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国青年报》“数字青年”周刊1999.8.30.。发表时略有删节。 “数字青年”可从以下网址取阅: http://www.cyd.com.cn/szqn/home/GB/default.htm 令人失望的“中国科普网” --网站评点之十七 ·方舟子· “法轮功”事件使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据新华社八月一日的 报道:“中国科普氛围日益浓厚”,列为第一条的,就是“中国以‘政府行为’ 运作的第一家科普网站‘中国科普网’新近正式开通”。根据《光明日报》的 报道,这是“我国首家专业科普网站”,“中国科普网站由科技部政策法规司 主办,是集全国科普信息汇集和发布为一体的权威性、专门性科普网站。”我 意识到在中国进行科普的紧迫性,几年来自己也一直利用业余从事科普工作, 看到这则消息,是非常高兴的,觉得早该有这样的网站了。把该网站仔细看过 以后,却是只能表示失望,谈不上什么“专业”,更不具有“权威性、专门性”, 总体的感觉,是其工作人员首先就要被科普。 我可以忍受它过于花哨的设计:连个栏目链接都要用Java,经常出现运行 错误;大框套小框,栏目名称一出了框架就看不见;五颜六色的字,有时字的 颜色与背景色混在一起看不清……但是我无法忍受其内容的粗制滥造。 首先是在介绍文字中有许多病句,“20世纪科技创新百年在此,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在世纪之交列出了本世纪主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社会 发展科技计划’是一个以指导性为主的滚动性科技发展计划”、“丰富的知识, 无穷的乐趣,尽在走进来”、“小明打着砂锅问到底”、“1952年乔纳斯·索 尔克发明抵御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这是中国话吗? 其次是错别字比比皆是,不仅是常用字的错误随处可见,如“高等动物的 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在胚胎期或新生期都要进行迁移运动,已(以)抵达功能部 位”、“今天,它(他)们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又成 为人类进步的一笔巨大财富”、“1910年赴美,人(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 习”、“快快登陆(录)……”等等,连小学生都知其非;而且,连关键的词 语都搞错了,如“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 重要地位的又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又昌鱼”应为“文 昌鱼”;“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拉克等人发现DNA的双螺旋结 构。”其中“克拉克”应为“克里克(Crick)”。这么重要的词语都搞错,而 且小学生未必能知其错,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网站的许多资料,显然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而且由于译者英语、科学水 平有限,有许多很不应该的错误。比如,“20年代吸尘器、电剃刀、脱水机、 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出现。”其中“脱水机”是什么样的家用电器?莫非“衣服 烘干机”现在改叫“脱水机”了?再比如,“1931年埃内斯特·劳伦斯发明了 用以研究加速后的原子颗粒行为的回旋加速器。”本人虽非物理出身,好歹也 学过原子核物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原子颗粒行为”,我怀疑原文乃是 “elementary particles”,也就是“基本粒子”。 里面的“科普问答”,也都是照搬英文资料,而且译得半通不通。比如这 一则: “为什么人的肤色不同? 答:基因规定了每个人身体不同的特征,如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 色。但这并不是说人体只含有一种特定的肤色基因。实际上,我们每个人 体内都含有大约十万对基因,每对基因,有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 亲。每对基因控制人体一个化学变化过程。数十个化学变化过程加在一起 便能决定人们的肤色。 世界上,有一部分人肤色白皙头发金黄,叫做白种人,这一称呼来源 于拉丁语,原意是白色。众多各不相同的成对基因的化学变化过程便产主 了此种不同寻常的肤色。 黑色皮肤能抵抗紫外线的侵袭。世世代代长年在阳光下暴晒,皮肤里 色素不断增加。这样黑种人便比白种人带有更多色素,并且习惯在阳光强 烈的地区生活。 尽管紫外线伤人,却可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在阳光稀少的地方,人 们需要具有对紫外线抗拒少的白色皮肤,以便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 黑白人种通婚,生下的孩子肤色浅黑,介于父母的肤色之间。这是由 于他们带有经父母遗传下来控制色素的基因。兄弟姐妹之间,有的肤色深 一点,有的浅一点,这是他们从父母遗传下来的基因数量不同造成的。” 这显然是从美国资料翻译过来的,所以肤色“黑白”分明。这个答案的错 误,不仅在于“有一部分人肤色白皙头发金黄,叫做白种人,这一称呼来源于 拉丁语,原意是白色”一说让人莫名其妙(英文中有albino一词源于拉丁语 “白色”,但其意思是“白化病人”而不是“白种人”);也不仅在于它对肤 色来源和遗传的描述非常不准确;主要的,在于其观念是陈旧的。这里讲的是 遗传问题,而在遗传学上,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是不再划分人种,因为那样的划 分没有意义,一高一矮两名“白种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可能远远大于两名身 高相同的“白种人”和“黑种人”。人的基因约有十万种,而决定肤色的基因 只有六种,这六种基因或显性或隐性的排列组合便决定了一个人的肤色深浅, 人与人之间在“肤色”基因上只有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因此,根据肤色 划分人种或许有社会、文化的意义,在遗传学上却是荒唐可笑的。而且,即使 是使用旧术语,“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欧罗巴人种)并不是都头发金 黄(事实上只有少数人如此),也不都是肤色白皙(属于“白色人种”的印度 人、西亚人就不白皙),其主要的特征乃是普遍多毛。把“白色人种”定义为 “肤色白皙头发金黄”,乃至于称之为“不同寻常”,听上去就象是自命为纯 种“亚利安人”的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口吻。 在翻译外文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让非科学的东西夹带进来。该网站有 一个“浩瀚无垠的宇宙”的展览,介绍宇宙大爆炸学说说:“然而,大爆炸而 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 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听上去好像是在指出宇宙大爆炸学说的不足,而实际 上乃是照搬国外有神论者的说辞,想在宇宙起源之前为上帝留个位置。宇宙起 源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宇宙大爆炸学说无需去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就象 宇宙之外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一样,都没有物理意义。以此批评宇宙大爆炸学 说,是可笑的。 这就涉及到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问题了。科学普及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 识,更重要的,是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比如实证精神、怀疑精神)。但 是“中国科普网”却没有任何有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内容。在普及科学知 识方面尚且粗制滥造,我们实在也不能有别的更高的要求了。 网站: 中国科普网:http://www.cpus.gov.cn/Default.htm 199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