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8月3日) 方舟子访谈:个人网站与学术交流、舆论监督 (采访者:《中国图书商报》记者吴燕) 1、作为最早创办中文网站的人,你在最初创办新语网的时候是如何设想它的前景的?是否想 过它有一天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作用? 答:新语丝网站自1994年创办起,在一段时间都是一个为中国留学生服务的网站。她实际上 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语丝》杂志,是供发表文史方面的创作稿件的,当时上网的留学 生基本上都是理工科学生或学者,让他们有一个业余舞文弄墨的地方,到现在,除了作者群有 所变化,这份杂志的宗旨、内容仍然保持原貌。另一部分是电子文库,最初想建成一个以收藏 中国古典文学和鲁迅著作为主的资料库,当时这方面的资料算是网上最齐全的,又因为比较注 重校对,在文史学界的口碑不错。以后慢慢扩大了收藏的范围,也发表一些争论性的文章。象 这类文章,起初都是张贴在一个叫做ACT的互联网新闻组,有好几万名留学生在这个新闻组交 流。在1998年年初,这个新闻组性质改变,很少有人去了,新语丝网站就取代了它的部分功能, 也算是新开辟了一个交流、争论的园地。至于关注国内的动态,也是要到1999年起国内各报刊 纷纷上网、在海外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国内的信息,才开始的。所以新语丝演变到现在这个样 子,是当初没有设想到的,也可说是形势造成的。 2、个人网站在学术交流以及舆论监督、营造更好的学术环境方面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你能否 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谈谈这方面的感受? 答: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在学术交流和舆论监督方面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它不具有 地域限制,发生在异地的事件可以马上知道,并把意见立即反馈回去。二、它交互性强, 读者可以及时地反馈、发表见解,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并调动广大读者的力量。三、它不象 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那样具有时效性,容易保存、检索已往资料,言论的影响可以持续 很长的时间。四、它的言论控制性很差,人人可以发表、传播自己的观点,具有最高程度的言 论自由。我们近来在打击国内的学术、新闻腐败时,就充分地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些优势。这些 案例,都是先从国内的有关报道中发现了问题,又通过在海外网站上的揭发影响国内的舆论, 所以它打破了地域限制。在揭露时,广大读者都参与了,有的发表评论,有的提供资料,声势 不小。用于揭露的许多资料,都是从网上资料库检索得来的,我们也把发表文章做成专辑, 集中放在网上,让它们发生持续的影响。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不经过任何检查 地发表我们的揭露文章,没有人能够封杀我们的批评。 3、国外许多学者教授都有个人网站,并把自己的研究放到网上,而在国内的个人网站似乎更 看重它的娱乐功能,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答:这有体制和传统两方面的原因。从体制上看,学术研究是需要经费的,在西方国家,经费 由民间机构和政府提供,而政府的资金来源,又最终来自纳税人,要受到纳税人的监督,所以 西方的学者,从保障自己这个领域的研究基金的角度出发,有必要让公众了解他们的研究工作。 西方的科研机构,都把让公众了解科学做为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中国的学术研究 经费基本上不受公众的监督,所以中国的学者也就不觉得有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的必要,而 把这当成浪费时间。从传统上看,西方学者历来有普及意识,许多大科学家都同时是著名的科 普作家,优秀的科普文章都是出自专家、学者手里。而中国学术界却不具有这样的传统,中国 的科学家很少有人乐意写科普文章,能把文章写好的就更少了,身兼科学家和作家的几乎没有, 科普文章又普遍靠外行东抄西凑,可靠性、新颖性都很差。 4、如果研究者将未得证实的成果公布在网上,这是否会对公众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如果是, 如何减少这种影响? 答:言论自由的代价是会造成舆论的混乱,这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澄清。如果研究者把有问题 的甚至被学术界所拒绝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其他研究者同样可以对之进行澄清、驳斥。公众只 要能尊重学术界的主流意见,就不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近年来,我一直强调,在中文网上需 要有权威性的科普网站,让公众了解科学界的主流意见。本来,由政府或科研机构来建立这样 的网站是最合适的,因为他们有必要的财力、人力,但目前中国这些所谓“官方”科普网站, 工作人员素质太差,都很不严谨,本身就大有问题。个人网站则主办者精力有限,力量太过单 薄,读者群也较小。比较可靠的个人科普网站也许可以联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合作,组成 一个权威性的网络。 2001.7.29.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