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国青年报》“电脑周刊”,发表时有删节) 海外的中文电子刊物 --中文国际网络纵横谈之二 ·方舟子· 无需任何出版经费,更不用去开拓发行渠道,只要有一部计算机和一个 上网帐号,人人都可以创办、发行报刊,而且瞬息之间让读者遍布全世界- -如果有人愿意读的话。如此简单,如此便捷,又如此大众化,仅仅在十几 年前,这一切,听上去还象是天方夜谭。 在汉语世界,首先演绎这个出版神话的,是中国的留学生们。在短短的 六、七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出现过六十多种通过网络传播的中文电 子刊物,几乎每年都要冒出十种。不知跟张贴大字报的传统是否有关系,这 些中文电子刊物,又几乎都由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们主办。身处外语环境, 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那个赖以栖身的角落可能连一份象样的中文报刊都 没有,留学生们更有在网络上发表、交流和阅读的迫切需要,再加上海外相 对自由宽松的言论条件,这一切注定了海外的电子出版的繁荣;事实上,直 至今日,尽管中国大陆、台湾的互联网络已有了迅猛的发展,却仍然没有出 现一份稍具规模的民间电子刊物。但是,创办一份刊物是一回事,能否持之 以恒地办下去是另一回事,能否吸引投稿者和读者更是一回事。这六十多种 中文电子刊物,大多数不过是昙花一现。在创刊的热情消退之后,能够定期 办下去一直办到现在的,也不过十几种而已。 一般认为,第一份中文电子刊物,是“中国新闻电脑网络(CND)” 在1991年4月5日创办的《华夏文摘》周刊,每期《华夏文摘》的刊头 之下也都挂着“全球首家中文电脑期刊”的招牌。最近据一位网友说,他们 学校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通讯早在那之前就已在网络上传播。某个地方的 中文通讯很早就已上网是有可能的,但是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并引起了 较大反响的,应该还是《华夏文摘》。《华夏文摘》选择在1991年的清 明创刊,据其创刊词说,是为了纪念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它的主办单 位CND也正是创建于1989年那个时期。这个背景,再加上它的主办 人大抵热衷于政治活动,使得这份文摘性的刊物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尽 管它一直标榜自己在政治立场上的中立,但是在海外网友中,它一般被视为 “右派”刊物。每有一位“民运人士”出了国,我们就可以在《华夏文摘》 上面见到专访或专刊,海外几份“反动刊物”的宣传文章也定期在《华夏文 摘》上面出现--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华夏文摘》被中国网络拒之门 外。 国内的网友若读不到《华夏文摘》,也没什么可惜的,因为它摘录的, 主要还是国内报刊上面的文章(是否事先征得过这些报刊的同意,不得而知 )。近来随着国内报刊纷纷上网,有时则干脆连输入劳动都省了,而直接从 国内报刊的电子版上复制、粘贴,比如电子版《华声报》上面的文章,就定 期被其摘用。海外其他中文电子刊物的文章和各电子文库的收藏,现在也是 它的一个重要稿源。编辑起来固然省事,失去的却是读者。自从电子文库在 海外网络兴起而给了网众超饱和的阅读材料之后,这类电子文摘的读者量也 逐步在下降,远不象几年前那么受欢迎了。而且,电子出版物的版权问题, 总有一天是无法躲避的--笔者认为,电子文库对版权问题可以不得已采取 “告诉乃论”的原则,而正式的报刊却不能未经许可就刊用别人的文章。事 实上,由于《华夏文摘》擅自刊用海外网友或海外电子刊物的文摘,曾经在 海外网络出现过几次风波。面临着电子文库的竞争和版权问题,我们可以觉 察到近年来《华夏文摘》在逐渐改变办刊方针,创作的比例越来越大,虽然 还挂着“文摘”的名字。 另一份由文摘刊物向创作刊物转变,而且变得更早、更彻底的,是加拿 大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在1993年9月创办的《枫华园》旬刊。《枫华园》 现在主要登载原创稿件,其主要的特点,是对时事政治异常关心。国内外形 势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可以在上面看到两位“特约撰稿人”的大作,虽然 有时也会登一些争论文章,其最后结论也是要由“特约撰稿人”来下的。而 其论调,又恰与《华夏文摘》针锋相对,被海外网友视为“左派刊物”,也 有的称之为“《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管是“左”是“右”,这两份刊物的主办人显然对政治活动的兴趣远 大于网络活动。他们在网络上都不活跃,极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在网络上发表 文章;或者说,他们都不是网众所熟悉的“网上名人”。第一份由网络活跃 分子创办和编辑的、第一份不隶属于任何机构的、第一份以远离时事政治为 宗旨的、而且是第一份自始至终百分之百刊登创作稿件的中文电子刊物,是 1994年2月问世的《新语丝》月刊。《新语丝》的诞生颇有戏剧性, 本身就可以写一篇专文。简单地说:其创办者本来只是想为《华夏文摘》每 月编一期专登创作的增刊,这个方案被其理事会否决后,才决定自办杂志, 结果遭受到了种种阻拦和压制--当时的那些拙劣的手腕,现在是可以当成 笑话看的,但是他们的政治嗅觉不可谓不敏感:他们的确预见到了这份新型 的杂志将会成为一大竞争对手。 《新语丝》有别于其他中文电子刊物的另一个特点,是创刊伊始到现在, 每期都固定五个栏目:“卷首诗”、“牛肆”(刊登随笔、杂感)、“丝露 集”(刊登文学创作)、“网里乾坤”(刊登文史小品)和“网萃”(刊登 个人专辑或专题讨论)。两年前加了一个登载网络简讯的“网讯”。从这些 栏目的设置来看,也可知它基本上是一份文学刊物。做为一份文学刊物,在 无形中总会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如果要我说《新语丝》有什么风格的话,大 概可以用“清新”两字概括。至于在创刊一年感言中所说的:“她力尽于文 化自身的探讨,不空谈国是,是恪守于纯粹而多元化的文化刊物。”其实只 能算是一种追求。 《新语丝》五年如一日的固定栏目,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而其实近五 年来,它还是有一些不易察觉的变化的:比如从基本上靠约稿的同人杂志演 变成了基本上靠投稿的公众杂志,从每期两三万字增加到每期四五万字,从 一季度出一期专题增刊改为每两个月出一期专题增刊--所有这一切变化的 基础,乃在于它有了充足的稿源。1996年互联网络在国内兴起后,《新 语丝》又成了第一份回归祖国的海外电子刊物。目前《新语丝》有四分之一 的编辑在国内,有约三分之一的投稿者、读者在国内,已经不是纯粹的海外 电子刊物了。 在《新语丝》之后,海外网络又出现了几份由网络活跃分子主办的刊物, 到现在还在继续出的,只剩下了两份:1995年3月创刊的《橄榄树》和 1996年1月创刊的《花招》。这两份刊物都是月刊,也都是同人刊物, 也就是说,基本上是自编自写;而它们能够维持到现在的原因,我看在一定 程度上都归功于编辑们几年如一日的写作热情和发表欲。《橄榄树》原来是 由活跃在中文网络上的几名诗歌爱好者所创办的一份诗刊,在其创刊之后的 一段时间内,曾经网罗了中文网络的大部分诗歌爱好者--当然不久就纷争 叠起,做鸟兽散了。其中最大的一次纷争,是1995年底发生的抄袭事件: 《橄榄树》的一名骨干被发现抄袭新加坡一份中文报纸的文章,而《橄榄 树》刚刚出过集体吹捧这位“天才女诗人”的专辑。这的确是很令人难堪的。 这位“天才女诗人”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网络上大打出手,其战果是:反对 者知趣地离去,支持者留下来支撑门面。《橄榄树》诗刊虽然也登一些旧体 诗,但基本上是以现代派诗歌为主的,而现代派的诗歌在现在是连诗人自己 也未必读的;几次纷争之后,却连诗人也流失了不少,每期总是那几个诗人 的大作,连自己看着也觉得无聊了吧。也许正是不甘寂寥,1997年起, 《橄榄树》宣布改变编辑方针,改成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评论、文史 等无所不登的文学刊物,网络上第一份中文诗刊,至此寿终正寝。至于这份 自称是“网络首份汉语纯文学期刊”的风格,据说是“探索性”,虽然他们 自以为“先锋”的玩意,其实国内的诗人作家早在十年前就已玩腻。因此也 就毫不奇怪,几位过去的“探索”诗人作家,流亡海外后,现在又在那上面 焕发了青春继续探索。 那一次的抄袭事件,还催生了另一份文学刊物。几位反对“天才女诗人” 的女性网友在经过了一番拳打脚踢之后,感到了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的必要。 当自称“女性文学刊物”的《花招》问世的时候,在网上还颇引起了一点轰 动,因为在上面登载了由女性网民写的色情小说。色情小说在海外网络本是 司空见惯,但由中国女性编写的,却还属罕见。可惜这个“女-性文学”的 风格没能持续多久,到后来连那个“女”字也岌岌可危了,从女网民的作品 到男网民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到最后连男网民与女性毫不相关的作品也都上 了台面--除了编辑是女的,已很难看出这“女性文学刊物”的特色何在了。 据说国内现在的情形是“男人在外面赚钱,女人在家里写作”,在海外其实也 差不多的。在多少还算是“文学”的《花招》月刊满足不了发表“家里写作” 的需要后,我们又看到了非文学的《花絮》“生活周刊”和《花边》“每日 新闻”,颇有点创建一个花X出版集团的意思,虽然作者其实还是那几个。 除了这几份立足北美、放眼全球的刊物,海外的其他国家、地区也有一 些中国留学生主办的中文电子刊物,现在还在发行的,日本有《东北风》, 丹麦有《美人鱼》,荷兰有《郁金香》,瑞典有《北极光》和《维京》。某 些大学也不定期地在网络上发行通讯。此外还有一些专门化的电子刊物,包 括同性恋刊物《桃红满天下》,保守的原教旨主义基督徒主办的传教刊物《 海外校园》,佛教刊物《福德海》,灯谜爱好者刊物《谜径通幽》,气功爱 好者--说是“气功大师”的崇拜者也许更恰当--主办的交流刊物《枫 莲》,中学生刊物《浪漫年华》等等。对这些刊物的来龙去脉我一无所知, 无法多嘴。 上面提及的这些刊物都是由志愿者主办的。海外此外还有几份由中国大 使馆或商业公司主办的中文电子刊物,非我同道,不予置评。 上面提及的这些刊物均可从“新语丝·中文电子刊物大全”(http://www. xys.org/magazines.html)连接。 199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