动乱、从中共高层到大众蒙 难的灾祸,同样有类似的原因。   普京也不例外。长期浸淫在暴力、阴谋、暗算环境中的普京,虽耗尽心力战 胜各路敌人而掌权至今,但却要面对死亡这个完全无法逾越的障碍。这必然加剧 他的焦虑与不安,并像秦始皇、汉武帝、毛泽东等人那样,通过滥用权力宣泄其 焦虑、掩盖其恐惧。对乌克兰发动战争,让普京有了寄托理想、转移注意力的对 象。加上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因素,这场本来并无必要的战争,就在普京的铁腕决 策下打响了。   当然,以上这些有许多猜测成分,但并非空穴来风。西方许多媒体和评论人 士对普京的人生、价值观、心理,都有过梳理、议论、猜测。如《纽约时报》、 《经济学人》这些年都有大量关于普京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各国电视台也有 不少关于普京的纪录片,以及对普京的直接访谈,综合起来即能展示一个立体而 复杂的普京,并据此探析其更加隐秘的内心。而再结合中外历史上其他独裁者/ 君主的前例,可以佐证以上推论的合理与可能。   无论普京的内心如何,其发动战争的行为、死硬到底的态度,都反映了其野 蛮邪恶的本质。普京当权以来,虽然有时也遵守国际规则、对国际社会有建设性 参与,但也经常破坏国际秩序,并不惜诉诸武力。而其在国内也通过各种方式肃 清政敌、打压反对派,对反抗者不惜痛下杀手,或起码送进监牢,或使用各种阴 暗方式骚扰、威胁、侮辱反抗者与其家人。   普京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行径,让俄罗斯、俄罗斯的许多邻国、 欧洲、世界及各国人民,都遭受巨大伤害和损失。而专制和扩张的得逞,不仅没 有让普京满足,其胃口反而越来越大、手段越发残暴。而其一系列对内镇压和对 外入侵的成功及相关暴行,反而成了普京用以标榜自己“硬汉”形象的资本,也 让世界各国许多统治者和庶民称颂与效仿。   如果不能制止普京如黑帮恶棍般的种种行径,并将其送上俄罗斯国内法院 (民主化实现后)或国际法庭的审判席,不仅普京本人会继续作恶,其他崇拜和 效仿他的人士也会更加得势,他们还会将遭受这些强悍霸道之人侵害的受害者, 当成其成功道路上的牺牲品和垫脚石,加以摧残、利用、嘲笑,世界文明也将在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中毁坏,弱势群体尤其会遭受更多苦难。   因此,包括俄罗斯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应积极投入到推翻普京独裁统 治的行动之中。而目前最要做的,就是彻底粉碎普京侵占乌克兰的图谋。再下一 步,则是支持俄罗斯人民(包括愿意反对普京统治的军警)以各种方式反抗普京 的统治,最终结束其独裁,将其送上审判席,并使其认罪伏法。这样才能彻底浇 灭普京的嚣张气焰,并对世界上试图效仿乃至正在效仿普京的残暴阴险者们以打 击和警告,维护世界的和平与民主。   而想要成功的推翻普京的统治,以及避免普京“狗急跳墙”而使用核武器或 做出其他反人权、反人类行为,也需要缜密筹划和多管齐下。其中一个方面,即 是要对普京的精神心理多做研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机,为预测其下一步 行动做参考。   不仅普京,世界各国的独裁者/军政强人的各种思想和行为,都可以从精神 心理方面探寻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试图结束各国专制暴政与侵略扩张、推动民 主与和平的人士,都应该将研究这些强人的精神心理动态作为重要手段,以助于 对作恶者的认知和理解,并“对症下药”的给出对付他们的可行方案。 ◆             围棋与我的故事                ·离家民·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人生进入了“收官”阶段,才想到谈谈我和围棋的故 事。   围棋产生于古代中国确切无疑。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春秋时期,先秦典籍《世 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那时称为“弈”。东汉时期出现大量记载, 如班固《弈旨》、李尤《围棋铭》、黄宪《机论》、马融《围棋赋》等。晋时期, 文人又称之为“手谈”“坐隐”。隋唐传至日本。近代传至欧美,称作“go”。   从围棋活动的兴衰来看,和平时期围棋活动兴旺,战乱时期围棋活动衰落。 这也是和平有利于文化普及的一个旁证。另围棋活动兴衰也顺从帝王喜好的规律, 如,曹操、唐玄宗、宋太宗爱好围棋,故曹魏、唐、宋围棋活动普及兴旺。   围棋可能是我唯一钟情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把中国传统的道、法、儒家文化 思想都隐含其中。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不争之争,围棋要诀里有行棋 有道、不得贪胜之说。法家崇尚立势治国、以术致胜,围棋搏杀主张弃子争先、 慎密算计。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以礼安邦,围棋在对弈时主张和对手不急不恼、 礼让三分。总之,围棋是典型的东方传统文化产物。这也是为什么在世界围棋比 赛中东方国家独占鳌头的原因了(中日韩一直是世界围棋比赛的夺冠国家)。   但至2016年,谷歌公司旗下DeepMind公司研发出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 (AlphaGo)之后,围棋历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从此人类在围棋比赛中彻底 败给了机器。但这也不是东西方文化优劣之比较,而是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区 别了。   我与围棋的结缘是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的第一份职业是培训教 师。几个同时分配到单位的单身狗身处偏远的山沟里除了上班无事可做。一个姓 胡的同学会下围棋,就开始教我们下围棋。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和围棋结下了 今生不解之缘。   现在看来,围棋在八十年代兴盛和民族主义感情有关。1984年开始的中日围 棋擂台赛聂卫平在前三届比赛中,力挽狂澜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热情。 全国掀起了空前的围棋热潮,我只是这股热潮中的一滴水珠而已。   那几年,刚“改开”,人们对金钱的冲动还没有被激发出来。所以除了工作, 我基本把空余时间都用在了围棋上。除了和同事下棋,就是看围棋棋谱书,打打 棋谱,慢慢水平也有所提高。那时全公司每年有一次围棋比赛,记得最好的成绩 是夺过一次公司围棋赛冠军。后来还代表公司参加过一次市围棋比赛。现在看起 来那时有点不务正业,但当时感觉是快乐的。总之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回忆。   88年以后,随着“改开”深化,人们开始把尽力集中到挣钱和事业上。下棋 的人也明显少了。我也因成家立业的压力逐渐减少了下棋。但对围棋的爱好一直 没有中断。后来有了互联网,不再有找棋友的困难,更方便了下棋。我大概是新 浪围棋最早的注册用户的吧,至今依然是当年的账号。总计下来我已有37年棋龄 了。   一件事能持续不断从事37年也算一个奇迹了吧。虽然由于天分所限,不能达 到专业水平,但围棋水平还是有所长进的。最好的水平是网络围棋业余6段。其 实,围棋段位不是我最看重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它陪伴我度过了37年的时光。可 以期待有生之年还会延续。   下围棋到底有什么用?对我而言,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功利吧:   一是陪我度过了大量的无聊时光。如果没有围棋,可能不会无聊致死,但可 能无聊致无事生非。二是认识了一些秉性相近,爱好相同的朋友。在无聊的人生 中,朋友总归是有用的。三是活动了脑细胞,算作一种健身运动吧。四是通过对 围棋的思考,感悟到一些人生道理。这一点是我最看重的东西了。   围棋其实不是一个适合于大众的娱乐活动,原因和围棋的特点有关。一是围 棋规则简单易学,但提高很难,需要大量的脑力计算和思考。二是下围棋耗费的 时间很多,很忙的人是不适合的。这也是古代对弈者多是文人隐士的原因了。三 是下围棋需要性格沉稳、有耐心的人。急躁心浮之人是不适合下棋的。总之,下 围棋适合于爱思考、有闲暇、有耐性的人。而我正是这种人。难怪经常听到有人 议论说:下围棋的人咋都是呆头呆脑的人呢。   从下围棋人的性格就可推之,这种人是不适合从政的。近代从政而爱好围棋 者寥寥也是例证。近代政界痴迷围棋者只知道有段祺瑞、陈毅而已。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古人早由此感慨。而终究将会作古之人,也在此谈谈 我的感慨。   1、不得贪胜。围棋如果作为竞技,取胜是目的。但不得贪胜是第一要诀。 比赛时,胜半目即胜。胜100目也是胜。但如果贪胜,结果可能会逆转。这是老 子早就觉察到的智慧,所谓“过犹不及”。螺丝需要拧紧,但多一丝,即会滑丝。 人生常以“权钱名”作为追求的目标,但需戒贪。多一分可能会逆转。古代政坛 许多人“功高震主”身败名裂。也有许多人“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这是范蠡的 人生智慧。“近”年来的时事也是一个很好的证例。许多人追求59岁再上一个 “台阶”,再“捞一把”,结果晚节不保,凄惨落败。这就是不懂下棋要诀,败 在了人生的“收官”阶段。   2、棋行正道。围棋中有许多客观规律,如定式,如常识。高手下棋一般都 是按部就班,不使诡计。但新手或低手常常自视技高一筹,以为对方不觉,下出 “诱敌”败招。如果对方也是低手,有时也会成功。但在高手面前,一步“鬼道” 足以导致满盘皆输,难以挽回。高手下棋,其实是和自己作战,每一步棋都力求 完满,努力做到滴水不漏。这样的棋手很难被战胜。人生如棋,做人做事亦当如 是。虽然常人很难做到,但对于一个有更高人生目标追求者来说,这条要诀还是 需要遵守的。世人行“鬼道”而成功者许多,但一是成功有限,二是落败自有时 日。所以,在人生的棋盘上,行得正,做得直才是“正道”。   3、穷棋不应。即,下棋时如果在某个局部陷入困局,没有合适的应对,就 应当及时止损,不再应对。因为明知无法应对的棋局,每多走一子,都是更多的 损失。这时弃子它投就是“正道”。因为棋盘很大,棋局漫长,未来其它地方的 胜利可能会带来转机,从而使“濒死”之子死而复生。这种棋局在高手对局中常 见。   人生如棋,亦当如是。漫长的人生中谁都会面临困局,这时应当学会暂时放 弃。当年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就是放弃“执着”的很好应对。常人 亦经常如是。记得自己遇到不可解决的矛盾冲突时,常常选择回避,结果随着时 间的推移,矛盾自然化解。其实,国家大事亦当如此,如南海、如台岛。希望这 条行棋要诀有助于所有困局。   4、势利相宜。围棋中,势指作战的势力和能力,利指获取的目数。下棋中 既要重视下出强大的外势,又要重视获取的目数。两者不可偏废。现代棋局中多 看重捞取实地,古代对局中多看重获取外势。但高手一般都是两者皆重,不可偏 废。这样才是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如果只顾捞取实地,不顾势力的扩张,可能 会在一场厮杀中失去“大龙”而中途落败。如果只顾扩张势力,不顾捞取实地, 可能坐失良机,棋至终局,实地不足无法挽回。   人生中也是相同的道理。职场上有的人学校毕业以后,不再继续深造“充 电”,只顾用现有的本事挣钱,最终江郎才尽,所获甚微。有的人只顾“充电”, 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读博士后,从而耽误了从事“实业”,最终也所获甚 微。这都是“势利不宜”的例子。官场上也同样。有的人广撒钱财培育势力,有 的人只贪财而轻势,最终都走不远登不高。所以,在人生的棋局中,同样需要 “势利相宜”。   5、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围棋中盘作战中,常常疑惑下在哪里最好。其实 最好的一个判断准则就是“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因为是竞技,所以要“走敌 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生活中虽然有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 去吧”的人生格言,但那只适合于“隐士”,不适合于“战士”。如果身在战场, 这条规则就是正确的选择。当然,如果只想做“隐士”,那就抛弃这条规则吧。   6、势孤取和。围棋中如果势力孤单,不要擅自攻击对方,最好的策略就是 取和谋活。这是围棋的基本常识,也是人生中的基本常识。自然中,没有弱小动 物主动攻击强大动物者。如果有,一是疯了,二是傻了。结果只会是悲惨。动物 如此,人生如此,社会如此,国家亦如此。   以上只是自己对围棋的一些粗浅理解。孤陋寡闻,不足为据。但只愿自己能 把人生的这盘棋下的较完美一些。而已。 【网萃】∽∽∽∽∽∽∽∽∽∽∽∽∽∽∽∽∽∽∽∽∽∽∽∽∽∽∽∽∽∽∽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五十八~五十九)                ·程鹗·              五十八:量子的霸权   在量子通讯大张旗鼓进入现实世界的21世纪,另一场科技竞赛也在蓬勃展开。 这场竞赛不限于象牙之塔。政府机构、私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工业界也纷纷大举 投资,加入角逐的行列。他们的共同目标是费曼的梦想和普雷斯基尔心目中的 “霸权”:量子计算。   早在1935年,薛定谔呼应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质疑,冷嘲热讽地提出他自 己的假想实验。他没料到那只猫会在几十年后变得广为人知,成为量子世界之匪 夷所思的代表形象。当然,他更不会意识到那个戈德堡式无意义且冗杂的装置其 实也是一个简单的量子计算机。   那个假想的实验中有一个箱子,将其内部的量子世界与外部的经典世界完全 隔离。两个世界只有在箱子被打开时才会有所交流。实验开始时,箱子里有一只 活着的猫,还有一颗随时可能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1。这颗原子处于由“衰变 了”和“未衰变”两个本征态构成的叠加态中。与光子的自旋量子态一样,那是 一个量子比特。   这个量子比特本身意义不大:一个原子在何时——或是否——发生衰变只是 一个没人在乎的几率问题。但如果原子的衰变会决定一只猫的性命,那这个量子 比特的数值便有了更实际的含义——尤其是对于爱猫人而言。正是出于这么个哗 众取宠的动机,薛定谔想象那只宏观的猫也会处于“活着”和“死了”的叠加态, 即也是一个量子比特。   当然,如果箱子里只有那原子和猫,这两个量子比特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即使原子发生衰变放出一颗α粒子也不可能杀死一只活生生的猫。猫的量子态也 就不会随原子的量子态变化。无论人们什么时候打开箱子观察,都会看到猫活得 好好的——除非猫已经自己饿死或被闷死了。   于是薛定谔又在箱子里放置了探测α粒子的盖革计数器和毒药瓶、锤子等部 件,人为地将猫和原子的两个量子态“纠缠”起来。猫的死活与原子的衰变因而 息息相关,两个量子比特也因为彼此的纠缠有了新的意义。那个箱子里面不再只 是一个简单的几率问题。它成为一个模拟着“现实世界”中可能发生场景的计算 机:两个量子比特在箱子的庇护下没有外在干扰,共同依照量子规律演化。当箱 子被打开时,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计算的结果:猫或者已经死了或者还活着。   纠缠着的量子比特、与外在环境的隔绝、可设置的初始条件和可观测的最后 结果,这些便是量子计算机的基本要素。   光子在量子通讯中得天独厚。它以光速运动,可以在大气中、光缆里上天入 地,在极短时间内被派送或将信息传输到遥远的所在。然而,距离在量子计算机 中却不重要,反而会是一个累赘。如果承担着计算任务的光子各奔东西跑得远不 可及,显然不适合观测其计算的结果。   如同降伏一个跟斗能行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物理学家可以在光子的行进路 线上布置多个反射镜,让它只能在镜子之间来回反射,却无法飞出这个如来佛的 手掌心。这样的“光腔”(optical cavity)可以长时间地将光子束缚在不大的 空间,相当于薛定谔的箱子。当年,威斯纳正是想象有极其微小的光腔可以囚禁 单独的光子,长期保持其量子态作为无法假冒的钱币序列号。他没能料到那个 “共轭编码”设计会在几十年后成为举世瞩目的量子比特。   因为不需要远距离分发,能够胜任量子比特角色的材料丰富多彩,不像量子 通讯中光子一枝独秀。激光制冷后的原子、离子也是相当理想的选择。它们基本 上没有热运动,因而其量子态很“纯正”,没有噪音干扰。被激光束捕获后,它 们孤悬空中,与外界环境几乎完全隔离。同时,它们的量子态也可以方便地通过 激光或无线电波操纵和测量。怀恩兰就是在两颗被捕获的离子间实现了最早的量 子计算逻辑门。   但无论是光腔中的光子还是被捕获的原子、离子,它们只能在实验室的特定 条件下保持其精巧的量子态。在20世纪下半叶,物理学家已经在诸如半导体、超 导体等材料中观察到各种宏观尺度的量子现象。这些量子态同样可以用作量子比 特。众多不同专长的物理学家、工程师因而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各显神通,创制 多种多样更便于普及推广的量子计算设备。   在图灵设计的传统计算机中,比特只能存储一个简单的数值:0或1。威斯纳 发明的共轭编码——量子比特——是一个量子力学才有的叠加态,可以同时拥有 从0到1的所有可能状态。因而量子比特的信息量远胜于传统的比特。但量子计算 之霸权所在却远远不止于此。   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现代电子计算机之所以威力强大,就是因为它们可 以同时运作数量惊人的比特。今天,一个普通的手机能处理的比特数量就已经堪 比天文数字,甚至还更大得多。   传统计算机中的这些比特互相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当计算机读取硬盘上单独 的一个磁头时,它获得一个比特的数据。如果它同时读取一百万个磁头,便会获 得一百万比特的信息。信息量与比特数目成正比,是一个线性关系。   如果薛定谔的箱子里只有原子和猫,那两个量子比特所含的信息也会与传统 比特一样,是简单的相加。但有了毒药瓶和锤子等等之后,两个量子比特发生了 纠缠,就与传统比特有了质的区别。   还在新量子理论的草创之初,海森堡曾尝试用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求解氦原子 的光谱。他发现了量子力学中的一大惊奇:描述氦原子两颗电子的波函数不是它 们各自在三维空间中波函数的简单合并。它们共同的波函数只能在抽象的六维希 尔伯特空间中表述。两个电子之间因之若有灵犀,存在更深层次的联系。正是这 个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让爱因斯坦寝食不安,孤独而顽固地花费了十年光阴挑战量 子力学的合理性,启发薛定谔提出他的箱子、。   氦原子只有两颗电子,是仅次于氢的最简单原子。在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端有 着电子数量在100上下的“大型”原子。它们的波函数也就占据着几百个维度的 希尔伯特空间。这样的波函数拥有的信息量随空间的维度——也就是电子的数目 ——指数增长。这不仅超越人类大脑的想象力,也会让传统的计算机束手无策。 费曼正是从那些大原子中看出经典计算机的局限,认定它们无法胜任模拟物理世 界的任务。   但相应地,如果像置放毒药瓶和锤子那样让放射性原子和猫两个量子比特发 生纠缠,它们就会如同氦原子的两个电子一样有能力存储比两个单独的量子比特 更多得多的信息。这样的纠缠量子比特自然地具备与数目呈指数增长的存储和运 算能力,正好与所需求解的量子问题势均力敌。   费曼意识到这样的量子计算机不仅可以像薛定谔的假想那样模拟量子世界中 猫的死活,也同样可以对付那些所需资源也会指数增长的经典计算难题。将一个 大整数分解为它所含的因子就是这样一个让现有计算机无能为力的问题。肖尔后 来证明量子计算机果然完全可以胜任,从而对行之有效的RSA密码方式构成潜在 威胁。   自那以后,其它一些能够显示量子计算机霸权的算法也陆续被发现。它们万 事俱备,只等量子计算机的横空出世。   无论是原子的级联辐射还是“自发参数下转换”,它们能产生的只是一对纠 缠光子。迟至1998年,塞林格才与潘建伟等一起实现了自己八年前理论预测并一 直梦寐以求的由三颗光子组成的GHZ纠缠量子态。它们在测试贝尔不等式、探讨 量子力学非定域性等学术问题上意义重大。但作为量子计算,区区两三个量子比 特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体现出指数增长的运算实力。   2007年,还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的陆朝阳在导师潘建伟的指导下实现了六 颗光子的纠缠态。他们还成功地利用这些量子比特实施肖尔的算法,完成了将整 数15分解为3和5两个因子的运算。2   这当然只是一个小学生都会做的算术题,对于今天已有的计算机、计算器甚 至古老的算盘来说都不值一哂。但对量子计算机而言却是走出了一大步。   其实,美国的IBM公司早在2001年就曾宣布完成对15的因数分解。他们采用 的是那时流行的一种设计,利用早已成熟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3实验中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态作为量子比特。这样的量子计算机曾经 轰动一时,也率先成为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但因为核磁共振中的量子态只是独 立的量子比特,互相之间不能形成纠缠,其结果备受争议。像缺少了毒药瓶的薛 定谔箱子,这样的设备不具备计算能力随量子比特数目指数增长的霸权优势,并 不被认可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   2018年,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的陆朝阳和潘建伟合作,再度施展他们 在量子隐形传态中实现一箭双雕的故伎。他们同时运用光子的自旋、位置和轨道 角动量三个不同自由度,在仅有六颗纠缠光子的系统中发展出具备18个量子比特 的计算能力。   2019年,美国的新兴高科技公司谷歌则宣布他们已经生产出53个量子比特的 “悬铃木”(Sycamore)计算机芯片。这个芯片采用的是超导体材料,在极低温 度下运行。他们用这个芯片在200秒的时间内完成了现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需 要花费一万年的运算。因此,他们激动地发布新闻,宣告量子计算机已经第一次 展示出霸权的风采。   已经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百年老店IBM对后起之秀的冒失不以为然。他们随 即质疑,认为谷歌对经典计算机有失公平:如果为经典的计算机提供更优化的条 件,它也能在两天半内完成同样的运算。所以,谷歌的量子计算机虽然的确已经 显示出计算上的优势,但与解决传统计算机力所不及难题的霸权宝座却依然遥不 可及。4   当年正是以商务机器特别是计算机起家的IBM在这场竞争中自然不甘落后。 2020年9月,他们也推出了65个量子比特的芯片,并大张旗鼓地宣布将在2023年 上市多达一千个量子比特的计算机。这个规模的计算机将不再只是科学家、工程 师手里的玩具,会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更长远地,IBM和谷歌都已经在积极地 为未来十年内建成具备一百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做前期准备。   尽管有着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商业公司的共同努力,量子计算机至今能完 成因子分解的最大整数还只是21。显然,这根本无法对使用几百位大整数的RSA 加密算法构成任何威胁。依照肖尔的算法,未来将出现的一千甚至一百万量子比 特计算机对RSA的密码也会无可奈何:目前估计那需要有一万亿个量子比特。况 且,数学家、密码学家也正未雨绸缪,积极寻找比大数因子分解更难以破解的单 向算法,增强RSA的防御能力。也许,当能够破解RSA的量子计算机终于出现时, RSA本身也早已被更先进的密码技术——包括量子密钥传送——取而代之。   犹如当年的心灵感应特异功能,量子计算对RSA的威胁虽然不尽实际、迫切, 它还是引起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广泛兴趣和投资支持,由此催生21世纪初的量子技 术新风潮。而与此同时,科学家也在想方设法为量子计算机寻找个别的突破点和 有限的成功机会。   今天人们熟悉的计算机上运行着五花八门的应用程序,涵盖日常工作、学习 和休闲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这正是图灵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前就已经提出的通用计算机概念:计算机可以在随时更新的应用程序操纵下胜 任所有的计算任务。   但在现代计算机问世之初,这样的通用工具并不存在。图灵自己在战争期间 埋头研制的也只是为破译德国军队通讯密码而量身定制的专用计算机。那样的机 器目标单一,无法随意改弦更张去解决其它问题。   也是在那场大战期间,美国军方研制了一台“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专门用来制订战场上需 要的火炮瞄准参数表格。但这台缩写为“ENIAC”的机器在1945年底建成时战争 已经结束,错过了它的使命。在冯·诺伊曼的积极推动下,ENIAC最终被“废物 利用”,改为研制氢弹的模拟计算工具。在那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中,ENIAC也一 举成为历史上第一台图灵式的可编程通用电子计算机。   历史也许会重复。最先达到使用目的、展现量子霸权身姿的可能也不会是通 用的量子计算机,而是为某个特定目的而设计的专用机器。为此,麻省理工学院 的阿伦森(Scott Aaronson)教授和他的研究生阿尔希波夫(Alex Arkhipov) 提出“玻色子取样”(boson sampling)问题,作为一个可以直接实现的量子复 杂性样本。   当一颗光子遭遇一片分光镜时,它会有两条可能的路径:被镜片反射或透射 到镜片的另一侧。设想在实验台上随机地放置有很多个分光镜。光子进入这个 “迷宫”后会不断地被反射和透射。最终它会从哪个方向逃出有着极强的随机性。 如果用大量的光子重复这个过程,光子在不同出口处出现的可能性会呈现出一定 的统计分布。   这是一个颇为普通的概率习题。在给定的条件下,使用普通计算机可以很容 易地模拟出结果。然而,如果在实验中让大量量子态相同的光子一起进入这个迷 宫,情形却会大相迥异。   因为洪庭基、区泽宇和曼德尔发现的HOM效应,当两颗光子恰巧在同一时间 来到同一片分光镜的两侧时,它们作为不可分辨的玻色子会发生干涉而总是出现 在镜片的同一侧。也就是光子路径选择的几率发生了变化。但如果仅此而已,这 个问题的复杂性也没有增加。只要稍微修改模拟程序中的逻辑参数就能解决。   然而,如果有三颗、四颗或更多的光子同时来到一片分光镜时,计算程序会 很快遇到困难。因为这是一个量子的过程,光子路径选择的可能性不只是随光子 的数目成正比地线性递增,而是会急剧地增长。当迷宫中同时有着大量的光子和 分光镜时,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会很快超越经典计算机所能有的资源和能力。   阿伦森和阿尔希波夫证明这个玻色子取样其实是一个求解矩阵“积和式” (permanent)的数学问题。那正是一个已知的复杂性随矩阵大小急剧增长的计 算难题。作为物理过程,这也恰好是一个费曼式的范例:光子表现出的量子行为 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模拟计算能力,但应该可以直接以量子行为进行模拟。   这个并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但很有启迪意义的问题因此引起了物理学家的注意。 因为能操作、探测的光子数目有限,早期的实验并没能真正体现出其中的复杂性。 直到2020年底,潘建伟和陆朝阳的团队再次发表引人注目的突破。   在他们的实验室里,300个随机置放的分光镜组成一个巨大的迷宫。它有着 100个不同的进口和100个不同的出口。每次实验时,大量光子随机地由那些入口 进入迷宫,在历时200秒的反射、透射、干涉后在出口处被逐一探测,显示出这 个玻色子取样的“计算”结果5。他们实验中探测到最多的光子数曾达到76颗。 潘建伟估算当代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需要25亿年才能计算出这么多光子在各个出 口处出现的几率。而在这个实验中,这个结果在200秒内便揭晓。   这个结果在谷歌的量子霸权新闻短短几个月后问世,作为量子霸权的又一个 实例再度引起媒体的轰动效应。像薛定谔的箱子只能模拟猫的死活这一特定问题 一样,这个以古代计算经典著作《九章》命名的实验属于为玻色子取样问题专门 设计、运作,只是一个无法应用于其它问题的专用“计算机”。但毫无疑问,它 成功地获取了一个无法通过经典计算机模拟演算的物理、数学结果。   在陆朝阳和潘建伟所在的中国,他们的一系列成就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在分 别以墨子卫星和九章为标志的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领域,这个东方古国在1980年 代的改革开放几十年后,终于在全球性的科技竞赛中脱颖而出。他们不仅跻身领 跑行列,甚至也已经取得一马当先的优势。对这个曾经灾难深重的国度和国民,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时刻。   1   薛定谔的假想试验中放射性原子的数目可多可少。为便于叙述,这里以一颗 原子为例。   2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一个团队也同时发表了同样的结果。   3   即医院里常用的“磁共振成像”(MRI)技术。   4   因为“霸权”一词有“政治不正确”之嫌,“量子霸权”的说法近年来逐渐 被“量子优势”(quantum advantage)取代。但后者显然不足以表达量子计算 与经典计算之间的天壤之别。   5   这个实验中实际运用的是一个叫做“高斯玻色子取样”的特例。             五十九:量子的回归   美国谷歌的悬铃木和中国科技大学的九章都是在200秒内完成经典计算机至 少需要多年甚至不可能的运算。这个短暂的时间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也基 本体现了现有量子计算机的极限。   薛定谔假想中的箱子是一个理想的屏障,保证在被打开之前里面的量子世界 不会受外面经典世界的干扰。如果这个箱子有着缝隙,那么箱外任何有意无意的 偷窥对箱子内的量子态来说都是一次“测量”,会导致其波函数坍缩而终止实验。   无论是怎样的设计,现实的量子计算机都不可能将它们的量子比特完全与世 隔绝。光子在光腔中不断的反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吸收、散射而损失。被激 光捕获的原子、离子时刻会受温度、电磁场涨落的影响。超导体、半导体等宏观 材料中的量子态则更容易被其所在环境干扰。它们或者会失去彼此之间好不容易 形成的纠缠,不再具备计算能力随量子比特数目指数增长的的霸权优势;或者干 脆完全失去它们拥有的量子态。   当然,即使是经典的计算机也时常会遭遇环境干扰或自身硬件故障所造成的 问题。为了保证计算的顺利进行,计算机中用于数据存储和运作的芯片、硬盘等 都会采用冗余的设计。它们将到来的信号复制多份,分别在不同区域施行同样的 操作,然后通过比较它们的结果来察觉、刨除随机因素带来的错误。   这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却无法在量子计算机上如法炮制。由于量子态的不可克 隆,它们不可能被复制多份用以重复操作。这个难题曾经一度让专家们灰心丧气, 怀疑量子计算机的根本可行性。好在肖尔及时发现了一个利用多个量子比特之间 的纠缠查找、纠正错误的方法,挽救了这个新兴技术。陆朝阳和潘建伟在2007年 实现的六颗光子纠缠便是第一个有足够量子比特可以执行纠错程序的量子计算系 统。   在21世纪,量子计算领域有着一个新的行业术语:“退相干” (decoherence)。量子计算机中精巧、娇嫩的量子态及之间的纠缠只能在有限 的时间内保持其量子的“相干性”(coherence),然后就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 退化,导致计算的失败。因此,与量子通讯竭力扩展光子对分发的距离相应,量 子计算时刻在与时间赛跑。设计人员想方设法通过更有效的屏蔽以及自动检测、 更正错误等方式延迟退相干的发生,抢在量子态消失之前完成计算任务。   其实,退相干是祖瑞克早在1981年就已经提出的概念。它并非针对量子计算 机,而是对量子力学行为的一个的普遍描述。祖瑞克那时还是在得克萨斯大学旁 听惠勒量子力学课程的研究生。在惠勒的邀请下,被主流物理学界排斥的艾弗雷 特、泽尔、多伊奇等人相继来到他们学校讲解各自的异端邪说。祖瑞克因而接触 到众多新思想,尤其对艾弗雷特的多世界有了深刻的印象。泽尔在对多世界的推 广中也已经提出退相干的想法。   那年,祖瑞克在一篇论文里正式提出所谓量子力学就是一个相干态。薛定谔 箱子里的猫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时是一只量子的猫,具备着不同量子态之间的 相干性。在箱子被打开查看之后,那只猫或死或活,不再具备原有的相干性。猫 的状态在箱子打开的那一刻发生了退相干,从此“只是”一只经典的猫。   这个描述似乎就是冯·诺伊曼测量理论的翻版:原来的波函数坍缩被换成退 相干这么一个听起来更时髦的名称,测量的过程则被改成比较泛泛的外界影响。 但祖瑞克的用意在于一个那年代物理学家开始意识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经典 世界是怎么出现的?   曾几何时,索尔维会议上的先辈们对新发现的量子现象莫衷一是,无法理解 自然界怎么会突然冒出那么一个熟知的经典定律甚至语言都无法描述的奇异新世 界。玻尔认定宏观与微观是两个分立的世界,遵从不同的物理定律。它们只在宏 观的仪器对微观的现象进行测量时才会有所交流。但无论爱因斯坦在会上如何追 问,玻尔也没法具体地给出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界限。他的心目中有着一个薛定谔 的箱子,只是无法知道箱子在哪里,又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   在1905那个奇迹年,专利局中的青年爱因斯坦相继发表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 和狭义相对论,揭开现代物理学两场革命的序幕。相对于他的光量子在其后十来 年无人喝彩,相对论很快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除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和当时德 国一些怀有政治性动机的物理学家。虽然颠覆了人类的时空观、宇宙观,相对论 还是牛顿经典力学的自然延伸。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质量不足以产生 极强的引力场时,狭义和广义相对论都会自然地以近似方式回归牛顿动力学。无 论数学形式还是逻辑理解,这里没有难以接受的困惑。   这就是说,自然界中不存在奇异的相对论世界与日常的非相对论世界的区别 和分野。相对论中没有相应的薛定谔箱子。即使静止不动时,我们也是生活在狭 义相对论的世界里。只不过其特有的“钟慢尺缩”过于微小,我们无法觉察。同 样,我们身边的物体、地球和太阳都不足以造成可探测的时空弯曲。但毫无疑问, 我们日日夜夜都生活在广义相对论的世界中。   因此,玻尔那微观和宏观属于两个不同世界的观念甚是突兀,即使在哥本哈 根诠释成为物理学正统后也没能得到认可。后代物理学家普遍相信作为对物理世 界更深层次的描述,量子力学是与相对论一样的普适理论,适应于整个自然界。 与相对论效应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量子的神奇不过是因为其效应过于 微小。况且,在超导、超流、激光等一些极端条件下,量子效应也已经在宏观世 界中显现。   然而,从玻尔的原子、德布罗意的波、海森堡的矩阵、薛定谔的方程到狄拉 克、费曼的表述都是人为地将表征量子行为的普朗克常数强行嵌入经典的动力学。 他们的这个量子化过程清晰地表明量子世界与普朗克常数息息相关。当这个数值 趋于零时,量子力学也会自然地回归经典力学。   只是普朗克常数不像速度、引力那样是一个数值可变化的物理量。它顾名思 义是一个常数,不存在改变这个数值的机制。因此,量子力学无法像相对论那样 在日常的条件下平稳有序地回归为熟悉的经典力学。量子的定律与经典的定律之 间因而存在一道无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我们其实也是生活在量子的世界,为什么 却从来看不到波函数的坍缩?身边这个经典的世界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如何从量 子定律中脱胎而出的?   在正统的哥本哈根诠释中,“测量”是这个转变的契机。当箱子被打开的一 刹那,原来处于既死又活叠加态的量子的猫变成了或死或活的经典的猫。对于箱 子里的世界来说,这是一个突然而瞬时的转变,其间没有可描述的物理过程。而 作为触发的测量又是如此诡异,以至于维格纳不得不断定那必须有人类意识的参 与才能奏效。   除非某个有意识的上帝曾在某个时刻打开过宇宙的“箱子”,这也无法解释 我们今天为什么生活在一个经典的世界里。   祖瑞克的退相干摒弃了测量的过程和观测者存在。除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 任何量子系统都时时刻刻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原有的相干性,“退化” 为不再有叠加态的经典系统。这个简单的概念因而可以同样地适用于没有人类存 在的远古和地球之外的浩瀚世界。   也与早年玻姆的隐变量、艾弗雷特的世界分裂不同,退相干不是一个不需要 时间的神秘突变。恰恰相反,相干性的退化——量子系统向经典系统的转变—— 是一个随时间演化的物理过程。祖瑞克的模型表明完成退相干所需要的时间与系 统的质量成反比。这样,微观世界中的粒子因为质量微乎其微有着相当长的退相 干时间,足以让我们观察到它们尚未退化的量子行为。反之,宏观世界的质量巨 大,退相干时间极短。其量子行为稍瞬即逝,无从捕捉。所以,我们日常所能看 到的只是一个经典的世界。   这样一个简明、清晰的概念首先在整天担忧量子态丧失的量子计算机领域引 起共鸣,成为他们的日常语言。   在20世纪末,年轻的祖瑞克没有因为离经叛道而沦为持不同政见者。他有着 越来越多的同道。主流的物理学家那时也纷纷加入挑战、修补哥本哈根正统的战 团。   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赫伯特超光速通讯设计中漏洞却错过了发现量子态不可 克隆定理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吉拉迪、里米尼和韦博推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GRW 理论。他们在薛定谔方程中引入描述波函数坍缩过程的附加函数,描述坍缩过程 随时间的演化。他们的理论也能体现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相比有着极快的坍缩 速度,因此只会表现出经典行为。   牛津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罗斯(Roger Penrose)也在改写薛定谔方程。 他引入的附加因素却来自物理的实际:引力。彭罗斯论证,如果双缝实验中的一 个物体处于同时在两个不同地点的叠加态,它的质量就会同时引起两个不同地点 的时空弯曲。这会造成一个不稳定状态,触发波函数的坍缩,或退相干。这也是 一个无须测量,也不需要人类存在的客观过程。彭罗斯在2020年因为关于黑洞的 理论研究获得诺贝尔奖。   因为提出基本粒子夸克模型获得诺贝尔奖的盖尔曼也在艾弗雷特、泽尔、祖 瑞克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他自己的“退相干历史”(decoherent histories)诠释。 他并不主张有多个世界的存在,但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在演化进程中曾经有着多重 的历史。我们只是碰巧生活在其中之一。   在20世纪初的索尔维会议上,物理学家也曾经同样地众说纷纭。但在世纪之 末,理论的思辩已经不再是理解量子世界的唯一途径。即便在量子力学的基础问 题上,物理学也在回归其实验科学的本性。与波函数坍缩的莫名其妙相反,退相 干或其它类似的机制是可以接受实际检验的物理过程。在理论学家的滔滔不绝面 前,实验物理学家也不再只是作壁上观。他们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1976年,塞林格在研究生期间与导师劳赫一起进行了单个中子的双缝实验, 证实中子量子叠加态的存在。在那之前,还只是没有质量的光子和质量微不足道 的电子表现过这样直接的量子特性。当然,即使中子的质量是电子的近2000倍, 那也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基本粒子”。   在1990年代初,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已经分别用惰性原子氦和氖进行了同样 的双缝实验。虽然原子比中子又大得多,氦和氖也只是由区区几颗中子和质量与 之相应的质子组成的小原子。正当他们稳扎稳打地逐步尝试质量更大的原子甚至 小分子时,已经是维也纳大学教授的塞林格在1999年突然独树一帜。他和博士后 阿恩特(Markus Arndt)果断地采用十多年前才发现,由60颗碳原子组成状如空 心足球的“富勒烯”(Buckminsterfullerene)分子进行了双缝实验,成功地看 到了它们的干涉条纹。   阿恩特后来也成为维也纳大学的教授。他二十年孜孜不倦,试图突破观察量 子叠加态的质量上限,终于在2019年放出了一颗大“卫星”。他们使用一个有着 284颗碳、190颗氢、320颗氟、4颗氮和12颗硫原子的“巨型”分子完成了双缝实 验。这个有着一万多个质子、中子质量的“庞然大物”也经受了考验,展现出量 子的叠加态。1   塞林格认为只要能够逐步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更大的分子,甚至接近宏观的 微粒也能完成这一实验,在退相干之前展示出其内在的量子态。也许会有一天, 有生命的病毒、细菌也能在实验室中走向双缝,真实地进入薛定谔的猫那样的生 死叠加态。   当薛定谔把他假想的猫关进装有放射性原子和毒药瓶的箱子里时,他只是为 了揭露量子力学叠加态在日常熟悉的宏观物体上会表现出的荒诞。正如爱因斯坦 未曾预料他“鬼魅般超距作用”讥讽竟会成为物理现实,薛定谔也断然不会想到 后世的物理学家会一本正经地在实验室里试图实现他这个自认“恶魔”式的装置。   诚然,现在还没有人能够按字面意义地做那样一个实验2。物理学家只能退 而求其次,寻找逐步接近的方式。   1996年,怀恩兰在美国利用激光制冷的铍离子进行了一次有意思的观测。被 捕获的铍离子只能在激光束形成的囚牢中作极为轻微的振动。由于铍原子质量相 对较大,这样的振动基本上不具量子特征,可以看作是经典的猫。同时,这个铍 离子中的电子可以在激光的激发下进入同时处于两个能级的叠加态中,相应于既 衰变了又未衰变的放射性原子。在他们精心的操纵下,铍离子这两个不同的自由 度实现了耦合。也就是离子振动的“猫”与电子跃迁的“放射性原子”发生了量 子纠缠。   几乎同时,法国的阿罗什(Serge Haroche)也开展了同样性质的实验。他 们将光子囚禁在由两面镜子组成的光腔之中。光子在其中的来回运动成为这个实 验中的“猫”。然后,阿罗什让一个处于高激发态的铷原子穿过光子的路径。因 为频率差异,铷原子无法吸收光子,但能在与光子的碰撞过程中与光子所处的量 子态耦合而纠缠。   这两个实验都制备出两个质量差异明显的量子态之间的纠缠,在一定程度上 近似于薛定谔箱子里宏观的猫和微观的放射性原子。但更具意义的是,他们都能 够对这些纠缠叠加态进行细致的测量,实时地观察它们逐渐失去纠缠——退相干 ——的过程。那不是冯·诺伊曼和玻尔所想象的突然坍缩。   因为这些匪夷所思的实验和对单一光子、离子、原子等量子系统测量中的贡 献,怀恩兰和阿罗什在2012年分享了诺贝尔奖。   1   这个分子来自精心的设计和人工合成,既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又几乎不与其 它物质发生反应。因而可以不受仪器干扰地完成双缝实验。   2   更何况那会激怒所有的爱猫人士和动物保护者。   (待续) ※※※※※※※※※※※※※※※※※※※※※※※※※※※※※※※※※※※ 本期编辑:古平 本期校对:太蔟 审 稿: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程鹗、方舟子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8.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加入xinyusi@google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