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当心有人借张颖清之死为伪科学喊冤 ·方舟子· 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去年10月份因病去世。全息生物学 在生物学界被公认为伪科学。按中国传统,议论一位刚死不久的人的是非会被 认为不厚道。但是,最近有一些人在媒体上炒作张颖清之死,为伪科学鸣冤叫 屈,比如新华社1月26日发表《中国科技界悲剧——山东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 早逝》一文(以下简称《悲剧》),声称张颖清“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就在他离收获的果实越来越近时,个别所谓学术‘权威’的粗暴干预竟使他每 况愈下乃至含冤而逝。”那么,我想还是有不厚道一下的必要的。 张颖清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针灸医生,在20世纪80年代创建了所谓“全 息生物学”,其核心是“生物全息律”(或“全息胚学说”),杜撰了“全息 胚”、“全息元”之类的名词,牵强附会地想要解释几乎一切生物现象,囊括 所有生物学学科。没有生物学知识的人,可能会觉得他的说法很有趣。比如他 说“生物体的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都存在部分与部分相似,部分与整体相似 的构成”,并举叶子形状和树的形状相似为例。其实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 这种简单枚举法是不足为凭的。可能某些树会碰巧符合这个“全息律”,但是 更多的树是根本不符合的,比如我喜爱的榕树,我怎么也看不出其叶子形状和 树的形状相似。 而生物学专业的人,更一眼能看出所谓全息生物学是一名不具备生物学基 本知识的人的异想天开,是典型的伪科学。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伪科学在中 国极为吃香,在那样的环境下,张颖清出尽了风头,在1982年被山东大学破格 聘为副教授,1990年晋升为教授,并成立了由其本人担任所长的山东大学全息 生物学研究所,还搞了一个国际全息生物学会自任“终身主席”。 1995年,全息生物学的伪科学性质才首次得到公开的揭露。当时,由著名 生物化学家邹承鲁院士推荐,《中国科学报》发表周慕瀛写的《对全息生物学 的质疑》一文,后来收入何祚庥院士编的《伪科学曝光》一书。这就是《悲剧》 所说的“个别所谓学术‘权威’的粗暴干预”,并把邹院士和何院士混为一人, 以致有人质疑何院士在生物学上算什么权威。从那以后,这门伪科学总算没有 那么嚣张了,虽然张颖清继续在山东大学当他的所长,但据《悲剧》,“其山 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 这正是对待伪科学的正确做法,又怎么能当成罪状,并把张颖清之死怪罪为 “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如果张颖清的东西有根 有据、真有价值,岂能一被质疑就一蹶不振? 《悲剧》道声称张颖清“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引了1990年第一届国际 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大会宣言:“可以预言,全息胚学说的提出者张颖清教 授将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那本来就是张颖清本人组织的会议,不过是 自吹自擂罢了。又引用了中国驻瑞典使馆科技处的评价,即使是真的,外交官 对科学成果的评价又有什么份量? 《悲剧》声称:“张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成 果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我用 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网提供的“全息生物学”英文译名在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进行检索,没有找到任何一篇有关全息生物学的论文。用google检索,发现国 外只有一些“另类医学”网站介绍全息生物学、张颖清。请问国际学术界的高 度评价发表在哪里? 《悲剧》声称:“正是张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 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细胞中含有全套的基因组,而不是什么子虚乌有 的“全息胚”。对此学术界从来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高等动物已发育、分化 的体细胞有没有可能逆转再回到受精卵的全能状态。1997年诞生的绵羊多莉是 第一头用体细胞克隆的哺乳动物,但是并不是第一头被克隆的动物。早在20世 纪60-70年代,科学家就已用蝌蚪体细胞克隆出青蛙,用青蛙体细胞克隆出蝌 蚪了。张颖清的学说毫无学术价值,也从未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在国际上 无人注意。不信去问问克隆出多莉的维尔穆特,他可曾听说过什么全息胚学说、 张颖清?敢胡吹明确排除了争议、奠定了理论基础,只能说是欺世盗名。 《悲剧》声称张颖清英年早逝,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其实只是有 “6名老科技工作者联名写信”为张颖清喊冤。这6人没有一位是生物学家,并 不具有足以评价张颖清研究成果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都属于“天地生人”的 小圈子,一贯鼓吹伪科学,包括那位自称用自己创立的全新的数学方法,一举 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几大数学难题的蒋春暄。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网声称,张颖清发明、山东大学全息 生物学研究所独家实施、独家生产“生物全息电图诊断仪在手上扫描一次只需 15秒钟,就可以诊断全身有无疾病和患病的部位,等于快速地作了一次全身 体格检查。”有如此神奇的医疗设备,早该全世界医院家家必备,什么CT、 核磁共振诊断仪、心电图仪、脑电图仪统统都该淘汰,只有几年前的“气功大 师”可以媲美。为世界医学带来如此重大的革命,我看获得十个诺贝尔医学奖 都够了。 不过,常识告诉我们,如果有什么东西听上去不像是真的,那么它很可能 不是真的。一门伪科学一旦试图走向市场,推销起产品来,那就不仅仅是伪科 学了。 2005.2.27. (北京科技报2005.3.2.) 中国科技界悲剧——山东生物专家张颖清含冤早逝 ( 2005-01-26 16:01:34) 稿件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26日电(新华网记者董学清) 新年的第四天,王兆琴朝 北京机场看了最后一眼,在女儿搀扶下戚然踏上了飞往瑞典的国际航班。随着丈 夫张颖清教授的英年早逝,在这里她已经没有了太多的牵挂,夫妻二人为之呕心 沥血的全息生物学之梦也变得烟消云散。 我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不幸于2 004年10月20日英年早逝后,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噩耗传来,许 多科技工作者倍感痛惜。 国家发改委原副司长严谷良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振球研究员等6 名老科技工作者联名写信,由张颖清的坎坷遭遇而发,痛陈我国科技和学术管理 中的一些严重弊端,呼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激励并保护好中华儿女的科学 创造精神。 张颖清其人——他将一个儿子放在了科学的祭坛上 张颖清,1947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和他的同 龄人一样,张颖清1966年高中毕业后没有机会上大学,而是下到大草原插队 落户。 一天,在落满灰尘的县图书馆里,张颖清翻出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毛色全白而蓝眼的猫一般是耳聋的;无毛的狗牙齿不全;长毛和粗毛的动物,往 往有长角和多角……生物的全部结构在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彼此是如此紧密的联 系在一起。这种联系的性质,我们实在不能解释。" 是啊,为什么人有5个手指?为什么鸡蛋一头大一头小?为什么植物的叶形、 果形不是一种形状而是千姿百态?这种奇异的相关现象,达尔文解释不了,现代 生物学理论也无能为力。这些奇异的现象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张颖清,驱使他开始 了对生物学的探索。 《生理学》、《胚胎学》、《解剖学》……,张颖清如饥似渴地捧起一本本 专业书籍。后来,他又读了《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哲学笔记》。先 哲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关于对立物互相转化的思想,为他铸就了哲学利剑,层 层化开自然界的偶然外壳。 20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12次对针刺麻醉研究作出指示。总理 说:"在针麻工作上,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却不能提到理论的高度,那是可笑的。 "张颖清把周总理的指示抄在笔记本上,决心攻克针麻原理。他在搜集数据的同 时,亲身进行穴位试验。 1973年3月,一间半截埋在地下、半截露出地面的"地堡"式小屋里的灯 光时常亮到深夜。张颖清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穴位试验。为保护室内温度,不能打 开门窗,有毒药品的气味弥漫全屋。已有身孕的妻子,白天教学,晚上给丈夫当 助手。20多个日夜过去了,蹲在充满刺激性气味烘箱前夫妻俩,终于看到了预 想的紫色氨基酸云图。这对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青年根本没有想到,毒气已经无情 地窒息了在母胎中成形的胎儿,儿子降临几个小时就夭亡了。张颖清压抑着心中 的悲痛,在妻子出院的第二天,又投入到穴位的后续试验。 1982年,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的奠基性著作《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出版。 同年,慧眼识人才的山东大学把这位只有电大毕业文凭的青年调入,一年后将他 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0年又晋升为教授。1990年张在山东大学创建了 全息生物学研究所,任所长。张于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 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0年在 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上,张被选为国际全息生物学会 终身主席。 全息生物学——发现细胞层次之上的生物体功能单位 古往今来,为了揭示生命的奥秘,无数科学家为之呕心沥血。他们最感兴趣 的是:形形色色的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胡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18 38年,德国人施莱德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指出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由 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统一的功能单位。这使人类对生物体的认识发生 了一次飞跃。恩格斯将细胞学说的提出称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但在细胞层次之上还有没有统一的功能单位?一个半世纪以来,无数科学家 殚精竭虑地探索,却始终没有解开这个"谜"。1985年,张颖清发现了细胞和 生物个体之间的一个新的独立功能构造单位:全息胚。 全息胚学说是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的核心理论,它使人类对生物界的认识有了 新的改观。这一理论告诉人们,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全息胚组成的;全息胚是生物 体上处于某个发育阶段的特化的胚胎,在生物体上是广泛存在的;生物体上任何 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细胞是发育程度最低的全息胚;全息胚都有着 向新个体自主发育的能力,都是整体发育的缩影,包含着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 细胞作为全息胚的一个特例,也被包括在全息胚学说中。只是由于受到整体的控 制,它们在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发生了特定变化,特化成了生物整体的一部分 --如植物的叶片、枝条,动物的器官、节枝等。 全息胚学说使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显示出了全新的意义。仙人球上任何一部 分都能长出小仙人球,榕树的气根都可长成树,蚯蚓截断任何一截还可以长成一 条新蚯蚓,在人身上某个穴位扎针可以治疗身体的相应部位……无不是全息胚的 显示。 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理论著作《全息生物学》、《生物全息疗法》、《全息 胚及其医学应用》、《新生物观》等多部专著,在国际上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 播和应用。中国的多所大学开设了全息生物学课。 张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果对生命科学、医学 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正是张1985年创立的全息 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 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张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几年间已在30多个国家 和地区推广应用,使上百万人受益。 1990年第一届国际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在大会宣言中指出:"全息生 物学将会成为本世纪和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学科和带头学科之一。""可以 预言,全息胚学说的提出者张颖清教授将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1992年在挪威奥斯陆召开的第二届全息生物学学术讨论会大会宣言指出: "全息胚学说对生命科学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在生物学的众多领域都具有重要 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初,张颖清教授三次应邀访问颁发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 机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等,在具有诺贝尔奖提名权的教授们的主持下,多次 作学术报告。我驻瑞典使馆科技处、教育处先后3次向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发回 关于张的学术成就在瑞典获得高度评价的报告,认为"只要进一步做好全息生物 学理论的科学论证和推广工作,加强宣传,这一理论的发明者张颖清教授很有可 能在不远的将来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使馆科技处的同志说,我国还没有 任何一项科技成果能够像张颖清的成果这样,得到诺贝尔奖评定机构科学家的如 此评价。 早在1988年,全国政协委员王贤才、宋鸿钊就在全国政协七届一次会议 上提出的《建立诺贝尔奖获奖史研究和项目评价委员会,为我国争取诺贝尔奖创 造条件》的1804号提案中指出:"对于有希望获诺贝尔奖的科研工作者,应 给予重点支持,像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提出的全息胚学说和应用该学说控制癌症 的观点,就是很有前途的学说。"张本人也曾提出,"建议由国家科委组织著名专 家组成特别评审委员会,对全息生物学理论进行研讨和评审,形成一个科学的结 论"。 含冤辞世——科技界的一大悲剧 令人遗憾的是,张的这一要求一直未能得到满足。后期其科研工作不仅没有 得到有效的支持,而且因为个别人的"质疑"和个别"权威"的干预,而被打入冷宫。 张颖清的夫人王兆琴痛心地说,老张探索自然奥秘几十年,困难、厄运、痛 苦、委屈,没有将他击倒。然而,就在他离收获的果实越来越近时,个别所谓学 术"权威"的粗暴干预竟使他每况愈下乃至含冤而逝。 严谷良当年在国家计委主要从事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人称"严科学",199 8年退休。上世纪70年代初曾积极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王选的汉字计算机 激光照排等。严对记者说,最大的遗憾是当年没有支持张颖清的科研。 张颖清去世后,严谷良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振球、中国航天科工 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蒋春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钦 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浩、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孙文 鹏等6名老科技工作者在联名信中说:"在现有科技管理体制下,处于超前或突 破性的科技创新,不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支持和必要的保护,相反,一个无端 的'质疑',或者一本小册子,就可以轻易断送科学家一辈子的心血。张颖清的厄 运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联名信说,1995年4月3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由一位院士推荐的" 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文章,此文作者周慕瀛是山东肥城矿务局职工医院的一 名医生,他并不了解全息生物学的内涵,质疑文不对题。张颖清写反驳文章,该 报不给发表。学术上有不同意见本还无碍,纵有欠缺之处也应允许在实践中去完 善,但在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尚未对此课题作出评议认定、科技界也未展开学术研 讨或证伪的情况下,1996年10月出版的由那位院士主编的《伪科学曝光》 一书,竟然将周的 "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一文收录其中,以极不正常的方式将 全息生物学打入伪科学之列。对于如此重大的科学是非,难道既不需要通过实践 检验,又不需采取正常的学术讨论和答辩,仅凭个别权威的主观臆判,就能草断 其学术生命和创新的学术方向吗?乱扣伪科学帽子的后果使张颖清的命运急转直 下,他创立的全息生物学在学术上遭到封杀,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 取消,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申请评奖无处受理,有的大学开设的全息生物学课程 也被停开。更为痛惜的,由于学术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张积怨成疾,身心俱毁, 从2000年起肺肝病变,胸腔积水,久治无效,不幸含冤病逝。 关于张的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被调整取消一事,山东大学人事处有 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一称号不是终身荣誉,而是4年一滚动进行调整。调整与否, 主要看科研贡献。如果4年来没有新的科研成果发表,就会被调整取消。这是很 正常的。关于张研究经费无人支持的说法,山东大学科研处赵处长解释说,学校 里没有科研经费,都是教师自己从中央部委、省以及企业申请支持的。至于张的 科研经费情况,他不清楚。 6名老科技工作者在信中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 确提出,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 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 果得到肯定"。然而,由于科技体制和科技立法的严重滞后,对重大的原创性课 题和人才,我国至今仍然缺乏符合其发展特点的评价、鼓励和保护的法律、政策、 风险投资等实际措施,致使相当一批超前的创新课题和人才,被忽视或遭严重压 制,给国家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潜在损失。 6位老科技工作者强烈呼吁,党委、府有必要像处理"重大事故"那样,从张 颖清事件入手,对这类课题和人才受阻的严重情况,组织调查组进行审慎的调查, 以吸取教训,避免学术误导,消除对实践中涌现出来的重大科技创新课题和人才 等新生事物的偏见,促进科技界转变管理思维,切实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据了解,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已就张颖清英年早逝一事作出批示,山东 省政府正在进行相关调查。 张颖清的遭遇成为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悲剧。愿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 (完) (XYS200503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