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大量的抄写错误证明韩寒《三重门》手稿是抄稿   ·方舟子·   我在《韩寒的同学证实〈三重门〉“手稿”是抄稿》中已论证,在韩寒中学 同学看到韩寒在课堂上写作《三重门》,号称每写一页给他们传看一页之前, 《三重门》书稿已完成并交给了出版社,所以韩寒在课堂上实际上是在抄写《三 重门》。   韩寒手稿集《光明与磊落》在4月1日面世。韩寒声称这是其创作的原稿,而 非誊清稿。我们得以比较全面地见到《三重门》手稿的面貌,与我们此前对《三 重门》手稿实际上是抄稿的判断相符,理由有三:   一、《三重门》手稿是比较干净地写在方格稿纸上的,符合抄稿的特征。所 谓比较干净,指的是没有能够反映创作过程的段落、句子改动,只有错字、错词 的涂改和漏字的补写。很难想像,一个人能一气呵成一部包含大量典故的20万字 长篇小说,不必对情节、细节、表述做任何改动,却又表现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很差,出现大量的书写错误,这更像是抄稿。   二、韩寒曾经声称,他写作时“的地得”不分,所以要把博客密码交给朋友 帮他修改“的地得”,他的一些博文也表现出“的地得”不分,一概用“的”。 韩寒的中学同学朱莲接受土豆网采访时也说韩寒分不清“的地得”,说明他在 《三重门》写作期间就有这个问题。但是《三重门》手稿中的“的地得”却分得 很清楚,用法基本正确(有网友统计,准确率达98.7%,加上写后修改,准确率 几乎达到100%),这说明它是根据一份已正确使用“的地得”的原稿抄写而成。   三、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抄写性错误证明《三重门》手稿其实是抄稿。我们 下面主要谈这个问题。   书写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内心想法的撰写,一种是根据底稿的抄写。二者 的区别是撰写时头脑始终处于清醒状态,而抄写则可能只是无意识的机械性书写, 时间越长,意识就越麻木,特别是如果抄写的不是本人的写作,这种情况更容易 发生。不管是撰写还是抄写,都有可能出现书写错误,但是这二者的错误不尽相 同。撰写时出现的错误(姑且称为撰写性错误)主要是错别字,即多写或少写一 两笔的错字和同音别字,例如韩寒在化学白卷上给老师写信,“为歉”写成“为 谦”。   抄写时一开始还处于有意识的状态,书写的内容还过一下脑子,这时候出现 的书写错误有两类:一类是与撰写性错误类似,写了错别字,所以靠错别字是难 以区分是撰写性错误还是抄写性错误的;一类是见到某个字,下意识地联想到该 字开头的某个常用词,受到干扰而抄错,或者是抄写时受到邻近字的干扰而抄错。 我们姑且把这都称为干扰错误。抄写到后来,变成了机械性的抄写,对书写的内 容已没有感觉,这时容易出现由于字形相近看花了眼而写错,错得往往很离谱、 可笑。对这类错误我们姑且称为形近错误。   还有四类错误,是在抄写时容易出现,在撰写时不容易或不可能出现的:一 类是词语或词组漏字。一个词语或词组(特别是成语)是一个固定的认知模块, 在有意识的撰写时不太可能写漏字,在抄写时则容易出现。一类是专有名词(例 如人名、书名)错误。专有名词也是一个固定的认知模块,在有意识的撰写时有 可能写错别字,但是却不太可能写漏字或出现形近错字,那是在抄写时由于不认 识该专有名词才会出现的。还有一类是抄写时看花了眼,颠倒了一个常用词的字 的前后顺序,姑且称为颠倒错误,与此相似的是抄写时抄错了行,姑且称为串行 错误。   总之,干扰错误、形近错误、词语漏字、专有名词错误、颠倒错误和串行错 误都是典型的抄写性错误,如果一份手稿大量地出现这些错误,那么就可以判定 那是在抄写时发生的,该手稿是抄稿。《三重门》的手稿正是大量地出现这些典 型的抄写性错误,数以百计,举例如下。   (一)干扰错误   “拍手称快”写成“拍手称慢”,是因为看到“快”字联想到“慢”字,不 由自主地写成“慢”字。类似的联想错误还有“小镇下(上)无敌”、“精(粗) 野无理”、“羡(慕)名”、“英势(姿)”、“总比你口水慢(快)”。   “耳朵更加灵敏”写成“耳朵更加灵感”,是因为看到“灵”字联想到“灵 感”,下意识写错。类似的还有“不黄的道德(理)”、“难道(得)”、“冷 饭(饮)”、“主要(意)”、“如此相信(近)”、“据信(说)”、“伙伴 (计)”、“内部(容)”、“无不如今(此)”、“依照(旧)艳阳高照”、 “才能(把)余雄的速度”、“嘲讽一般(番)”、“精神面容(貌)”、“上 课(床)”、“只要(好)笑着说”、“难过(怪)”。   “一脸为难”写成“一脸为脸”,是因为受到邻近“脸”字的干扰错把“难” 写成“脸”。类似的这种干扰错误还有“层出不层(穷)”、“睁开眼开(看) 天花板”、“旁(站)在一旁”、“三人多(边)吹气边吃”。   (二)形近错误   “四两拨千斤”写成“四两拔干片”,如果说“拨”写成“拔”在撰写时也 容易发生的话,那么把“千”写成“干”,“斤”写成“片”,则只能是由于字 形相近看错而发生的抄写性错误。   有三处“硬着头皮”分别错写成“硬头发”、“硬着头发”、“破着头发”, 是由于“硬”和“破”、“皮”和“发”字形相近而抄错。   “然而无论文学年轻得发嫩或老得快死”中的“发嫩”写成“发懒”,是因 为抄写时没有注意抄写内容,误把“嫩”看成“懒”导致。如果是创作不可能误 把“嫩”写成“懒”,因为两个字发音、写法都完全不一样。   像“可以”写成“开以”、“妥协”写成“觅协”、“其实”写成“真实”、 “失望”写成“火望”、“妓女”写成“枝女”、“秉公”写成“乘公”、“光 线”写成“光钱”、“隐私”写成“稳私”、“吃面”写成“咬面”、“不至于” 写成“不歪于”、“众生大哗”写成“众生不哗”、“手脚笨拙”写成“手脚笨 掘”、“功亏一篑”写成“功亏一贯”、“抑扬顿挫”写成“柳扬顿挫”,这些 不可以思议的荒唐笔误,也都是由于字形相近抄错。这些字的读音、写法都差别 很大,不是书写笔误。   类似的形近错误在韩寒抄稿中比比皆是,例如:“干(千)山鸟飞绝”、 “不断拖(施)问”、“乱而有轶(秩)”、“跳(逃)都来不及”、“阵(陈) 年老醋”、“一撒(撕)为二”、“隐憋(蔽)”、“吓了一逃(跳)”、“弊 (憋)不住”、“多(够)县重点自费”、“臂(劈)头就是恭喜”、“渴(喝) 酒”、“稳稳(隐隐)约约”、“攀岸(岩)运动”、“学校翻(播)寄宿生须 知”、“怎(急)得雨翔没话说”、“限(恨)不得”、“选选(远远)超过”、 “拖(施)威”、“双体(休)日”、“单体(休)”、“撒(撕)得粉碎”、 “雨果尝(堂)”。   有网友认为这些错字有的可能是用五笔输入法出错,即韩寒是根据一份用五 笔输入法打成的电脑打印稿抄写的。   (三)词语漏字   一种是成语、固定词组漏写了一个字甚至两个字,这在撰写时不可能发生, 只能属于抄写错误。例如“(摇摇)欲坠”、“堂(而皇)之”、“淡泊(名) 利”、“嗜书如(命)”、“津津(有)味”、“激(动)不已”、“(历)史 学科”、“(素)质教育”。   一种是一个句子的第一个字就漏写,这也是在撰写时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写 作是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写的,不可能落笔就跑到第二个字去了。例如“(骂)人 时最痛苦”、“(推)翻了这理论”、“(震)醒了大众”、“(早)点睡”、 “(毕)竟也是”。   词语漏字还很多:“浓重的(夜)空”、“洗(发)水”、“很(荣)幸 地”、“向来(看)不起”、“一眼望不(到)边”、“十(则)围之”、“家 (庭)教师”、“体(育)事业”、“训练(疲)劳”、“队伍像(欧)洲海岸 线”、“才两(星)期”、“(继)续说”、“考了(及)格”、“钱校 (长)”。   (四)专有名词错误   韩寒自称高一时彻夜读过的《管锥编》,在抄稿中他一开始写成《篇锥编》, 第一个字因字形相近抄错,他检查时发现,涂掉改写成“管”,但又把正确的 “编”改成“篇”。《三重门》的真正作者是一个知道《管锥编》正确写法的人, 本来是写对的,但韩寒和很多人一样误以为钱钟书的名著叫《管锥篇》,所以自 作聪明乱改。   “曹聚仁是谁”写成“曹聚但是谁”,说明韩寒不认得“曹聚仁”这位名气 不算很大的作家,当成“曹聚”,后面的“仁”受“是”的干扰,看成形近的 “但是”。   “海德格尔”写成“海德洛尔”是因为“格”和“洛”字形相近。在靠手稿 排版的年代,“海德格尔”也常被手民误植成“海德洛尔”,都是不认得此人无 意识地逐字照抄、照排而出错。“孔德”写成“孔道”,是因为看到“德”联想 到“道德”,不由误写成“道”。   书中杜撰了一个山寨药厂“辉端”药厂,对这个模拟“辉瑞”药厂精心杜撰 的段子,是不应该写错名字的,但是韩寒一开始却把“端”字写错了,说明他在 抄写时并不知道这个段子。   作家写书中人物人名,不太可能把名字写漏字,但《三重门》手稿中有四个 地方把书中人物“马德保”写成“马德”,有一个地方把书中人物“谢景渊”写 成“谢景”,这也说明是两个字两个字无意识地抄写抄漏了。甚至有一个地方把 主角“林雨翔”写成“林雨恨”,因为后面还有个“恨”字,看错了。   (五)颠倒错误   字序错误在《三重门》手稿中也有一些,例如“睛眼”、“表秒”、“赏 欣”、“夏盛”、“腆腼”、“糊模”(模字错写成米旁)、“听是(是听)”、 “监考二个(二个监考)”、“你给(给你)”。都是机械抄写时看花眼所致, 创作时不可能把“眼睛”写成“睛眼”、“秒表”写成“表秒”等等。   (六)串行错误   例一:“她小时候是林雨翔的邻居的邻居,深知林雨翔当年的厉害。可林雨 翔向来对女子过目就忘,一点也记不起有过这么一个邻邻居。”   手稿在第一句“她小时候是林雨翔的邻居的邻居,”后面先写了“可林”, 然后涂掉写“深知林雨翔当年的厉害。”这是抄的时候看串了行看到下一句了, 写了两个字后才发现(这也可见韩寒抄的时候是习惯两个字两个字地抄)。   例二:“寝室长终于斗胆向校方反映,校方出兵神速,忙派两个工人来修, 无奈突然漏水这种顽症历来不治,两个工人东敲西打一阵,为学生带来心理上的 保障。水管也乖了几天,寄宿生直夸两个工人医术精湛,刚夸完,那天晚上雨翔 又倒霉,半夜爬起来关水。”   “无奈突然漏水这种顽症历来不治”这句显得突兀,“无奈”的转折莫名其 妙。在《三重门》另一个晚出的版本(万卷出版社版本)中,这一句放在“寄宿 生直夸两个工人医术精湛”后面,就通了:   “寝室长终于斗胆向校方反映,校方出兵神速,忙派两个工人来修,两个工 人东敲西打一阵,为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保障。水管也乖了几天,寄宿生直夸两个 工人医术精湛,无奈突然漏水这种顽症历来不治,刚夸完,那天晚上雨翔又倒霉, 半夜爬起来关水。”   显然这也是抄的时候看错了行,把后面的“无奈”一句提前写了,觉得似乎 也通,就没有改,《三重门》的第一个版本(作家出版社版本)据此照排。但实 际上是不通的,万卷出版社版的《三重门》当是按原稿排的或做了改动的(这两 个版本的《三重门》存在不少的差异,见中财尚超的考证)。   此外,韩寒还有几处抄错英文,例如把art写成ars,把Windows写成Windo, 两处把sea-urine写成sea-uring,也是无意识抄写的错误。   总之,大量的抄写性错误证明这些错误的发生不是巧合,而是机械性抄写的 结果。此前各种证据已表明,韩寒没有能力、没有时间撰写《三重门》,他在课 堂上是在表演写作,实际上是在抄写《三重门》书稿。《三重门》手稿上大量的 抄写性错误证明了这一点,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三重门》手稿就是韩寒不是 《三重门》的真正作者的铁证。   为什么韩寒面对质疑却要出版《三重门》手稿为质疑者提供铁证?这个手稿 是当年交给出版社的,也许他以为当时能够骗过出版社,现在也能骗过世人。他 花那么多时间、精力抄写20万字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向出版社、同学们证明是自己 写作《三重门》,说不定还很高兴当初精心准备的“写作证据”这回能派上用场 了。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破着头发”抄一部长篇小说,容易吗?当然,可 能还有最后再赚一笔的商业考虑——虽然该抄稿集在实体书店无人问津,但通过 自产自销,售价已在淘宝店上炒到数十元。他没有料到的是,通过分析抄写错误 可以找到代笔的铁证。骗子总是低估了世人的智慧,在互联网的时代尤其如此。   2012.4.9. 和讯博客首发 (XYS20120409) ◇◇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