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据通知已登在《中华新闻报》2000年10月13日) 方舟子就陈晓宁等事件答《中华新闻报》记者问 问: 关于前一段时间“陈晓宁事件”的报道,我一直十分关注,无疑 您在该事件中所做的工作,应受到每一个正直的人赞许。国内的 媒体在开展科技报道时,类似的错误已是屡见不鲜,这并不有利 于整个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此事件已告一段落的时候, 我想从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科技报道的角度,对这一事件再进行一 次反思。不知您能否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便国内的新闻记者能听 听您就这一事件的声音。 答: “陈晓宁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此之前已有,到近日 也还可见到类似的新闻炒作,比如南开大学杨池明教授对疯牛病 研究的“重大突破”、武汉苏洪国教授的“酒变油”发明。但是 象“陈晓宁事件”这样动用这么多的媒体、持续了这么长时间 的新闻炒作,却是较为罕见的,的确值得中国的新闻界对如何报 道科技新闻,做一次深刻的反思。我对此有几点建议: 一、在报道最新的科学成果时,不要轻信当事人的说法,而要有 起码的怀疑态度。科学界有一句名言,值得新闻界借鉴:越是特 别不寻常的声称,越需要特别确凿的证据。对那些声称“世界上 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挑战诺贝尔”等等耸人听闻 的成果,要多留个心眼。 二、要多向不同的专家询问,尽可能获得、报道不同的意见。一 般来说,对那些重大的科学成果,一开始都是会有争议的,向中 立者或竞争对手询问,都不难听到不同的意见。如果国内专家因 为种种原因而不愿评论,还可以找没有利害冲突的国外华人专家。 现在已是信息时代,很容易查到各个领域的专家,也很容易用电 话、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之联系。象“陈晓宁事件”,如果能在报 道之前找一、两位在国外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专家打听一下,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了解一点科学界的惯例。按惯例,重大的科学成果,都是要 经过几名同行匿名鉴定、在权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以后,才有可 能获得承认的。那些饶开了正常的学术渠道,抢先发布新闻,试 图引起轰动制造声势的科学成果,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 四、注意区分科学成果和商业炒作。那些伪造、夸大研究成果者, 都想着要名利双收,往往很容易发现他们都带着商业目的,他们 对此也不隐瞒,比如“陈晓宁事件”的背后有一个博宁基因公司 号称已吸引了两、三千万元的投资,“杨池明事件”则声称已有 美国和台湾地区的财团表示了投资的意向,“苏洪国事件”则吹 嘘已接到两亿多元的订单。 五、尊重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诚然,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最初都是 少数派的观点,但这种从少数到多数乃至被一致接受的转化,全 都是在科学界内部自己完成的。科学界有自我完善、改进的能力, 有关科学问题的争论,应该留给科学界内部自己解决,外来的干 涉(包括新闻界的“打抱不平”),只会起到阻碍作用。 2000.10.9.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